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我国空军轰-6K巡航导弹轰炸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31:47
最近有国外新闻指,俄罗斯即将向我国出售32台D30KP-2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将用于生产国产轰-6K轰炸机,如果消息属实将标志着我国空军打击能力又得到增强。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空军根据作战需要从苏联引进图-16型轰炸机,该机是苏联从1948年开始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轰炸机,由于存在着速度慢、载弹量低、防御能力差等缺点,苏联空军从上世纪60年代就逐渐将其淘汰,仅有少量用于侦察、电子对抗等用途,我国于1959年开始试制图-16型飞机,但因为当时国民经济困难,工作一度暂停,到1964年才恢复,首架原型到1968年才试飞成功,1969年投入批量生产,以此后的近40年时间内,轰-6都是我国空军战略战术轰炸的主力机型,我国空军也对该机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提高该机的作战能力。轰-6装备部队后,我国空军根据训练与演习获得的使用经验,开始对其进行改进,首先根据轰-6存在着导航精度精,轰炸误差较大的缺点,研制了第二代自动领航轰炸系统,该系统包括多普勒导航雷达、轰炸雷达、光学瞄准具、领航计算机、航向姿态系统、自动领航仪等组成,提高导航精度,增加了飞机的战场突击能力,但是轰-6存在着的突防能力差、战场生存能力弱的缺点仍然存在,为此我国空军先后为轰-6加装了雷达告警及主动干扰系统、并改装了轰-6专用电子干扰飞机用于伴随支援,但是随着国外防空系统的发展,抗电子干扰能力增强,仅凭这种单一手段已经很难保障轰-6进行安全的突防。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空军根据形势的要求,决定为轰-6配备中程空地导弹,以让该机具备防区外攻击能力,为轰-6配备的KD-63型空地导弹是在国产海鹰-2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主要用涡喷-11涡喷替代了原来的液体火箭发动机,降低了全弹重量,提高了射程,导弹采用了中继惯导加末段电视制导复合导引体制,导引头可以把获得的图像通过数据链发送给载机,由飞行员进行识别,并选择目标或者目标的薄弱部分进行攻击,具备发射后锁定的能力,也让轰-6摆脱了以前的临空轰炸的模式,可以在对方防空系统的火力范围外发起攻击,大大提高了攻击精度和生存能力,但轰-6这种防区外攻击能力仍旧属于战区级,而现代战场重要的战略目标的距离有时以上千公里计算,防空体系包括先进预警机和作战飞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高炮等武器装备,可以构成多重的综合防空体系,因此对于轰-6来说仅仅装备KD-63还是远远不够的。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空军就一直在寻找轰-6的后继型号,先后进行了轰-6-1和远轰等多个型号的论证和研究,但均因经济技术实力薄弱,研制工作被迫停止,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俄关系的改善,国外媒体一直传言我国空军会引进图-26逆火式超音速轰炸机做为现役轰-6的替代机型。

图-26是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双发变后掠翼超音速轰炸机,其主要特点就是拥有较为完善机载设备,包括地形跟踪雷达和惯性导航系统等,可以进行长时间低空突防,具备较强的作战的能力,到苏联解体时,共生产了各型图-26共生产了大约500架,其中大约有超过200架仍旧在俄罗斯空军和海航服役,根据有关资料图-26(图-22M3,逆火C)最大起飞重量为124吨,载油量为50吨,最大载弹量为24吨,航程7000公里,作战半径2000公里以上,该机的标准配备为1-3枚KH-22空地导弹或者挂载6枚KH-15近距攻击导弹,也可以挂载炸弹,包括8枚FAB-1500炸弹,42枚FAB-500型炸弹。

尽管传的沸沸扬扬,但时至今日,仍旧我国空军引进逆火的确切消息,笔者觉得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其原因在于;逆火式的突防能力强是针对当时的防空体系,在上世纪6-70年代,尽管预警机已经服役,但是由于缺乏下视模式,所以对低空目标的掌握能力仍旧薄弱,因此逆火式轰炸机在当时有较强的突防能力,但进入90年代,预警机的下视能力已经大为增强,举个例子,经过RSIP改进后的E-3A预警机对于雷达反射面积只有5平方米的目标已经可以提供500公里的探测距离,另外随着新型机载火控雷特别是高分辨率的AESA达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服役,也让现代战斗机打击低空目标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逆火式的低空突防能力还能否有当年的效能显然要令人怀疑?
