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知道目前我国那个聚变装置现状?是不是歇菜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16:18
好几年没有看到相关报道了。不解决聚变反应堆的商业化,小型化这个瓶颈,影响到现在许多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的发展啊。
    新的飞船发动机、大中型机器人、激光武器、大型载具,只要能源突破,都能够迅速开发出来。完全应该投入巨资和人力,结合世界最大力量去开发。好几年没有看到相关报道了。不解决聚变反应堆的商业化,小型化这个瓶颈,影响到现在许多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的发展啊。
    新的飞船发动机、大中型机器人、激光武器、大型载具,只要能源突破,都能够迅速开发出来。完全应该投入巨资和人力,结合世界最大力量去开发。
要最新消息吗?来个中央人民政府的近期报道:
http://www.gov.cn/gzdt/2010-08/03/content_1669935.htm
中国用于核聚变研究的装置不止一处
如果你想知道EAST最近在干啥,就到她所在单位的主页上去翻那些新闻吧
http://www.ipp.ac.cn/www/index.htm
这个是磁约束的,那个激光的了?美国那个是真厉害.
激光惯性约束是用来研究核武器的,
磁约束才是商用聚变堆的正途。
paini 发表于 2010-8-15 15:42


    光压力的公式是保密的吧。
反正我是不信小白兔没搞激光的
emellzzq 发表于 2010-8-15 17:50


    神光二号、神光三号
不报道不证明没有做
不是前几年说成都有个中国环流机吗?
据说持续发电3秒!
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不是说还要50年才能商用,大家都是理论研究,不过这种战略层面的东西是一定要研究的
50年商用已经很不错了,正好赶上月球挖氦,或者海水提氦
libx1983 发表于 2010-8-15 18:49
发个什么电啊,现在大家都是放电。试验消耗的电远比放出来的电多。
收捕鸟了,发个帖也得几十秒,有这个时间不会自己去搜搜新闻?还好几年没报道呢,是不是你看不见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

不是前几年说成都有个中国环流机吗?
据说持续发电3秒!
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libx1983 发表于 2010-8-15 18:49



    那个是等离子体所的EAST ,首次放电3秒,后来时间又加长了。现在还只是放电,远谈不上发电。

中国环流器二号是西南物理所的。
不是前几年说成都有个中国环流机吗?
据说持续发电3秒!
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libx1983 发表于 2010-8-15 18:49



    那个是等离子体所的EAST ,首次放电3秒,后来时间又加长了。现在还只是放电,远谈不上发电。

中国环流器二号是西南物理所的。
伯利克里 发表于 2010-8-15 20:05


    海水提氦?!
等离子所的在那次放电3秒后的就没什么试验报道了,都是会议之类,也没发现发表了什么够水准的论文。到是科技部的专家一波波去看,我估计国家还是很着急的,很期待这个方向的突破,毕竟这个磁笼花了不少钱了,可没怎么见出活啊。不知道还有什么瓶颈,不是说这个是世界最先进的磁笼了吗?
      现在眼看又要爆发经济危机,各国都财政紧张,法国那个给耽误一下,又是50年晃悠完了。
Spica 发表于 2010-8-16 04:21


    海水中有的吧?浓度极低,但是总量很大。 50年以后应该有比较先进的提取手段…
xueyeshengge 发表于 2010-8-16 08:10


    有氘,想找氦3的话还是去月球吧
xueyeshengge 发表于 2010-8-16 08:10
一直都是说从海水中提取氘的好吧。
从小就看科普文里面说1桶海水里面的氘顶的上300桶石油。

氘氚反应的中子是个大麻烦,所以现在氦3比较讨人喜欢。
好像还是得先从氚开始吧,氕和氘MS暂时还不行的~

等离子所的在那次放电3秒后的就没什么试验报道了,都是会议之类,也没发现发表了什么够水准的论文。到是科技 ...
franklin2005 发表于 2010-8-16 07:18

你自己视力不好,又不愿意费心多找找看............你到EI或ISI这些论文库里去找过了吗?
http://www.ipp.ac.cn/www/xwdt/to ... 240907574595522.htm
“EAST托卡马克装置2009年度春季物理实验从1月15日开始,于4月26日结束。..........本轮实验获得在等离子体电流250kA、中心密度大于1.6x1019m-3、中心电子温度大于1500万度、拉长比为1.9的条件下,稳定重复的60秒非圆截面双零偏滤器位形等离子体放电。据介绍,未来ITER是在等离子体拉长比为1.75的单零位形下的400秒长脉冲条件下开展物理实验,目前正在运行的国际大中型托卡马克仅有EAST能获得大于60秒非圆偏滤器位形等离子体放电。”

