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太上感应篇(中国劝善第一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8:08:58
李昌龄感应篇一卷(1)
《太上感应篇》的作者不详,《宋史·艺文志》著录有“李昌龄感应篇一卷”,但不能确定是否指的就是《太上感应篇》。南宋绍定年间(1128 1233年),宋理宗赵昀命临安太乙宫依照旧存的道藏内容刻印了《太上感应篇》,一共有八卷。

《太上感应篇》全文才1200多字,但是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文中列举了20多条善行、100多条恶行,作为人们行善避恶的规范准则。该书的主要思想是“天人感应”和“因果报应”,又因其与民间生活、民间习俗有着紧密的联系,故而能在民间广为流传。它虽然是道家之书,却大量吸收了儒家的伦理观,因此带有浓厚的儒家意识。从南宋一直到明清,这本书的影响非常广泛,甚至还流传到东亚的日本等地。

当然,今天看来,《太上感应篇》也有不足之处,一是由于对某些不当行为一再阐发,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文意颇见重复;再就是有古人的思想、认识局限在里头,它的思维模式、价值判断无法超越当时的历史阶段。我们虽然不能苛求古人,但在阅读时,还需要仔细加以鉴别。

为《太上感应篇》做注的人很多,清代惠栋的《太上感应篇注》,俞樾的《太上感应篇缵义》,都是比较知名的。但是由于两人都是经学家,偏重名物制度的考证和文义的解析,注文较为繁琐深奥。而《太上感应篇集注》与之相比,注文浅直通畅,比较切合原文文义,也没有过多的考证和随意的发挥,因此本文予以采用。《集注》的作者已经失考,本书依据的版本出自清代彭定求所辑、光绪丙午(1906年)成都二仙庵重刻刊本之《重刊道藏辑要?尾集》。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曾亲自为《集注》作序,称:“《感应篇集注》不书撰人名氏,其笺释则先发明义理,而后证以事实,或更引他说以畅之,其文约而不漏,详而不杂,切近而显明,用之警世动俗,可以勉进于正,而惩创其邪僻,与六经所载劝善、禁恶、导吉、避凶之指无异焉”,予以了《集注》很中肯的评价。

必须指出的是,《集注》中也有不少的糟粕,例如作者转述、阐发多陈腐之气,所举范例也多掺杂匪夷所思的鬼神之言。例如“苛虐其下”条引袁氏语曰:“奴仆下人,天资多暗,作事多乖,又性好忘,嘱之以事,全不记忆,又性多执不是,自以为是,又性多戾,轻于抵对,不识尊卑”,以天资论人,对待下层人民的态度十分轻蔑,这是典型的“上尊下卑”意识。再如“男不忠良”条所强调的“人又以男子为贵”,而“常行妒忌”最末还要加上一句:“玩上下文,则此条似为妇人而设”,男尊女卑思想贯穿其间,对妇女特别轻视。而“骨肉忿争”条所谓“同居之人往来行走,须令曳履扬声”,教人严守男女大防,现在看来都是殊为可笑的。

就《集注》中所举报应“实例”来看,很多情节荒诞,殊不可取。此外,注者眼中的好报,无非是尽年寿、中进士、得财货之类,显得庸俗而眼界不高,而针对一个人的恶报往往是由他的家人(妻子、孩子)来承受,现在看来也是不可理喻的。

在讲到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的时候,注者往往借题发挥,连篇累牍地宣扬纲常伦理,自以为在传授不二法门,实则迂腐至极。缘其所以,是因为历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目标,治国平天下不成,退而求其次,只能在修身齐家上有所追求了。这也可以作为旁证说明,《集注》的作者极有可能是个落魄不偶的下层文人。

对上述《集注》的荒唐文字,本文已适当加以删夺,所删部分,均用省略号标出,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翻看原著。

《集注》为了阐发方便,对《太上感应篇》的文字,多为半句一断,人为割断了一句话之间的天然联系,这也是它的不足之处。

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集注》“先发明义理,而后证以事实”这种体例的启发,但是顺序恰恰与之相反。在选材上也抛弃了鬼神之言,多选取有据可查的历史李昌龄感应篇一卷(1)
《太上感应篇》的作者不详,《宋史·艺文志》著录有“李昌龄感应篇一卷”,但不能确定是否指的就是《太上感应篇》。南宋绍定年间(1128 1233年),宋理宗赵昀命临安太乙宫依照旧存的道藏内容刻印了《太上感应篇》,一共有八卷。

《太上感应篇》全文才1200多字,但是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文中列举了20多条善行、100多条恶行,作为人们行善避恶的规范准则。该书的主要思想是“天人感应”和“因果报应”,又因其与民间生活、民间习俗有着紧密的联系,故而能在民间广为流传。它虽然是道家之书,却大量吸收了儒家的伦理观,因此带有浓厚的儒家意识。从南宋一直到明清,这本书的影响非常广泛,甚至还流传到东亚的日本等地。

当然,今天看来,《太上感应篇》也有不足之处,一是由于对某些不当行为一再阐发,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文意颇见重复;再就是有古人的思想、认识局限在里头,它的思维模式、价值判断无法超越当时的历史阶段。我们虽然不能苛求古人,但在阅读时,还需要仔细加以鉴别。

为《太上感应篇》做注的人很多,清代惠栋的《太上感应篇注》,俞樾的《太上感应篇缵义》,都是比较知名的。但是由于两人都是经学家,偏重名物制度的考证和文义的解析,注文较为繁琐深奥。而《太上感应篇集注》与之相比,注文浅直通畅,比较切合原文文义,也没有过多的考证和随意的发挥,因此本文予以采用。《集注》的作者已经失考,本书依据的版本出自清代彭定求所辑、光绪丙午(1906年)成都二仙庵重刻刊本之《重刊道藏辑要?尾集》。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曾亲自为《集注》作序,称:“《感应篇集注》不书撰人名氏,其笺释则先发明义理,而后证以事实,或更引他说以畅之,其文约而不漏,详而不杂,切近而显明,用之警世动俗,可以勉进于正,而惩创其邪僻,与六经所载劝善、禁恶、导吉、避凶之指无异焉”,予以了《集注》很中肯的评价。

