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重型装甲部队装备及其编制、战术、战史(个人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14:36
虎          式          传          奇
——德国虎式重型装甲部队装备及其编制、战术、战例
一、虎式战车的研制及其性能
1、虎之诞生——虎式战车的研究开发
2、虎式坦克技术性能概述
二、德国虎式重型装甲部队编组及其战术、战例
1、虎式重型装甲部队的编成
2、虎式重型装甲部队的战术和使用经验
3、虎式重型装甲部队在各地的战斗历程
附 记

1941年6月22日,第三帝国挟战胜法国的威势,集结规模空前庞大的兵力入侵苏联。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德国三路重兵集团分路向基辅、列宁格勒等方向挺进,短短数月内,德军凭借先进战术和机动优势给苏联以沉重打击,红军损失的人员甚至超过了入侵者的总人数,在基辅、乌曼、斯摩梭斯克,德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宏伟胜利。德军装甲部队的高效率与杰出表现是战争初期德军取胜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向苏联纵深腹地进军途中,德军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强敌,苏联人的新式坦克给德国人带来巨大冲击。拥有宽履带、低重心车身设计,倾斜式装甲炮塔,装备一门F-34型76.2毫米41.5倍数口径火炮的T-34中型坦克———在技术性能上胜过了当时德国所有型号的坦克,而KV系列重型坦克的坚固装甲更是令德国人望而生畏。

图片注释:T-34是苏联在整场战争中的绝对主力,优异平衡的性能赋予它强大的战斗力。T-34的车身装甲厚度都是45毫米,和德国的Ⅲ、Ⅳ型坦克相当,但是正面装甲有32度的斜角,侧面也有49度。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侧面也是45毫米,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从正面看几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首先炮弹击中以后容易被弹开,威力大减;其次,一枚水平射来的炮弹,击中斜面装甲以后,需要穿过的钢板厚度相当于三角型的斜边,因此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90毫米,而49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54毫米。这样的防护力,直接导致1941年德国坦克装备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离上都无法穿透其装甲。
     1941年的德军装甲师主力装备为Pzkpfw Ⅲ型及Pzkpfw Ⅳ型两种坦克,前者为专门用于反坦克作战设计;后者装备75毫米榴弹炮,用于支援步兵作战。早在1940年的西线战役中,德国人就发现己方坦克无论装甲,还是火力都弱于英国“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及法国的“夏尔”B-1、“索玛”S-35坦克。从那时起,要求装备重型坦克的呼声便不断从前线部队传至最高统帅部那里。在与东方红色巨人的血腥厮杀中,日耳曼人面对的是数量庞大的苏联坦克集团,德军装甲部队现有装备无法与苏军对抗,部队只能依靠高超的技战术发挥、多兵种协同作战来抵消对方在武器技术性能上的优势,开发威力更强的新型坦克并组建重型装甲部队以赢回装甲优势成了当务之急。
就在入侵苏联前夕,元首便已责成陆军武器局组织新型坦克的设计生产,4家富有实力的公司分成两个项目组,分别竞争中型Ⅴ号坦克与重型Ⅵ号坦克的设计。即“豹式”与“虎式”坦克,前者与不断改进的Pzkpfw Ⅲ型及Pzkpfw Ⅳ型共同构成了这场战争中德国装甲力量的中坚,而后者则成为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伟大的传奇战车,驾驭着“虎式”战车的德意志骑士们驰骋于每一处战线,在冰风刺骨的苏联大地,荆棘丛生的诺曼底,炎热的突尼斯高原留下血火足迹。老虎们在进攻时充当先锋;而当战线吃紧时,他们又是防御的中流砥柱。
强大的虎式坦克俨然成为德国装甲部队的象征,也成了同盟国阵营将士心中的噩梦。本文将从虎式坦克的研制生产,车辆技术性能特点及战场实际表现着眼,对德国重型装甲部队的装备编制,战例战术等各方面进行探讨评价,并试着对二战中德国重型装甲部队与同盟国对手在技术、意志与勇气上的对抗做一个全景式的概述。
一、虎式战车的研制及其性能
1、虎之诞生——虎式战车的研究开发
    1941年5月26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与陆军武器局召开会议,最后确认了装备生产重型坦克的计划,计划打算为每个德军装甲师配备20辆重型坦克充当突击力量。会议还就战车性能指标作了讨论,并要求参与计划的亨舍尔、保时捷两家公司必须在下一年4月20日之前,生产出样车以供对比测试。
    凭借之前的设计经验及研究基础积累,亨舍尔仅在会议结束4天后便完成了一辆安装模型炮塔的原型车,这时候的亨舍尔似乎抢占了先机,但很快他们就在炮塔开发方面遇到了难题。亨舍尔原本打算装设的炮塔是由莱茵金属公司为其设计的H-2型炮塔,外形类似于T-34炮塔。炮塔具备弧面外壳特征,装备KWK.L/60型膛压火炮。采用独特设计的膛压火炮能够赋予弹丸以极高的出膛初速,使弹头具备强大的穿透力。但是这种火炮的制造及其使用的炮弹都需要大量的钨合金,而德国又偏偏缺乏稳定的钨矿石供应支持,这就制约了膛压火炮的大规模生产装备。而一旦要换装其它型号的大口径火炮,早先的H-2型炮塔又无法安装容纳火炮系统。亨舍尔的技术专家们不得不放弃倾斜式外形设计的H-2型炮塔,放大炮塔体积尺寸,装上了由Flak 36高射炮改进而来的KWK.36 L/56型88毫米火炮。
    另一家研发单位在才能杰出的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的主持下展开工作。在火力系统方面,宝时捷采用了由克卢伯公司设计的H-1型炮塔,装设一门56倍数口径的88毫米KWK.36火炮,威力足以保证在1500米距离上击穿正面装甲厚度100毫米目标,达到了预定的战术性能火力指标。在动力系统的开发上,博士设计出一套完全超越当时车辆驱动技术主流范畴的新型动力系统。在技术开发上,为避免技术、资金风险,同时兼顾时间限制,工程师们通常走的是渐进式的技术路线,在大型系统平台集成中,通常习惯于采用得到验证的成熟分系统,如果冒然使用未经验证,含有技术隐患的技术系统,必将影响整个技术平台的可靠运行。当然一旦在武器平台某项关键环节上成功地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便可得到阶跃式的质变效果。一向以热衷于尝试新技术的费迪南德•保时捷大胆地采用油/电混合驱动作为坦克动力,这套系统利用燃油发动机带动一台发电机,再由发电机为电动机提供驱动力。这种全新概念的动力系统使坦克驾驶性大为简便灵活,但代价是油电转换过程中能量的巨大损失;复杂的系统结构导致的高故障率,这些技术上缺陷为后来的竞争失败埋下了伏笔。
    在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53岁生日这一天,亨舍尔与保时捷的样车同时来到东普鲁士拉斯腾堡的“狼穴”接受评测。在最初的对比演示中,亨舍尔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但在进一步的测试对比中,保时捷为他的激进付出了代价,车辆不够成熟的油电混合驱动系统频繁出现问题。而采用保守设计的“亨舍尔虎”,使用技术成熟的梅巴赫HL210.P45汽油发动机作为动力,以相对稳定可靠的行驶性能赢得了最后的竞争胜利。
2、虎式坦克技术性能概述
作为德国二战中期开发研制的坦克车型,“豹式”与“虎式”坦克可谓是20世纪上半叶坦克车辆设计思想与制造工艺集大成者。作为对当时东方战线上苏联坦克集群巨大威胁的应对措施,德国人在车型开发上,一方面既坚持了他们在机械产品设计制造上一惯的精细严谨传统,追求武器平台的高性能、高生存力;另一方面也迫于前线战场装备补充压力和对手苏联坦克部队占有巨大规模优势的严峻现实,考虑到为方便生产而简化制造工艺流程,并借鉴参考了苏联坦克车型的设计思想,设计目标就是要在性能上压倒对方的主力坦克车型。

虎式坦克多面图

德国豹式中型坦克三视线图
二次大战敌对双方装甲主力是以T-34、Pzkpfw Ⅳ型、M-4为代表的中型坦克部队,而德军在这方面无论装备生产规模还是装备的技术性能都居于劣势,德国人在战争中前期的装甲主力以Pzkpfw Ⅲ型及Pzkpfw Ⅳ型中型坦克为主,后期生产能力向豹式坦克倾斜,但在德军装备数量上,Ⅲ型及Ⅳ型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是德国装甲部队的基干力量。这两种坦克在与苏联坦克部队主力型号T-34的对抗中,无论装甲防护力,或是火力、机动能力上都处于劣势,德国人的对策是利用Ⅲ型及Ⅳ型的车辆底盘大量生产价廉物美的自行突击炮;同时不断改进Ⅳ型坦克,为其加装长身管高倍径火炮,以求抵消对方的装甲火力优势;同时他们希望配合数量较少、技术性能优异的虎式重型坦克和豹式中型坦克,通过高低搭配的编组方式,来达到与苏联红军坦克部队的对抗均势。但实际上,尽管与同盟国的同类型装备相比,德国重型坦克部队占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像虎式这样的先进坦克装备数量太少,无法有效弥补自己的中型坦克部队的不足,更无法扭转整场战争的发展趋势。
二战德国坦克装备生产情况一览
坦克型号        战前拥有坦克数量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总数
Pzkpfw Ⅰ        1893                                                                       1893
Pzkpfw Ⅱ        1223        15        99        265        848        803        151                 3404
38(t)        78        153        367        678        652        1008        2356        1335        6627
Pzkpfw Ⅲ        98        157        1054        2213        1564        5435        4752        1136        16409
Pzkpfw Ⅳ        211        45        268        467        994        3822        6625        1090        13522
Pzkpfw Ⅴ豹式                                                     1849        4003        705        6557
Pzkpfw Ⅵ虎式                                            78        649        641                 1368
Pzkpfw Ⅵ虎王                                                     1        428        140        569

在虎式战车出现之前,Ⅰ、Ⅱ、Ⅲ、Ⅳ号坦克其炮塔外形都是多立体面倾角设计,炮塔外壳由多块装甲钢板焊接而成。这种采用焊接工艺的菱形炮塔也在日后成为西方军事阵营主战坦克的主流,而苏联则以T-34型坦克为始,其后开发的坦克车型都以低矮车身、整体铸造的弧面外形炮塔为标志风格。之所以出现这种技术分流,一方面是由各自国家工业经济基础水平、工艺制造能力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双方决策层及技术人员对战争形势,坦克生存力取决因素的判断理解紧密相关。本文在此不予作深刻讨论。
Ⅵ号虎式坦克放弃了之前Ⅰ、Ⅱ、Ⅲ、Ⅳ号坦克的多立体面倾角炮塔设计传统,而是大量采用垂直平面设计,以减少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复杂程度,缩短单车制造工时。虎式战车炮塔前部为一垂直的长方形正面,后部呈圆弧形。这种外形设计不具备T-34、“豹式”中型Ⅴ号坦克的优良避弹外形,但胜在工艺简洁,同时又大大增加了炮塔内部有效使用空间。炮塔前方装设火炮护盾并上下焊接两块长条形装甲钢板,厚度达110毫米,后部及两侧用一整块均质厚度为82毫米的钢板弯曲而成。车体各立面均为整块均质轧制钢板,经切割成形后再整体焊接。车身主要受弹面上装甲厚度为:前部装甲102毫米;侧后方装甲82毫米。虎式坦克车体和炮塔的各装甲部件是由镍钢轧制而成的致密金属板,再以焊接工艺拼装而成,装甲表面经淬火硬化加工,其装甲硬度超过了二战期间所有其他坦克上同类均质装甲的硬度,这也就意味着它拥有非常好的防御能力,远胜过整体铸造工艺制成的内部常含有砂孔的苏联装甲,在同等厚度条件下拥有比其它装甲更优越的防护效果。轧钢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很复杂的工艺,只有德国在战车生产中大量采用轧钢工艺制造装甲钢板,苏联和美国等国家的装甲制造都是以整体铸造工艺为主。这种在制造装甲钢板上的工艺差别,也决定了双方制造坦克的成本和生产数量上的差异。
虎式坦克战车车体结构遵循了当时坦克车辆的典型设计布局,即传动系统和驱动轮前置,动力系统后置。在5人车组分布上,驾驶员位于车身前方左侧位置,通过前方观测镜观察车外情况,当观测镜外部防护装甲落下时,转由观测镜上方两个小孔进行观测;在他右侧是无线电操作员兼机枪手,驾驶室顶部上方为两人各开有一个圆形进出舱盖。在车体中央是重达11吨的炮塔吊篮,巨大的炮栓和弹壳收集篮把炮塔内部战斗室分为左右两部分,炮塔左侧为车长和炮长,右侧为装填手。车体后部为发动机室,发动机室与战斗室之间用装甲板隔开,车尾有一对巨大的排烟管。
虎式坦克后部特写
虎式坦克后部有个引擎室,两个可对流隔舱置于两侧,每个隔舱都有油箱、散热鳍片、散热风扇。最初251辆战车装配的是21公升12汽缸梅巴赫HL210.P45汽油发动机650匹马
图片备注:初期使用12个气缸的Maybach HL210 P45发动机截面示意图
力(实际测值为641匹,478千瓦),虽然发动机本身性能优越,但对于近60吨的车身重量来说,它所能提供的动力就显得不敷使用了,因此很快换装了改进的HL230.P4 523公升700匹马力(实际测值为690匹,515千瓦)。发动机为直列式汽缸,汽缸间角度约为60°,惯性启动器安置在右侧,也可穿过坦克后部的洞口透过链条驱动,发动机可透过车顶的舱口吊起。
从二战爆发到战争结束,德国一直没有开发出成熟可靠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其大型装甲车辆都使用汽油发动机作为动力。许多坦克的动力核心都采用了梅巴赫公司生产的汽油发动机,最初251辆虎式战车装配的是HL210•P45型发动机,全车单位功率为12.04马力/吨,后期换为HL230•P45型发动机,功率提高了50马力,但在车身改进加大车重的情况下,单位功率几乎没有提升,为12.3马力/吨,但高于同样是重型坦克的苏联JS-2和美国人在战争临近结束时推出的M-26,这两种坦克的单位功率分别为11.3、11.94马力/吨。在路况良好的情况下,虎式坦克最高行驶速度可达45.4公里/小时。
虎式坦克的行走转向装置十分精密复杂,转向操作装置梅巴赫L600C型,带液压动力,变速器分为8个前进挡位和4个倒挡位,由于挡位划分精细,使得庞大的虎式坦克在行驶中的操纵性十分灵活,加上领先当时坦克驾驶操纵技术潮流的汽车方向盘式操作手柄设计,虎式坦克的转向、前进、后退都可像小型汽车一样轻易完成,可以说它在局部范围短途机动的战术机动性能十分优秀。战车行走装置部分的布局沿袭了陆军武器局6处工程师克尼坎普的负重轮交错式排列布局设计。这种布局在德国众多的履带式车辆中广为应用。这种行走系统负重轮数量极多,使车辆使用维护引生出很多问题,这种多负重轮交错式排列布局,使得车轮间容易渗入泥土,一旦泥土在寒冷天气下凝结必定会影响车辆的行驶启动;此外当车辆行走部分进行拆装维护时,更多的负重轮意味着更多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这一点对平时的车辆保养和战场车辆抢修都是很不利的,进而影响到装甲部队的整体战备效率及恢复能力。任何系统的工作环节数量增加时,都会同时导致系统持续工作稳定性的下降。因此采用多负重轮交错式排列布局设计的车辆的故障率也较高,尤其是当装甲部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作长时间长距离机动作战,车辆维修保养更是对技术保障分队职业能力的巨大考验。尽管有着诸多缺陷,但作为装甲战车研发的巨人,德国在坦克车型的开发中始终坚持采用多负重轮交错式排列布局。为何他们在二战期间一直“抱残守缺”,坚持采用这种看似极为不科学的设计呢?首先这种布局使车辆的行驶更加平稳,有利于缓解坦克乘员长时间车内工作的疲劳程度;其次负重轮数量的增加也使得车身重量更加均匀地分布在两侧履带上,提高了车辆越野能力,也减缓了火炮射击时的后座力对车身的冲击,使炮弹弹道更为低伸稳定,从而提高了射击精准度。
虎式坦克采用独立扭转式悬挂装置、液压减震器,八组负重轮16根车轴,分两排交错排列,共有48个轮子,后期型通用化改进后为32个。工程师为虎式坦克设计有两种履带,
战斗状态下使用宽度为725mm的宽履带,而在经由铁路机车实施长途运输机动时,为适应西欧窄轨铁路线的车体运输标准,必须换装520mm宽的装运履带,因此虎式坦克装备的长途机动是一件十分耗费人力、时间的事情。虎式的最大行程为120千米,注满燃油情况下考虑到频繁的倒车、换向操作,虎式坦克在中途不补充油料的情况下不间歇战斗时间一般为2~3小时左右。同时虎式坦克的变速箱等装置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长时间工作也常发生故障,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虎式坦克不是一种适于大范围战略机动的理想车型,这对当时处于两线作战态势下,兵力不足,时常要抽东补西的德国人来说,无疑是加重了后勤压力。 德军正在为虎式坦克装上履带
在火力及观瞄系统方面,虎式坦克无疑在1942年-1943年的二战战场上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虎式采用了由克卢伯公司研制的KWK.36 L/56型88毫米火炮,这种56倍口径的长身管火炮赋予炮弹以极高的初速度,能够在1000米以上的距离轻松击穿30度倾角,厚度达100mm的装甲。坦克火炮手动装弹,标准射速为7发/分,短时间紧急发射状态下射速可以达到12发/分,虎式坦克备弹量为92发,后期增加到108发。分别装于战斗室和炮塔吊篮下方两侧弹药室内,较高的备弹量,保证了虎式坦克能够对敌方形成较多的火力射击次数,

图片备注:带有炮盾的KwK.36 L/56型88mm火炮
二战时期部分主力坦克备弹量对比
坦克型号        备弹量(发)
美国M-26        70
苏联T-34/85        55
苏联JS-2        28
德国"虎式"        前期型92发,后期型108发
美国M-4(76mm型)        71
不致于因弹药耗尽而频繁往返补充导致影响战斗。虎式火炮使用弹种主要有四种:Pzgr.39被帽式穿甲榴弹,几种弹药中它的命中精度最高,一般占储弹量的一半以上;出膛初速可达930米/秒的Pzgr.40碳化钨芯穿甲弹,该种弹药一次性配给一般不超过10发,使用这种穿甲弹时,虎式可以在1500米距离内击毁当时苏联和英美盟军几乎所有型号的坦克。但因为金属钨供应的不足,Pzgr.40碳化钨芯穿甲弹的使用受到严格控制,只有在遭遇敌方重型坦克和其它有价值目标时,坦克车组才会使用该种弹药;采取空心装药的Gr.39HL高爆弹,其命中精度和毁坏力低于Pzgr.39被帽式穿甲榴弹,但它不仅可以用于打击装甲目标,也适合于对一般人员车辆进行攻击;Sprgr.39曳光榴弹则专门用于杀伤人员。实战中,德军坦克车组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弹种,对拥有坚固装甲的敌方车辆攻击时,一般是先发射一枚穿甲榴弹,再发射一枚高爆弹保证对目标的彻底破坏。德国拥有很高的武器设计水平和弹药开发能力,但受制于资源匮乏的因素影响,无法大量生产装备穿甲能力优越的钨芯穿甲弹,不足部分只能用被帽披帽式穿甲榴弹(APCBC)来代替。(火炮采用长身管设计确实要比同口径的短身管火炮拥有更高的初速,以及更高的射击精度,但是由于长身管火炮的膛压高,初速快,因此每次发射对炮管本身的磨损也相当严重,如果冷热轧钢技术不过关的话,炮管很可能因过热而弯曲变形,有时甚至还会发生炸膛现象。因此,加工长身管火炮的难度很大,如果缺乏雄厚的金属冶炼和机械加工能力是难以成规模地制造出质量可靠的长身管火炮。)

Pzkpfw Ⅵ 重型虎式坦克主要性能参数
车重        56 吨(早期型),57 吨(后期型)
乘员        5人
发动机        Maybach HL 210 P45-12 600hp(早期) Maybach HL 230 P45-12 700hp(后期)
速度        38公里(公路)20公里(越野)
行程        120-140 公里
全长        8.45m
高        2.93m
宽        3.4-3.7m
武器        88mm KwK 36L/56 ,2 X 7.92 MG34(早期) 3 X 7.92 MG34(后期)+ 6 X NbK39 90mm 高爆榴弹发射器
彈藥        88mm—前期型92发,后期型108发 7.92mm—4500-5700发
装甲防护厚度        炮塔正面 110毫米/0度,               炮塔侧面 82毫米/ 0度,               炮塔背面 82毫米/0度,                炮塔顶部 40毫米/90度,               车体首上 102毫米/9度,               车体首下 102毫米/25度,                车体侧上 82毫米/0度,                车体侧下 63毫米/0度 (负重轮遮挡), 车体后部 82毫米/15度,               车体前顶部 40毫米/90度,             车体后顶部 25毫米/90度,                车体底部 25毫米/90度
       