这种试验装置从首次等离子放电到实现原先的设计指标,是要很多年的。因为系统复杂且存在很多原理不清的地方,所以都是边试验边建设的,没有试验摸索,根本就不知道已完成的部分该怎么修改、不知道下一步到位的设备该怎么做。EAST 06年3秒放电的时候,可以说只完成了小半部分的建设,NBI之类的设备,现在都没加上去呢。  你看国际合作搞的ITER,现在计划的时间表是2019年11月获得第一次等离子体,2027年3月启动氘-氚运行。要DT反应达到最初设想的Q值和持续时间,那是20年后的事了。
你这种急着要办事的人“出活”的心态,是搞大基础科学研究最忌讳的:一来你急了,二来你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判断到底出活儿没有。
等离子所的在那次放电3秒后的就没什么试验报道了,都是会议之类,也没发现发表了什么够水准的论文。到是科技 ...
franklin2005 发表于 2010-8-16 07:18

你自己视力不好,又不愿意费心多找找看............你到EI或ISI这些论文库里去找过了吗?
http://www.ipp.ac.cn/www/xwdt/to ... 240907574595522.htm
“EAST托卡马克装置2009年度春季物理实验从1月15日开始,于4月26日结束。..........本轮实验获得在等离子体电流250kA、中心密度大于1.6x1019m-3、中心电子温度大于1500万度、拉长比为1.9的条件下,稳定重复的60秒非圆截面双零偏滤器位形等离子体放电。据介绍,未来ITER是在等离子体拉长比为1.75的单零位形下的400秒长脉冲条件下开展物理实验,目前正在运行的国际大中型托卡马克仅有EAST能获得大于60秒非圆偏滤器位形等离子体放电。”

这种试验装置从首次等离子放电到实现原先的设计指标,是要很多年的。因为系统复杂且存在很多原理不清的地方,所以都是边试验边建设的,没有试验摸索,根本就不知道已完成的部分该怎么修改、不知道下一步到位的设备该怎么做。EAST 06年3秒放电的时候,可以说只完成了小半部分的建设,NBI之类的设备,现在都没加上去呢。  你看国际合作搞的ITER,现在计划的时间表是2019年11月获得第一次等离子体,2027年3月启动氘-氚运行。要DT反应达到最初设想的Q值和持续时间,那是20年后的事了。
你这种急着要办事的人“出活”的心态,是搞大基础科学研究最忌讳的:一来你急了,二来你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判断到底出活儿没有。
温度,兼职没法控制
ssizz 发表于 2010-8-16 11:38
这位仁兄说得非常好,某些人啊
1、不愿意在网上(尤其是官网)找资料,张口就来啥啥的下马了、歇菜了。

2、天天上网到底在干什么啊?网络也是学习资料的重要来源啊!
看看帖子真是个学习的过程啊
Spica 发表于 2010-8-16 10:23
很多领导比楼主急多了,可是这种事情急是没有用的,只能按部就班来,不然误入歧途更加杯具
rottenweed 发表于 2010-8-16 10:28


    不是“现在”,是很久以后的将来。

    D+T反应生成He4+n
    D+He3反应生成He4+p

    n不带电,很难约束,对反应堆材料造成的中子辐照损伤严重;
    p带电,容易约束(约束等离子体的磁场就够了),不容易造成辐照损伤。
楼主没看见报道就是歇菜了?那你没看见报道某国,是不是某国移民火星了?
paini 发表于 2010-8-16 21:04
同样反应速率,氦3反应所需要的温度,却是D-T的100倍都不止。
旺财与小强 发表于 2010-8-17 14:33

你确定?
DTDHe.gif
这玩意儿不是几年十几年能搞定的,而是要一代人两代人来完善的
jinandb2 发表于 2010-8-16 12:13

泡妞,偷人
回复 20# rottenweed


    重水!
turboram 发表于 2010-8-15 15:28


谁说TG不玩激光 神光I   II  III都被你吃了

神光III是国家中长期规划(2006-2020)年16个重大专项中的一项!哈工大参与了16个重大专项中的8项。神光是其中16项中的一项。  
2008年1月26号,我校承担的“神光III原型装置”关键系统之一-“靶场光电及控制系统”顺利通过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在四川绵阳组织的验收。验收专家组由八所游泳副总师、张小民所长、郑万国副所长、三部魏晓峰主任以及中物院十二所、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项目总师吕志伟教授、机电学院梁迎春院长、科技处赵航副处长带领项目组成员20余人与会。   

