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到底是谁的钱?(重点是dark_knight回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2:20:03


外汇储备到底是谁的钱?
http://forum.china.com.cn/thread-1108070-1-1.html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2011年 3月底外汇储备突破30000亿美元。持有如此高额的外汇储备是喜是忧,应该如何管理如何使用成为中外人士关注的话题。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定义,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比如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可自由兑换的国外货币,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硬通货。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调节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

外汇储备是谁的钱

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的结果。由于中国实行强制性结汇制度,因此在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同时,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发行也在同步扩大。例如,一个企业出口了1亿美元的商品,创汇1亿美元,这1亿美元到了中国就被中央银行约按1:8的汇率,用8亿人民币把这1亿美元购回,出口企业得到8亿人民币,同时,外汇储备增加1亿美元。

也就是说,外汇储备是一种以外币表示的对外金融债权,但它又是中央银行对人民币持有人的负债。中信集团董事蔡重直曾描述,人民币持有者的中国公民是国家外汇储备的债权人,是国家外汇储备的购买者和承受者。外汇储备既不是国家财政的钱,也不是中央银行的钱。

高额外汇储备带有一定风险

通常,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量在遇到危机时如果能够支付3到6个月的进口额,并偿还一年内到期的所有外债就足够了。《证券时报》援引中国著名经济学者肖灼基的话说,根据国际惯例,中国需要的外汇储备是2100亿美元,加上其他需要,中国需要的外汇储备不应该超过2500亿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在这个外汇突破万亿时发表题为《亿万外储:灵丹还是毒药?》的文章指出,巨额外汇储备,确定牺牲了中国国民的部分福利,而且增加了政府管理这些资金的汇率风险。

外汇储备表示的是对外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高额的外汇储备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如果中国不持有巨额外汇储备,而是允许出口的外汇收入留在企业,用来进口商品,那就将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

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巴菲尔德认为,中国外汇储备超过一兆美元是中国错误的国内政策所导致。中共政府一方面在试图给经济降温,另一方面却控制着汇率,坐视外贸顺差的膨胀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扩大了货币基础(基础货币通过乘数效应会成倍的增大货币供应量,形成通胀压力)。但目前中国官方没有能力实现完全对冲,过度投资的问题依然在发展,对经济的伤害还在继续。

不能用于对内投资

《经济观察报》曾经一篇报导指出,近些年国内外的经济环境下,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应该向减少人民币流动性,降低央行向民间“还债”风险的方向改进。

报导还指出,外汇储备不论向什么领域投资,一定是对外投资,或者购买国外的设备再卖给国内企业,而不能是对内投资。对内投资意味着重复货币发行,造成人民币在国内变相贬值,等于是侵蚀老百姓的购买力。

2004年和05年,中共国务院一共动用了大约1200亿美元外汇储备向国有银行注资,其合法性和利弊引起巨大争议。

中信集团董事蔡重直认为,动用外汇储备注资银行涉及到非常大的问题。第一是法律程序问题,因为动用国家外汇储备是关系到每一个人民币持有者的公民权利和利益的大事。第二个问题,注资1000亿美元,相当于央行再次投放8000多亿人民币。即对于同样金额的美元储备等量发行两次人民币,就造成了人民币变相贬值,会引发或加快银行危机向货币危机转化。

中共官员做了许多解释,但是都回避了公用资源应用于特殊利益群体这样大的是非问题,而且为了给这次注资提供法理上的根据,竟不惜修改国际通行的,也被中国业界普遍接受的国家外汇储备定义,将国家外汇储备的功能是稳定汇率改为了“稳定整个金融体系”。

业内人士说,这不仅是欺负人民不懂专业,而且作为业内人士都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

通俗讲,用一美元外汇储备,必须是由中国老百姓手里拿出6元5人民币换取,然后购买外国商品,央行不是这30000亿美元的业主,他根本无权使用这笔钱,只能叫做管理打理,就是个记账的,这30000亿美元已经由央行印发了按汇率的人民币约20多万亿给中国企业与个人在国内流通,(等于已经在国内社会花出去了)本质上就是多印出来的钞票,所以不要再听什么输入型通胀的混账专家来忽悠,你多印这么多钞票,你还可能不通胀么?