必须指出的是,《集注》中也有不少的糟粕,例如作者转述、阐发多陈腐之气,所举范例也多掺杂匪夷所思的鬼神之言。例如“苛虐其下”条引袁氏语曰:“奴仆下人,天资多暗,作事多乖,又性好忘,嘱之以事,全不记忆,又性多执不是,自以为是,又性多戾,轻于抵对,不识尊卑”,以天资论人,对待下层人民的态度十分轻蔑,这是典型的“上尊下卑”意识。再如“男不忠良”条所强调的“人又以男子为贵”,而“常行妒忌”最末还要加上一句:“玩上下文,则此条似为妇人而设”,男尊女卑思想贯穿其间,对妇女特别轻视。而“骨肉忿争”条所谓“同居之人往来行走,须令曳履扬声”,教人严守男女大防,现在看来都是殊为可笑的。

就《集注》中所举报应“实例”来看,很多情节荒诞,殊不可取。此外,注者眼中的好报,无非是尽年寿、中进士、得财货之类,显得庸俗而眼界不高,而针对一个人的恶报往往是由他的家人(妻子、孩子)来承受,现在看来也是不可理喻的。

在讲到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的时候,注者往往借题发挥,连篇累牍地宣扬纲常伦理,自以为在传授不二法门,实则迂腐至极。缘其所以,是因为历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目标,治国平天下不成,退而求其次,只能在修身齐家上有所追求了。这也可以作为旁证说明,《集注》的作者极有可能是个落魄不偶的下层文人。

对上述《集注》的荒唐文字,本文已适当加以删夺,所删部分,均用省略号标出,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翻看原著。

《集注》为了阐发方便,对《太上感应篇》的文字,多为半句一断,人为割断了一句话之间的天然联系,这也是它的不足之处。

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集注》“先发明义理,而后证以事实”这种体例的启发,但是顺序恰恰与之相反。在选材上也抛弃了鬼神之言,多选取有据可查的历史
李昌龄感应篇一卷(2)
小故事,加以总结提炼,来对原文主旨加以说明。允当与否,还请读者批评指正。此外《集注》文字没有标点,所以笔者妄加点断,其中谬误也在所难免,还望读者见谅。
第一节 太上感应篇原文(1)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

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喂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

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日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
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第二节 神通感应,不可思量
《集注》:太上者,道门至尊之称也,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言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



释评:“太上”,意思是最上,最高,在这里指道教的最高最尊之神。“感应”指神明对人事的反响。例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也说:“神通感应,不可思量。”

《太上感应篇》简称《感应篇》,它的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又融合了不少的佛、儒思想,包含着不少古人的智慧。“太上”在道教的神话传说中,指“太上高圣玉晨大道君”,也就是“上清真人”,又叫“上清灵宝天尊”,他是道教中三位地位最高的尊神之一,他和其他两位 “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合称为“三清”。《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的经典著作,它宣讲的就是,神明无所不知,能够洞悉人们的一切善恶,并使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实际上是假托神的名义,劝人向善,发善心,做善事。



太上感应篇原文释评

【原典】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集注》:此二句合下二句为一节,乃一篇之纲领也。盖言天地无私,因物付物,是以祸之福之,常因人之善恶,本无一定之门。今人求福,则萌侥幸之念,而不知福缘善生;遇祸则起怨尤之私,而不知祸因恶致。善恶实由人自作,则祸福岂不由人自招乎?太上恐人不肯反求诸己,故首揭“自召”二字以示人也。大抵一念起处即分善恶,善恶既分,祸福即殊。



释评:太上高圣玉晨大道君说:“祸福没有固定不变的门道,都是由人自身招致而来的,不同的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后果。”

“太上高圣玉晨大道君”又叫“上清真人”,在道教传说中,他地位特别高,而且神通广大,号称“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他还善于度人,尤其喜爱那些勤学好问的人,喜欢指导他们修行,是一位颇有师道尊严的道教尊神,这也许就是这本书托名“太上”所作的原因吧。

祸与福的辩证关系是个古老的话题。说到生活的辩证法,老子无疑是洞彻其中奥妙的第一人。他那五千字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意思是说,祸与福相互依存,能够相互转化。塞翁失马的故事充分印证了“祸福无门”的道理:靠近长城一带的居民中,有位老人,他的马无缘无故就在胡人的住地走失了,老人对安慰自己的人说:“怎么见得这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不但回来了,还带来了胡人的良马,人们纷纷前来祝贺他。老人却忧心这是是一件坏事。果然老人的儿子因为骑马摔断了大腿,好事又变成了坏事。但是故事还没完,后来胡人大举入侵,壮年男子都去作战,塞翁之子因为腿瘸,父子俩才得以保全性命。这个故事一波三折,结局总是出人意料,但是又在情理之中。好运气很可能带来坏的结果,坏运气又未尝不能带来好的结果,真是“祸福无门”,让人捉摸不透。

在塞翁失马的故事中,人控制不了事态的发展,在变化莫测的时运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塞翁虽然心态旷达,看问题也颇有远见,但是他只是在被动地承受命运的安排,并没有做什么,去积极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在《太上感应篇》看来,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作者巧妙地把话音一转,抓住人们“求福”的心理,宣扬“惟人自召”,也就是说,原本没有一条叫“福”的路,更没有一条叫“祸”的路,福与祸都没人给你,是自己招来的,言外之意就是一心向善就会大富大贵,作恶多端就会灾祸不断,按照这个说法,人成了最关键的因素,究竟是福还是祸,就看人怎么去做了。想要幸福,只要多做好事、不做坏事就行了。这样,原本变化莫测、不能预知的祸与福,一下就变成了如来佛手掌里的孙猴子,尽在掌握之中了。