       
       
       
       
       
       
       
       
       
       

使大威力的88毫米火炮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观瞄系统是由蔡斯公司生产的铰接式双筒镜炮塔射击瞄准具(TZF),蔡斯公司有长期从事光学器材加工制造的经验,其产品一向以质量可靠,性能超群而闻名于世。早期TZF 9b景物放大倍数为2.5倍,而后期改进型TZF 9c具有2.5倍/5倍两种放大效果,前一种放大效果提供宽视野,后一种放大效果则在针对具体目标瞄准时采用。除了与炮管平行安装的直瞄镜外,还在测角仪上安装一套“时钟”式刻度方位角指示器。通过这两套系统,炮长可以迅速而准确地获得主要射击参数。虎式约重11吨的炮塔使用由发动机供给动力的液压驱动系统实现转向,虎式炮塔转向时,炮手两脚放在旋转支架上,如果脚尖用力向前踩,炮塔就会顺时针旋转;反之如果用脚跟向后踏,炮塔就会逆时针旋转。用力越大转得越快。通过脚踏可以使火炮指向对准目标大致角度,要精确瞄准仍然必须手动微调,火炮使用电动击发,炮手只消扳动开关就能使88炮开火。炮塔转向速度取决于发动机转速,旋转一周需25~60秒,实战中转向速度对于快速切换目标和对威胁作出反应十分重要。对比同期能够在10秒内完成360度炮塔旋转的美国M-4谢尔曼坦克,在这一点上,虎式显得有所不足,而后期70吨重的“虎王” 旋转一周也仅用19秒。但因为虎式车身长宽比接近1,虎式可通过原地快速旋转车身来改变炮口指向,多少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虎式整体剖视图

战斗室内部剖视图(侧面1)
1.炮塔内储物箱 2.炮塔并列机枪备件箱(储藏机枪架、枪托等)3.机枪弹药袋(每袋150发) 4.防毒面具 5.军用水壶 6.杂物筒 7.MG34机枪工具箱 8.弹药箱 16发 9.弹药箱 4发 10.弹药箱 6发 11.炮塔MG34机枪存放位置 12.弹簧平衡装置 13.烟雾弹发射器点火控制 14.紧急逃生舱门 15.炮塔内部的保险丝盒

战斗室内部剖视图(侧面2)
1.放地图的位置 2.双孔望远镜 3.潜渡用以堵住并列机枪孔的塞子 4.放信号枪的架子 5. 防毒面具6.- 7.- 8.棱镜 9.弹药箱 16发 10.弹药箱 4发 11.炮塔内储物箱 12.信号旗使用的支架 13.- 14.车长用炮塔转向手轮15.- 16.- 17.应急电力系统 18.车长用通话器插座 19.炮手用通话器插座 20.炮塔方向指示器 21.烟雾弹发射器点火控制

车体内部剖视图(俯视)
1.弹药箱 4发 2.弹药箱 16发 3.弹药箱 6发 4.炮塔内储物箱 5.炮塔吊篮底部折页 6.- 7.- 8. 备用部件盒 9.灭火器 10.水箱 3个 11.信号旗支架 12.炮塔马达 13.炮塔马达操纵踏板 14.炮塔马达的动力输入 15.潜渡时放置并列机枪的地方
车体内部剖视图(截面)
1.炮塔保险丝盒 2.冲锋枪 3.冲锋枪弹药 4.观察孔备用玻璃 6.信号弹7 .- 8.军用水壶 9.防毒面具 10.机枪弹药袋 6袋 11.潜渡时并列机枪的位置 12.自动灭火器13.S雷发射器控制开关 14.弹药箱 16发 15.弹药箱 4发 16.弹药箱 6发 17.炮塔内储物箱

亨舍尔工厂生产线上的“老虎”


生产线车体加工现场




生产线上正等待安装炮塔和行进装置的车壳

工人正在进行焊接加工

用起重器吊装发动机,装入车身后部。



人们正在为坦克装上负重轮,虎式的悬吊系统使用了十六组扭力杆,为节省空间,负重轮摆臂一侧向前而另一侧向后,每只负重轮摆臂装有三个负重轮,提供更好的乘驾。负重轮直径为800毫米并且相互交错,要拆除内侧损失橡皮胎(经常发生)的负重轮,得一并卸下数个外侧负重轮。

为坦克装上履带


吊装炮塔



一辆新的虎式坦克完成后被吊运到车间外的驳车上
虎式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针对战场实际,以及前线坦克手们的经验与建议,不断加以改进,以强化提高虎式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也为减少坦克制造的成本,取消了部分装置。
虎式坦克的改进历程
1942年8月        增加了伪装挂钩,烟雾弹发射架,工具箱。
1942年9月        增加了缆绳。
1942年10月        增加了后方天线。增加了铁锹。
1942年11月        安装了空气滤清器。加强了防护装甲。增加了防护裙(履带防护板)。
1942年12月        增加了紧急逃生舱盖。增加了更多的防护裙(履带防护板)。
1943年1月        增加了发射架。增加了行李容器。
1943年2月        引擎之间增加了透气层。履带外围改变使用18个螺栓。
1943年3月        变更使用的过滤器。后方舱板使用了三角盖。增加了指挥官用的潜望镜增加。
1943年4月        增加了三个备用履带。履带外围改变使用12个螺栓。增加了2个备用履带支架。
1943年5月        更换引擎为Maybach HL230.P45型发动机,功率由650马力提高到700马力。
1943年6月        取消了部分烟雾发射器。
1943年7月        修改了炮塔上的出入仓门。开始使用Zimmerit防磁涂层。
1943年8月        唯一的一个前车灯被替代成了双重灯(左右各一个)。
1943年9月        顶部和后方增加了更多的支架。
1943年10月        彻底取消烟雾发射器。取消了履带装载箱。取消了空气滤清器系统。
1943年11月        增加了外部的支架。
1944年1月        增加了20吨起重器。取消了铁锹。
1944年2月        原本是橡胶边的辅助轮被钢材所代替。移动了外部工具的位置。
1944年3月        炮塔塔顶增加到40mm厚度。
1944年4月        燃料箱材料开始使用木制板。
1944年6月        增加了一个逃生舱盖。
从实战表现来看,虎式火力系统的射击精度和首发命中率极高,有效射程远,弹药具有十分惊人的穿透力及毁坏力。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坦克允许最大直瞄交火距离一般在2公里之内,一旦双方距离超过2公里,坦克要实现准确击中目标并有效摧毁就十分困难,而虎式坦克可以在这个距离上对盟军及苏联方面的所有坦克实施致命打击,甚至可在超乎敌人想象外的距离上对敌进行有效攻击。举例而言,在突尼斯战场上,一辆属于国防军第501重型装甲营(大队)的虎式坦克在2700米距离上开火直接命中美军的一辆M-4战车;1944年7月,另一辆虎式曾在3900米外击毁一辆T-34/85。这种在敌坦克火力有效射程外先敌开火,精确命中目标并完成摧毁的可怕威力,使得虎式成为同盟国军队的劲敌。而它的高备弹量和优良的防护力保证了车辆本身的持续战斗能力。此外,和其它参战国家开发的重型坦克不同,虎式装甲分布较为均匀,它注重全面防护,苏联JS-2重型坦克装甲最厚处达到120毫米,而最薄处装甲仅为22毫米,而虎式水平方向受弹面装甲厚度都在82毫米以上,在一般情况下,即使对方攻击其侧后部位,虎式仍能抵挡住诸如美国75毫米口径火炮和苏联76.2毫米口径火炮的攻击。超越对手的远射程精准火力和坚固的防御装甲是虎式称雄的最大资本。虎          式          传          奇
——德国虎式重型装甲部队装备及其编制、战术、战例
一、虎式战车的研制及其性能
1、虎之诞生——虎式战车的研究开发
2、虎式坦克技术性能概述
二、德国虎式重型装甲部队编组及其战术、战例
1、虎式重型装甲部队的编成
2、虎式重型装甲部队的战术和使用经验
3、虎式重型装甲部队在各地的战斗历程
附 记

1941年6月22日,第三帝国挟战胜法国的威势,集结规模空前庞大的兵力入侵苏联。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德国三路重兵集团分路向基辅、列宁格勒等方向挺进,短短数月内,德军凭借先进战术和机动优势给苏联以沉重打击,红军损失的人员甚至超过了入侵者的总人数,在基辅、乌曼、斯摩梭斯克,德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宏伟胜利。德军装甲部队的高效率与杰出表现是战争初期德军取胜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向苏联纵深腹地进军途中,德军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强敌,苏联人的新式坦克给德国人带来巨大冲击。拥有宽履带、低重心车身设计,倾斜式装甲炮塔,装备一门F-34型76.2毫米41.5倍数口径火炮的T-34中型坦克———在技术性能上胜过了当时德国所有型号的坦克,而KV系列重型坦克的坚固装甲更是令德国人望而生畏。

图片注释:T-34是苏联在整场战争中的绝对主力,优异平衡的性能赋予它强大的战斗力。T-34的车身装甲厚度都是45毫米,和德国的Ⅲ、Ⅳ型坦克相当,但是正面装甲有32度的斜角,侧面也有49度。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侧面也是45毫米,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从正面看几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首先炮弹击中以后容易被弹开,威力大减;其次,一枚水平射来的炮弹,击中斜面装甲以后,需要穿过的钢板厚度相当于三角型的斜边,因此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90毫米,而49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54毫米。这样的防护力,直接导致1941年德国坦克装备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离上都无法穿透其装甲。
     1941年的德军装甲师主力装备为Pzkpfw Ⅲ型及Pzkpfw Ⅳ型两种坦克,前者为专门用于反坦克作战设计;后者装备75毫米榴弹炮,用于支援步兵作战。早在1940年的西线战役中,德国人就发现己方坦克无论装甲,还是火力都弱于英国“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及法国的“夏尔”B-1、“索玛”S-35坦克。从那时起,要求装备重型坦克的呼声便不断从前线部队传至最高统帅部那里。在与东方红色巨人的血腥厮杀中,日耳曼人面对的是数量庞大的苏联坦克集团,德军装甲部队现有装备无法与苏军对抗,部队只能依靠高超的技战术发挥、多兵种协同作战来抵消对方在武器技术性能上的优势,开发威力更强的新型坦克并组建重型装甲部队以赢回装甲优势成了当务之急。
就在入侵苏联前夕,元首便已责成陆军武器局组织新型坦克的设计生产,4家富有实力的公司分成两个项目组,分别竞争中型Ⅴ号坦克与重型Ⅵ号坦克的设计。即“豹式”与“虎式”坦克,前者与不断改进的Pzkpfw Ⅲ型及Pzkpfw Ⅳ型共同构成了这场战争中德国装甲力量的中坚,而后者则成为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伟大的传奇战车,驾驭着“虎式”战车的德意志骑士们驰骋于每一处战线,在冰风刺骨的苏联大地,荆棘丛生的诺曼底,炎热的突尼斯高原留下血火足迹。老虎们在进攻时充当先锋;而当战线吃紧时,他们又是防御的中流砥柱。
强大的虎式坦克俨然成为德国装甲部队的象征,也成了同盟国阵营将士心中的噩梦。本文将从虎式坦克的研制生产,车辆技术性能特点及战场实际表现着眼,对德国重型装甲部队的装备编制,战例战术等各方面进行探讨评价,并试着对二战中德国重型装甲部队与同盟国对手在技术、意志与勇气上的对抗做一个全景式的概述。
一、虎式战车的研制及其性能
1、虎之诞生——虎式战车的研究开发
    1941年5月26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与陆军武器局召开会议,最后确认了装备生产重型坦克的计划,计划打算为每个德军装甲师配备20辆重型坦克充当突击力量。会议还就战车性能指标作了讨论,并要求参与计划的亨舍尔、保时捷两家公司必须在下一年4月20日之前,生产出样车以供对比测试。
    凭借之前的设计经验及研究基础积累,亨舍尔仅在会议结束4天后便完成了一辆安装模型炮塔的原型车,这时候的亨舍尔似乎抢占了先机,但很快他们就在炮塔开发方面遇到了难题。亨舍尔原本打算装设的炮塔是由莱茵金属公司为其设计的H-2型炮塔,外形类似于T-34炮塔。炮塔具备弧面外壳特征,装备KWK.L/60型膛压火炮。采用独特设计的膛压火炮能够赋予弹丸以极高的出膛初速,使弹头具备强大的穿透力。但是这种火炮的制造及其使用的炮弹都需要大量的钨合金,而德国又偏偏缺乏稳定的钨矿石供应支持,这就制约了膛压火炮的大规模生产装备。而一旦要换装其它型号的大口径火炮,早先的H-2型炮塔又无法安装容纳火炮系统。亨舍尔的技术专家们不得不放弃倾斜式外形设计的H-2型炮塔,放大炮塔体积尺寸,装上了由Flak 36高射炮改进而来的KWK.36 L/56型88毫米火炮。
    另一家研发单位在才能杰出的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的主持下展开工作。在火力系统方面,宝时捷采用了由克卢伯公司设计的H-1型炮塔,装设一门56倍数口径的88毫米KWK.36火炮,威力足以保证在1500米距离上击穿正面装甲厚度100毫米目标,达到了预定的战术性能火力指标。在动力系统的开发上,博士设计出一套完全超越当时车辆驱动技术主流范畴的新型动力系统。在技术开发上,为避免技术、资金风险,同时兼顾时间限制,工程师们通常走的是渐进式的技术路线,在大型系统平台集成中,通常习惯于采用得到验证的成熟分系统,如果冒然使用未经验证,含有技术隐患的技术系统,必将影响整个技术平台的可靠运行。当然一旦在武器平台某项关键环节上成功地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便可得到阶跃式的质变效果。一向以热衷于尝试新技术的费迪南德•保时捷大胆地采用油/电混合驱动作为坦克动力,这套系统利用燃油发动机带动一台发电机,再由发电机为电动机提供驱动力。这种全新概念的动力系统使坦克驾驶性大为简便灵活,但代价是油电转换过程中能量的巨大损失;复杂的系统结构导致的高故障率,这些技术上缺陷为后来的竞争失败埋下了伏笔。
    在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53岁生日这一天,亨舍尔与保时捷的样车同时来到东普鲁士拉斯腾堡的“狼穴”接受评测。在最初的对比演示中,亨舍尔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但在进一步的测试对比中,保时捷为他的激进付出了代价,车辆不够成熟的油电混合驱动系统频繁出现问题。而采用保守设计的“亨舍尔虎”,使用技术成熟的梅巴赫HL210.P45汽油发动机作为动力,以相对稳定可靠的行驶性能赢得了最后的竞争胜利。
2、虎式坦克技术性能概述
作为德国二战中期开发研制的坦克车型,“豹式”与“虎式”坦克可谓是20世纪上半叶坦克车辆设计思想与制造工艺集大成者。作为对当时东方战线上苏联坦克集群巨大威胁的应对措施,德国人在车型开发上,一方面既坚持了他们在机械产品设计制造上一惯的精细严谨传统,追求武器平台的高性能、高生存力;另一方面也迫于前线战场装备补充压力和对手苏联坦克部队占有巨大规模优势的严峻现实,考虑到为方便生产而简化制造工艺流程,并借鉴参考了苏联坦克车型的设计思想,设计目标就是要在性能上压倒对方的主力坦克车型。

虎式坦克多面图

德国豹式中型坦克三视线图
二次大战敌对双方装甲主力是以T-34、Pzkpfw Ⅳ型、M-4为代表的中型坦克部队,而德军在这方面无论装备生产规模还是装备的技术性能都居于劣势,德国人在战争中前期的装甲主力以Pzkpfw Ⅲ型及Pzkpfw Ⅳ型中型坦克为主,后期生产能力向豹式坦克倾斜,但在德军装备数量上,Ⅲ型及Ⅳ型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是德国装甲部队的基干力量。这两种坦克在与苏联坦克部队主力型号T-34的对抗中,无论装甲防护力,或是火力、机动能力上都处于劣势,德国人的对策是利用Ⅲ型及Ⅳ型的车辆底盘大量生产价廉物美的自行突击炮;同时不断改进Ⅳ型坦克,为其加装长身管高倍径火炮,以求抵消对方的装甲火力优势;同时他们希望配合数量较少、技术性能优异的虎式重型坦克和豹式中型坦克,通过高低搭配的编组方式,来达到与苏联红军坦克部队的对抗均势。但实际上,尽管与同盟国的同类型装备相比,德国重型坦克部队占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像虎式这样的先进坦克装备数量太少,无法有效弥补自己的中型坦克部队的不足,更无法扭转整场战争的发展趋势。
二战德国坦克装备生产情况一览
坦克型号        战前拥有坦克数量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总数
Pzkpfw Ⅰ        1893                                                                       1893
Pzkpfw Ⅱ        1223        15        99        265        848        803        151                 3404
38(t)        78        153        367        678        652        1008        2356        1335        6627
Pzkpfw Ⅲ        98        157        1054        2213        1564        5435        4752        1136        16409
Pzkpfw Ⅳ        211        45        268        467        994        3822        6625        1090        13522
Pzkpfw Ⅴ豹式                                                     1849        4003        705        6557
Pzkpfw Ⅵ虎式                                            78        649        641                 1368
Pzkpfw Ⅵ虎王                                                     1        428        140        569

