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都是诈骗的仰融造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0:35:43
原文来自http://auto.sina.com.cn/news/2010-06-09/0719611472.shtml


仰融在北京推销22年来美国最大移民工业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9日 07:19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号:大 中 小

  本报记者 何 芳

  北京报道

  6月9日,“正道汽车阿拉巴马项目”大型说明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备受关注的美国正道汽车公司联合美国投资移民中心,首次公开在中国路演。

  “这个项目是美国投资移民项目22年以来,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6月8日,专程从美国赶来的正道汽车总裁王川涛接受了本报独家采访。

  在王川涛看来,正道汽车阿拉巴马的项目具有独特的融资模式,通过国际融资,建立一个新的绿色工厂,这个绿色工厂可以翻版到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并推动全球的绿色产业动起来。

  然而这一项目对普通投资者的吸引力何在?天津要成为其生产基地还存在哪些障碍?其首倡的混动技术真能超越丰田Prius?

  《21世纪》:正道汽车阿拉巴马项目最新进展怎样?

  王川涛:从产品开发到技术完善已经基本结束,目前要做的第一步是阿拉巴马项目开始建厂,开始建厂就意味着大部分资金需要投进去。目前除了一部分私墓资金之外,我们需要EB-5(Employment-based Fifth Preference,“第五类优先就业型移民签证”)项目大笔的资金到位。

  明天的这个活动,把这个项目向我们的投资者进行全面的阐述,我们的这个项目到底是个什么项目,车是什么车,面对面交谈。

  我们这个项目6月1日,正式得到联邦政府的批准,这是最大的进展。我们这个项目是美国投资移民项目22年以来,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是新兴的绿色工业工程项目。

  EB-5与上市公司联系是专利

  《21世纪》:主要体现在融资手段方面的创新?

  王川涛:它牵扯到融资的方法与以往不同,我们把EB-5与金融市场结合在一起。具体来说,投资阿拉巴马项目5年之后,如果要退出这个投资,我们回给投资者65万等值的香港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兑现或继续持有。

  将EB-5项目与上市公司联系在一起,我们是第一家,已经申请了国际专利,这个手续很复杂,牵扯中国、美国,香港“联交所”的法律。为了完善这套法律,我们在三地请了三个律师事务所,2月12日,所有工作完善。4月21日,我们把第一个case送到移民局,6月1日被批准。

  《21世纪》:这对于你们来说意义重大?

  王川涛:这表明美国政府认可我们全部的投资移民的方式、方法、系统,特别是换股,把这50万投资换成65万股票的话要得到香港联交所的认可。现在基本上全部都完成,以后我们的投资者只要本人没有犯罪记录,他的钱是干净的,就可以通过移民局的快速通道在几个星期内审批下来,一般的审批要几个月,这也是我们这个项目在融资方面最大的进展。以后我们的项目,就不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审批了,而只需对投资人的资金进行审批,只要资金全部合法,就没问题了。

  《21世纪》:目前EB-5融资的情况如何?

  王川涛:目前有很多的投资者,在等待我们6月1日大门的打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EB-5项目不止限于中国,除了中国之外,还包括俄罗斯、印度、韩国和墨西哥。实际上,目前,墨西哥投资移民投到我们这个项目是最多的。

  《21世纪》: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这个项目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王川涛:首先,对私人投资者来说,这是很好的让子孙受教育的机会,可以延续个人的成功。第二,这个项目是受中美两国政府扶植的产业,节能环保是大势所趋。而以往的投资移民项目,大部分投资人基本没有回报,本金拿不回来,从投资角度来看,我们这个项目是美国投资移民项目设立未来相当长的时间,最有回报的项目。

  第三,我们的投资移民项目,看起来钱投在阿拉巴马,但是阿拉巴马项目的成功,它的经验和模式又会原封不动地搬回到中国,一次设计、一套图纸,同样的工厂,可以在中美两国翻版,我们在中国会有与美国同样的生产基地,这样一次投资受益两个国家。

  《21世纪》:造车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公司具体的资金的计划和目标如何?