     

    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我校项目组通过采用“基于高分辨率共轭式靶面传感器的靶定位与多光束弹着点精确引导与任意调控技术、基于先进机器人的自动换靶技术以及以打靶流程为牵引的靶场光机电集中控制等一系列先进的靶场综合控制技术”,实现了光束引导闭环化,打靶流程程序化,数据管理自动化,具备了开展物理实验的能力。通过原型装置两年试运行以及两轮物理实验考核,其主要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外协任务书和合同书要求,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该项目集合了航天学院、机电学院、电气学院等多家单位形成了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团队,是我校参加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十六个重大项目之一。伴随着“神光III原型装置靶场光电及控制系统”的验收,“神光III主机装置靶场光电与控制系统”也顺利通过了预评审,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paini 发表于 2010-8-17 17:23
你的图恰好说明了我的回答。
只有当温度大于15kev之后,氘-氦3的功率密度才比氘-氘反应略大,比氘-氚更是不如。15kev已经是1.7亿度了。D-氦3反应速率系数的顶峰,对应的温度是多少?技术条件根本达不到。我们取10kev为基准,其两者的反应速率系数,相差了2个数量级都不止。我们取同样的反应速率系数10-23,温度至少差了2个数量级,就算取D-氦3的反应系数极大值,其温度差据也接近2个数量级,注意温度坐标,这可不是线性坐标。
利用氦3远不如利用氘-氚反应容易,甚至比利用氘-氘反应也来得困难。
回复 35# 冰刃


    并没有说我们不搞啊,只是想问问近况如何?你从字面上看出我说没搞吗?看来你在阅读理解上有问题。

你的图恰好说明了我的回答。
只有当温度大于15kev之后,氘-氦3的功率密度才比氘-氘反应略大,比氘-氚 ...
旺财与小强 发表于 2010-8-18 10:31



    小朋友,说漏嘴了就别嘴硬,老老实实承认错误不就没事了,还东扯西拉一堆废话做甚!我没兴趣讨论今天或者50年后的技术能不能达到D-He3反应的点火温度以及极值温度,我只对你信口雌黄报个“100倍都不止”的严重不准确的数据这种草率行为表示不满。

1. 你说的可是同反应速率时“温度相差100倍不止”,不是同温度时“反应速率系数,相差2个数量级不止”,这能混为一谈吗?
同样反应速率,氦3反应所需要的温度,却是D-T的100倍都不止。
旺财与小强 发表于 2010-8-17 14:33
其两者的反应速率系数,相差了2个数量级都不止。
旺财与小强 发表于 2010-8-18 10:31



2. 10^-23 时的温度差,能比我画的D-He3速率系数极值条件下的温度差还大?
取同样的反应速率系数10-23,温度至少差了2个数量级
旺财与小强 发表于 2010-8-18 10:31


你看不懂对数坐标吗?你以为对数坐标上写的值是取对数以后的值吗?
睁大眼睛仔细数数10^-23 速率系数时对应的温度差几个量级,以证明你确实认识对数坐标。

DTDHe.gif






至于你最后扯的什么D-He3反应比D-D反应还困难,就更是搞笑——
只有D-D反应产生产物后(要么产T、要么产He3),然后D-T、D-He3反应在其中起作用,
才提高了混合反应的总效率,没有D-T、D-He3参与的话,光靠D-D自己,事倍功半。
即使是混合反应总效率,在有实用价值的高反应率系数范围内,D-He3仍然高过D-D混合。

没有人否认D-T是近期内最容易实现的可控核聚变反应,但是D-T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T在自然界中不存在,需要中子辐照Li来生产,依赖复杂的堆内辐照、收集、分离、储存循环;
其二,T的生物危险性很大,是聚变堆最危险的污染源;
其三,D-T反应产生高能中子,一方面破坏堆内材料的结构稳定,另一方面导致次生辐射残留。

D-D反应,反应物来自自然界,省掉了第一点麻烦;另外反应产物T也会边产生边消耗,漏泄机会不多。
但是由于D-D反应必然参杂了大量的D-T后继反应,仍然不能避免上述高能中子带来的第三点缺点。

只有D-He3反应,反应物纯天然(包括从月球),不产生T,不产生高能中子,没有上述诸多缺点;
另一方面由于D-He3反应率系数曲线与D-D曲线大部分区域相差较远,D-He3极值点时的温度下,
D-D反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参杂产中子核反应的顾虑。是清洁核反应中最容易实现的。