在虎式战车出现之前,Ⅰ、Ⅱ、Ⅲ、Ⅳ号坦克其炮塔外形都是多立体面倾角设计,炮塔外壳由多块装甲钢板焊接而成。这种采用焊接工艺的菱形炮塔也在日后成为西方军事阵营主战坦克的主流,而苏联则以T-34型坦克为始,其后开发的坦克车型都以低矮车身、整体铸造的弧面外形炮塔为标志风格。之所以出现这种技术分流,一方面是由各自国家工业经济基础水平、工艺制造能力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双方决策层及技术人员对战争形势,坦克生存力取决因素的判断理解紧密相关。本文在此不予作深刻讨论。
Ⅵ号虎式坦克放弃了之前Ⅰ、Ⅱ、Ⅲ、Ⅳ号坦克的多立体面倾角炮塔设计传统,而是大量采用垂直平面设计,以减少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复杂程度,缩短单车制造工时。虎式战车炮塔前部为一垂直的长方形正面,后部呈圆弧形。这种外形设计不具备T-34、“豹式”中型Ⅴ号坦克的优良避弹外形,但胜在工艺简洁,同时又大大增加了炮塔内部有效使用空间。炮塔前方装设火炮护盾并上下焊接两块长条形装甲钢板,厚度达110毫米,后部及两侧用一整块均质厚度为82毫米的钢板弯曲而成。车体各立面均为整块均质轧制钢板,经切割成形后再整体焊接。车身主要受弹面上装甲厚度为:前部装甲102毫米;侧后方装甲82毫米。虎式坦克车体和炮塔的各装甲部件是由镍钢轧制而成的致密金属板,再以焊接工艺拼装而成,装甲表面经淬火硬化加工,其装甲硬度超过了二战期间所有其他坦克上同类均质装甲的硬度,这也就意味着它拥有非常好的防御能力,远胜过整体铸造工艺制成的内部常含有砂孔的苏联装甲,在同等厚度条件下拥有比其它装甲更优越的防护效果。轧钢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很复杂的工艺,只有德国在战车生产中大量采用轧钢工艺制造装甲钢板,苏联和美国等国家的装甲制造都是以整体铸造工艺为主。这种在制造装甲钢板上的工艺差别,也决定了双方制造坦克的成本和生产数量上的差异。
虎式坦克战车车体结构遵循了当时坦克车辆的典型设计布局,即传动系统和驱动轮前置,动力系统后置。在5人车组分布上,驾驶员位于车身前方左侧位置,通过前方观测镜观察车外情况,当观测镜外部防护装甲落下时,转由观测镜上方两个小孔进行观测;在他右侧是无线电操作员兼机枪手,驾驶室顶部上方为两人各开有一个圆形进出舱盖。在车体中央是重达11吨的炮塔吊篮,巨大的炮栓和弹壳收集篮把炮塔内部战斗室分为左右两部分,炮塔左侧为车长和炮长,右侧为装填手。车体后部为发动机室,发动机室与战斗室之间用装甲板隔开,车尾有一对巨大的排烟管。
虎式坦克后部特写
虎式坦克后部有个引擎室,两个可对流隔舱置于两侧,每个隔舱都有油箱、散热鳍片、散热风扇。最初251辆战车装配的是21公升12汽缸梅巴赫HL210.P45汽油发动机650匹马
图片备注:初期使用12个气缸的Maybach HL210 P45发动机截面示意图
力(实际测值为641匹,478千瓦),虽然发动机本身性能优越,但对于近60吨的车身重量来说,它所能提供的动力就显得不敷使用了,因此很快换装了改进的HL230.P4 523公升700匹马力(实际测值为690匹,515千瓦)。发动机为直列式汽缸,汽缸间角度约为60°,惯性启动器安置在右侧,也可穿过坦克后部的洞口透过链条驱动,发动机可透过车顶的舱口吊起。
从二战爆发到战争结束,德国一直没有开发出成熟可靠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其大型装甲车辆都使用汽油发动机作为动力。许多坦克的动力核心都采用了梅巴赫公司生产的汽油发动机,最初251辆虎式战车装配的是HL210•P45型发动机,全车单位功率为12.04马力/吨,后期换为HL230•P45型发动机,功率提高了50马力,但在车身改进加大车重的情况下,单位功率几乎没有提升,为12.3马力/吨,但高于同样是重型坦克的苏联JS-2和美国人在战争临近结束时推出的M-26,这两种坦克的单位功率分别为11.3、11.94马力/吨。在路况良好的情况下,虎式坦克最高行驶速度可达45.4公里/小时。
虎式坦克的行走转向装置十分精密复杂,转向操作装置梅巴赫L600C型,带液压动力,变速器分为8个前进挡位和4个倒挡位,由于挡位划分精细,使得庞大的虎式坦克在行驶中的操纵性十分灵活,加上领先当时坦克驾驶操纵技术潮流的汽车方向盘式操作手柄设计,虎式坦克的转向、前进、后退都可像小型汽车一样轻易完成,可以说它在局部范围短途机动的战术机动性能十分优秀。战车行走装置部分的布局沿袭了陆军武器局6处工程师克尼坎普的负重轮交错式排列布局设计。这种布局在德国众多的履带式车辆中广为应用。这种行走系统负重轮数量极多,使车辆使用维护引生出很多问题,这种多负重轮交错式排列布局,使得车轮间容易渗入泥土,一旦泥土在寒冷天气下凝结必定会影响车辆的行驶启动;此外当车辆行走部分进行拆装维护时,更多的负重轮意味着更多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这一点对平时的车辆保养和战场车辆抢修都是很不利的,进而影响到装甲部队的整体战备效率及恢复能力。任何系统的工作环节数量增加时,都会同时导致系统持续工作稳定性的下降。因此采用多负重轮交错式排列布局设计的车辆的故障率也较高,尤其是当装甲部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作长时间长距离机动作战,车辆维修保养更是对技术保障分队职业能力的巨大考验。尽管有着诸多缺陷,但作为装甲战车研发的巨人,德国在坦克车型的开发中始终坚持采用多负重轮交错式排列布局。为何他们在二战期间一直“抱残守缺”,坚持采用这种看似极为不科学的设计呢?首先这种布局使车辆的行驶更加平稳,有利于缓解坦克乘员长时间车内工作的疲劳程度;其次负重轮数量的增加也使得车身重量更加均匀地分布在两侧履带上,提高了车辆越野能力,也减缓了火炮射击时的后座力对车身的冲击,使炮弹弹道更为低伸稳定,从而提高了射击精准度。
虎式坦克采用独立扭转式悬挂装置、液压减震器,八组负重轮16根车轴,分两排交错排列,共有48个轮子,后期型通用化改进后为32个。工程师为虎式坦克设计有两种履带,
战斗状态下使用宽度为725mm的宽履带,而在经由铁路机车实施长途运输机动时,为适应西欧窄轨铁路线的车体运输标准,必须换装520mm宽的装运履带,因此虎式坦克装备的长途机动是一件十分耗费人力、时间的事情。虎式的最大行程为120千米,注满燃油情况下考虑到频繁的倒车、换向操作,虎式坦克在中途不补充油料的情况下不间歇战斗时间一般为2~3小时左右。同时虎式坦克的变速箱等装置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长时间工作也常发生故障,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虎式坦克不是一种适于大范围战略机动的理想车型,这对当时处于两线作战态势下,兵力不足,时常要抽东补西的德国人来说,无疑是加重了后勤压力。 德军正在为虎式坦克装上履带
在火力及观瞄系统方面,虎式坦克无疑在1942年-1943年的二战战场上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虎式采用了由克卢伯公司研制的KWK.36 L/56型88毫米火炮,这种56倍口径的长身管火炮赋予炮弹以极高的初速度,能够在1000米以上的距离轻松击穿30度倾角,厚度达100mm的装甲。坦克火炮手动装弹,标准射速为7发/分,短时间紧急发射状态下射速可以达到12发/分,虎式坦克备弹量为92发,后期增加到108发。分别装于战斗室和炮塔吊篮下方两侧弹药室内,较高的备弹量,保证了虎式坦克能够对敌方形成较多的火力射击次数,

图片备注:带有炮盾的KwK.36 L/56型88mm火炮
二战时期部分主力坦克备弹量对比
坦克型号        备弹量(发)
美国M-26        70
苏联T-34/85        55
苏联JS-2        28
德国"虎式"        前期型92发,后期型108发
美国M-4(76mm型)        71
不致于因弹药耗尽而频繁往返补充导致影响战斗。虎式火炮使用弹种主要有四种:Pzgr.39被帽式穿甲榴弹,几种弹药中它的命中精度最高,一般占储弹量的一半以上;出膛初速可达930米/秒的Pzgr.40碳化钨芯穿甲弹,该种弹药一次性配给一般不超过10发,使用这种穿甲弹时,虎式可以在1500米距离内击毁当时苏联和英美盟军几乎所有型号的坦克。但因为金属钨供应的不足,Pzgr.40碳化钨芯穿甲弹的使用受到严格控制,只有在遭遇敌方重型坦克和其它有价值目标时,坦克车组才会使用该种弹药;采取空心装药的Gr.39HL高爆弹,其命中精度和毁坏力低于Pzgr.39被帽式穿甲榴弹,但它不仅可以用于打击装甲目标,也适合于对一般人员车辆进行攻击;Sprgr.39曳光榴弹则专门用于杀伤人员。实战中,德军坦克车组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弹种,对拥有坚固装甲的敌方车辆攻击时,一般是先发射一枚穿甲榴弹,再发射一枚高爆弹保证对目标的彻底破坏。德国拥有很高的武器设计水平和弹药开发能力,但受制于资源匮乏的因素影响,无法大量生产装备穿甲能力优越的钨芯穿甲弹,不足部分只能用被帽披帽式穿甲榴弹(APCBC)来代替。(火炮采用长身管设计确实要比同口径的短身管火炮拥有更高的初速,以及更高的射击精度,但是由于长身管火炮的膛压高,初速快,因此每次发射对炮管本身的磨损也相当严重,如果冷热轧钢技术不过关的话,炮管很可能因过热而弯曲变形,有时甚至还会发生炸膛现象。因此,加工长身管火炮的难度很大,如果缺乏雄厚的金属冶炼和机械加工能力是难以成规模地制造出质量可靠的长身管火炮。)

Pzkpfw Ⅵ 重型虎式坦克主要性能参数
车重        56 吨(早期型),57 吨(后期型)
乘员        5人
发动机        Maybach HL 210 P45-12 600hp(早期) Maybach HL 230 P45-12 700hp(后期)
速度        38公里(公路)20公里(越野)
行程        120-140 公里
全长        8.45m
高        2.93m
宽        3.4-3.7m
武器        88mm KwK 36L/56 ,2 X 7.92 MG34(早期) 3 X 7.92 MG34(后期)+ 6 X NbK39 90mm 高爆榴弹发射器
彈藥        88mm—前期型92发,后期型108发 7.92mm—4500-5700发
装甲防护厚度        炮塔正面 110毫米/0度,               炮塔侧面 82毫米/ 0度,               炮塔背面 82毫米/0度,                炮塔顶部 40毫米/90度,               车体首上 102毫米/9度,               车体首下 102毫米/25度,                车体侧上 82毫米/0度,                车体侧下 63毫米/0度 (负重轮遮挡), 车体后部 82毫米/15度,               车体前顶部 40毫米/90度,             车体后顶部 25毫米/90度,                车体底部 25毫米/90度
       
       
       
       
       
       
       
       
       
       
       

使大威力的88毫米火炮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观瞄系统是由蔡斯公司生产的铰接式双筒镜炮塔射击瞄准具(TZF),蔡斯公司有长期从事光学器材加工制造的经验,其产品一向以质量可靠,性能超群而闻名于世。早期TZF 9b景物放大倍数为2.5倍,而后期改进型TZF 9c具有2.5倍/5倍两种放大效果,前一种放大效果提供宽视野,后一种放大效果则在针对具体目标瞄准时采用。除了与炮管平行安装的直瞄镜外,还在测角仪上安装一套“时钟”式刻度方位角指示器。通过这两套系统,炮长可以迅速而准确地获得主要射击参数。虎式约重11吨的炮塔使用由发动机供给动力的液压驱动系统实现转向,虎式炮塔转向时,炮手两脚放在旋转支架上,如果脚尖用力向前踩,炮塔就会顺时针旋转;反之如果用脚跟向后踏,炮塔就会逆时针旋转。用力越大转得越快。通过脚踏可以使火炮指向对准目标大致角度,要精确瞄准仍然必须手动微调,火炮使用电动击发,炮手只消扳动开关就能使88炮开火。炮塔转向速度取决于发动机转速,旋转一周需25~60秒,实战中转向速度对于快速切换目标和对威胁作出反应十分重要。对比同期能够在10秒内完成360度炮塔旋转的美国M-4谢尔曼坦克,在这一点上,虎式显得有所不足,而后期70吨重的“虎王” 旋转一周也仅用19秒。但因为虎式车身长宽比接近1,虎式可通过原地快速旋转车身来改变炮口指向,多少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虎式整体剖视图

战斗室内部剖视图(侧面1)
1.炮塔内储物箱 2.炮塔并列机枪备件箱(储藏机枪架、枪托等)3.机枪弹药袋(每袋150发) 4.防毒面具 5.军用水壶 6.杂物筒 7.MG34机枪工具箱 8.弹药箱 16发 9.弹药箱 4发 10.弹药箱 6发 11.炮塔MG34机枪存放位置 12.弹簧平衡装置 13.烟雾弹发射器点火控制 14.紧急逃生舱门 15.炮塔内部的保险丝盒

战斗室内部剖视图(侧面2)
1.放地图的位置 2.双孔望远镜 3.潜渡用以堵住并列机枪孔的塞子 4.放信号枪的架子 5. 防毒面具6.- 7.- 8.棱镜 9.弹药箱 16发 10.弹药箱 4发 11.炮塔内储物箱 12.信号旗使用的支架 13.- 14.车长用炮塔转向手轮15.- 16.- 17.应急电力系统 18.车长用通话器插座 19.炮手用通话器插座 20.炮塔方向指示器 21.烟雾弹发射器点火控制

车体内部剖视图(俯视)
1.弹药箱 4发 2.弹药箱 16发 3.弹药箱 6发 4.炮塔内储物箱 5.炮塔吊篮底部折页 6.- 7.- 8. 备用部件盒 9.灭火器 10.水箱 3个 11.信号旗支架 12.炮塔马达 13.炮塔马达操纵踏板 14.炮塔马达的动力输入 15.潜渡时放置并列机枪的地方
车体内部剖视图(截面)
1.炮塔保险丝盒 2.冲锋枪 3.冲锋枪弹药 4.观察孔备用玻璃 6.信号弹7 .- 8.军用水壶 9.防毒面具 10.机枪弹药袋 6袋 11.潜渡时并列机枪的位置 12.自动灭火器13.S雷发射器控制开关 14.弹药箱 16发 15.弹药箱 4发 16.弹药箱 6发 17.炮塔内储物箱

亨舍尔工厂生产线上的“老虎”


生产线车体加工现场




生产线上正等待安装炮塔和行进装置的车壳

工人正在进行焊接加工

用起重器吊装发动机,装入车身后部。



人们正在为坦克装上负重轮,虎式的悬吊系统使用了十六组扭力杆,为节省空间,负重轮摆臂一侧向前而另一侧向后,每只负重轮摆臂装有三个负重轮,提供更好的乘驾。负重轮直径为800毫米并且相互交错,要拆除内侧损失橡皮胎(经常发生)的负重轮,得一并卸下数个外侧负重轮。

为坦克装上履带


吊装炮塔



一辆新的虎式坦克完成后被吊运到车间外的驳车上
虎式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针对战场实际,以及前线坦克手们的经验与建议,不断加以改进,以强化提高虎式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也为减少坦克制造的成本,取消了部分装置。
虎式坦克的改进历程
1942年8月        增加了伪装挂钩,烟雾弹发射架,工具箱。
1942年9月        增加了缆绳。
1942年10月        增加了后方天线。增加了铁锹。
1942年11月        安装了空气滤清器。加强了防护装甲。增加了防护裙(履带防护板)。
1942年12月        增加了紧急逃生舱盖。增加了更多的防护裙(履带防护板)。
1943年1月        增加了发射架。增加了行李容器。
1943年2月        引擎之间增加了透气层。履带外围改变使用18个螺栓。
1943年3月        变更使用的过滤器。后方舱板使用了三角盖。增加了指挥官用的潜望镜增加。
1943年4月        增加了三个备用履带。履带外围改变使用12个螺栓。增加了2个备用履带支架。
1943年5月        更换引擎为Maybach HL230.P45型发动机,功率由650马力提高到700马力。
1943年6月        取消了部分烟雾发射器。
1943年7月        修改了炮塔上的出入仓门。开始使用Zimmerit防磁涂层。
1943年8月        唯一的一个前车灯被替代成了双重灯(左右各一个)。
1943年9月        顶部和后方增加了更多的支架。
1943年10月        彻底取消烟雾发射器。取消了履带装载箱。取消了空气滤清器系统。
1943年11月        增加了外部的支架。
1944年1月        增加了20吨起重器。取消了铁锹。
1944年2月        原本是橡胶边的辅助轮被钢材所代替。移动了外部工具的位置。
1944年3月        炮塔塔顶增加到40mm厚度。
1944年4月        燃料箱材料开始使用木制板。
1944年6月        增加了一个逃生舱盖。
从实战表现来看,虎式火力系统的射击精度和首发命中率极高,有效射程远,弹药具有十分惊人的穿透力及毁坏力。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坦克允许最大直瞄交火距离一般在2公里之内,一旦双方距离超过2公里,坦克要实现准确击中目标并有效摧毁就十分困难,而虎式坦克可以在这个距离上对盟军及苏联方面的所有坦克实施致命打击,甚至可在超乎敌人想象外的距离上对敌进行有效攻击。举例而言,在突尼斯战场上,一辆属于国防军第501重型装甲营(大队)的虎式坦克在2700米距离上开火直接命中美军的一辆M-4战车;1944年7月,另一辆虎式曾在3900米外击毁一辆T-34/85。这种在敌坦克火力有效射程外先敌开火,精确命中目标并完成摧毁的可怕威力,使得虎式成为同盟国军队的劲敌。而它的高备弹量和优良的防护力保证了车辆本身的持续战斗能力。此外,和其它参战国家开发的重型坦克不同,虎式装甲分布较为均匀,它注重全面防护,苏联JS-2重型坦克装甲最厚处达到120毫米,而最薄处装甲仅为22毫米,而虎式水平方向受弹面装甲厚度都在82毫米以上,在一般情况下,即使对方攻击其侧后部位,虎式仍能抵挡住诸如美国75毫米口径火炮和苏联76.2毫米口径火炮的攻击。超越对手的远射程精准火力和坚固的防御装甲是虎式称雄的最大资本。
让虎式饱受诟病的是它的机动力,由于其巨大的车身自重和复杂的行进装置,使得虎式坦克的机动自持能力较差,这种重型坦克一旦远离后方维修补给分队支持,它们便很容易在行进中瘫痪。事实上,相当数量的虎式坦克不是损毁于正面交战,而是在行军转移过程中,因为种种机械故障原因和燃油耗尽,在得不到及时维护的情况下被迫自动放弃的。
综合分析虎式与其对手的技术性能指标,可以看出:虎式在合适地形条件下的局部战斗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动力机械系统可靠性差,长途机动能力不足。其次是它的产量始终不能满足大规模消耗性战争的补充需要,这是它最为致命的弱点,也是第三帝国军备生产武器开发上的通病。虽然帝国在1942年对苏战争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预期落空之后,德国战略领导层对战争持久化和战争前景的严酷性已有了一定认识,但德国的军备生产仍未形成对应的指导思想和统一规划,生产上未能完全进入适应总体战形势需要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轨道,在很大程度上各个武器厂商和公司仍是各行其是,研制生产中存在着严重的重复浪费现象,使部分生产能效空闲空耗。许多武器研发部门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专注于开发自己的独立系统,很多功能相同,技术性能指标相近的武器项目并存,严重分散了研究、生产的力量。即使是在德国面临失败前的最后阶段,他们仍醉心于设计技术性能超群的超级武器,幻想依靠停留在图纸上的超级武器扭转乾坤;但战争不可能永远延长下去,为明天设计武器,远不如为今天的战斗提供数量充足的实用性装备重要!反观德国在二战中的劲敌苏联,战前苏联对工业布局进行有计划和针对性的建设调整,以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大力突出其武器生产低成本,工艺简单的优势;对于在技术性能上的劣势适时追赶;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决定了部门利益要服从于国家大局需要,生产和配给都要服从国家统一计划,当国家的整体生产规划本身符合科学,同时又得到有效的执行,那么确实能够配置资源发挥最大功效。举例来讲,苏联对新型坦克的研究设计同样是交给几家车辆研发单位共同竞争完成的,在几个不同部门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国家对有发展前途的项目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修改意见。当样车完成后,选择最优秀或是最合适的一个型号装备部队,这时候,其它单位的研究生产力量也要无条件地统一到这个正式投入规模生产的项目下面,以取得最大的规模生产效能,这种集中决策机制使它能够获得最大的动员能力,难怪英国首相邱吉尔曾论断道共产主义是最适于战争的体制。
二、德国虎式重型装甲部队编组及其战术、战例
1、虎式重型装甲部队的编成
最初,德国最高统帅部有意为每个装甲师配置20辆重型坦克作为突击力量使用,但当虎式坦克投入生产时,战争形势与1941年已不可同日而语,虎式重型坦克的生产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拉长的战线,巨大的战役损失使人员、物资有限的德军愈加感觉捉襟见肘。最后最高统帅部改变初衷,决定将宝贵而有限的重型坦克集中使用,编成直接隶属于最高统帅部的重型装甲营(大队),每当有重大战役行动或某一战线吃紧时,这些重型装甲营就划归给战区集团军或装甲军辖下,作为决定性力量,配合一般部队作战。
德国国防军先后组建了战斗序列为501~510的重型装甲营,作为德国陆军头等主力师的大德意志师也装备了虎式坦克,党卫军部队也在警卫旗队师、帝国师等党卫军精锐部队中配置了相当数量的虎式重型坦克,最初是连级规模,后来陆续扩大到营一级规模编制。
重型装甲营成立之初,德军尝试将Pzkpfw Ⅲ型及Pzkpfw Ⅳ型中型坦克与Ⅵ号虎式坦克混编,以中型坦克作为辅助力量,承担侦察、警戒、支援步兵的任务,以便主力重型虎式坦克能够专门用于坦克决战。但实践证明,这种一支营级部队同时装备多种型号坦克的编制并不合理,这给连一级技术保障分队和营一级下属的维修连的战备保养、战场抢修维护带来巨大压力。有鉴于此,不久后德军重型装甲营一律装备虎式坦克,正常编制满员时,每营下辖三个连,各连连部拥有2辆虎式坦克,连内3个排各有4辆坦克,全营理论上共拥有45~48辆坦克。

