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队、两栖机步师要不要统一?先看看人家的,再说说自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28:37
在大黑鱼“集团军系列:1军”的帖子里,大家谈到两栖作战部队要不要统一整编的问题,我们不妨
先看看美军、苏军是怎么想、怎么干的,然后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军组建陆战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战,1901年组建的前方基地部队是第一支专门为实施海上
登陆作战的部队,是当时以海军控制世界局势理论(海权论)的直接结果。当时的使命和定位是:作为
常设的舰载地面战斗部队去夺取和保卫海军的前方基地。(当时美国海军还没有遍布全球的基地)
到20年代,经过长期的探讨和研究,陆战队的任务转向:利用两栖突击的方式来夺取前方基地。
1933年成立了舰队陆战队,成为舰队编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1934年的《登陆作战教范》中明确了
陆战队的基本任务就是在战时为美国舰队夺取海军基地,在平时为执行此类任务做好准备!

   1934到1942年陆战队开始研究和发展两栖作战的方法以及登陆部队使用的技术装备,经过二战和朝
鲜战争的的实践和积累,形成了一整套两栖突击作战的技术和方法。这里特别提到仁川登陆对陆战
队的重要意义,它的成功证明“稳定的指挥关系、紧密配合的火力支援以及作战灵活性,都是取胜
的必要条件
”这些原则一直延续至今。也因此陆战队不仅拥有地面部队,还拥有航空兵部队,并发
展到可以称为“第四军种”的规模。

    正是因为陆战队有完整的兵种体系,才具备了按照特定任务要求来灵活编组力量的可能。不过海军
陆战队毕竟姓“海”,所以其特遣部队是由海军的两栖舰艇来部署的,两栖登陆作战的指挥权直到
实施两栖突击之前一直掌握在海军手里,只有在登陆部队指挥官已经运动到并建立了滩头阵地时,
作战和部队的指挥权才转到他手中。

     从美国陆战队的发展来看,美国是将陆战队作为一支战略性快速反应力量来使用的,是国家的战略
值班力量、是前沿部署的高度战备部队。陆战队的战斗力是靠着长期稳定的指挥关系、完整的兵种体系
和持续不断地训练来维持的,能够实施30天的高强度作战。


前苏联海军陆战队
1705年,彼得大帝就创建了俄国第一个海军陆战团,并参加了同瑞典之间的北方战争。1774年的俄
土战争、1799年与希腊的战争、1812年反拿破仑的战争中都有其身影,1812年后海军陆战队解散,
在此后的1835-1856克里米亚战争和1904-1905俄日战争中仅使用了一些临时组建的海军陆战部队,
直到一战末期才再次改编成独立的部队。

   红军的陆战队在内战中组建,内战结束后又解散,直到1939年才恢复,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
各个舰队都有了陆战部队,战争中陆战部队主要作为地面战斗部队使用,战争中最大编制超过50万。
不过在战后,陆战队的兵力和地位下降很快,到1947年已经沦为海岸防御部队的下属单位。1964年
以后又开始大规模重建海军陆战队。

    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庞大的规模、齐全的兵种相比,前苏联海军陆战队规模小得多,主力为5个团,
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各一个,太平洋舰队两个。其编制和摩托化步兵团基本一致,
有3个陆战营,坦克营编有一个中型坦克连和3个两栖坦克连。由于海军陆战团可以得到特混编队中
海军舰艇的炮火支援,因此没有建制炮兵营,只有各营的伴随炮兵。

    受地缘的影响,前苏联的海洋战略和美国的海洋战略是完全不同的,也导致了他们海军陆战队在使
用和建设上的不同。前苏联对两栖登陆作战的组织指挥是不依赖于陆战队的,尽管陆战队将实施两栖突
击作为其主要任务。在苏军的教范中将两栖登陆作战分为战略登陆、战役登陆、战术登陆、侦察和破袭登陆。

    所谓战略登陆是指:为了支援战区部队而开辟新战线的两栖登陆,例如诺曼底,实施此种规模的登
陆需要使用一支由好几个师组成的力量,并且要有适当的海、空军支援。(苏军从未实施过此种规
模的登陆,也没有真正去建立和发展这种能力)

