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中国渔政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22:42
日本海上保安厅星期日(11月28日)称,当日早晨又在两国争议水域发现中国渔政船。

日本官员说,日本巡逻舰艇和飞机警告中国船只不要进入日本领海。

中国和日本都声称对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水域行使主权。日本海上保安厅星期日(11月28日)称,当日早晨又在两国争议水域发现中国渔政船。

日本官员说,日本巡逻舰艇和飞机警告中国船只不要进入日本领海。

中国和日本都声称对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水域行使主权。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 ... f_japan_china.shtml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
距離釣魚島44公里水域
还远着呢~还是要上去立个主权碑
派军舰去吧【保护渔政船】
日本政府为应对中国渔政船设置情报联络室

http://china.kyodo.co.jp/modules ... e&storyid=87846
       
11.28 15:35

  【共同社11月28日电】因发现2艘中国渔政船在日本冲绳县尖阁诸岛(中国名:钓鱼岛)毗邻区内航行,日本政府28日在首相官邸的危机管理中心内设置了情报联络室。
上去整个主权碑
就要一直不停地进行巡逻
“科学三号”预定考察钓鱼岛以北400多公里外海域的海流和海洋地质。
渔政不去黄海打酱油,跑日本去做什么
第11管區海上保安總部(那霸)表示,兩艘船分別為「漁政310」和「漁政201」。「漁政310」是可搭載兩架直升機的中國最先進漁政船。由於機庫並未打開,無法確認「漁政310」是否搭載了直升機。
中国渔政船昨巡航赤尾屿 日方出动5船3机尾随

http://news.southcn.com/g/2010-11/29/content_17984939.htm

2010-11-29 09:33:23 来源: 南方网

昨日上午7时40分,由中国渔政310和201船组成的护渔编队,开始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最东北部的赤尾屿海域进行巡航。至此,编队已覆盖钓鱼岛周边所有海域。

编队已完成对8个无人岛礁巡航

昨日上午7时40分,在连续航行14个小时后,护渔编队抵达位于钓鱼列岛中最东北部的赤尾屿海域。赤尾屿位于东经124°34′09″ ~124°33′50″,北纬25°53′54″~25°54′06″,面积为0.0609平方公里。亦称赤屿、赤坎屿、赤尾山、赤尾岛、赤尾礁。

蓝天白云下,赤尾屿清晰地出现在了编队前方。仔细看去,赤尾屿上基本不见绿色,“像个小老鼠”,310船上众人纷纷笑言岛的前部像老鼠的头部,中部的山峰像一对竖起的耳朵,后部则像鼠的臀部,再加上灰黑色的岩石,宛如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趴在海平面上张望。

编队此次依旧从西北方向进入赤尾屿,但与巡航钓鱼岛时逆时针方向不同,编队昨日按照由西向东,随后向南,再向西,最后朝北的顺时针方向。至14时,编队以平均13节的航速顺利完成对赤尾屿海域的绕圈巡航,总长度约80海里。

15时54分,编队到达黄尾屿海域,16时40分,被前者遮挡的钓鱼岛映入眼帘。同时出现的,还有两岛之间的南小岛与北小岛。

至此,护渔编队已经完成对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8个无人岛礁的巡航,覆盖了钓鱼岛周边所有海域。

日方共出动5船3机尾随

昨日的巡航中,日本保安厅出动了包括PL125、PL66及PLH06等在内的5艘船只,以及两架固定翼飞机与一架直升飞机尾随编队。

清晨4时50分,310船发现日本保安厅PL 125出现在右舷。6时05分,一架固定翼飞机开始在编队上方盘旋。5分钟后,又一艘日本船只快速开至编队右侧。9时04分,自日本冲绳岛方向开来的P L 65快速到达。而根据地图显示,冲绳岛中距离编队位置最近的岛屿也有103海里的距离。

当编队16时40分抵达黄尾屿与钓鱼岛之间海域时,日方船只增加到5只,并出动了3架飞机。

航行中,日舰PL66上一名自称指挥官的男子通过无线电声称,中方护渔编队已经接近“日本领海”。310船随即对日方严正声明,“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固有领土,我方正在执行常态化的巡航护渔任务。我们不承认你方主张,请你们马上离开!”


