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平:拍什么我说了算,怎么拍听你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37:39
韩三平:拍什么我说了算,怎么拍听你的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袁蕾 陈明洋 2011-06-16 来源:南方周末

电影被追逐和被挑剔的程度,哪种艺术形式能比?稍有不慎,满城风雨,但你稍有成绩,就有口皆碑。
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孝道、除暴安良、追求美好、追求幸福、不畏强权、不惧邪恶等等等等,这些就是普世的价值观。
《水浒传》里个个都是被黑势力逼上梁山的英雄,兰博也是,这种英雄最容易被观众认同。武松的形象是铲除邪恶,你们不能如此欺负我哥哥,我以暴抗暴,甚至有时候使用一点暴力他们觉得畅快淋漓,因为暴力指向的是邪恶,指向的是地痞流氓,指向的是强权,指向的是压迫者,所以这种暴力有一点都不怕。
奥利弗·斯通想拍毛泽东,我们联合,你比我有能力,弄大炮搞烟火你来,没有问题,但拍什么是我说了算,怎么拍我听你的,输出去的是我们的价值观。这个国家需要的是正面来推动它,不是我一个共产党员在这概念化。
中国梦是什么?士兵成了将军,大学生成了学者,商学院的毕业生成了老板,穷人成了富翁,这个就是梦,是实现了的梦。中国有没有?目前最多是在中国,要不然全世界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因为这里能够实现你的理想。当然我们不能说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统治全球电影院线,但是有这个可能。
——韩三平

2010年12月,《建党伟业》在克林姆林宫取景,韩三平和片中的“列宁”合影 (中影/供图)
韩三平依旧穿着中山装和布鞋。
“中山装我穿七八年了,比西装方便,清洗起来也容易,也庄重,我看现在穿的人越来越多。”韩三平掸了掸身上的烟灰,“中山装和西装并立于全世界,也没什么不可能。”
两年前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韩三平是“一枝独大”的中影集团的董事长,现在这个地位依旧没有改变,2010年中影拷贝发行长度4775万米,绕地球一圈有余。
“成功”是韩三平一直挂在嘴边的词。冯小刚和姜文的影片,票房超过6亿,成为韩三平口中的成功范本。
韩三平对于一部电影的成功,也有了更清晰的界定——高举普世价值旗帜。
“电影从内容到形式必须是普世的,追求普世价值观,宣扬普世的人生哲学,追求的是普世道德品质。这是最容易调动观众观影热情的手段。”韩三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韩三平1994年到北影厂工作,经历了中国电影的“巨大马鞍形”——电影由盛而衰,然后经过努力改革,由衰落逐渐地向新的强盛发展。“有一个核心,就是把计划经济的中国电影事业,改革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电影产业。”
“江泽民有一句话,说的就是中国梦——合法劳动致富。”
从观众到票房再到利润,最后形成中国的电影产业。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被认为是中国电影产业信心的标志。
韩三平同时也是一个导演,作为导演,他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拍十部大片:十部有民族情怀、国家情怀和国家水准的电影,其中有三四部是战争题材。
他将拍摄《毛泽东》,主演是姜文。
“当然要把毛泽东作为一个历史英雄来写,要写他相对辉煌的一段,这是我们的出发点。”面对已经拍出上百部电影、上千集电视剧的“毛题材”,韩三平显然有自己的规划,“奥利弗·斯通想拍毛泽东,我们联合,你比我有能力,弄大炮搞烟火你来,没有问题,但是拍什么我说了算,怎么拍我听你的。”

