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9:11:06


在1980年代有一部反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电影曾经风靡全国,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谢晋导演的《高山下的花环》。在香港,这部电影被易名为《卫国军魂》,也曾引起过轰动。

看过《高山下的花环》的人,可能会为其中的情节或激昂,或沉郁,或感动。然而,有没有想过,高山下的花环,是什么花编织而成的呢?那说的不是野花,是木棉花,英雄花。

木棉,别名攀枝花,高10-20 公尺,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每年2-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其花鲜红似血,硕大如杯。4-5月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风吹而过,峥峥绽放,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又称英雄花。

在中越边境上,每年春天,满山的木棉一片火红。英雄花,正是由烈士血、英雄血染成的。

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有8000余名中国军人捐躯疆场,20000余名中国军人英勇负伤。越北地区的山岳丛林中,洒满了斑斑的英雄血。

香港作家倪匡在小说《卫斯理传奇》的某篇中曾经轻描淡写了几笔,说是两个相同信仰的国家进行了一场旧式的战争,在战争高度现代化的时代竟然还有士兵手托炸药包去炸碉堡,还被说成是“战斗英雄”,真是不可思议的行为云云。

说的又是谁呢?

李成文,云南边防13团1营3连2排4班副班长。1979年2月17日,李成文所在部队配合13军攻打越南坝洒县城附近的新官地区。当3连攻击一排建筑物时,遭到越军2个暗堡的火力阻击。李成文担任第二爆破组组长,用爆破筒摧毁了一个暗堡。旁边一个组战友爆破时中弹牺牲,李成文冲上去抓起战友的炸药包继续爆破。因敌堡射孔高,墙体光滑,炸药无支撑点,距总攻时间又极为迫近,李成文毅然用左臂高托炸药包,身体紧靠墙壁,右手挥向战友,迅即拉燃导火索,将暗堡炸毁,自己英勇牺牲。打扫战场时,除了带血的泥土,没有找到李成文身体的任何痕迹。战后,中央军委授予李成文“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这种行为,真的不可思议吗?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之后,中央军委向参战部队的79名官兵授予了荣誉称号。其中,类似李成文式的英雄行为众多涌现。

陶少文,11军31师91团9连8班副班长。1979年2月17日,在攻打越南封土附近的木桑地区时,部队遇到越军暗堡火力阻击。陶少文将爆破筒塞入暗堡射孔进行爆破,越军用力向外推,陶少文用左手和左肩紧紧顶住爆破筒,同时拉动导火索,将暗堡炸毁,自己英勇牺牲。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李水波,13军39师117团工兵班长。1979年2月23日,在代乃东南侧无名高地执行布雷任务中,配合连队连续打退越军两次进攻。在弹尽负伤,越军冲上阵地时,李水波毅然抓起爆破筒,拉燃导火索冲入敌群,与6名越军同归于尽。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杨根思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梁英瑞,广西边防1团20连战士。1979年3月2日,在攻打板烂地区542高地的战斗中,梁英瑞爆破越军暗堡,把炸药包塞进暗堡的射孔,却被越军又推出来。他毅然拉燃导火索,把炸药包又塞进射孔,并用身体死死顶住射孔,将敌堡炸毁,自己壮烈牺牲。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 荣誉称号。

杨朝芬,广西边防1团21连战士。1979年2月17日,在进攻平而关附近的越军据点竹林山时,杨朝芬参加爆破队,利用弹坑和茅草为掩护向越军暗堡接近,连续三次将爆破筒塞进暗堡,在不到10秒钟的拉火时间内两次与敌争抢爆破筒,于千钧一发之际将敌暗堡炸毁。杨朝芬当时被爆炸气流扬起的尘土盖住,爬出来后又继续投入了战斗。战后,杨朝芬被中央军委授予“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被誉为“活着的黄继光”,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舍身堵枪眼的16位英雄之一。

。。。。。。

还要更多吗?