渔政310船轮机长叶培银在机房检查设备。 南都记者 周皓摄

人物  专访310船轮机长叶培银:3人就基本可掌控整个控制系统

47岁的叶培银,出生在湖南常德。从军13年后,在1995年加入南海渔政的队伍,2003年加入310船设计、建造,现为310船轮机长,人送外号“老轨”。“老轨”个子不高,朴实、平时寡言 如果“老轨”开始滔滔不绝地与你聊天,那一定与310有关。

相比吨位更大的311船,310船机房控制室的条件明显得到了改善 隔音、制冷、隔尘。主机动力基本相当但占地更小。一般情况下,老轨带着两个船员,就基本可以掌控整个控制系统。

从船体的第一块主龙骨铺设到最后的下水试航,“老轨”说,“整整6年,感觉就像十月怀胎,孩子呱呱坠地一般的兴奋。”

按照国际上最严苛的标准,轴承周边的缝隙不能超过百分之一毫米,在“老轨”的要求下,310船上轴承的缝隙标准被提高到了两百分之一毫米,“一共5个轴承,装载的时候,足足熬了30多个通宵”。

在310船下水的前一天协调会上,来自发动机厂商 芬兰瓦锡兰公司的工程师对“老轨”说,希望在开机的瞬间,自己可以在现场抽一根香烟,“这是我的一个信仰”,工程师再三说。虽然,这与船厂严格的规定不符,但技术人员之间的惺惺相惜,让“老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个要求。

下水当天,当发动机开始轰鸣的时候,“老轨”心情紧张地在船上来回走了十几圈。“310是个身材修长的姑娘”,“老轨”说,这样的船型,后船舱最容易出现数个震动点。但最终,310船没有一个震动点,大喜过望的“老轨”破例给局领导发去了短信,“真的非常高兴”,但因为没有最终出航,谨慎的“老轨” 又给领导发去了另一条短信,“暂时保密”。
要一直坚持下去,存在是硬道理。
回复 13# che


    机舱环境很有爱!
xiaoqianting 发表于 2010-11-29 13:23

我也是注意点在机舱环境上了
挺好,就是要让小日本忙个不停


机枪拆下来了?

[WARNING! WARNING!] 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42721208_1/s.swf

机枪拆下来了?

[WARNING! WARNING!] 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42721208_1/s.swf
顶下天朝的渔政
中国渔政编队巡航钓鱼岛 遇9级大风4米巨浪

2010-11-30 08:18   南方都市报

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 ... ontent_18016652.htm


  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中国渔政船编队昨日遭遇出发以来最大风浪。南都记者 周皓 摄

  南都讯 特派记者周皓 通讯员周冬华昨日,在钓鱼岛海域执行任务的中国渔政护渔编队遭遇出发以来最大风浪。在最高9级的大风和4米巨浪下,编队仍然完成了百余海里重点海域的巡航任务。

  昨日,钓鱼岛海域天气再次发生变化,一改前日的蓝天白云,从天空到海面全是乌黑一色。海面风力达到7至8级,阵风9级,浪高3到4米。

  巨大的海浪与暗涌让两艘船犹如醉汉,在海面上蹒跚前行。风浪最大时,310的船头先是被海浪高高托起,随后猛然下坠,重重地砸在迎面而来的下一个浪头上,溅起二三十米高的浪花,层层叠叠地打在全船位置最高的驾驶室玻璃上,“感觉就像开潜水艇一样,周围全是水”,有船员形容道。而在距离驾驶楼下方约8米的救生甲板上,海水已经将甲板淹没,站在左右摇晃的船舷望去,周围的海水似乎都高过船身,随时会灌进船舱里。

  船长陈陆介绍,昨日310船摇摆的幅度最大达到了15度,“一般船只摇摆超过40度就有倾覆的危险,但实际情况下,达到35度就很难控制了。”相比310船,吨位更小、吃水更浅的201船更加颠簸,连船身最下方的螺旋桨都一度露出水面。

  即便如此,310船昨日中午1时依旧轻松“跑出”了每小时18海里的航速,远远拉开了一直靠近并尾随310的日本海上保安厅PL65船一段距离。整个编队昨日坚持完成了钓鱼岛周边重点海域百余海里的巡航任务。