刘烨在《建党伟业》中出演年轻时的“毛泽东”,在毛泽东的众多银幕形象中,很少有穿军装的造型。 (中影/供图)
100亿票房:我们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第二
南方周末: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过了百亿,有人喜、有人忧,你作为中影集团董事长、投资人怎么看?
韩三平:中国电影100亿是必然的,它必然会100亿、200亿、500亿地发展下去,这跟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显得滞后了。100亿票房是十四五亿美金,如果做到200亿就是三十多亿美金,300亿就是五十多亿美金,在国际上的排位就会大幅提高。
但它也是不断地偶然相加来的,电影局张宏森副局长的表述很准确:100亿值得欣慰,但不值得炫耀。对一个大国来讲也确实很小。但是倒回去八年,中国电影10亿都不到,现在通过七八年的努力做到100亿,就相当于汽车已经高速行驶了,飞机已经离地腾空了,未来的速度还会很快,大家再努力五年、十年,真正做到中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发展。
这100亿的比例非常好,国产电影占了56%左右,进口片占了40%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产业非常重要的标志。二战后,很多电影高度发展的国家,经过了二十多年,电影逐渐衰落、衰亡。而中国电影票房过了100亿,国产片仍然在50亿以上,我们是大股东,绝对控股。
南方周末:100亿票房是很多偶然的相加,这个偶然、偶然和偶然是什么?
韩三平:为什么《让子弹飞》是6.5亿票房?有一个必然,就是中国必须要有6.5亿、8亿、10亿票房的电影来支撑中国电影产业;所谓偶然,就是为什么不是另外一部,而是这一部。
为什么落到《让子弹飞》的身上了?很多原因:一是高速发展的电影产业,第二是中影的投入,第三是姜文的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姜文有非常好的电影感觉,我曾经跟很多人说过,姜文是绩优股,只要他一旦调整过来,会喷发出来。
2009年我说的单日票房最高纪录过亿,这实现了;我还断言,未来两三年之内中国电影单片过10亿。如果一部电影票房过了10亿,片商就拿到四五个亿,用这些钱来拍一个电影,在技术上、内容上、价值观上弄得更好一点,向全世界发行,不是没有可能。中国电影要做到500亿、600亿元人民币票房的时候,就快相当于100亿美金了,我们的票房很快就成为世界第二。我们现在GDP已经全球第二。
现在每日平均票房3000万,如果日均做到6000万,总的规模就是两百多亿。至于是哪部片子,是哪一天,这有一定的偶然。
我可以斗胆再说,未来三到四年翻一番达到200亿!
南方周末:200亿的观点你以前也说过,是怎么算出来的?
韩三平:有两个东西在涨,观众人次在增长,银幕在增长。
现在最大的瓶颈是,仅仅是票房在高速增长,其他领域原地不动,甚至还在萎缩。比如音像萎缩得几乎没有了,原来一两个亿票房的电影,光盘能卖一两千万,现在4亿票房的电影,光盘只能卖几十万、一百万。
我们老讲美国电影强大,产业厚重,它的票房只占总收入的30%到40%,而我们的票房占了一部电影总收入的90%甚至是95%,这个很不正常。
还是举《让子弹飞》,票房分成拿回两个多亿,如果在其他领域再拿回两个多亿,那制片商能收入四个亿,就是6000万美金。中国电影就敢用6000万美金来拍一个电影,如果你的观念、价值、追求既有民族特点又有世界水平的话,就走向国际了。
随着对海外市场的关注和“后电影”产品的增加,这个增量谁能估计啊。它有一个消费人群在那儿。
美国一年人均看四次电影,我们按13亿人口人均一年看两次电影,那也是26亿观影人次,一人20块钱就是520亿票房啊;如果也能一年人均看四次,就是五十多亿观众人次,20块钱一张票,那就是1000亿票房。
后电影产品如果做起来,海外、网络、电视台、游戏、玩具、乐园,甚至酒店、豪华邮轮,再做到旅游业上……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又不敢不想这个问题,没准十年以后就成现实了。“后电影”的增长会远远超过票房的增长,最后我们拍一个《西游记》,卖了一大堆孙悟空的玩偶、一大堆金箍棒,搞了一个类似迪士尼的水帘洞,有什么不可能?
这听起来好像有点说大话,但其实是脚踏实地的,我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我们两三百年以前就写出了四大名著,有《西游记》的想象力,那个时候还没有美国呢!中国文化产业能超过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5000年的历史,56个民族,皇帝就是几百个,妃子就是几千个,太子上万个,各种军事家、政治家得有多少啊,这就是文化资源,现在还埋藏着。
这是中国电影的财富。我们现在的制造业有个毛病:两依赖,能源依赖进口,产品依赖出口。文化资源哪用进口,我们自己有的是。
南方周末:自产自销么?
韩三平:首先是自产自销,其实我们已经很大了,6亿票房是什么概念?快1亿美金了,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1亿美金票房,我们迅速做大海外发行收入和“后电影”收入,这个增量是不得了的。
我在好莱坞发表一个观点,人类社会要多元化,人类文化要多元化,人类电影要多元化,不能全世界都看好莱坞电影,否则我们就看不到《三国演义》了,看不到《阿诗玛》了,看不到“嫦娥奔月”了。好莱坞有个动画片的《花木兰》,但味道不对。
文化越往后,都是往两个极发展,一个是高度的集体性,一个是高度的个人化。就咱们哥几个看一个世界杯的比赛有意思吗?必须是八万人坐在那看。一个电影也是这样,几百人、几千万人同时看。电影现在短短时间内形成的话题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是何等的重要,是从业者的光荣,也是从业者的责任。
中国电影未来要建立两个大的金字塔,一个是投资的金字塔,一个是票房的金字塔,改变过去那种有一些影片票房非常高、中间是空的、然后就是一大批票房不高的状况。我们要把它建立成金字塔,就是6个亿到8个亿的有两三部,三四个亿有十几部,一两亿有二三十部;10个国内著名导演,20个国内著名男演员,30个国内著名女演员。这才叫形成了我们的价值体系。
二八定律:美国比我们“二”得更强大
南方周末:你怎么看现在电影界的“二八定律”(中国电影20%的电影拿到80%的票房,80%的电影拿到20%的票房)?
韩三平:这是合理的,这是发展的必然规律。
毛主席讲一定数量产生一定的质量,在一定质量的基础上又产生新的数量,再产生更高质量。一年500部的中国电影里,不尽如人意的固然很多,但你要看到五百多部电影极大地锻炼了一支中国电影的制片队伍:五百多个导演,五百多个编剧,五百多个男主角,五百多个女主角,五百多个摄影师,五百多个化妆、服装、道具……你不能要求他们第一次就做足优秀影片,但这个基础就奠定了。左中右,上中下,恐怕是永久的定律。
第二个是放映,过去老讲一个片子垄断了全国的电影院,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银幕数不够。现在是六千多块银幕,如果按13亿人口算是二十多万人一块,按全中国城市人口算的话,也是10万人一块,美国是8000到1万人一块银幕,我们是它的10%。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由综合实力决定的,对电影来说就是票房总额,所以我觉得中国电影2010年做到100个亿,有更多的人能在这个平台中施展才华。如果我们能做到几百亿票房,再有一批优秀影片,中国电影的综合实力就强大了。
当然,电影和其他产业的经营规律应该有共通之处,这个二八定律有一定的普遍性:20%是好的,40%、50%或者是中庸的、一般的,20%是不好的甚至是很差的。这又符合辩证法,两头小中间大,不可能一头大,说500部都是优秀电影,这不符合辩证法。特别优秀的少,差的和特别差的也比较少,最大的是中间这一块。这种格局恐怕长期存在。
南方周末:二八定律长期存在是合理的?
韩三平:全世界都是这样,谁敢说美国500部电影都是优秀电影,它也逃不过二八定律。不过“二”得更广泛、更强大,它是在五楼的“二”,我们是在三楼的“二”。但绝对不是那种美国的二流影片相当于我们的一流影片。
从中国市场就能看出来,美国去年就两个片子票房好,一个是《阿凡达》,一个是《盗梦空间》。二八定律应该说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我们维持住这种二八定律就不错了,20%是优秀的,20%是不太优秀的。中国电影能不能80%都是优秀的?这是理想主义,80%的优秀电影证明你优秀的标准有问题。当然中国电影现在还存在着一些非常严重的弊端,我们光讲大片,投资高就叫大片?不是。什么叫大片?观众越多这个片子就越大;观影人次越多,观众越喜欢这个就越是大片,而不在于它的成本高低,甚至不在于它是否有明星。
我历来认为电影是一个智慧产品,它不是资金密集型,不是设备密集型,更不是劳动力密集型,电影是智慧密集型,智慧劳动。
中国电影怎么才能得到更多观众的呼应?它必须表现一个价值观,表现某种精神和情怀,而且这种价值观、精神和情怀必须带有普世色彩。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474