外汇储备到底是谁的钱?
http://forum.china.com.cn/thread-1108070-1-1.html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2011年 3月底外汇储备突破30000亿美元。持有如此高额的外汇储备是喜是忧,应该如何管理如何使用成为中外人士关注的话题。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定义,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比如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可自由兑换的国外货币,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硬通货。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调节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

外汇储备是谁的钱

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的结果。由于中国实行强制性结汇制度,因此在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同时,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发行也在同步扩大。例如,一个企业出口了1亿美元的商品,创汇1亿美元,这1亿美元到了中国就被中央银行约按1:8的汇率,用8亿人民币把这1亿美元购回,出口企业得到8亿人民币,同时,外汇储备增加1亿美元。

也就是说,外汇储备是一种以外币表示的对外金融债权,但它又是中央银行对人民币持有人的负债。中信集团董事蔡重直曾描述,人民币持有者的中国公民是国家外汇储备的债权人,是国家外汇储备的购买者和承受者。外汇储备既不是国家财政的钱,也不是中央银行的钱。

高额外汇储备带有一定风险

通常,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量在遇到危机时如果能够支付3到6个月的进口额,并偿还一年内到期的所有外债就足够了。《证券时报》援引中国著名经济学者肖灼基的话说,根据国际惯例,中国需要的外汇储备是2100亿美元,加上其他需要,中国需要的外汇储备不应该超过2500亿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在这个外汇突破万亿时发表题为《亿万外储:灵丹还是毒药?》的文章指出,巨额外汇储备,确定牺牲了中国国民的部分福利,而且增加了政府管理这些资金的汇率风险。

外汇储备表示的是对外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高额的外汇储备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如果中国不持有巨额外汇储备,而是允许出口的外汇收入留在企业,用来进口商品,那就将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

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巴菲尔德认为,中国外汇储备超过一兆美元是中国错误的国内政策所导致。中共政府一方面在试图给经济降温,另一方面却控制着汇率,坐视外贸顺差的膨胀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扩大了货币基础(基础货币通过乘数效应会成倍的增大货币供应量,形成通胀压力)。但目前中国官方没有能力实现完全对冲,过度投资的问题依然在发展,对经济的伤害还在继续。

不能用于对内投资

《经济观察报》曾经一篇报导指出,近些年国内外的经济环境下,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应该向减少人民币流动性,降低央行向民间“还债”风险的方向改进。

报导还指出,外汇储备不论向什么领域投资,一定是对外投资,或者购买国外的设备再卖给国内企业,而不能是对内投资。对内投资意味着重复货币发行,造成人民币在国内变相贬值,等于是侵蚀老百姓的购买力。

2004年和05年,中共国务院一共动用了大约1200亿美元外汇储备向国有银行注资,其合法性和利弊引起巨大争议。

中信集团董事蔡重直认为,动用外汇储备注资银行涉及到非常大的问题。第一是法律程序问题,因为动用国家外汇储备是关系到每一个人民币持有者的公民权利和利益的大事。第二个问题,注资1000亿美元,相当于央行再次投放8000多亿人民币。即对于同样金额的美元储备等量发行两次人民币,就造成了人民币变相贬值,会引发或加快银行危机向货币危机转化。

中共官员做了许多解释,但是都回避了公用资源应用于特殊利益群体这样大的是非问题,而且为了给这次注资提供法理上的根据,竟不惜修改国际通行的,也被中国业界普遍接受的国家外汇储备定义,将国家外汇储备的功能是稳定汇率改为了“稳定整个金融体系”。

业内人士说,这不仅是欺负人民不懂专业,而且作为业内人士都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

通俗讲,用一美元外汇储备,必须是由中国老百姓手里拿出6元5人民币换取,然后购买外国商品,央行不是这30000亿美元的业主,他根本无权使用这笔钱,只能叫做管理打理,就是个记账的,这30000亿美元已经由央行印发了按汇率的人民币约20多万亿给中国企业与个人在国内流通,(等于已经在国内社会花出去了)本质上就是多印出来的钞票,所以不要再听什么输入型通胀的混账专家来忽悠,你多印这么多钞票,你还可能不通胀么?
反正不是我滴前
中国的外汇。可狭义理解为国家印刷钞票购买老百姓的东西
可以把外储看作是票据,通俗说就是发票。这种发票不能流通,但是可以在账项上面体现出来。他是央行拿来对冲流入美金发行的债务,对外是债务,如果要把这个当成资本充盈银行资本,理论上不能说错,但是不能进入结算,就像赌博的时候,赌徒说“我的右手压1万圆”中的那个右手,看庄家接受不。商业银行的庄家是国家,所以当然不是问题。
cedric 发表于 2011-10-18 23:54
可以把外储看作是票据,通俗说就是发票。这种发票不能流通,但是可以在账项上面体现出来。他是央行拿来对冲 ...
:D哪用得着那么麻烦?

