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制人的非对称武器——中国反舰弹道导弹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32:46
来源 世界军事画刊  http://military.china.com/jssjhk/

先发制人的非对称武器

作者:埃里克·哈格特 马太·德宁 胡锦洋

  编者按:中国发展反舰弹道导弹,以打击美国航母战斗群。这是美国部分媒体和研究机构数年前就开始炒作的话题。随着1081日国庆大阅兵上,东风-21中远程弹道导弹、无人机的亮相。这种“关注”再次强烈起来。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评论》杂志2009年秋季号上发表了埃里克·哈格特和马太·德宁的文章,研究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系统的几个关键构成部分的发展,以及这些构成部分是否具备作战能力。两位美国专家认为,反舰弹道导弹不仅是一种单一的武器平台,更是一个将探测、追踪、定位、制导纳入其中的综合作战系统,是解放军信息化作战能力的象征。而且,一旦取得突破,这种武器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级别的威慑力量,将改变中美之间的战略平衡。本刊刊发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过程中有删节,标题和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中国国一直以来都在寻求发展反舰弹道导弹(ASBM),该导弹也被称为是潜在的“破局者”——单凭这一种武器就能扭转中美之间的战略平衡。一位退役的美国海军少将早在2005年就曾十分肯定地表示“中国获得反舰弹道导弹能力的战略价值足以与1964年中国拥有核武器相提并论。”
  
  无论这种表述准确与否,有效的反舰弹道导弹能力无疑将提供一种强大的、令人畏惧的反介入武器。按照中国一些军事论文的描述,反舰弹道导弹所蕴含的意义还不仅仅是这些。在得到必要的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支持下,完全达到作战水平的反舰弹道导弹将会是中国获得更大军事现代化成就的象征,一种实现地区战略雄心的潜在手段。而对美国来说,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将会成为颠覆其长远海洋战略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中国在远程海空力量方面还全面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反舰弹道导弹将会提供一个强有力的非对称手段,在中国领土周边区域发生的冲突中阻止美国军事力量的介入。然而,反舰弹道导弹代表的不单单只是一个武器平台,相反,它被视作是“一个由许多系统组成的武器系统”,并且是实现高技术战争及信息战争能力的关键一步。毕竟,向数千公里之外的移动目标发射陆基弹道导弹的能力所需要的多领域、大范围支持和信息技术,远远超过导弹技术本身(当然,中程弹道导弹是这个系统的核心,而且为了突破和制导,在机动、制导技术上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运用由陆基、海基、空基和天基监视设施所构成的综合系统。除了直接的软件和硬件以外,所有这些功能将需要高度一体化、快速反应,并且拥有足够的灵活性,以攻击当今世界上最先进且防御体系密不透风的海上目标——美国航母战斗群。
  中国人民解放军通常很少公开讨论其主要新型武器系统的发展,不过反舰弹道导弹似乎是一个例外。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有研究者提出“为了刺穿航空母舰的铠甲……中国需要发展一种新型助推滑翔弹道导弹……配备有终端制导系统。”这显示出该项目在相关领域受到重视的层级非常高,并倾向于优先发展该项目。不过,反舰弹道导弹系统的建设并不应该被当作是一个意外之举。正如埃里克森和杨所阐明的,中国军方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似乎对于反舰弹道导弹能力有着非常浓烈的兴趣。最重要的,反舰弹道导弹符合中国对其安全环境的理解并且能弥补中国面对美国军事力量时所凸显的战略薄弱点。而且,反舰弹道导弹将与未来可能爆发的台海冲突息息相关。此外,反舰弹道导弹项目对中国不断成长和改进之后的弹道导弹及巡航导弹技术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应用方向。
  
  致命的杀伤链
  
  虽然反舰弹道导弹系统的概念已经浮出水面,但这一能力的实战化披称为是“一个由许多系统组成的系统”。一个完整的反舰弹道导弹系统将需要探测、识别、追踪、瞄准能力,并且向威胁者发动攻击,随后执行对敌方破坏情况评估——“致命的杀伤链”。这些传感系统到发射平台的每一步,都必须在时间要求非常严格的情况下完成,因为目标将是可机动的——一艘美国航母(或航空母舰战斗群)。一个完整的“致命杀伤链”需要许多方面的技术,从突破舰载导弹防御系统、天基及其他传感器、数据处理和交换网络到其他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实现武器平台与其指挥控制系统的高度一体化。
  
  如果中国要取得有效的并且可靠的反舰弹道导弹能力,就必须解决三大技术挑战:首先,保证反舰弹道导弹能够突破美国导弹防御体系;第二,装备一种能够在其弹道末段追踪并击中移动目标的弹道导弹;最后,在发射之前为导弹提供准确的、实时位置追踪和瞄准数据。
  
  波状弹道还是齐射饱和打击?
  
  毫无疑问,东风21型弹道导弹的一种改进型是反舰弹道导弹的候选方案。此外,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似乎就开始为这一任务而进行大量的东风-21导弹改进工作,例如在大气层再入阶段防止气动摩擦加热的隔离罩、抗震性和有效载荷的优化。也有讨论认为应该为东风-21导弹增加第三级助推,这样不仅能提高导弹的射程,还能在飞行中段提供更大的机动能力。尽管有些文献认为这种改进型东风-21导弹及其机动能力仍在预研和试验阶段,但第三级助推似乎正在发展中。
  机动动作会提高导弹的末段目标搜索覆盖面,这样就能够击中海上移动目标。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一配备“标准-III”拦截导弹的海基“宙斯盾”系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和动能拦截器——对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实战生存能力的影响也正处于争论中。中国的专家提出了许多方法来击败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通过采取一种与传统的抛物线飞行弹道相异的波状弹道来改变导弹的飞行轨迹,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案中,东凤-21导弹的第三级将采取液体一固体混合燃料助推器,通过数次点火,以实现在导弹飞行中段的数个波状弹道。其他方法则包括横向摆动、螺旋弹道、自旋和滑翔一一所有这些都将改变弹道导弹的传统抛物线轨迹,并大大提升导弹突防能力(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主要依赖于对导弹飞行轨迹的提前预测)。
  有资料显示,在空间范围的“可控机动”对中国来说肯定不是一个“瓶颈技术”,因为在神舟载人航天项目中,中国已经展示出在“轨道机动和入轨”方面取得了切实的进步。然而,一些分析家认为,涉及波状弹道和滑翔弹道的研究和试验在前几年才刚刚开始,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已经在这方面获得了突破。但同时,也有不少美国知名的专家都相信,中国将很有可能会利用相对低端的技术手段成功地击败中段拦截导弹。最简单的就是采用导弹齐射的方式。美国导弹防御体系似乎不太可能能够摧毁所有来袭导弹。
  