早期虎式坦克营的一种实验性编制,营部编有两辆虎式坦克和一辆Ⅲ号N型,并且辖有一个装备Ⅲ号N型的侦察排,连部则有一辆虎式和两辆Ⅲ号N型,每个虎式坦克连有四个各装备两辆老虎和两辆Ⅲ号N型的虎式坦克排。
后期正式作战编制,营部编有三辆虎式坦克,每个虎式坦克连连部有两辆虎式坦克,三个各装备四辆虎式坦克的排。
在所有装备虎式坦克的重型装甲部队中,以最早建立并投入实战的一批重型装甲营作战经历最为丰富,取得战果也是最为突出,其间更涌现出许多像奥托•卡尔尤斯、沃尔特•伦道夫、米切尔•魏特曼这样神勇的装甲王牌。
2、虎式重型装甲部队的战术和使用经验
虎式坦克广泛用于与敌军装甲部队交战和突破敌方坚固防御阵地。在集团军规模的大型会战中,德军重型装甲部队习惯于以营为基干单位投入某一地区的作战行动,在小规模交战以及地形不适合大量机械化车辆通过时,虎式坦克部队则以连排分队形式出动,最基层单位是车组,许多时候,各排以2辆虎式坦克为一组,排长和分队长各指挥一组行动。
在作战过程中,排分队与分队、车组和车组之间互相支援,配合作战。各单位在射击与行进之间转换时,互相交替掩护对方。虎式坦克首要任务是对抗敌方坦克编队,在战斗中,要求车组占据有利地形,以最大有效射程发动伏击;标准战术是以中型坦克负责正面牵制作战,装甲坚固的虎式重型坦克则积极迂回到敌军纵队侧后实施攻击。(但实战中往往是虎式坦克从正面发起冲锋,吸引对方反坦克炮和坦克部队火力,而以中型坦克部队从两翼迂回。)
虎式坦克部队集结时采用横线队形,行军使用长纵队队形,投入冲击时,通常以楔形队形展开,连排长会根据地形及敌方火力因素调整各车组间距离。在和其它型号坦克混编作战时,虎式坦克常充当排头兵,引导装甲防护力薄弱的中型坦克发起攻势。
大体的来讲,一共有四种专门为虎式坦克制定的排级作战队型:一字排开的队型(称之为Linie),楔型队型(称之为keil),纵队型(称之为reihe),双纵队型(称之为doppelreihe)。
Linie型:虎式坦克排的排长位于队型的最右端,副排长则位于左边第二个位置,这种队型比较密集,排长和他左边坦克的距离为10米,副排长和他左边坦克的距离也是10米,但是副排长和他右边坦克的距离则为25米,这种队型通常用来集结、进攻。
Doppelreihe型:这种队型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盒子状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楔型的预备形态,这种队型并不经常使用,通常使用的话用于通过一些被怀疑有埋伏的地域,如果此时遭到攻击的话,排长和副排长车后的坦克向队型的两翼转进,将队型变为楔型(即keil型)。
keil型:这种队型是最常见的进攻队型,是elreihe队型的一种演变,这时的队型很稀疏,排长和副排长之间的距离达到了100米,他们左右坦克的距离也是如此,当战斗开始时,不管原来排长和副排长的位置在哪里,他们都要移动到队型的前方,以便于观察和指挥,这种队型的优点就是由于队型比较稀疏,降低了被密集火力杀伤的概率,同时侧翼得到比较强的掩护(相对于别的队型来讲)。
Reihe型:行军或者集结时的队型,可以认为所有的队型都由此转变而来。排长在位于纵队的最前方,副排长在第三个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它变换成楔型的过程:当战斗开始后,排长保持战斗位置不变,副排长加速到排长的左方,第三辆坦克跟随副排长转进,当副排长就战斗位置后,第三辆坦克继续转进,直到位于副排长左方100米的位置,第四辆坦克转向排长右方,保持和副排长100米的位置。
排级的各种队型示意图


虎式坦克连的编队形式则共有5种。
第一种为纵队(Kolonne),此队形用于连队集结,三个排并列,各排皆成纵队队形,连长的座车和预备座车位于中间那个排的最前面。
第二种为单列纵队,常用于连队行军时,连长的座车在最前面,他的预备座车紧接其后,后面的三个排一个接着一个,成一字长蛇状。
第三种为双路纵队队形,是连队向敌人接近时采取得队形,其中1排和3排并靠成一路。
第四种为楔形队形,实际上就是三个各自成楔形队形的排组成一个更大的楔形,1排在前,2排和3排在后,连部指挥车在中间,有时2排和3排的坦克也排成单列的纵队,使整个连队的队形成“八”字形。
第五种为倒楔形队形(Breitkeil),刚好和楔形队形相反,2排和3排在前而1排在后,连部指挥车依然居中。不论是楔形队形还是倒楔形队形,整个连队展开后正面宽约700米,纵深约400米。当虎式坦克单独行动时一般都会有少量中型坦克随行支援,这种情况下多采用楔形队形,一辆虎式坦克在最前面,后面是中型坦克。这种楔形队形还有一种称之为“钟型”队形的变种,最早出现在1943年7月,由中型坦克构成一个钟型,而虎式坦克居于其中,恰似钟舌。
在东线与苏联红军的交战中,虎式常作为突击力量进攻苏军坚固阵地,与苏军坦克部队直接交火,当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德军发现己方坦克部队的机动出击变得十分困难,这是因为他们完全丧失战场空中优势,地面部队的运动、作战都暴露在敌方的直接打击之下,通过战争中的实践,德国人逐渐意识到虎式坦克的最佳战术使用方式就是在防御作战中进行伏击,利用它的长射程大威力火炮在远距离消灭进攻之敌。
实战中,德国人取得了许多使用虎式坦克方面的经验。例如虎式的发动机啸叫声十分独特,有经验的敌方士兵可以辨认出这种声音,因此在战斗准备过程中,虎式坦克部队为保证进攻的突然性和隐蔽性,得到最好的战术袭击效果,德国人很注意投入兵力前的隐蔽伪装;具体做法是让虎式坦克部队集结始发阵地离前沿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考虑到虎式坦克的自携油量有限,在行动展开时,虎式坦克部队会在离开集结点向敌方阵地开进的中途,在己方控制区内短暂停留,加注燃料。
一般情况下,虎式坦克不与其它部队混编在一起进行长途行军;虎式坦克与其它部队混编行军情况下,在遭受攻击威胁较大的地带行军时,通常虎式坦克置于行军序列的前头,为后方防护较弱的部队提供掩护;而当经过承载不十分可靠的桥梁时,则应当让其它车辆先行通过,以免因虎式坦克无法通过时,阻碍整支部队行军。

3、虎式重型装甲部队在各地的战斗历程
1942年9月,德军在列宁格勒附近地区的小型战斗中首次投入了虎式坦克重型装甲部队,以实战检验新式武器的威力。结果是喜忧参半,虎式坦克显示出超越苏军现役坦克的火力和防护力优势,但它的动力装置却是故障频繁。
真正的较量很快来临,即将爆发的凯塞林山口之战是德国陆军与美军部队之间,以装甲部队为战斗主力的第一次正面硬仗,虎式坦克将在阿非利加大陆证明自己的巨大价值。
1942年10~11月,英联邦军队凭借数量优势和远胜于轴心国集团的物资装备补充优势,在阿拉曼战役中重创隆美尔率领下的非洲军团,失去进攻锐气德意联军不得不从埃及边境沿利比亚退却收缩。几乎与此同时,以美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发起“火炬”计划,在法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成功登陆,直接威胁到非洲军团的后路。为稳定南线非洲及意大利的局势,德军从其它地段上调遣援军支援处境岌岌可危的非洲军团,501重型装甲营也在出征部队行列中。
1942年11月~1943年2月期间,501营先期到达的一个连与其他德军部队组成战斗群,对尾随非洲军团身后追击而来的英国第8集团军进行反击,之后又转向西面,阻截从摩洛哥登陆后向纵深发展的美英部队。在与兄弟部队的配合作战中,501营在仅有20辆坦克可供使用的情况下频繁出动,以出色的战术机动给盟军部队造成重大杀伤,为成功阻止东西两路盟军重兵集团的前进步伐作出巨大努力,使得美英军队无法在短时间内向突尼斯境内纵深地带形成突破。当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与汉斯•尤尔根•冯•阿尼姆大将的第5装甲军会师后,轴心国联军向突尼斯收缩兵力,随着轴心国建立马雷特防线,战事在突尼斯崎岖干旱的山地丘陵间持续进行。
1943年初,突尼斯战场上,包括法国军队在内的盟军部队从东西两面对处于内线防御态势的轴心国德意联军不断施加压迫性攻势。肯尼斯•安德森的英第1集团军越过摩洛哥向东攻击,蒙哥马利的英第8集团军则从东向西猛攻。盟军因为拥有充沛的人力、装备补给供应,对轴心国部队占有力量优势。但是德军因为缩短战线而部分缓解了战场压力,同时依靠从突尼斯港口接收的从意大利运来的援军和补给品,德军的装甲力量得以加强,有了重新发动大规模攻势作战的能力。而处于内线的中央位置,也有利于他们对处于外线分进合击的敌军实施分别打击。久经沙场的“沙漠之狐” 隆美尔元帅是一位能够战场态势形成变化而随机应变的运动战大师,尽管战场形势严峻,但他的战略眼光透过迷雾捕捉到了这一战机,并决心集中兵力发动一次攻势作战,以扭转轴心国在非洲的战略颓势。
由于同盟国军队在非洲战场以东西两路重兵集团对内线的轴心国军队分进合击,在战略战术上给了德意联军专门打击一路的机会,德军完全有可能在敌方拉长的战线上某个地段附近集结兵力形成局部力量优势。隆美尔在分析战场态势后确定将西面战线南翼的美国部队作为首轮攻击的目标,这种安排是根据当时的战场条件而定的。首先英国第8集团军在攻占第黎波里城之后,已转入休整,蒙哥马利希望利用这里的港口对自己的部队进行充分的物资补充,这位英国元帅习惯于做好充分准备,对当面之敌形成力量对比优势,在有相当把握的情况下才会发起进攻,因此隆美尔并不担心东部战线形势短期内发生变化。而在西面,安德森的英第1集团军右翼美国第2军则对马雷特防线通向后方突尼斯港的交通补给线形成严重威胁,为巩固这条长达400余公里的交通补给线的安全,轴心国部队必需采取行动,以改善战场不利的态势。此外因为美军是初上战场,虽然拥有丰富的战争资源,但缺乏战斗经验和正确的战术指导,而英联邦军队各师普遍有着与德意联军作战的经验,战斗力也较强。两者比较,显然是在美军战线上更容易达成纵深突破。但是在反击规模和战役目的上,两位德国指挥官隆美尔元帅与阿尼姆大将产生了意见分歧,隆美尔元帅希望通过对美军防线的突破,分割盟军第1集团军的战术地幅,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从而瓦解盟军东西两个集团军对进之势,他计划集中己方能够动用的装甲机动兵力大举进攻,重创敌军。而阿尼姆大将则持保守态度,他倾向于发动一次局部有限攻势,主要目标只局限于对威胁己方补给线的美军一部实施驱逐,以改善己方防线上的防御态势。尽管两位德军指挥官的战略意图存在分歧,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最后他们决定对美国第二军防守地段发动试探性进攻,是否加大兵力投入视战斗发展情况而定。
在德意联军发起反击前,盟军第1集团军与轴心国部队沿着一条由米里纳河绵延到马科纳西的山脊对峙,盟军在这里部署了美国第2军和法国19军。因为通过摩洛哥的山地向前线运输补给品十分困难,大批载重卡车报废于运输给养的往返途中,受补给瓶颈所限,第1集团军无法在突尼斯保持太多兵力。为减轻后勤负担,美军只在前线配置了美军第1装甲师,其它装甲师还在遥远的后方休整待命。为了给防线上的步兵战术据点提供及时的机动支援,美军第1装甲师被分割成3个旅一级战斗群分散配置兵力。其中B战斗群作为集团军的总预备队,而A、C两支战斗群则分别部署于西•杰布•吉特镇的两侧周围。在他们后面是凯塞林隘口,前面是由美军步兵防守的一系列山丘阵地。1月,德军21装甲师先对法国军队防守的一些战术前沿支撑点发动攻势,法国人一如之前他们在本土作战的拙劣表现,在德军的攻击下,法军一触即溃,阿尼姆的第5装甲军先头部队成功进至皮雄、丰杜克山口以东,美军部队开始接替一线阵地上的士气低落的法国人与德国军队直接对抗。
此时的美军装甲师与德国装甲师的编制大为迥异,德国装甲师辖有二营制或三营制装甲团及摩托化炮兵团各一,还拥有两个步兵团以及师直属侦察营、工兵营、运输分队等各部。而1943年的美军装甲师则拥有两个装甲团及一个机械化步兵团,这种编制既是美国战争工业资源雄厚的体现,也是其部队战术理念使然。二战初期法国的迅速失败使美国陆军指挥层产生了这样一种观念,即为了抵御德军装甲集群的冲击,应组建强大的坦克部队以对抗德军。具体措施就是加大装甲师内坦克部队的兵力比重,同时成立专门的坦克歼击营配置到军一级部队,但在作战表现上这种编制效果并不好。而在步兵反坦克火力的装备方面,同时期的苏联人已在广泛使用威力强大的76.2mm加农反坦克炮,英国部队也已换装了57mm反坦克炮,但美国步兵为了行军方便省力,仍在使用过时的小口径37mm反坦克火炮,这使得美军步兵连队在得不到其它重型武器分队支援时,单独对抗德军机械化部队将十分吃力。
在沙尘的掩护下,德军第10装甲师、21装甲师及501重型装甲营等大批精锐部队陆续进抵法德隘口和马扎拉隘口以东的始发阵地,美国人没有察觉到德军大规模集结兵力的行动。2月14日凌晨4点时分,在吹卷的漫天风沙中,德军从南北两路向分布在勒达西山、克萨瑞山与西•杰布•吉特镇(又名锡迪布齐德)一带地域间的美国部队发起向心攻击,目标是用两个装甲师的兵力合力压迫处于内线位置的敌军,一举肃清布防在凯塞林隘口以东前出地带上的美军部队。
负责“春风”作战行动的战场指挥官是阿尼姆的副手海茵茨•齐格勒将军,根据战场情报分析敌军兵力分布和构成情况,德军制定了一个对美军分进合击的作战方案。而同样是使用分进合击的战术,经验老到的德国军人却能充分发挥该战术的优势,即利用空间差以多路军队对自己的对手实施多面攻击,从而使对方不能有效的组织防御队形,增加对方防御打击的难度,兼以深远机动包抄敌方侧后的方式压缩敌军活动范围,限制对手的机动,防止敌人突围,尽可能地围歼敌人有生力量。在战斗过程中德军根据具体情况,战场形势变化不断适时调整战斗主攻方向和行军机动路线,从中线穿透对方防御纵深,从外线包夹美军,
按照战役计划,沃尔夫冈•菲舍尔少将的德军第10装甲师将从西•杰布•吉特镇东北方向上出发,部队分成两路,最北端的雷德哈格战斗群从预设战场外线实施迂回,绕过正面美军168团布置于勒达西山上的防御阵地,对驻守在西•杰布•吉特镇以东的美军第1装甲师A战斗群实施包抄,并对西•杰布•吉特镇形成侧后威胁;以501重型装甲营1连为先锋,雷德曼战斗群穿过勒达西山与克萨瑞山之间的法德隘口(Faid Pass)沿着通往凯塞林隘口的公路攻击前进,从中央突破美军多个山头阵地构成的前沿防线。在另一个方向上,在马扎拉隘口(又名迈齐拉)以东隐蔽待命的德军第21装甲师则在穿过隘口后分成斯坦霍夫、舒特两支战斗群,对西•杰布•吉特镇附近地区美军展开包抄攻击。最终在以西•杰布•吉特镇为中心,以勒达西山、马扎拉隘口为顶点的地域上形成钳形攻击之势,包围歼灭该区域内的美军。

凯撒林隘口之战态势图



负责中央突破的雷德曼战斗群一路沿法德隘口突击,他们的作战关系到全局的胜利,他们既要对当面美军坚固既设阵地实施进攻,又要应对美军一线阵地后方第1装甲师预备队的强力反击。只有当雷德曼战斗群牢牢牵制住美军主力,并始终保持进攻势态,才能有效地掩护友邻部队展开行动。为及时完成战术穿插,其他各路部队尽可能地避免陷入与敌军的纠缠,而导致过早暴露战略意图。501重型装甲营1连甲坚炮利的虎式坦克理所当然地充当起开路先锋的重任,1连引领着第10装甲师第7装甲团和第86装甲掷弹兵团一路向美军防线纵深突进。
此时美军第一装甲师的B战斗群被留在丰杜克后方作为预备队,因为盟军指挥高层一直认为之前德军第21装甲师在法德隘口东面的行动只是一种牵制手段,他们判断轴心国军队主攻方向将是丰杜克一带,而A、C战斗群则扼守在凯塞林隘口以东的西•杰布•吉特镇一带,麦奎因上校的A战斗群负责掩护更东面的勒达西山(djebel lessouda)、克萨瑞(djebel ksaira)山阵地,控制法德隘口通道;美34师168团2、3营及部分坦克分队分别布防于隘口公路两侧的勒达西、克萨瑞和加特•海迪德(Garet Hadid)三处山丘阵地。
在炮兵火力准备之后,德军坦克和随同步兵立即开始进攻,德国装甲部队严格遵循一贯的突击战术,先头坦克部队对公路两侧山丘的美军预设防御阵地抛开不管,直扑敌军后方集结地及指挥部所在,咆哮着的大队钢铁战车像暴风一般呼啸而过,毫不留情地碾碎了美军前沿掩护部队的抵抗,如一柄无坚不摧的长矛凶狠地洞穿了美军的防线。上午8点30分左右完成了对隘口的突破,并转入对即将来袭的美军第一装甲师A战斗群的防御准备中,9时前后,穿过克萨瑞山南面的马扎拉隘口的德军21装甲师兵分两路,在一支坦克分遣队支援下,舒特(schutee)战斗群的104装甲掷弹兵团向北前进,从克萨瑞山西面向美军168团3营发起进攻。斯坦霍夫(stenkhoff)战斗群则继续向西挺进,从东南方向完成对这一地区美军防御中枢西•杰布•吉特镇的迂回包抄。
美军A战斗群第1装甲团第3营在营长路易斯•海托尔中校的指挥下,对突破法德隘口的德军展开反击。在701坦克歼击营的10余辆装备75mm火炮的M-3歼击战车的伴随下,2个连的新式M-4谢尔曼中型坦克迎面撞上了德国人最强有力的装甲精锐。