的确,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都希望有好运气。好运气在关键时候能够推人一把,是我们人生的“快捷键”。运气好时,挡都挡不住,运气不好时,喝口凉水都塞牙。
第三节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1)
【原典】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集注》:善恶,感也;祸福,应也。此感彼应,毫发不爽,如人有形则有影也。佛说众生造业,其报有三:一现报,今生造业今生受;二生报,今身造业后身受;三后报,今生造业更一生受,此通三世论也,儒家亦言之。曰子孙保之,曰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亦通三世论也。今但据目前某人善而得祸、某人恶而得福,岂通论乎?曰:然则形影之喻,其说何也?曰:此言其必然也,非定言其速也。即影之肖形,亦有远近,影远则大,影近则小。报之远近,宁独不然?速则报轻,迟则报重。或恶业多则先受恶报;或善业多则先受善报;或善心退转,则又因福而得祸;或恶念改悔,则又因祸而得福。虽是种种不一,总之一定不移,故曰“如影随形”。

释评:善与恶的因果之报,就像人的影子跟随着形体,片刻不离。

行善或作恶,都是人的主观行为,两种做法的结果肯定不同。我们反对因果报应,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因果关系,承认现实中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一件事情有前因才有后果,原因和结果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必然的联系,就像影子跟随着人的身体,身体走到哪里,影子就走到哪里。

晋国的大夫魏武子有位爱妾名叫祖姬,她年轻漂亮,深受宠爱,可是一直没有生孩子。魏武子上了年岁,他刚生病的时候,叮嘱儿子魏颗说:“如果我死了,你就把祖姬嫁出去。”谁料后来魏武子病重,又改口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魏颗认为人在病重的时候就神智不清了,应当遵照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决定,所以魏武子死后,魏颗并没有让祖姬陪葬,而是把她嫁了人。后来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军在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魏颗遭遇了秦军骁勇的大力士杜回,眼看就不是对手,这时候突然有位老人,用草编的绳子绊倒了杜回,杜回被魏颗俘获,魏国军队大败秦师。原来这位老人就是祖姬的父亲。魏颗在一念之间救了祖姬的命,老人于是在关键时候出手,报答了他的恩情,这是个善有善报的故事。

周厉王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为压制国人的不满情绪,厉王还任用卫巫暗中监视那些口出怨言的人,一经发现就立即处死。在他的残暴统治下,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BD”,愤怒的人们包围了王宫,厉王吓得仓皇出逃,最后死在了彘这个地方(今山西霍县东北)。这是个恶有恶报的故事。

在因果关系之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不同的做法会带来不同的后果。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道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会同时出现,因此人的主观能动性显得特别重要。生活中的大智慧,是为明天负责,那么就要重视当下的选择。

明确的因果关系,大家都可以注意到,比如说开水可以烫伤手之类。但有许多因果关系非常隐晦,它通过许多中间环节相互作用,最后影响事情的结局。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他的酒味道醇美,从来不缺斤短两,对客人也殷勤周到,店外酒旗挂得很高很醒目,然而却没有人来买酒。时间一长,酒都酸了。卖酒者困惑不解,于是向见多识广的杨倩请教。杨倩问:“你的狗很凶猛吧?”卖酒的人说:“狗凶不凶,和卖酒有什么关系呢?”杨倩回答说:“人们害怕啊!大人让孩子拿着钱提壶去买酒,你的狗龇牙咧嘴,总想扑上去咬人,这就是酒变酸了都卖不出去的原因啊!”

一个人在身处逆境的时候,往往会变得迷茫,变得怨天尤人。而聪明的人则会根据外界情况对自己的行为做及时的调整,以改变不利局面。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不要一味走得太快,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反思一下,追问一句为什么,找寻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原典】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集注》:自此至“算尽则死”为一节。言人之一生,日
第三节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2)
夜时刻、上下四旁,皆有鬼神鉴察也。盖神居幽暗,人居显明,神尝见人,人不见神,譬如人居幽暗,能见显明,人居显明,则不能见幽暗也。因人之不见神,而遂谓之无神,可乎?《中戒经》云:“皇天虽高,其应在下;后土虽卑,其应在上。人处其中,凡有言动,天地皆知。”故天有三官五帝,地有五岳诸司,日夜巡行,查人过犯,其中又有举意司,专主关达人之事始。“事始”者,人之起念处也。凡此皆谓之司过之神。不言司功言思过者,非不记功,以人之所为过多功少,故止言司过也。聪明正直谓之神。聪明则无遗漏,正直则无委曲。是以轻重之间各得其当。犯轻者夺算亦轻,犯重者夺算亦重。算谓寿数也。五福以寿为先,故罚过以夺算为首。

释评:天地之间,有专门司职监督人的功与过的神灵,依据人所犯过失的轻重,来削夺人的“算”。“算”又叫“寿算”,一般把一百天称为一算。

在道教神话中,酆都大帝(又称北阴大帝)是阴府的最高神灵,他管辖酆都地狱,处治鬼魂,那些十恶不赦和大奸大恶的人,都要被关进酆都地狱,永世不能超生。后来道教又引入印度教的神 “阎罗”,作为幽冥审判的主宰,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十殿阎王”,他们分别掌管着地狱的十殿。古人认为每个人都有三魂七魄,死后要到阴曹地府去报到,在那里接受灵魂审判。阴间神灵根据每个人在阳间的表现做出判决,好人将会过上神仙般的享乐生活;不好不坏的人要再次投胎转世做人;坏人要先受到百般酷刑,再打入十八层地狱中,根据罪行轻重进行不同的惩罚。

