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飞豹总设计师唐长红:引领中国战机设计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55:33
新飞豹总设计师唐长红:引领中国战机设计革命
来源:中国航空报

2010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座谈会上,作为科技战线的唯一代表,他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和决心:“将不畏艰难,创新超越,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同年,由他作为总设计师研制的新“飞豹”飞机不负众望,荣获国防科学技术成果特等奖。他,就是以“‘中国造’飞机领军人”蜚声行业内外的唐长红。

1982年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毕业后,唐长红便来到了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经过28年的锤炼,他也由一名普通的飞机设计人员成长为飞机总设计师。

1988年,某型飞机在进行地面试验时,平尾出现了剧烈抖振。参加排故的唐长红深感焦虑,国外飞机空中解体的惨剧如一团乌云,在他脑中久积不散。为了解决这一飞机设计中的难题,唐长红带着课题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业。三年里,他与辅导老师倾心进行飞机伺服气动弹性稳定性研究。经过艰苦探索,他们采用加装“陷幅滤波器”的办法,消除了平尾振动的科研试飞难题。

之后,唐长红在国内无借鉴例子的情况下,于飞机设计阶段就证明了伺服颤振对飞机存在的潜在危险,并制定了地面试验匹配方案。在技术攻关中,他先后攻克了飞机振动、垂尾和方向舵颤振等试验和试飞中的难题。其中,“飞机伺服弹性和地面试验技术”、“双目标优化颤振主动抑制控制技术”分别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这些创新理念催生下成绩的取得,也使得唐长红获得上级领导和业内权威的认可。

世纪之交,新“飞豹”飞机成为上级决策研制的新装备。刚刚40岁出头的唐长红被任命为该型号的总设计师,成为当时航空工业内最年轻的总设计师。

国家给定的研制周期只有常规进度的一半,而飞机的战技性能指标要求之高、技术台阶跨越之大,对研制部门来说前所未有。唐长红和他的总师团队经过反复论证,决定打破常规,率先在设计手段上取得突破,即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飞机设计软件进行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

实际上,选择这条创新之路,就意味着选择了挑战和风险。之前,三维数字化设计在国内只在小部件上尝试过,现在要在计算机上设计五万多个飞机零部件、十几个系统,并实现全机数字化装配。更何况,这一版本的软件又是在世界上首次使用!面对来自各方的疑虑,唐长红告诉自己:“在研制的紧要关头,任何的怯懦、退缩都会葬送成功的良机。奇迹的产生在于战胜自我!”

为了实现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的新跨越,唐长红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攻关组,并和大家一起终日奋战在攻关现场,饿了啃几口饼干,困了轮流在沙发上打个盹儿……2000年9月26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唐长红和他的技术团队首次运用最新版的CATIA V5软件,设计出国内第一架全机电子样机,在国内第一次实现了飞机研制三维设计和电子预装配,从传统设计一步跨越到国际水平。

国际航空界震惊了,中国人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国外需3~5年才能实现的技术革命。在国家“863”计划十五年成就展上,这一成果引起国内专家的关注,一些院士伸出了大拇指:“这才是真正的高科技!”而CATIA软件的创始人之一,法国达索公司副董事长伯纳德先生得知此消息后,在发给唐长红的传真中连用了三个“!”表示惊讶和祝贺。

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使两年半的设计周期缩短为一年,使工程更改单由常规的六七千张减少到一千余张,大大节省了成本。此后,该项技术在行业内迅速推广,使得我国整个航空工业的设计手段与世界先进水平全面接轨。这项成果也荣获了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在唐长红的带领下,一飞院正围绕型号研制,全力推动三维标注、关联设计、协同研制等技术,建立了各专业高度并行的设计系统,进一步加快了飞机设计迭代周期,有效提高了研制效率和工程运作能力,从而实现了飞机研制模式的创新,再次引领了行业的技术革命。(王莉芳)新飞豹总设计师唐长红:引领中国战机设计革命
来源:中国航空报

2010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座谈会上,作为科技战线的唯一代表,他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和决心:“将不畏艰难,创新超越,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同年,由他作为总设计师研制的新“飞豹”飞机不负众望,荣获国防科学技术成果特等奖。他,就是以“‘中国造’飞机领军人”蜚声行业内外的唐长红。

1982年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毕业后,唐长红便来到了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经过28年的锤炼,他也由一名普通的飞机设计人员成长为飞机总设计师。

1988年,某型飞机在进行地面试验时,平尾出现了剧烈抖振。参加排故的唐长红深感焦虑,国外飞机空中解体的惨剧如一团乌云,在他脑中久积不散。为了解决这一飞机设计中的难题,唐长红带着课题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业。三年里,他与辅导老师倾心进行飞机伺服气动弹性稳定性研究。经过艰苦探索,他们采用加装“陷幅滤波器”的办法,消除了平尾振动的科研试飞难题。

