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再续发展传奇 跨越成果转化“死亡之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00:33
中国科技再续发展传奇 跨越成果转化“死亡之谷”
2011年12月19日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继去年中国“嫦娥二号”远征太空、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3000米深海试验成功后,今年,中国科技再续发展传奇——

  7月2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突破5000米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到达全球70%以上的海洋深处;

  9月29日我国将首个无人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送入低地球轨道,为建设探索太空的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

  11月17日,在太空巡游17天的“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开启了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场景已不仅仅是诗人的浪漫想象,而是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的目标。

  12月3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间我国的国际科技论文产出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三。技术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20%,2010年达到3906亿元,高技术制造业产值达到7.6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6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发布“全球创新指数2011”,对世界上125个国家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和排名,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在第29名,是唯一一个创新指数进入前30名的发展中国家。

  9月7日世界经济论坛在其总部日内瓦发布了《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排名第26位,比上一年度上升一名。

  12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该院通过对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产业市场份额以及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得出了一份产业竞争力排名。此份排名显示,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居全球首位。

  毋庸置疑,这一系列排名的出炉,都在某种程度体现了中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而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中国科技的进步,不但改变着国人的生活、改变着中国,也在改变世界科技格局的版图。

  12月14日结束的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强调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议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产学研结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严格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

  在迈向“十二五”第二年的征程中,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有赖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支撑。而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不仅有赖于已有的知识、技术的积累和学习,有赖于已有的科技人才和研发的投入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制度。有这样的制度,我们才能不断地运用已有知识,并且创造出新的知识;我们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们才能稳定地投入资金、高效地利用资金。

  很显然,现行的科技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发展和创新的需要,只有通过深化相关管理体制改革才能得到解决,才能为建设创新性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我国目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素质教育和启发式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高等教育和创新实践密切结合,有针对性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要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改变重研究、轻技术的观念,营造适合各类人才成长的环境。

  去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旨在突破人才瓶颈,改善我国研究型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不足的现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12项重大人才工程的启动实施,将有助于我国的人才培养,但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在期待体制机制尽快改革完善、学术环境得到净化的同时,科研人员也应自励自省,发扬科学精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潜心于学术,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才会尽快形成,中国的科技才会有更大进步。□(文/孙英兰)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12-19/3542665.shtml中国科技再续发展传奇 跨越成果转化“死亡之谷”
2011年12月19日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继去年中国“嫦娥二号”远征太空、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3000米深海试验成功后,今年,中国科技再续发展传奇——

  7月2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突破5000米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到达全球70%以上的海洋深处;

  9月29日我国将首个无人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送入低地球轨道,为建设探索太空的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

  11月17日,在太空巡游17天的“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开启了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场景已不仅仅是诗人的浪漫想象,而是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的目标。

  12月3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间我国的国际科技论文产出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三。技术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20%,2010年达到3906亿元,高技术制造业产值达到7.6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6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发布“全球创新指数2011”,对世界上125个国家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和排名,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在第29名,是唯一一个创新指数进入前30名的发展中国家。

  9月7日世界经济论坛在其总部日内瓦发布了《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排名第26位,比上一年度上升一名。

  12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该院通过对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产业市场份额以及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得出了一份产业竞争力排名。此份排名显示,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居全球首位。

  毋庸置疑,这一系列排名的出炉,都在某种程度体现了中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而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中国科技的进步,不但改变着国人的生活、改变着中国,也在改变世界科技格局的版图。

  12月14日结束的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强调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议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产学研结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严格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

  在迈向“十二五”第二年的征程中,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有赖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支撑。而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不仅有赖于已有的知识、技术的积累和学习,有赖于已有的科技人才和研发的投入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制度。有这样的制度,我们才能不断地运用已有知识,并且创造出新的知识;我们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们才能稳定地投入资金、高效地利用资金。

  很显然,现行的科技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发展和创新的需要,只有通过深化相关管理体制改革才能得到解决,才能为建设创新性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我国目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素质教育和启发式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高等教育和创新实践密切结合,有针对性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要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改变重研究、轻技术的观念,营造适合各类人才成长的环境。

  去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旨在突破人才瓶颈,改善我国研究型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不足的现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12项重大人才工程的启动实施,将有助于我国的人才培养,但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在期待体制机制尽快改革完善、学术环境得到净化的同时,科研人员也应自励自省,发扬科学精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潜心于学术,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才会尽快形成,中国的科技才会有更大进步。□(文/孙英兰)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12-19/3542665.shtml
 奋力前行的中国科技