人们常说,命运是变幻莫测、不可捉摸的,没有谁能够完全把握自己的命运,所以人们往往将不可预知的事情,归于“命运之神”的掌握。宗教思想本来就是一种人生无奈的产物,人们希望能有真正的公平正义存在,这种东西一旦活着找不到时,人们就寄希望于死后。

古人创造了形形色色的神,这些神毫无疑问属于当时的民众信仰。信仰一旦深入人的内心,必然能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甚至比法律的严格规定还要有效,因为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姑且不管这套理论是否科学,它劝人行善,出发点无疑是十分高尚的。
第四节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1)
【原典】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集注》:财禄有长有消,历境有安有危,无非鬼神主之。既已夺其算矣,禄料宁得独丰?故贫耗;福气安得独厚?故忧患。青帝之训曰:“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按“亏损”二字,即贫耗忧患之根也。

释评:“算”不断地减少,就会导致人的贫穷虚空,经常遭逢忧愁和灾难。“算”就是计算,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加减乘除。上辈子修福的人,这一生如果不晓得再修福,专门去作恶,他的福就逐渐减少,这就是算减。

三国时的董卓,原本出生于地方豪强之家,他体魄健壮,气力过人,又有谋略,还与羌族部落酋长结交。凭着胆识和慷慨豪纵的性格,他在陇西发展起很强的势力,掌握了强大的武装力量。这本是建立一番功业的物质基础,但是董卓最终没有成为扫平割据,再造乾坤的英雄。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驾崩,伺机而动的董卓接到大将军何进的密令,召集人马,连日进京准备夺取中央政权。在经历一番屠杀后,董卓成功地清除异己,大权独揽。随着野心的极度膨胀,董卓飞扬跋扈、滥杀无辜,恣意玩弄权术,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朝中许多忠义之士要么横遭迫害,要么被迫出逃。董卓还经常派兵四处劫掠,残害百姓。一次他遇上百姓祭神,就大肆劫掠妇女,并砍下男人的头挂在车上唱着歌回来,还无耻地说是跟盗贼作战得胜。此时他完全失去了曾经拥有的声望,甚至成为邪恶的化身,导致形式逐渐发生了逆转。

董卓野蛮暴戾的行为激起人们强烈的愤慨,长安有童谣唱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是个“董”字,“十日卜”是个“卓”字,暗指董卓虽然嚣张一时,必将迅速败亡。果然没过多久,各路豪杰揭竿而起,兴兵讨伐董卓,董卓被吕布杀死,暴尸东市,为他的私欲和野心付出了代价。

不但上天有个账房先生,每天在算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算算自己的行为,哪些事情做对了,哪些事情做错了,这就叫“三省悟身”。比如说,每个人的才能是不一样的,运气也各有好坏,那些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天赋。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善待并发挥自己的天赋,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时局瞬息万变,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新的变化和力量对比。即使才能卓越的人,一旦站到历史的对立面,在汹涌的时局前,他个人的才能也会显得微不足道。

【原典】人皆恶之。

《集注》:既为减算之人,则必为人厌恶。《玉枢经》曰:“斩神除魄,使之颠倒,人所厌恶,人所嫌害。”今但恨人之欺我,岂知乃天夺吾鉴,令不逢世乎?释评:作恶多端的人,自然容易引起公愤,人们都会厌恶他。

其实最要命的账房先生不是老天,而是你周围的人,大家时时都会对你的所做所为给出评价,最后根据评价决定对你的态度,要么捧你,要么骂你,要么不搭理你。

宋朝的秦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他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致死,罪大恶极,世人没有不痛恨他的。当时有人把秦桧夫妇做成面人放在油里炸,号称“油炸烩”,取油炸秦桧之意,据说我们现在吃的油条就是这么来的。明朝时,有人在岳飞墓前种桧树,然后一劈为二,号称“分尸桧”。杭州西湖边的岳王祠前,到今天还有铁铸的秦桧和他老婆王氏的像,反绑着双手,跪在英雄的坟前赎罪。岳王祠还有一副对联写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寄托了后人的爱憎。

传说乾隆年间,秦桧的后代子孙,曾任翰林院修撰的秦涧泉,回杭州探亲,和老师袁枚同游西湖,在岳飞墓前,袁枚要他撰一副对联以明心志,秦涧泉写下这样两句话:“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祸国殃民的秦桧,必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原典】刑祸随之。

《集注》:谚云:“人非欺心不遭官刑;人无隐过,不遭横
第四节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2)
祸。”彼罚算之人能免此乎?“随之”,有跟定不离之意。

释评:刑罚和灾祸随即会到来。

一个人如果倒行逆施,亲近他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对他自身有利的因素也会逐渐减少,慢慢自己越来越孤立,最终难逃悲剧下场。回头看看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暴君,可以说他们最后的下场,无一不是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在众叛亲离的呐喊中被推翻,甚至丢了性命。

相传夏朝最后的一个国王名叫桀,他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建造了很多豪华的宫殿,还无休止地役使百姓,对外滥施征伐,导致民怨沸腾。最可笑的是,他狂妄地认为自己的统治可以像太阳一样永存。于是老百姓诅咒他:“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意思是说,你这可恨的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宁愿和你同归于尽!这时候,商部落在首领汤的领导下力量日益壮大,伊尹辅佐汤起兵伐桀,推翻了桀的残暴统治,并把桀流放到南巢(今属安徽)。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即便犯了错,顶多个人受到惩罚;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夏桀贪图享乐、一意孤行,最终导致了国家灭亡,自身也在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中沦为了笑柄。
第五节 吉庆避之(1)
【原典】吉庆避之。

《集注》:惠迪乃吉,积善斯庆。一经减算,便是有罪之人,吉化为凶,庆转为祸,若或避之也。

释评:“吉庆避之”是说人福气减少,处处走背运。想想一个人如果频繁地起恶念,讲恶语、做邪恶的事情,他又怎么会事事如意呢?