韩三平:拍什么我说了算,怎么拍听你的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袁蕾 陈明洋 2011-06-16 来源:南方周末

电影被追逐和被挑剔的程度,哪种艺术形式能比?稍有不慎,满城风雨,但你稍有成绩,就有口皆碑。
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孝道、除暴安良、追求美好、追求幸福、不畏强权、不惧邪恶等等等等,这些就是普世的价值观。
《水浒传》里个个都是被黑势力逼上梁山的英雄,兰博也是,这种英雄最容易被观众认同。武松的形象是铲除邪恶,你们不能如此欺负我哥哥,我以暴抗暴,甚至有时候使用一点暴力他们觉得畅快淋漓,因为暴力指向的是邪恶,指向的是地痞流氓,指向的是强权,指向的是压迫者,所以这种暴力有一点都不怕。
奥利弗·斯通想拍毛泽东,我们联合,你比我有能力,弄大炮搞烟火你来,没有问题,但拍什么是我说了算,怎么拍我听你的,输出去的是我们的价值观。这个国家需要的是正面来推动它,不是我一个共产党员在这概念化。
中国梦是什么?士兵成了将军,大学生成了学者,商学院的毕业生成了老板,穷人成了富翁,这个就是梦,是实现了的梦。中国有没有?目前最多是在中国,要不然全世界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因为这里能够实现你的理想。当然我们不能说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统治全球电影院线,但是有这个可能。
——韩三平