  人物

  专访渔政310船政委:全船平均年龄不超30岁

  生于1968年的江兴仁是中国渔政310船上的政委,而包括他在内的42名船员中,有15人是首次出海。310船头顶“最先进、最出色”等诸多光环的同时,同样是中国渔政最年轻的船只。不少1985年后出生的船员,让全船人员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同样低于南海区渔政局其它船只。

  江兴仁来自重庆垫江,“祖宗八辈都是农民”,20年的从军生涯里,担任过警卫连战士、接待室接待员、饭堂管理员、军需会计、招待所所长等一大堆让人眼花缭乱的工作。

  2008年9月,“从没出过海”的江兴仁退伍来到南海区渔政局,担任渔政303船上的教导员。上任前,有老战友提醒他:“以前的工作都是过去,不管你曾经多么辉煌或艰苦,一切从低调开始。”

  相比其它船上的老船员一有机会就放钩钓鱼,310船上的85后几乎人手一台电脑,看碟、打游戏、上网样样在行。“我的电脑坏了都找他们修”。

  特写

  厨师炒菜时必须扎马步一手抓固定物一手挥铲

  船只摇晃剧烈时,不论是做饭还是吃饭都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在陆地上煮饭,淘米、放水、按下电源,一切轻松写意。而在海上,剧烈的摇摆经常会让电饭锅里的水泼到外面,原本香润的米饭最后煮成了爆米花。如果用蒸笼蒸面食或者鱼肉更是麻烦。船上人多,需求量大,经常要4到5个蒸笼叠在一起。为了不让上面的蒸笼被晃下,厨师们只能拿着一块潮湿的抹布,像炸碉堡举炸药包一般伸长手臂扶着最高一层的蒸笼。如果需要炒菜,厨师们更加辛苦,必须扎起马步,一只手或扶或拉着船上的固定物,一只手举着锅铲翻炒。

  做饭辛苦,吃饭也不容易。首先,晕船会让人胃部干呕,失去食欲,不停呕吐。而当人们坐在餐桌旁时,经常会出现几盘菜随着浪涛在桌面上滑动,也许你原本伸手去夹面前的白菜,可等筷子伸出后,滑到你面前的成了南瓜。为此,船员们经常在桌上垫一块巨大的湿布,把所有的碗碟堆在上面。
我渔政编队顶9级大风巡航

http://news.163.com/10/1130/09/6MNQ5ESR00014AED.html


310船头溅起的大白浪有20米高。黄应来摄

  昨天,继续在我钓鱼岛海域内巡航的中国渔政编队遭遇9级大风,海浪最高达4米。在总吨位超过2500吨的310船上,南方日报特派记者都感觉到摇感剧烈,船上正常步行都有困难。但船上工作人员依旧各司其职,确保巡航正常进行。

  记者还发现,此前一直紧跟我编队的日本巡逻船则明显“顶唔顺”:由此前最多时的5艘很快减少到2艘,而之前不时出来聒噪的飞机也很难再看到。

  船头飞溅20米大白浪

  海上的天气说变就变,前一天还是阳光明媚,海面波澜不惊;昨天就马上乌云密布,而风浪也趁机裹挟而来。从船上放眼望去,海面上全是白浪。“白浪一起,大风至少有6级。出不出海,就看有没有白浪。”有多次出海经验的渔政人员告诉记者。

  事实上,昨天的风浪从前一晚就开始逐步大起来。“根据我们观测,今天的风有7-8级,阵风达到9级,浪高有3-4米。”有近三十年航海经验的船长陈陆昨天表示,每年的11月期间是我国东北季风比较强盛的时期,受其影响,东海海面风急浪高,不利于船只航行。

  记者在310船驾驶楼看到,当船速超过15节(海里/时),船头层层大白浪撞击在船艏上,发出震耳的“嘭嘭”声响,激起巨大浪花,迎面扑向驾驶楼而来,整个视野顿时一片白茫茫。据现场目测,最高浪高达20米。

  摇晃剧烈米饭蒸不熟

  受风浪反复颠簸,船只沿前进方向左右摇晃。据记者观察,船上摇摆仪指针最高指到了15度。

  船只剧烈摇晃,船上人员最受苦。风浪剧烈时,在船上行走都比较困难,需要借靠墙壁或楼梯扶手。记者此前还看到,船上几乎所有的用具都有固定措施。另外,“风浪大,也最容易晕船、呕吐。”船上渔政人员说。