蔡京为徽宗朝六贼之首。宋徽宗赵佶就像吃了迷魂药一样,对他言听计从,无论蔡京如何排挤忠良,玩弄权术,总是对他宠信有加。赵佶退位后,宋钦宗即位,把蔡京流放到岭南。蔡京把平日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金银财宝装了满满一大船,以为钱能通神,还是一副得意的样子,然而他错了。沿途老百姓憎恨这个大奸臣,自发联合起来抵制他,一路上,开旅店的不给他开房,开饭店的不卖给他饭,开杂货铺的也不做他的生意。老百姓虽然穷,也谁都不要他的臭钱。蔡京饥寒交迫来到长沙,无处安歇,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庙里,这时候他才醒悟到,因为自己失去了民心,才到这种地步,可惜悔之晚矣。一位曾经拥有天大的权力的人,谁也无法想象最后的下场,竟然是“腹与背贴”,被活活地饿死了。即便是这样,他也死有余辜,更难逃千载骂名。

人的路都是自己走的,平坦也好,坎坷也罢,总之要行得正、走得端,不能愧对良心。一旦走上了邪路或者倒行逆施,迟早会为此付出代价。每个人都想沉浸在吉祥喜庆之中,但是不种善因,有怎么会结出善果呢?

【原典】恶星灾之。

《集注》:吉庆既避,则必有恶星为灾,盖恶自人为,星因灾之。非星恶也,世人不明此意,而徒仗师巫,禳解顺星(旧俗农历正月初八日祭星以求吉利,谓之“顺星”),何其不察之甚乎!

释评:还会有不详之星降下灾祸。

古人用天象附会人事,认为如果某一星辰出现异常,在人间便会发生相应的灾祸。这些能够引发灾祸的星被称为“恶星”,如丧门星、吊客星、计都星、罗候星等。星相学上,将十四正星中会引发灾变的五颗凶星称为“五恶星”,它们是:七杀、破军、廉贞、贪狼、巨门。“巨门”使人容易招惹是非,“破军”使人易失财富,“廉贞”使人易失自由,“贪狼”使人易失健康,“七杀”使人易失性命。古人认为人世间每时每刻都有天星作主,行善的人自有吉星高照,作恶的人自有恶星降灾。

这种“天人感应”的思想说不上科学,但却在民间有强大的道德制约力。不科学的东西往往也会有积极的作用,一种思想只要起到了制约人性中邪恶的作用,它就是好思想。

【原典】算尽则死。

《集注》:自“依人所犯轻重”至此句,皆太上苦口垂诫之词,言减算不已,毕竟至此真可哀也。夫浮生短世,人寿几何?今日以某事减算若干,明日以某事减算若干,减之又渐,以至于无,则死期至矣。一死之后,更有三恶险道,或为畜生,或为饿鬼,或堕地狱,又非是一死便能了账也。

释评:直至“算”被全部剥夺,那么人就死了。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一个人如果毫无敬畏之心,就会为所欲为,破坏游戏规则,造成可怕的后果。可是,让一个人自觉遵守道德的规范是十分艰难的,所以《太上感应篇》精心结撰了“夺算”“减算”这样一个类似剥茧抽丝的过程,提出上天对恶人的直接惩罚不但是逐渐缩短寿命,还让他伴随着种种磨难,一旦福报被大幅削减,死期也就不远了,从而使人不敢逾越道德的雷池。古人有“五福”的说法,首推“长寿”和“富贵”,一个“算”字,就囊括了“长寿”和“富贵”。“算”非常形象,让我们想起算盘,正在噼里啪啦地打着,加减法谁都懂,做了坏事,好运和福气就会减少,既然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不盘算一下自己的“小九九”怎么行呢?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人们的世界观乃至中国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前生、今世、来生的“三世说”深入人心,前生作恶,后世受责罚的观念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道教吸收了佛教的“三
第五节 吉庆避之(2)
世果报”之说,还做了进一步发挥,使人们相信一个人如果坚持行善积德,就能够改变命运,于是刺激了善男信女,还有那些不满自己处境的人们,大发向善之心。虽然出于改变自身命运、过好日子这样一个自私的目的,但是能够达到高尚的效果,能够改善人际关系、增进社会和谐,这样也很好啊!

【原典】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集注》:此一节言人之一身行住坐卧,皆有鬼神鉴察也。三台有六星,上台司命,中台司中,下台司录,上帝署为天曹,主人生死寿夭。

释评:三台星和北斗神君,就在人的头上,俯视人间万象,专门记录人的罪过,以削夺他的年寿和福禄。

“三台”指上台、中台和下台。上台是“虚精开德星君”,中台是“六淳司空星君”,下台是“曲生司禄星君”。三台星君在星宿之中地位非常尊贵,是负责调和阴阳、理顺万物的神仙。《三国演义》里讲,诸葛亮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对阵时,夜观天象,看到三台星的星光黯淡,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便向姜维托付身后之事,可见三台星在古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北斗星能够确定季节、指引方向,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十分紧密,北斗神君是古人星辰崇拜的产物,是道家的一个大神,专门负责考察功过善恶,掌管人的命运祸福。在民间流传着不少北斗神君显灵的传说。
第六节 三尸神是在人体内作祟的恶神(1)
【原典】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集注》:此一节言人之一心,几微萌动,皆有鬼神鉴察也。“三尸”亦名“三彭”,上尸名彭踞,中尸名彭踬,下尸名彭蹻。每于庚申日,乘人寐时,上至天曹,言人罪过。

