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及物质演化时间简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55:08
<br /><br />我想了好久才想通的,大家也来讨论讨论
我们所在的宇宙从空间来说就是一团无边无际的能量场,顺着时间也就是四维空间在发展演化,可以说不论时间空间都是无边无际,大概130亿年前,也就是目前科学界假设的宇宙大爆炸第一时刻,由于不明原因,能量场发生了一次剧烈的震动(也即以宙大爆炸开始发生),首先产生的震动波就是光,我的理解光本身就是一种空间震动,随着时间流逝,振动波能量降低,也就是说大爆炸后温度开始降低,光子之间开始产生碰撞,产生了正反强子(夸克及胶子)及正反轻子(电子及中微子等),接下来震动波继续扩散,也就是大爆炸继续发展,温度持续降低,能量密度也开始降低,更多的光子互相碰撞产生正反强子与轻子,由于时空连续性不够稳定,产生的正反强子与轻子在后面的湮灭过程中有一部分正粒子保留了下来,也就是构成目前我们所见的可见宇宙物质,再往后振动波持续扩散,大爆炸继续演变,温度继续降低,正粒子也就逐渐演变为质子,中子及电子等最后出现氢原子等宇宙基本元素,往后的发展演变大家现在基本知道了,至于目前弥漫于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就是第一次产生的光持续传播到现在的结果<br /><br />我想了好久才想通的,大家也来讨论讨论
我们所在的宇宙从空间来说就是一团无边无际的能量场,顺着时间也就是四维空间在发展演化,可以说不论时间空间都是无边无际,大概130亿年前,也就是目前科学界假设的宇宙大爆炸第一时刻,由于不明原因,能量场发生了一次剧烈的震动(也即以宙大爆炸开始发生),首先产生的震动波就是光,我的理解光本身就是一种空间震动,随着时间流逝,振动波能量降低,也就是说大爆炸后温度开始降低,光子之间开始产生碰撞,产生了正反强子(夸克及胶子)及正反轻子(电子及中微子等),接下来震动波继续扩散,也就是大爆炸继续发展,温度持续降低,能量密度也开始降低,更多的光子互相碰撞产生正反强子与轻子,由于时空连续性不够稳定,产生的正反强子与轻子在后面的湮灭过程中有一部分正粒子保留了下来,也就是构成目前我们所见的可见宇宙物质,再往后振动波持续扩散,大爆炸继续演变,温度继续降低,正粒子也就逐渐演变为质子,中子及电子等最后出现氢原子等宇宙基本元素,往后的发展演变大家现在基本知道了,至于目前弥漫于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就是第一次产生的光持续传播到现在的结果
咱是来学习的,不懂,太高深了 。
补充一点,第一时刻的震动是发生在四维时空的,振动波是全向同时的,大家不要理解为平面发生的,其次目前大爆炸理论一个有力证据是观察到的星光光谱多普勒效因,这个问题在我的假设中也能解决,目前已经发现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波长越短的光波在传播过程中衰减越快,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观察到的星系离我们越远红移越厉害,因为在光波传播过程中离我们越远的星系发出的光线短波光波都衰减了
最早的粒子不全是光子而是各种粒子都一样多,不过它们确实能量高到都以十分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或者就是光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lz别光凭空想,对世界的认识众多杰出人物积淀而成,你不可能通过自己的空想超越的。
有如此兴趣,学学不费什么劲的。有关大爆炸的科普书籍很多,可以先看看。
想不通的是,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情况?


  有空多说两句。

  大爆炸是宇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仿佛是一个回环,对宇宙这最宏观事物的研究和基本粒子物理这最微观事物的研究重合到一起。人类对大爆炸的认识要依靠人类对基本粒子物理不断深入研究获得的知识。

  如果大爆炸的历史开始处时间标定为t=0的话:普朗克时间(t=10^-43秒)之前的时间,宇宙的发展与运动可以由量子引力论来描述;之后到t=10^-35秒的宇宙运动,可以为GUT理论描述;再之后到t=10^-12秒,电弱统一破裂,我们今日认识到的四种基本力正式分道扬镳,各司其职影响宇宙发展……
  在每个大的阶段中自然有各自更加详细的划分。宇宙年龄越往后,弄清楚的越早,研究搞得越好,普及性作品越多。一本成书于1976年的名著——温伯格的《最初三分钟》(其实是最初3分46秒)——就很好的描述了宇宙年龄从0.01秒到3分46秒的演化。而我们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却是大约大爆炸后100万年的景象。

  只是简单列一下。我这里不对大爆炸以及物质演化历史作什么介绍,一方面自己没有一个完好的认识,另一方面需要的文字太多。而关于大爆炸的书籍不少,直接看一些大师之做更好。


