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中国集中安葬散葬烈士告慰英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17:44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4/01/5511950_0.shtml

                                               中国集中安葬散葬烈士告慰英魂

2011年04月01日 15:57
来源:新华网 作者:卫敏丽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新华网南京4月1日电(记者 顾烨 卫敏丽)2011年清明,随着弟弟陈继松的墓碑被安放在江苏省赣榆县抗日山烈士陵园,抗日老战士陈继华长达60多年的寻找终于画上了句号。

与此同时,在4月1日举行的全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作会议上,一项针对中国100多万座散葬烈士墓和7000余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抢救保护工程正式被提上政府部门工作日程,各地民政部门将本着适当集中、分类实施的原则,使无数像陈继松一样的散葬烈士回到亲人身边。

听到这一消息,陈继华的眼眶湿润了:“集中安葬散葬烈士,体现了什么叫血浓于水,什么叫生死不离。这不仅对烈士、对烈士家属是大好事,而且对整个民族也是大好事。”

陈继华的弟弟陈继松1947年3月在江苏牺牲,年仅15岁。当时为了避敌,当地群众将烈士遗体掩埋后,仅树了小木牌做标记。

获知弟弟牺牲后,陈继华多年来一直在苦苦寻找他的安葬地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在2010年10月委托吉林省部门帮助查找,很快江苏省民政部门找到了陈继松烈士的安葬地点。但由于是战争年代建起的墓,陈继松烈士和相邻的另一座烈士墓已无法再辨认。江苏省民政厅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老人。

陈继华说:“我希望政府把这两座墓迁到抗日山烈士陵园中去,不管是我弟弟,还是我弟弟的战友,都是我的亲人,都是我的战友。”

在两省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陈继松牺牲后的第64个清明节,他在抗日山烈士陵园有了自己的墓碑,上面写着:陈继松,1932年出生,山东省临沭县人,1944年参军,1947年3月在灌南县黑北坡牺牲。

这一切,得益于江苏省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开始实施的“慰烈工程”。目前,全省38524座散葬烈士墓中,已完成集中安葬和原地维修的有31590座,占总数的82%,累计投入资金达2.3亿元。

民政部副部长孙绍骋介绍,近几年来,中央和各地不断加大投入,使烈士纪念设施整体面貌有了明显改善。目前,全国有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181个,其他县级以上保护单位约3000个,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的有1133个。

但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全国100多万座散葬烈士墓和7000余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管理保护仍存在很多问题,普遍规模较小,年久失修,上述问题不解决,不对纪念设施及时加以抢救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记忆可能将不复存在。

如何让散葬各地的英烈不再孤单,回到亲人身边,一直是萦绕于各级民政部门心头的夙愿。

在江苏开展“慰烈工程”的同时,河北、辽宁、山东等地也开始对散葬烈士墓进行集中迁葬,为先烈安“新家”的做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周克玉上将说:“为先烈安新家让我很感动,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徐小跃说:“饮水思源不忘感恩,集中安葬散葬烈士,既是对烈士精神的怀念,更是对人性光辉的彰显,是一项党心、军心工程,也是民心、良心工程。”

摸清底数是做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作的前提。孙绍骋说,2010年底,民政部下发《关于开展烈士纪念设施普查工作的通知》,目前各地正按照要求,组织专门工作力量,进行深入细致的普查。这项工作将于2011年6月份完成。

民政部要求,各地在制定规划方案的过程中,要切实体现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简朴大方的特点,既要坚决避免起点过低,又要避免华而不实。此外,还要公示、座谈、走访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

“在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抢救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会充分尊重群众的建议和烈属的意愿,尊重地方习俗,注重人文关怀,便于群众瞻仰,方便烈属祭奠。工程完成后,各地将及时将其纳入相应管理保护体系,建立长效管理保护机制。”孙绍骋说。

根据工作部署,集中安葬散葬烈士将在四年内完成。到那时的清明时节,在各地新建改建的烈士陵园里,环绕墓地的松柏将郁郁葱葱。“让我们掬一杯长江水,撒一把菊花瓣,再来祭一下先人冢。”陈继华说。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4/01/5511950_0.shtml