释评:还有三尸神,就在人身体之中,每到庚申之日,就向天帝呈奏人的罪恶。

三尸神是在人体内作祟的恶神。上尸神是青姑,名叫彭踞,住在人的头部,使人思欲烦乱,眼睛昏花,头发掉落。中尸神是白姑,名叫彭踬,住在人的肠胃里,令人贪吃健忘,为非作歹。下尸神是血姑,名叫彭蹻,住在人脚,令人残暴好色,使脏腑和肢体不得安宁。传说三尸神都喜欢放纵游荡,还巴不得人早死,好能早点交差,去享受人们的祭拜。三尸神又特别唠叨,最爱说人的坏话,因此经常被看做是成仙的第一道障碍。道教的传说认为,想要求仙,就必须去除三尸,广结善缘、消除欲望。

【原典】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集注》:此一节言人之一家,动静居处,皆有鬼神鉴察也。“月晦之日”,月尽之日也。灶为司命之神,司人一家之命,于人朝夕善恶,无微不察。每至月终,辄上诣天曹奏之,最能旋转祸福。

释评:在一个月的最后一天,终日与人同室而居的灶神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灶神,又叫“灶君”“灶王爷”等,在道教神话中,是专门掌管饮食的神,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了督察人间善恶的神。灶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一日三餐,烧火做饭,都离不开它,于是灶神崇拜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祭拜内容。

魏晋以后,灶神还有了姓名,姓苏,叫吉利。传说灶神有左右两名随侍,一个捧着“善罐”、一个捧着“恶罐”,随时将人的行为记录下来,保存在罐子中,再向玉皇大帝报告。现在有的地方还保存着“送灶神”的习俗,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是又黏又甜的食物,比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等,黏为的是粘住灶神的嘴巴,不让他开口说坏话;甜为的是让他嘴巴甜些,多帮人说好话。

道家为了传道布教,往往采用自神其教的方法,让人有所敬畏。为此,道教构造了复杂的神仙谱系。五花八门的神仙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负责监督人的罪过并记录在案,用来作为奖善除恶的证据。世人的一言一行都不能逃脱他们的法眼。这些虚构的道教神祇又都普遍都经过了人格化,身上都带有人的性情特点,不再是一副高高在上、冷冰冰的样子,让人可亲可感,因此充满了趣味性。

【原典】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集注》:此一节总结上文,言鬼神鉴察如是,是以大小之过,皆不能掩。而夺纪夺算确乎?其不诬也。十二年为一纪,百日为一算。《经》(《业报因缘经》)云:“人之受生,所得之算,皆纪在诸天。太上敕诸神巡行考校,三日一言,十日一奏,百日一结。若修善立功,便可延年,万一造罪,立见减削。”

释评:只要人犯下了罪过,都逃不出神明的鉴察。罪过大的,就削去十二年的寿命,罪过小的,就减去一百天的寿命。

如果是大错,竟然要减12年的寿命,处罚是相当的重,即使倒12年的霉,也是了不得的事,人生六分之一的大好时光就没了。可见犯错的人生成本是很大的,要想不减寿,只能尽量避免做错事。

无神论者当然不会相信这些,也不会认为人的寿命的长短和犯不犯错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因此不会在“夺纪”“夺算”的威慑下感到惶恐不安。但话又说回来,即使人的寿命与人的善恶行为无关,我们也会从良心和正义出发,不做坏事,多做好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想不犯一点错误那是不现实的。犯错并不可怕,只要能改正错误就还是好同志。

【原典】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集注》:此节承上文而言,过大夺纪,过小夺算,是过无大小,皆害我者也。见害不避,名为真痴,太上悯之,故特指人以避之。之路数百事,如篇中自“非义而动”,以至“杀
龟打蛇”皆其事也。又因夺纪、夺算之言,而专及求长生者,以见造命延年之诀,莫切于此。其实天下无人不在过中,无人不当避祸,若欲求长生者,尤当修真炼性,使身心静若明珠,即纤翳微尘亦不可有耳。“先须”二字又启下文千善百善之义,盖未立善,先须避过。既避过,更需立善也。

释评:那些大大小小的罪过,有好几百种之多,想要延年益寿,首先要保证不能犯这些罪过。

《太上感应篇》意在劝善,下文就开始讲大大小小、名目繁多的数百种过错,并且把避免犯错和“求得长生不老”联系起来,目的是告诫人们要时时刻刻小心谨慎。当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有些受到作者严肃指责的所谓的过失,在我们今天看来其实不算什么,有些迷信的说法本身就是殊为可笑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鉴别。
第七节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1)
【原典】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集注》:此一节是纲,下二段是目。“不履邪径”以下,是道之目也。自“非义而动”以下,非道之目也。“道”,犹大路也,坦平正直即是道也,崎岖邪僻即非道也。进退两途,决之于己,有趋吉避凶之义。

释评:道的内涵虽然复杂,但不难理解。简单地说,“道”就是道理,指天地之间的公理和正义。衡量一件事情是对还是错,就看它是不是合乎道理。只要合乎道理,就要当仁不让、义无反顾地去做。如果不合道理,就绝不能涉足。这也是在告诉我们,要有正义感,要讲道义,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游移不定。

亚圣孟子曾说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意思是说君子要坦荡无私、光明磊落。宋代大儒张载更肩负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和责任感,归根到底不外乎追求一个“道”字。

有道是“心生则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往往人一起念,就有善恶之分。《太上感应篇》教人要懂得反省自己,把握住自己行事的准则,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原典】不履邪径。

《集注》:小路为“径”。“邪”者,不正也。动履不正,皆从心起。心正则步履不期正而正矣 夫“邪径”二字,所包极广,路头略差便是错,一朝失足,遗恨千古,可不慎乎!