    战役登陆旨在协助某一沿海地区的地面部队或是海军部队围歼该地区敌地面部队或海军部队。此种
规模的登陆作战可由海军陆战团担任第一梯队。这种登陆作战的其他任务包括夺取主要岛屿或岛群
、海军基地和其他重要沿海目标。(战役登陆被视为前苏联海军陆战队的主要任务)

   战术登陆旨在打击沿海敌军的后方和侧翼,或者夺占岛屿、海军基地、沿海机场、港口和敌占海岸
线上的其他目标。通常使用一个营或更多的兵力独立作战,也可以和地面部队协同作战。

    侦察与破袭登陆是为了侦察和破坏靠近海岸的地方设施、前置敌军等目的,通常使用一个排、一个
连、一个营的规模。

   除了登陆作战外,前苏联海军陆战队的另一任务是参加海岸防御战斗。注意!是参加战斗,而不是
组织战斗,在苏军教范中地面部队才是组织海岸防御战斗的主体,而且陆战团没有建制炮兵,这也
不适合担负此类任务。

    和美军、苏军的陆战队相比,我军的两栖作战部队虽然隶属于陆军,但是规模、编制、火力都是
为了应对高强度战争而设计的,其战略使用虽然还处于探讨阶段,但是就阶段性目标来讲却始终很清晰:
解放台湾。所以陆军发展两栖作战部队必然要达到能实施“战略登陆”的规模,才能有效保证目标的达成。

   而海军陆战队则不一样,其初始的目的就是为了收复南海岛屿。因此规模不可能很大,而且随着海军
走向远洋,海军陆战队面临的威胁和任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原有的与陆军相似的编制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合适。

   未来陆军的两栖作战部队要不要和海军陆战队整合,我个人认为:不需要!

首先:海军并不具备指挥大规模的战略性登陆作战的经验,也缺乏相应的保障能力。

其次:我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不需要一支能在全球进行前沿部署的、能应对高强度作战的军事力量
而是需要一支精干的,能应对多种任务的灵活的特种作战力量。

因此,现有的海军陆战队就规模来说,对于海军而言已经足够了,并不需要为了解放台湾或是照着美军那样去
建立一个大而全的陆战集团军群。

现有的海军陆战队应该发挥其和舰艇部队之间稳定的指挥关系优势,加强自身遂行多任务的能力,提高战备
程度和快速反应能力,争取从部署在岸上向部署在舰上转变(雾灯很重要、越多越好)重点强化两栖突击和
特种作战能力。守备任务不妨转给武警或是地方部队。

而陆军的两栖作战部队应该作为主力中的主力、甲种中的甲种来建设。这是因为:
1、两栖作战部队的战略、战役机动能力相比传统的摩托化部队和装甲部队更强,不仅能在跨海战斗中充当
第一梯队,也可以作为战役的机动部队,适时在敌后或侧翼开辟新战线。对于像台湾、日本、越南这样的纵
深较浅的邻海地区和国家,两栖作战部队意味着陆军能有更多的攻击点可选择,或者直接对纵深目标发起攻
击!这不仅提高了陆军的战略地位,也提高了国家的威慑能力。
2、在未来的体系对抗环境下,周边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是有足够保障的,这就使得陆军两栖作战部队能较
自由地组织航渡,实施两栖登陆作战的机会是比较多的。
3、05两栖战车的出现,及其家族化和不断地改进,使得陆军两栖作战部队的装载、抢滩变得更加灵活,减
少了对登陆舰等专业海军舰艇的依赖。例如,各个分队可以搭乘05战车,从集结地滩头出发,在深水锚地
通过甲板自主装载到大型民用滚装船、半潜船上,等机动到目标地区后,在敌岸炮火力范围外再下水发起
冲击和抢滩。这样一来就可借助民用大型船舶来方便地组织航渡,避免大型船舶因吃水深度而造成的对港口的依赖。

