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解决岛争有缓有急 可相机夺回南沙岛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18:47
学者:解决岛争有缓有急 可相机夺回南沙岛礁
2011年01月04日   来源: 新华网



    中国5年建5艘渔政船 将对钓鱼岛展开永久性巡逻

    要以百年眼光规划海洋战略


    尹卓,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少将


    许可,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海洋问题专家

    葛莱仪(Bonnie S Glaser),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弗里曼中国研究部主席

    【先驱语录】

    尹卓:现在美国重返亚洲,欠缺经济实力的足够支撑,所以只剩下凭借超级军事大国的力量,制造新的安全问题

    许可:解决南海问题不能拖延,越晚解决,中国就要付出越大的政治和经济代价
葛莱仪: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不会挑战美国或现存的国际秩序”多少已经成了“陈词滥调”了

    【访谈动机】

    从北至南,中国的海疆安全软肋在今年呈现得十分突出。美国航母搅动得黄海一片沸腾;国务卿希拉里轻描淡写的一句“事涉美国利益”就在南海掀起狂风巨浪;日本在钓鱼岛上扣押中国船长给暗流汹涌的东海凭添风波。

    海洋,从来都激荡着汹涌澎湃的大国梦想。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19世纪杰出军事家马汉的名言多少年来都在冲撞着各个民族国家的雄心。眼下,历史和未来的轴承线已经摆在了中国的面前!只有黄水海军,何来伸张海权;龙困浅滩近海,何谈民族崛起。

    我们要迈向强国之路,必须首先读懂眼前这一片深蓝:

    该以怎样的智慧和心胸,向历史遗留的岛屿争议问题寻求突破?该怎样顶住种种外部压力,修炼自身的海权“内功”?该如何站在国策的高度,衡量并设计海权发展的大战略,彻底摆脱有海无洋的困扰和束缚?

    ——经略海洋的求解课题已经摆上了中国崛起的议事日程。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李颖 发自北京

    形势恶化根在海上力量薄弱

    《国际先驱导报》:2010年中国外交的特点之一就是和周边国家的海洋争议问题比较突出,从黄海、东海到南海都是多事之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这些现象是否意味着中国海洋的整体形势走向恶化?

    许可:这些问题今年突显有国内国际的多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的“海洋议题”中,台海问题占据首位,其次才是周边海域的争议问题。今年6月底,两岸签署了ECFA,经济联系更紧密,台湾马英九当局也希望保持现状。预计未来5年到10年两岸爆发冲突的可能性较小。以前,美日往往通过台湾问题或台湾当局向中国大陆施加压力。目前,美日打“台湾牌”的效用降低,转而寻求其他的海域争端下手。

    海洋问题今年突显还有中国自身的原因:由于中国自身海上力量的薄弱,使外国势力能以非常少的代价就可以对中国造成很大的打击。希拉里的一句有关南中国海安全有关美国国家利益的话,就大大震动中国。美国的亲密盟友日本则利用掌控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抓捕在附近海域活动的中国渔民与之呼应。

    综上因素,造成中国海防四面楚歌的局面。

    尹卓:从表面上看似乎今年中国周边的海洋问题突显,实际上我的判断是,中国周边的海洋形势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周边的海洋争端是历史遗留问题。

    冷战结束之前,即80年代中期之前,是中国周边海洋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中国面临的整体外部形势是两大超级大国的围堵,甚至是核战争的威胁。根据美国苏联的解密档案及一些政要的回忆录可以归纳出,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至少有五次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筹备动作。

    80年代之后,世界形势及中国外交所处的整体环境是“和平和发展”,这一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之前中国面临生存问题,海上安全及岛屿争端等问题都被掩盖了。80年代后,核战争的威胁基本解除,海洋安全问题包括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才突显出来。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1/04/c_12941515.htm学者:解决岛争有缓有急 可相机夺回南沙岛礁
2011年01月04日   来源: 新华网


    中国5年建5艘渔政船 将对钓鱼岛展开永久性巡逻

    要以百年眼光规划海洋战略


    尹卓,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少将


    许可,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海洋问题专家

    葛莱仪(Bonnie S Glaser),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弗里曼中国研究部主席