释评:绝对不能涉足那些歪门邪道。

不履邪径不光指人的行为,毕竟人的行为是受心意控制的。把自己的心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光明磊落,就不会起邪念。

宋朝时殿中侍御史赵抃,人称“铁面御史”,他清正廉洁,不置办产业,上任随身只带一琴一鹤。他还有个习惯 晚上要穿戴整齐,在庭院里焚香,把白天做的事上告于天,态度虔诚敬畏。他入蜀为官时,曾看到一名头戴杏花的歌妓,一时激动,调戏了她。晚上还让一位老兵叫歌妓过来陪侍。老兵嘴上答应去叫人,却躲在屏风后面,看着方寸大乱的赵抃踱来踱去。就这样过了很久,赵抃猛然醒悟自己的荒唐,于是厉声喊道:“赵抃不得无礼!”随即叫人召回老兵。老兵从屏风后走出来说:“我根本就没有去啊!侍奉您这么久,知道今天您不过是一闪念而已,过一会儿,念头自然就打消了。”老兵故意违抗赵抃的命令,就是为了留出足够的时间,让赵抃醒悟。赵抃也没辜负他的苦心,及时改正了邪念,没有做出格的事情。

汉朝人杨震,家贫好学,志存高远,人称“关西夫子”,后来他官拜东莱太守,在上任的途中,路过昌邑县。昌邑县令是原先他举荐的秀才王密。为了报答他的知遇之恩,王密晚上怀揣着黄金来拜访杨震。杨震说:“你的老朋友了解你,所以把你推荐给朝廷,为什么你却不了解他呢?”王密说:“大人放心,夜里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到这话,只好惭愧地出门走了。后来杨震调任涿郡太守,依然奉公守法、两袖清风,如果不是因为公事,他就不和人见面。他的老朋友见到他的儿孙吃不到荤菜,乘不起车马,就想给他的子孙置办产业。杨震却坚决不同意。他说:“我把 清官的子孙 这个称号留给他们,这还不够丰厚吗?”

这两则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个能够悬崖勒马及时回头,一个能洁身自好始终如一,他们身上都散发着醇厚的人格魅力,让人油然而生敬仰之情。古人讲“见贤思齐”,意思是向贤明的人学习并看齐,假如人人都有这种上进之心,那么我们的社会面貌必然会焕然一新。
原典】不欺暗室。

《集注》:“暗室”者,人所不见不闻之处也。《经》云:“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孰谓暗室遂可欺乎?

释评:就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意,不起邪念。

人是复杂的,有的人当面一套,背地一套,所以说“人心隔肚皮”。邪念往往容易萌生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大都源于人自欺欺人
第七节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2)
的心理,以为事情即使发生了,也不会有人知道,这岂不是大错特错?常言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怎么才能检验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呢?听他说什么,并不重要,关键看他怎么做,尤其是在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

宋代宣和年间,有个读书人疾病缠身,怎么治也治不好。他的妻子到处求医。一个叫何澄的医生医术高明,妇人把何澄请到家,领进一间没有人的屋子,私下对他说:“我家相公病得厉害,为给他治病,已荡尽了家产,实在没钱了。如果您愿为他医治,我愿以身相报。”何澄严肃地对她说:“娘子,你怎么说这话呢?要是做了不道德的事,就是躲过别人的眼睛,也会受到老天的惩罚。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尽力救治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治,读书人身体终于恢复了健康。像何澄这种恪守道德、绝不乘人之危的做法,真可谓是不欺暗室了。

儒家讲“慎独”的功夫,指在独自活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道德规范行动。一个在独处的时候,最能够清醒地观察到自己的内心,这时候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才是真正能够约束自己的人。
第八节 积累道德和功绩(1)
【原典】积德累功。

《集注》:存诸心曰德,见诸事曰功。由少至多曰集,由卑至高曰累。德不积不崇,功不累不大。

释评:积累道德和功绩。

刘备临终前,在给儿子刘禅的遗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诫他好事要从小事做起,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杜绝,如果不防微杜渐,再大的功业也将毁于一旦。好话也要看对谁说,对牛弹琴那是白费力气。阿斗烂泥扶不上墙,把这一番话当成耳旁风,最终败光了家业,只留下了一个“乐不思蜀”的笑柄,枉费了他父亲的一番苦心。

刘备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只有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看到成效。一个人抱着诚恳的心,努力去做好事,不求名、不图报,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升华,他做人的境界也会大不一样。
【原典】慈心于物。

《集注》:慈者万善之本,诚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第物类至殊,易多忽略,故太上于此先言之。

释评:“慈心于物”是讲人对待“物”需要有恻隐和怜悯之心,要讲仁爱。动物是有知觉和灵性的,它们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们。现在,许多国家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例如欧盟有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美国也通过立法保护濒危物种,禁止未有许可证而对列入联邦目录的物种进行捕猎等。

“慈心于物”的“物”作为与“人”相对应的概念,内涵是十分广泛的,不仅可以指动物、植物,还可以指我们的自然环境,小到飞禽走兽、一草一木,大到山川河流,都包括在其中。反观我们现在,为了经济的发展透支自然环境的行为,造成了各种污染,导致生存条件的恶化,最终是得不偿失的。好在人们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积极呼吁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相信在人们的努力下,事情一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第八节 积累道德和功绩(1)
【原典】积德累功。

《集注》:存诸心曰德,见诸事曰功。由少至多曰集,由卑至高曰累。德不积不崇,功不累不大。

释评:积累道德和功绩。

刘备临终前,在给儿子刘禅的遗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诫他好事要从小事做起,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杜绝,如果不防微杜渐,再大的功业也将毁于一旦。好话也要看对谁说,对牛弹琴那是白费力气。阿斗烂泥扶不上墙,把这一番话当成耳旁风,最终败光了家业,只留下了一个“乐不思蜀”的笑柄,枉费了他父亲的一番苦心。