  该渔政人员表示,对于船上工作人员来说,经历风浪是家常便饭,但要顶9级大风也是比较辛苦的。此外,船上有些工作还会受到严重影响,比如煮饭。当船只摇晃幅度过大时,饭锅内的水也会跟着流动,米饭因吸水不均匀而出现半生米。

  编队中吨位和性能不如310船的201船更是辛苦。此前,201船负责人曾透露,11月21日那天风浪大时,他们船没法做饭,大家只能找干粮充饥。“一定要多带几箱方便面啊!”出航前201船负责人曾多次劝告310船。

  日船“顶唔顺”部分撤退

  在我编队遭遇大风浪之际,一直紧跟我编队进行干扰的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也很快“顶唔顺”。

  值班的渔政人员告诉记者,从28日晚上22点35分左右,日本巡逻船开始逐渐离去,由最多5艘减少到2艘,分别紧跟310船和201船。而日本此前多次出动的固定翼侦察机和直升机昨天也只在早上出来晃了几圈,其他时间也难觅踪影。“这么大的风浪,看来日本人也顶不住了!”


  随着其他同伙的离去,剩下的日船因缺乏支援而变得格外小心和紧张。310船船长助理王汉楚告诉记者,特别是在我编队进行调整时,日船由于不明我编队目的,经常显得惊慌失措。

  昨天上午11时左右,正在钓鱼岛西面往西航行的我编队迅速作出调整:编队调头往南。在前方船201先行调头后,310船不仅没有跟着调头,反而加速继续向前。“这下日本船慌了!他们也赶紧跟着加速,以为我们要分头行动了!”

  后来,在310船调头后,紧跟在后的日船PL65也赶紧调头。“他们的动作很慌乱,很多都不大可能出现在正常行驶中,这从我们的雷达上可以观测出来。”王汉楚说。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黄应来

  通讯员张德明
中國漁政船310船及201船昨日再在釣魚島海域進行巡視,期間多艘日方船艦仍然堅持「相伴在旁」。其後海面風浪轉大,海浪高達4米,日本巡邏船由最初的5艘銳減至只剩下2艘。中國漁政船在結束巡視任務後亦已離開該處水域。
福建老渔民的钓鱼岛之梦:40年只去过一次

2010-12-03 09:25   南方都市报


福建老渔民蔡爱礼。

  皱纹与沧桑爬满了蔡爱礼脸上的每一个角落。这位66岁的福建老渔民近日在宁德三沙镇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不停地慨叹,自己近40年的捕鱼生涯里只去过一次钓鱼岛,有骄傲亦有遗憾———他说,那一直是他的梦想。

  老一辈都说,那片海域鱼多水肥

  蔡爱礼的梦想从小时候就开始一点一滴地累积,祖辈父辈的言传身教,街头艺人“说的古书”,都一遍遍地告诉他,距离他的家乡福建宁德三沙镇200海里的东边,有一个地方叫做钓鱼岛,那片海域上,鱼多水肥,“那里是我们的传统渔场,闽南(主要是漳州、泉州两地)渔船去得最多也最早”。

  蔡爱礼动了去钓鱼岛捕鱼的念头,特别是他不到二十岁就成为一名渔民后,去钓鱼岛 “多捕一些鱼,捕一些贵的鱼”就成了这个年轻渔民最朴实的梦想。只是,那时候,当地的渔船马力太小,多为80与120匹,最大不过150匹,只适合在近海生产。同时,渔民们也被统一组织走合作化的道路,“去哪里捕鱼,组织说了算”。

  迫于现实,蔡爱礼只能把梦想放在自己心里。

  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福建省渔业捕捞公司建造出了600马力的大型拖网渔船,前往钓鱼岛周边海域进行捕捞。这种当时的“旗舰”渔船多在每年的4到6月份出航钓鱼岛,昨业时间短则十多天,长则一个月,捕回来的多是近海不多见的马面鲀与黄鲷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渔获。

  回首上世纪80年代,在钓鱼岛海域从事渔业生产的渔船大多来自福建闽南,蔡爱礼家乡所在的闽东,我国台湾,甚至还有不少来自广东东平等地。“当时的捕捞很自由,从没听说有船遭遇日本船只的干扰”,同在三沙镇,同为老渔民的朱清说。