英勇杀敌,牺牲报国,对于那一代的中国人来说,是从小就接受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已经深深镌刻在了生命的记忆中,与什么不可思议无缘。笔者最早知道李成文,正是缘自小时候的一本小人书,名字就叫《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李成文》。封面上李成文身背冲锋枪,怀抱炸药包冲锋的形象,一直难以忘怀。在1980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更是曾以陶少文的事绩作为课文,成为了一代小学生的必修之作。

1950年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志愿军官兵被称为“最可爱的人”。1979年,“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人民解放军官兵,被称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这种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精神动力,必须百倍珍惜,发扬光大。

除了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功勋英雄们外,还有无数的普通官兵,为了保卫祖国血洒疆场。以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表现最出色的55军163师为例,英雄群像比比皆是:488团7连7班长朱志威,挺身趟雷身受重伤;487团100迫击炮连6班副班长罗永荣,面对越军扫射,为掩护步兵进攻,只身扑向炮位继续发炮,中弹牺牲;487团4连8班副班长何志光,身负重伤仍爬向敌阵地,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敌掩体;487团8连排长甄平,带领尖刀排冲锋,壮烈牺牲;489团7连3班长李寿进,带领敢死队突进敌人堑壕,与敌搏斗英勇牺牲;489团1连9班长农辉兴,为掩护战友挺身挡住枪弹而牺牲;489团3营步话机员丘长安,为掩护连长扑向了爆炸的手榴弹;163师侦察连班长陈守全,曾持枪卫立于谅山市委大楼前,被摄入镜头上了当时的解放军报。陈守全后升至广西军区边防3师副营长,1986年3月11日,在法卡山前线执行任务时触雷牺牲。他的妻子身怀遗腹子来到陈守全的墓前筑屋而居,为其守墓上香20余年。其子长大后继承父志也参军报国,后进入军校深造。。。。。。

在整个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163师的基层干部伤亡惨重。其中连级干部伤亡率为37%,排级干部伤亡率为33.3%,正、副班长伤亡率则接近50%。487团2营在攻打探某的战斗中,5连共牺牲了6名班长和排长,先后换了2名连长、2名指导员、2名副连长,6连换了3名连长和4名指导员。对此,当年的参战老兵王志军感慨疾呼:“是这些人军事技术不行吗?不。在平时的军事考核中他们大都成绩优良。是他们运气不好?也不是。战场上的枪口炮弹面前人人平等。他们伤亡只因为是兵头将尾,必须冲锋在前!”

是的,这是一群兵头将尾,普普通通。只有在战场上,他们才是英雄。

当年的参战官兵,大都来自农村。而那个年代的农村,是普遍的贫瘠穷困。在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家乡是沂蒙山区的梁三喜烈士,牺牲前没有留下遗言,遗物也只有一张血染的纸条,上面写着:

    我的欠账单
  借:本连司务长120元
  借:团部刘参谋70元
  借:团后勤王处长40元
  借:营孙副政教50元
  。。。。。。

   在这张欠帐单上,密密麻麻写着17个人的名字,欠帐总额是620元。一名连队基层干部,常年戍边卫国,家庭负担竟是如此沉重,不能不令人感慨。在同名电影里,团里的宣传干事下连队采访烈士牺牲时的豪言壮语,唐国强饰演的指导员赵蒙生拿出了这张血染的欠账单,宣传干事看过之后,不以为然地说:“欠账单?这不说明什么问题吧。”赵蒙生激动地说:“实事求是吧!”

梁三喜的母亲和妻子玉秀,带着襁褓中的婴儿来部队奔丧。为了还清梁三喜欠下的债务,卖了自家养的猪,省下部队发给的路费,下了火车后没有再坐汽车,而是用双脚一步一步走到了部队驻地,硬是走了十多天,这是一个何等催人泪下的情节!靳开来烈士因为在战场上砍越南老乡的甘蔗给战友们解渴,违犯了纪律,没有得到军功章。身后抛下的孤儿寡母,又是何等心情呢!那些默默无闻的烈士遗属,将儿子或丈夫送上了战场,为国牺牲,没有怨言。可是,家庭的顶梁柱坍塌了,得到的,只是一点抚恤金。

这点抚恤金是多少呢?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牺牲烈士的抚恤金标准是:师级700元、团级650元、营级600元、连排级550元、班战士500元、民工470元、病故降低100元。由政府一次性向烈属发放。

这笔钱,当时可以买几辆凤凰牌自行车、几块手表,在农村也就勉强能买一头牛。

烈士扔下的贫困家庭,靠着这点钱,如何继续生活?

