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揭秘:毛泽东主席讲核战吓得全场鸦雀无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9:05:58
沈志华教授(来源:资料图)

本文为1月7日下午,著名历史学家沈志华教授,在《文史参考》杂志举办的第三期《文史大讲堂》上的演讲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这是他一生中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莫斯科。这次苏联除了举行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的一系列活动外,还召开两个重要会议,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以及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此时的情况与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时完全不同。

斯大林去世以后,从1954年10月份赫鲁晓夫第一次访华开始,到1957年底,三年时间,中苏两党的地位发生了非常大的带有实质性的变化。斯大林在世的时候,苏联是当然的领导人、老大哥,不可动摇,但是斯大林死了以后,特别是苏联经历了宫廷内部的斗争,再加上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和 1957年6月反党集团事件,苏联共产党的影响力急剧下降,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急剧上升。

毛泽东第二次访苏之行发生了哪些事情,对中苏关系的发展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看看中国共产党怎么说

苏共二十大批斯大林,毛泽东说赫鲁晓夫是揭开了盖子,捅了篓子,说批斯大林是对的,但是你这个批法不行,第一,不和我商量,你没有跟我们商量,自己就想批。第二,你事先没有做任何准备工作,斯大林从一个神一下变成一个罪犯,谁都接受不了,当时在苏联党内造成多大的混乱。赫鲁晓夫做秘密报告的时候,会议大厅里鸦雀无声,报告没做完,两个人当场休克,波兰共产党总书记贝鲁特心脏病复发,就死在莫斯科了,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苏联党内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东欧各国,包括中国,整个思想一片混乱。

后来是中国共产党出来,政治局写了两篇文章,《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这个文章发表以后,确实对稳定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情绪各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一篇文章出了以后,苏共中央印了20万册,全党学习。

第二篇文章出来更不得了了,印了100万册。原来都是全世界共产党学苏联共产党的文件,现在是苏联共产党学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地位发生了变化。



而且到1957年的时候,莫斯科大学哲学博士考试,前提条件是你有没有读过毛泽东的实践论,如果没有读过,就没有考试资格。现在我们外交部档案,这方面的材料非常多。那时候东欧各国的思想非常活跃,批斯大林以后,双方在争论什么问题,最后争论不下去的时候,就一句话结束,就是我们等等,看看中国共产党怎么说,看看毛泽东同志怎么讲。

再有,波匈事件的实质是什么?实质问题是赫鲁晓夫处理不了东欧的事,请中国帮着处理。 1949年斯大林和刘少奇在莫斯科会谈的时候,曾经有个君子协定,说以后苏联共产党管欧洲革命,中国共产党管亚洲革命,毛泽东当然很高兴,好歹也管着十几个共产党。后来真的是,到1955年的时候,越南给苏联写信,说以后是不是就不要再通过中国,越南想跟苏联发生直接的联系,苏联都拒绝,说那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不是我们的事。

毛泽东坚持称“以苏联为首”是要垂帘听政?

当时提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实际上苏联办什么事都是听毛的,毛要是不发话,赫鲁晓夫什么事都办不成。包括他到了莫斯科以后,当时处理跟南斯拉夫的关系。这也是比较复杂的事,1955年苏南和解了,但是波匈事件以后,苏联出兵以后,纳吉躲到南斯拉夫使馆了,这样苏联就不能抓这个人,然后就找铁托,说要让他出来,铁托说,你要保证不能伤害纳吉,要不然我的威信就没了。

后来苏联说我们保证,给他送到第三国,不伤害他。结果纳吉一帮人刚从南斯拉夫使馆出来,苏联就把他塞到坦克车里拉走了。铁托非常气愤,说苏联人说话不算话,跟赫鲁晓夫就掰了,掰了以后,莫斯科会议就不来。赫鲁晓夫非常生气,毛泽东出面来安抚南斯拉夫,当时卡德尔和德热拉斯去的,还有波兰人,因为波匈事件以后,波兰人哥穆尔卡对苏联也很不满,也是毛出面做工作,所以很多事情赫鲁晓夫解决不了,就得靠中国共产党,靠毛泽东出面解决。