刘备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只有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看到成效。一个人抱着诚恳的心,努力去做好事,不求名、不图报,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升华,他做人的境界也会大不一样。
【原典】慈心于物。

《集注》:慈者万善之本,诚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第物类至殊,易多忽略,故太上于此先言之。

释评:“慈心于物”是讲人对待“物”需要有恻隐和怜悯之心,要讲仁爱。动物是有知觉和灵性的,它们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们。现在,许多国家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例如欧盟有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美国也通过立法保护濒危物种,禁止未有许可证而对列入联邦目录的物种进行捕猎等。

“慈心于物”的“物”作为与“人”相对应的概念,内涵是十分广泛的,不仅可以指动物、植物,还可以指我们的自然环境,小到飞禽走兽、一草一木,大到山川河流,都包括在其中。反观我们现在,为了经济的发展透支自然环境的行为,造成了各种污染,导致生存条件的恶化,最终是得不偿失的。好在人们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积极呼吁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相信在人们的努力下,事情一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原典】忠孝友悌。

《集注》:履兹土者,人孰无君?具此身者,人皆有亲。无君无亲,是与禽兽等矣。故立善多端,莫先忠孝。

兄爱弟曰“友”,弟敬兄曰“悌”。兄弟之生,情同手足,即有继有庶,其原止是一人。薄待兄弟,便是薄待父母矣。《礼》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真知重父母者,固未有薄待兄弟者也。 然世亦有同胞共乳,而兄弟往往参商者,揆厥所由,匪止一端,而争较财物,尤其最著。不知财物易求,兄弟难得,朋友相洽,尚通有无,何况兄弟? 法昭禅师偈曰:“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做样看。”此语最堪感悟。

释评:一个人对君长、祖国和人民要尽忠,对父母要尽孝。另外,作兄长的对弟弟要友爱,当弟弟的对兄长要尊敬。

“忠”和“孝”是古人的道德规范要求,即使时代变迁,其精神内涵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比如说,现代企业里一般将忠诚看得很重,一个对企业不忠的人,即使能耐再大,也是一份危险的因素。

当然,古人在这两个字上做了很多文章,其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一些迂腐的、说教的甚至极不合理的因素,对此我们要有所鉴别。比如旧时候鼓吹的郭巨埋儿的故事(郭巨为了把粮食节省下来奉养双亲,竟然想要活埋亲生儿子)以及那些割自己的肝入药为父母治病的故事,听起来那样血淋淋可怕。这些既不讲逻辑又没有科学依据的内容,是糟粕,应该果断舍弃。

另外,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兄弟之间的关系是最真诚而永恒的,已经成了人类亲密友谊的象征。“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汉代人孔融四岁的时候,就十分懂事,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他这种尊敬兄长的行为一时被传为美谈。

而今在媒体上经常出现亲兄弟之间因为经济纠纷、赡养老人事宜而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的事件,在古人的高风亮节面前,岂不汗颜?

此外,如果仅仅把“兄弟”一词理解为骨肉至亲,那样就显得有些狭隘了。《论语》记载着子夏的话:“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
哪都能见到你。。。。
你会把安士全书发上吗?
好长啊。
再踩踩。
来个打包的可以不?楼主你这样也太辛苦了吧……
道家的经典
子夜 中的  吴老太爷 就是 看着美女的奶子  抱着 太上感应篇  上天堂的  人心善不善 不是看书就可以改变的
很不错的经书,和道德经、金刚经都有联系。。
bayuezha 发表于 2012-3-31 22:13
子夜 中的  吴老太爷 就是 看着美女的奶子  抱着 太上感应篇  上天堂的  人心善不善 不是看书就可以改变的
人受后天环境影响很大的。
那吴老爷子根本就是伪道学,巴金意在批判这些过时的伪道学人物。没有否定书本身。
试想一个整天浸淫在各种消极环境中的人,内心即使再善良,也难免受影响。
所以不是书之过,是人之过。
人自己不愿意去提高自己,书耐其何?
魂自商都 发表于 2012-4-6 22:20
人受后天环境影响很大的。
那吴老爷子根本就是伪道学,巴金意在批判这些过时的伪道学人物。没有否定书本 ...
基本同意   老祖先说的没错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只要宣传到位 什么思想 老百姓都可以接受

老百姓那脑子简直像没装系统的电脑   3dmax可以装  饭岛爱 也可以装  高尚的思想可以装  下流的思想也可以装

国家为了 发展 走的现在的宣传路线 苦了不少人
《太上感應篇新注》印赠缘起
2012-03-01 13:43:39|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

小 订阅
印贈此書的緣起:書齋自成立以來,霞子找尋了很多《太上感應篇》的相關版本,此書自古以來被儒釋道三家所推崇,殊途同归,导人向善。相關注釋的書籍也非常多,去年成都王至宇道兄向我推荐他自费印赠的《太上感应篇新注》收到书后被其中的內容所吸引,書中所寫內容涉及儒釋道三家,所列舉典故更觉生動,易人閱讀。由此萌生印贈之意,然手中底本已是王兄翻印版本清晰度不如原本,影印念頭逐漸打消。繼而展開錄入排版校對等工作。此書的校對由蘇輝等朋友協助完成,封面設計由馬小新全部承擔,為了更好的做出古書的味道封面反復改了很多次,在此感謝馬小新。現歷經四個月最終完成。

感謝大家,善本書的傳承需要更多人參與并支持進來。



此書花費明細:錄入文字費用750元

                         前期排版費用1000元

                         后期印刷費用20500元

                         共計:22250元  其中師兄們助印二萬元

印刷

内页纸:80克轻型纸

印刷方式:红黑套印

页数:156页

开本:16开

印量:3000本

计划出版时间:三月中旬



赠送地址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2297933734



熙霞子

二零一二年 仲春

書於率真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