由此,联想到了1974年的西沙海战。这是1840年以来中国海军胜利进行的第一场反侵略战争,把中国有效控制的海疆向外推进了200海里,相当于330公里。在这场胜利的战争中,牺牲了18位烈士。而18个英烈的家庭,得到的是不足1万元人民币的抚恤金,平均每人 500元。那个时候,一场交通事故中的死者赔偿金是多少呢?3000元。西沙海战的一些烈属如今生活很困难,一位烈士的妹妹在网络上发问:“如果烈士得不到尊重,如果烈属不被关心,当下一场战争来临,谁还愿意自家的子弟献出生命?”

这样的发问,令人震撼。

政府可能也感觉到了抚恤金过于微薄,1980年8月18日,由民政部、财政部下发通知,对越作战烈士抚恤金在1979年的基础上各提高300元加以补发。然而,对于为了国家而献出子弟生命的破碎家庭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对越还击战后,有不少官兵负伤致残。国务院下发的有关文件中规定各地对伤残官兵“酌情安排工作”。结果,有些地区把残废军人当成包袱,没有安排他们的工作,使一些伤残军人生活无着。于是,有的城市大街上出现了残废军人佩戴军功章乞讨的现象。徐向前元帅知道后,心情非常沉重。他请提军委办公会议研究此事,并请总参谋长杨得志在中央书记处开会时严肃提出。在老元帅的力争下,国务院重新下发文件,规定对残废军人“一定要安排工作”。徐帅此举,虽然无助于缓解伤残官兵身体上的痛苦,但情暖人心,公道自在。1990年9月21日,徐帅逝世。在中国流亡的越南前国家领导人黄文欢亲撰挽联“身先士卒军心暖,威震沙场敌胆寒”,恰是徐帅一生的写照。

1980年代中期有一部对越自卫还击战题材的电视剧《凯旋在子夜》,也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在小说结尾处,双目失明的战斗英雄童川对恋人江曼说:“现在我是英雄,走在哪里都是鲜花和掌声,是赞美和歌颂。可是若干年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我们……”

他的预言应验了。

中越两党两国关系早已实现了正常化,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如今的中越边境贸易繁荣,车马如流,鲜花和美酒,已经掩盖了30多年前的战火硝烟。出于现时政治的考虑,官方已不再提起当年那场战争,连形式上的纪念也没有了。在经济大潮浩荡奔涌的同时,带来的是物欲横流,信仰失落。还有多少人能记得当年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还有多少人知道广西、云南境内的24座烈士陵园?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纪念日这天,广西桂林市的几百退伍军人就走上了街头,“强烈要求政府解决退伍军人生活补贴”。据了解,其中大部分是参加过对越作战的退伍老兵。如果不是生活确实有困难,又何至于去上街“散步”呢!他们的要求也并不高,仅仅是100-200元钱。近年来这样的事件在国内多次发生,政府应该予以反思。

当年这些战场上的健儿,大多数来自贫困的农村,因为时代的原因,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没有专长。在国家照顾下,曾经分配了工作。正值中年时,又经历了中国社会大规模的下岗浪潮,极易沦为弱势群体。如今,很多人年过半百,没有固定收入,家庭状况贫寒,生活非常艰难。他们没有过分的要求,想得到的只是政府给予一定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起码的有尊严的生活,能够安度晚年。

这样的要求过分吗?

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南海再战,谁上前线——80后能打赢一场战争吗?》,呼吁政府和社会,给烈属以更多的关爱。他提到,国家的优抚原则是“抚恤优待对象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这样的一个优抚标准,显得过低。烈属应该享受高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因为他们的子弟曾经为国家流血牺牲,当此无愧。

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今日的中国已经不缺钱,国内流动性泛滥得已把美国甩在了身后,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长也远高于GDP增长。国家应该也能够多拿出一些钱来,补助一下烈属和老兵们的生活,他们要求的并不高。无论如何,不能再让曾经为国出征的将士们流血又流泪了。