    【先驱语录】

    尹卓:现在美国重返亚洲,欠缺经济实力的足够支撑,所以只剩下凭借超级军事大国的力量,制造新的安全问题

    许可:解决南海问题不能拖延,越晚解决,中国就要付出越大的政治和经济代价
葛莱仪: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不会挑战美国或现存的国际秩序”多少已经成了“陈词滥调”了

    【访谈动机】

    从北至南,中国的海疆安全软肋在今年呈现得十分突出。美国航母搅动得黄海一片沸腾;国务卿希拉里轻描淡写的一句“事涉美国利益”就在南海掀起狂风巨浪;日本在钓鱼岛上扣押中国船长给暗流汹涌的东海凭添风波。

    海洋,从来都激荡着汹涌澎湃的大国梦想。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19世纪杰出军事家马汉的名言多少年来都在冲撞着各个民族国家的雄心。眼下,历史和未来的轴承线已经摆在了中国的面前!只有黄水海军,何来伸张海权;龙困浅滩近海,何谈民族崛起。

    我们要迈向强国之路,必须首先读懂眼前这一片深蓝:

    该以怎样的智慧和心胸,向历史遗留的岛屿争议问题寻求突破?该怎样顶住种种外部压力,修炼自身的海权“内功”?该如何站在国策的高度,衡量并设计海权发展的大战略,彻底摆脱有海无洋的困扰和束缚?

    ——经略海洋的求解课题已经摆上了中国崛起的议事日程。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李颖 发自北京

    形势恶化根在海上力量薄弱

    《国际先驱导报》:2010年中国外交的特点之一就是和周边国家的海洋争议问题比较突出,从黄海、东海到南海都是多事之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这些现象是否意味着中国海洋的整体形势走向恶化?

    许可:这些问题今年突显有国内国际的多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的“海洋议题”中,台海问题占据首位,其次才是周边海域的争议问题。今年6月底,两岸签署了ECFA,经济联系更紧密,台湾马英九当局也希望保持现状。预计未来5年到10年两岸爆发冲突的可能性较小。以前,美日往往通过台湾问题或台湾当局向中国大陆施加压力。目前,美日打“台湾牌”的效用降低,转而寻求其他的海域争端下手。

    海洋问题今年突显还有中国自身的原因:由于中国自身海上力量的薄弱,使外国势力能以非常少的代价就可以对中国造成很大的打击。希拉里的一句有关南中国海安全有关美国国家利益的话,就大大震动中国。美国的亲密盟友日本则利用掌控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抓捕在附近海域活动的中国渔民与之呼应。

    综上因素,造成中国海防四面楚歌的局面。

    尹卓:从表面上看似乎今年中国周边的海洋问题突显,实际上我的判断是,中国周边的海洋形势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周边的海洋争端是历史遗留问题。

    冷战结束之前,即80年代中期之前,是中国周边海洋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中国面临的整体外部形势是两大超级大国的围堵,甚至是核战争的威胁。根据美国苏联的解密档案及一些政要的回忆录可以归纳出,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至少有五次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筹备动作。

    80年代之后,世界形势及中国外交所处的整体环境是“和平和发展”,这一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之前中国面临生存问题,海上安全及岛屿争端等问题都被掩盖了。80年代后,核战争的威胁基本解除,海洋安全问题包括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才突显出来。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1/04/c_12941515.htm
    葛莱仪:中国与其邻国之间的分歧首先应当由这些国家之间内部来解决。只要他们能妥善解决,美国没有必要介入。只有当冲突各方都希望美国来扮演斡旋角色时,美国才应当这么做。在中日岛屿摩擦中,我个人的看法是,美中日三方的高层对话将是很有价值的,但那不能被当成一场美国在中日间充当仲裁的游戏。美中日是亚太的三个大国,他们应当更密切地合作。

    2010年海洋冲突集中爆发,敲响了中国海洋问题的警钟,或许这能成为中国的契机,反思国家海洋战略,进一步重视海洋,将规划海洋战略、建立海洋秩序及加强海上执法能力的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奠定中国海洋强国的百年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