所以,尽管编制相似、装备相同、但两者的定位和使用是完全不同的,无需统一。陆军的两栖作战部队应该
继续强化,不断从实,他们的建设可以参考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特遣部队,重点提高步坦炮和航空兵等诸
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突出利用民船组织实施航渡的训练,把自身发展成有地区跨海作战能力的尖刀部队。
在大黑鱼“集团军系列:1军”的帖子里,大家谈到两栖作战部队要不要统一整编的问题,我们不妨
先看看美军、苏军是怎么想、怎么干的,然后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军组建陆战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战,1901年组建的前方基地部队是第一支专门为实施海上
登陆作战的部队,是当时以海军控制世界局势理论(海权论)的直接结果。当时的使命和定位是:作为
常设的舰载地面战斗部队去夺取和保卫海军的前方基地。(当时美国海军还没有遍布全球的基地)
到20年代,经过长期的探讨和研究,陆战队的任务转向:利用两栖突击的方式来夺取前方基地。
1933年成立了舰队陆战队,成为舰队编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1934年的《登陆作战教范》中明确了
陆战队的基本任务就是在战时为美国舰队夺取海军基地,在平时为执行此类任务做好准备!

   1934到1942年陆战队开始研究和发展两栖作战的方法以及登陆部队使用的技术装备,经过二战和朝
鲜战争的的实践和积累,形成了一整套两栖突击作战的技术和方法。这里特别提到仁川登陆对陆战
队的重要意义,它的成功证明“稳定的指挥关系、紧密配合的火力支援以及作战灵活性,都是取胜
的必要条件
”这些原则一直延续至今。也因此陆战队不仅拥有地面部队,还拥有航空兵部队,并发
展到可以称为“第四军种”的规模。

    正是因为陆战队有完整的兵种体系,才具备了按照特定任务要求来灵活编组力量的可能。不过海军
陆战队毕竟姓“海”,所以其特遣部队是由海军的两栖舰艇来部署的,两栖登陆作战的指挥权直到
实施两栖突击之前一直掌握在海军手里,只有在登陆部队指挥官已经运动到并建立了滩头阵地时,
作战和部队的指挥权才转到他手中。

     从美国陆战队的发展来看,美国是将陆战队作为一支战略性快速反应力量来使用的,是国家的战略
值班力量、是前沿部署的高度战备部队。陆战队的战斗力是靠着长期稳定的指挥关系、完整的兵种体系
和持续不断地训练来维持的,能够实施30天的高强度作战。


前苏联海军陆战队
1705年,彼得大帝就创建了俄国第一个海军陆战团,并参加了同瑞典之间的北方战争。1774年的俄
土战争、1799年与希腊的战争、1812年反拿破仑的战争中都有其身影,1812年后海军陆战队解散,
在此后的1835-1856克里米亚战争和1904-1905俄日战争中仅使用了一些临时组建的海军陆战部队,
直到一战末期才再次改编成独立的部队。

   红军的陆战队在内战中组建,内战结束后又解散,直到1939年才恢复,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
各个舰队都有了陆战部队,战争中陆战部队主要作为地面战斗部队使用,战争中最大编制超过50万。
不过在战后,陆战队的兵力和地位下降很快,到1947年已经沦为海岸防御部队的下属单位。1964年
以后又开始大规模重建海军陆战队。

    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庞大的规模、齐全的兵种相比,前苏联海军陆战队规模小得多,主力为5个团,
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各一个,太平洋舰队两个。其编制和摩托化步兵团基本一致,
有3个陆战营,坦克营编有一个中型坦克连和3个两栖坦克连。由于海军陆战团可以得到特混编队中
海军舰艇的炮火支援,因此没有建制炮兵营,只有各营的伴随炮兵。

    受地缘的影响,前苏联的海洋战略和美国的海洋战略是完全不同的,也导致了他们海军陆战队在使
用和建设上的不同。前苏联对两栖登陆作战的组织指挥是不依赖于陆战队的,尽管陆战队将实施两栖突
击作为其主要任务。在苏军的教范中将两栖登陆作战分为战略登陆、战役登陆、战术登陆、侦察和破袭登陆。