  相关部门正在就有关科技体制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值得期待

  12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科技人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共12.15万篇,位列美、英、德、法之后。从2001年至2011年11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总数为83.63万篇,位居世界第2位,其论文被引用次数比上年度统计时的5.87次提高了5.8%,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21次(世界平均值为10.71次),排在世界第7位。

  从2005~2010年这五年的统计数据看,中国在SCI发表论文的数量由世界排名第5位跃居到第2位;论文被引用数量由世界第14位提升到第8位;高被引论文(即进入每个学科被引频次前1%的论文)数量由世界第8位升至第7位;在世界三大“名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由世界第10位升至第9位。

  “不论是从数量方面看还是从质量方面看,我国的科技论文水平都有所提高,这表明我国的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研究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似乎是对这一判断的证明,此前的11月17日晚,“神舟八号”飞船在与9月29日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两次空间交会对接后,顺利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叩开了空间站时代的大门,成为世界第三个完整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为实现建设长期有人驻留的太空实验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2011年中国科技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续写中国科技传奇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仅从科技的角度看,今年科技界亮点频现,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的“太空之吻”。“这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成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教授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肯定地说。

  回首即将过去的2011年,不难发现,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支撑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出现。继去年我国研制成功“天河1号”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后,我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今年11月16日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全面开通运行。它是我国第一台、世界第三台实测双精度浮点计算超过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相当于20万台个人电脑运算能力的总和。在2010年5月发布的第35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中,“星云”名列世界第2;根据最新数据,目前“星云”排名世界第4。此外,“星云”还是绿色超级计算机,每瓦能耗实测性能4.8亿次,是我国新一代超级云计算中心建设的主力机种。

  继去年我国首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进行3000米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具备3500米级别载人深潜和作业能力的国家之后,今年7月28日,“蛟龙”号再次成功突破5000米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成功书写了中国载人深潜的传奇。

  据国家海洋局专家介绍,在去年完成3000米级海上试验返航之后,“蛟龙”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作业系统、绝缘检测系统、视频系统的技术改进升级,并最终经受住了5000米大关的考验。“我们国家要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必然要发展载人的大深度潜水器。这次海试成功,意味着我们可以到达全球70%以上的海洋深处,也为明年下潜7000米深海奠定了基础。”

  激光技术的发展让人类的视野不断拓宽。但多年来,波长小于200纳米的深紫外波段,一直是个神秘又难以逾越的坎。由于深紫外激光源的缺席,许多重要的科学研究无法开展。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开始组织力量研究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和激光技术。经过20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KBBF晶体倍频输出深紫外激光,并发明棱镜耦合技术,最终发展出实用化的深紫外固态激光源,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掌握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技术的国家。基于此项技术,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深紫外激光拉曼光谱仪、深紫外激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等8台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均为当今世界所独有的科研利器,居深紫外领域国际领先地位。

  深紫外固态激光技术的突破为中国新型科学仪器的研发提供了难得机遇。本刊记者从科技部网站上看到,旨在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支撑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已经启动。这一专项的实施,有望改变我国科研仪器设备大多依靠进口的尴尬局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增加。来自科技部的信息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年增长20%以上,从80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约2000亿元,带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支出从2450亿元增长到约7000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74%。2010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达到5700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了255万人年,居世界第1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2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3。技术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20%,2010年达到3906亿元,高技术制造业产值达到7.62万亿元,居世界第2位。

  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覆盖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能源与环保、先进制造及国防技术与装备五大重点领域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业已全面启动实施,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成果。

重大专项成果丰硕

  在“十一五”期间大飞机、大型核电站、油气开发、水污染治理等专项取得一批阶段性创新成果之后,“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科技重大专项也取得一系列核心技术成果。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重大专项目前已在成套工艺方面,完成了“65纳米成套产品工艺”整体研发并进入批量生产,使我国集成电路制造水平首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装备整机方面,多台12英寸关键整机产品及关键零部件实现突破,改变了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的被动局面;研制的12英寸65纳米介质刻蚀机产品已获得国内外批量订单20台;研制的12英寸65纳米栅刻蚀机通过全部工艺验证。据本刊记者了解,目前参与专项各单位已累计申请专利4248件,研发成果实现销售超过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长近千亿元。