国家维稳,需要钱,更需要的,是一种态度。

最后,我们倾听一下电影《自豪吧,母亲》中梁青青烈士的心声吧:“我融入在祖国的大地里,化做侵略者不可逾越的高山。不要为我而沉痛吧,战友。躺在这里,我听得见祖国前进的脚步声。。。。。。”



在1980年代有一部反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电影曾经风靡全国,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谢晋导演的《高山下的花环》。在香港,这部电影被易名为《卫国军魂》,也曾引起过轰动。

看过《高山下的花环》的人,可能会为其中的情节或激昂,或沉郁,或感动。然而,有没有想过,高山下的花环,是什么花编织而成的呢?那说的不是野花,是木棉花,英雄花。

木棉,别名攀枝花,高10-20 公尺,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每年2-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其花鲜红似血,硕大如杯。4-5月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风吹而过,峥峥绽放,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又称英雄花。

在中越边境上,每年春天,满山的木棉一片火红。英雄花,正是由烈士血、英雄血染成的。

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有8000余名中国军人捐躯疆场,20000余名中国军人英勇负伤。越北地区的山岳丛林中,洒满了斑斑的英雄血。

香港作家倪匡在小说《卫斯理传奇》的某篇中曾经轻描淡写了几笔,说是两个相同信仰的国家进行了一场旧式的战争,在战争高度现代化的时代竟然还有士兵手托炸药包去炸碉堡,还被说成是“战斗英雄”,真是不可思议的行为云云。

说的又是谁呢?

李成文,云南边防13团1营3连2排4班副班长。1979年2月17日,李成文所在部队配合13军攻打越南坝洒县城附近的新官地区。当3连攻击一排建筑物时,遭到越军2个暗堡的火力阻击。李成文担任第二爆破组组长,用爆破筒摧毁了一个暗堡。旁边一个组战友爆破时中弹牺牲,李成文冲上去抓起战友的炸药包继续爆破。因敌堡射孔高,墙体光滑,炸药无支撑点,距总攻时间又极为迫近,李成文毅然用左臂高托炸药包,身体紧靠墙壁,右手挥向战友,迅即拉燃导火索,将暗堡炸毁,自己英勇牺牲。打扫战场时,除了带血的泥土,没有找到李成文身体的任何痕迹。战后,中央军委授予李成文“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这种行为,真的不可思议吗?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之后,中央军委向参战部队的79名官兵授予了荣誉称号。其中,类似李成文式的英雄行为众多涌现。

陶少文,11军31师91团9连8班副班长。1979年2月17日,在攻打越南封土附近的木桑地区时,部队遇到越军暗堡火力阻击。陶少文将爆破筒塞入暗堡射孔进行爆破,越军用力向外推,陶少文用左手和左肩紧紧顶住爆破筒,同时拉动导火索,将暗堡炸毁,自己英勇牺牲。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李水波,13军39师117团工兵班长。1979年2月23日,在代乃东南侧无名高地执行布雷任务中,配合连队连续打退越军两次进攻。在弹尽负伤,越军冲上阵地时,李水波毅然抓起爆破筒,拉燃导火索冲入敌群,与6名越军同归于尽。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杨根思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梁英瑞,广西边防1团20连战士。1979年3月2日,在攻打板烂地区542高地的战斗中,梁英瑞爆破越军暗堡,把炸药包塞进暗堡的射孔,却被越军又推出来。他毅然拉燃导火索,把炸药包又塞进射孔,并用身体死死顶住射孔,将敌堡炸毁,自己壮烈牺牲。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 荣誉称号。

杨朝芬,广西边防1团21连战士。1979年2月17日,在进攻平而关附近的越军据点竹林山时,杨朝芬参加爆破队,利用弹坑和茅草为掩护向越军暗堡接近,连续三次将爆破筒塞进暗堡,在不到10秒钟的拉火时间内两次与敌争抢爆破筒,于千钧一发之际将敌暗堡炸毁。杨朝芬当时被爆炸气流扬起的尘土盖住,爬出来后又继续投入了战斗。战后,杨朝芬被中央军委授予“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被誉为“活着的黄继光”,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舍身堵枪眼的16位英雄之一。

。。。。。。

还要更多吗?