图片备注;美军M4坦克群
面对远方迫近的大批美军坦克,久经战阵的德国坦克车组成员冷静地将对方车辆放入观瞄镜“准星”内,经验丰富的炮长迅速地通过本车性能优越的观瞄指示设备测算出一系列射击参数,炮塔正面始终保持正对美军来袭方向,高倍径的88mm火炮喷出一阵火舌,凭借火炮射程上的先发优势,训练有素的德军坦克手在同样时间内比对手有更多的发射命中机会,眨眼间,空旷地带上的美军战车编队中不断响起剧烈的爆炸声,一排排准确的远射火力彻底笼罩了美军头顶,许多正在前进的美军坦克突然被一枚从远方呼啸而来的穿甲弹击中,庞大的坦克车在一阵猛烈的、毁灭性的轰隆声中被撕裂,冒出滚滚浓烟,有的车辆上半部分被炸的四分五裂,有一些炮塔被掀飞到数十米之外,有的车辆还凭借惯性行出一段路程后才缓缓停止,仿佛像垂死的老者一样在不甘中咽下最后一口气,又彷若一片树叶在风中挣扎着但终于无力地掉落大地。
美军沮丧地发现他们在这场坦克火力对抗中完全落于下风,轻率发动进攻的第3营为他们的鲁莽付出了代价,51辆M-4坦克被摧毁了44辆,一半的坦克车组成员死于德国人的直接火力和坦克弹药殉爆中。虎式坦克凭借远程精准火力的优势,始终控制着战场节奏,逼迫美国人跳着一曲死亡之舞。在虎式88mm火炮和中型Ⅳ号坦克75mm长身管火炮骤风暴雨般的火力下,美军甚至无法逼近德国人的防线便被致命的打击打乱了队形。在战斗过程中,501营1连军士长奥古斯丁所在车组于2700米的距离上击毁了一辆正试图脱离战场的M-4坦克,充分证明了虎式的绝对火力优势。
在第10装甲师部队的协同支援下,501营像巨锤一般摧毁了美军第一装甲师的A战斗群,接着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向西•杰布•吉特镇挺进。就在一天前,美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还在那里对当地部队进行视察。而此刻,沿法德——凯塞林一线公路前进的雷德曼战斗群和从外线迂回的友邻部队已对这座古罗马时期建立的小镇完成了合围之势。整个战场态势对美军很不利,拥有虎式坦克支援的雷德曼战斗群成功插入美军数个山头阵地之间,沿公路轴线将两侧的勒达西山和克萨瑞山、加特•海迪德山两处美军部队实施了战术分割,使这一带两个营的美军步兵和机械化分队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当西•杰布•吉特镇的美国守军受到攻击时,美第2军指挥官洛伊德•弗雷德多尔将军判断德军投入兵力规模不超过一个师,他认为镇西面的第一装甲师的C战斗群如果立即发动一次反击,仍然有机会为勒达西山等据点守军及A战斗群残余力量解围。在他的坚持下,第一装甲师师长奥兰多•沃德于2月15日来到罗伯特•斯坦克上校的C战斗群指挥部,督促该部展开一场新的反击行动。
在1942年末投入非洲战场的美国陆军部队,其战斗力远远逊色于经历多年战火洗礼的德军老兵。他们的部队编组和训练、战术制定都脱离实际,美国陆军官兵此前都是在操练场和地图上见识战争,从高级军官到士兵都缺乏必要的实战经验,以至于参战的最初一段时间,兵力庞大的美军部队要和英军混编,由具有实战经验的英国军官来实施统一领导。美国人的拙劣战术能力在这次战役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指挥层次过多,高层在远离战场前线的情况下遥控指挥,无法对战斗发展及时准确地作出反应。尤其是部队不够重视战前侦察工作,多次在准备工作不足,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仓促组织兵力投入进攻。而他们的对手德国军队则优势明显,德军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技能,军官和基层士官普遍具有高度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完成任务时有很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根据片面错误的战场情报,在对德军实力估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C战斗群以詹姆斯•阿尔基中校的装甲1团2营为核心组织新的力量,向西•杰布•吉特镇方向发起反击。
美军坦克连队布置成倒V字型行军队形攻击推进,每个连队中的两个排并行在前,另一个排在中央后方位置充当预备队,行军纵队两侧各有一个自行反坦克炮排加以掩护。由于缺乏协调作战的必要经验,阿尔基中校在行军过程中始终没有和后方支援炮兵部队第68装甲炮兵营在通信联络上取得有效的协调,一路上又因事先侦察工作不足,只能在行军途中临时派遣分队侦察前进,造成行军迟缓。而利用这个时间,德军在小镇周围附近高地上建立了强大的防御阵地,配备各种轻重火力,并加以良好的伪装掩护。
当美国人来到镇外十字路口的始发阵地时,约定的美国空中力量支援迟迟未至,德国空军的轰炸机却代替美国空军前来助兴,轰炸机群飞临美军头顶,对美军编队实施了一轮猛烈的投弹攻击,这个灾难的前奏曲预示着这一天注定是美国人的流血之日。
此时德军在小镇附近地区集结了第10装甲师和第21装甲师主力,501重型装甲营一连也隐蔽在后方待命。德军对美军C战斗群拥有力量上的压倒性优势,但作战经验丰富的德国人并没有急于投入自己的装甲部队与敌人交火,他们先用反坦克炮和88mm高射炮对从西面逼近的美军坦克编队实施拦阻性射击,负责外围迂回的雷德哈格与斯坦霍夫两支战斗群此时已在小镇南北两侧隐蔽机动,当美军与镇内的防御部队交上火后,他们便突然杀出,向处于内线位置开阔地带上的美军坦克部队进行夹击。
下午3点45分,在美军坦克车手们的视野中突然出现了排成纵队高速冲驰的德军坦克群,从北面而来的是拥有25辆Ⅳ号坦克的雷德哈格战斗群,它们沿着公路向美国人的部队发起进攻。不久,从南向北挺进的斯坦霍夫战斗群也加入战团之中,混乱的战场上,美军坦克拼命开足马力,散开队形各自寻找隐蔽点。涂着黑色铁十字徽标的德军战车气势汹汹地碾过遍布着仙人掌与橄榄树丛的原野,对惊慌失措的美军坦克实施猎杀。混战中,遭受两面挤压夹击的美军部队逐渐失去队形,他们凭着仅存的抵抗意识,在几乎没有多少战术组织的情况下分成两部分,各连分别对抗南北两面来袭的德军坦克编队。
乌尔夫少尉的虎式坦克分队一直在西•杰布•吉特镇东面后侧待命,他们悄悄地从外围开进战场,从镇子的高地上,他们看见下方远处开阔地带上的美军已经陷入苦战之中,美国人的坦克调头迎战两个方向上的德军装甲部队。而忽视了正面的威胁,那些M-4谢尔曼坦克车组疲于应付第10装甲师和第21装甲师的凶猛进攻,完全将己方薄弱的侧翼暴露给了虎式坦克编队的利爪下,谢尔曼坦克车身上那些白星标志在德国炮长的瞄准镜中是如此清晰可辨。
为保证在首轮攻击中就能最大效率地给予美军装甲目标以杀伤,从中线出击的德国虎式坦克群在炮兵射出的弹幕掩护下,一直将双方接触距离由2500米拉近到500米内。这其间,陷入混战的美军竟一直没有注意到这群从小镇中杀出的催命死神。在开火命令声中,德军的虎式坦克纷纷向对面的美军坦克射出穿甲弹,88mm火炮的炮口吐出一道道火舌,高初速的弹丸刺破天空,在眨眼间呼啸飞至。毫无阻碍地洞穿了谢尔曼坦克的装甲,剧烈的爆炸点燃了一辆又一辆M-4战车,大地上处处是红色的火球和滚滚冒起的黑烟。美军一直拼命维持的战线在虎式坦克出现的一刹那间为之瓦解了,当美国坦克编队的防御队形被中线德军击溃后,两翼的德军坦克部队也随之加紧了攻击势头,迅速将开始的压迫性攻击演变为一场痛快淋漓的歼灭战。德军战车从美国人的坦克残骸旁穿过,追击着残余的美军车辆,一边用机枪火力对逃离坦克的美军车组成员展开追杀。开战前位于后方的美军炮兵及步兵部队仍试图建立一道临时防线,以便掩护己方坦克部队撤退。但德国人没有给他们机会,虎式坦克从2000米外的距离上开火,击毁了两辆美军的自行火炮。这种让对手毫无还手之力的雷霆般的打击,立即在美军部队中引起巨大的恐慌,其余美军纷纷向后撤退。夜幕降临前,德国人取得了战场上的控制权。
此次战斗中,德军针对美国第2军战前分散兵力的布防漏洞,在复杂丘陵地形上成功地实施集结机动,娴熟地运用穿插迂回,分进合击的战术,对敌人各部加以分割包围,利用时间差分批击溃美军的部队反击。德军战斗群在实施长途机动、分散、合围时体现出了极高的运动战水平,而装甲部队在战术执行中起着决定性作用,501重型装甲营在此战中,对美国同行取得完胜,经此一战,虎式坦克在盟军中建立起它的恐怖声望。反观美军,先是战前分散配置兵力,使德军有机可乘;阵地布置又给德国人提供了穿插分割的空隙;战斗过程中又将装甲部队分批次投入战斗,造成始终以劣势兵力单独对抗德军优势兵力的不利局面,进攻前不注意预先做好充分侦察,战术思想及队形变换僵硬。而美国指挥官们也通过这一次失败逐渐认识到自身不足,如装甲师内步兵部队与坦克部队的编成比例不够合理,反坦克火炮威力的薄弱等等,为日后改进部队编组和训练提供了经验。
在1943年夏季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国人集结了规模空前绝后的装甲力量,共有17个装甲师和多个独立的重型战车分队开赴到库尔斯克突出部南北两侧外围,装备新锐战车虎式、豹式坦克的精锐部队也第一次大量集中投入到战斗中。德军统帅部和前线集团军群指挥官希望通过对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内苏军重兵集团的打击,一次性重创对手,进而缓解东线战场压力,改善战争不利局面。战术计划上仍是在广大地域上南北两路对进,以钳型攻势对苏军防线实施大纵深突击,最后将当面的苏联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放入口袋。但经历过数年战争淬炼的苏联红军此时不仅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而且拥有强大的坦克部队和炮兵力量,因此在装备和战术上已经有了应对德军这种进攻战术的防御反击能力。面对这个变得强大起来的对手,德国人将发现接下来将会是一场艰难的苦战。由于德军发起攻势之前,苏军对德国部队兵力装备的大规模集结运动已有所查觉,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德军计划在突出部发起一次战役行动。针对这个情况,苏军加大了布防兵力和火力密度,并调动草原方面军作为总预备队加强了这一战线上的力量。苏军指挥官们的战术意图是在战役前期利用坚固筑垒防线迟滞德军进攻步伐,并消耗对方有生力量,当德国军队的攻击势头减弱时,再用防线后方集结的大批生力军大举反击,重创德军中央与南方集团军群。
7月5日凌晨战役开始,南方突击集团的第4装甲集团军、“肯普夫”战役集群和北面的第9集团军作为突击尖刀部队遥相呼应,从南北两面切入苏军防线。一阵阵猛烈的炮火从炮兵阵地射向远处的苏联防线一侧;遥望大地,滚滚烟尘中,千万个人头攒动着,在轰隆的行军步伐声中向前进发;装甲部队以宽楔冲击队形越过原野高速挺进,虎式坦克分队作为前卫,两侧是豹式坦克,队形后方则是大队的Ⅲ型、Ⅳ型坦克及一辆辆搭载着步兵的装甲运兵车。战役首日,德军就遭遇到防线内苏军的顽强抵抗,各路部队进展都很有限,“警卫旗队”师在本部进攻方向上推进了10公里,成为当日深入苏军阵地最远的部队,在其两翼是同属第4装甲集团军旗下的党卫军第二装甲军的另两张王牌,这三个精锐装甲师“警卫旗队”师、“帝国”师、“骷髅”师都配备了重型虎式坦克连,战力强大。接下来的几天里,苏德双方
备注:帝国师装甲团第8装甲连的坦克手们正在清理炮膛




备注:一辆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充当德军进攻“急先锋”的虎式坦克。这些威力巨大的战车为伴随行进的装甲掷弹兵提供火力支援,步兵们则负责掩护坦克,夺取战壕,占领对方阵地。在广袤的原野上,远处一个看似平静的风车给战场增添了几许诗意;但在这些军人的前方,是血腥的战斗和严酷的死亡。





恶战不断,浓密的黑烟遮天蔽日,群鸦盘旋在天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有时侯即使是两个肩并肩的同伴也无法听清对方的耳语。各虎式坦克部队奋勇当先,以一当百,始终战斗在最前线,这正是他们创造光荣的时刻!坦克手们开足马力,驾驭战车突入苏军阵地,犹如暴风席卷荆棘林;射出一阵阵致命的火力,如同宙斯释放出闪电,摧毁泰坦巨人一般。行进途中,从四面八方雨点般射来的炮弹不断敲打在德国坦克的钢铁外壳上,面对苏联人密集的反坦克炮和机枪火力,正面装甲厚度高达10厘米的虎式坦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仿佛永远不会停止前进一般。苏联红军依托坚固工事和绵长连贯的地雷场步步顽强抵抗,一旦某一地段战局吃紧或是德军进攻前锋与友邻部队有脱节的迹象,苏军就会调动强大的坦克和步兵预备队发动反冲击,为前线防御部队减轻压力。在坦克交战中,德军的虎式坦克及装备长身管火炮的Ⅳ型坦克占了上风,尤其是在远距离上的火力对射中,德国骑士们的技术优势压制住了俄国伊万的狂热反击。在一千米外,T-34中型坦克的76mm口径火炮无法击穿虎式坦克坚固的前部装甲,即使是在500米内,如果入弹角度不够好,仍无法对虎式坦克造成有效伤害;而虎式坦克却可以凭借88毫米火炮强大的威力,击毁苏联各种不同类型的坦克。在1941~1943年的战斗中,德国装甲部队之所以能和数量上远胜于己方的苏联坦克部队相抗衡,首先是部队的训练、战术水平高于对手,各兵种技术分队的配合十分灵活;此外德国装甲车辆都配备了良好的无线电通话装置,这使得作战过程中,各连及连营之间都能够有效地进行协调联络,指挥员和基层单位之间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战术沟通。而苏联电子工业长期落后于西方,二次大战中很长一段时间,苏军大部分坦克车辆都没有装备无线电通话器,受此影响,其坦克部队各车组战斗行进间的战术协同水平较低。再次,德国坦克车组有一名专门的车长负责指挥协调车组成员作战,由于不用从事某一专门的技术工作,他可以专注于观察战场情况和调度指挥工作,为其他人指示目标和行动方向。而此时的苏军T-34坦克四人编组中没有设置专职车长,作战指挥权在炮长手中,他的战场视野局限于炮口指向一侧,作战效率不高;(1944年以后改进的T-34/85中型坦克,采用了重新设计的新型炮塔,大大加大了炮塔空间,并根据战斗中得到的经验增加了装填手从而将车长从指挥-装填的双重任务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作战效率。) 这样就使德军坦克部队在火力、机动协同的配合水平高于苏军。但是在坦克火力、装甲防护以及机动越野能力上,德国人一直居于劣势,直到装备了虎式重型坦克之后,德国装甲部队才真正拥有了能够压制苏联人的强大武器。在库尔斯克的战斗中,德国人在虎式坦克的伴随下,一次又一次成功打退了苏军坦克部队的逆袭,艰难向前攻击推进。尽管德军一直保持了较好的战场损失交换比,但苏联人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后备力量,面前的道路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战斗永远也不会结束。德军各部在苦战中损耗严重,人们感到疲惫焦灼,前途迷茫。

图片注释:苏德两国坦克主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展开决战,战况空前激烈血腥。一望无垠的俄国大地上,虎式坦克风驰电掣,莽莽俄罗斯原野吞噬了多少生命和梦想。
在其它战线的进攻作战中,国防军所属的502、503、505等多支独立虎式坦克营下属各连都直接配属到各装甲师充当开路先锋,以加强对当面红军大纵深多梯次筑垒防线的攻坚突破能力。面对苏联人的一道道反坦克壕,一片片密集的地雷场,一处处反坦克炮阵地。此前德军坦克战专家古德里安将军提出看法,这位装甲部队总监坚持认为虎式坦克应集中使用, 古德里安视察“虎”式坦克
作为决定性力量在关键战线和时刻投入作战,而不应分散配置到各个前线部队中去打消耗战,也不应作为先遣部队过早与敌方进行接触,那样会使虎式坦克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可能使这种重型坦克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但是前线指挥官和元首还是决定将虎式坦克作

第503装甲营的一辆虎式坦克,这是比较早期的型号。
为各装甲师的攻击前锋,配合其他部队作战;他们乐观地认为虎式优越的防护力和炮火威力能够对苏军坦克部队和反坦克炮兵形成有效压制,对苏军形成摧枯拉朽之势。根据这种理解,德军将手中的重型虎式坦克部队分散部署到广大进攻正面上,为承担进攻任务的各装甲师机械化部队充当先锋。虎式坦克在进攻中以精确的火力摧毁沿途上的苏军防御工事,为后续部队前进扫清障碍;有效地掩护了装甲防护较弱的中型坦克和运兵车,减少了其它车辆的损失。由于红军防线成宽大纵深多梯次布置,守军已做好充分准备。德国人无法找到可供利用的战术迂回突破空隙,只能从正面强行攻击推进。面对苏军的重重防御,前进的德军装甲部队举步维艰,每突破一道防线,德国人都要付出沉重代价。虎式坦克在开战之初凭借自身的强大威力取得相当程度的局部战术突破,但是随着战线的不断推进,机械传动系统不可靠的虎式坦克开始因为各种原因抛锚,不得不提早退出战斗,虽然跟进的德军维修技术分队体现出了极高的战场抢修工作效率,但是德军可供使用的虎式坦克数量仍是不断减少,而整个战场上德国军队的持续进攻能力也是与日俱减。虎式坦克在动力装置上的缺陷严重制约了它的实战威力和生存能力,虽然德国的猛虎极大地震慑了苏联红军的战斗意志,面对这种装甲坚固,难以被击毁,同时又具备强大火力的巨兽,苏联人只有凑巧击中其履带部分或坦克侧后部位才可能阻止它的前进。但虎式坦克它也有弱点,层出不穷的机械故障使得它们经常不得不脱队等待修理维护,它的行动速度缓慢又影响了德军机械化部队对苏军防线快速突破的效果。更致命的是,虎式坦克装备太少了!根本不能对苏联红军防线形成连续进攻能力,德国装甲部队无法倚靠数量有限的重型虎式坦克来动摇苏联人的整体优势。当德国军队突击到纵深地带时,遭遇到的对方阻击也越来越强,进展越来越有限。南北两路装甲突击集团的利矛在苏军的厚盾抵挡下,越磨越钝,不复开始时的锐利。
战至7月11日,党卫军第二装甲军已进至后来被称作“战车坟场”的普罗霍罗夫卡西南面森林高地附近,此时他们依旧是德军各路进攻纵队中推进距离最远的部队,但自身力量也损失很大,全军开战前共有494辆坦克和突击炮,此时完备率下降到不足300辆可用。因为他们已成为深入苏军防线的一个楔子,苏军将把打击重点放在这支部队头上,以一次强大的反击遏止对方前进步伐。
  7月12日早晨,之前一直处在连续进攻状态下的党卫军部队官兵正在休整,他们一面恢复体力,一面加紧修复之前战斗中受损车辆,准备向普罗霍罗夫卡发动新一轮的攻势,夺取该地。但就在这时,苏联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的第五近卫坦克集团军突然对党卫队第二装甲军各师阵地发起了全面进攻。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大地,以挟风带雨之势逼近了德军前沿阵地。各处前哨阵地上的掷弹步兵纷纷放出紫色烟雾弹,向后方友邻部队发出敌军坦克部队来袭的告警信号。各师属装甲团官兵立即发动战车,开至高坡等有利地形上,屏神凝息等待战斗来临。很快,地平线上不断跃出大队的苏军坦克,它们快速移动着,向党卫军防御阵地冲来。阵地上的德军装甲掷弹步兵和坦克车组成员怀着不安与惊讶之情,注视着敌方壮观庞大的坦克编队不断迫近。各师的虎式坦克连率先开火,以强大的火力对推进中的苏军坦克洪流实施急速射击,大量的苏联坦克在行进中被占据有利射击阵位的德军坦克击毁,但其它的苏联坦克不受丝毫影响,仍然开足马力向前开进。他们知道,只有快速接近德国人的坦克射击阵地,才能削弱对方重型虎式坦克的炮火优势;在近距离上的较量中,己方T-34坦克才能有机会击穿虎式坦克的装甲,红军就能依靠规模优势压垮装备质量上占一定优势的德军。而这时,德军精锐坦克数量过少的劣势也在大批苏联坦克的巨大进攻压力下暴露无遗,尽管德国坦克不断以弹幕试图遮断苏军坦克群的前进去路,但就像几座顽石无法阻挡海潮的冲击一般,苏联人的攻击势头一往无前。在对面德军的炮火攻击下,一辆接着一辆的T-34坦克燃起一团团橘红色的火球,被击中的坦克车顶上冒出了滚滚浓烟,但更多搭载着步兵的苏联坦克高速从残骸旁驶过,径直切入德军阵地正面。马上,苏军坦克突入到德国人的战线内,战斗变成了一场混战,虎式坦克及其它德国中型坦克不得不赶紧向后倒车,以求脱离与苏军坦克的接触,摆脱不利困境。在以大量坦克损毁作为惨重代价后,数量众多的苏联坦克部队终于淹没了德国战车组成的防波堤,德军装甲部队且战且退,向后方步兵战壕与反坦克炮阵地靠拢,苏军坦克部队紧咬不放。双方的战车混在一起,起火的坦克车像盲了眼的牲口一样冲撞在一处,火光和浓烟遍布四周;即使隔着装甲板,坦克兵们仍可听见车外远近各处传来接连不断的爆炸声和马达声。当战斗发生在不到数百米甚至几十米距离内的时候,性能优异的虎式坦克面对苏军的T-34毫无优势可言,在这个距离上,虎式与T-34都能有效击毁对方,而重型虎式坦克的装甲和火力只有把交火距离保持在1000米外才是最适合发挥作用的;但现在,它笨重、行驶速度较慢的缺点却在四周苏联坦克的围攻下变得尤其致命。而且,相比使用性能可靠的柴油发动机的苏联坦克,采用汽油发动机的德国坦克中弹后更容易发生燃烧爆炸。苏联坦克突击部队一面从德军防御阵地正面发动强攻,一面还从党卫军各师结合部插入,试图分割各支德国师之间的联系,有一段时间,他们已经逼近了处在中央位置的“警卫旗队”师前进指挥部。最后关键时刻,友邻左翼上的“骷髅”师出动该师所属的虎式坦克连从侧面截断苏军,才为“警卫旗队”师解围。最后,党卫军第二装甲军在对手疯狂的攻势下,不得不退出之前占领的阵地,苏军虽然损失数倍于德国人,但巩固了普罗霍罗夫卡外围的防御势态,消除了这支精锐德军部队对苏军防线的威胁,进而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
之后的战斗中,各路德军进攻停滞不前,始终无力突破苏军防御。随着西方盟军在西西里岛的登陆,看不到获胜希望的元首决定停止进攻,部队转入防御,并抽调部队增援意大利。至此,战略主动权转移到苏联人一方,德国人丧失了一次扭转战争颓势的机会,开始不断退却,最终不得不告别东方。
库尔斯克会战结束之后,德军为填补漫长战线上层出不穷的战术缺口,加强一线部队的反冲击能力,只能将虎式坦克营拆分成连排分队投入到各个营团阵地上去。以遏制敌人的坦克集团对己方防线的纵深突击,稳定各处战场局势。很多人认为德国在战争中对重型装甲部队的分散使用,是对这种宝贵资源的巨大浪费。事实上德国人后来再也没有像库尔斯克会战中那样,将重型坦克部队大规模集中投入到某个方向上的战斗当中,这既是因为战争后期攻守易势,德军在各条战线兵力吃紧的现实无奈;同时也是因为德军已经在西欧及东线丧失了制空权,陆军机械化部队集结运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对方打击,为避免遭受空袭损失,德军不得不尽量分散部署兵力的缘故。之所以德军将虎式坦克分散使用,做为战术防御反冲击的后备队,实际上并不是德军在战争后期遗忘了要集中力量的战术用兵原则,而是在西方盟军登陆欧洲之后,力量对比居于绝对劣势的德国人已经完全丧失了战争主动权,不再具有选择何时进攻,在哪里进攻的机动自由,只能被动招架对方攻势。一旦要在某处前线展开一次集团军规模的战略进攻,都必然是以削减各处防线上的防御兵力为代价。而且这种通过抽调其它各处兵力实行的冒险进攻,在对方强大的后备力量面前往往以失败告终,还会进而导致其它战线面临崩溃的可能。如1944年末,德军苦心拼凑出一支具有机动进攻能力的部队,对阿登森林附近地区的美军部队发起突然袭击,在战役开始凭着进攻上的突然性、隐蔽性,取得一定战果,但是在战役发展后期,美国人不断向缺口补充兵力,而德军的部队实力、物资储备供应后劲不足,锐气丧失后在对方强力反击下,再也无力向预定目标安特卫普继续前进。此战在付出大量技术装备的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代价后,不仅没有改善德国的战略形势地位,反而导致战局的进一步恶化。
西方盟军在1944年6月6日登陆诺曼底海滩,德国的战略形势急剧恶化,为阻止敌军向法国内陆进军,德军将大批部队调往西线,其中自然少不了虎式坦克的参战,诺曼底地区附近一带的交通枢纽的小城卡昂(caen)成为双方争夺的关键。此战中装备虎式坦克的德国部队配协同其他德国部队给以盟军以重创,而党卫军SS 101重型装甲营的一位坦克手将在这里创造战争传奇。
SS 101重型装甲营由原 “警卫旗队”师第13重型坦克连扩充而成,在1944年抗击盟军登陆期间作为党卫军第一装甲军的直属部队驻防在西欧。英国与加拿大军队在宝剑海滩、黄金海滩登陆后,便向卡昂一带推进,意图取得一个向法国纵深发展的前进据点。德国人也深知卡昂的战略意义,盟军登陆开始之前便在这个要地部署了国防军第21装甲师,在盟军登陆之后又陆续向此处调集了党卫军第一装甲军和党卫军第二装甲军等大批部队,力求阻挡盟军向内陆进军的通道,一场空前的大战迫在眉睫。
在盟军海上舰炮火力和大批战斗轰炸机的战场遮断下,德国人最初几次对岸滩的反攻都被挫败,考虑到对方在制空权上的优势,德军决定转攻为守,利用这一带复杂的地形掩护保存实力,阻滞敌军的攻击。犹如迷宫般的树篱小道和德国人的层层抵抗,让盟军行动迟缓,7月初,南线的美国第5军向内陆推进占领了位于卡昂西南部20英里的科蒙,北线的英国和加拿大人则在卡昂以西的正面上投入了多个步兵师和装甲旅的强大兵力进行强攻,英国第50苏格兰高地师从正面牵制住国防军第130装甲教导师,而称作“沙漠之鼠”的英军第7装甲师则从N175号公路迂回到卡昂南面,试图从德军装甲教导师的左翼上取得突破。英军第7装甲师先头部队挺进至波卡基(Villers Bocage)—一个位于卡昂西南15英里,科蒙以东6英里的交叉路口处的小村,对装甲教导师部署在瑟勒河边泰西村的左翼部队后侧形成威胁。从巴黎附近赶来的党卫军SS 101重型装甲营奉命增援,填补这个危险的战术缺口。