  一切让已年届不惑的蔡爱礼心中再次点燃希望,梦想的轮廓渐渐清晰。1991年的秋天,在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存款,从银行贷款,又从亲戚朋友处借了笔钱后,蔡爱礼拿着整整90万元开始正式打造自己的梦想。翌年春夏之交,拥有500匹马力的150吨木壳船“闽霞渔1969”号正式完工。准备了不到半年后,当年的农历十一月,在招聘了15名船员后,蔡爱礼驾驶着这艘拥有“广东船型、上海机器”的全新渔船首航钓鱼岛———“新船”、“首航”、“钓鱼岛”这三点,像极了18年后的中国渔政310船。

  出发的时候,蔡爱礼的膝下已经有了5个子女,也有了孙子。而从上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90年代初开始,前往钓鱼岛海域生产的我国渔船,已经开始遭遇日本船只越来越多的无理干扰。“出海就有风险,哪里都一样”,蔡爱礼一边告诉自己,一边刻意向家人隐瞒了出海的具体位置。

  那一年,蔡爱礼48岁。

  “这里明明是我们的领海”

  中午出发,向东,一直向东,航行了整整15个小时后,第二天上午,蔡爱礼驾驶着他的“闽霞渔1969”终于看到了自己梦开始的地方———钓鱼岛。

  实话实说,在那个上午乃至随后的一个多月里,蔡爱礼并没有花太多时间“端详”眼前的小岛,在海边长大,看惯了海岛的他对钓鱼岛的印象无非是“有两座对称的山,上面没有绿色(树木)”。绝大部分的时间,他与船员们忙碌着从海水里一网网地拖起马头鱼、马面鲀等渔获。“平均一天一吨鱼,价值一万多元”。那一年12月份的钓鱼岛,蔡爱礼遇上了难得的好天气,虽然波浪不小,但经年频繁的东北季风那一年他只遇到了一次。大部分的时间里,风和日丽,天蓝海阔。

  捕捞半个多月后,在一天凌晨4时,“闽霞渔1969”来到钓鱼岛北侧5海里处放网捕捞,此前,来自广东的渔民曾经在钓鱼岛周边3海里作业。即便如此,蔡爱礼还是多了个心眼,渔网只放下了总长的三分之一。

  当天早上7时,一艘标识“日本海上水产厅”的300吨铁壳船驶近“闽霞渔 1969”旁约50米处。“那艘船是从钓鱼岛里开出来的”,蔡爱礼说,日本船只随即向他广播喊话,声称“渔船已经驶入日本领海,要求离开”。与此同时,日本船内跑出一名60多岁的老船员,手持高压水枪,用含糊不清的普通话询问蔡爱礼,渔船是来自大陆还是来自台湾。

  蔡爱礼从船舱内拿出了一面五星红旗,高举过顶,日方的老船员随即放下了水枪。广播再次响起,要求“闽霞渔1969”离开。蔡爱礼说自己当时并不害怕,只觉得对方在捣乱,“这里明明是我们的领海。”

  只是,在海上捕鱼的渔民们大多纯朴,只求平安捕鱼,养家糊口,不愿多惹事端。两个多小时后,船员们将渔网从海底绞起,又在日本船只跟踪半个小时后,驶出了钓鱼岛12海里的范围。蔡爱礼事后得知,在当地生产的台湾渔船境况更糟,日本船只经常会对其采取高压水枪喷射,割断捕捞渔网,登船倾倒渔获等等恶劣手段。

  受扰后半个月,蔡爱礼开船回家。从此,再没有去过钓鱼岛捕捞。面对我们,老人不愿多谈原因,只是,脸上的气愤与无奈,溢于言表。

  2006年,蔡爱礼62岁那年,“闽霞渔1969”在一次台风中被打散,沉入海底。从此,除了偶尔“出海逛逛”,老人再不登船,再不出海。

  钓鱼岛,再一次成了他无法挥别的梦想。

  南都特派记者 周皓 通讯员 周冬华
渔民遭日船驱赶无法捕鱼 盼我渔政船常去钓鱼岛

http://china.nfdaily.cn/content/2010-12/03/content_18121156.htm

2010-12-03 08:07   南方日报


  渔民黄杰忠和他的渔船,该渔船今年10月就去过钓鱼岛海域。黄应来摄

钓鱼岛附近海域是一个天然的大渔场,盛产马面鲀、鱿鱼等多种鱼类。从上世纪50年代,闽东一带的渔船开始进入这一海域捕捞。但随着日本海上力量的介入,中国渔船在该海域作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