  再入大气层攻击
  
  第二个受到热切关注的领域是对再入和弹头末段制导的需求。一些观察家对于这一项目非常谨慎,认为复杂的反舰弹道导弹系统中仍存在着重大的技术难题。根据大多数分析文章的看法,一个关键问题是弹头的速度。高速(每秒2.2到5公里)再人大气层将会产生等离子屏蔽,这使得雷达和红外导引变得非常困难。除了控制导弹速度的难题外,更低的末段速度将使得弹头更容易被拦截。其他人则担心航母机动能力的范围可能足以避开来袭的反舰弹道导弹。许多其他限制发展反舰弹道导弹的因素也受到人们的讨论。例如,假设导弹再入大气层后弹道轨迹的改变和雷达及红外导引需要都受到约束,弹头能以预想的角度攻击目标以穿透航母厚厚的装甲防护么?而且,反舰弹道导弹具备足够的抗干扰能力么?
  尽管如此,大多数中国的研究表明技术障碍能够在中国的能力范围内解决。例如,导弹再入大气层之后的速度控制虽然很困难但有可能实现。许多中国专家认为,在25~50公里高度中的“拉起”机动,能够使反舰弹道导弹的弹道变平,便于搜寻目标。弹道的改变也将有助于突破敌人的防御体系。航母的速度和机动能力可能非常有限,不能规避一枚正处于飞行末段的中程弹道导弹。一枚末段制导反舰弹道导弹其“杀伤半径”(指目标物从最初位置可以移动的最大距离但仍然有可能被击中)达到20公里,那么航母就难以躲避,即使后者的速度达到35节。而如果在飞行中段和末段都采取制导(如在中段采取毫米波雷达制导,末段采用雷达或红外制导),那么就可以将杀伤半径提高到40公里。
  另一个模拟实验得出结论,一旦末段制导能够实现,弹头的杀伤半径可以达到100公里左右。在一篇文章中,作者计算了一枚类似导弹系统(退役的美国“潘兴-II”型弹道导弹)的基本雷达末制导的最大有效距离,在这个距离内能够发现一艘已经机动了15分钟的航空母舰,而这枚导弹的雷达扫描高度设定在19公里。反舰弹道导弹的末段制导似乎完全可以通过对导弹系统的改进而加以实现,中国目前已经在导弹系统方面夺得了巨大成功,无论是地对空导弹、空对空导弹还是反舰巡航导弹。尽管如此,大量独特的技术阻碍依然横亘在中国面前,例如需要在再入阶段保护复杂制导系统的材料等等。
  
  
  远程定位与跟踪——缺失的一环
  
  要想利用反舰弹道导弹攻击任何一个目标,首先必须对目标最后位置形成一个准确认识。探测、识别和追踪在“杀伤链”的组成中占据前三的位置。
  在相当远的距离之外探测一艘航母主要依赖于早期预警系统,例如天空电波,超视距雷达或者电子信号信息,这样就可以获得一个最初的目标物理坐标。有充分的证据证实,中国已经拥有至少一套以上超视距后向散射(OTH-B)系统,并已投入使用。该系统可用于远距离确定目标,尽管有20-40公里的循迹误差(美国同类系统的循迹误差大概为8-30公里),不过该系统无法独立地提供可靠的目标位置数据。如上面所提到的,一枚反舰弹道导弹的攻击半径大致在20公里,只有在中国超视距追踪系统发挥最佳性能时才能满足,而且即使在那时还必须是一艘固定不动的航空母舰。远程探测也可以来自于电子情报和信号情报,无论是空基、舰载或天基。然而,中国利用空基和舰载电子监视设施的能力还比较有限,因为两者都需要接近航母战斗群,而这将是非常危险的。间接的证据表明中国不是已经拥有了这些能力,就是正在积极发展这些能力。
  一旦航母被发现,其位置坐标数据需要非常精确。远程无人机可以搜集这一信息。中国明显已经在这一项目上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已经拥有了几种具备作战能力的高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其他计划发展的几型无人机也能够在海洋上空执行侦察活动。目前中国最大的无人机“翔龙”,似乎作战半径已达2000-2500公里,最长航时为10小时。“翔龙”无人机可以携带电子干扰吊舱,以免遭到反辐射导弹的攻击。该型无人机还具有全球定位系统(GPS)干扰和反干扰能力。然而,对于执行反航母任务来说,“翔龙”可能还缺乏足够的高空持续巡航能力。此外,中国在C4ISR设施上还很欠缺——例如信息处理、带宽能力和网络支持,这都是大范围监视美国海上力量活动所必需的。而且,即使是一架能力全面的无人机,当其发出瞄准数据之前。在面对一个航母战斗群的强大空防能力及电子能力时,很可能也是孱弱不堪的。因此,无人机单独行动并不是一种可靠的选择。理论上来说,如果无人机足够先进,并且如果与陆上侦察监视系统(如超视距雷达系统)相连,其能力将足以获取瞄准数据。不过,公开的资料显示中国目前还未达到这样的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目前的无人机能力和依靠从靠近航母战斗群的水面战舰或飞机来获得目标情报所面临的风险,都强烈地暗示着解放军将不会单独依赖于这些平台。有人猜测中国军方能够利用一些备选方案,如中国正在不断强大的潜艇力量,或者甚至是一些渔船,来提供目标数据。例如,噪声非常低的攻击型潜艇就可以为追踪海上目标提供另一种可靠的选择。这些选择可能并不是最佳方法,但它们可以迅速有效并且能作为一种过渡或紧急支援手段。
  反舰弹道导弹需要一个强大并且可靠的目标瞄准系统的支持,而在这个系统中,天基侦察将是一个关键的构成部分。已经有很多与反舰弹道导弹相关的假设都提到天基目标瞄准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是否拥有足够多合适型号的卫星以保证发现航母并确保能获得移动航母的准确位置?如果中国拥有上述能力,那么中国能否足够迅速地处理数据,并把处理后的结果传输给发射平台?
  