    所谓战略登陆是指:为了支援战区部队而开辟新战线的两栖登陆,例如诺曼底,实施此种规模的登
陆需要使用一支由好几个师组成的力量,并且要有适当的海、空军支援。(苏军从未实施过此种规
模的登陆,也没有真正去建立和发展这种能力)

    战役登陆旨在协助某一沿海地区的地面部队或是海军部队围歼该地区敌地面部队或海军部队。此种
规模的登陆作战可由海军陆战团担任第一梯队。这种登陆作战的其他任务包括夺取主要岛屿或岛群
、海军基地和其他重要沿海目标。(战役登陆被视为前苏联海军陆战队的主要任务)

   战术登陆旨在打击沿海敌军的后方和侧翼,或者夺占岛屿、海军基地、沿海机场、港口和敌占海岸
线上的其他目标。通常使用一个营或更多的兵力独立作战,也可以和地面部队协同作战。

    侦察与破袭登陆是为了侦察和破坏靠近海岸的地方设施、前置敌军等目的,通常使用一个排、一个
连、一个营的规模。

   除了登陆作战外,前苏联海军陆战队的另一任务是参加海岸防御战斗。注意!是参加战斗,而不是
组织战斗,在苏军教范中地面部队才是组织海岸防御战斗的主体,而且陆战团没有建制炮兵,这也
不适合担负此类任务。

    和美军、苏军的陆战队相比,我军的两栖作战部队虽然隶属于陆军,但是规模、编制、火力都是
为了应对高强度战争而设计的,其战略使用虽然还处于探讨阶段,但是就阶段性目标来讲却始终很清晰:
解放台湾。所以陆军发展两栖作战部队必然要达到能实施“战略登陆”的规模,才能有效保证目标的达成。

   而海军陆战队则不一样,其初始的目的就是为了收复南海岛屿。因此规模不可能很大,而且随着海军
走向远洋,海军陆战队面临的威胁和任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原有的与陆军相似的编制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合适。

   未来陆军的两栖作战部队要不要和海军陆战队整合,我个人认为:不需要!

首先:海军并不具备指挥大规模的战略性登陆作战的经验,也缺乏相应的保障能力。

其次:我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不需要一支能在全球进行前沿部署的、能应对高强度作战的军事力量
而是需要一支精干的,能应对多种任务的灵活的特种作战力量。

因此,现有的海军陆战队就规模来说,对于海军而言已经足够了,并不需要为了解放台湾或是照着美军那样去
建立一个大而全的陆战集团军群。

现有的海军陆战队应该发挥其和舰艇部队之间稳定的指挥关系优势,加强自身遂行多任务的能力,提高战备
程度和快速反应能力,争取从部署在岸上向部署在舰上转变(雾灯很重要、越多越好)重点强化两栖突击和
特种作战能力。守备任务不妨转给武警或是地方部队。

而陆军的两栖作战部队应该作为主力中的主力、甲种中的甲种来建设。这是因为:
1、两栖作战部队的战略、战役机动能力相比传统的摩托化部队和装甲部队更强,不仅能在跨海战斗中充当
第一梯队,也可以作为战役的机动部队,适时在敌后或侧翼开辟新战线。对于像台湾、日本、越南这样的纵
深较浅的邻海地区和国家,两栖作战部队意味着陆军能有更多的攻击点可选择,或者直接对纵深目标发起攻
击!这不仅提高了陆军的战略地位,也提高了国家的威慑能力。
2、在未来的体系对抗环境下,周边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是有足够保障的,这就使得陆军两栖作战部队能较
自由地组织航渡,实施两栖登陆作战的机会是比较多的。
3、05两栖战车的出现,及其家族化和不断地改进,使得陆军两栖作战部队的装载、抢滩变得更加灵活,减
少了对登陆舰等专业海军舰艇的依赖。例如,各个分队可以搭乘05战车,从集结地滩头出发,在深水锚地
通过甲板自主装载到大型民用滚装船、半潜船上,等机动到目标地区后,在敌岸炮火力范围外再下水发起
冲击和抢滩。这样一来就可借助民用大型船舶来方便地组织航渡,避免大型船舶因吃水深度而造成的对港口的依赖。