  在描述大爆炸过程的理论知识中,有些是成熟的;有些尚待实验来帮助人们在一定数学可能的范围中选择;还有的仅仅是假说。
  没有关于大爆炸之前的任何的理论。人们不知道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的,大爆炸为何会发生。
  个人看到的关于描述大爆炸过程的普及性书籍中没有任何的一种提到“暗物质”和“暗能量”影响的(至少没有提到它们在宇宙较早期影响的。这两种物质形态,一种我们知之甚少,一种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现有的理论或者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看一些书籍的时候让人神往,也让人痛苦:自己对相关的科学理论没有任何的皮毛了解,只能去看普及作者的各种描述。无数杰出人物的倾力而为,令今日之科学大厦太庞大了!但未知的应该只会比已知的多……

  有空多说两句。

  大爆炸是宇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仿佛是一个回环,对宇宙这最宏观事物的研究和基本粒子物理这最微观事物的研究重合到一起。人类对大爆炸的认识要依靠人类对基本粒子物理不断深入研究获得的知识。

  如果大爆炸的历史开始处时间标定为t=0的话:普朗克时间(t=10^-43秒)之前的时间,宇宙的发展与运动可以由量子引力论来描述;之后到t=10^-35秒的宇宙运动,可以为GUT理论描述;再之后到t=10^-12秒,电弱统一破裂,我们今日认识到的四种基本力正式分道扬镳,各司其职影响宇宙发展……
  在每个大的阶段中自然有各自更加详细的划分。宇宙年龄越往后,弄清楚的越早,研究搞得越好,普及性作品越多。一本成书于1976年的名著——温伯格的《最初三分钟》(其实是最初3分46秒)——就很好的描述了宇宙年龄从0.01秒到3分46秒的演化。而我们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却是大约大爆炸后100万年的景象。

  只是简单列一下。我这里不对大爆炸以及物质演化历史作什么介绍,一方面自己没有一个完好的认识,另一方面需要的文字太多。而关于大爆炸的书籍不少,直接看一些大师之做更好。


  在描述大爆炸过程的理论知识中,有些是成熟的;有些尚待实验来帮助人们在一定数学可能的范围中选择;还有的仅仅是假说。
  没有关于大爆炸之前的任何的理论。人们不知道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的,大爆炸为何会发生。
  个人看到的关于描述大爆炸过程的普及性书籍中没有任何的一种提到“暗物质”和“暗能量”影响的(至少没有提到它们在宇宙较早期影响的。这两种物质形态,一种我们知之甚少,一种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现有的理论或者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看一些书籍的时候让人神往,也让人痛苦:自己对相关的科学理论没有任何的皮毛了解,只能去看普及作者的各种描述。无数杰出人物的倾力而为,令今日之科学大厦太庞大了!但未知的应该只会比已知的多……
科普文,看看。
确实,大爆炸之前是个什么样子?
飘过..:D灌水拿分
  最近偶然在“全纪实”频道看到了《摩根费里曼之穿越虫洞》,该视频在网络上也能找到。其中第四集介绍了关于宇宙起源的三种理论模型。这三个理论模型都能解释目前我们观察到的宇宙形象,并都等待新的观测结果对其进行评判。
  一种是我们熟知的大爆炸模型:一场在“无时无地”产生的大爆炸形成了我们的宇宙。这个理论的问题在于对于物理定律失效的奇点和那个“无时无地”都没法给予任何解答。
  一种是循环宇宙模型:宇宙膨胀——收缩——膨胀——收缩。类似这样的理论较早就有了,但理论的提出者通过加入量子时间等内容使之能够符合当前人们掌握的理论和观测结果。
  还有一种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平行宇宙碰撞模型。

  这个平行宇宙碰撞理论模型是基于所谓“M理论”。
  M理论是弦理论的一种最成功的形式。弦理论是我在7楼提到过的“量子引力论”的最有竞争力的假说。这个理论将世界描述为十维空间一维时间下的弦的震动。该理论能够统一我们已知的所有四种基本力,是一种真正的“大统一理论”。但因为检验这个理论所需的能量状态超过人类目前的技术能力,它只能算是假说。
  在平行宇宙碰撞模型理论中,我们的三维世界只是十维空间上的一层膜——如同二维世界是三维世界的膜一样。有距离我们很近(距离远小于原子直径)的平行宇宙以大概万亿年的周期与我们碰撞,碰撞的能量形成各种物质形态……从片子中我只获得这些皮毛。

  这次发言只算作是纠正我7楼里面“没有关于大爆炸之前的任何的理论。人们不知道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的,大爆炸为何会发生”这句话的错误:存在一种描述“时间之前”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时间一直存在。
有一种线宇宙的观点我很赞同,举个好理解的例子电力线磁力线还有其他未知线的缠绕形成光子粒子质子,形成物质,线的速度是30万公里,所以物质不能超过30万公里。自己瞎理解的,轻拍
问题,是科学的开始。我突然有个问题,假设地球以接近光速向前飞奔,那么地球前方的引力会不会比两侧和后方的引力不一样呢,我想这样的问题可能有助于解开引力之谜
假设一个黑洞以接近光速飞奔,他的前方与两侧和后方的引力会一样么?假设接近光速飞奔的黑洞将其前方的星球吸入黑洞,黑洞的速度会不会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