  天基瞄准
  
  天基侦察系统尽管是常规弹道导弹实现有效作战的关键要素,但中国在这方面却是最薄弱的。首先是中国当前天基侦察设施的硬件缺陷。虽然许多中国卫星具备了足够高的图像清晰度,但全系统的回访速率(在规定的精确度内评定单个模拟输入通道并转换成数字值的频率,以每秒为单位)对于持续覆盖来说还不够。一些分析家对目前中国运用成像卫星定位移动目标的能力缺乏信心,并认为中国需要电子监视卫星予以加强。不过,问题还不只是数量的多少,正如一些专家所说:将各种各样的C4ISR系统组成部分放入一个无缝衔接的网络中,对于中国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简言之,对于反舰弹道导弹的目标瞄准能力来说,天基设施似乎仍需要进一步发展。
  中国目前拥有的空间成像设施不多,它们可以识别、定位和追踪一个航母战斗群。只有几颗低地球轨道成像卫星被归类为军事卫星;然而,中国的许多民用太空设施都有军民两用属性,在战争时期,被赋予一定任务的可能性不应该忽略。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把所有这些太空设施更好地整合到一起,无论是属于军事部门还是军民两用部门。假设整合达到最佳状态,那么在处理这一图像时将产生多少滞后时间?
  此外还有太空设施管理权和所属权带来的整合、协调问题。在运用太空设施执行时间要求非常高的任务时,这一问题可能极其尖锐。例如,对执行反舰弹道导弹任务非常关键的不同兵种如何融入到军事航天部门,谁将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中国军事太空能力的指挥和控制本身都还没有完成统一。军方和中国独特的且多个民间及政府太空组织之间明晰的权力系统也没有建立起来,这种实际状况将对太空设施的运用,以及庞大的、多机构间信息网络中数据的实时交换产生影响。
  实现这种通用性将需要在基本上平等的两个军事部门(例如总装备部和总参谋部)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并且在各种不同层级的军种之间(总装备部与第二炮兵、解放军空军、海军及七大军区),军事与非军事部门之间(如解放军海军与国家海洋局)搭建沟通的桥梁。总之,在轨设施的运用及指挥的一体化,将需要军队之间以及军方与民间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协同。此外,军队内部的指挥结构仍然不够明晰。以一场作战行动为例,对于反舰弹道导弹任务来说,天基设施的利用将需要航天卫星支持、导弹发射操控者和海军的高度协作。
  假设中国天基设施的一体化已经足以支持反舰弹道导弹任务,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尚待解决一一所有中国卫星能力的总和是否满足完成任务的需要。为了保证这一点,中国军方可以在一个他们选择合适的时间对航母战斗群发动攻击,中国将需要尽可能地频繁更新航母战斗群的位置数据。解放军完成这一任务的能力将依赖于其卫星的运行轨道以及卫星所携带传感器。
  单个卫星再次飞临同一个位置的频率,既取决于卫星运行的轨道,也取决于卫星传感器的机动性。在低纬度地区,也就是台海冲突有可能爆发的地方,中国一枚侦察卫星第二次飞抵同一地点上空将可能花费5-29天时间。然而,通过将卫星照相机或传感器指向横侧向——即瞄准“最低偏离点”,而不仅仅是正下方——卫星可以在接近经过时成像,极大提高了回访速率。
  