  王川涛:阿拉巴马项目第一期投资只需要16亿美金,那么3600个移民就够了,我们这个项目是受到美国各级政府特别的批准和支持,政府会提供资金支持,2万亩土地是给我们的,单独建厂只需要10多亿,根据我们的投资方案,一期的16亿美金目前没有问题了。

  天津、沈阳、安徽都可能成为基地

  《21世纪》:您曾经制定了2018年达到300万辆的目标,是否可行?

  王川涛:基本上保证2013年出车,可能提前。2018年,阿拉巴马只有100万辆,目前EB-5的融资只服务于阿拉巴马的汽车项目。我们初期的规划是,一期工程,美国有三个基地,每个基地30万的产能,中国也有几个基地,最后希望达到中美两国各100万辆的目标。

  《21世纪》:谈到中国基地,目前是否已经选定?

  王川涛:后来居上的很多,目前很难公布,过早公布对地方政府和投资者都不利。

  《21世纪》:此前正道汽车公司产品设计部总监曾到天津参加论坛,是否正道汽车将天津作为中国战略重点?

  王川涛:天津的可能性一直都存在,只是最后规模如何确定的问题。目前,天津、沈阳、安徽都有可能,每一个地方我们的进展不一,各地方都比较积极。

  对我们正道汽车来说,任何一个地方的选择,都有要求和条件。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地方政府的态度都是我们考虑的因素。另外,我们对融资环境要求比较高,希望政府可以提供比较好的融资平台,比如可以提供比较好的A股公司可供我们挑选、并购,然后以这个A股公司为主体进行运作等等。

  当然,土地和物流条件也很重要,我们的这个项目是大进大出,对物流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的规划设计除了设计院之外,国际上大的物流公司也参与进来。目前,我们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谈判都在深化。

  《21世纪》:天津的进展如何?

  王川涛:从物流和产业基础的角度,我们比较满意。在融资方面有所进展,我们在天津已经设立了天津正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的运营已经进入正轨。下一步,我们希望在融资平台上与地方政府达成一致,天津有很多很好的金融政策支持,有些是上海和深圳都不能做到的,但天津上市公司的质量不是最好的。

  目前我们也在等待天津政府关于物流方面的规划,因为我们在国内选的有些基地,要承担对美国工厂的零部件供货,国际物流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总体上来讲,天津物流的条件和区域位置是可以的,我们很看重这个地方。

  《21世纪》:据了解,你们一直在寻找主机厂合作伙伴?

  王川涛:我们确实在选择,但现在不方便透露具体的合作伙伴,主要是顾及到会给合作方带来被动。主机厂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与我们合作的前提是必须具备轿车生产资质,而且我们的产品可以比较容易地融入这个公司,并且所在地政府可以非常积极地支持我们的项目。

  核心竞争力在于五大创新

  《21世纪》:中国业内对正道汽车的项目不乏质疑之声,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的截点,您如何回应这些质疑?

  王川涛:作为一个新兴的公司造车,按照传统的观念,我们做的产品不同,融资不同,我完全可以理解这些质疑。最近,我们做了一个很大的关于中国和美国汽车市场的调查,我们目前很明确我们做什么类型和尺寸的车对我们的成功最有利,相应的我们的产品开发也做了一定的调整,我们的产品出来一定是最受欢迎的产品。

  《21世纪》:刚才您谈到了,针对中美两国市场的研究,能否谈谈它的价值?

  王川涛:这个研究让我们的产品规划产生了重大调整,我们目前有8款产品,哪一款车先做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但是,我现在不方便透露具体的调整内容,这是我们核心机密。

  《21世纪》:通过这个研究,您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产生了什么变化?

  王川涛:通过比较之后,我们更有信心,而且我们认为,我们的汽车,包括排量、型号等方面不会对中国本土品牌形成直接的压力,我们的竞争对手将是合资品牌汽车,我们要冲击合资企业垄断的市场。

  《21世纪》:你首先倡导的是混合动力汽车,但是,您应该注意到,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Prius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

  王川涛:我也不看好这款车,首先车小、加速慢、0-100公里加速需要14秒,我们的产品比他大、加速只需6秒,我们的车要做具备欧洲的技术、日本车的价格,而且价格会低。价格我们非常看重,很敏感。另外,我们具有所有的混合动力技术,三合一混合动力,包括气电混合、油电混合、也可以油气混合。

  《21世纪》:我们的纯电动车何时上市?

