臺灣人被迫遠走他鄉 中產階級是受害的主體(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21:01:53
臺灣一份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有58%的臺灣主管級人員在未來一年內有赴大陸工作的意願。而在選前預期泛藍獲勝的臺灣人中,該比例提高了26%。“3•20”後,臺灣社會陷入前所未見的混亂,使得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決定遠走他鄉。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3•20”後,臺灣社會陷入了前所未見的混亂。族群嚴重對立、街頭運動不斷所造成的社會秩序紊亂、以及對臺灣教育、經濟,治安情況的不滿,使得許多臺灣民眾對未來產生高度不確定感及悲觀的想法。加上近來陳水扁再度重提的“2006制憲”及“2008獨立建國論”,更加激化了人民強烈不安的心理。
有能力的人選擇離開
一直以來,我總是對臺灣的未來保持樂觀。從1996年因“總統選舉”所造成的兩岸關係緊張到1999年“兩國論”的提出,局勢的一度緊張從來沒有動搖過我的堅持,那是一股難以言喻的對自己生長土地情感的執著。
可近來,我迷惘了。看著這群政治人物放著人民所期望的改善教育、經濟、治安的議題不顧,我看不到臺灣的希望與未來,我只感受到人民的痛苦與茫然。這不再是我心中那塊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寶島,她已成為政治人物彼此攻訐的殺戮戰場,民眾相互對立的仇恨之地。出走臺灣、移民成了大家討論的話題。
是什麼樣的情況使人放棄自己熱愛的土地,而選擇到他鄉另謀生路?是什麼樣的環境會使人毅然決然地拋下自己熟悉的一切?我周遭的朋友大部分是臺灣的中堅分子,有著令人稱羨的工作,也有著美滿的家庭生活。以往大家見面的話題總圍繞在工作或對經濟產業的看法,以及對當前政策的討論。但最近“移民”二字出現的比例前所未見的高。從如何找移民公司、選擇哪一個國家定居到移民後如何生活。
很多人不只是紙上談兵而已,而是已經展開行動。曾經有朋友對我說過,以她的情況而言,她在臺灣可以過很好的生活,她對眼前的生活感到滿意。但前一個禮拜,她竟然詢問我應該要移民到哪一個國家比較好。她考量的是她的兩個小孩。下一代的希望在哪里?這是許多人心中的問號。稍有能力的人可以選擇逃離這塊土地,沒有能力的只能繼續留守,憑藉著“憲法賦予人民基本權利”走上街頭抗爭。這些菁英分子的離開,是對執政當局的警訊。臺灣會面臨人才相繼出走,產業空洞化的危機。
中產階級成為悲觀者的主體
中產階級是藍營的基本群眾,這些人大多散居在臺灣北部,他們渴求的是安定的環境及安穩的生活。南部則大部分是農業縣市,是綠營的大票倉,他們訴求於情感的歸依。有人說臺灣人民是善良的,因為四年的苦日子抵不過兩顆子彈。但也有人認為臺灣經濟環境的惡化,失業率高升不降,其實感受最深的是中產階級這一層的群眾,中南部的群眾感受並不強烈,因為對他們而言可能只是家中多擺副碗筷,多個人吃飯罷了。但對薪水階層來說,沒有工作意味著家庭的破碎、親子的分離。因為在都市生活,樣樣都離不開錢。他們沒有田可以耕,沒有後路可以退。這也是為何現階段中產階級會挺身而成為抗爭主體的原因。
“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態度是臺灣當今社會的寫照,隨著本身顏色的不同而對事件有不同的解讀。“3•20”選後,相較于綠營的樂觀,泛藍民眾則顯得對未來充滿無力感,沒有人願意捨棄家園離鄉背景出外發展,但當他們覺得用盡一切努力卻對當前的困境無可奈何、無計可施時,他們也只能掙扎地作出痛苦的決定。
臺灣的命脈在經濟而非兩岸關係議題。不論藍綠雙方的支持者,都是臺灣的子民,雖然當權者顏色不同但如果將臺灣治理得好,相信每個人都會真心真意給予掌聲。眼前的局勢看來兇險,如何化危機為轉機,如何挽回這股不斷出走的頹勢及彌平族群之間的傷痕,在考驗著當權者的智慧,更需要當權者的寬容與慈悲。