2010年12月,《建党伟业》在克林姆林宫取景,韩三平和片中的“列宁”合影 (中影/供图)
韩三平依旧穿着中山装和布鞋。
“中山装我穿七八年了,比西装方便,清洗起来也容易,也庄重,我看现在穿的人越来越多。”韩三平掸了掸身上的烟灰,“中山装和西装并立于全世界,也没什么不可能。”
两年前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韩三平是“一枝独大”的中影集团的董事长,现在这个地位依旧没有改变,2010年中影拷贝发行长度4775万米,绕地球一圈有余。
“成功”是韩三平一直挂在嘴边的词。冯小刚和姜文的影片,票房超过6亿,成为韩三平口中的成功范本。
韩三平对于一部电影的成功,也有了更清晰的界定——高举普世价值旗帜。
“电影从内容到形式必须是普世的,追求普世价值观,宣扬普世的人生哲学,追求的是普世道德品质。这是最容易调动观众观影热情的手段。”韩三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韩三平1994年到北影厂工作,经历了中国电影的“巨大马鞍形”——电影由盛而衰,然后经过努力改革,由衰落逐渐地向新的强盛发展。“有一个核心,就是把计划经济的中国电影事业,改革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电影产业。”
“江泽民有一句话,说的就是中国梦——合法劳动致富。”
从观众到票房再到利润,最后形成中国的电影产业。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被认为是中国电影产业信心的标志。
韩三平同时也是一个导演,作为导演,他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拍十部大片:十部有民族情怀、国家情怀和国家水准的电影,其中有三四部是战争题材。
他将拍摄《毛泽东》,主演是姜文。
“当然要把毛泽东作为一个历史英雄来写,要写他相对辉煌的一段,这是我们的出发点。”面对已经拍出上百部电影、上千集电视剧的“毛题材”,韩三平显然有自己的规划,“奥利弗·斯通想拍毛泽东,我们联合,你比我有能力,弄大炮搞烟火你来,没有问题,但是拍什么我说了算,怎么拍我听你的。”

