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地面模拟训练设施的需求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29:59
今天买到兵器知识和舰船知识,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所谓公鸡尾气流是类似于背风波的气流。由于舰载机必须逆风着舰,而航母甲板高出海面30米左右,所以在航母尾后也有一个背风波,流线下沉又上扬,像公鸡的尾巴。舰载机被迫通过公鸡尾气流时,会不断地上升下沉,这对舰载机实现精确轨迹控制和着舰安全有相当大的影响

我们知道,“固定翼着舰”是个注定了学费高昂的关键问题(甚至成为美空军战机驾驶员嘲讽海军飞行员的理由“那些家伙是手下败将,时间都花去练习着舰了、哪像我们是真正职业的空中杀手”)。这个麻烦来自:
1)甲板运动补偿:既包括海浪和浪涌造成的六个自由度上的波动、也包括斜向甲板带来的向右逃逸错觉。
2)舰尾气流
3)低速状态下平尾效率问题

问题1)不大,现代陀螺仪+通讯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完全可以提供自动或人工操作所需的提示
问题3)给飞控算法工程师带来挑战。在矢量发动机成熟前、近期 还是要依赖于问题2的解决情况
问题2),让我不禁联想到:苏俄、美国、中国的航母地面模拟设施的建设目的是什么

候选答案:
* 体验一下“受控坠落在邮票上”的感觉?
* 甲板-升降机-机库 之间的调度作业经验的积累? 这个目标甚至可以通过Flash游戏来实现
* 相关的导航-助降-空中轨迹遥测设备的测试?
* 拦阻设备的测试?…… (我想美国人一定拿透地雷达反复的确认,那到底是普通拦阻索、还是电磁拦阻设备)
* 低速状态下 舰载机飞行控制律的实际检验?

除此之外,是否也包括:“模拟舰尾雄鸡尾流的影响”?

---------------------
可惜不能发投票帖,否则很想听听大伙儿的意见。今天买到兵器知识和舰船知识,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所谓公鸡尾气流是类似于背风波的气流。由于舰载机必须逆风着舰,而航母甲板高出海面30米左右,所以在航母尾后也有一个背风波,流线下沉又上扬,像公鸡的尾巴。舰载机被迫通过公鸡尾气流时,会不断地上升下沉,这对舰载机实现精确轨迹控制和着舰安全有相当大的影响

我们知道,“固定翼着舰”是个注定了学费高昂的关键问题(甚至成为美空军战机驾驶员嘲讽海军飞行员的理由“那些家伙是手下败将,时间都花去练习着舰了、哪像我们是真正职业的空中杀手”)。这个麻烦来自:
1)甲板运动补偿:既包括海浪和浪涌造成的六个自由度上的波动、也包括斜向甲板带来的向右逃逸错觉。
2)舰尾气流
3)低速状态下平尾效率问题

问题1)不大,现代陀螺仪+通讯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完全可以提供自动或人工操作所需的提示
问题3)给飞控算法工程师带来挑战。在矢量发动机成熟前、近期 还是要依赖于问题2的解决情况
问题2),让我不禁联想到:苏俄、美国、中国的航母地面模拟设施的建设目的是什么

候选答案:
* 体验一下“受控坠落在邮票上”的感觉?
* 甲板-升降机-机库 之间的调度作业经验的积累? 这个目标甚至可以通过Flash游戏来实现
* 相关的导航-助降-空中轨迹遥测设备的测试?
* 拦阻设备的测试?…… (我想美国人一定拿透地雷达反复的确认,那到底是普通拦阻索、还是电磁拦阻设备)
* 低速状态下 舰载机飞行控制律的实际检验?

除此之外,是否也包括:“模拟舰尾雄鸡尾流的影响”?

---------------------
可惜不能发投票帖,否则很想听听大伙儿的意见。
敲着敲着睡着了…做起白日梦。其中包括这样的一幕:
* 改装一部平板拖车:斜角甲板的样子、降低底盘高度。在前面以15Km的速度跑。记得配上“激光中位线定位装置”。
* 舰载机飞行员骑着助动车,在后面以75Km的速度(按照航母30节:舰载机240Km/h的比例)、沿斜角甲板延长线进入、并且不断修正航向……
从而熟悉“对中”操作的感觉

这个主意是不是土的掉渣?我做好了迎接砖头的准备了。
不知道古德里安是否也挨过砖头。
* 二战前德国也有很穷的时候,(甚至开战很久了,德国那可怜的3号和4号坦克在T34面前几乎就是罐头盒)
* 初创期的德国装甲兵唯一值得自豪的就是热情!(大一读过一套《西洋军事史》作者富勒似乎很早就意淫过装甲战、但在缺乏陆军传统的英国和浪漫的法国 无法付诸执行)只有德国,才真正去做了:古德里安和他的兄弟们,在自行车上糊上纸板、然后发起冲锋……

困在模拟座舱里、哪怕着舰模拟软件能体现的因素再多、也不如露天实体体验带来的感觉更真实。
干吗不试试?就算虽败犹荣。

没准儿我们还能把助动车操作界面,修改为“驾驶杆+方向舵+油门”呢。
地面模拟训练设施必不可少,由于第一批国产航母没有弹射,学美国的不现实,学毛子(或者说二毛子)当然可以,不过设施也是比较原始的,我们自己需要吃透改进
是不是相似体积的起降平台、在相似的风速下,都能形成类似的气流供飞行员们熟悉?