今年9月7日,一艘福建渔船在钓鱼岛海域遭日本无理扣押,船长詹其雄更是遭非法关押。后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日方才放船放人。

该事件对我国东南沿海渔民生产有何影响?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近日,在中国渔政310船停靠福建霞浦补给之际,南方日报随船记者上岸走访了当地渔民。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黄应来通讯员张德明

“鱼很多”带动渔民去钓鱼岛海域

福建霞浦县三沙镇是一个海岛小镇,这是我国东南沿海一个典型的渔业重镇,当地大部分人祖祖辈辈都是以捕鱼为生。目前,全镇共有渔船500多艘。

在此土生土长的老渔民蔡爱礼10多岁就开始下海捕鱼。他今年已经66岁,儿孙满堂的他现在本可以在家享清福,但他现在还会偶尔出海,担当年轻后辈们的“技术指导”或“顾问”。

蔡爱礼告诉记者,这里距离钓鱼岛仅120多海里,当地人都知道那里鱼比较多。但在他的记忆中,只有到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才有比较多的渔船到那边去捕捞。“上世纪50年代的小渔船还以帆船为主,很少去,经不起太大的风浪。”

蔡爱礼说,上世纪70年代时,去钓鱼岛海域的还主要以国有渔船或集体渔船为主,比如福建省渔业捕捞公司,因为他们的船吨位大、装备相对较好,可以应对跨海域作业。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去该海域的私人渔船也越来越多。他还记得,当时广东也有渔船跑去了钓鱼岛海域,他们回来后说“鱼很多”。这也进一步带动了霞浦当地渔民去该海域的积极性。

第一次去遭日船驱赶不得不开离

年过花甲的蔡爱礼精神矍铄,他依然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去钓鱼岛海域捕鱼的情景,那一次他的渔船距离钓鱼岛最近仅5海里,但很快遭到了日本船的驱赶……

1992年,蔡爱礼拿出积蓄并举债,花90多万元建造了一艘150吨的渔船,这也让他具备了跨海区作业的条件。当年农历十一月,他带领15人驾着这条渔船第一次来到钓鱼岛海域。“用8节的速度开,足足开了15个多钟头。”

蔡的渔船主要在钓鱼岛西北面海域作业,当时主要以捕捞马面鲀为主,平均每天能捕到1吨左右。他还发现,同时在附近捕鱼的中国渔船有上百条,“这里产量比较好”。

其实,那时他就知道,日本海上力量开始介入这一海域,并且不让中国渔船进入离钓鱼岛12海里的区域。但是,他的渔船有一天进入了12海里,离钓鱼岛最近只有5海里。

不久后,他看到一艘悬挂日本国旗的白色船从钓鱼岛方向驶来,船上标有“海上水产厅”字样。“我看到船甲板上站着两个日本人,一个拿着小喇叭说中国话,要我们离开;另一个手里拿着水枪。船上还有一门水炮。”蔡爱礼描述道。

“钓鱼岛是我们中国的!”蔡马上拿出五星红旗,并高高举过头顶。日本人看了后,气焰开始有所收敛,言辞也缓和起来。

但看到渔船继续作业后,日船不依不饶,开始逼近渔船,“最近的时候只有50米!”据他目测,日船有60多米长,至少300吨。

有海上航行经验的人都知道,两船相靠近时,在水浪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剧烈碰撞,对船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倾翻,小船受到的冲击无疑更大。为了不冒这个风险,蔡爱礼无奈不得不把船开到远离钓鱼岛的海域。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船就开始来故意捣乱。”蔡爱礼说,由于担心受损失,此后他的船再也没有去过钓鱼岛海域。2006年,他的渔船在一次台风中被彻底损毁。

渔民坚持去钓鱼岛海域生产

由于日本的蛮横介入,中国渔民在钓鱼岛海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今年9月初的撞船事件发生后,曾有人称“中国渔船再也不敢进入钓鱼岛海域”,但事实并非如此。