刘烨在《建党伟业》中出演年轻时的“毛泽东”,在毛泽东的众多银幕形象中,很少有穿军装的造型。 (中影/供图)
100亿票房:我们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第二
南方周末: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过了百亿,有人喜、有人忧,你作为中影集团董事长、投资人怎么看?
韩三平:中国电影100亿是必然的,它必然会100亿、200亿、500亿地发展下去,这跟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显得滞后了。100亿票房是十四五亿美金,如果做到200亿就是三十多亿美金,300亿就是五十多亿美金,在国际上的排位就会大幅提高。
但它也是不断地偶然相加来的,电影局张宏森副局长的表述很准确:100亿值得欣慰,但不值得炫耀。对一个大国来讲也确实很小。但是倒回去八年,中国电影10亿都不到,现在通过七八年的努力做到100亿,就相当于汽车已经高速行驶了,飞机已经离地腾空了,未来的速度还会很快,大家再努力五年、十年,真正做到中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发展。
这100亿的比例非常好,国产电影占了56%左右,进口片占了40%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产业非常重要的标志。二战后,很多电影高度发展的国家,经过了二十多年,电影逐渐衰落、衰亡。而中国电影票房过了100亿,国产片仍然在50亿以上,我们是大股东,绝对控股。
南方周末:100亿票房是很多偶然的相加,这个偶然、偶然和偶然是什么?
韩三平:为什么《让子弹飞》是6.5亿票房?有一个必然,就是中国必须要有6.5亿、8亿、10亿票房的电影来支撑中国电影产业;所谓偶然,就是为什么不是另外一部,而是这一部。
为什么落到《让子弹飞》的身上了?很多原因:一是高速发展的电影产业,第二是中影的投入,第三是姜文的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姜文有非常好的电影感觉,我曾经跟很多人说过,姜文是绩优股,只要他一旦调整过来,会喷发出来。
2009年我说的单日票房最高纪录过亿,这实现了;我还断言,未来两三年之内中国电影单片过10亿。如果一部电影票房过了10亿,片商就拿到四五个亿,用这些钱来拍一个电影,在技术上、内容上、价值观上弄得更好一点,向全世界发行,不是没有可能。中国电影要做到500亿、600亿元人民币票房的时候,就快相当于100亿美金了,我们的票房很快就成为世界第二。我们现在GDP已经全球第二。
现在每日平均票房3000万,如果日均做到6000万,总的规模就是两百多亿。至于是哪部片子,是哪一天,这有一定的偶然。
我可以斗胆再说,未来三到四年翻一番达到200亿!
南方周末:200亿的观点你以前也说过,是怎么算出来的?
韩三平:有两个东西在涨,观众人次在增长,银幕在增长。
现在最大的瓶颈是,仅仅是票房在高速增长,其他领域原地不动,甚至还在萎缩。比如音像萎缩得几乎没有了,原来一两个亿票房的电影,光盘能卖一两千万,现在4亿票房的电影,光盘只能卖几十万、一百万。
我们老讲美国电影强大,产业厚重,它的票房只占总收入的30%到40%,而我们的票房占了一部电影总收入的90%甚至是95%,这个很不正常。
还是举《让子弹飞》,票房分成拿回两个多亿,如果在其他领域再拿回两个多亿,那制片商能收入四个亿,就是6000万美金。中国电影就敢用6000万美金来拍一个电影,如果你的观念、价值、追求既有民族特点又有世界水平的话,就走向国际了。
随着对海外市场的关注和“后电影”产品的增加,这个增量谁能估计啊。它有一个消费人群在那儿。
美国一年人均看四次电影,我们按13亿人口人均一年看两次电影,那也是26亿观影人次,一人20块钱就是520亿票房啊;如果也能一年人均看四次,就是五十多亿观众人次,20块钱一张票,那就是1000亿票房。
后电影产品如果做起来,海外、网络、电视台、游戏、玩具、乐园,甚至酒店、豪华邮轮,再做到旅游业上……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又不敢不想这个问题,没准十年以后就成现实了。“后电影”的增长会远远超过票房的增长,最后我们拍一个《西游记》,卖了一大堆孙悟空的玩偶、一大堆金箍棒,搞了一个类似迪士尼的水帘洞,有什么不可能?
这听起来好像有点说大话,但其实是脚踏实地的,我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我们两三百年以前就写出了四大名著,有《西游记》的想象力,那个时候还没有美国呢!中国文化产业能超过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5000年的历史,56个民族,皇帝就是几百个,妃子就是几千个,太子上万个,各种军事家、政治家得有多少啊,这就是文化资源,现在还埋藏着。
这是中国电影的财富。我们现在的制造业有个毛病:两依赖,能源依赖进口,产品依赖出口。文化资源哪用进口,我们自己有的是。
南方周末:自产自销么?
韩三平:首先是自产自销,其实我们已经很大了,6亿票房是什么概念?快1亿美金了,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1亿美金票房,我们迅速做大海外发行收入和“后电影”收入,这个增量是不得了的。
我在好莱坞发表一个观点,人类社会要多元化,人类文化要多元化,人类电影要多元化,不能全世界都看好莱坞电影,否则我们就看不到《三国演义》了,看不到《阿诗玛》了,看不到“嫦娥奔月”了。好莱坞有个动画片的《花木兰》,但味道不对。
文化越往后,都是往两个极发展,一个是高度的集体性,一个是高度的个人化。就咱们哥几个看一个世界杯的比赛有意思吗?必须是八万人坐在那看。一个电影也是这样,几百人、几千万人同时看。电影现在短短时间内形成的话题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是何等的重要,是从业者的光荣,也是从业者的责任。
中国电影未来要建立两个大的金字塔,一个是投资的金字塔,一个是票房的金字塔,改变过去那种有一些影片票房非常高、中间是空的、然后就是一大批票房不高的状况。我们要把它建立成金字塔,就是6个亿到8个亿的有两三部,三四个亿有十几部,一两亿有二三十部;10个国内著名导演,20个国内著名男演员,30个国内著名女演员。这才叫形成了我们的价值体系。
二八定律:美国比我们“二”得更强大
南方周末:你怎么看现在电影界的“二八定律”(中国电影20%的电影拿到80%的票房,80%的电影拿到20%的票房)?
韩三平:这是合理的,这是发展的必然规律。
毛主席讲一定数量产生一定的质量,在一定质量的基础上又产生新的数量,再产生更高质量。一年500部的中国电影里,不尽如人意的固然很多,但你要看到五百多部电影极大地锻炼了一支中国电影的制片队伍:五百多个导演,五百多个编剧,五百多个男主角,五百多个女主角,五百多个摄影师,五百多个化妆、服装、道具……你不能要求他们第一次就做足优秀影片,但这个基础就奠定了。左中右,上中下,恐怕是永久的定律。
第二个是放映,过去老讲一个片子垄断了全国的电影院,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银幕数不够。现在是六千多块银幕,如果按13亿人口算是二十多万人一块,按全中国城市人口算的话,也是10万人一块,美国是8000到1万人一块银幕,我们是它的10%。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由综合实力决定的,对电影来说就是票房总额,所以我觉得中国电影2010年做到100个亿,有更多的人能在这个平台中施展才华。如果我们能做到几百亿票房,再有一批优秀影片,中国电影的综合实力就强大了。
当然,电影和其他产业的经营规律应该有共通之处,这个二八定律有一定的普遍性:20%是好的,40%、50%或者是中庸的、一般的,20%是不好的甚至是很差的。这又符合辩证法,两头小中间大,不可能一头大,说500部都是优秀电影,这不符合辩证法。特别优秀的少,差的和特别差的也比较少,最大的是中间这一块。这种格局恐怕长期存在。
南方周末:二八定律长期存在是合理的?
韩三平:全世界都是这样,谁敢说美国500部电影都是优秀电影,它也逃不过二八定律。不过“二”得更广泛、更强大,它是在五楼的“二”,我们是在三楼的“二”。但绝对不是那种美国的二流影片相当于我们的一流影片。
从中国市场就能看出来,美国去年就两个片子票房好,一个是《阿凡达》,一个是《盗梦空间》。二八定律应该说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我们维持住这种二八定律就不错了,20%是优秀的,20%是不太优秀的。中国电影能不能80%都是优秀的?这是理想主义,80%的优秀电影证明你优秀的标准有问题。当然中国电影现在还存在着一些非常严重的弊端,我们光讲大片,投资高就叫大片?不是。什么叫大片?观众越多这个片子就越大;观影人次越多,观众越喜欢这个就越是大片,而不在于它的成本高低,甚至不在于它是否有明星。
我历来认为电影是一个智慧产品,它不是资金密集型,不是设备密集型,更不是劳动力密集型,电影是智慧密集型,智慧劳动。
中国电影怎么才能得到更多观众的呼应?它必须表现一个价值观,表现某种精神和情怀,而且这种价值观、精神和情怀必须带有普世色彩。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474


