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64式坦克(16L有T-72来源)补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02:16


NUC-0054.jpgNUC-0047.jpgNUC-0049.jpgNUC-0050.jpgNUC-0053.jpg看了一些资料,上面提到我国获得过64即T-72,时间大概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某个时间,很想知道是怎么整来的?,这段时间里都有哪些国家装备了T-72?

图片发了。。。。

NUC-0054.jpgNUC-0047.jpgNUC-0049.jpgNUC-0050.jpgNUC-0053.jpg看了一些资料,上面提到我国获得过64即T-72,时间大概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某个时间,很想知道是怎么整来的?,这段时间里都有哪些国家装备了T-72?

图片发了。。。。
是T64吧,T64比T72先进,但可靠性堪忧,仅少量装备苏军,T80好像和T64有很大渊源。
TG当年说的64式就是T-72
对T-72车体的测绘,消化,吸收(获了部级科技进步奖)是84年完成的。关于64式的说发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你把我搞糊涂了也,只听说过T64和T72什么的。。。。。

还有,T64的装备数量也是上了千的,并且是T80出现前驻东德集群的主力坦克哟。。。。。

貌似T64是苏联最后的混乱时期才搞到的,倒是T72似乎要搞到手更早
书上就是这么写的,我有时间去拍张纳米照吧
T64很神秘,除了苏军自己用既没给小弟用也没没有对外出口过
abc1261819 发表于 2011-1-5 18:59


    1994?95?年第12期坦克装甲车辆上面介绍80式坦克三大性能的时候就拿64式坦克作的对比,莫非?纳米图是那个?
回复 8# sunbamboo124


    什么啊,我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机把那几句话照下来给大家看看,
你的联想能力过于强大了!!
  现在那个阅览室不开门,我明天再拍吧。
abc1261819 发表于 2011-1-5 18:11
“那个时候捏不是白给滴,他们给了我们一个新的T-72”——某院士:D
爬过原装T-72的飘过~~~
回复 10# agein


    老大啊,再多说一些啊,谁给的啊?
该坦克1971年投产,1973年大量装备部队,1978年将T-72G的全套生产许可转让南斯拉夫.从1979年起,还装备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及罗马尼亚等华约国部队,同时向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朝鲜、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印度等国出口。
回复 12# abc1261819
罗马尼亚,徐滨士的专访
回复 13# agein


    作为毛子的小喽啰,竟敢给TGT-72坦克,这得是什么样的的好处啊?
徐滨士:那个时候呢不是白赠送,他们给我们苏联的一个T-72新坦克。

  T-72坦克,1973年由苏联生产,1974年开始大量装备部队,成为苏联的主战坦克。1979年T-72被装备在捷克斯洛伐克及罗马尼亚等华约国部队,成为华约国主战坦克。

  曾涛:听您刚才的介绍我理解当时大家为什么给你这个外号的原因,

  除了您说的当时这个想法很创新,从来没有人这样想过,更不用说去做过。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可能因为部队的这种管理体制,包括您刚才讲的,在武器装备上这样一种严格的要求,就是总而言之就是一个严字,那么这样一个严字的话就使得在做科学试验的过程中,因为我们都理解科学试验它是有成功有失败的,不是说你做试验就一定可以成功,但是这样一种环境下会给你这种所谓的,可以失败的这个空间变得非常的小,换句话说,就是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徐滨士:对。

  曾涛:是不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其实您自己和您所在的这个研究小组压力非常的大,因为提出了一个从来没有人去想过的一个想法和做法?

  徐滨士:对,完全对。

  曾涛:会有很多人给你压力吗,当时?

  徐滨士:当时大家也有一部分人呢就不同意做。我们当时他们说咱们是院校,搞教学的,不必去搞这种研究。

  这是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呢,觉得呢这些高新技术是制造业、地方上的事儿,不需要我们军队来做。

  这是一种反对的观点。但是也有赞成的,有不少,大多数还是赞成我的观点,说未来作战部队,必须要掌握新技术。因为没有这个呢我们自己呀,在作战的装备上要想解决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行。

  曾涛:就永远的跟在别人的后面。

  徐滨士:部队有的战士啊,有的干部啊,我带部队的学员到部队去实习,他们有些战士啊,就有些零件就修不了。他们批评我们怎么说呢,说:“我们能解决的问题,你们也能解决,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们也解决不了。”这实际上是对我们的批评,这就是说它部队上修不了的零件你也修不了,人家能修的你也能修,说明呢你这个院校必须要……

    换句话说就是不知道你们这些学者是干什么的。

  徐滨士:对对对。他就觉得你不能够为部队很好的服务。所以我们听了这些话以后,很受教育,也是很受刺激。

曾涛:那个时候您的这种大胆是从哪里来的?