图片备注:王牌车长魏特曼和他的车组成员
6月13日,经过一晚的行军,SS第101独立重坦克营的第1、2连进入村子东北方的树林地待命,前方情报显示战事正朝着不利于德军的一面发展,英军第7装甲师正突破前方装甲教导师左翼阵地,但眼下这一带地区似乎还很平静。2连连长米切尔•魏特曼中尉查看地图,地图标明在前方是一座叫做波卡基的村庄,他决定驾车先行前往村庄附近侦察,尽管那一带之前应该属于装甲教导师防线控制区,但不能排除英军已占领那里的可能性。由于魏特曼自己的座车空气滤清器在空袭中被弹片打坏,还处在修理状态,因此他临时借用了连内3排霍夫林格的231号坦克,并带上了长年和他并肩作战的范德萨•沃尔作为炮手,他们跳上车,发动坦克向西北方向驶去。
谁会想到,这将是神话的开始。

坦克在低矮的灌木丛缓缓行驶,以便不惊动附近可能存在的敌人,魏特曼中尉打开舱盖使用望远镜小心地观察地形,他们的车辆登上一座小山丘,这里位于波卡基村的东南方,魏特曼看到了从巴罗阿向南通往科蒙的公路,另一条则通往波卡基村。“停车!”他选择了一个好视野,他首先从望远镜里看到北方的塞尔门特附近有一些小黑点在活动。那是装甲教导师的指挥部。“如果让托米从这里突破的话……”魏特曼暗自呢喃道。(托米是对英国人的一种称呼方式,犹如称美国人为山姆。)转过望远镜的魏特曼吹了一声口哨。沃尔对这位老上司最为了解不过了,他这种异常的兴奋通常代表着特殊情况的发生,他问道:“怎么了?”中尉回答道:“敌军坦克,从村子到213高地的公路上全都是!”“战斗准备!”魏特曼命令立即装填穿甲弹,自己则继续从舱盖探身观测敌情。他视线中的英军部队正是英军第7装甲师的先头部队,这其中包括第22装甲旅属下第4伦敦郡自耕农坦克团团部及下属的A、B两个连队、随行的还有第1步兵旅部分兵力、著名的第8轻骑兵团(装甲化)2连和第1装甲团部分兵力;大批车辆和坦克集中在从波卡基村到213高地的N175公路上,而更远处一支拖曳着野战炮的英军车队正向这里行军,一旦他们行动起来,必然会对友邻的装甲教导师侧后形成严重威胁,整个师的战线都有崩溃之险。但现在那里的英国人毫无戒备,正在煮茶聊天。看见这一幕,炮手咆哮如雷:“瞧他们的作派,好像他们已经赢得了这场战争似的。”魏特曼望着远处悠闲的英国人说道:“我们会给他们一个教训的。”时不我待,机不可失,魏特曼下了战斗决心,决定向波卡基村中的英军发起突然袭击。
虎式坦克驶下山丘,穿过麦田和树林,向西北角上的村子靠近,碾过一片一人多高的灌木丛来到公路上,视线中,右侧路面上仅15米远处就停着一辆英军轻型侦察车,路中央是一辆美制M5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远处还有更多的半履带车和侦察车,其中一辆还拖带着一门37毫米反坦克炮。 更令魏特曼和其它乘员吃惊的是左侧路面上停放着的一排共四辆英军“克伦威尔”巡洋坦克,距离仅200多米,炮口正对着他们!这是属于第4伦敦郡自耕农团团部的14辆“克伦威尔”坦克和M5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以及第1步兵旅的数十辆侦察车和M21半履带卡车;A坦克连队此时已穿越波村到达东侧的一片开阔高地,B连的坦克车队则还停留在村子西头的道路上。
发现自己的座车正好楔入第4伦敦郡自耕农坦克团团部车队中央的魏特曼大声疾呼道:“左转!先打掉坦克!”“虎”式坦克炮塔迅速左转,装填手布莱特尔不断为火炮装填弹药,沃尔连续转动炮口射击,在近距离内首先击毁路中央的“斯图亚特”,紧接着又向公路左侧





的“克伦威尔”射出致命火力,坦克内的英国兵显然没有做好战斗准备,三辆“克伦威尔”坦克先后被击毁,副团长本人命丧当场。最后一辆团部参谋亚当斯上尉乘坐的坦克见势不好,急速后退,躲入到公路旁被炸毁的房舍废墟后。虎式坦克为免贻误战机,也出于对侧后处英国步兵尾随追击的担心,虎式坦克如疾风般从燃烧着的英军战车旁冲入村中。
虎式坦克驶过亚当斯上尉的座车,因为开战时车组炮手乔伊正好不在车内,没有做好装弹准备的他们只能眼睁睁望着虎式坦克从自己的炮口边驶过,这便成就了魏特曼的威名。魏特曼他们一路西进突击,一边向路旁的英军开火,英国人四散奔逃,虎式坦克两旁尽是凌乱的尸体和车辆残骸。一名手持炸弹跳上老虎的英军被无线电操作员克纳用前列机枪打落不久,在一处拐弯处,前方150米处的路旁突然出现了一队英军坦克,魏特曼发现村子出口处英军B连的坦克群中竟然有被称作“长鼻子”的“萤火虫”坦克,这是一种在美国“谢尔曼”M4A3坦克底盘上更换了英制17磅火炮的坦克,它装备的76.2毫米58倍口径高初速火炮使之成为西线盟军克制虎式坦克的重量级杀手。英国是最先掌握脱壳穿甲弹制造技术的国家,脱壳穿甲弹是当时最先进的弹种,初速高,弹丸在飞行中失速慢。使用脱壳穿甲弹的Mk.IVMk.V  L/58.3 76.2mm火炮(即17磅炮),威力能够与使用钨芯穿甲弹的身管长度与口径比达到71倍径的KwK43/L71型88mm火炮相当,胜过了当时虎式装备的KWK.36 L/56型88mm火炮。
图片备注:虎式杀手——“萤火虫”坦克
魏特曼声嘶力竭地大喊:“掉头!掉头!”,231号虎式坦克立即转过车身向回驶去,一枚76毫米炮弹紧跟而来,以很小的射入角击中炮塔左侧,被反弹开来。魏特曼深知笨重的虎式坦克机动性不如对方灵活,只有迅速脱离,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时候,亚当斯他们驾驶着“克伦威尔”坦克冲了出来,他们本打算从后方攻击虎式坦克装甲薄弱的后部车身,但如今却变成了迎头相撞,狭路相逢的双方几乎同时开火,但“克伦威尔”坦克所装备的75毫米39倍口径火炮对虎式坚固的前部装甲来说是无关痛痒,只在对方防盾上打出一个浅坑,而虎式坦克88炮射出的炮弹则在亚当斯的座车上穿了一个大窟窿,亚当斯再次幸免一死。他踉跄着跳出损毁的坦克,跑去后方B连报信。
虎式坦克向东前行了一段,魏特曼冷静地考虑到在村口前方仍有英军力量,而英国人的坦克部队又随时可能出现在身后,一旦陷入缠斗,不仅自身有危险,更无法让其他人及时了解战场情况。有鉴于此,他临机而动,指挥坦克向左转弯,从一个缺口驶离公路,向村北机动,绕道而行避开前方英军折回营地。这时村东口的第4伦敦郡自耕农坦克团团部的坦克和第1步兵旅的步兵对231号虎式坦克疾驶而去的175号公路摆出防御态势,大批战斗车辆停靠在路边。而对行驶在北面灌木丛后麦田中的德军虎式坦克毫无所知,魏特曼看到英军

























停在路边的车辆就像一排标靶一般暴露在其行驶路线的右侧,“啊哈,博比,你有事干了。”魏特曼看着望远镜中的目标,他让炮手将炮塔转向3点钟方向,88炮开始精确的点射,当老虎的怒吼响起,地狱的大门就为对方打开了。一连串炮弹倾泻在英国人头顶,无情地摧残英军车队,发炮声和爆炸声此起彼落。英军试图用6磅炮反击,但是一发88炮弹使这个努力成为泡影。仓惶的英军步兵四散奔逃,机枪声与应声倒地的哀鸣声交错地传遍整个车队。英军的侦察车、反坦克炮、半履带装甲车倾刻间化成了灰烬,火光与浓烟中,爆炸声和濒死的哀嚎充斥在波卡基村东口N175号公路上。
英军A连在今天一早就穿过波卡基村,驻守在本团团部东面的213高地上。现在他们当然也发现公路上的情况不妙,可就是不知道德国人的炮火从何而来。他们只是将炮口对着公路,继续犯着与之前牺牲的战友相同的错误。虽然望见了后方升起的浓烟和火光,可是本部已被消灭,无法取得联络。他们既不知道对手真实力量有多少?也不知道德国人从那个方向来。直到一枚88毫米炮弹击中一辆英军坦克,他们才发现危险来自何方。魏特曼清除了公路上的英军之后,又发现了位于213高地上的英军A连。他们继续经麦田往东来到213高地背后,A连所有坦克的侧面清晰地暴露在他的炮口之下。那些“萤火虫”、“谢尔曼”和“克伦威尔”的正面装甲即使是在1500米远的距离上也不足以抵挡虎式88毫米炮的一击,而现在双方的距离不到250米。这次对于魏特曼他们而言,依旧是良好的射界和地形掩护,由于A连部队暴露在开阔高地处,魏特曼的坦克处在灌木丛后的麦田里,这场战斗成了一面倒的情形。A连的坦克手们在惊恐和彷徨中根本没能作出有效的还击,全连的23辆各型坦克被一一摧毁。魏特曼起初只是打算作一次火力侦察,他本人也没有想到最后的战果竟然如此辉煌!波卡基村内及村口以东的英军近一个营的有生战斗力量被一辆虎式坦克摧毁了。从此以后,波卡基这个名字与魏特曼的老虎将永远联系在一起,成为战争史上以一当百的不朽传奇!
二战期间直至战后,苏联的火炮穿甲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提升火炮口径的基础上的,但这也带来了其他问题,最直接的就是使得载弹量与炮塔体积和炮塔舱室内的空间大小发生冲突,减少携带弹药量,必然削弱坦克的持续射击能力;而如果缩减坦克舱室内的空间,则容易引起车组人员的工作疲劳与行动不便,间接影响战斗力;如果不考虑载弹量与炮塔体积大小的平衡,一味通过放大炮塔体积的方式来满足空间需要,又会导致坦克受弹面的大幅增加,降低坦克生存能力。而二战德国及战后西方阵营则在提高火炮倍径以及开发新型弹药上取得了更多的成就。这种技术发展方向之间的分流,与双方的工业经济基础和军事学说、装备生产指导观念有很大关系。.
虎式在1942-1943年的战斗中,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德国的装甲部队的劣势滑坡,为了对抗这种威力前所未有的坦克,苏联和英美盟军作出各种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武器装备水平。苏联人在与德军的反复较量中,他们深切感受到虎式的强大与可怕,T-34在东线战场曾经是无敌的,但当它们遭遇到虎式坦克时,显得如此脆弱。苏联人为对付虎式坦克可谓煞费苦心,从1943年秋天开始,新的T-34坦克安装了85mm火炮,加强了装甲,定型为T-34/85型坦克。它采用了由M1939式85mm高射炮改装来的D-5T 85mm L/53坦克炮,后来进一步定型为ZIS-S-53型火炮。坦克还采用了重新设计的新型炮塔,大大加大了炮塔空间,并且根据战斗中得到的经验增加了装填手,极大地提高了作战效率。针对己方坦克协同作战能力差的弱点,新的T-34坦克还又增加了无线电通讯设备, 同年12月15日T-34/85被批准投入大量生产,当年生产283辆,次年即猛增至11000辆,取代T-34/76成为战争后期苏军机械化部队的主要装备,是T-34系列中产量最多的一个型号。由于体积加大的炮塔,东线德军常把T-34/85称为 “大脑袋T-34”。 1944初,苏联人又推出由KV重型坦克发展



得来的JS“斯大林”,JS-1是一种以牺牲车内空间,减少乘员和备弹量换取更强防护力,但它与T-34/85装备的85毫米火炮,仍不能从正面挑战虎式坦克,只有当双方距离在500米内,苏联坦克的火炮才能击毁虎式正面装甲。为此苏联人随后又开发出JS-2,它装备了D-25T L/43 122毫米火炮,前部装甲厚度超过100毫米,并保持良好的倾斜角度避弹外形,JS-2  
JS-2线图
立刻成为虎式在东线战场的头号劲敌。理论上,无论正面装甲防护还是火炮威力,JS-2都应是胜过虎式,但在实战中它往往败于虎式。苏联坦克的大型整体部件采用铸造工艺制造时,铸造钢件冷却成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气泡,导致部件强度大大下降;因此虎式有很多次在1000米外击毁JS-2重型坦克的记录。此外它的大口径火炮射速很低,备弹量少,射击命中率低,使得德军有更多的机会击败它们。在战争中,苏联的坦克火炮和弹药性能总体装备水平都低于德国,由于加工工艺的问题,二战中,苏联人一直无法自主生产被帽式穿甲弹,钨芯穿甲弹的生产也很不稳定。T-34坦克常用弹药局限于高爆弹和普通穿甲弹。1942年8月苏联开始小批量生产76.2毫米钨芯穿甲弹,在1943年中期,只有那些部署在最紧要的防御地段上,直接面对德军装甲部队进攻压力的苏联坦克每辆才能配发到8发钨芯穿甲弹,一直到1943年晚期,76.2毫米钨芯穿甲弹才得以大规模生产;而更大口径的85毫米口径钨芯穿甲弹则要到1944年初才能投入生产。
德、苏、美主力坦克火炮使用不同弹种的威力对比
火炮型号        使用弹药种类        弹药重量(千克)        初速度(米/秒)        开火距离(单位:米)
                                100        500        1000        1500        2000        垂直方向上对轧制匀质装甲侵彻深度
德国KWK.36 L/56 88毫米        Pzgr.39被帽式穿甲榴弹(APCBC)         10.2        773        120毫米        110毫米        100毫米        91毫米        84毫米       
        Pzgr.40碳化钨芯穿甲弹(APCR)         7.3        930        170毫米        155毫米        138毫米        122毫米        100毫米       
        Gr.39HL空心装药高爆弹(HEAT)         7.65        600        90毫米        90毫米        90毫米        —        —       
        Sprgr.39曳光榴弹        用于对付非装甲目标       
美国M3 L/52 90mm         AP M77 Shot(AP)        10.91        853        151毫米        115毫米        107毫米        88毫米        73毫米       
        APHECBC M82 Projectile(APHECBC)        10.94        808        132毫米        121毫米        108毫米        97毫米        89毫米       
        APCR M304 Shot(APCR)        7.62        1021        243毫米        219毫米        192毫米        168毫米        147毫米       
苏联F-34 L/41.5 76.2毫米        BR-350A(AP)        6.5        662        80毫米        73毫米        64毫米        55毫米        48毫米       
苏联D-25T L/43 122毫米        BR-471(AP)        25        780        178毫米        161毫米        151毫米        141毫米        129毫米       
高速穿甲弹(HVAP),全口径普通穿甲弹(AP),披帽穿甲弹(APBC),被帽穿甲弹(APC),被帽披帽穿甲弹(APCBC),硬(钨)芯穿甲弹(APCR),脱壳穿甲弹(APDS)表中数据只是在某种测试条件下取得,仅供参考。
备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942-1943年期间,德国虎式坦克火力上对同盟国占有一定优势,但随着机械化战争强度和规模的持续加剧,战争刺激了双方军事技术的飞速进步,从1943年后期开始,同盟国阵营在坦克火力上开始逐步赶上德国人,甚至超越。作为回应,德国人1944年又将倍径比更高的KwK43 L/71型88毫米火炮应用在装甲加强的虎王坦克上。但由于虎王坦克比虎式在机动力与火力、制造成本与性能两方面上更加失衡,虎王的战术价值十分有限,面对强敌压境的局面,没能挽救德国的失败命运。
西线盟军装甲部队对付虎式的利器是“萤火虫”坦克和M-26“潘兴”重型坦克,“萤火虫”坦克是一种在美国“谢尔曼”M4A3坦克上装设英制17磅火炮的坦克,尽管它的装甲防护薄弱,但它装备的76.2毫米58倍口径火炮能在2000米外对虎式坦克正面装甲给予致命一击,因此成为了盟军部队对抗虎式的精神依靠和一线部队的保护伞。在1943年6月登陆法国前,“萤火虫”坦克产量仅有500辆,前线参战部队每个坦克排只能配备一辆。后期产量持续增加,盟军装甲师每个一线坦克排由2辆M-4“谢尔曼”坦克和2辆“萤火虫”坦克构成。针对“萤火虫”坦克与虎式在性能上的优劣差距,盟军制定了以多种类型的坦克配合行动来对付虎式坦克的战术,为避免装甲防护薄弱的“萤火虫”坦克过早暴露于德军火力之下,盟军一般以“谢尔曼”和“克伦威尔”坦克作为先导,搭乘半履带装甲运兵车的步兵跟进攻击,如果遇上“谢尔曼”和“克伦威尔”坦克无法对付的德军重型装甲目标时再呼叫“萤火虫”坦克跟进,利用它的长射程火力从后方进行火力支援。一旦遭遇到虎式坦克的伏击,盟军装甲部队常以数辆坦克从正面牵制对手,同时以装备大口径榴弹炮的自行火炮从远距离轰击虎式,以求损毁虎式的履带或顶部装甲;或是以“萤火虫”坦克和虎式在正面交火,再利用烟幕弹的掩护,针对虎式机动不如其它中型坦克灵活的弱点,“谢尔曼”或“克伦威尔”乘机从侧面迂回逼近虎式,在近距离内对虎式的侧后部位进行攻击。M-26“潘兴”重型坦克是一种拥有高度防护力,火炮口径达到90毫米的重型坦克。盟军官兵称它为“驯虎者”,这充分反映出西线盟军对虎式的忌惮和他们对M-26寄予的厚望,但它参战时间太晚,没有多少机会发挥作用。