好电影:要高举普世价值的旗帜

南方周末:怎么理解这个普世价值观?

韩三平: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孝道、除暴安良、追求美好、追求幸福、不畏强权、不惧邪恶等等等等,这些就是普世的价值观。

《水浒传》里个个都是被黑势力逼上梁山的英雄,兰博也是,这种英雄最容易被观众认同。杨志就是英雄,你们一帮地痞欺负,第一次我认了忍了,第二次我也认了忍了,第三次我反抗,我打得邪恶势力鸡飞狗跳。武松的形象是铲除邪恶,你们不能如此欺负我哥哥,我以暴抗暴,甚至有时候使用一点暴力他们觉得畅快淋漓,因为暴力指向的是邪恶,指向的是地痞流氓,指向的是强权,指向的是压迫者,所以这种暴力有一点都不怕。再强大的邪恶和再弱小的正义较量的时候正义都是胜利者,这就是情怀。

南方周末:情怀有时比故事更加重要?

韩三平:我不是特别赞成一个好的故事就必然产生一部好的电影。电影是观众坐在电影院里,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它是一个梦幻。我们有很多电影第一不知道要说什么,第二它要说的东西大家不认可。

什么叫梦幻?一种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侏罗纪》、《阿凡达》、《大白鲨》;还有一种我追求在电影中看到的,士兵成了将军,学者成了专家,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了商业领袖,穷人成了百万富翁。

《罗马假日》就是最大的梦幻,一个穷困潦倒的男青年遇到了另一个穷困潦倒的女青年,最后这个女青年是公主,产生了一段凄婉的美好的爱情,这就是一个梦幻,追求美好爱情。你表现的一定是这个穷人成了百万富翁是通过艰苦劳动、智慧劳动和集体劳动,不能说他杀人放火成了亿万富翁,那肯定是不被追求的。不带普世意义。

所以电影从内容到形式必须是普世的,追求普世价值观,宣扬普世的人生哲学,追求的是普世道德品质。这是最容易调动观众观影热情的手段。电影表现人。电影是人拍的,电影拍的是人,电影是拍给人看的,这是它的核心,而且没有中介。

南方周末:但以前的电影似乎也并不太缺乏这种普世价值观。

韩三平:还要有精致的制作,编剧写第一个字到最后混录完成,最后一个字幕完成,每个环节都要非常精致。我们在工业加工过程当中还有很多薄弱的地方,故事还不错,来几个明星就可以开拍了,以后的环节由于各种原因时间不够、资本不够,将就一点,最后就被观众抛弃。

我不是说搞电影比搞航天飞机还难,但真的航天飞机不涉及的门类电影要涉及,它触动人的心灵和感情,很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航天飞机上天,亿万人民一片欢欣鼓舞,电影未必,你做得不好,人的判断、人的价值取向、人的情感非常微妙。所以要把握普世的追求、普世的道德,甚至是普世的摄影观、普世的音乐观、普世的服装化妆道具观,有时候标新立异未必行。

南方周末:怎么理解普世的摄影观、音乐观?