在可以预见的(人类还没有强大到载人飞出太阳系的)未来,D-He3反应是最有前途的可能用于
小型化聚变动力装置的反应,因为它几乎无需厚厚的中子屏蔽防护层,只依赖强磁场和磁屏蔽;
别的不说,在人类没有拿到白矮星物质之类的科幻物质之前,中子屏蔽层必然只能很厚很笨重。
它的燃烧废物是He4和H,不含T,可以直接排放,无须复杂的防渗漏和富集、提纯系统。

核裂变堆芯载热剂温度,20年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核聚变堆的Tnt三重积,从第一个自持D-T堆开始,20年为何不能提高一个数量级呢?
乐观的估计——第一个D-T商用堆工作之日30年之内,D-He3的实验堆必能实现自持。
你的图恰好说明了我的回答。
只有当温度大于15kev之后,氘-氦3的功率密度才比氘-氘反应略大,比氘-氚 ...
旺财与小强 发表于 2010-8-18 10:31



    小朋友,说漏嘴了就别嘴硬,老老实实承认错误不就没事了,还东扯西拉一堆废话做甚!我没兴趣讨论今天或者50年后的技术能不能达到D-He3反应的点火温度以及极值温度,我只对你信口雌黄报个“100倍都不止”的严重不准确的数据这种草率行为表示不满。

1. 你说的可是同反应速率时“温度相差100倍不止”,不是同温度时“反应速率系数,相差2个数量级不止”,这能混为一谈吗?
同样反应速率,氦3反应所需要的温度,却是D-T的100倍都不止。
旺财与小强 发表于 2010-8-17 14:33
其两者的反应速率系数,相差了2个数量级都不止。
旺财与小强 发表于 2010-8-18 10:31



2. 10^-23 时的温度差,能比我画的D-He3速率系数极值条件下的温度差还大?
取同样的反应速率系数10-23,温度至少差了2个数量级
旺财与小强 发表于 2010-8-18 10:31


你看不懂对数坐标吗?你以为对数坐标上写的值是取对数以后的值吗?
睁大眼睛仔细数数10^-23 速率系数时对应的温度差几个量级,以证明你确实认识对数坐标。

DTDHe.gif






至于你最后扯的什么D-He3反应比D-D反应还困难,就更是搞笑——
只有D-D反应产生产物后(要么产T、要么产He3),然后D-T、D-He3反应在其中起作用,
才提高了混合反应的总效率,没有D-T、D-He3参与的话,光靠D-D自己,事倍功半。
即使是混合反应总效率,在有实用价值的高反应率系数范围内,D-He3仍然高过D-D混合。

没有人否认D-T是近期内最容易实现的可控核聚变反应,但是D-T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T在自然界中不存在,需要中子辐照Li来生产,依赖复杂的堆内辐照、收集、分离、储存循环;
其二,T的生物危险性很大,是聚变堆最危险的污染源;
其三,D-T反应产生高能中子,一方面破坏堆内材料的结构稳定,另一方面导致次生辐射残留。

D-D反应,反应物来自自然界,省掉了第一点麻烦;另外反应产物T也会边产生边消耗,漏泄机会不多。
但是由于D-D反应必然参杂了大量的D-T后继反应,仍然不能避免上述高能中子带来的第三点缺点。

只有D-He3反应,反应物纯天然(包括从月球),不产生T,不产生高能中子,没有上述诸多缺点;
另一方面由于D-He3反应率系数曲线与D-D曲线大部分区域相差较远,D-He3极值点时的温度下,
D-D反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参杂产中子核反应的顾虑。是清洁核反应中最容易实现的。




在可以预见的(人类还没有强大到载人飞出太阳系的)未来,D-He3反应是最有前途的可能用于
小型化聚变动力装置的反应,因为它几乎无需厚厚的中子屏蔽防护层,只依赖强磁场和磁屏蔽;
别的不说,在人类没有拿到白矮星物质之类的科幻物质之前,中子屏蔽层必然只能很厚很笨重。
它的燃烧废物是He4和H,不含T,可以直接排放,无须复杂的防渗漏和富集、提纯系统。

核裂变堆芯载热剂温度,20年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核聚变堆的Tnt三重积,从第一个自持D-T堆开始,20年为何不能提高一个数量级呢?
乐观的估计——第一个D-T商用堆工作之日30年之内,D-He3的实验堆必能实现自持。
都是牛人啊,我小白只有看的份
回复 24# jinandb2

达者为先,不是这行的,自然不是很熟悉,还请谢绝人身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