徐滨士:我的大胆,表面上是大胆,实际上我们是非常认真仔细研究每个环节,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为你失败了,你将来就不会再有你发展的余地了。

  曾涛:没有机会了。

  徐滨士:表面上我们说要做,实际上我们是在底下认真研究各种方案,把失败的可能性缩小到最小。这个是我们最艰苦,任务最繁重的。

  徐滨士的等离子修复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为部队节约366万元的维修费用。

  徐滨士也因此而名声大振。然而在这重重压力之下,是什么支撑了他的那份坚韧?

  徐滨士:我恰好在文化大革命又挨了批。

  曾涛:挨批的原因是什么?

  徐滨士:他说我是资产阶级反动权威,

  曾涛:是不是因为跟当时苏联的专家有关系呀?

  徐滨士:对,也有关系。资产阶级反动权威,另外还说我是外国的间谍,

  曾涛:是因为俄文太好了?

  徐滨士:对,有俄文啊,单独跟苏联人接触,所以要查我。当时被批评,被批判……

  曾涛:批斗很厉害吗?

  徐滨士:也还是蛮厉害的,反正戴了高帽了,要挂铁牌子,要游街,就都做了……蹲在牛棚里,当时我还年轻啊,我自己想想我还不够权威。

  曾涛:那么忽然经历这样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是不是在今天想起来都是一个在自己人生里面很大的一个转折点?

  徐滨士:这是一个磨炼,这个时候你要学会坚强,能够坚持自己,能够有坚强的意志,能够挺得过来。所以这个应该从反面来说,我还是第一次提升和意志的磨练。

  随着各种新式反坦克武器的出现,现代战争中坦克的损伤率大大增加。快速修复战损坦克的能力的高低,成为左右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以色列和埃及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展开了二战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坦克大会战。仅一天中双方损坏的坦克就达400余辆。如何进行快速修复成为确保战斗力的关键。在18天的战争中,以色列军队损伤坦克的快速修复率高达86%,而埃及、叙利亚却仅为34%。 最终以军摆脱了被动,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神奇的快速修复]

  徐滨士:中东战争就有这个很好的实例,埃及的坦克越来越少,这个以色列的坦克越来越多,它甚至于把埃及抢过来的坦克,以后也修好了,他也用了。就说明啊这个维修啊,快速维修的重要性。

成功不久的等离子喷涂技术,虽然质量很好,但是一大弱点就是维修速度太慢,无法进行现场快速维修。对徐滨士来说,这成为摆在他面前的新课题。

  徐滨士: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好处就是,从我们部队来说呢,质量是比焊接,堆焊,大大提升了一步。但是缺点呢,现在就是说在部队作战,刚才我说了你必须要具备野外抢修技术。你这种大的设备你拿不到野外去。后来我们也发现有一种叫电刷镀的技术比较轻便。我们就在80年代就把这个电刷镀技术做起来了。电刷镀技术呢就是把过去镀槽里面的电镀,弄一个镀笔像刷子一样的把镀液蘸起来就刷这个局部,而这个技术呢确实还解决了一些过去不能修复的一些大零件,你比如坦克车的车体,车体也有一个轴孔,就是安轴的那个大孔,那么大的车体,你要坏了,要拿到机床上去加工那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呢我们用电镀的方法就能够给它找正,就是说哪块磨损大了我多刷一会儿,哪块磨损小了我少刷一会儿,这样逐步地用给它修复。

  曾涛:那么后来您新的创新做出来的这种电刷镀的技术,它修复一个坦克最快的速度是多少?

  徐滨士:它修复一个零件也就大概有半小时就可以了。

  [金娃娃穿了双破草鞋]

  在坦克身上,变化最小的恐怕就要数履带了。然而对中国的坦克部队来说,一直困扰他们的也正是坦克履带的短寿问题,部队官兵戏称说,中国的坦克是金娃娃穿了一个破草鞋。

  曾涛:那么我们通常会在关于战争的纪录片里看到,经常有很大片的坦克被破坏掉了,停在那里。那么在作战过程当中实际上坦克最容易被打坏的是哪些部分?

  徐滨士:最容易打坏的还是它的行动部分,也就是像人的两条腿一样,就是说在它履带,两边的履带板。

  这个履带容易被炮击打,防护得不好,因为正面的、左面、右面它都有钢板,装甲防护的钢板,最容易打就是暴露在外面的,行动、传动部分。

  曾涛:您刚才讲到坦克它容易坏的部分就是它暴露在外面的传动部分,那么坦克的履带,它的使用寿命,您后来在这个方面是不是也做了很大的尝试呢?