简单明了就是国家印钱买老百姓的东西。然后卖给外国。
以前叫外汇存底,后来改叫外汇储备,这下好,大家开始脑子犯晕了
cedric 发表于 2011-10-18 23:54
可以把外储看作是票据,通俗说就是发票。这种发票不能流通,但是可以在账项上面体现出来。他是央行拿来对冲 ...
你说得比较混乱,规范的说法如下。

外汇储备在央行负债表上和黄金银行是资产项目,央行通过发行人民币的方法来收购外汇,货币发行是负债项目,从而扩张资产负债表。并不是说外汇本身是负债,因结汇而发行的人民币才是货币当局的负债。但是,央行不会放任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还会采取回笼货币的方式来抵消影响,例如发行央行票据来回收人民币。央行票据对于买入者来说是资产,对于发行者也就是央行是负债,是用一项债务换另一项债务,以保持适度的货币投放。当央行票据持有人(主要是商业银行)希望获得现金时,则可以到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窗口去贴现,或者在银行间市场上转让这些票据。由于不能准确地界定,货币流通量中多少是由于外汇而形成的,所以需要引入一个中间指标,叫做外汇占款,它没有考虑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冲销。
中信集团董事蔡重直认为,动用外汇储备注资银行涉及到非常大的问题。第一是法律程序问题,因为动用国家外汇储备是关系到每一个人民币持有者的公民权利和利益的大事。第二个问题,注资1000亿美元,相当于央行再次投放8000多亿人民币。即对于同样金额的美元储备等量发行两次人民币,就造成了人民币变相贬值,会引发或加快银行危机向货币危机转化。

这种说法也是很无聊的,因为财政部获得外汇,一次注资商业银行,一次成立中投公司,都是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法。不存在什么法律程序问题,问题的核心还是财政部发债有无限制,如果有限制那么后面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问题在于两次特别国债人大常任委会都批准了,是有表决的,在程序上没有纰漏。

财政部负债项目增加了特别国债,资产项目增加了一堆美元,外加汇金和中投。央行资产项目下减少了美元,负债项目下减少了货币发行。账都冲平了。
白菜刀 发表于 2011-10-19 13:15
哪用得着那么麻烦?

简单明了就是国家印钱买老百姓的东西。然后卖给外国。
不是的,外汇储备/外汇存底的大头,可能(我没有具体数据)是外国投资外国热钱,这个和老百姓就真么关系。
cedric 发表于 2011-10-19 16:28
不是的,外汇储备/外汇存底的大头,可能(我没有具体数据)是外国投资外国热钱,这个和老百姓就真么关系。 ...
贸易顺差才是大头。
个人理解,外汇储备就是中国人辛辛苦苦生产的商品拿去跟美国人消费,换来的是美联储疯狂印刷的“华盛顿草纸”
taoweihust 发表于 2011-10-19 23:10
个人理解,外汇储备就是中国人辛辛苦苦生产的商品拿去跟美国人消费,换来的是美联储疯狂印刷的“华盛顿草纸 ...
那你的这个认识谈不上理解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10-19 23:13
那你的这个认识谈不上理解
是的,属于门外汉的认识,哈哈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10-19 13:26
以前叫外汇存底,后来改叫外汇储备,这下好,大家开始脑子犯晕了
请问下,按照道理外汇对国内没什么意义,因为外汇都兑换成人民币在国内流通了,但是如果国家拿了外汇去国外投资,那么相应的要在国内回收相应数量的人民币,那么这个钱国家是怎么回收的?
现在最纠结的就是这些外汇储备很难用的掉
xgh06 发表于 2011-10-27 11:59
请问下,按照道理外汇对国内没什么意义,因为外汇都兑换成人民币在国内流通了,但是如果国家拿了外汇去国 ...
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除了正常留存的外汇资金外(这部分资金有的还是放在国外的),额外部分同样需要向人民银行购汇。购汇价格按照外汇管理局牌价和当天涨跌幅,因为国内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就是外汇管理局设定好中心值,涨跌幅是被控制住的,这样可以保证爬行升值,其实就是典型的加一点弹性的联系汇率。从2008年中期到2010年中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停止升值,基本保持不变,这难道是市场的结果,这就是汇率操纵的结果。