                                               中国集中安葬散葬烈士告慰英魂

2011年04月01日 15:57
来源:新华网 作者:卫敏丽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新华网南京4月1日电(记者 顾烨 卫敏丽)2011年清明,随着弟弟陈继松的墓碑被安放在江苏省赣榆县抗日山烈士陵园,抗日老战士陈继华长达60多年的寻找终于画上了句号。

与此同时,在4月1日举行的全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作会议上,一项针对中国100多万座散葬烈士墓和7000余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抢救保护工程正式被提上政府部门工作日程,各地民政部门将本着适当集中、分类实施的原则,使无数像陈继松一样的散葬烈士回到亲人身边。

听到这一消息,陈继华的眼眶湿润了:“集中安葬散葬烈士,体现了什么叫血浓于水,什么叫生死不离。这不仅对烈士、对烈士家属是大好事,而且对整个民族也是大好事。”

陈继华的弟弟陈继松1947年3月在江苏牺牲,年仅15岁。当时为了避敌,当地群众将烈士遗体掩埋后,仅树了小木牌做标记。

获知弟弟牺牲后,陈继华多年来一直在苦苦寻找他的安葬地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在2010年10月委托吉林省部门帮助查找,很快江苏省民政部门找到了陈继松烈士的安葬地点。但由于是战争年代建起的墓,陈继松烈士和相邻的另一座烈士墓已无法再辨认。江苏省民政厅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老人。

陈继华说:“我希望政府把这两座墓迁到抗日山烈士陵园中去,不管是我弟弟,还是我弟弟的战友,都是我的亲人,都是我的战友。”

在两省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陈继松牺牲后的第64个清明节,他在抗日山烈士陵园有了自己的墓碑,上面写着:陈继松,1932年出生,山东省临沭县人,1944年参军,1947年3月在灌南县黑北坡牺牲。

这一切,得益于江苏省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开始实施的“慰烈工程”。目前,全省38524座散葬烈士墓中,已完成集中安葬和原地维修的有31590座,占总数的82%,累计投入资金达2.3亿元。

民政部副部长孙绍骋介绍,近几年来,中央和各地不断加大投入,使烈士纪念设施整体面貌有了明显改善。目前,全国有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181个,其他县级以上保护单位约3000个,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的有1133个。

但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全国100多万座散葬烈士墓和7000余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管理保护仍存在很多问题,普遍规模较小,年久失修,上述问题不解决,不对纪念设施及时加以抢救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记忆可能将不复存在。

如何让散葬各地的英烈不再孤单,回到亲人身边,一直是萦绕于各级民政部门心头的夙愿。

在江苏开展“慰烈工程”的同时,河北、辽宁、山东等地也开始对散葬烈士墓进行集中迁葬,为先烈安“新家”的做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周克玉上将说:“为先烈安新家让我很感动,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徐小跃说:“饮水思源不忘感恩,集中安葬散葬烈士,既是对烈士精神的怀念,更是对人性光辉的彰显,是一项党心、军心工程,也是民心、良心工程。”

摸清底数是做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作的前提。孙绍骋说,2010年底,民政部下发《关于开展烈士纪念设施普查工作的通知》,目前各地正按照要求,组织专门工作力量,进行深入细致的普查。这项工作将于2011年6月份完成。

民政部要求,各地在制定规划方案的过程中,要切实体现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简朴大方的特点,既要坚决避免起点过低,又要避免华而不实。此外,还要公示、座谈、走访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

“在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抢救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会充分尊重群众的建议和烈属的意愿,尊重地方习俗,注重人文关怀,便于群众瞻仰,方便烈属祭奠。工程完成后,各地将及时将其纳入相应管理保护体系,建立长效管理保护机制。”孙绍骋说。

根据工作部署,集中安葬散葬烈士将在四年内完成。到那时的清明时节,在各地新建改建的烈士陵园里,环绕墓地的松柏将郁郁葱葱。“让我们掬一杯长江水,撒一把菊花瓣,再来祭一下先人冢。”陈继华说。
顶。。
估计新的一轮JY逆袭又要来了
这个是好事! 烈士应该按属地安葬.还是按牺牲地安葬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