在整个开会的前前后后,赫鲁晓夫就像个跟班似的,跟着毛泽东到处跑。表面上这个会议是在莫斯科开,苏联是主人,我看背后的导演就是毛泽东。有一个现象让大家很不理解,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坚持一个口号,叫做“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为在这之前苏联跟中国人商量,说以后不要提这个口号,我们以后不能为首了,中国不同意。后来苏联说,要不然以中国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毛泽东也不同意,说不行,就是以苏联为首,赫鲁晓夫说这样不妥,我们现在也没有这个能力。毛泽东说就这样。把这个口号提出来以后,别人也不接受,像哥穆尔卡也不接受,苏联还有什么资格领导,毛就跟他解释,从整个毛的解释来看,其实毛讲的是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以谁为首谁就要负责,有什么事都要找他。

谁有实力谁才能为首,毛泽东讲了,美国人不怕我们,怕苏联,因为苏联有原子弹。给各国援助,要是以我为首,得我援助,还是苏联为首,他有钱。中国是不能为首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是个政治大国、人口大国,但是在经济上还不行,意思就是中国实力不行,所以中国不能为首。毛后面还有一句话,以苏联为首是以苏联为首,但是中国还有一句话,叫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赫鲁晓夫这个红花再好,也得靠我这个绿叶扶持啊。给我产生这样一个感觉,毛泽东是不要以中国共产党为首,但是他要垂帘听政,什么事你先在外面支应着,你负责,但是最后决定权是我的,实际上也是这样,1957年底之前,双方大体上就形成了这样的关系,包括毛和赫鲁晓夫本人,还有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



东欧国家后来为何不愿跟着中国走?

这次毛泽东访苏实际上起了两方面的作用,刚才我讲的这些大家可以感觉出来,中苏关系已经发展到一个最高峰了,提前一个月中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向中国提供核武器的协定,再加上莫斯科宣言,就算中苏政治上的合作,中苏关系达到了一个顶点,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现了重大的问题,这个重大的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他们的政策开始发生分歧,莫斯科会议的前提大家都认为是一致的,整个国际形势非常好,社会主义阵营蒸蒸日上,那会儿报纸上天天登的就是“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敌人一天天烂下去”。

苏联是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那会儿美国还没有,当时社会主义国家非常兴奋,觉得这个形势太好了。这么好的形势,下一步政策是什么呢?中苏开始发生分歧了,赫鲁晓夫认为,既然我们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帝国主义,我们更应该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我们不通过战争就能战胜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你看我发展这么快,我们能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靠力量就能够战胜他,并且在谈判桌上我们也有实力。所以他要继续坚持和平竞赛的外交方针。

但是毛泽东的想法恰恰相反,毛泽东说,既然我们力量这么强大,我们还跟他谈什么,打就完了,说敌人不打是不倒的,扫帚不到灰尘照样不会自己跑掉。必须要打,通过革命的手段,通过武装打败他,既然你的力量这么强大,还谈什么,所以什么“绞索政策”都是在这样的观念下提出来的。大不了就是核战争,核战争有什么了不起,全世界27亿人,死一半还剩一半,中国6亿人,死一半还剩3亿,我怕谁去。这个话一讲完,全场鸦雀无声,很多人没听懂,说毛主席怎么了,死3亿人不算什么,下面喝茶的时候都议论纷纷,捷克斯洛伐克总书记拿着咖啡直哆嗦,说中国6亿人,我们才2000万啊,都不理解。在这个问题上毛的这次发言,我说的是11月18号即席演说,关于核武器这个吓倒了一片人。

后来很多东欧国家不再跟着中国走这是一个最主要原因,毛泽东提出的政策他们认为太具冒险性,太具战斗性,而东欧的很多国家不愿意打仗,这个跟苏联是比较一致的。


http://www.chnqiang.com/article/2011/0116/mil_36491_1.shtml沈志华教授(来源:资料图)

本文为1月7日下午,著名历史学家沈志华教授,在《文史参考》杂志举办的第三期《文史大讲堂》上的演讲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这是他一生中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莫斯科。这次苏联除了举行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的一系列活动外,还召开两个重要会议,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以及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此时的情况与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时完全不同。