英勇杀敌,牺牲报国,对于那一代的中国人来说,是从小就接受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已经深深镌刻在了生命的记忆中,与什么不可思议无缘。笔者最早知道李成文,正是缘自小时候的一本小人书,名字就叫《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李成文》。封面上李成文身背冲锋枪,怀抱炸药包冲锋的形象,一直难以忘怀。在1980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更是曾以陶少文的事绩作为课文,成为了一代小学生的必修之作。

1950年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志愿军官兵被称为“最可爱的人”。1979年,“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人民解放军官兵,被称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这种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精神动力,必须百倍珍惜,发扬光大。

除了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功勋英雄们外,还有无数的普通官兵,为了保卫祖国血洒疆场。以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表现最出色的55军163师为例,英雄群像比比皆是:488团7连7班长朱志威,挺身趟雷身受重伤;487团100迫击炮连6班副班长罗永荣,面对越军扫射,为掩护步兵进攻,只身扑向炮位继续发炮,中弹牺牲;487团4连8班副班长何志光,身负重伤仍爬向敌阵地,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敌掩体;487团8连排长甄平,带领尖刀排冲锋,壮烈牺牲;489团7连3班长李寿进,带领敢死队突进敌人堑壕,与敌搏斗英勇牺牲;489团1连9班长农辉兴,为掩护战友挺身挡住枪弹而牺牲;489团3营步话机员丘长安,为掩护连长扑向了爆炸的手榴弹;163师侦察连班长陈守全,曾持枪卫立于谅山市委大楼前,被摄入镜头上了当时的解放军报。陈守全后升至广西军区边防3师副营长,1986年3月11日,在法卡山前线执行任务时触雷牺牲。他的妻子身怀遗腹子来到陈守全的墓前筑屋而居,为其守墓上香20余年。其子长大后继承父志也参军报国,后进入军校深造。。。。。。

在整个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163师的基层干部伤亡惨重。其中连级干部伤亡率为37%,排级干部伤亡率为33.3%,正、副班长伤亡率则接近50%。487团2营在攻打探某的战斗中,5连共牺牲了6名班长和排长,先后换了2名连长、2名指导员、2名副连长,6连换了3名连长和4名指导员。对此,当年的参战老兵王志军感慨疾呼:“是这些人军事技术不行吗?不。在平时的军事考核中他们大都成绩优良。是他们运气不好?也不是。战场上的枪口炮弹面前人人平等。他们伤亡只因为是兵头将尾,必须冲锋在前!”

是的,这是一群兵头将尾,普普通通。只有在战场上,他们才是英雄。

当年的参战官兵,大都来自农村。而那个年代的农村,是普遍的贫瘠穷困。在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家乡是沂蒙山区的梁三喜烈士,牺牲前没有留下遗言,遗物也只有一张血染的纸条,上面写着:

    我的欠账单
  借:本连司务长120元
  借:团部刘参谋70元
  借:团后勤王处长40元
  借:营孙副政教50元
  。。。。。。

   在这张欠帐单上,密密麻麻写着17个人的名字,欠帐总额是620元。一名连队基层干部,常年戍边卫国,家庭负担竟是如此沉重,不能不令人感慨。在同名电影里,团里的宣传干事下连队采访烈士牺牲时的豪言壮语,唐国强饰演的指导员赵蒙生拿出了这张血染的欠账单,宣传干事看过之后,不以为然地说:“欠账单?这不说明什么问题吧。”赵蒙生激动地说:“实事求是吧!”

梁三喜的母亲和妻子玉秀,带着襁褓中的婴儿来部队奔丧。为了还清梁三喜欠下的债务,卖了自家养的猪,省下部队发给的路费,下了火车后没有再坐汽车,而是用双脚一步一步走到了部队驻地,硬是走了十多天,这是一个何等催人泪下的情节!靳开来烈士因为在战场上砍越南老乡的甘蔗给战友们解渴,违犯了纪律,没有得到军功章。身后抛下的孤儿寡母,又是何等心情呢!那些默默无闻的烈士遗属,将儿子或丈夫送上了战场,为国牺牲,没有怨言。可是,家庭的顶梁柱坍塌了,得到的,只是一点抚恤金。

这点抚恤金是多少呢?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牺牲烈士的抚恤金标准是:师级700元、团级650元、营级600元、连排级550元、班战士500元、民工470元、病故降低100元。由政府一次性向烈属发放。

这笔钱,当时可以买几辆凤凰牌自行车、几块手表,在农村也就勉强能买一头牛。

烈士扔下的贫困家庭,靠着这点钱,如何继续生活?