  徐滨士:对,我们原来做的坦克履带的寿命啊比较短,咱们国家履带寿命大概是三千公里左右,美国的是六千公里,俄罗斯的是五千公里。我们就在研究,现在部队也提出来说我们坦克是金娃娃穿了一个破草鞋。当时我们研究这个磨损零件当中就觉得我们履带钢啊,耐磨性啊是不够理想的。我们做了实验,结果呢证明,把这个履带啊,全世界都用的一种钢,叫做锰13。这个钢一共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英国哈德菲德一人发明的,到现在一百多年了,这个成分变得很少。我们又发现另外一个理论,就是说把这个锰啊如果降下来它的耐磨性就提高了,我们就把这个钢啊,把它降低了,锰从13降低到8到9,哎!效果非常好!试跑的结果呢证明,我们的新型履带的钢大概能跑一万公里,超过了美国他们的一倍。

  [表面工程]

  80年代初英国教授汤姆 贝尔首次提出“表面工程”概念。1987年一直关注这一领域的徐滨士,在国内创建了第一个表面工程研究所。这不仅为中国的表面工程开辟了一条新路,也开拓了高科技维修的巨大空间。

  su-27是先进的战斗机,但是在修复发动机叶片榫头时必须使用国外的技术,修复一次需要50万元人民币。

  在使用了徐滨士研究的纳米电刷镀技术进行处理后,成本降低到了5千元人民币。舰船的防腐一直是海军的难题,为此他们也找到了徐滨士。

  曾涛:您刚才讲到这个表面工程,我想到一个,也可以说您自己经历过的一个事件。那么您介绍说就是我们的海军和美国的海军在见面的时候,美国海军的一个司令官认为我们这个甲板表面非常不防滑。

  徐滨士:对。

  曾涛:然后后来又把这个攻坚的任务交给您了是吗?

  徐滨士:海军有两项任务,一个是海军甲板的腐蚀。在海上它的钢板,咱们的船大概七八年就腐蚀穿孔了,到这个时候修复一次甲板呢,大概更换率达到快50%的钢板更换率。我们后来用这种电弧喷涂技术还提升了它的耐腐蚀性,这个效果比较好,寿命预计可以到十五年了。这个铝把它喷成涂层喷到钢铁表面上,这样的话这个钢板在海里面耐腐蚀性大大的提高,寿命预计可以到15年了。这样我们觉得这个是挺重要的。这是一个,第二个呢,就是这滑涂层。这个防滑涂层我们是研究了一种在铝的包着的里面的叫做粉芯石材,就是里边是用的陶瓷,氧化铝陶器的芯,外表是铝皮包着的,这一种的电弧喷涂上去形成的涂层里面分散的氧化铝的颗粒,耐磨的,同时呢是,基材呢又是铝的,这样铝的很耐腐蚀,这个颗粒呢防滑。这样我们研究出这个材料,是我们一个创造性的研制出来,达到了我们国际上的水平这个是我们叫做防滑涂层。

  [B-52的命运 再制造]

  B-52是美国50年代生产的著名轰炸机,被称为同温层的老兵。按照常理,这种已经服役了半个多世纪的飞机早就该淘汰了,但在最近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人们又见到了它的身影,是什么使B-52再显威力?这个秘诀就使再制造。

  2003年,我国已经进入家用电器报废的高峰期,每年淘汰的家用电器达一千五百万台,电脑的淘汰量也达五百万台,另一方面,资源短缺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999年,徐滨士首次在国内提出再制造这一概念,并创造性的赋予了它中国特色的全新内涵。

  曾涛:再制造工程我们的含义是什么呢?

  徐滨士:就是从这个装备的生命来说,从设计、制造、使用、维修到报废,过去报废的就扔了,现在报废了以后呢,我把它拿回来,作为这个装备的不少重要的零件,像我刚才介绍的能够修复的零件一样,但是我们要用高科技的维修,但是呢又是要产业化的,不是单件的,不是一两件的而是成批量的生产,所以这样的话,高科技维修的产业化以后,我们的这个过程叫做再制造过程,譬如说我们有一个坦克零件,锻造出来71公斤,把它加工出来以后剩了19公斤,那50多公斤变成铁屑了,完了这个零件就变成了1200块钱一个,但是报废的时候你把它化铁了,附加值都没有了,就是那些机械加工孔的都没有了。如果再制造的时候,只是它的一个表面给它修复了,我们统计用了0.25公斤的材料,把它修复起来用了120块钱,它很多原来的部件、各个表面都保存下来了,这样再利用了。所以这一点上我觉得应该看到这个再利用价值最高的,环境改善最好的,能源节约最好的是再制造。