斯大林去世以后,从1954年10月份赫鲁晓夫第一次访华开始,到1957年底,三年时间,中苏两党的地位发生了非常大的带有实质性的变化。斯大林在世的时候,苏联是当然的领导人、老大哥,不可动摇,但是斯大林死了以后,特别是苏联经历了宫廷内部的斗争,再加上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和 1957年6月反党集团事件,苏联共产党的影响力急剧下降,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急剧上升。

毛泽东第二次访苏之行发生了哪些事情,对中苏关系的发展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看看中国共产党怎么说

苏共二十大批斯大林,毛泽东说赫鲁晓夫是揭开了盖子,捅了篓子,说批斯大林是对的,但是你这个批法不行,第一,不和我商量,你没有跟我们商量,自己就想批。第二,你事先没有做任何准备工作,斯大林从一个神一下变成一个罪犯,谁都接受不了,当时在苏联党内造成多大的混乱。赫鲁晓夫做秘密报告的时候,会议大厅里鸦雀无声,报告没做完,两个人当场休克,波兰共产党总书记贝鲁特心脏病复发,就死在莫斯科了,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苏联党内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东欧各国,包括中国,整个思想一片混乱。

后来是中国共产党出来,政治局写了两篇文章,《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这个文章发表以后,确实对稳定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情绪各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一篇文章出了以后,苏共中央印了20万册,全党学习。

第二篇文章出来更不得了了,印了100万册。原来都是全世界共产党学苏联共产党的文件,现在是苏联共产党学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地位发生了变化。



而且到1957年的时候,莫斯科大学哲学博士考试,前提条件是你有没有读过毛泽东的实践论,如果没有读过,就没有考试资格。现在我们外交部档案,这方面的材料非常多。那时候东欧各国的思想非常活跃,批斯大林以后,双方在争论什么问题,最后争论不下去的时候,就一句话结束,就是我们等等,看看中国共产党怎么说,看看毛泽东同志怎么讲。

再有,波匈事件的实质是什么?实质问题是赫鲁晓夫处理不了东欧的事,请中国帮着处理。 1949年斯大林和刘少奇在莫斯科会谈的时候,曾经有个君子协定,说以后苏联共产党管欧洲革命,中国共产党管亚洲革命,毛泽东当然很高兴,好歹也管着十几个共产党。后来真的是,到1955年的时候,越南给苏联写信,说以后是不是就不要再通过中国,越南想跟苏联发生直接的联系,苏联都拒绝,说那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不是我们的事。

毛泽东坚持称“以苏联为首”是要垂帘听政?

当时提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实际上苏联办什么事都是听毛的,毛要是不发话,赫鲁晓夫什么事都办不成。包括他到了莫斯科以后,当时处理跟南斯拉夫的关系。这也是比较复杂的事,1955年苏南和解了,但是波匈事件以后,苏联出兵以后,纳吉躲到南斯拉夫使馆了,这样苏联就不能抓这个人,然后就找铁托,说要让他出来,铁托说,你要保证不能伤害纳吉,要不然我的威信就没了。

后来苏联说我们保证,给他送到第三国,不伤害他。结果纳吉一帮人刚从南斯拉夫使馆出来,苏联就把他塞到坦克车里拉走了。铁托非常气愤,说苏联人说话不算话,跟赫鲁晓夫就掰了,掰了以后,莫斯科会议就不来。赫鲁晓夫非常生气,毛泽东出面来安抚南斯拉夫,当时卡德尔和德热拉斯去的,还有波兰人,因为波匈事件以后,波兰人哥穆尔卡对苏联也很不满,也是毛出面做工作,所以很多事情赫鲁晓夫解决不了,就得靠中国共产党,靠毛泽东出面解决。