由此,联想到了1974年的西沙海战。这是1840年以来中国海军胜利进行的第一场反侵略战争,把中国有效控制的海疆向外推进了200海里,相当于330公里。在这场胜利的战争中,牺牲了18位烈士。而18个英烈的家庭,得到的是不足1万元人民币的抚恤金,平均每人 500元。那个时候,一场交通事故中的死者赔偿金是多少呢?3000元。西沙海战的一些烈属如今生活很困难,一位烈士的妹妹在网络上发问:“如果烈士得不到尊重,如果烈属不被关心,当下一场战争来临,谁还愿意自家的子弟献出生命?”

这样的发问,令人震撼。

政府可能也感觉到了抚恤金过于微薄,1980年8月18日,由民政部、财政部下发通知,对越作战烈士抚恤金在1979年的基础上各提高300元加以补发。然而,对于为了国家而献出子弟生命的破碎家庭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对越还击战后,有不少官兵负伤致残。国务院下发的有关文件中规定各地对伤残官兵“酌情安排工作”。结果,有些地区把残废军人当成包袱,没有安排他们的工作,使一些伤残军人生活无着。于是,有的城市大街上出现了残废军人佩戴军功章乞讨的现象。徐向前元帅知道后,心情非常沉重。他请提军委办公会议研究此事,并请总参谋长杨得志在中央书记处开会时严肃提出。在老元帅的力争下,国务院重新下发文件,规定对残废军人“一定要安排工作”。徐帅此举,虽然无助于缓解伤残官兵身体上的痛苦,但情暖人心,公道自在。1990年9月21日,徐帅逝世。在中国流亡的越南前国家领导人黄文欢亲撰挽联“身先士卒军心暖,威震沙场敌胆寒”,恰是徐帅一生的写照。

1980年代中期有一部对越自卫还击战题材的电视剧《凯旋在子夜》,也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在小说结尾处,双目失明的战斗英雄童川对恋人江曼说:“现在我是英雄,走在哪里都是鲜花和掌声,是赞美和歌颂。可是若干年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我们……”

他的预言应验了。

中越两党两国关系早已实现了正常化,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如今的中越边境贸易繁荣,车马如流,鲜花和美酒,已经掩盖了30多年前的战火硝烟。出于现时政治的考虑,官方已不再提起当年那场战争,连形式上的纪念也没有了。在经济大潮浩荡奔涌的同时,带来的是物欲横流,信仰失落。还有多少人能记得当年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还有多少人知道广西、云南境内的24座烈士陵园?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纪念日这天,广西桂林市的几百退伍军人就走上了街头,“强烈要求政府解决退伍军人生活补贴”。据了解,其中大部分是参加过对越作战的退伍老兵。如果不是生活确实有困难,又何至于去上街“散步”呢!他们的要求也并不高,仅仅是100-200元钱。近年来这样的事件在国内多次发生,政府应该予以反思。

当年这些战场上的健儿,大多数来自贫困的农村,因为时代的原因,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没有专长。在国家照顾下,曾经分配了工作。正值中年时,又经历了中国社会大规模的下岗浪潮,极易沦为弱势群体。如今,很多人年过半百,没有固定收入,家庭状况贫寒,生活非常艰难。他们没有过分的要求,想得到的只是政府给予一定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起码的有尊严的生活,能够安度晚年。

这样的要求过分吗?