  在发现海上美国航母的任务中。中国卫星将根据传感器的类型和清晰度,来改变它们的用途。在中国卫星所搭载的传感器中。合成孔径雷达对于追寻海上目标来说最为有效,因为这种雷达在拍摄较小目标时,可以足够高的清晰度扫过相对较宽的卫星扫描带。合成孔径雷达呈现的图像可以不考虑天气或日光的影响。代替仅仅寻找航母战斗群本身,合成孔径雷达能够捕捉到舰艇在海洋上长距离拖动的尾流,这对于发现移动目标来说尤其有效。多谱段传感器和超光谱传感器也能够非常有效地搜寻到正在海上航行的航母战斗群。例如,这两种传感器可以发现因为舰艇尾流搅拌而起的海藻和其他发出磷光的物质。红外线图像和正常可见光图像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不过这些图像的焦距相对较窄,而且不能扫描大面积海域。
  像军事航天计划的许多项目一样,中国卫星的精确传感器能力接近于高度机密。然而,对于大多数卫星来说,一般的传感器信息都是有效的。根据公开资料,只有4枚处于低地球轨道的中国卫星和所有军事遥感卫星,安装有合成孔径雷达。其他卫星名义上用于气象监测、勘测或其他民用用途,但都潜在地可以在冲突中发挥作用。
  反舰弹道导弹的打击“时间窗”在最终导致发射反舰弹道导弹的过程中,中国在太空中的“千里眼”究竟性能如何?我们对卫星地面轨迹和中国成像卫星回访速率的模拟,表现出即使在最佳的状况下,对某一区域的覆盖也是断断续续的,不时会出现长时间中断,而无法获得图像。以全部卫星计算并假设最宽的可视区域(即最低分离角最大为60度),两次飞临同一地点之间的平均时间为45分钟,每天在选定目标上空经过14次——不过,在两个小时或者更长的覆盖时间里有9次空隙。在最差的情况下,只考虑军方指定的卫星并且保守估计成像拍摄的范围(即最低分离角为30度或者更低),每天经过选定目标上空的平均次数为8次。然而,在这两种状况下,覆盖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最大间隙是5个半小时-10小时。从整体来看,中国在模拟的72小时内,有69小时处于“黑暗之中”。尽管如此,在两次长时间间隙之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卫星群经过,而在这些卫星群中可以搜集到时常的图像。在所有中国成像卫星中最先进的卫星将产生三个重要时期,这三个时期内最多将有8枚卫星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经过目标地点。这个“时间窗”,将是发射反舰弹道导弹最佳的机会,不过美国海军将无疑会知道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并且相应地安排自己舰艇的机动和防御。
  弥补空白在冲突时期中国将会采用几种手段扩大覆盖面。首先,中国将会把卫星变换到更加有利的轨道。不过,变轨并不是一项容易完成的技术,而且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大量的计划安排和计算。虽然中国军事卫星的燃料携带能力很可能足够允许有更多的燃料保证轨道改变的机动成功实现,但必须牢记的是由于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动的目标点,因此卫星的轨道将不得不连续改变,以适应舰母战斗群的移动。
  中国也可以通过发射微型卫星,来弥补其在覆盖能力上的缺陷。这些微型卫星可以采用与环境系列或海洋系列卫星相类似的技术,并目可以用小型火箭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射。然而,微型卫星较小的体积和动力储量并不适合于大型的、耗电量高的雷达系统,而且微型卫星的下行链路能力受到小天线和有限视界的限制。中国在这方面的能力并不为人所知,不过可以肯定地说在将微型卫星无缝整合到C4ISR系统中的过程里,解放军将面对重大技术挑战。
  在将微型卫星送入轨道的问题上,中国还将面临挑战。较小的固体燃料火箭系统例如“开拓者”,可能正在发展之中;虽然如此,可靠的发射能力和更多次数的发射,都是中国战略家们称之为“中国军事航天计划的瓶颈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在固定发射场以及遥感勘测、追踪和控制(TTC)站等方面的限制。TTC站和发射设施也被视为最容易遭受攻击的对象。不过,利用小型固体燃料火箭快速将小型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的能力,将为降低这种薄弱性带来重大机会。至于在同时发射更多数量卫星的难度,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提高了短期时间内卫星发射数量,高峰时期是在2004年的4个月时间里发射了7枚卫星,这显示了中国保持更高的卫星发射速度和TTC活动的能力。此外,海南岛航天发射设施的建设将全面提高中国的发射能力和TTC能力。
  长期计期仅仅在海洋和环境系列卫星中,中国能够在下一个五年时间里发射8—12枚新一代卫星,该型卫星将具备海洋监视能力。而且在其后的五年计划中发射的数量更多。此外,这些估计并不包括专供军方使用而发射的卫星,例如资源或遥感系列卫星。有关这些计划的信息少之又少,不过从其过去今年时间里的发射速度来看,在5年的时间内这些型号的在轨卫星可能从当前的几颗上升到15颗以上。过去两个五年计划中,在卫星传感器技术上的扎实进步和对遥感技术的重视,以及中国航天白皮书的发布,都暗示着没有理由怀疑近年来这种趋势将会延续。从理论上说,对亚洲一太平洋区域的近距离持续覆盖所需要遥感能力,可以在5年内实现;对更广阔的全球持续覆盖在10年内将会达到。这些新发展的卫星将能把中国精确瞄准海上目标的能力提高多少,主要将取决于在完成这一 任务时系统优化的程度。来源 世界军事画刊  http://military.china.com/jssjhk/

先发制人的非对称武器

作者:埃里克·哈格特 马太·德宁 胡锦洋

  编者按:中国发展反舰弹道导弹,以打击美国航母战斗群。这是美国部分媒体和研究机构数年前就开始炒作的话题。随着1081日国庆大阅兵上,东风-21中远程弹道导弹、无人机的亮相。这种“关注”再次强烈起来。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评论》杂志2009年秋季号上发表了埃里克·哈格特和马太·德宁的文章,研究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系统的几个关键构成部分的发展,以及这些构成部分是否具备作战能力。两位美国专家认为,反舰弹道导弹不仅是一种单一的武器平台,更是一个将探测、追踪、定位、制导纳入其中的综合作战系统,是解放军信息化作战能力的象征。而且,一旦取得突破,这种武器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级别的威慑力量,将改变中美之间的战略平衡。本刊刊发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过程中有删节,标题和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中国国一直以来都在寻求发展反舰弹道导弹(ASBM),该导弹也被称为是潜在的“破局者”——单凭这一种武器就能扭转中美之间的战略平衡。一位退役的美国海军少将早在2005年就曾十分肯定地表示“中国获得反舰弹道导弹能力的战略价值足以与1964年中国拥有核武器相提并论。”
  
  无论这种表述准确与否,有效的反舰弹道导弹能力无疑将提供一种强大的、令人畏惧的反介入武器。按照中国一些军事论文的描述,反舰弹道导弹所蕴含的意义还不仅仅是这些。在得到必要的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支持下,完全达到作战水平的反舰弹道导弹将会是中国获得更大军事现代化成就的象征,一种实现地区战略雄心的潜在手段。而对美国来说,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将会成为颠覆其长远海洋战略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中国在远程海空力量方面还全面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反舰弹道导弹将会提供一个强有力的非对称手段,在中国领土周边区域发生的冲突中阻止美国军事力量的介入。然而,反舰弹道导弹代表的不单单只是一个武器平台,相反,它被视作是“一个由许多系统组成的武器系统”,并且是实现高技术战争及信息战争能力的关键一步。毕竟,向数千公里之外的移动目标发射陆基弹道导弹的能力所需要的多领域、大范围支持和信息技术,远远超过导弹技术本身(当然,中程弹道导弹是这个系统的核心,而且为了突破和制导,在机动、制导技术上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运用由陆基、海基、空基和天基监视设施所构成的综合系统。除了直接的软件和硬件以外,所有这些功能将需要高度一体化、快速反应,并且拥有足够的灵活性,以攻击当今世界上最先进且防御体系密不透风的海上目标——美国航母战斗群。
  中国人民解放军通常很少公开讨论其主要新型武器系统的发展,不过反舰弹道导弹似乎是一个例外。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有研究者提出“为了刺穿航空母舰的铠甲……中国需要发展一种新型助推滑翔弹道导弹……配备有终端制导系统。”这显示出该项目在相关领域受到重视的层级非常高,并倾向于优先发展该项目。不过,反舰弹道导弹系统的建设并不应该被当作是一个意外之举。正如埃里克森和杨所阐明的,中国军方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似乎对于反舰弹道导弹能力有着非常浓烈的兴趣。最重要的,反舰弹道导弹符合中国对其安全环境的理解并且能弥补中国面对美国军事力量时所凸显的战略薄弱点。而且,反舰弹道导弹将与未来可能爆发的台海冲突息息相关。此外,反舰弹道导弹项目对中国不断成长和改进之后的弹道导弹及巡航导弹技术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应用方向。
  