韩三平:听起来有点反对创新,其实不是。你必须遵循大多数人的习惯,普世摄影观是什么?首先让我看清楚,不能朦胧,一般人的视觉追求亮丽青春、色彩斑斓,我就给你弄得乌突突,压抑沉闷脏兮兮的,我觉得两相比较肯定是前者更加普世,可能票房会更高。

普世的音乐观,音乐要美好,要悦耳动听,要有旋律,不能把音乐音响化。

要作用于人们的健康向上和励志、美好、青春、激情。你说你的电影就是要表现颓废压抑,可以,必然是小众。边缘的题材,边缘的人物,边缘的表现内容,甚至边缘的导演手段,但成为一个征服大多数观众的高票房电影,你们能在电影史上举一个例子吗?几乎找不到一部,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南方周末:这是否意味着会牺牲掉艺术电影?

韩三平:当然艺术电影也有它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它不能成为产业基础。我做董事长,我必须对投资负责、对企业负责,这是最简单的一件事,要什么?要利润;靠什么,靠好电影,靠高票房。

什么才是好电影?宣扬普世价值观,善恶非常鲜明,不能人不人、妖不妖。

有的电影为什么没有观众?所有的人都可以责怪,但有一个群体不能责怪,就是观众。你可以说他不觉悟,你可以说他不懂艺术,但是他可以说你那叫伪艺术,他可以抛弃你,一个拍电影的导演被观众抛弃了,那是骨子里的悲哀。

你说我就要表现邪恶势力,邪恶战胜了正义,丑恶战胜了美好,可以;我就要表现吸毒卖淫,可以,但你就是没有大多数观众。小众电影可以去探索,去表现自己最深层次的意识,都没有问题,但不要抱怨观众不跟你共鸣,你这样抱怨只能是可怜虫。

另外,我们要形成一定的艺术院线、艺术票房,或者让一些小众电影、艺术类的电影能被观众接受,能有一席之地,这个要电影院银幕数有巨大的发展才能实现。

南方周末:银幕数要多少才能形成艺术影院?

韩三平:我觉得两万块以上。你也不能埋怨电影院都排大片,他会反问你一句,大片上座高,你这个上座低,你说我排哪个?

普世价值观一定要高高举起,就是主流意识形态。电影要留下来,重要元素就是银幕形象。1950年代有一批脍炙人口的形象:《青春之歌》的林道静,《早春二月》里孙道临演的肖涧秋,《铁道游击队》中的刘洪,《英雄儿女》中的曾泰……五六十年了,你还是能想到这些形象。

什么样的形象才能留下来?英雄,美好的英雄。包括美国电影,被大众传颂的兰博。第二,故事和人物只能产生于这个时代,而不是放到别的时代也可以,这也是我们欠缺的。现实主义作品或者叫“这个时代才能产生的作品”还比较匮乏。

南方周末:现实主义作品的确缺乏。

韩三平:比如改革开放三十年波澜壮阔,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的意义不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个时代造就了一批有情怀的人物,私企里的王健林、马云,小岗村的书记沈浩,还有院士袁隆平等等,都是这个时代必然产生的人物,这个特殊时代产生的故事或人物太多太多,我相信会产生很多优秀的电影和银幕人物。

美国影片《穿普拉达的女魔头》,二战时期不可能产生这个人物。美国很多优秀影片是源自真实人物,早的有《公民凯恩》,《当幸福来敲门》也是一个自传改的。还有朱莉亚·罗伯茨演的《永不妥协》,一个穷愁潦倒的女性为民请命,消除污染,还给百姓和谐环境,最后成为了全美著名的律师;里面没有枪战,没有凶杀,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吸毒贩毒,但是你看了以后深受鼓舞。还有一大批美国青春电影,不是我们想的那么脏兮兮,动不动就是色情,它非常青春靓丽,充满激情活力。

这又回到最简单的问题——真善美假恶丑,电影没有这个东西不行。不能朦胧,不能含混,不能模糊不清。故事不要绕得太厉害。

必须要打动人。震撼我的视觉和听觉,震撼我的心灵,有了这两条,必然有高票房,制作成本低廉、明星少一点问题不大。

面对好莱坞:输出我们的价值观

南方周末:现在热钱大量涌入电影业,会带来什么隐患吗?