作者】[臺灣]陳姿妙臺灣一份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有58%的臺灣主管級人員在未來一年內有赴大陸工作的意願。而在選前預期泛藍獲勝的臺灣人中,該比例提高了26%。“3•20”後,臺灣社會陷入前所未見的混亂,使得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決定遠走他鄉。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3•20”後,臺灣社會陷入了前所未見的混亂。族群嚴重對立、街頭運動不斷所造成的社會秩序紊亂、以及對臺灣教育、經濟,治安情況的不滿,使得許多臺灣民眾對未來產生高度不確定感及悲觀的想法。加上近來陳水扁再度重提的“2006制憲”及“2008獨立建國論”,更加激化了人民強烈不安的心理。
有能力的人選擇離開
一直以來,我總是對臺灣的未來保持樂觀。從1996年因“總統選舉”所造成的兩岸關係緊張到1999年“兩國論”的提出,局勢的一度緊張從來沒有動搖過我的堅持,那是一股難以言喻的對自己生長土地情感的執著。
可近來,我迷惘了。看著這群政治人物放著人民所期望的改善教育、經濟、治安的議題不顧,我看不到臺灣的希望與未來,我只感受到人民的痛苦與茫然。這不再是我心中那塊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寶島,她已成為政治人物彼此攻訐的殺戮戰場,民眾相互對立的仇恨之地。出走臺灣、移民成了大家討論的話題。
是什麼樣的情況使人放棄自己熱愛的土地,而選擇到他鄉另謀生路?是什麼樣的環境會使人毅然決然地拋下自己熟悉的一切?我周遭的朋友大部分是臺灣的中堅分子,有著令人稱羨的工作,也有著美滿的家庭生活。以往大家見面的話題總圍繞在工作或對經濟產業的看法,以及對當前政策的討論。但最近“移民”二字出現的比例前所未見的高。從如何找移民公司、選擇哪一個國家定居到移民後如何生活。
很多人不只是紙上談兵而已,而是已經展開行動。曾經有朋友對我說過,以她的情況而言,她在臺灣可以過很好的生活,她對眼前的生活感到滿意。但前一個禮拜,她竟然詢問我應該要移民到哪一個國家比較好。她考量的是她的兩個小孩。下一代的希望在哪里?這是許多人心中的問號。稍有能力的人可以選擇逃離這塊土地,沒有能力的只能繼續留守,憑藉著“憲法賦予人民基本權利”走上街頭抗爭。這些菁英分子的離開,是對執政當局的警訊。臺灣會面臨人才相繼出走,產業空洞化的危機。
中產階級成為悲觀者的主體
中產階級是藍營的基本群眾,這些人大多散居在臺灣北部,他們渴求的是安定的環境及安穩的生活。南部則大部分是農業縣市,是綠營的大票倉,他們訴求於情感的歸依。有人說臺灣人民是善良的,因為四年的苦日子抵不過兩顆子彈。但也有人認為臺灣經濟環境的惡化,失業率高升不降,其實感受最深的是中產階級這一層的群眾,中南部的群眾感受並不強烈,因為對他們而言可能只是家中多擺副碗筷,多個人吃飯罷了。但對薪水階層來說,沒有工作意味著家庭的破碎、親子的分離。因為在都市生活,樣樣都離不開錢。他們沒有田可以耕,沒有後路可以退。這也是為何現階段中產階級會挺身而成為抗爭主體的原因。
“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態度是臺灣當今社會的寫照,隨著本身顏色的不同而對事件有不同的解讀。“3•20”選後,相較于綠營的樂觀,泛藍民眾則顯得對未來充滿無力感,沒有人願意捨棄家園離鄉背景出外發展,但當他們覺得用盡一切努力卻對當前的困境無可奈何、無計可施時,他們也只能掙扎地作出痛苦的決定。
臺灣的命脈在經濟而非兩岸關係議題。不論藍綠雙方的支持者,都是臺灣的子民,雖然當權者顏色不同但如果將臺灣治理得好,相信每個人都會真心真意給予掌聲。眼前的局勢看來兇險,如何化危機為轉機,如何挽回這股不斷出走的頹勢及彌平族群之間的傷痕,在考驗著當權者的智慧,更需要當權者的寬容與慈悲。
作者】[臺灣]陳姿妙
文章寫的不錯,挺貼切.
<P>确实很多台湾人往大陆跑,我家对门就有个40几的WW,看样子这个WW是不想回台湾了,因为已经在这边安居下来了!</P><P>当然也有不少是想来大陆干坏事滴!大家要警惕啊!</P>[em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