如果是政府机关的话,那么减记央行负债项目的政府存款,同时减记央行资产项目的外汇储备,相当于央行回收发行的货币。中投公司成立时,首先是发行特别国债,其实央行货币发行没有变化,但是投资者从自己的存款账户拿出钱来购买,包括银行用自己的资金进行购买,会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发生变化,最终的动态结果比较复杂,但政府存款是加记的,购买过程完成后应该再次减记冲平,然后才是前面说的外汇储备减记。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10-27 13:10
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除了正常留存的外汇资金外(这部分资金有的还是放在国外的),额外部分同样需要向人民 ...
谢谢指教,另外在请教下,比如在1年赚到1W美元,当时汇率比率1:8,但是1年后汇率升到1:6,那么我想问下,以一年后的眼光来看,货币是超发了20000元,那么这个是不是国内通货膨胀的一个因素呢?
xgh06 发表于 2011-10-27 13:29
谢谢指教,另外在请教下,比如在1年赚到1W美元,当时汇率比率1:8,但是1年后汇率升到1:6,那么我想问下, ...
你的理解不对,因为在结售汇政策下,你的帐上是不留存超限额度的外汇的,不是一点都不能留,但是超额部分必须要结汇,你会在结汇时拿到银行的水单。因此1万美元如果是一次性收入,就是当时结汇结掉的。央行账面负债方增加8万人民币,资产放增加1万美元,变成了外汇储备。一年后汇率升到多少,都不影响这8万人民币的投放,除非是央行采取对冲操作回收流动性,将负债项目下的货币发行转化成负债项目下的其他科目。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10-27 14:17
你的理解不对,因为在结售汇政策下,你的帐上是不留存超限额度的外汇的,不是一点都不能留,但是超额部分 ...
恩~,是我没说清楚,换种说法,比如说一年前中国的外汇有1000亿美元,在1:8的汇率下,政府在国内发行了8000亿的人民币,然后一年后,外汇还是1000亿,汇率上升到了1:6,这个时候,在1:6的基础下,1000亿美元对应的是6000亿人民币,那么这个2000亿人民币是不是就多发了,是不是也就形成了一个通货膨胀的因素。
xgh06 发表于 2011-10-27 16:17
恩~,是我没说清楚,换种说法,比如说一年前中国的外汇有1000亿美元,在1:8的汇率下,政府在国内发行了80 ...
这个是货币流通量控制了,央行会考虑总体货币投放,而不仅仅是外汇占款问题。在不同时点上不能横向比较,而且经济会以自己的方式来消化这些流动性,央行也可以采取对冲手段。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10-27 16:31
这个是货币流通量控制了,央行会考虑总体货币投放,而不仅仅是外汇占款问题。在不同时点上不能横向比较, ...
十分感谢,以后有问题向您请教了。
我认为外汇就是国内流通相应人民币的保证金

xgh06 发表于 2011-10-27 11:59
请问下,按照道理外汇对国内没什么意义,因为外汇都兑换成人民币在国内流通了,但是如果国家拿了外汇去国 ...
要拿人民币换成美元才能在国外用啊。
7楼正解
这个帖子,我觉得有必要在CD置顶几天,因为现在搞不懂外汇知识的人太多了。
我觉得也算是本论坛对人民知识水平提高的一个贡献哦。


LZ对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之间的认识有误。想想香港的联系汇率制为什么没有导致通货膨胀?

LZ对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之间的认识有误。想想香港的联系汇率制为什么没有导致通货膨胀?
白菜刀 发表于 2011-10-19 18:19
贸易顺差才是大头。
很多热钱是伪装成贸易方式流入的
rwxing 发表于 2011-11-5 20:57
我认为外汇就是国内流通相应人民币的保证金
有些情况是,比如说某国可以用黄金和美元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但在我国现行的中央银行制度下并没有规定用外汇作本币发行的准备,更没有足值进行货币发行准备的要求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10-19 14:57
中信集团董事蔡重直认为,动用外汇储备注资银行涉及到非常大的问题。第一是法律程序问题,因为动用国家外汇 ...