在整个开会的前前后后,赫鲁晓夫就像个跟班似的,跟着毛泽东到处跑。表面上这个会议是在莫斯科开,苏联是主人,我看背后的导演就是毛泽东。有一个现象让大家很不理解,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坚持一个口号,叫做“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为在这之前苏联跟中国人商量,说以后不要提这个口号,我们以后不能为首了,中国不同意。后来苏联说,要不然以中国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毛泽东也不同意,说不行,就是以苏联为首,赫鲁晓夫说这样不妥,我们现在也没有这个能力。毛泽东说就这样。把这个口号提出来以后,别人也不接受,像哥穆尔卡也不接受,苏联还有什么资格领导,毛就跟他解释,从整个毛的解释来看,其实毛讲的是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以谁为首谁就要负责,有什么事都要找他。

谁有实力谁才能为首,毛泽东讲了,美国人不怕我们,怕苏联,因为苏联有原子弹。给各国援助,要是以我为首,得我援助,还是苏联为首,他有钱。中国是不能为首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是个政治大国、人口大国,但是在经济上还不行,意思就是中国实力不行,所以中国不能为首。毛后面还有一句话,以苏联为首是以苏联为首,但是中国还有一句话,叫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赫鲁晓夫这个红花再好,也得靠我这个绿叶扶持啊。给我产生这样一个感觉,毛泽东是不要以中国共产党为首,但是他要垂帘听政,什么事你先在外面支应着,你负责,但是最后决定权是我的,实际上也是这样,1957年底之前,双方大体上就形成了这样的关系,包括毛和赫鲁晓夫本人,还有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



东欧国家后来为何不愿跟着中国走?

这次毛泽东访苏实际上起了两方面的作用,刚才我讲的这些大家可以感觉出来,中苏关系已经发展到一个最高峰了,提前一个月中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向中国提供核武器的协定,再加上莫斯科宣言,就算中苏政治上的合作,中苏关系达到了一个顶点,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现了重大的问题,这个重大的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他们的政策开始发生分歧,莫斯科会议的前提大家都认为是一致的,整个国际形势非常好,社会主义阵营蒸蒸日上,那会儿报纸上天天登的就是“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敌人一天天烂下去”。

苏联是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那会儿美国还没有,当时社会主义国家非常兴奋,觉得这个形势太好了。这么好的形势,下一步政策是什么呢?中苏开始发生分歧了,赫鲁晓夫认为,既然我们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帝国主义,我们更应该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我们不通过战争就能战胜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你看我发展这么快,我们能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靠力量就能够战胜他,并且在谈判桌上我们也有实力。所以他要继续坚持和平竞赛的外交方针。

但是毛泽东的想法恰恰相反,毛泽东说,既然我们力量这么强大,我们还跟他谈什么,打就完了,说敌人不打是不倒的,扫帚不到灰尘照样不会自己跑掉。必须要打,通过革命的手段,通过武装打败他,既然你的力量这么强大,还谈什么,所以什么“绞索政策”都是在这样的观念下提出来的。大不了就是核战争,核战争有什么了不起,全世界27亿人,死一半还剩一半,中国6亿人,死一半还剩3亿,我怕谁去。这个话一讲完,全场鸦雀无声,很多人没听懂,说毛主席怎么了,死3亿人不算什么,下面喝茶的时候都议论纷纷,捷克斯洛伐克总书记拿着咖啡直哆嗦,说中国6亿人,我们才2000万啊,都不理解。在这个问题上毛的这次发言,我说的是11月18号即席演说,关于核武器这个吓倒了一片人。

后来很多东欧国家不再跟着中国走这是一个最主要原因,毛泽东提出的政策他们认为太具冒险性,太具战斗性,而东欧的很多国家不愿意打仗,这个跟苏联是比较一致的。


http://www.chnqiang.com/article/2011/0116/mil_36491_1.shtml
怪不得俺八岁的时候某些老爷爷就说咱深得老毛真传。
;P;P:P
猫咪狂人
是真是假的啊,讨厌毛有错也不至于黑嘛!
爱小狼 发表于 2011-2-4 11:21


只有不怕打核大战,核讹诈才对你无效。

毛主席就看穿了核武器不会被实用的,美帝是纸老虎。这种战略眼光,当时谁人能及。
虽然说MD不一定敢用,总有让人被绑架的感觉........
我希望我是活着的那6亿人,死了的那6亿人的名额,让耄粉去填吧~
老糊涂老糊涂,所以老了一定要退休。