另外逆火式用途比较单一,主要用于战略打击,并且在其配套的两型导弹中KH-22仍旧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陈旧,而KH-15虽然性能较好,但俄罗斯愿意出售的可能性并不大, 最重要的是逆火式对地攻击只能使用普通炸弹,这种攻击方式在高威胁环境下生存能力堪忧,在俄格之战中,俄罗斯空军的逆火式轰炸机居然被防空能力较弱的格鲁吉亚击落,这似乎也说明了逆火式的生存能力,因此逆火式装备我国空军之前可能还要面临一系列武器的整合,包括对地精确制导炸弹及昼夜光电瞄准吊舱、KH-59防区外攻击导弹、KH-31P反辐射导弹等,在装备我国空军之后还要从头建立后勤支援、训练操作体系,这一切所需要的费用肯定不菲,因此从我国空军发展的趋势来讲,用如此大的投入,得到一种效能已经大大下降的作战飞机,其效费比显然是不合算的。
笔者认为引进逆火式轰炸机仍旧属于平台对抗的观点,即通过平台的升级来增加作战系统的效能,随着现代高技术武器的研制难度、成本费用猛涨,这种做法已经越来越困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B-2隐身轰炸机,技术先进,性能优良,但昂贵的造价连美国人都无法大量装备,难以全部替代原来的老式B-52轰炸机机队,那么如何让这些老旧的飞机能够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美国人的做法就是为B-52轰炸机加装巡航导弹,这两者的结合产生了“1+1》2”的效果;巡航导弹可以进行长时间低空渗透突防,可以弥补轰炸机突防能力不足的缺点,而轰炸机航程远、滞空时间长,可以弥补巡航导弹射程不足的缺点,让其具备更大范围内的打击能力。根据美国曾经做过评估,如果以1000枚巡航导弹攻击苏联的话,那么苏联至少要布置100架A-50预警机和1000架苏-27、1000部S-300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来防御,构建这样的防御体系需要上千亿美元,而美国生产这些巡航导弹,并且改装B-52轰炸机其费用要小的多,其效费比显然是非常可观的。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几场局部战争,B-52及其挂载的巡航导弹一直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B-52从美国本土起飞,在高空巡航飞向目标,然后距目标数百公里处,低空发射巡航导弹,然后轰炸机按原路返航,通过不同平台发射的巡航导弹进行集中、多批次攻击,有力的打击对方的各种军事目标,降低了对方的作战效能,在科索活战争这种打击甚至扩展到对其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和部位的打击,从而动摇对方抵抗意志,为此美国空军曾经提出利用空射巡航导弹对敌方重要目标进行远距离广泛和连续的打击,摧毁对方维持战争的能力和潜力,实现所谓所谓的“非接触”作战,而机载平台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长时间滞留在空中,防止对方的突然攻击,同时也可以迅速抵达战区附近,进行表威飞行,迫使对方放弃作战意图,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正是因为如此,美国空军决定B-52继续服役到2030年以后,屈时该机将达到80岁高龄!
