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报业集团曾竞拍《新闻周刊》 因国籍不符失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27:44
  核心提示:
  近日,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旗下知名杂志《新闻周刊》以1美元出售给现年91岁的美国音响设备制造业大亨西德尼·哈曼,预计新接盘的哈曼将承担《新闻周刊》上千万美元的债务。据悉,中国南方报业集团,与成都博瑞传媒曾希望合作收购《新闻周刊》,但因为竞拍者的国籍而失败了。
  美国《新闻周刊》被1美元贱卖
  87岁的美国著名刊物《新闻周刊》在归属《华盛顿邮报》公司半个世纪之后,于本月2日找到了新的东家——91岁的音响器材大亨西德尼·哈曼。而这个被哈曼称为“国宝”的全球知名时事杂志,卖价居然只有1美元。同时,有消息传出,哈曼胜出的原因还在于他的“人性化”承诺。哈曼承诺,将保留《新闻周刊》的大多数雇员,为这本杂志向数字世界转型提供动力。
  回顾一下《新闻周刊》经营的历程,《新闻周刊》创建于1933年,大概在50年前,被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司收购,不过它今年的第一季度的亏损额接近了 1100万美元。自从2007年以来,《新闻周刊》经营性亏损一共达到4400万美元,跟其他的美国杂志一样,《新闻周刊》其实也是面临着广告业务严重下滑、发行量大幅下跌以及读者转向数字媒体这样的一些问题。
  《新闻周刊》读者人数不仅低于竞争对手《时代周刊》,而且它已经没有办法和《经济学人》杂志竞争。在去年改版之后,《新闻周刊》减少了对日常新闻的报道,侧重于部分选题的深度报道。但因为新闻的周期有所限制以及来自于电视、博客、社交媒体的竞争,《新闻周刊》去年的发行量跌到190万份,而在20年前这个数字是300多万份,可想而知亏损是多大。
  美国媒体在2009年12月5日曾列出2010年美国最可能会消失的十大企业,当时《新闻周刊》就名列榜首,在连续出现严重的亏损之后,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司不得不在今年5月挂牌出售《新闻周刊》,最终西德尼·哈曼收购了这家被他称之为国宝的全球知名时事杂志。(中广网 )
  哈曼中标原因
  保留员工尊重新闻创新网络经营
  此前,《华盛顿邮报》公司曾暗示,出售《新闻周刊》并不是一项纯粹的财务交易,其高层曾表示,如果把《新闻周刊》交给一个小报类型的集团会感到不放心。
  那么,为何《华盛顿邮报》最终选择非传媒人哈曼作为《新闻周刊》新掌门人呢?《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唐纳德·格雷厄曼在声明中表示:“在寻找《新闻周刊》买家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希望找到一家和我们一样注重新闻品质的买家。我们发现,那个人就是哈曼。”
  哈曼则表示,自己对新闻业有着最基本的尊重。“虽然我年事已高,但我带来了活力和一种新的方针;而且我是一位有阅历、洞明世事的生意人;我认为,在得到规范的情况下,新闻业没有造成任何损害。”
  同时,有消息传出,哈曼胜出的关键原因除了其同意承担的债务远远超过其他竞争对手外,很重要的还有他表示要保留《新闻周刊》大部分员工,包括杂志首席执行官汤姆·阿舍姆。而对于不被新雇主保留的人员,其部分离职补偿将由《华盛顿邮报》公司承担。但总编辑乔恩·米彻姆已决定在交易完成后离开杂志。
  唐纳德·格雷厄曼说:“哈曼不仅承诺将继续出版引人注目的顶级新闻杂志,而且将建设充满活力的新闻网站。”
  中国媒体曾参与《新闻周刊》竞购 因国籍失败
  事实上,中国媒体也参与了此次《新闻周刊》的竞购。今年5月份,有关挂牌出售的消息传出后,旗下拥有《南方周末》的中国南方报业集团,与成都博瑞传媒希望合作收购《新闻周刊》。然而,在6月底传来消息,中国媒体的收购要求遭到美方拒绝,这次失败的收购据称是中国人第一次竞标试图收购一家西方杂志。据美国媒体披露,当时,参与“初选”的竞拍者约有70个,而华盛顿邮报公司没有太多的评估就直接拒绝了南方报业,其原因在于“竞拍者的国籍而不是出价”。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5,2010061979316669.html核心提示:
  近日,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旗下知名杂志《新闻周刊》以1美元出售给现年91岁的美国音响设备制造业大亨西德尼·哈曼,预计新接盘的哈曼将承担《新闻周刊》上千万美元的债务。据悉,中国南方报业集团,与成都博瑞传媒曾希望合作收购《新闻周刊》,但因为竞拍者的国籍而失败了。
  美国《新闻周刊》被1美元贱卖
  87岁的美国著名刊物《新闻周刊》在归属《华盛顿邮报》公司半个世纪之后,于本月2日找到了新的东家——91岁的音响器材大亨西德尼·哈曼。而这个被哈曼称为“国宝”的全球知名时事杂志,卖价居然只有1美元。同时,有消息传出,哈曼胜出的原因还在于他的“人性化”承诺。哈曼承诺,将保留《新闻周刊》的大多数雇员,为这本杂志向数字世界转型提供动力。