只有不怕打核大战,核讹诈才对你无效。

毛主席就看穿了核武器不会被实用的,美帝是纸老虎。这种战 ...
张菊 发表于 2011-2-4 11:27



    正解
艾森豪威尔就看出来了,后来说毛主席战略眼光很准,核武器威力最大的时候是在发射架上
核武器用出去也就是个超大威力炸弹的本质,而且也没人敢用,如果你不怕打核大战,就更不怕核讹诈了,核讹诈就无效了
苏东那一圈和赫鲁晓夫就没这个眼光
只有不怕打核大战,核讹诈才对你无效。

毛主席就看穿了核武器不会被实用的,美帝是纸老虎。这种战 ...
张菊 发表于 2011-2-4 11:27



    正解
艾森豪威尔就看出来了,后来说毛主席战略眼光很准,核武器威力最大的时候是在发射架上
核武器用出去也就是个超大威力炸弹的本质,而且也没人敢用,如果你不怕打核大战,就更不怕核讹诈了,核讹诈就无效了
苏东那一圈和赫鲁晓夫就没这个眼光
那时候这么牛?

那时候这么牛?
柳慕苏 发表于 2011-2-4 14:44



    实际上当时毛主席是继承了斯大林精神领袖的地位,可惜斯大林本人说话很直不拐弯抹角,毛主席(和后来TG众领导人也是)喜欢依中国传统用隐喻,赫鲁晓夫和东欧那一群人战略水平不行就分辨不出信号
  美国人水准比较高,就听的懂,后来尼克松和基辛格不也是揣测了好几次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隐喻?
基辛格回忆录说,中国领导人的每一个举动都带有很深的含义,不能仅看表明动作
毛泽东邀请斯诺上天安门,他就抓住了这个信号
那时候这么牛?
柳慕苏 发表于 2011-2-4 14:44



    实际上当时毛主席是继承了斯大林精神领袖的地位,可惜斯大林本人说话很直不拐弯抹角,毛主席(和后来TG众领导人也是)喜欢依中国传统用隐喻,赫鲁晓夫和东欧那一群人战略水平不行就分辨不出信号
  美国人水准比较高,就听的懂,后来尼克松和基辛格不也是揣测了好几次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隐喻?
基辛格回忆录说,中国领导人的每一个举动都带有很深的含义,不能仅看表明动作
毛泽东邀请斯诺上天安门,他就抓住了这个信号
毛泽东深知原子弹这个东西的真正意义所在
没有的时候鄙视他
然后自己搞出来 就不怕了
  
另外有些鱼自己跳出来了
玩孙子兵法东欧人还嫩了点,这招叫什么来着
有些鱼跳出来了,这是一篇隐藏的很深的钓鱼文?
铁血烈鹰 发表于 2011-2-4 15:32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毛主席就是一部不朽传承的巨著,泽被后世
juelian 发表于 2011-2-4 14:49
斯诺上天安门是老毛想借此发信号,他认为斯诺和CIA能套关系,可是美国人根本没注意到斯诺。
还记得朱成虎吗
当年朱成虎放言 如果美国介入台海冲突时,我认为我们将必须以核武反击。如果美国人决心干预,我们就决心反击。我们将准备让西安以东的所有城市被摧毁。当然,美国人将必须准备好数以百计,或两百个,甚至更多的城市被中国人夷为平地。
这招数和毛主席一模一样,本质上讲也是核讹诈,而且是很厉害的核讹诈,搞的美国人喋喋不休了好多年。
态度上的坚决有助于在面对讹上 争取主动

俗话说‘光脚不怕穿鞋的’,这就是个态度问题,并不是表示光脚就是好的,光脚就不冷,这是个态度。

所以在在这个问题上 那些打毛黑枪的最好都把嘴闭上,没啥可咧咧的
现在玩g2啦,不说这个啦
美苏和平共处,中国就被边缘化啦。所以,太祖就“踢赫秃子的屁股”不让他们结为一体。
至于藐视核弹的后果,吓到的是些东欧杂碎和本国JY。
钓鱼文吗?
毛主席还是很透彻的,视野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