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空军尚且如此,我国空军恐怕更无法通过全部更新作战平台来提高现有作战体系的效能,在国产长剑-10巡航导弹装备部队以后,为轰-6改装巡航导弹延长其使用寿命就成为一个理想的选择,也就是通过两种已有的武器装备进行有效的整合,达到增强现有作战体系的目的,而为轰-6加装巡航导弹的花费显然要远小于研制新型战略轰炸机或者引进逆火式轰炸机的费用,并且长剑-10通过改进可以发射成陆射、舰射和潜射等多种型号,从而满足不同军兵种对远程打击能力的需要,形成连续、严密的火力打击体系,这样的投入实在有事半功倍之效。 不过就轰-6本身来说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空射巡航平台,该机最大缺点就是采用的涡喷-8发动机,推力小,耗油量大,加上机身弹舱容量较小,载弹量小,航程近,因此飞机挂载巡航导弹的时候只能采用阻力较大的外挂的方式,这样轰-6的缺点就变得更加突出,此外尽管经过多次改进,轰-6的航电系统仍旧比较落后,缺乏较为完善航电、火控及外挂管理系统,所以我国空军才会决定为轰-6换发,这就是传说中的轰-6K,该机实际上可以看作我国空军的巡航导弹载机-实际上美国空军也有为B-52轰炸机换发的想法。根据海外资料,轰-6K用两台D-30KP发动机替代了原来的涡喷-8发动机,从技术上来讲D-30KP并不代表着现代航空发动机的最新水平,但其各项指标比涡喷-8相比,提高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涡喷-8的最大推力在93千牛左右,重量为3230公斤,而D-30KP达到107千牛,重量却只有2300公斤左右,耗油量涡喷-8在1左右,而D-30KP只有0.5-0.7左右,两者的尺寸相差不大,涡喷-8长为5.31米,直径为1.4米,而D-30KP长度在5.7米,直径最大为1.5米,因此 只需要将轰-6的发动机短舱和进气口适当加大,就可以满足换装D-30KP的需要,由于发动机性能的增加,有效增加了飞机的性能,为飞机增加载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轰-6K在机翼增加了4个挂架,从而让其巡航导弹挂载数量增加到6枚,有效的提高飞机的单机和单次攻击的火力密度。另外我国航空电子系统技术水平发展较快,可以为轰-6K换装备包括电子飞行、惯导、外挂管理在内的综合航电系统和玻璃化座舱,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作战能力。配备空射巡航导弹,让轰-6由我国空军最落后的机型,一举成为“首战用我”的“铁拳”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轰-6K可以从我国内陆基地起飞,几个小时就可以飞换边境地区,进行威慑飞行,迫使对方放弃侵略意图,如果对方一意孤行,那么就可以通过对其重要的战略、军事、经济中心进行打击,以削弱其维持战争的能力和潜力,以长剑-10大约1500-2000公里的射程计算,轰-6K在我国边境地区就可以威慑从印度次大陆到中南半岛、南海、东海、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广大地区,根据海外资料,我国空军目前大约拥有100多架轰-6,如果能保持7成的出勤率,每架挂载4枚长剑-10的话,加上新生产的轰-6K那么一次出动可以向对方发射上百枚巡航导弹的能力,加上预先布署的陆射及舰射等型号,实际上已经可以有效的突破周边国家的防空体系。因此轰-6K与长剑-10的组合不仅代表着我国空军作战能力的提高也代表着我国威慑能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我国空军来说想完全达到这样的作战能力还有一段距离的路要走,首先轰-6K做为空军和我国威慑能力的重要力量依赖进口发动机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需要航空工业尽管研制出国产替代发动机,以避免将来受制于人,另外巡航导弹采用的地形匹配制导方式需要目标地区大量、详细的地图,以便航迹规划系统获得导弹飞行路线,这对我国遥感卫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地形匹配制导方式难以在海洋方向上使用,所以美国巡航导弹已经用INS/GPS复合制导系统替代了地形匹配制导方式,如果单纯用惯导进行导航,那么较远距离上的攻击精度又难以保证,因此需要卫星导航系统进行纠偏,因此需要我国加快进行北斗二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设,否则的话对于我国空军的远程打击能力将是一个制约。通过为老式轰炸机加装巡航导弹,就让两者的作战效能力大为增加,这告诉我们现代战争是体系的对抗,我们的发展思路一定要站在体系的角度上来思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近有国外新闻指,俄罗斯即将向我国出售32台D30KP-2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将用于生产国产轰-6K轰炸机,如果消息属实将标志着我国空军打击能力又得到增强。