  回顾一下《新闻周刊》经营的历程,《新闻周刊》创建于1933年,大概在50年前,被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司收购,不过它今年的第一季度的亏损额接近了 1100万美元。自从2007年以来,《新闻周刊》经营性亏损一共达到4400万美元,跟其他的美国杂志一样,《新闻周刊》其实也是面临着广告业务严重下滑、发行量大幅下跌以及读者转向数字媒体这样的一些问题。
  《新闻周刊》读者人数不仅低于竞争对手《时代周刊》,而且它已经没有办法和《经济学人》杂志竞争。在去年改版之后,《新闻周刊》减少了对日常新闻的报道,侧重于部分选题的深度报道。但因为新闻的周期有所限制以及来自于电视、博客、社交媒体的竞争,《新闻周刊》去年的发行量跌到190万份,而在20年前这个数字是300多万份,可想而知亏损是多大。
  美国媒体在2009年12月5日曾列出2010年美国最可能会消失的十大企业,当时《新闻周刊》就名列榜首,在连续出现严重的亏损之后,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司不得不在今年5月挂牌出售《新闻周刊》,最终西德尼·哈曼收购了这家被他称之为国宝的全球知名时事杂志。(中广网 )
  哈曼中标原因
  保留员工尊重新闻创新网络经营
  此前,《华盛顿邮报》公司曾暗示,出售《新闻周刊》并不是一项纯粹的财务交易,其高层曾表示,如果把《新闻周刊》交给一个小报类型的集团会感到不放心。
  那么,为何《华盛顿邮报》最终选择非传媒人哈曼作为《新闻周刊》新掌门人呢?《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唐纳德·格雷厄曼在声明中表示:“在寻找《新闻周刊》买家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希望找到一家和我们一样注重新闻品质的买家。我们发现,那个人就是哈曼。”
  哈曼则表示,自己对新闻业有着最基本的尊重。“虽然我年事已高,但我带来了活力和一种新的方针;而且我是一位有阅历、洞明世事的生意人;我认为,在得到规范的情况下,新闻业没有造成任何损害。”
  同时,有消息传出,哈曼胜出的关键原因除了其同意承担的债务远远超过其他竞争对手外,很重要的还有他表示要保留《新闻周刊》大部分员工,包括杂志首席执行官汤姆·阿舍姆。而对于不被新雇主保留的人员,其部分离职补偿将由《华盛顿邮报》公司承担。但总编辑乔恩·米彻姆已决定在交易完成后离开杂志。
  唐纳德·格雷厄曼说:“哈曼不仅承诺将继续出版引人注目的顶级新闻杂志,而且将建设充满活力的新闻网站。”
  中国媒体曾参与《新闻周刊》竞购 因国籍失败
  事实上,中国媒体也参与了此次《新闻周刊》的竞购。今年5月份,有关挂牌出售的消息传出后,旗下拥有《南方周末》的中国南方报业集团,与成都博瑞传媒希望合作收购《新闻周刊》。然而,在6月底传来消息,中国媒体的收购要求遭到美方拒绝,这次失败的收购据称是中国人第一次竞标试图收购一家西方杂志。据美国媒体披露,当时,参与“初选”的竞拍者约有70个,而华盛顿邮报公司没有太多的评估就直接拒绝了南方报业,其原因在于“竞拍者的国籍而不是出价”。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5,2010061979316669.html
马的,
一点都不普 世
强烈要求恢复《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不知道南方系会怎么评价这次事件。赞扬美国维护国家利益?
rottenweed 发表于 2010-8-6 09:46 您怎么评价南方周末的“该建航母了”?
f22 发表于 2010-8-6 09:48


    ;P选择性无视
f22 发表于 2010-8-6 09:48
可以选择性无视之。;P

说正经的,一是这次是南方系自己是直接当事方之一,二来南方系一向偏向古典自由主义。
f22 发表于 2010-8-6 09:48


    等航妈出来后,那头功当然是南方的;P
f22 发表于 2010-8-6 09:48


    您真铁杆.
主子给奴才热脸上一个热热的嘴巴子,虽然是一个听话的称职奴才,但要掺和进人家的家务事里,那可是犯了大忌的 .

您怎么评价南方周末的“该建航母了”?
f22 发表于 2010-8-6 09:48



    这句话说的多了累不累啊?

俗话说的好:狗改不了吃屎,但是总不能天天吃屎吧?南方系总会有说对的时候,总不能整天吃屎吧?
您怎么评价南方周末的“该建航母了”?
f22 发表于 2010-8-6 09:48



    这句话说的多了累不累啊?

俗话说的好:狗改不了吃屎,但是总不能天天吃屎吧?南方系总会有说对的时候,总不能整天吃屎吧?
皇协军再怎么折腾,也变不成皇军啊。
皇协军再怎么折腾,也变不成皇军啊。
担心如果真的收了,新闻周刊 反华该反的更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