  曾涛:在前两天,刚刚出版的参考消息上,我刚刚看到了您的观点,您谈到废旧品的回收业会成为未来谋生和就业的一个新的工业。

  徐滨士:对,这个再制造,就是未来新的工业增长点。因为现在的工业,我们现在都是先进的制造技术,这个用的人力少,效率高,但是污染环境大。它们大概占了污染,先进的工业制造业污染环境占了70%。但是我们如果用再制造代替部分的制造,那就大大的减少了环境污染。再制造的概念我刚才说过,就是说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和超过新品,成本只有50%,节能大概60%以上。

  目前在我国,再制造主要表现在汽车发动机的再制造工业中,其中山东复强厂的发动机再制造能力已达到一万五千台。发动机再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也让徐滨士深感欣慰。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在这里走出了一大批中国现代化国防的高级将领和部队最急需的高级技术人才。1954年正在哈工大读研究生的徐滨士被调到这里担任坦克维修专业的助教,然而这次调动却让年轻的徐滨士倍感失落。

  曾涛:我听说您当时,刚刚把您决定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来学这个维修的时候,您自己是非常不愿意的?

  徐滨士:对。

  曾涛:觉得这是一个……不是一个自己心里所期望的一个理想的专业。

  徐滨士:当时我们国家没有维修工程这个专业,当时我学的是制造,机械制造和设计。

  曾涛:觉得这是高水平的行业?

  徐滨士:对,机械设计制造呢,觉得它是高学术水平的一个专业。维修呢总是使人们认识现状,当时的现状就是敲敲打打。

  曾涛:那么您自己真正开始对这个领域感兴趣,就是发现它有一个广阔的天地,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

  徐滨士:大概是在调入哈军工以后,工作了接近两年以后。

  曾涛:其实从这个一开始来看呢,您就是说是跟修复打交道,或者说这一辈子都跟修复在打交道,但是一开始的这个修复呢,实际上是说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家在一种贫困的状态下逼出来的,一定要去想到一种省钱的又能有效的一种方法。而到今天呢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我觉得您已经完全把这个意义,或者说把这条研究之路走得很宽广了。

  [科学上没有坦途]

  徐滨士:这是我们部队科研的一个特点,就是说我们部队装备的维修费用不多,我们想做深入的工作,必须要把技术做出来,并且能够在部队里推广,必须要实用。

  第二,必须要能够节约。不能花大钱,现在我们的技术往往用不起来。

  曾涛:徐院士,刚才我们讲了很多您自己所做的很多高科技成果,在我们的坦克上,修复也好,应用也好这样一些工作,那么我不知道就是今天就是中国的坦克跟国际上的同样的这些坦克来相比,它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

  徐滨士:应该这样说,我们先进的坦克应该是国际上90年代的水平了,虽然他们最先进的坦克我们达不到它,但是我们也落后不了多少,在坦克武器上我们也达到了90年代以上的水平,但是我们自己有些坦克装备可能落后一点,但是我们加上我们的更新改造,也是有它应有的战斗力的。

  [坦克保姆]

  坦克,让徐滨士操了一辈子的心,今天在回首几十年的科研历程,他说,自己最爱的还是坦克。

  曾涛:那徐院士我很想了解,在您一生的这些科研的一次次的这种创新和突破当中,什么时候是您自己最快乐的时候?

  徐滨士:应该说是这样吧,每一项工作做出了成绩,成功了,对我们的建设或者我们的装备发展起了作用了,这是我最大的愉快的事儿。

  曾涛:您觉得这个过程苦吗?

  徐滨士:这个过程开始,是很苦的。但是通过了最后的成功能够回报了这个苦。我是觉得马克思有句话,就是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路,只有在那曲曲小道上,不畏艰苦,勇于攀升的人才能达到高峰。我觉得这一句话非常对,而且在实践当中也确实是这么一个实践,所以也支撑了我不怕失败。
回复 16# agein


    这样啊,那怎么就把T-72叫64式啦?
abc1261819 发表于 2011-1-5 20:53

大概是出于保密考虑?