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空军根据作战需要从苏联引进图-16型轰炸机,该机是苏联从1948年开始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轰炸机,由于存在着速度慢、载弹量低、防御能力差等缺点,苏联空军从上世纪60年代就逐渐将其淘汰,仅有少量用于侦察、电子对抗等用途,我国于1959年开始试制图-16型飞机,但因为当时国民经济困难,工作一度暂停,到1964年才恢复,首架原型到1968年才试飞成功,1969年投入批量生产,以此后的近40年时间内,轰-6都是我国空军战略战术轰炸的主力机型,我国空军也对该机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提高该机的作战能力。轰-6装备部队后,我国空军根据训练与演习获得的使用经验,开始对其进行改进,首先根据轰-6存在着导航精度精,轰炸误差较大的缺点,研制了第二代自动领航轰炸系统,该系统包括多普勒导航雷达、轰炸雷达、光学瞄准具、领航计算机、航向姿态系统、自动领航仪等组成,提高导航精度,增加了飞机的战场突击能力,但是轰-6存在着的突防能力差、战场生存能力弱的缺点仍然存在,为此我国空军先后为轰-6加装了雷达告警及主动干扰系统、并改装了轰-6专用电子干扰飞机用于伴随支援,但是随着国外防空系统的发展,抗电子干扰能力增强,仅凭这种单一手段已经很难保障轰-6进行安全的突防。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空军根据形势的要求,决定为轰-6配备中程空地导弹,以让该机具备防区外攻击能力,为轰-6配备的KD-63型空地导弹是在国产海鹰-2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主要用涡喷-11涡喷替代了原来的液体火箭发动机,降低了全弹重量,提高了射程,导弹采用了中继惯导加末段电视制导复合导引体制,导引头可以把获得的图像通过数据链发送给载机,由飞行员进行识别,并选择目标或者目标的薄弱部分进行攻击,具备发射后锁定的能力,也让轰-6摆脱了以前的临空轰炸的模式,可以在对方防空系统的火力范围外发起攻击,大大提高了攻击精度和生存能力,但轰-6这种防区外攻击能力仍旧属于战区级,而现代战场重要的战略目标的距离有时以上千公里计算,防空体系包括先进预警机和作战飞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高炮等武器装备,可以构成多重的综合防空体系,因此对于轰-6来说仅仅装备KD-63还是远远不够的。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空军就一直在寻找轰-6的后继型号,先后进行了轰-6-1和远轰等多个型号的论证和研究,但均因经济技术实力薄弱,研制工作被迫停止,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俄关系的改善,国外媒体一直传言我国空军会引进图-26逆火式超音速轰炸机做为现役轰-6的替代机型。

图-26是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双发变后掠翼超音速轰炸机,其主要特点就是拥有较为完善机载设备,包括地形跟踪雷达和惯性导航系统等,可以进行长时间低空突防,具备较强的作战的能力,到苏联解体时,共生产了各型图-26共生产了大约500架,其中大约有超过200架仍旧在俄罗斯空军和海航服役,根据有关资料图-26(图-22M3,逆火C)最大起飞重量为124吨,载油量为50吨,最大载弹量为24吨,航程7000公里,作战半径2000公里以上,该机的标准配备为1-3枚KH-22空地导弹或者挂载6枚KH-15近距攻击导弹,也可以挂载炸弹,包括8枚FAB-1500炸弹,42枚FAB-500型炸弹。

尽管传的沸沸扬扬,但时至今日,仍旧我国空军引进逆火的确切消息,笔者觉得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其原因在于;逆火式的突防能力强是针对当时的防空体系,在上世纪6-70年代,尽管预警机已经服役,但是由于缺乏下视模式,所以对低空目标的掌握能力仍旧薄弱,因此逆火式轰炸机在当时有较强的突防能力,但进入90年代,预警机的下视能力已经大为增强,举个例子,经过RSIP改进后的E-3A预警机对于雷达反射面积只有5平方米的目标已经可以提供500公里的探测距离,另外随着新型机载火控雷特别是高分辨率的AESA达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服役,也让现代战斗机打击低空目标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逆火式的低空突防能力还能否有当年的效能显然要令人怀疑?