  我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今年也进入收获期。今年以来,浙江贝达、江苏恒瑞和先声药业分别上市了本公司的重磅新药,日前,国家重点扶持的一类生物医药普佑克又成功上市,它是唯一一个成功上市的、属于基因工程类的生物医药品种。

  据了解,普佑克是“十一五”我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第一个治疗用生物制品一类新药,临床上用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类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500万人死于血栓性疾病,我国每年的发病人数为1000万,病死人数有100万。血栓性疾病已经占据全球疾病总死亡率的第一位。

  卫生部科教司司长、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实施办公室主任何维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全国已有16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20个品种提交新药注册申请,还有十多个自主研发的新药在发达国家进行了临床试验。“十二五”期间,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将更鼓励“突破式创新”。

  11月初,“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从潜水“蛟龙”到仿真服务型机器人“交龙”,从国产飞机C919、ARJ21到国产水陆“西贝虎”两栖全地型车,多项国家重大专项成果在这个舞台集中展示;11月6日,“2011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在长沙开幕,“核高基”、数控机床、油气开发、新药创制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再次集体亮相,其中包括数十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终端、真空机械手、沃Phone和Ophone手机操作系统、国产高档数控装置及系统、大型先进压水堆CAP1400模型、C919大型客机模型、月球车模型等百余项展品。

  本刊记者获悉,为了解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进展及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情况,最近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组织了80多位专家,按照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环保、生物与医药和先进制造四个板块成立了4个监督评估组,在全国进行摸底和调研,并召开部际联席会议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进工作进行整体评估。会议认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成效显著,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带动了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目前,有关部门已决定,由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来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拟定四大板块技术路线图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接,使重大科技专项成为未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核心和产业引擎。

  另外,为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结合“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我国还将在清洁能源、深海探测、深地勘探等方面,选择有望实现突破的重大任务,调整充实重大科技专项。相关部门也将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等政策,助力国家重大专项的发展,真正发挥其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技术带动和产业引擎作用。

  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许倞表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专项全新的运行机制和国家的资金投入,也极大地激发了参与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为我国在全球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础研究强化部署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大变化,全球科技发展格局正酝酿新版图,使得基础研究对科技发展、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更为深远,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铁基超导、干细胞研究、量子调控等重大成就,但“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并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必须要在基础研究方面强化部署,这是新时期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历史使命”,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张先恩在与《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交谈时表示,目前,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关口已前移到基础研究,发达国家竭力保持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新兴经济体国家则希望“弯道超车”。而“十二五”时期正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攻坚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以此为核心,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瞄准科学前沿,冲击世界性科学难题;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推进知识创新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原始创新的环境。

  权威人士指出,体制机制不尽合理是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破除障碍、激发动力。要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协调机制,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的顶层设计和工作衔接,形成对不同类型和阶段主要研究工作的协同支持格局。要改进和创新科技管理制度,完善经费分配和项目管理办法,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和有效资助方式,形成有利于基础研究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保持基础研究的活力。竞争性项目和稳定支持项目要保持合理比例,对经过科学论证的重大项目、优秀团队和重点基地,要给予持续稳定支持,使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开展长期持续跟踪研究。

  张先恩认为,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之基础。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在这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报告,自然科学基金把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战略导向,牢牢把握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不断夯实基础研究健康发展的学科基础,前瞻部署和支持影响科技、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科学前沿研究,着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十二五”期间,自然科学基金以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为框架,系统规划了19个学科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将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和传统学科,切实加强薄弱学科或濒危学科,大力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统筹运用项目研究、人才培养、环境建设等支持方式,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张先恩告诉本刊记者,作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更加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加强化科学目标导向、更加注重优秀团队建设,着力解决制约未来发展的关键性科学问题。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将持续在量子、纳米、蛋白质、发育与生殖、干细胞、全球变化和聚变能等领域进行强化部署,努力冲击世界难题,力争取得系列突破,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抢占未来科学制高点。“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进一步部署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如组织综合科学考察、调查工作,特别是加强对青藏高原、海洋和极地等特殊区域的综合考察,对湖泊、沙漠、湿地等资源、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专题调查,适时组织对我国周边地区和典型区域进行科学考察;继续开展科技资料整编、图集志书编研,如三志编研、冰川编目及高精度数字土壤图籍的编研等;继续开展标准物质和科学规范研究。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十二五”期间还将重点研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方式和机制。