韩三平:一部电影不搞清楚七个问题就别投,至少不要轻易去投。第一是拍什么,第二是谁来拍,第三是谁来演,第四是多少钱拍,第五是什么时候拍,第六是什么时候发行,第七是怎么发行。

在决定拍电影前,这七个问题要心中有数,不一定你的判断环环都准确,但你至少要去预测,这就叫策划,叫整体把握。这个事就是出钱那个人干的,他享有最大的权利,因为他承担着最大的风险,风险和权利是对等的。

愿意投资总比没有人投资好吧。当然我们要注意,因为他们没有经验,这七个问题没有解决,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个非常短就能够调整过来。个个都是精,带几个亿来搞电影,没有一个人说拍一部赔了几千万,再来一个还是几千万没了,这不叫商人,这叫搞慈善。对着电影来不叫慈善,直接给弱者提供衣食住行,这才叫慈善。电影是产业,投资是要挣钱的。

南方周末:过去一年中影是赚钱的,中国其他国产电影投资和票房回收也是赚钱的吗?

韩三平:我不掌握总的投资到底有多少、整个行业挣不挣。我觉得趋之若鹜显然是有利可图。刚才说一大堆资金进来,不是慈善资金,证明是有利可图。为什么现在提出热钱问题,八年前怎么没有提出?

真正的利润空间是在风险这一块。《赤壁》我们预计有5亿以上的票房,我们实现了,利润就达到百分之百。《让子弹飞》也是一个多亿拍的,我们预计不会低于4亿票房,最后做到6亿票房,证明冒的这个险是值得的。

这跟革命斗争一样,既不能左倾机会主义,也不能右倾保守主义,所以我非常热爱毛泽东,我把我小时候学的很多毛泽东的理念、毛泽东的思想用到现在的经营管理之中,比如说毛主席说的,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是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法宝。

南方周末:那加入WTO的风险呢?

韩三平:其实我们早就面临这个风险了。美国影片进入中国市场分账,1994年开始,16年了,基本上最好的影片都进来了。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决定的。我们面临的更大风险,其实是拍不出优秀国产片。但事实证明我们拍出来了,去年有17部华语电影票房过了亿,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引进的美国电影。

美国电影的优势在于明星、工业和工艺。明星的比重现在大打折扣,工业和科技的比重在大大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电影产业要追上它们比原来还容易了。科技手段和制作工艺手段普及起来比创造全球明星要容易。我们可以更多采用合作拍摄的方式,主创人员是中国人,至于工业人才和科技人才,美国的法国的英国的我们都可以雇,美国也是全世界的人才都在用。人才就是聘用,聘来迅速地把中国电影的品质做起来。

南方周末:没有在国产电影的保护和进口限制的配额之下,我们的票房增长还能够这样保持吗?

韩三平:我觉得能,越开发越能。特别是二级城市,他们更希望看中国电影。你把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都放到电影频道播出,中国电影的收视率大大高于美国电影,越往下对中国电影追求的热情越高。我们拍的《举起手来》点播达到40万次,40万场农村放映。就相当于手机一样,光靠城里的年轻人不可能普及的,越往纵深发展,对国产电影的需求越大。

我再说一个现象,美国导演都来跟我们寻求工作,拿着他们的题材甚至拿着我们的题材。比如说基努·里维斯就在跟我们合作,我跟他见了七八次面了就是研究剧本,他是导演兼主演,也开拍中国电影,在中国发生的故事,讲中国魅力。

走出去有两种方式走出去,一种是中国电影做好了拿到海外发行,还有是我们聘一大堆人做中国电影拿到海外市场去发行。

比如说我们拍朝鲜战争,我让美国人来给我做烟火、做造型,既然我们估计能到七八亿票房,回收三个亿,就是五千多万美金,足够聘用他们的工作人员了。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价值取向是我们的,表现方式和手段、技术是他们的。

奥利弗·斯通想拍毛泽东,我们联合,你比我有能力,弄大炮搞烟火你来,没有问题,怎么拍我听你的,但拍什么是我说了算。输出去的是我们的价值观。这个国家需要的是正面来推动它,不是说我这个共产党员在这里概念化。

水浒传里的“好汉”,好多都是被梁山逼上梁山的
三爷居然也在宣扬普世价值观,小心被人上眼药哦
听到普世就想起了英文同音字
普世,小姐,同志,这些词被时代搞臭。这些词的本身又没过错。
他还是很清醒的吗。

倒是某些投资商傻,天天给香港一堆过气明星,台湾一堆三流演员大把机会。
结果呢?看看今年的33天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