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南海再战,谁上前线——80后能打赢一场战争吗?》,呼吁政府和社会,给烈属以更多的关爱。他提到,国家的优抚原则是“抚恤优待对象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这样的一个优抚标准,显得过低。烈属应该享受高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因为他们的子弟曾经为国家流血牺牲,当此无愧。

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今日的中国已经不缺钱,国内流动性泛滥得已把美国甩在了身后,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长也远高于GDP增长。国家应该也能够多拿出一些钱来,补助一下烈属和老兵们的生活,他们要求的并不高。无论如何,不能再让曾经为国出征的将士们流血又流泪了。

国家维稳,需要钱,更需要的,是一种态度。

最后,我们倾听一下电影《自豪吧,母亲》中梁青青烈士的心声吧:“我融入在祖国的大地里,化做侵略者不可逾越的高山。不要为我而沉痛吧,战友。躺在这里,我听得见祖国前进的脚步声。。。。。。”

楼主好文。我小学语文就学过陶少文的课文,印象很深,学校还组织观看了电影《自豪吧,母亲》,当时还小,对片头的火箭炮发射还不懂,只记得是一条条的红线
令人感動!
我记得去年好像发文大幅提高了烈士的抚恤金吧
当时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就是现在,我就是想不通,靳开来为什么就不是烈士,砍了敌人的甘蔗就违反纪律了?两个国家的战争,还讲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真把自己当王师吗?指望越南人拥护解放军吗?
那时候意识形态比较鲜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有要求的。异国作战,也没有经验。另外,靳开来不被评功,主要是团里没有上报。除了纪律外,就是嫌他爱发牢骚。李存葆写这段时,是有所指的。其实大家也都明白。此种现象,遍布周围。
我很奇怪为什么军人的抚恤金居然还比不上工人的工伤死亡补贴呢?照例来说战场抚恤金应该比工伤抚恤要高的多吧。不知道现在的政策是如何考量的?
唉,当年红箭73是宝贝疙瘩,比人还金贵。现在已是白菜了,再有仗打就是专攻固定火力点以清仓了。
一部很感人的电影,可惜现在已经不放映了。
标准错矣,改开前的抚恤金只是对于为国捐躯的烈士的一种蔚抚,更多的含义是精神上的一种特殊表彰,至于烈士身后的事情,自有政府和组织来解决,而自改开后,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可靠的组织均以瓦解,再加上解放军的性质也和我国所有的领薪水的岗位一样,从人民的义务子弟兵变成一只带有更多雇佣性质的军队,出现大批退伍军人上街散步的行为又有什么好奇怪的那,看看现在多少退伍老兵一变而成社会的反面人物就可知道目前的状况了,楼主的文章估计是人民子弟兵的最后的光彩亮相了,要是再发生象建国初期的那样的危险,悲观的说,目前的解放军,更多的估计待有党国军队的色彩,皆因性质变了.
为国捐躯的都是英雄
天山白瑞德 发表于 2012-1-12 18:02
标准错矣,改开前的抚恤金只是对于为国捐躯的烈士的一种蔚抚,更多的含义是精神上的一种特殊表彰,至于烈士身后 ...
解放军再差也混不到国军的份上,解放军的性质什么时候变过?现在难道是枪指挥党吗?
解放军再差也混不到国军的份上,解放军的性质什么时候变过?现在难道是枪指挥党吗?
就性质来说,都是党指挥枪。一个是好枪,另一个孬枪
当年看《高山下的花环》的时候还在上学,记得看完后,大家都泪流满面。

现在,还真有点纠结,一方面看周边要当兵,一定要走后门,真不知道再打仗了,还有没有前辈们的风采;但汶川和抗洪,又觉得还可以
laoger 发表于 2012-1-12 21:59
当年看《高山下的花环》的时候还在上学,记得看完后,大家都泪流满面。

现在,还真有点纠结,一方面看周 ...
军魂犹在,对于战争中的英勇不必过于担心。问题是,国家体制是不是还能适合发展趋势,这是关键。如果解决不好继续发展动力的问题,强大如苏联红军,也会迅速沦落为今日的俄军。
小时候看过小说,又看了电影。前几天居然在PPTV里找到了,于是又看了一遍。
没有看过的都去看看吧,真的很感人
迷迷糊糊 发表于 2012-1-12 21:33
解放军一直都是党卫军,保卫党的政权与领袖的权力,天下人都知道。你用不着在此强调。
嗯,还是美国爸爸好,军队国家化。
turboram 发表于 2012-1-12 21:42
就性质来说,都是党指挥枪。一个是好枪,另一个孬枪
到时候就知道好不好了。
迷迷糊糊 发表于 2012-1-12 21:33
解放军一直都是党卫军,保卫党的政权与领袖的权力,天下人都知道。你用不着在此强调。
群众们还没有眼瞎到看不到98年的表现
T-54坦克 发表于 2012-1-12 22:23
嗯,还是美国爸爸好,军队国家化。
不,应当是毛子叔叔最好。军力世界第一。
迷迷糊糊 发表于 2012-1-12 22:26
不,应当是毛子叔叔最好。军力世界第一。
嗯,说毛子好话,当心你美国爸爸抽你。
T-54坦克 发表于 2012-1-12 22:29
嗯,说毛子好话,当心你美国爸爸抽你。
不对哦,我赞扬你的毛子叔叔,你怎么不表扬我?
这两年烈士抚恤金提高的很快,我记得应该有30万了,不算多,但也不算太少了!