  致命的杀伤链
  
  虽然反舰弹道导弹系统的概念已经浮出水面,但这一能力的实战化披称为是“一个由许多系统组成的系统”。一个完整的反舰弹道导弹系统将需要探测、识别、追踪、瞄准能力,并且向威胁者发动攻击,随后执行对敌方破坏情况评估——“致命的杀伤链”。这些传感系统到发射平台的每一步,都必须在时间要求非常严格的情况下完成,因为目标将是可机动的——一艘美国航母(或航空母舰战斗群)。一个完整的“致命杀伤链”需要许多方面的技术,从突破舰载导弹防御系统、天基及其他传感器、数据处理和交换网络到其他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实现武器平台与其指挥控制系统的高度一体化。
  
  如果中国要取得有效的并且可靠的反舰弹道导弹能力,就必须解决三大技术挑战:首先,保证反舰弹道导弹能够突破美国导弹防御体系;第二,装备一种能够在其弹道末段追踪并击中移动目标的弹道导弹;最后,在发射之前为导弹提供准确的、实时位置追踪和瞄准数据。
  
  波状弹道还是齐射饱和打击?
  
  毫无疑问,东风21型弹道导弹的一种改进型是反舰弹道导弹的候选方案。此外,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似乎就开始为这一任务而进行大量的东风-21导弹改进工作,例如在大气层再入阶段防止气动摩擦加热的隔离罩、抗震性和有效载荷的优化。也有讨论认为应该为东风-21导弹增加第三级助推,这样不仅能提高导弹的射程,还能在飞行中段提供更大的机动能力。尽管有些文献认为这种改进型东风-21导弹及其机动能力仍在预研和试验阶段,但第三级助推似乎正在发展中。
  机动动作会提高导弹的末段目标搜索覆盖面,这样就能够击中海上移动目标。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一配备“标准-III”拦截导弹的海基“宙斯盾”系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和动能拦截器——对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实战生存能力的影响也正处于争论中。中国的专家提出了许多方法来击败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通过采取一种与传统的抛物线飞行弹道相异的波状弹道来改变导弹的飞行轨迹,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案中,东凤-21导弹的第三级将采取液体一固体混合燃料助推器,通过数次点火,以实现在导弹飞行中段的数个波状弹道。其他方法则包括横向摆动、螺旋弹道、自旋和滑翔一一所有这些都将改变弹道导弹的传统抛物线轨迹,并大大提升导弹突防能力(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主要依赖于对导弹飞行轨迹的提前预测)。
  有资料显示,在空间范围的“可控机动”对中国来说肯定不是一个“瓶颈技术”,因为在神舟载人航天项目中,中国已经展示出在“轨道机动和入轨”方面取得了切实的进步。然而,一些分析家认为,涉及波状弹道和滑翔弹道的研究和试验在前几年才刚刚开始,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已经在这方面获得了突破。但同时,也有不少美国知名的专家都相信,中国将很有可能会利用相对低端的技术手段成功地击败中段拦截导弹。最简单的就是采用导弹齐射的方式。美国导弹防御体系似乎不太可能能够摧毁所有来袭导弹。
  
  再入大气层攻击
  
  第二个受到热切关注的领域是对再入和弹头末段制导的需求。一些观察家对于这一项目非常谨慎,认为复杂的反舰弹道导弹系统中仍存在着重大的技术难题。根据大多数分析文章的看法,一个关键问题是弹头的速度。高速(每秒2.2到5公里)再人大气层将会产生等离子屏蔽,这使得雷达和红外导引变得非常困难。除了控制导弹速度的难题外,更低的末段速度将使得弹头更容易被拦截。其他人则担心航母机动能力的范围可能足以避开来袭的反舰弹道导弹。许多其他限制发展反舰弹道导弹的因素也受到人们的讨论。例如,假设导弹再入大气层后弹道轨迹的改变和雷达及红外导引需要都受到约束,弹头能以预想的角度攻击目标以穿透航母厚厚的装甲防护么?而且,反舰弹道导弹具备足够的抗干扰能力么?
  尽管如此,大多数中国的研究表明技术障碍能够在中国的能力范围内解决。例如,导弹再入大气层之后的速度控制虽然很困难但有可能实现。许多中国专家认为,在25~50公里高度中的“拉起”机动,能够使反舰弹道导弹的弹道变平,便于搜寻目标。弹道的改变也将有助于突破敌人的防御体系。航母的速度和机动能力可能非常有限,不能规避一枚正处于飞行末段的中程弹道导弹。一枚末段制导反舰弹道导弹其“杀伤半径”(指目标物从最初位置可以移动的最大距离但仍然有可能被击中)达到20公里,那么航母就难以躲避,即使后者的速度达到35节。而如果在飞行中段和末段都采取制导(如在中段采取毫米波雷达制导,末段采用雷达或红外制导),那么就可以将杀伤半径提高到40公里。
  另一个模拟实验得出结论,一旦末段制导能够实现,弹头的杀伤半径可以达到100公里左右。在一篇文章中,作者计算了一枚类似导弹系统(退役的美国“潘兴-II”型弹道导弹)的基本雷达末制导的最大有效距离,在这个距离内能够发现一艘已经机动了15分钟的航空母舰,而这枚导弹的雷达扫描高度设定在19公里。反舰弹道导弹的末段制导似乎完全可以通过对导弹系统的改进而加以实现,中国目前已经在导弹系统方面夺得了巨大成功,无论是地对空导弹、空对空导弹还是反舰巡航导弹。尽管如此,大量独特的技术阻碍依然横亘在中国面前,例如需要在再入阶段保护复杂制导系统的材料等等。
  