虎式坦克战斗性能出色,但对后勤保障的考虑不足;由于其动力系统的高故障率,自携油量少,作战半径范围十分有限等缺点,使得它不适于脱离后方技术分队独立长时间作战,更不能长距离深入敌军阵地作深远突击。短距离、小范围内的机动反击是最适合它的作战方式。同盟国坦克的动力系统在技术上并没有标新立异的出众之处,但胜在坚固耐用,性能可靠,故障率少。德国虎式坦克每隔1000公里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坦克必须运回后方维修车间维护。T-34和谢尔曼坦克通常只需要在前线附近进行基本的野战维护,坦克的出勤率大大高过德军坦克。一场战斗下来,除去在战斗中受损的车辆,苏联和盟军的战斗车辆往往能够直接参加下一次战斗,而德国人却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来对车辆进行维护,以恢复战斗力,这使得德军在两次战斗行动转换过程的准备时间大大延长。
Ⅵ号虎式坦克作为德国军工业在战争中期开发的主力坦克车型,设计上也考虑到为大规模标准化制造生产的需要,采取了很多新的的技术设计手段,简化工艺流程。但相对其主要对手T-34、M-4而言,虎式仍属于生产成本高昂的精密战车,产量只有苏联、美国主力型号坦克的数十分之一,装备数量上居于绝对劣势。而在电子信息技术革命跃变出现前,以钢铁为主旋律的机械化战争时代,同层面内高出一筹的技术优势仍是可以被规模优势打破的,因此虎式最终未能将超越对手的技术优势兑换成战场上的胜势。






二战双方主力坦克性能参数对比
坦克型号        吨位        装备火炮倍数口径        装甲防护        行驶速度
Pzkpfw Ⅳ号G型        26t        KWK.40 L/48 75毫米        车身正面/侧面/后面装甲厚度分别为11度斜角60/30/2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厚40毫米/10度斜角,侧面装甲厚30毫米/26度斜角,后面装甲厚30毫米/10度斜角。        公路最大速度38km/h,越野平均速度12km/h
虎式后期型        57t        KWK.36 L/56  88毫米        炮塔前部装甲102毫米;侧后方装甲82毫米。        公路最大速度38km/h,越野平均速度20km/h
T-34/76 C型        30.9t        F-34 L/42  76.2毫米        T-34初始型号的车身装甲厚度均为45毫米,正面装甲有32度的斜角,侧面也有49度。炮塔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侧面也是45毫米。C型在A、B型基础上对车体和炮塔又都增加了防护。        公路最大速度54km/h,越野平均速度40km/h
T-34/85        32t        ZIS-S-53 L/ 54.6 85毫米        车身正面装甲厚47毫米/60度斜角,侧面装甲厚60毫米/40度斜角,后面装甲厚47毫米/45度斜角;炮塔正面装甲厚75-90毫米,侧面装甲厚75毫米/30度斜角,后面装甲厚60毫米/10度斜角。        公路最大速度55km/h,越野平均速度25km/h
JS-2        45t        D-25T L/43 122毫米        车身正面装甲厚120毫米/70度斜角,侧面装甲厚89毫米/90度斜角,后面装甲厚22毫米/64度斜角;炮塔正面装甲厚102毫米。        公路最大速度37km/h,越野平均速度19km/h
M4A3        33.6t        M3型L/53 75毫米        车身正面和侧面装甲厚50毫米,正面有47度斜角,防护效果相当于70毫米,侧面则没有斜角。炮塔正面装甲厚88毫米。        公路最大速度42km/h,越野平均速度km/h
M-26        41.9t        M3型 L/50 90毫米        炮塔正面装甲厚达102-114毫米,侧后最薄处为13毫米。        公路最大速度48.3km/h,越野平均速度20km/h
归结而论,虎式坦克是一种性能超群的强大武器,集中使用,可以有效压制敌方坦克部队,只是当对手在数量上拥有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它的一些技术缺陷和设计局限性才如此暴露无遗,遭人诟病。而许多技术性能远不如它的战斗车辆得到的评价反而在它之上。如果德国拥有美国人那样的工业、人力资源,就足以支持大量生产像虎式坦克这样的武器装备,战争结局也将大大不同。
苏联和美国在二战期间的坦克研制上一直走的是稳步渐进路线,充分利用原有车型底盘技术推陈出新。始终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制造便于大规模快速生产,技术性能均衡全面的武器装备上面,即使是遇到德国虎式坦克的巨大冲击,也不曾动摇这个路线,面对德国坦克在性能上的优势,只是通过适度改进现有技术平台,缩短差距。没有盲目投入大量资源力量开发新车型以追赶对手的技术优势;而是充分坚持利用自身的工业规模优势消耗对手。苏联和美国也十分注重技术积累和继承发展,并非单纯依靠数量优势赢得战争,因为同盟国在武器生产数量上取胜,同盟国才可以维持战线的稳定,并有余力尝试技术突破,如JS-2、M-26都是在德军失去战略主动权后,同盟国对各自原有车型技术上的改进、放大加强,这些新的技术装备既没有过多占用战争资源,进而影响到其它装备的正常生产;但一经投入使用又成功压制、削弱了德国重型坦克的质量优势,进一步巩固、加强了同盟国在战场上的总体优势。德国迫切希望通过技术平台的质量优势弥补自身资源不足的弱点,因此不断开发新的坦克车型,却没有一个车型真正得到像T-34、M-4那样的大规模应用,进而获得生产、维护上的规模优势;过多的车型和底盘给本国的工业、后勤体系带来的是巨大的压力。而当时的战争形势要求武器装备的生产、维护必须简易、快速。只有如此,才能经受得住长期大规模战争的残酷消耗。德国设计师们目光过于紧盯技术发展前沿和满足个人的创新探索欲望,在设计过程中,往往片面追求于某一方面性能上的超前,而在客观上降低了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及生产维护的简易要求,导致坦克制造成本与性能两者之间失去了平衡,最后德国式的技术偏执输给了苏、美的技术实用主义。
德国战争失败的根源是冒险挑战资源和人力比自身强大的集团。在战争前期,德军之所以能屡屡获胜,只从表面分析,它依靠的是新式战术和高于对手的单位战斗力,深层面上是因为德国延袭自普鲁士的尚武牺牲传统;国民教育的高素质水平;组织效率和团结、服从、勇敢的民族精神品质使然。但最为关键的是,德国在战略部署上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先对较弱的波兰下手,并以结盟、利益均沾的手段稳住东方的苏联,使得它下一步可以集中力量投入到西方战线的决战中,德军对以英法两国军队为主的联军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战术,通过对其战线弱点的迂回攻击,避开正面坚固的马其诺防线,突击敌人侧后方,使庞大的联军无法充分发挥作战实力;犹如打击对手脆弱关节,就能使对方强壮的四肢无法发力,从而轻易取胜。德军这一时期的作战行动和普鲁士在俾斯麦首相及毛奇将军的指挥下战胜各国,继而建立德意志帝国的精妙布局如出一辙。都是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谋略避免了处于欧洲中心的本国同时与多个强敌对抗,先分割瓦解对手,再一一战胜之。而在取得法国战役的胜利后,元首对自身实力估计过高,制定的战争计划脱离实际,同时与世界上国力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及拥有最多殖民地的大英帝国交战。在无限拉长的战线上,处处出击,处处碰壁。西方盟军与苏联人从多个方向上,逐渐形成了一条从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马耳它岛、北非埃及,并一直延伸到到莫斯科的漫长封锁线,不断包围绞杀德军有生力量,压缩德国的生存空间。当力量对比相差不大时,仍可以依靠战术谋略取得平衡,但在过分悬殊的实力对比面前,德国人在国力和资源供应上的天生劣势注定了它的失败,出色的将略和前线士兵的个人英勇并不能够力挽狂澜,德国装甲骑士们的奋战成就了光荣,但千年帝国的霸业终究是转头成空,徒留唏嘘••••••
附记:
1、一、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以本国为主导的“新欧洲”,掌握支配资源、分配市场的权力。为此德国必须尽力排除英国的势力,英国凭借蒸汽机时代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和多年的殖民积累,拥有巨大的战争潜力,但它必须在欧洲大陆找到一个力量作用的支点,否则它就无法有效介入欧洲格局。这个支点第一次是法国,第二次是苏联。
如果无法突破英国的海上优势,就不可能彻底击败英国;在资源供给和军事上不仅要面临对方的封锁,还无法利用陆军优势充分享有战争红利。在这种情形下,元首作出了和百余年前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一样的选择——向东方开战,希望通过对英国在欧洲潜在盟友苏俄的征服,来瓦解敌人的封锁包围,避免未来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并进而迫使英国妥协低头。但他们越是想改变被动的局面,努力的结果却是把脖子钻入绳套,越陷越深,他们强大的陆军都在东方大地上遭遇到沉重打击,饮恨而归,从此一蹶不振,最终导致两个欧洲大陆强国由极盛的顶峰跌落下来。
2、欧洲的岛-大英帝国在和平时期,它会充分利用海上优势和外交、经济手段对欧洲大陆施加影响,推动大陆的力量格局朝着有利于己方的一面发展,以取得最大利益。当面临欧洲强国的威胁时,其战略部署都是利用灵活机动的海上力量和众多的海外殖民地补给基地,用外线优势从多个方向削弱自己在欧洲的对手,并和其它国家结盟以牵制对手,当敌人的力量保持强大时,它会尽量避免投入陆军主力单独与对方进行决战,只有当对手的力量被严重削弱时,它才会和敌人进行决战。英国在历史上以欧洲的仲裁者自居,习惯于以建立力量均势平衡的方式来牵制周围的竞争对手,借力打力削弱对自己有威胁的挑战者。英国政治家只追求现实利益,骨子里蔑视信用,惯于玩弄政治欺骗手段来隐藏真实目的;英国人制定对外政策从不感情用事,也不把意识形态当作首要考虑条件,任何军事行动都要严格遵循政治经济利益需要,它从不会永远忠于一个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要对它有利,它既可以和纳粹握手,也可以和共产主义拥抱;控制成本,追求高回报是英国人在政治军事决策上一贯的思维传统。它善于选择结盟对象,而精明选择的报酬就是在每一次战争中都能他们获得最终胜利。

1944年初,隶属于第505重坦克营的一辆后期型虎式坦克,该营的战术编号通常被涂写在炮管之上。

第504重型坦克营暗黄色涂装

第503重型坦克营231号坦克

501-510各虎式坦克营的营徽
501、猎虎
502、猛犸象
503、虎头
504、矛穿透履带
505、早期为愤怒公牛
后期为冲锋骑兵,黑边、中间填充红色或绿色。
506早期为带白十字的图
后期为猛虎, 脚边有一个盾, 背景有字母W,字母"W"是为了纪念他们最初的指揮官Willing。字母W为绿色,代表是营部的坦克;字母W为白色,代表是第1连的坦克;字母W为紅色,代表是第2连的坦克;字母W为黄色,代表是第3连的坦克。 507、盾中间有一个捶打剑的铁匠
508、野牛
509、在盾中间有一个虎头
510、在盾中间有一只伯林熊
1940年各主要参战国钢产量
3、战争双方国力的差距使得战争形势的推移越来越对轴心国不利,由于同盟国的战斗实力始终保持规模优势,而德国人的部队人员和武器装备补充能力远逊于对手,致使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同盟国掌握凭借巨大工业规模和人口基数,恢复能力大大胜过缺乏工业资源不能自给自足的德意日,同盟国军队即使在多次战役中失利,仍能迅速得到补充和加强,部队战斗力基础不会受到动摇,而德国却承受不起类似的损失,有经验的作战人员和装备无法得到及时弥补,而同盟国阵营则不断用消耗战术拖垮了德军,在质量与数量上同时积累了优势。
4、伴随人类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进步,战争中追求技术优势的趋势愈加明显,它有两点体现:一、双方技术差距越大,装备质量占优势的一方对另一方的相对优势就越明显,反之就不那么明显;二、科学技术越发展到后来,胜负的天平向质量一端的倾斜幅度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依赖装备质量优势,而不是装备的数量优势。一百多年前,英国殖民军队与非洲黑人的战斗中,使用长矛、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的非洲土著在英军机枪阵地面前遭受屠杀。但当非洲人懂得使用火器,并装备了一定数量的轻武器之后,欧洲人就再也无法像之前那样以极小的损失轻易击败人数众多的非洲人。视角再放到数十年前的海湾战争,伊拉克军队规模与联军不相上下,但在掌握高技术优势的西方联军攻击下,伊拉克军队一触即溃,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他们给对手造成的伤亡却可以忽略不计,可见在未来,技术质量优势是战争的关键。日新月异的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新材料等高科技给钢铁机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并再次改变了人类工业社会和战争对抗的格局,在高技术条件下的数字化按钮式战争中,技术水平上的一叶之高就足以彻底决定胜负,单纯的数量已经失去价值意义。
6、火炮对装甲的侵彻能力不仅仅取决于自身口径、倍径,也与使用的弹药种类,弹药外形紧密相关。火炮口径增大,等于是炮弹装药量和弹丸质量的增加,最后就是发射动能的加大。而火炮倍径的增加,好比是“助跑”过程的加强,提高了炮弹的出膛初速度,并且赋予炮弹更稳定的弹道轨迹。
穿甲弹利用长身管火炮发射时所获得的高速飞行动能来穿透装甲的,弹丸的动能在穿甲过程中消耗于许多方面,包括破坏装甲、弹丸本身的变形、装甲板的弹性振动、碰撞及摩擦发热等。其中,破坏装甲做功是主要的。从力学的观点看,装甲受破坏的应力可能有以下几种:延性挤压、环形剪切、张应力破裂;当弹丸碰撞装甲时,这几种应力都同时出现,但其中那一种首先达到极限值造成破坏,随弹丸和装甲的材料性质和尺寸等不同而不同。实战和实验打靶中的装甲损坏形式有如下的大致规律。
(1)、延性扩孔:主要由于挤压应力起作用,金属受弹丸挤压塑性流动,有的堆集在入口处,有的从出口处挤出,孔径约等于弹径。这一般发生在装甲较厚而韧、弹头形状较尖而硬,和装甲厚度稍大于弹径时。
(2)、冲塞穿孔:主要是超过剪切应力所起的破坏作用,装甲被弹丸冲出一块大体成圆柱形的塞子,其出口稍大于弹径。这一般发生在中等厚度的装甲具有相当硬度,弹头形状较钝,装甲板厚度略小于弹径时。
(3)、花瓣形孔:主要是周向张应力的作用,中弹部位出现径向裂纹,装甲板卷向弹孔后侧,孔径约等于弹径。这一般发生在装甲薄而韧,弹丸速度较低时。
(4)、整块崩落:当装甲不太厚和韧性比较差时,主要由于径向应力的作用,中弹部位产生圆周形裂纹,装甲被穿透成超过弹径若干倍的大洞。
(5)、背后碎块:当较厚装甲的强度足够而韧性不足时,弹丸命中所产生的震动应力波可使装甲背面崩落碎块,并飞出起杀伤作用。这时板前中弹部位的弹孔不大,也可能未穿透。
实际出现的穿甲现象也可能是以上几种情况的不同综合。一般情况下,穿甲孔主要是前二种情况的综合。即先延性扩孔,当穿甲弹穿入到装甲剩余厚度略小于弹径时,继之以冲塞成孔。对于薄装甲,穿孔一般以花瓣或冲塞为主,视弹丸直径与装甲厚度的相对比例而定。整块崩落不常产生的原因是过分硬而脆的薄装甲难于加工,易于出现裂纹,不适于切割和焊接成车体。碎甲弹破坏装甲以背后碎块为主,属于不穿透装甲的特殊破坏形式。在一般穿甲弹射击装甲时,除装甲背部有生产中的金属缺陷外,极少出现。
炮弹对装甲的侵彻能力还与炮弹命中装甲时的速度和入射角度有很大关系,增加发射药量可以提高弹丸出膛的初速度,这个速度在弹丸飞行过程中因空气阻力而造成较大的速度损失,弹丸质量较小,失速较快,落弹点越远,命中速度越小。因此人们评价抗弹能力时,常用到“最小有效击毁距离”。当弹丸改为细长形状,基本保持原质量大小而减小弹径,飞行速度损失较小,同时加大初速度,其弹丸攻击能力可以大大提高,近代的穿甲弹,如次口径弹与长杆式穿甲弹,就是循着这个思路发展而来的。
反坦克炮弹的弹道轨迹较为低伸,一般可考虑成水平命中目标。当弹丸接触破坏倾斜装甲时,装甲对弹丸有反作用力,使弹丸减速,弹丸则有惯性力向前。反作用力的合力与弹丸的惯性力组成力偶。当弹丸中心线也与装甲板法线之间的“法线角”或称“着角”不大时,特别是对钝头穿甲弹,这个力偶将使弹丸向减小着角的方向转动,称为“转正效应”,这有利于穿甲不利于抗弹,当着角较大时,这个力偶的方向会使弹丸向增大着角方向转动,使穿透距离增长。甚至力偶大到一定程度时,使弹丸反射跳离装甲表面,形成所谓“跳弹”当装甲硬度越低,弹丸容易在装甲上碰击成坑,即反作用力的方向越不容易形成跳弹。或当装甲较薄时,越不能对弹丸提供足够大的反作用力,也越不容易形成跳弹。苏联人在本国主力坦克上大量采用了倾斜外形的炮塔设计,也是他们率先发现了钝头弹丸对于倾斜装甲有良好的击穿效果。在设计弹丸时,为了避免形成跳弹应采用平顶的钝头形状,一方面不易产生“转正效应”,同时也能避免尖头外形弹头容易碰碎以致不能穿入坦克装甲。钝头部的弹丸常另加尖头的薄层防风帽来减小飞行阻力。防风帽一碰即毁,对穿甲不起作用。有的弹丸在头部加硬质合金的被帽。其目的也是改善穿甲性能,国外一般简称穿甲弹为AP,风帽式穿甲弹为APC,被帽式穿甲榴弹为APCBC。
现在论坛要么死灌水,要么是到处转帖,这样的文章怎么能不顶,
好文章,楼主辛苦了
我等着口水四处飞;P
树大根深 发表于 2010-10-17 12:56

幽默,这个就没有转帖照抄了?


本文部分内容历史事实是秉承原始资料,但是这也错了?难道技术数据也要我原创。

本文部分内容历史事实是秉承原始资料,但是这也错了?难道技术数据也要我原创。
wuk 发表于 2010-10-17 15:10

原来这些都是技术数据?