不过对于一些越战老兵的抚恤确实太少。他们为国家尽力了,国家有没有对他们尽到责任呢?真的不敢问,也不敢想!
这只是目前新出现的活体坛宠吧,厉害啊,一个月就是少尉了
迷迷糊糊 发表于 2012-1-12 22:32
不对哦,我赞扬你的毛子叔叔,你怎么不表扬我?
你有美国爸爸,我可没有毛子叔叔。
T-54坦克 发表于 2012-1-12 22:24
到时候就知道好不好了。
不用到时候,pla用战绩已经证明是把好枪。
turboram 发表于 2012-1-12 22:43
不用到时候,pla用战绩已经证明是把好枪。
只是有日子没经历实战了,不过传统这东西没那么容易丢弃的。
大大白兔 发表于 2012-1-12 22:41
这只是目前新出现的活体坛宠吧,厉害啊,一个月就是少尉了
已经出名了?
看过小说,非常感人
当年父辈做自卫还击牺牲家属的安抚工作,真是不愿去,看着想着揪心。
那是TB国真的很穷,很多地方饭都吃不饱,裤子都没得穿。

《高》里面的雷军长说沂蒙山老区为革命做出那么大贡献,但三十年后还是一个穷样,连吃饭的粗瓷碗都不能人手一个。

我是小说、电视、电影都看过,电视在电影前面。
仰天长叹。想起当年的那篇著名报告文学------------------《谁来保卫2000年的中国》   
turboram 发表于 2012-1-12 21:42
就性质来说,都是党指挥枪。一个是好枪,另一个孬枪
都是党指挥钱。
laoger 发表于 2012-1-12 21:59
当年看《高山下的花环》的时候还在上学,记得看完后,大家都泪流满面。

现在,还真有点纠结,一方面看周 ...
当兵要走后门,“不当兵”也要走后门。:D
T-54坦克 发表于 2012-1-12 22:43
你有美国爸爸,我可没有毛子叔叔。
“你有毛子叔叔,我可没有美国爸爸”
——这种回帖,真没有技术含量。:D
山人256 发表于 2012-1-13 00:48
“你有毛子叔叔,我可没有美国爸爸”
——这种回帖,真没有技术含量。
我可是郁闷的很啊,现在知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道理了。
myxlinshi 发表于 2012-1-12 22:25
群众们还没有眼瞎到看不到98年的表现
98、08PLA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只是有人选择性无视了。
天山白瑞德 发表于 2012-1-12 18:02
标准错矣,改开前的抚恤金只是对于为国捐躯的烈士的一种蔚抚,更多的含义是精神上的一种特殊表彰,至于烈士身后 ...
一派胡言,懒得解毒!
无影侠SUPER 发表于 2012-1-13 08:21
98、08PLA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只是有人选择性无视了。
赞成
难道98年抗洪时军队保卫的不是人民
而只是几个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同样也是要求上大堤的
08年军队武警千里挺进只是为了挖几个埋在下面的官员?
翻90公里山到映秀的部队是清楚知道那里科级干部都没几个的吧
别说80后90后怎么样
十多年前还不是都说70后是没有理想的一代
现在70后都成了各个领域的中坚
现在80后,将来90后同样会承担起他们的责任
对于底层军人的待遇还是相对比较低的,
对于退役军人的待遇也有很多漏洞~~
有一句话,选择了军队,就要有接受贫廉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