  
  远程定位与跟踪——缺失的一环
  
  要想利用反舰弹道导弹攻击任何一个目标,首先必须对目标最后位置形成一个准确认识。探测、识别和追踪在“杀伤链”的组成中占据前三的位置。
  在相当远的距离之外探测一艘航母主要依赖于早期预警系统,例如天空电波,超视距雷达或者电子信号信息,这样就可以获得一个最初的目标物理坐标。有充分的证据证实,中国已经拥有至少一套以上超视距后向散射(OTH-B)系统,并已投入使用。该系统可用于远距离确定目标,尽管有20-40公里的循迹误差(美国同类系统的循迹误差大概为8-30公里),不过该系统无法独立地提供可靠的目标位置数据。如上面所提到的,一枚反舰弹道导弹的攻击半径大致在20公里,只有在中国超视距追踪系统发挥最佳性能时才能满足,而且即使在那时还必须是一艘固定不动的航空母舰。远程探测也可以来自于电子情报和信号情报,无论是空基、舰载或天基。然而,中国利用空基和舰载电子监视设施的能力还比较有限,因为两者都需要接近航母战斗群,而这将是非常危险的。间接的证据表明中国不是已经拥有了这些能力,就是正在积极发展这些能力。
  一旦航母被发现,其位置坐标数据需要非常精确。远程无人机可以搜集这一信息。中国明显已经在这一项目上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已经拥有了几种具备作战能力的高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其他计划发展的几型无人机也能够在海洋上空执行侦察活动。目前中国最大的无人机“翔龙”,似乎作战半径已达2000-2500公里,最长航时为10小时。“翔龙”无人机可以携带电子干扰吊舱,以免遭到反辐射导弹的攻击。该型无人机还具有全球定位系统(GPS)干扰和反干扰能力。然而,对于执行反航母任务来说,“翔龙”可能还缺乏足够的高空持续巡航能力。此外,中国在C4ISR设施上还很欠缺——例如信息处理、带宽能力和网络支持,这都是大范围监视美国海上力量活动所必需的。而且,即使是一架能力全面的无人机,当其发出瞄准数据之前。在面对一个航母战斗群的强大空防能力及电子能力时,很可能也是孱弱不堪的。因此,无人机单独行动并不是一种可靠的选择。理论上来说,如果无人机足够先进,并且如果与陆上侦察监视系统(如超视距雷达系统)相连,其能力将足以获取瞄准数据。不过,公开的资料显示中国目前还未达到这样的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目前的无人机能力和依靠从靠近航母战斗群的水面战舰或飞机来获得目标情报所面临的风险,都强烈地暗示着解放军将不会单独依赖于这些平台。有人猜测中国军方能够利用一些备选方案,如中国正在不断强大的潜艇力量,或者甚至是一些渔船,来提供目标数据。例如,噪声非常低的攻击型潜艇就可以为追踪海上目标提供另一种可靠的选择。这些选择可能并不是最佳方法,但它们可以迅速有效并且能作为一种过渡或紧急支援手段。
  反舰弹道导弹需要一个强大并且可靠的目标瞄准系统的支持,而在这个系统中,天基侦察将是一个关键的构成部分。已经有很多与反舰弹道导弹相关的假设都提到天基目标瞄准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是否拥有足够多合适型号的卫星以保证发现航母并确保能获得移动航母的准确位置?如果中国拥有上述能力,那么中国能否足够迅速地处理数据,并把处理后的结果传输给发射平台?
  
  天基瞄准
  
  天基侦察系统尽管是常规弹道导弹实现有效作战的关键要素,但中国在这方面却是最薄弱的。首先是中国当前天基侦察设施的硬件缺陷。虽然许多中国卫星具备了足够高的图像清晰度,但全系统的回访速率(在规定的精确度内评定单个模拟输入通道并转换成数字值的频率,以每秒为单位)对于持续覆盖来说还不够。一些分析家对目前中国运用成像卫星定位移动目标的能力缺乏信心,并认为中国需要电子监视卫星予以加强。不过,问题还不只是数量的多少,正如一些专家所说:将各种各样的C4ISR系统组成部分放入一个无缝衔接的网络中,对于中国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简言之,对于反舰弹道导弹的目标瞄准能力来说,天基设施似乎仍需要进一步发展。
  中国目前拥有的空间成像设施不多,它们可以识别、定位和追踪一个航母战斗群。只有几颗低地球轨道成像卫星被归类为军事卫星;然而,中国的许多民用太空设施都有军民两用属性,在战争时期,被赋予一定任务的可能性不应该忽略。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把所有这些太空设施更好地整合到一起,无论是属于军事部门还是军民两用部门。假设整合达到最佳状态,那么在处理这一图像时将产生多少滞后时间?
  此外还有太空设施管理权和所属权带来的整合、协调问题。在运用太空设施执行时间要求非常高的任务时,这一问题可能极其尖锐。例如,对执行反舰弹道导弹任务非常关键的不同兵种如何融入到军事航天部门,谁将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中国军事太空能力的指挥和控制本身都还没有完成统一。军方和中国独特的且多个民间及政府太空组织之间明晰的权力系统也没有建立起来,这种实际状况将对太空设施的运用,以及庞大的、多机构间信息网络中数据的实时交换产生影响。
  实现这种通用性将需要在基本上平等的两个军事部门(例如总装备部和总参谋部)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并且在各种不同层级的军种之间(总装备部与第二炮兵、解放军空军、海军及七大军区),军事与非军事部门之间(如解放军海军与国家海洋局)搭建沟通的桥梁。总之,在轨设施的运用及指挥的一体化,将需要军队之间以及军方与民间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协同。此外,军队内部的指挥结构仍然不够明晰。以一场作战行动为例,对于反舰弹道导弹任务来说,天基设施的利用将需要航天卫星支持、导弹发射操控者和海军的高度协作。
  假设中国天基设施的一体化已经足以支持反舰弹道导弹任务,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尚待解决一一所有中国卫星能力的总和是否满足完成任务的需要。为了保证这一点,中国军方可以在一个他们选择合适的时间对航母战斗群发动攻击,中国将需要尽可能地频繁更新航母战斗群的位置数据。解放军完成这一任务的能力将依赖于其卫星的运行轨道以及卫星所携带传感器。
  单个卫星再次飞临同一个位置的频率,既取决于卫星运行的轨道,也取决于卫星传感器的机动性。在低纬度地区,也就是台海冲突有可能爆发的地方,中国一枚侦察卫星第二次飞抵同一地点上空将可能花费5-29天时间。然而,通过将卫星照相机或传感器指向横侧向——即瞄准“最低偏离点”,而不仅仅是正下方——卫星可以在接近经过时成像,极大提高了回访速率。
  