大体的来讲,一共有四种专门为虎式坦克制定的排级作战队型:一字排开的队型(称之为Linie),楔型队型(称之为keil),纵队型(称之为reihe),双纵队型(称之为doppelreihe)。
Linie型:虎式坦克排的排长位于队型的最右端,副排长则位于左边第二个位置,这种队型比较密集,排长和他左边坦克的距离为10米,副排长和他左边坦克的距离也是10米,但是副排长和他右边坦克的距离则为25米,这种队型通常用来集结、进攻。
Doppelreihe型:这种队型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盒子状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楔型的预备形态,这种队型并不经常使用,通常使用的话用于通过一些被怀疑有埋伏的地域,如果此时遭到攻击的话,排长和副排长车后的坦克向队型的两翼转进,将队型变为楔型(即keil型)。
keil型:这种队型是最常见的进攻队型,是elreihe队型的一种演变,这时的队型很稀疏,排长和副排长之间的距离达到了100米,他们左右坦克的距离也是如此,当战斗开始时,不管原来排长和副排长的位置在哪里,他们都要移动到队型的前方,以便于观察和指挥,这种队型的优点就是由于队型比较稀疏,降低了被密集火力杀伤的概率,同时侧翼得到比较强的掩护(相对于别的队型来讲)。
Reihe型:行军或者集结时的队型,可以认为所有的队型都由此转变而来。排长在位于纵队的最前方,副排长在第三个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它变换成楔型的过程:当战斗开始后,排长保持战斗位置不变,副排长加速到排长的左方,第三辆坦克跟随副排长转进,当副排长就战斗位置后,第三辆坦克继续转进,直到位于副排长左方100米的位置,第四辆坦克转向排长右方,保持和副排长100米的位置。

.......
第一种为纵队(Kolonne),此队形用于连队集结,三个排并列,各排皆成纵队队形,连长的座车和预备座车位于中间那个排的最前面。
第二种为单列纵队,常用于连队行军时,连长的座车在最前面,他的预备座车紧接其后,后面的三个排一个接着一个,成一字长蛇状。
第三种为双路纵队队形,是连队向敌人接近时采取得队形,其中1排和3排并靠成一路。
第四种为楔形队形,实际上就是三个各自成楔形队形的排组成一个更大的楔形,1排在前,2排和3排在后,连部指挥车在中间,有时2排和3排的坦克也排成单列的纵队,使整个连队的队形成“八”字形。
第五种为倒楔形队形(Breitkeil),刚好和楔形队形相反,2排和3排在前而1排在后,连部指挥车依然居中。不论是楔形队形还是倒楔形队形,整个连队展开后正面宽约700米,纵深约400米。当虎式坦克单独行动时一般都会有少量中型坦克随行支援,这种情况下多采用楔形队形,一辆虎式坦克在最前面,后面是中型坦克。

第一装甲师师长奥兰多•沃德于2月15日来到罗伯特•斯坦克上校的C战斗群指挥部,督促该部展开一场新的反击行动。.............................

乌尔夫少尉的虎式坦克分队一直在西•杰布•吉特镇东面后侧待命,他们悄悄地从外围开进战场,从镇子的高地上,他们看见下方远处开阔地带上的美军已经陷入苦战之中,美国人的坦克调头迎战两个方向上的德军装甲部队。而忽视了正面的威胁,那些M-4谢尔曼坦克车组疲于应付第10装甲师和第21装甲师的凶猛进攻,完全将己方薄弱的侧翼暴露给了虎式坦克编队的利爪下,谢尔曼坦克车身上那些白星标志在德国炮长的瞄准镜中是如此清晰可辨。
为保证在首轮攻击中就能最大效率地给予美军装甲目标以杀伤,从中线出击的德国虎式坦克群在炮兵射出的弹幕掩护下,一直将双方接触距离由2500米拉近到 500米内。这其间,陷入混战的美军竟一直没有注意到这群从小镇中杀出的催命死神。在开火命令声中,德军的虎式坦克纷纷向对面的美军坦克射出穿甲弹,88mm火炮的炮口吐出一道道火舌,高初速的弹丸刺破天空,在眨眼间呼啸飞至。毫无阻碍地洞穿了谢尔曼坦克的装甲,剧烈的爆炸点燃了一辆又一辆M-4 战车,大地上处处是红色的火球和滚滚冒起的黑烟。美军一直拼命维持的战线在虎式坦克出现的一刹那间为之瓦解了,当美国坦克编队的防御队形被中线德军击溃后,两翼的德军坦克部队也随之加紧了攻击势头,迅速将开始的压迫性攻击演变为一场痛快淋漓的歼灭战。德军战车从美国人的坦克残骸旁穿过,追击着残余的美军车辆,一边用机枪火力对逃离坦克的美军车组成员展开追杀。开战前位于后方的美军炮兵及步兵部队仍试图建立一道临时防线,以便掩护己方坦克部队撤退。但德国人没有给他们机会,虎式坦克从2000米外的距离上开火,击毁了两辆美军的自行火炮。这种让对手毫无还手之力的雷霆般的打击,立即在美军部队中引起巨大的恐慌,其余美军纷纷向后撤退。夜幕降临前,德国人取得了战场上的控制权。
wuk 发表于 2010-10-17 11:03


501的2月15日真是被"写"的精彩纷呈,XX四溅。 可惜故事会不收

171020102664.jpg
171020102663.jpg
171020102665.jpg
171020102667.jpg
171020102668.jpg
cd259.JPG

资料书页索引

<Tiger I & Tiger II: Combat Tactics> ----Thomas L. Jentz
<Tigers in Combat  Vol. 1>--Schwere Panzer-Abteilung 501 (424)---- Wolfgang Schneider
<Sledgehammers: Strengths and Flaws of Tiger Tank Battalions in World War II>---- Christopher  Wilbeck,  Otto Carius, Viktor Iskrov, Ray Holt
Battle Analysis Methodology with Kasserine Pass Battle Analysis----US Army Combined Arms Center Combat Studies Institute

第一装甲师师长奥兰多•沃德于2月15日来到罗伯特•斯坦克上校的C战斗群指挥部,督促该部展开一场新的反击行动。.............................

乌尔夫少尉的虎式坦克分队一直在西•杰布•吉特镇东面后侧待命,他们悄悄地从外围开进战场,从镇子的高地上,他们看见下方远处开阔地带上的美军已经陷入苦战之中,美国人的坦克调头迎战两个方向上的德军装甲部队。而忽视了正面的威胁,那些M-4谢尔曼坦克车组疲于应付第10装甲师和第21装甲师的凶猛进攻,完全将己方薄弱的侧翼暴露给了虎式坦克编队的利爪下,谢尔曼坦克车身上那些白星标志在德国炮长的瞄准镜中是如此清晰可辨。
为保证在首轮攻击中就能最大效率地给予美军装甲目标以杀伤,从中线出击的德国虎式坦克群在炮兵射出的弹幕掩护下,一直将双方接触距离由2500米拉近到 500米内。这其间,陷入混战的美军竟一直没有注意到这群从小镇中杀出的催命死神。在开火命令声中,德军的虎式坦克纷纷向对面的美军坦克射出穿甲弹,88mm火炮的炮口吐出一道道火舌,高初速的弹丸刺破天空,在眨眼间呼啸飞至。毫无阻碍地洞穿了谢尔曼坦克的装甲,剧烈的爆炸点燃了一辆又一辆M-4 战车,大地上处处是红色的火球和滚滚冒起的黑烟。美军一直拼命维持的战线在虎式坦克出现的一刹那间为之瓦解了,当美国坦克编队的防御队形被中线德军击溃后,两翼的德军坦克部队也随之加紧了攻击势头,迅速将开始的压迫性攻击演变为一场痛快淋漓的歼灭战。德军战车从美国人的坦克残骸旁穿过,追击着残余的美军车辆,一边用机枪火力对逃离坦克的美军车组成员展开追杀。开战前位于后方的美军炮兵及步兵部队仍试图建立一道临时防线,以便掩护己方坦克部队撤退。但德国人没有给他们机会,虎式坦克从2000米外的距离上开火,击毁了两辆美军的自行火炮。这种让对手毫无还手之力的雷霆般的打击,立即在美军部队中引起巨大的恐慌,其余美军纷纷向后撤退。夜幕降临前,德国人取得了战场上的控制权。
wuk 发表于 2010-10-17 11:03


501的2月15日真是被"写"的精彩纷呈,XX四溅。 可惜故事会不收

171020102664.jpg
171020102663.jpg
171020102665.jpg
171020102667.jpg
171020102668.jpg
cd259.JPG

资料书页索引

<Tiger I & Tiger II: Combat Tactics> ----Thomas L. Jentz
<Tigers in Combat  Vol. 1>--Schwere Panzer-Abteilung 501 (424)---- Wolfgang Schneider
<Sledgehammers: Strengths and Flaws of Tiger Tank Battalions in World War II>---- Christopher  Wilbeck,  Otto Carius, Viktor Iskrov, Ray Holt
Battle Analysis Methodology with Kasserine Pass Battle Analysis----US Army Combined Arms Center Combat Studies Institute


你看清楚了吗?我已经说明了,本文部分内容历史事实是秉承原始资料,资料的合理利用都犯了天条了,
原创讲的是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分析,这是文章重点。
对战术条例、性能数据、战史事实的叙述难道要瞎编才成。
给需要的朋友提供点东西,咱也不图啥,给句好话都不行吗,怎么好人就这么难做呢,现在杂志上一些真正的抄袭剽窃,反而没见人挑刺,版主你就帮着删了这篇帖吧,世界也清静了。我也不用听人瞎叫。

你看清楚了吗?我已经说明了,本文部分内容历史事实是秉承原始资料,资料的合理利用都犯了天条了,
原创讲的是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分析,这是文章重点。
对战术条例、性能数据、战史事实的叙述难道要瞎编才成。
给需要的朋友提供点东西,咱也不图啥,给句好话都不行吗,怎么好人就这么难做呢,现在杂志上一些真正的抄袭剽窃,反而没见人挑刺,版主你就帮着删了这篇帖吧,世界也清静了。我也不用听人瞎叫。
wuk 发表于 2010-10-17 18:02
别管那帮人,有些人看什么都是转的,看什么都像从铁血来的,像猎杀从铁血转过来的东西这帮人就不敢叫唤,淡定。
大体的来讲,一共有四种专门为虎式坦克制定的排级作战队型:一字排开的队型(称之为Linie),楔型队型(称之为keil),纵队型(称之为reihe),双纵队型(称之为doppelreihe)。
Linie型:虎式坦克排的排长位于队型的最右端,副排长则位于左边第二个位置,这种队型比较密集,排长和他左边坦克的距离为10米,副排长和他左边坦克的距离也是10米,但是副排长和他右边坦克的距离则为25米,这种队型通常用来集结、进攻。
Doppelreihe型:这种队型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盒子状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楔型的预备形态,这种队型并不经常使用,通常使用的话用于通过一些被怀疑有埋伏的地域,如果此时遭到攻击的话,排长和副排长车后的坦克向队型的两翼转进,将队型变为楔型(即keil型)。
keil型:这种队型是最常见的进攻队型,是elreihe队型的一种演变,这时的队型很稀疏,排长和副排长之间的距离达到了100米,他们左右坦克的距离也是如此,当战斗开始时,不管原来排长和副排长的位置在哪里,他们都要移动到队型的前方,以便于观察和指挥,这种队型的优点就是由于队型比较稀疏,降低了被密集火力杀伤的概率,同时侧翼得到比较强的掩护(相对于别的队型来讲)。
Reihe型:行军或者集结时的队型,可以认为所有的队型都由此转变而来。排长在位于纵队的最前方,副排长在第三个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它变换成楔型的过程:当战斗开始后,排长保持战斗位置不变,副排长加速到排长的左方,第三辆坦克跟随副排长转进,当副排长就战斗位置后,第三辆坦克继续转进,直到位于副排长左方100米的位置,第四辆坦克转向排长右方,保持和副排长100米的位置。

.......
第一种为纵队(Kolonne),此队形用于连队集结,三个排并列,各排皆成纵队队形,连长的座车和预备座车位于中间那个排的最前面。
第二种为单列纵队,常用于连队行军时,连长的座车在最前面,他的预备座车紧接其后,后面的三个排一个接着一个,成一字长蛇状。
第三种为双路纵队队形,是连队向敌人接近时采取得队形,其中1排和3排并靠成一路。
第四种为楔形队形,实际上就是三个各自成楔形队形的排组成一个更大的楔形,1排在前,2排和3排在后,连部指挥车在中间,有时2排和3排的坦克也排成单列的纵队,使整个连队的队形成“八”字形。
第五种为倒楔形队形(Breitkeil),刚好和楔形队形相反,2排和3排在前而1排在后,连部指挥车依然居中。不论是楔形队形还是倒楔形队形,整个连队展开后正面宽约700米,纵深约400米。当虎式坦克单独行动时一般都会有少量中型坦克随行支援,这种情况下多采用楔形队形,一辆虎式坦克在最前面,后面是中型坦克。

你看清楚了吗?我已经说明了,本文部分内容历史事实是秉承原始资料,资料的合理利用都犯了天条了,
原创讲 ..........对战术条例、性能数据、战史事实的叙述难道要瞎编才成。
wuk 发表于 2010-10-17 18:02


秉承原始资料----原始资料?了不得

很好,那能否出示资料文件索引出处?

对战术条例、性能数据、战史事实的叙述难道要瞎编才成。---真是有意思,开着故事会,写着“对......战史事实的叙述难道要瞎编才成"。
你看清楚了吗?我已经说明了,本文部分内容历史事实是秉承原始资料,资料的合理利用都犯了天条了,
原创讲 ..........对战术条例、性能数据、战史事实的叙述难道要瞎编才成。
wuk 发表于 2010-10-17 18:02


秉承原始资料----原始资料?了不得

很好,那能否出示资料文件索引出处?

对战术条例、性能数据、战史事实的叙述难道要瞎编才成。---真是有意思,开着故事会,写着“对......战史事实的叙述难道要瞎编才成"。
强烈支持楼主!

喷口水的,请另外开贴,让我们也见识一下你的水平。

强烈支持楼主!   

喷口水的,请另外开贴,让我们也见识一下你的水平。
dhfaaa 发表于 2010-10-17 20:44


喷口水?莫非其中的3无出处故事会 成了 有”水平“?

原来以 索引 资料书页 而对质 3无出处的故事会 成了”喷口水“?


要不你来提替他把故事编圆?
-------------------------
第一装甲师师长奥兰多•沃德于2月15日来到罗伯特•斯坦克上校的C战斗群指挥部,督促该部展开一场新的反击行动。.............................

乌尔夫少尉的虎式坦克分队一直在西•杰布•吉特镇东面后侧待命,他们悄悄地从外围开进战场,从镇子的高地上,他们看见下方远处开阔地带上的美军已经陷入苦战之中,美国人的坦克调头迎战两个方向上的德军装甲部队。而忽视了正面的威胁,那些M-4谢尔曼坦克车组疲于应付第10装甲师和第21装甲师的凶猛进攻,完全将己方薄弱的侧翼暴露给了虎式坦克编队的利爪下,谢尔曼坦克车身上那些白星标志在德国炮长的瞄准镜中是如此清晰可辨。
为保证在首轮攻击中就能最大效率地给予美军装甲目标以杀伤,从中线出击的德国虎式坦克群在炮兵射出的弹幕掩护下,一直将双方接触距离由2500米拉近到 500米内。这其间,陷入混战的美军竟一直没有注意到这群从小镇中杀出的催命死神。在开火命令声中,德军的虎式坦克纷纷向对面的美军坦克射出穿甲弹,88mm火炮的炮口吐出一道道火舌,高初速的弹丸刺破天空,在眨眼间呼啸飞至。毫无阻碍地洞穿了谢尔曼坦克的装甲,剧烈的爆炸点燃了一辆又一辆M-4 战车,大地上处处是红色的火球和滚滚冒起的黑烟。美军一直拼命维持的战线在虎式坦克出现的一刹那间为之瓦解了,当美国坦克编队的防御队形被中线德军击溃后,两翼的德军坦克部队也随之加紧了攻击势头,迅速将开始的压迫性攻击演变为一场痛快淋漓的歼灭战。德军战车从美国人的坦克残骸旁穿过,追击着残余的美军车辆,一边用机枪火力对逃离坦克的美军车组成员展开追杀。开战前位于后方的美军炮兵及步兵部队仍试图建立一道临时防线,以便掩护己方坦克部队撤退。但德国人没有给他们机会,虎式坦克从2000米外的距离上开火,击毁了两辆美军的自行火炮。这种让对手毫无还手之力的雷霆般的打击,立即在美军部队中引起巨大的恐慌,其余美军纷纷向后撤退。夜幕降临前,德国人取得了战场上的控制权。



501的2月15日真是被"写"的精彩纷呈,XX四溅。 可惜故事会不收








资料书页索引

<Tiger I & Tiger II: Combat Tactics> ----Thomas L. Jentz
<Tigers in Combat  Vol. 1>--Schwere Panzer-Abteilung 501 (424)---- Wolfgang Schneider
<Sledgehammers: Strengths and Flaws of Tiger Tank Battalions in World War II>---- Christopher  Wilbeck,  Otto Carius, Viktor Iskrov, Ray Holt
Battle Analysis Methodology with Kasserine Pass Battle Analysis----US Army Combined Arms Center Combat Studies Institute

强烈支持楼主!   

喷口水的,请另外开贴,让我们也见识一下你的水平。
dhfaaa 发表于 2010-10-17 20:44


喷口水?莫非其中的3无出处故事会 成了 有”水平“?

原来以 索引 资料书页 而对质 3无出处的故事会 成了”喷口水“?


要不你来提替他把故事编圆?
-------------------------
第一装甲师师长奥兰多•沃德于2月15日来到罗伯特•斯坦克上校的C战斗群指挥部,督促该部展开一场新的反击行动。.............................

乌尔夫少尉的虎式坦克分队一直在西•杰布•吉特镇东面后侧待命,他们悄悄地从外围开进战场,从镇子的高地上,他们看见下方远处开阔地带上的美军已经陷入苦战之中,美国人的坦克调头迎战两个方向上的德军装甲部队。而忽视了正面的威胁,那些M-4谢尔曼坦克车组疲于应付第10装甲师和第21装甲师的凶猛进攻,完全将己方薄弱的侧翼暴露给了虎式坦克编队的利爪下,谢尔曼坦克车身上那些白星标志在德国炮长的瞄准镜中是如此清晰可辨。
为保证在首轮攻击中就能最大效率地给予美军装甲目标以杀伤,从中线出击的德国虎式坦克群在炮兵射出的弹幕掩护下,一直将双方接触距离由2500米拉近到 500米内。这其间,陷入混战的美军竟一直没有注意到这群从小镇中杀出的催命死神。在开火命令声中,德军的虎式坦克纷纷向对面的美军坦克射出穿甲弹,88mm火炮的炮口吐出一道道火舌,高初速的弹丸刺破天空,在眨眼间呼啸飞至。毫无阻碍地洞穿了谢尔曼坦克的装甲,剧烈的爆炸点燃了一辆又一辆M-4 战车,大地上处处是红色的火球和滚滚冒起的黑烟。美军一直拼命维持的战线在虎式坦克出现的一刹那间为之瓦解了,当美国坦克编队的防御队形被中线德军击溃后,两翼的德军坦克部队也随之加紧了攻击势头,迅速将开始的压迫性攻击演变为一场痛快淋漓的歼灭战。德军战车从美国人的坦克残骸旁穿过,追击着残余的美军车辆,一边用机枪火力对逃离坦克的美军车组成员展开追杀。开战前位于后方的美军炮兵及步兵部队仍试图建立一道临时防线,以便掩护己方坦克部队撤退。但德国人没有给他们机会,虎式坦克从2000米外的距离上开火,击毁了两辆美军的自行火炮。这种让对手毫无还手之力的雷霆般的打击,立即在美军部队中引起巨大的恐慌,其余美军纷纷向后撤退。夜幕降临前,德国人取得了战场上的控制权。



501的2月15日真是被"写"的精彩纷呈,XX四溅。 可惜故事会不收








资料书页索引

<Tiger I & Tiger II: Combat Tactics> ----Thomas L. Jentz
<Tigers in Combat  Vol. 1>--Schwere Panzer-Abteilung 501 (424)---- Wolfgang Schneider
<Sledgehammers: Strengths and Flaws of Tiger Tank Battalions in World War II>---- Christopher  Wilbeck,  Otto Carius, Viktor Iskrov, Ray Holt
Battle Analysis Methodology with Kasserine Pass Battle Analysis----US Army Combined Arms Center Combat Studies Institute
大家都莫吵,能够写这么长,也不容易了.大家应该从积极的方面来讨论嘛.
涉及战史的部分,只能依据史实.
不错啊
可以拿到杂志发表了
应予加精


Pzgr.39被帽式穿甲榴弹,翻译改下,翻成全口径弹底装药穿甲弹更确切些
chinesefox 发表于 2010-10-17 20:54


    你贴了这么多,已经可以独立开贴了。陆版重磅资料少,你也可以多奉献一点吗。
狐狸的资料是很全的,这个偶一贯是流口水滴[:a2:],虽然兰州辛苦整理了下各种资料,但谈不上个人原创。
mark9966 发表于 2010-10-17 22:52
最近这段时间你死到哪里去了
看不见人啊
真是好文啊,可不要让他沉下去了。
不好意思不顶一下
原来如此
原创么
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