另外逆火式用途比较单一,主要用于战略打击,并且在其配套的两型导弹中KH-22仍旧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陈旧,而KH-15虽然性能较好,但俄罗斯愿意出售的可能性并不大, 最重要的是逆火式对地攻击只能使用普通炸弹,这种攻击方式在高威胁环境下生存能力堪忧,在俄格之战中,俄罗斯空军的逆火式轰炸机居然被防空能力较弱的格鲁吉亚击落,这似乎也说明了逆火式的生存能力,因此逆火式装备我国空军之前可能还要面临一系列武器的整合,包括对地精确制导炸弹及昼夜光电瞄准吊舱、KH-59防区外攻击导弹、KH-31P反辐射导弹等,在装备我国空军之后还要从头建立后勤支援、训练操作体系,这一切所需要的费用肯定不菲,因此从我国空军发展的趋势来讲,用如此大的投入,得到一种效能已经大大下降的作战飞机,其效费比显然是不合算的。
笔者认为引进逆火式轰炸机仍旧属于平台对抗的观点,即通过平台的升级来增加作战系统的效能,随着现代高技术武器的研制难度、成本费用猛涨,这种做法已经越来越困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B-2隐身轰炸机,技术先进,性能优良,但昂贵的造价连美国人都无法大量装备,难以全部替代原来的老式B-52轰炸机机队,那么如何让这些老旧的飞机能够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美国人的做法就是为B-52轰炸机加装巡航导弹,这两者的结合产生了“1+1》2”的效果;巡航导弹可以进行长时间低空渗透突防,可以弥补轰炸机突防能力不足的缺点,而轰炸机航程远、滞空时间长,可以弥补巡航导弹射程不足的缺点,让其具备更大范围内的打击能力。根据美国曾经做过评估,如果以1000枚巡航导弹攻击苏联的话,那么苏联至少要布置100架A-50预警机和1000架苏-27、1000部S-300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来防御,构建这样的防御体系需要上千亿美元,而美国生产这些巡航导弹,并且改装B-52轰炸机其费用要小的多,其效费比显然是非常可观的。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几场局部战争,B-52及其挂载的巡航导弹一直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B-52从美国本土起飞,在高空巡航飞向目标,然后距目标数百公里处,低空发射巡航导弹,然后轰炸机按原路返航,通过不同平台发射的巡航导弹进行集中、多批次攻击,有力的打击对方的各种军事目标,降低了对方的作战效能,在科索活战争这种打击甚至扩展到对其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和部位的打击,从而动摇对方抵抗意志,为此美国空军曾经提出利用空射巡航导弹对敌方重要目标进行远距离广泛和连续的打击,摧毁对方维持战争的能力和潜力,实现所谓所谓的“非接触”作战,而机载平台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长时间滞留在空中,防止对方的突然攻击,同时也可以迅速抵达战区附近,进行表威飞行,迫使对方放弃作战意图,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正是因为如此,美国空军决定B-52继续服役到2030年以后,屈时该机将达到80岁高龄!