所以,尽管编制相似、装备相同、但两者的定位和使用是完全不同的,无需统一。陆军的两栖作战部队应该
继续强化,不断从实,他们的建设可以参考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特遣部队,重点提高步坦炮和航空兵等诸
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突出利用民船组织实施航渡的训练,把自身发展成有地区跨海作战能力的尖刀部队。
也就是说,
中国两栖部队强调渡过150-200km的水障碍
而不是登陆?
我军沿海都有两栖团 这些部队就是用来给北海和南海的陆战旅做准备的 随时整合使用
当然不需要了。

几个明显的但是容易被忽略的事实:

登陆诺曼底的是英美军的陆军部队,同一时间美国海军陆战队还在小海岛上跟日军争风吃醋。
仁川登陆是美军陆军主导,有海军陆战队(一个旅)参与的登陆战。
altlock 发表于 2012-1-11 23:43
也就是说,
中国两栖部队强调渡过150-200km的水障碍
而不是登陆?
应该是陆军的两栖作战部队应该具备在空军有效作战半径内的航渡能力和登陆作战能力。就现在1师和124师的实力来说,不仅具备抢滩作战的能力,还有足够的能力实施纵深突击。

而海军陆战队则不必考虑这些问题,他们的任务主要来自舰队。南海舰队的陆战队就其面临的任务来讲,不仅要能胜任南海岛屿争夺战,还要能胜任在印度洋执行特种任务,包括护航。东海舰队的陆战队可能就以参加解放台湾的战斗为主要任务了
tzf023 发表于 2012-1-12 02:46
我军沿海都有两栖团 这些部队就是用来给北海和南海的陆战旅做准备的 随时整合使用
这些部队适合作为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的两栖作战部队是不一样的,陆军的两栖作战部队应该以合成化的机械化师或旅为核心,不仅能在陆上展开进攻,还要能够跨过海域展开进攻,当然不是像美国海军陆战队那样能够跨越数千海里,在全球展开进攻。我们陆军两栖作战部队只要能在周边海域实施登陆和突击作战就够用了
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米国海兵队建于1775年,早于米国成立。独立出来是在1948年国防安全法。
几千公里的范围吗?-_-
不计算航母的话
一个是海军领导。。。

一个是陆军领导。。。

一个偏向于特种战。。。

一个偏向于大规模正规登陆战。。。

一个登陆时作为先锋的先锋,作为首批登陆力量投入,开辟登陆场建立滩头阵地。。。

另一个作为陆军主力部队的先锋,紧跟陆战队后面加强巩固扩大滩头阵地,扩大登陆场,迎接后续的纵深突入部队。。。
尤斯塔斯 发表于 2012-1-12 10:12
应该是陆军的两栖作战部队应该具备在空军有效作战半径内的航渡能力和登陆作战能力。就现在1师和124师的实 ...
东海貌似木有陆战队
随着海军大型战舰的增多,陆战队更多的应该执行驻舰任务,同时重点发展两栖突击队。大规模登陆就给陆军吧两栖师吧
altlock 发表于 2012-1-12 10:42
几千公里的范围吗?-_-
不计算航母的话
几千公里那算的上全球攻击了,能在岸基空军的掩护半径内就足够了
renfeng039 发表于 2012-1-12 11:32
一个是海军领导。。。

一个是陆军领导。。。
对,就是如此,希望他们都越来越强
stop 发表于 2012-1-12 11:47
东海貌似木有陆战队
东海现在没有,也有点多余,不过未来可以有,给“太平洋舰队”准备的
陆军的两栖步兵师注定是轻机械化部队,装备的是两栖突击车,步兵战车,也无法加挂反应装甲
硬汉110 发表于 2012-1-12 17:09
陆军的两栖步兵师注定是轻机械化部队,装备的是两栖突击车,步兵战车,也无法加挂反应装甲
AAAV是PLA最终的装甲车;
其实,LZ这个题目有点大,必须分时间段来讨论才行;
而且,这个主题,应该从PLA陆军/陆战队在不同时期的战略任务来考虑部队建设,而不是按照部队战术来规划陆军两栖部队/陆战队在不同时期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