  在发现海上美国航母的任务中。中国卫星将根据传感器的类型和清晰度,来改变它们的用途。在中国卫星所搭载的传感器中。合成孔径雷达对于追寻海上目标来说最为有效,因为这种雷达在拍摄较小目标时,可以足够高的清晰度扫过相对较宽的卫星扫描带。合成孔径雷达呈现的图像可以不考虑天气或日光的影响。代替仅仅寻找航母战斗群本身,合成孔径雷达能够捕捉到舰艇在海洋上长距离拖动的尾流,这对于发现移动目标来说尤其有效。多谱段传感器和超光谱传感器也能够非常有效地搜寻到正在海上航行的航母战斗群。例如,这两种传感器可以发现因为舰艇尾流搅拌而起的海藻和其他发出磷光的物质。红外线图像和正常可见光图像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不过这些图像的焦距相对较窄,而且不能扫描大面积海域。
  像军事航天计划的许多项目一样,中国卫星的精确传感器能力接近于高度机密。然而,对于大多数卫星来说,一般的传感器信息都是有效的。根据公开资料,只有4枚处于低地球轨道的中国卫星和所有军事遥感卫星,安装有合成孔径雷达。其他卫星名义上用于气象监测、勘测或其他民用用途,但都潜在地可以在冲突中发挥作用。
  反舰弹道导弹的打击“时间窗”在最终导致发射反舰弹道导弹的过程中,中国在太空中的“千里眼”究竟性能如何?我们对卫星地面轨迹和中国成像卫星回访速率的模拟,表现出即使在最佳的状况下,对某一区域的覆盖也是断断续续的,不时会出现长时间中断,而无法获得图像。以全部卫星计算并假设最宽的可视区域(即最低分离角最大为60度),两次飞临同一地点之间的平均时间为45分钟,每天在选定目标上空经过14次——不过,在两个小时或者更长的覆盖时间里有9次空隙。在最差的情况下,只考虑军方指定的卫星并且保守估计成像拍摄的范围(即最低分离角为30度或者更低),每天经过选定目标上空的平均次数为8次。然而,在这两种状况下,覆盖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最大间隙是5个半小时-10小时。从整体来看,中国在模拟的72小时内,有69小时处于“黑暗之中”。尽管如此,在两次长时间间隙之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卫星群经过,而在这些卫星群中可以搜集到时常的图像。在所有中国成像卫星中最先进的卫星将产生三个重要时期,这三个时期内最多将有8枚卫星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经过目标地点。这个“时间窗”,将是发射反舰弹道导弹最佳的机会,不过美国海军将无疑会知道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并且相应地安排自己舰艇的机动和防御。
  弥补空白在冲突时期中国将会采用几种手段扩大覆盖面。首先,中国将会把卫星变换到更加有利的轨道。不过,变轨并不是一项容易完成的技术,而且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大量的计划安排和计算。虽然中国军事卫星的燃料携带能力很可能足够允许有更多的燃料保证轨道改变的机动成功实现,但必须牢记的是由于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动的目标点,因此卫星的轨道将不得不连续改变,以适应舰母战斗群的移动。
  中国也可以通过发射微型卫星,来弥补其在覆盖能力上的缺陷。这些微型卫星可以采用与环境系列或海洋系列卫星相类似的技术,并目可以用小型火箭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射。然而,微型卫星较小的体积和动力储量并不适合于大型的、耗电量高的雷达系统,而且微型卫星的下行链路能力受到小天线和有限视界的限制。中国在这方面的能力并不为人所知,不过可以肯定地说在将微型卫星无缝整合到C4ISR系统中的过程里,解放军将面对重大技术挑战。
  在将微型卫星送入轨道的问题上,中国还将面临挑战。较小的固体燃料火箭系统例如“开拓者”,可能正在发展之中;虽然如此,可靠的发射能力和更多次数的发射,都是中国战略家们称之为“中国军事航天计划的瓶颈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在固定发射场以及遥感勘测、追踪和控制(TTC)站等方面的限制。TTC站和发射设施也被视为最容易遭受攻击的对象。不过,利用小型固体燃料火箭快速将小型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的能力,将为降低这种薄弱性带来重大机会。至于在同时发射更多数量卫星的难度,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提高了短期时间内卫星发射数量,高峰时期是在2004年的4个月时间里发射了7枚卫星,这显示了中国保持更高的卫星发射速度和TTC活动的能力。此外,海南岛航天发射设施的建设将全面提高中国的发射能力和TTC能力。
  长期计期仅仅在海洋和环境系列卫星中,中国能够在下一个五年时间里发射8—12枚新一代卫星,该型卫星将具备海洋监视能力。而且在其后的五年计划中发射的数量更多。此外,这些估计并不包括专供军方使用而发射的卫星,例如资源或遥感系列卫星。有关这些计划的信息少之又少,不过从其过去今年时间里的发射速度来看,在5年的时间内这些型号的在轨卫星可能从当前的几颗上升到15颗以上。过去两个五年计划中,在卫星传感器技术上的扎实进步和对遥感技术的重视,以及中国航天白皮书的发布,都暗示着没有理由怀疑近年来这种趋势将会延续。从理论上说,对亚洲一太平洋区域的近距离持续覆盖所需要遥感能力,可以在5年内实现;对更广阔的全球持续覆盖在10年内将会达到。这些新发展的卫星将能把中国精确瞄准海上目标的能力提高多少,主要将取决于在完成这一 任务时系统优化的程度。
 资金黑洞 与美国的那些天基侦察设施相比较,从公开资料判断,美国拥有大约14枚低地球轨道卫星专门用于提供图像照片。虽然美国的侦察卫星在技术上非常先进,但这些卫星系统当前的清晰度并没有比中国的高出许多。美国绝对领先中国的领域在于数据处理和各平台整合能力。华盛顿在通过卫星捕捉到图像的5分钟内,国家地球空间情报机构可以开始分析一幅图像,随后能够在数秒钟之内将图像传输给战场指挥部。来自于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报告显示,美军已将从目标判定到发动攻击的时间缩短到15分钟以内。这一速度主要依赖于复杂的数据交换卫星网络,例如Milstar、TDRSS和NAVSTAR系统,迄今为止中国还未拥有相类似的系统。