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空军尚且如此,我国空军恐怕更无法通过全部更新作战平台来提高现有作战体系的效能,在国产长剑-10巡航导弹装备部队以后,为轰-6改装巡航导弹延长其使用寿命就成为一个理想的选择,也就是通过两种已有的武器装备进行有效的整合,达到增强现有作战体系的目的,而为轰-6加装巡航导弹的花费显然要远小于研制新型战略轰炸机或者引进逆火式轰炸机的费用,并且长剑-10通过改进可以发射成陆射、舰射和潜射等多种型号,从而满足不同军兵种对远程打击能力的需要,形成连续、严密的火力打击体系,这样的投入实在有事半功倍之效。 不过就轰-6本身来说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空射巡航平台,该机最大缺点就是采用的涡喷-8发动机,推力小,耗油量大,加上机身弹舱容量较小,载弹量小,航程近,因此飞机挂载巡航导弹的时候只能采用阻力较大的外挂的方式,这样轰-6的缺点就变得更加突出,此外尽管经过多次改进,轰-6的航电系统仍旧比较落后,缺乏较为完善航电、火控及外挂管理系统,所以我国空军才会决定为轰-6换发,这就是传说中的轰-6K,该机实际上可以看作我国空军的巡航导弹载机-实际上美国空军也有为B-52轰炸机换发的想法。根据海外资料,轰-6K用两台D-30KP发动机替代了原来的涡喷-8发动机,从技术上来讲D-30KP并不代表着现代航空发动机的最新水平,但其各项指标比涡喷-8相比,提高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涡喷-8的最大推力在93千牛左右,重量为3230公斤,而D-30KP达到107千牛,重量却只有2300公斤左右,耗油量涡喷-8在1左右,而D-30KP只有0.5-0.7左右,两者的尺寸相差不大,涡喷-8长为5.31米,直径为1.4米,而D-30KP长度在5.7米,直径最大为1.5米,因此 只需要将轰-6的发动机短舱和进气口适当加大,就可以满足换装D-30KP的需要,由于发动机性能的增加,有效增加了飞机的性能,为飞机增加载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轰-6K在机翼增加了4个挂架,从而让其巡航导弹挂载数量增加到6枚,有效的提高飞机的单机和单次攻击的火力密度。另外我国航空电子系统技术水平发展较快,可以为轰-6K换装备包括电子飞行、惯导、外挂管理在内的综合航电系统和玻璃化座舱,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作战能力。配备空射巡航导弹,让轰-6由我国空军最落后的机型,一举成为“首战用我”的“铁拳”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轰-6K可以从我国内陆基地起飞,几个小时就可以飞换边境地区,进行威慑飞行,迫使对方放弃侵略意图,如果对方一意孤行,那么就可以通过对其重要的战略、军事、经济中心进行打击,以削弱其维持战争的能力和潜力,以长剑-10大约1500-2000公里的射程计算,轰-6K在我国边境地区就可以威慑从印度次大陆到中南半岛、南海、东海、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广大地区,根据海外资料,我国空军目前大约拥有100多架轰-6,如果能保持7成的出勤率,每架挂载4枚长剑-10的话,加上新生产的轰-6K那么一次出动可以向对方发射上百枚巡航导弹的能力,加上预先布署的陆射及舰射等型号,实际上已经可以有效的突破周边国家的防空体系。因此轰-6K与长剑-10的组合不仅代表着我国空军作战能力的提高也代表着我国威慑能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我国空军来说想完全达到这样的作战能力还有一段距离的路要走,首先轰-6K做为空军和我国威慑能力的重要力量依赖进口发动机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需要航空工业尽管研制出国产替代发动机,以避免将来受制于人,另外巡航导弹采用的地形匹配制导方式需要目标地区大量、详细的地图,以便航迹规划系统获得导弹飞行路线,这对我国遥感卫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地形匹配制导方式难以在海洋方向上使用,所以美国巡航导弹已经用INS/GPS复合制导系统替代了地形匹配制导方式,如果单纯用惯导进行导航,那么较远距离上的攻击精度又难以保证,因此需要卫星导航系统进行纠偏,因此需要我国加快进行北斗二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设,否则的话对于我国空军的远程打击能力将是一个制约。通过为老式轰炸机加装巡航导弹,就让两者的作战效能力大为增加,这告诉我们现代战争是体系的对抗,我们的发展思路一定要站在体系的角度上来思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