  研发投入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投资,但王元坦陈,“我们国家以前在一定程度上,对基础性研究投入比较少。但从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看,确实越来越迫切需要加强基础研究,需要由基础研究来提供更多的产业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更重要的是为未来新的技术发展方向或产业发展方向作科学的、支持的准备。”因此,国家在“十二五”科技发展布局上,更加重视基础性研究,并逐渐增加应用导向性的研究,更多的支持探索性的基础性研究。

  在王元看来,“十二五”科技规划与“十一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更加重视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问题。“过去在这方面有所忽略。今年科技部提出了‘传统产业技术提升行动计划’,对传统产业作出了明确安排。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第一次把培养创新人才提到了规划部署中来。”

  据王元介绍,科技部将配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和人才发展纲要,在继续实施“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千人计划”等人才资助计划的同时,启动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培养、造就和凝聚大批基础研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科技体制改革一直伴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初期的科技拨款制度改革,到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应用开发类院所的企业化转制和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分类改革,再到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和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16字方针,科技体制改革已进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新阶段。中共“十七大”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正如科技部部长万钢所言,“改革为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我国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但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当前我国科技体制仍然有一些“深水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制约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在国家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日益需要科技支撑的新形势下,继续推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已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

  目前的科技体制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当如何破解?王元认为,现行科技体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宏观管理体制问题,要从过去注重项目管理转向创新管理。首先,要进行多要素管理,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项目即经费、课题的管理。不同要素要相互协调、互动,“这不仅仅是部门调整、人事调整的问题,而是首先要搞清楚宏观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的问题。”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真真撰文认为,科技体制改革,其核心内容是要改变资源配置方式,重点在科技管理方式和管理结构。“目前的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导致的科技人员跟着项目跑、围着经费转的局面,显然是与创新的要求相悖的。”

  李真真认为,目前我国科技管理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管理方式不支持创新或不适用于创新活动。因为科技创新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它所表现出的变化无常,使得我们很难对它以按部就班的计划推动方式获得;二是科技管理体制结构存在缺陷。一般讲,科技管理包括政府的绩效管理和科学共同体的内部管理两方面内容。但“在现行科技管理体制中,两种不同功能的管理严重失衡,表现在政府管理的强势与科学共同体管理的弱势,并且政府管理的强势并非表现在绩效管理方面,而是替代科学共同体的管理方面。这是一种政府管理上的‘错位’现象。”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院士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尽管我国这些年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但是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效率低下和重复浪费等现象仍然存在。为此,他建议从国家层面设立宏观管理决策与协调机制,改革现行重大科技资源的配置和遴选办法,科学合理地设定竞争性研究经费与稳定支持研究经费的比例,特别要建立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的法规政策;同时要根据科学研究的特殊规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费管理与使用办法,并加强监督检查。通过在国家层面建立信息共享等机制,严格控制科研人员从不同渠道申请和承担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的总数目。

  在郭雷看来,相关政府部门实质性的职能转变,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他举例说,目前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在组织学术性很强的重大评审时,通常是按照几大科技领域来分组进行。许多被管理部门邀请的专家,除了自己所熟悉的专业方向,对其他领域具体成果的判断往往只能依靠某些表面现象和数量指标,这就使这类评审从根本上存在局限性,使评审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大打折扣,不但会使各类学术不端行为有机可乘,同时还可能使不少真正优秀者屡受挫折。实际上,目前在我国许多重大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被总结为“捆绑申请、分散研究、合并交账、以数量充质量”等;在重大成果评估与评奖中也不乏“拼凑成果、包装意义、蒙混过关”等现象。

  郭雷认为,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与市场机制的“自由竞争”,只有很好结合才能集成各自优势,否则可能会导致两者弊端的叠加。相关政府部门“应从根本上进行职能转变,减少对科研项目从立项、遴选、验收到奖励的具体管理,而将工作重点集中在制定规划、设计政策、做好服务和优化环境上。”

  由于科研活动是由具有博弈行为的人参与的特殊复杂系统,对其进行具体管理与评价,往往不是“数量化”、“一刀切”、“投票法”或“行政化”等简单做法所能奏效的。“毫无疑问,只有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做法,才能真正推动科技的进步。”对此,郭雷强调,应遵循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科技评价体系与科技奖励体制,使其更好地适应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他希望国家能像重视人才引进一样,下大力气改革科研体制、改善科研环境,因为这更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