  当前,没有国家有能力通过天基设施连续对一个目标实施监视,即使是在一场地区冲突中。美国已经计划打造天基雷达和成像系统,使其能够接近于垒球持续覆盖,不过这两个被提议的计划已经遭遇到资金支持和预算超支问题,都处于停止状态,它们的未来仍是未知数。
  对中国而言,尤其是在反舰弹道导弹获取目标位置坐标方面,作用最大的当属与“发现者-II”计划相类似的能力,例如配备有合成孔径雷达和地面移动目标指示系统(该系统采用多普勒脉冲在广阔的可视范围内定位移动目标,这使得该系统尤其适用于监视海洋交通运输)的卫星。不过,虽然中国并不需要美国提出的由24枚卫星组成的整个卫星群系统,以支持一场地区冲突作战,但中国所要付出的成本依然是巨大的。包括大面积补充地面系统所需要的费用,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starlite/“发现者-II”计划所需要的总成本大约在250-900亿美元之间。然而,如果解放军打算利用常规导弹项目来遏制美国海军,那么中国可能确确实实需要在太空设施方面投入规模庞大的经费。真正的战略级别武器
  众多的文章书籍等资料已经明确了中国军方对反舰弹道导弹系统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而且可能会利用大量现有技术(尤其是与东风-21导弹系统密切相关的技术)发展一种反舰弹道导弹。然而,理论上的研究和技术研究中的非整体系统性,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中国当前的研究和相关组件技术测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此外,完全具备作战能力且有效的反舰弹道导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由地面、空中、海上、电子和信息设施组成的网络,而中国在大部分这些设施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导弹技术水平。发展趋势,以及各种成像卫星和通信卫星的全面发展计划,如果从一种乐观的角度估计,要打造一套完全可以提供实时区域覆盖的监视系统可能还需要5年时间,而实现全球覆盖能力则至少需要10年时间。
  如今,防务圈的大部分注意力都已经集中在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项目之上。不过,这一“系统化工程”对于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来说又有何更广泛的意义呢?如果中国最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目标瞄准网络,能够为反舰弹道导弹能力助一臂之力,中国军方可能会毫不迟疑地在其他发射平台(如舰艇)、其他导弹(如短程或洲际导弹)或相关技术(如导弹防御)上也采用这种系统。这一举动与美国战略武器常规化有些类似,而且变得无可避免。虽然这仅仅是一种猜想,但从中国在短程弹道导弹数量和能力上取得的进步,以及反舰弹道导弹发展来推断,正在逐步成形的解放军战略是:与单纯的武器硬件相比更加注重建立在导弹基础之上的非对称威慑。而这些动向表明了解放军日渐注重的“导弹中心”路线?
  虽然一种具备作战能力的反舰弹道导弹可能距离我们还有一段时间,但这一武器系统带给中美战略关系和地区稳定的影响将是实实在在的。除在一场冲突中采用反舰弹道导弹之外,有关反舰弹道导弹能力可能会对中美双方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将会诱发大量问题。反舰弹道导弹将会如何改变中国对自己战略环境的看法?具备作-战能力的反舰弹道导弹将会为中国遏制美国武装干涉台湾问题提供更大的保证?或者,反舰弹道导弹将让会为中国遏制美国武装干涉台湾问题提供更大的保证?或者,反舰弹道导弹将让北京更有胆量做出主动姿态?中国的威慑力量到底怎样?中国会采取什么样的长期体系作为单纯的防御用途?正是在这些判断上,中国和美国的看法很有可能会发生冲突。中国主张,决定行为的是意志,而不仅仅是能力。因而,中国将坚持新的武器能力不会对自己的未来行动产生影响。美国则认为在影响行为的因素中能力更加重要,而且一个武装力量更强大的中国将会着眼于新的目标。至于核武器,由于只可能在一种极限的情况下动用,中国的核立场—直是稳定且可以信赖的。然而,战略武器的常规化降低了使用的“门槛”。
  此外,反舰弹道导弹的发展在逻辑上似乎模糊了攻击性战略与防守战略之间的分界线。反舰弹道导弹最有效的用途将是对一支正在全速奔赴台湾海峡东部的航母战斗群实施远程打击,而且必须是在航母战斗群的巡航导弹和空中打击力量能够发挥打击作用之前。换句话说,中国可能不得不决定是否首先发动攻击,甚至采取先发制人的全面打击。这可能会对中美对峙中的危机稳定性产生巨大的冲击。危机升级的危险将是致命的,因为美国将必须考虑中国的选择并相应做出反击。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一场武器现将不仅仅是—种技术的进步,也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战略性的“破局者”。因此,反舰弹道导弹能力将会对安全感、威慑战略产生冲击,并且需要中美之间展开更深层且长期持续的军事对话,而不是当前这种不定期的短暂沟通。然而作为另一个征兆,反舰弹道导弹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中国希望利用这种武器系统来改变美国在西太平洋上的战略主导权。但是这种转变并不会是一种和平、顺利地交接和过渡,它催生出许多危机。而这些危机很有可能会把中美双方拉人气氛紧张的军备竞赛,甚至是武装冲突。
Mrak,回头慢慢看。
写得很有道理
是不是一种战略忽悠武器,让MD自己把HM废了?
美国人写这样的文章不外乎两个目的。
一,又再炒作中国威胁论,目标——国会拨款,要更多的航母、要钱研制射程更远更先进的导弹、潜艇和战舰。
二,忽悠,象当年的星战计划牵着苏联走一样——要么把你拖垮,要么忽悠你按着他的思路走,这样他容易防备。

所以,对美国人写的东西,就当他是地滩上的黄色小报。
自己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就是了。
粗略读了一遍,不错的文章。估计与实际情况相差不大,希望早日实现目标,管其他国怎么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到达美国所需的时间已经大大小于秦国到楚国的时间了,还不奋起直追,被灭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