之后,唐长红在国内无借鉴例子的情况下,于飞机设计阶段就证明了伺服颤振对飞机存在的潜在危险,并制定了地面试验匹配方案。在技术攻关中,他先后攻克了飞机振动、垂尾和方向舵颤振等试验和试飞中的难题。其中,“飞机伺服弹性和地面试验技术”、“双目标优化颤振主动抑制控制技术”分别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这些创新理念催生下成绩的取得,也使得唐长红获得上级领导和业内权威的认可。

世纪之交,新“飞豹”飞机成为上级决策研制的新装备。刚刚40岁出头的唐长红被任命为该型号的总设计师,成为当时航空工业内最年轻的总设计师。

国家给定的研制周期只有常规进度的一半,而飞机的战技性能指标要求之高、技术台阶跨越之大,对研制部门来说前所未有。唐长红和他的总师团队经过反复论证,决定打破常规,率先在设计手段上取得突破,即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飞机设计软件进行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

实际上,选择这条创新之路,就意味着选择了挑战和风险。之前,三维数字化设计在国内只在小部件上尝试过,现在要在计算机上设计五万多个飞机零部件、十几个系统,并实现全机数字化装配。更何况,这一版本的软件又是在世界上首次使用!面对来自各方的疑虑,唐长红告诉自己:“在研制的紧要关头,任何的怯懦、退缩都会葬送成功的良机。奇迹的产生在于战胜自我!”

为了实现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的新跨越,唐长红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攻关组,并和大家一起终日奋战在攻关现场,饿了啃几口饼干,困了轮流在沙发上打个盹儿……2000年9月26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唐长红和他的技术团队首次运用最新版的CATIA V5软件,设计出国内第一架全机电子样机,在国内第一次实现了飞机研制三维设计和电子预装配,从传统设计一步跨越到国际水平。

国际航空界震惊了,中国人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国外需3~5年才能实现的技术革命。在国家“863”计划十五年成就展上,这一成果引起国内专家的关注,一些院士伸出了大拇指:“这才是真正的高科技!”而CATIA软件的创始人之一,法国达索公司副董事长伯纳德先生得知此消息后,在发给唐长红的传真中连用了三个“!”表示惊讶和祝贺。

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使两年半的设计周期缩短为一年,使工程更改单由常规的六七千张减少到一千余张,大大节省了成本。此后,该项技术在行业内迅速推广,使得我国整个航空工业的设计手段与世界先进水平全面接轨。这项成果也荣获了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在唐长红的带领下,一飞院正围绕型号研制,全力推动三维标注、关联设计、协同研制等技术,建立了各专业高度并行的设计系统,进一步加快了飞机设计迭代周期,有效提高了研制效率和工程运作能力,从而实现了飞机研制模式的创新,再次引领了行业的技术革命。(王莉芳)
这消息有年头了。另外别忘了链接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03/15/5159845_0.shtml
帮你补链接,这样无链接转发是要被扣分的。
数字化设计啊,好东西啊
这个数字化设计当时还不太完美,国内数控机床少,三维图纸还得一张一张返回去画成二维图纸,才能生产。这个可要了亲命了,直接累死一副总师
豹子估计还得改上多少年。。。。
不会是飞豹-B吧,校友V5!
顶飞豹,我最爱的国产机


新飞豹的具体型号是什么?JH-7B?

凤凰网上还说,新飞豹已经达到三代后期的水平。

新飞豹的具体型号是什么?JH-7B?

凤凰网上还说,新飞豹已经达到三代后期的水平。
peishens 发表于 2011-3-15 14:05

近距离观赏P神
新“飞豹”采用了国内最新一代的雷达和座舱设备,技术水平已匹敌国外三代后期型战机。(
2000年的新飞豹就是现在所说的JH-7A吧。相对以前的JH-7所说的吧,没什么可以参考的价值~~~~
难道又有新东西
老早的消息了啊
peishens 发表于 2011-3-15 14:05


    明明写着新飞豹啊

   哪来的大运呢?
祝唐总早日评上院士!
peishens 发表于 2011-3-15 14:05


    大运在哪呢。。。P大。里面好像没提到,
大运?难道是最后一段提到的'目前,在唐长红的带领下,一飞院正围绕型号研制•••'
这个,引领的人也太多了吧?
有进步俺就高兴
一开头:“将不畏艰难,创新超越,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过时玩意
也是个牛人
现在的年轻总设计师越来越多了,好事情啊
国家给定的研制周期只有常规进度的一半?