回复  abc1261819

给你全文吧

现代战争中,坦克是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和苏联在库 ...
agein 发表于 2011-1-5 20:31


罗马尼亚的T-72?TR-125项目?
回复  abc1261819

给你全文吧

现代战争中,坦克是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和苏联在库 ...
agein 发表于 2011-1-5 20:31


罗马尼亚的T-72?TR-125项目?
回复 19# AIM-47
毛子直接出口给罗马尼亚的
这文章又被翻出来了,偶当时就说过细节很有意思
T64是高级货, 老鹅自己用的
文中的64式不是苏联T64吧
回复 23# 逆光


    当然不是
80年代貌似T-64也搞到过手。
我国有时对特殊渠道进来的装备起一个代号,比如,最早搞到的响尾蛇称为91号兵器(好像是这个数,时间太久了)。

楼主说的可能也是这种情况。
原来T-72是这么搞到手的,原来中国有这么牛的材料专家。那个敌我识别装置以前一直以为是卫星通讯收发的呢。我有个疑问,院士说我方坦克敌我识别装置向对方发射信号,如果信号反射回来就是己方战车,否则就是敌方,那么战场上万一这个装置自己出技术故障或被打坏了不能反射信号那不就惨了吗?
sunbamboo124 发表于 2011-1-5 20:06
1994?95?年第12期坦克装甲车辆上面介绍80式坦克三大性能的时候就拿64式坦克作的对比,莫非?纳 ...
1bdb8cec62792209fdb9ba158d9.jpg是这个吗图
编导不懂事啊。。该让主持人深挖那句套红的话呀。
那个时候呢不是白赠送,他们给我们苏联的一个T-72新坦克。

看到这里俺只想笑,84年的时候,那郭科长还煞有介事的不告诉我们是从哪里搞来的,说让保密。呵呵,现在在电视台上公开报道,还是他后来的单位的人说的。真是呀。哼哼,不厚道。
和谐真人 发表于 2011-12-7 00:08
是这个吗图
介个图下面说了是80不是72啊

牛虎 发表于 2011-12-7 10:50
介个图下面说了是80不是72啊


这个应该是90年代以后的事了吧。
牛虎 发表于 2011-12-7 10:50
介个图下面说了是80不是72啊


这个应该是90年代以后的事了吧。
damo56030 发表于 2011-1-5 18:53
你把我搞糊涂了也,只听说过T64和T72什么的。。。。。

还有,T64的装备数量也是上了千的,并且是T80出现 ...
T-72M 1980 罗马尼亚
59特射 发表于 2011-12-7 11:09
这个应该是90年代以后的事了吧。
太爽了,楼上楼下全是前辈的楼

图上说是95年

看图片像是在一机的库房。

59特射 发表于 2011-12-7 10:42
那个时候呢不是白赠送,他们给我们苏联的一个T-72新坦克。

看到这里俺只想笑,84年的时候,那郭科长还煞 ...


前辈说那个郭科长不厚道,当时需要吗,那年头都那样,当初有一阶段陪着去考察个厂房,后头跟着眼睛跟机枪一样犀利的俩碴,现在虽然严,但也可以适度公开照片了。
59特射 发表于 2011-12-7 10:42
那个时候呢不是白赠送,他们给我们苏联的一个T-72新坦克。

看到这里俺只想笑,84年的时候,那郭科长还煞 ...


前辈说那个郭科长不厚道,当时需要吗,那年头都那样,当初有一阶段陪着去考察个厂房,后头跟着眼睛跟机枪一样犀利的俩碴,现在虽然严,但也可以适度公开照片了。
59特射 发表于 2011-12-7 10:42
那个时候呢不是白赠送,他们给我们苏联的一个T-72新坦克。

看到这里俺只想笑,84年的时候,那郭科长还煞 ...
老大淡定哈,都二十多年了,当时算秘密现在也该解密了。
agein 发表于 2011-1-5 20:31
回复 15# abc1261819

给你全文吧
就是 空版中 热烈讨论的 那个 某大修厂 阿拉三姨夫 高温涡轮 延寿修补技术 一脉相通,看来毛子真木有这等技术,不然罗马尼亚也不会冒风险用T-72来换。
牛虎 发表于 2011-12-7 11:16
太爽了,楼上楼下全是前辈的楼

图上说是95年
好像有个展览,但俺军那时缺钱。只好发挥一下中华美食和美酒的魅力了
牛虎 发表于 2011-12-7 11:22
前辈说那个郭科长不厚道,当时需要吗,那年头都那样,当初有一阶段陪着去考察个厂房,后头跟着眼睛跟机 ...
其实老郭是熟人呢,他当时带着我们搞改革呢。
agein 发表于 2011-12-7 11:23
老大淡定哈,都二十多年了,当时算秘密现在也该解密了。
开个玩笑。只是想一想当年他那个神秘的样子就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