记者近日了解到,船号为“闽霞渔01581”的渔船今年10月就去过钓鱼岛海域。在三沙镇,记者见到了该船和船主黄杰忠,他是该船的三位股东之一。此时,他正在对船进行维护和保养。

黄杰忠告诉记者,他从网上看到了撞船事件,但对具体细节并不了解。不过他还认为,撞船事件对他的作业并没有什么影响。就在10月份,他的船还在钓鱼岛北面捕过鱼。

在随310船巡航钓鱼岛期间,记者在该海域很少见到中国渔船,只依稀见过一些台湾渔船。对此,黄杰忠的解释是,“现在这个季节东北季风大,海上风浪又大又急,不适宜捕捞。”

据他介绍,“闽霞渔01581”于2006年造好,该船长38米,吞吐量为100多吨。主要在钓鱼岛海域作业,捕捞时间集中在每年的5—9月份。这是一艘灯光渔船,大家白天休息,晚上作业,以捕捞鱿鱼、“炸弹鱼”(当地人的一种称呼)等为主。

黄杰忠说,中国渔船主要集中在钓鱼岛的东北面和西北面作业。在捕鱼旺季的夜间,经常到处可见灯光闪闪。据他观察,他的船附近海域就有上百条中国渔船在同时作业。

但他的船一般只在离钓鱼岛10多海里到20海里之间的海域生产,不敢过于靠近,因为担心遭到日本巡逻船的干扰。事实上,“靠近(钓鱼岛)一点的话,鱼会多一点。”他无奈地摇摇头。

●特写

渔政310船成

三沙镇“明星”

中国渔政310船从钓鱼岛巡航护渔归来,在三沙镇停靠补给,一时间成为当地的“大明星”。在记者走访渔民期间,他们纷纷向记者打听该船的情况,并对渔政船巡航钓鱼岛的行为大加赞扬。

同时,当地很多单位闻讯后,纷纷要求登船参观。据记者统计,一天时间里,先后有福建省渔政总队、宁德市海洋渔业局、霞浦县委县政府、三沙镇委镇政府、边防派出所、当地渔业协会等六家单位争先恐后到310船慰问参观,并热情地送上新鲜肉菜和水果。

●渔民心声

“钓鱼岛是我们的!”

柴油涨价、雇工工资上涨,渔民的收入也开始受到影响;同时,他们在钓鱼岛海域作业时,还要经常担心被日方扣押的风险。

在得知中国渔政编队前去巡航后,三沙镇当地渔民表示,他们都为之振奋和受到鼓舞,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中国执法船去该海域,切实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利益。

生存

柴油涨价成本压力陡增

虽然作为船主之一,黄杰忠坦言“收入有限”。据他透露,该船每晚作业的毛收入从几千到一万元不等,而柴油耗费加上雇工工资,每晚的成本就在6000-8000元之间。

由于柴油涨价,黄杰忠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大概赚了200万,但柴油耗费就100多吨,加上支付工资,由于造船贷款300万元,每年还要缴40万元利息,“一年总的成本就要160万-170万,剩下的也不多了。”碰到收成差的年份,很可能收益无几或赔本。

呼声

希望更多渔政船保护我们

黄杰忠坦言,在海上捕鱼,除了要承担遭受台风的风险,还要时刻警惕不能过于靠近钓鱼岛,担心被日本扣押。

一艘船都要好几百万,这几乎就是大家的全部家当,而且还从银行举巨债。很显然,一旦自己的船被碰撞或扣押,对他们而言,损失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也很可能意味着一辈子都难以翻身。

在看到渔政编队巡航钓鱼岛的新闻后,当地渔民很振奋。“钓鱼岛是我们的!我们去捕鱼,谁也不该阻拦!”蔡爱礼语气坚定。310船停靠该镇后,当地渔民都十分关注。

蔡爱礼还表示,渔民们都热切盼望更多的渔政船能经常去钓鱼岛海域巡航,切实保护他们的安全生产和利益。此外,万一被日本抓扣渔船,希望国家能给一些补偿。黄应来张德明
xiaoqianting 发表于 2010-11-29 13:23

不是专用椅子
拆几只69式双30给渔政船也好啊,高射机枪太单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