可惜我没见过武汉或葫芦岛模拟平台的照片。否则根据高度和周边地貌,就可以判断当初设计师们有没有考虑这一需求。

在影响着舰的几个困难因素中,气流的干扰影响,比较难于简单利用电子辅助设备来克服。所以,如果现有的训练平台能考虑这一点、就再好不过了。

不过我估计,之前还真没人考虑过这一可能性。智者千虑嘛……难免有一失。
2011-7-13 21:45 上传

东方之猪 发表于 2011-7-13 21:37
是不是相似体积的起降平台、在相似的风速下,都能形成类似的气流供飞行员们熟悉?

可惜我没见过武汉或葫 ...
在陆地模拟不了航母“公鸡尾尾流”和紊流。

只能在航母上实际着舰才能最终决定着舰技术的。
航母临时轻甲板 发表于 2011-7-13 21:53
在陆地模拟不了航母“公鸡尾尾流”和紊流。

只能在航母上实际着舰才能最终决定着舰技术的。
谢谢您的回复。

如果陆地模拟场地,碰巧在风速和风向比较理想的地域(模拟高速行进的航母)。
再辅之以合适的“水泥航母”30米高度和70米宽度,相应的空气通过甲板尾部、会出现什么样的气流现象?
我还是感觉就此止步、有些不甘心。
航母临时轻甲板 发表于 2011-7-13 21:53
在陆地模拟不了航母“公鸡尾尾流”和紊流。

只能在航母上实际着舰才能最终决定着舰技术的。
同意您最后一句。

但我觉得:还是要努力把实际着舰这个问题、尽最大可能分解为一个个更简单的小问题……
否则,着舰这条路 将要付出的学费 可能太沉重了。

作为不相关领域的技术工作者,我有些业余小白典型的勇气和自信:) 总是觉得有很多很多可以尝试的思路可以去做。不论是助降系统的改进、还是着舰模拟训练软件的发展思路。
不过,我还是必须把“遮羞旗”先竖起来:其实我只是个外行菜鸟。所有的一切只是都不过这几天搜索来的
2011-7-13 23:26 上传



嗖~飞行员飞行经验的积累((其中包括着舰经验)~是任何国家的舰载机飞行员培训中最重要的

也嗖~即便是霉海军王牌舰载机飞行员~每次飞行任务结束后的评分(其中包括着舰分数和心理分数)至关重要

嗖~飞行员飞行经验的积累((其中包括着舰经验)~是任何国家的舰载机飞行员培训中最重要的

也嗖~即便是霉海军王牌舰载机飞行员~每次飞行任务结束后的评分(其中包括着舰分数和心理分数)至关重要


要不要学MD当年,改装2艘明轮轮船当航母降落训练舰一样?

我们也改两艘拖船,只装个斜角甲板和“菲尔捏”,舰载机只联系模拟接近甲板,或轮触甲板不真正降落

有真正的甲板风,甲板本身也是移动的,貌似比陆地训练效果要好很多
这样改装成本也很低

二战美国海军黑貂号和狼獾号飞行训练舰(USS Sable / USS Wolverine)


要不要学MD当年,改装2艘明轮轮船当航母降落训练舰一样?

我们也改两艘拖船,只装个斜角甲板和“菲尔捏”,舰载机只联系模拟接近甲板,或轮触甲板不真正降落

有真正的甲板风,甲板本身也是移动的,貌似比陆地训练效果要好很多
这样改装成本也很低

二战美国海军黑貂号和狼獾号飞行训练舰(USS Sable / USS Wolverine)
在模拟也不如上舰艇上的
有的环境不好模拟
呵呵,应该比你多吧,呵呵,你才搜几天呀,肯定不如我多"

读到你的回复,心里很开心:)
同时也很羡慕你
否则,对大连新航母进行简单重复、意义不大。

而我认为:甲板气流+低速状态下操纵困难,这两个是关键矛盾。
  其中舰载机设计师是解决后一问题的接力赛的第一棒选手。
  前一问题-才是摆在我们飞行员和训练计划要面对的头号问题。
至于甲板波动:早期摸索训练 肯定不会从恶劣气象条件开始;
至于斜向跑道不适感:这个软件模拟器 可以充分重现,飞行员很容易建立起对应的时间节奏/提前量规律。(需要的话有无数种“增强现实”计算机虚拟显示-提示方案)

------------------------------
(不知道上述分析是否有欠缺^_^)

基于前述分析,然后就有了首楼“对陆基航母模拟项目需求和主要目标的想法”,即:
1) 甲板气流一定要努力去重现……在昨天发帖前 甚至没排除“像好莱坞摄影棚、启用大量风扇”的可能性。
  (不就是“1.6万平方米范围内50Km/h大风”嘛、咱们一起齐心鼓起腮帮子……不行的话,多喊些其他专业的人来帮忙)
2) 陆基模拟着舰跑道的长度、一定不要拘泥于和航母保持一致、一定要放长些!一定!
  因为团队辛苦的目标是降低真正着舰时的风险、而非为了让飞行员炫耀个人技能!飞行员一定会理解的。
  我们需要梯子和台阶、为的就是梯子和台阶不能和围墙一样高。

大家既然舍得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投资、为什么不能列示“甲板气流的陆地模拟”不可行的具体困难呢。
“重赏之下 必有勇夫”这期兵器知识告诉我们,前苏联苏霍伊为了试验着舰损失了5架飞机(没能确认到底是否损失在着舰环节)
……哪怕拿出1/20的代价、都会有机构和学者抢着解决这一问题;哪怕先来一个比例缩微模型、都挺有意义;哪怕是着舰合格的飞行员超过到两位数甚至三位数、依旧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