“财政部负债项目增加了特别国债,资产项目增加了一堆美元,外加汇金和中投。央行资产项目下减少了美元,负债项目下减少了货币发行。账都冲平了。”

——这句是真正的大实话,如果连账都冲不平,央行和财政部那帮人真可以下岗去再重念大学了。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10-19 14:57
中信集团董事蔡重直认为,动用外汇储备注资银行涉及到非常大的问题。第一是法律程序问题,因为动用国家外汇 ...


“财政部负债项目增加了特别国债,资产项目增加了一堆美元,外加汇金和中投。央行资产项目下减少了美元,负债项目下减少了货币发行。账都冲平了。”

——这句是真正的大实话,如果连账都冲不平,央行和财政部那帮人真可以下岗去再重念大学了。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11-11 14:59
很多热钱是伪装成贸易方式流入的
北上广深和不少港口城市有很多为洗钱而设立的所谓“贸易公司”,大抵都是这个原因。

赤龙之吼 发表于 2011-11-22 09:34
“财政部负债项目增加了特别国债,资产项目增加了一堆美元,外加汇金和中投。央行资产项目下减少了美元 ...


看了这个也就应该明白了,为什么中投公司这种模式很难扩大规模使用。如果按照郭树清那个1/4~1/2外储拿去直接投资的观点,就需要财政部购买1.5万亿美元,相当发行10万亿人民币特别国债。如果按照40万亿的GDP计算,政府债务率陡然上升25%。然后市场上的人民币一下子短了10万亿,按照90万亿的M2计算,就要少掉超过10%的流动性,谁受得了?但是如果继续让央行操作,那么就不能用于直接投资,只能用于购买流动性高的资产,因为央行账面上的外储主要用于备付和稳定。
赤龙之吼 发表于 2011-11-22 09:34
“财政部负债项目增加了特别国债,资产项目增加了一堆美元,外加汇金和中投。央行资产项目下减少了美元 ...


看了这个也就应该明白了,为什么中投公司这种模式很难扩大规模使用。如果按照郭树清那个1/4~1/2外储拿去直接投资的观点,就需要财政部购买1.5万亿美元,相当发行10万亿人民币特别国债。如果按照40万亿的GDP计算,政府债务率陡然上升25%。然后市场上的人民币一下子短了10万亿,按照90万亿的M2计算,就要少掉超过10%的流动性,谁受得了?但是如果继续让央行操作,那么就不能用于直接投资,只能用于购买流动性高的资产,因为央行账面上的外储主要用于备付和稳定。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11-22 11:03
看了这个也就应该明白了,为什么中投公司这种模式很难扩大规模使用。如果按照郭树清那个1/4~1/2外储拿去 ...
目前来看,美国国债仍然是流动性及风险性结合的比较好的投资标的,尽管收益不怎么样。不是中国政府非要投资美国国债,那是没有更好的替代品。人民银行也不是不知道美国国债的政治风险有多高,关键是它用一笔外汇储备,就要发相应的人民币配平,机会成本太大。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11-22 11:03
看了这个也就应该明白了,为什么中投公司这种模式很难扩大规模使用。如果按照郭树清那个1/4~1/2外储拿去 ...
如果按照国际金融的教科书定义,备付金只需要当前对外贸易额的90天支付储备,那是不考虑汇率波动、战争因素,实际上谁敢只留这么点?

赤龙之吼 发表于 2011-11-22 12:48
如果按照国际金融的教科书定义,备付金只需要当前对外贸易额的90天支付储备,那是不考虑汇率波动、战争因 ...


90年代以来,TG得到了两个主要教训,第一是苏联解体时,由于货币的问题,俄罗斯出口企业失去卖方信贷,导致货物运不出去;第二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外汇迅速外流。
赤龙之吼 发表于 2011-11-22 12:48
如果按照国际金融的教科书定义,备付金只需要当前对外贸易额的90天支付储备,那是不考虑汇率波动、战争因 ...


90年代以来,TG得到了两个主要教训,第一是苏联解体时,由于货币的问题,俄罗斯出口企业失去卖方信贷,导致货物运不出去;第二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外汇迅速外流。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11-22 12:55
90年代以来,TG得到了两个主要教训,第一是苏联解体时,由于货币的问题,俄罗斯出口企业失去卖方信贷, ...
TG一是攒钱,二是堵热钱。第一个做得还不错,关键是第二个,现在我觉得似乎有点“将计就计”的意思,想法子把热钱套到产业里面去,不知后事如何。
这贴不错,顶一下大家看看
外汇储备太多记者都以为是能直接拿来用的,要么无知要么无耻

janes007 发表于 2011-11-22 16:33
这贴不错,顶一下大家看看
外汇储备太多记者都以为是能直接拿来用的,要么无知要么无耻


与记者无关,如果相当多的专家都这么认为,凭什么认为记者一定要比专家还专家?