  一位不愿具名的权威人士向本刊记者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上,更表现在体制机制上。“如果说技术突破更多的是关注局部和当前,科技体制则更加事关全局和长远。从一定意义上说,解决体制机制问题远比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需要政治家的智慧和胆识。”

  接受本刊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表示,解决多头管理、协调不力等深层次问题,必须自上而下,通过对各科技管理部门自身管理职能与方式的改革,形成协调一致的科技工作格局,希望中央能从国家层面加大对科技工作的综合协调管理,为科技进步和创新营造更好的宏观环境。

  据了解,相关部门正在就有关科技体制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值得期待。

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

  “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不是我们的科学家智慧不够,也不是企业家不够聪明,关键还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12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科技人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共12.15万篇,位列美、英、德、法之后。从2001年至2011年11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总数为83.63万篇,位居世界第2位,其论文被引用次数比上年度统计时的5.87次提高了5.8%,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21次(世界平均值为10.71次),排在世界第7位。

  从2005~2010年这五年的统计数据看,中国在SCI发表论文的数量由世界排名第5位跃居到第2位;论文被引用数量由世界第14位提升到第8位;高被引论文(即进入每个学科被引频次前1%的论文)数量由世界第8位升至第7位;在世界三大“名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由世界第10位升至第9位。

  “不论是从数量方面看还是从质量方面看,我国的科技论文水平都有所提高,这表明我国的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研究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似乎是对这一判断的证明,此前的11月17日晚,“神舟八号”飞船在与9月29日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两次空间交会对接后,顺利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叩开了空间站时代的大门,成为世界第三个完整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为实现建设长期有人驻留的太空实验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2011年中国科技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续写中国科技传奇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仅从科技的角度看,今年科技界亮点频现,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的“太空之吻”。“这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成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教授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肯定地说。

  回首即将过去的2011年,不难发现,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支撑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出现。继去年我国研制成功“天河1号”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后,我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今年11月16日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全面开通运行。它是我国第一台、世界第三台实测双精度浮点计算超过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相当于20万台个人电脑运算能力的总和。在2010年5月发布的第35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中,“星云”名列世界第2;根据最新数据,目前“星云”排名世界第4。此外,“星云”还是绿色超级计算机,每瓦能耗实测性能4.8亿次,是我国新一代超级云计算中心建设的主力机种。

  继去年我国首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进行3000米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具备3500米级别载人深潜和作业能力的国家之后,今年7月28日,“蛟龙”号再次成功突破5000米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成功书写了中国载人深潜的传奇。

  据国家海洋局专家介绍,在去年完成3000米级海上试验返航之后,“蛟龙”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作业系统、绝缘检测系统、视频系统的技术改进升级,并最终经受住了5000米大关的考验。“我们国家要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必然要发展载人的大深度潜水器。这次海试成功,意味着我们可以到达全球70%以上的海洋深处,也为明年下潜7000米深海奠定了基础。”

  激光技术的发展让人类的视野不断拓宽。但多年来,波长小于200纳米的深紫外波段,一直是个神秘又难以逾越的坎。由于深紫外激光源的缺席,许多重要的科学研究无法开展。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开始组织力量研究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和激光技术。经过20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KBBF晶体倍频输出深紫外激光,并发明棱镜耦合技术,最终发展出实用化的深紫外固态激光源,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掌握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技术的国家。基于此项技术,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深紫外激光拉曼光谱仪、深紫外激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等8台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均为当今世界所独有的科研利器,居深紫外领域国际领先地位。

  深紫外固态激光技术的突破为中国新型科学仪器的研发提供了难得机遇。本刊记者从科技部网站上看到,旨在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支撑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已经启动。这一专项的实施,有望改变我国科研仪器设备大多依靠进口的尴尬局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增加。来自科技部的信息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年增长20%以上,从80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约2000亿元,带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支出从2450亿元增长到约7000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74%。2010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达到5700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了255万人年,居世界第1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2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3。技术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20%,2010年达到3906亿元,高技术制造业产值达到7.62万亿元,居世界第2位。

  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覆盖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能源与环保、先进制造及国防技术与装备五大重点领域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业已全面启动实施,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