这样搞出来的东西好用伐
PLA 发表于 2011-3-15 20:44


    唐总凭DY应该能评上了,可伟哥还没评上呢,丝带定型后能有希望吗?孙聪估计还不到时候。602吴总可能也希望不大吧,受滑动机所累CG和小筷都不是很成功。
大运10年已进入工程制造阶段了。
http://mil.huanqiu.com/china/2011-03/1563512.html

某飞机设计研究院宣传片中出现的新型号三维电子图纸
1.jpg

唐长红2.jpg

“国之重器”——中国“飞豹”战斗轰炸机

4.jpg3.jpg



  2010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座谈会上,作为科技战线的唯一代表,他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和决心:“将不畏艰难,创新超越,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同年,由他作为总设计师研制的新“飞豹”飞机不负众望,荣获国防科学技术成果特等奖。他,就是以“‘中国造’飞机领军人”蜚声行业内外的唐长红。


  1982年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毕业后,唐长红便来到了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经过28年的锤炼,他也由一名普通的飞机设计人员成长为飞机总设计师。


  1988年,某型飞机在进行地面试验时,平尾出现了剧烈抖振。参加排故的唐长红深感焦虑,国外飞机空中解体的惨剧如一团乌云,在他脑中久积不散。为了解决这一飞机设计中的难题,唐长红带着课题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业。三年里,他与辅导老师倾心进行飞机伺服气动弹性稳定性研究。经过艰苦探索,他们采用加装“陷幅滤波器”的办法,消除了平尾振动的科研试飞难题。


  之后,唐长红在国内无借鉴例子的情况下,于飞机设计阶段就证明了伺服颤振对飞机存在的潜在危险,并制定了地面试验匹配方案。在技术攻关中,他先后攻克了飞机振动、垂尾和方向舵颤振等试验和试飞中的难题。其中,“飞机伺服弹性和地面试验技术”、“双目标优化颤振主动抑制控制技术”分别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这些创新理念催生下成绩的取得,也使得唐长红获得上级领导和业内权威的认可。


  世纪之交,新“飞豹”飞机成为上级决策研制的新装备。刚刚40岁出头的唐长红被任命为该型号的总设计师,成为当时航空工业内最年轻的总设计师。


  国家给定的研制周期只有常规进度的一半,而飞机的战技性能指标要求之高、技术台阶跨越之大,对研制部门来说前所未有。唐长红和他的总师团队经过反复论证,决定打破常规,率先在设计手段上取得突破,即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飞机设计软件进行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


  实际上,选择这条创新之路,就意味着选择了挑战和风险。之前,三维数字化设计在国内只在小部件上尝试过,现在要在计算机上设计五万多个飞机零部件、十几个系统,并实现全机数字化装配。更何况,这一版本的软件又是在世界上首次使用!面对来自各方的疑虑,唐长红告诉自己:“在研制的紧要关头,任何的怯懦、退缩都会葬送成功的良机。奇迹的产生在于战胜自我!”


  为了实现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的新跨越,唐长红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攻关组,并和大家一起终日奋战在攻关现场,饿了啃几口饼干,困了轮流在沙发上打个盹儿……2000年9月26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唐长红和他的技术团队首次运用最新版的CATIA V5软件,设计出国内第一架全机电子样机,在国内第一次实现了飞机研制三维设计和电子预装配,从传统设计一步跨越到国际水平。


  国际航空界震惊了,中国人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国外需3~5年才能实现的技术革命。在国家“863”计划十五年成就展上,这一成果引起国内专家的关注,一些院士伸出了大拇指:“这才是真正的高科技!”而CATIA软件的创始人之一,法国达索公司副董事长伯纳德先生得知此消息后,在发给唐长红的传真中连用了三个“!”表示惊讶和祝贺。


  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使两年半的设计周期缩短为一年,使工程更改单由常规的六七千张减少到一千余张,大大节省了成本。此后,该项技术在行业内迅速推广,使得我国整个航空工业的设计手段与世界先进水平全面接轨。这项成果也荣获了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在唐长红的带领下,一飞院正围绕型号研制,全力推动三维标注、关联设计、协同研制等技术,建立了各专业高度并行的设计系统,进一步加快了飞机设计迭代周期,有效提高了研制效率和工程运作能力,从而实现了飞机研制模式的创新,再次引领了行业的技术革命。(王莉芳)
幸亏CATIA 不在禁运之列
肥豹啥时成了国之重器了
Catia  ,UG 威武啊
用的软件是达索的,达索没有震精世界,被记者给受精了。
飘乎乎 发表于 2011-3-16 10:55


    作者或者编辑那么说的。。。


   不过,说是国之重器也不为过。。。自己的孩子。。。而且东海方向这哥们还是很给力!!国之小重器!!
嗯,用了一年的时间学会用法国人的这个软件了,了不起,震惊世界
动不动就是震惊这个震惊那个的

有料的国家都没见这样的
这方面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加油啊,天朝
上面的同志稍微理解下有时候需要的“震惊”。。。我很无奈。。。
图片呢,上图呀,
这才发现豹子也是个棍子党。。。
PLA 发表于 2011-3-15 20:44

举双手赞同!!让真正为中国航空事业奋斗的人得到应有的荣誉!
mnq 发表于 2011-3-16 10:20


    我想吴光辉如果继续在一飞院的话唐总评院士应该晚些,不过吴光辉现在商飞当国产大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评院士可能性更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