还有,你最好少用无知和无耻这种字眼,我觉得没必要那么上纲上线。比如说,国有不等于人人有,这个是基本的原理,但是国内绝大多数人,无论左右都愤得可以,如果要骂无知无耻,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归于其下了。

当然退一万步说,我最近由MF Global破产案突然发现,美国的娱记水平居然比国内的财记水平还高,这算神马情况?
janes007 发表于 2011-11-22 16:33
这贴不错,顶一下大家看看
外汇储备太多记者都以为是能直接拿来用的,要么无知要么无耻


与记者无关,如果相当多的专家都这么认为,凭什么认为记者一定要比专家还专家?

还有,你最好少用无知和无耻这种字眼,我觉得没必要那么上纲上线。比如说,国有不等于人人有,这个是基本的原理,但是国内绝大多数人,无论左右都愤得可以,如果要骂无知无耻,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归于其下了。

当然退一万步说,我最近由MF Global破产案突然发现,美国的娱记水平居然比国内的财记水平还高,这算神马情况?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11-23 09:48
与记者无关,如果相当多的专家都这么认为,凭什么认为记者一定要比专家还专家?

还有,你最好少用无 ...


这个要说起来,也真算是“体制问题”了。
不仅是你说的美国娱乐记者比中国财经记者的专业水平高,我相信美国娱乐记者在体育专业方面的水平也不见得比中国体育记者差。
目前的媒体圈,记者都在想着捞钱、出名,有几个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别的不说,从CCTV的主持人大赛场面之火爆就能略亏端倪。这是第一个点,缺乏求知的欲望。
再者,中国的媒体从业者绝大多数是所谓的“新闻”、“公关”、“中文”、“播音”、“主持”科班出身,据我所知,各高校的这些专业,不论是本科还是硕士研究生阶段,专业课极少涉猎文学、传播等本专业以外的内容,其授业的知识面之狭窄令人瞠目。须知媒体这个行业的特性就决定了它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宽阔的知识面,政治、历史、哲学、经济、地理、军事等等,反观中国的媒体从业者,很多人从大学阶段就已经丧失了这些基本素养。这是第二点,缺乏学术素养。
另外,这种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外有三:教育观功利化、价值观金钱化、公众信仰空心化。
dark_knight 发表于 2011-11-23 09:48
与记者无关,如果相当多的专家都这么认为,凭什么认为记者一定要比专家还专家?

还有,你最好少用无 ...


这个要说起来,也真算是“体制问题”了。
不仅是你说的美国娱乐记者比中国财经记者的专业水平高,我相信美国娱乐记者在体育专业方面的水平也不见得比中国体育记者差。
目前的媒体圈,记者都在想着捞钱、出名,有几个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别的不说,从CCTV的主持人大赛场面之火爆就能略亏端倪。这是第一个点,缺乏求知的欲望。
再者,中国的媒体从业者绝大多数是所谓的“新闻”、“公关”、“中文”、“播音”、“主持”科班出身,据我所知,各高校的这些专业,不论是本科还是硕士研究生阶段,专业课极少涉猎文学、传播等本专业以外的内容,其授业的知识面之狭窄令人瞠目。须知媒体这个行业的特性就决定了它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宽阔的知识面,政治、历史、哲学、经济、地理、军事等等,反观中国的媒体从业者,很多人从大学阶段就已经丧失了这些基本素养。这是第二点,缺乏学术素养。
另外,这种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外有三:教育观功利化、价值观金钱化、公众信仰空心化。
赤龙之吼 发表于 2011-11-23 12:40
这个要说起来,也真算是“体制问题”了。
不仅是你说的美国娱乐记者比中国财经记者的专业水平高,我相 ...
科班都还有教错的呢,我看到过n个经济学教授,还都是挺有水平的那种,认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可比价格经济增长还要减通货膨胀,并且将CPI直接当作GDP平减指数处理
这个就说的有点大了,
他们满口胡言,我们假装相信,结果到现在真相和错误完全混成了一团,每个人都是只听想听的那部分
求知求实的精神早不知道去哪里了,客观公正也从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