  王川涛:2013年上市的新车就包括纯电动车。

  《21世纪》:您觉得整个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王川涛:总结起来就是五个创新。第一是“三合一”的环保节能技术是一个创新,天然气为主、电池为辅助动力、汽油是紧急使用的辅助燃料。即使在使用汽油的时候,我们的产品100公里的油耗仅为5升,使用混合动力不超过2升,而且这个产品的排放也很低,1公里只排放60克二氧化碳,欧盟2012年的要求也不过是120克。

  第二个创新,高技术汽车的低成本制造。首先采用中美两个经济大平台,第二是大批量生产,一套设计上百万、环保节能汽车制造几万台是无法实现盈利的,零部件大批量共享也很重要。

  第三是销售方面的创新,举例来说,我们向消费者提供8万公里(5万英里)的免费天然气。

  第四,我们还有下一代的纯电动车技术,以纳米为动力的不过多依赖蓄电池的电动车技术,我们这个技术对电池的要求非常低,绕过电池安全性等等问题。

  第五个创新是融资,包括EB-5、私墓基金、股权基金,以及香港上市公司。我们的融资方法是现在的主机厂没有的。原文来自http://auto.sina.com.cn/news/2010-06-09/0719611472.shtml


仰融在北京推销22年来美国最大移民工业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9日 07:19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号:大 中 小

  本报记者 何 芳

  北京报道

  6月9日,“正道汽车阿拉巴马项目”大型说明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备受关注的美国正道汽车公司联合美国投资移民中心,首次公开在中国路演。

  “这个项目是美国投资移民项目22年以来,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6月8日,专程从美国赶来的正道汽车总裁王川涛接受了本报独家采访。

  在王川涛看来,正道汽车阿拉巴马的项目具有独特的融资模式,通过国际融资,建立一个新的绿色工厂,这个绿色工厂可以翻版到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并推动全球的绿色产业动起来。

  然而这一项目对普通投资者的吸引力何在?天津要成为其生产基地还存在哪些障碍?其首倡的混动技术真能超越丰田Prius?

  《21世纪》:正道汽车阿拉巴马项目最新进展怎样?

  王川涛:从产品开发到技术完善已经基本结束,目前要做的第一步是阿拉巴马项目开始建厂,开始建厂就意味着大部分资金需要投进去。目前除了一部分私墓资金之外,我们需要EB-5(Employment-based Fifth Preference,“第五类优先就业型移民签证”)项目大笔的资金到位。

  明天的这个活动,把这个项目向我们的投资者进行全面的阐述,我们的这个项目到底是个什么项目,车是什么车,面对面交谈。

  我们这个项目6月1日,正式得到联邦政府的批准,这是最大的进展。我们这个项目是美国投资移民项目22年以来,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是新兴的绿色工业工程项目。

  EB-5与上市公司联系是专利

  《21世纪》:主要体现在融资手段方面的创新?

  王川涛:它牵扯到融资的方法与以往不同,我们把EB-5与金融市场结合在一起。具体来说,投资阿拉巴马项目5年之后,如果要退出这个投资,我们回给投资者65万等值的香港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兑现或继续持有。

  将EB-5项目与上市公司联系在一起,我们是第一家,已经申请了国际专利,这个手续很复杂,牵扯中国、美国,香港“联交所”的法律。为了完善这套法律,我们在三地请了三个律师事务所,2月12日,所有工作完善。4月21日,我们把第一个case送到移民局,6月1日被批准。

  《21世纪》:这对于你们来说意义重大?

  王川涛:这表明美国政府认可我们全部的投资移民的方式、方法、系统,特别是换股,把这50万投资换成65万股票的话要得到香港联交所的认可。现在基本上全部都完成,以后我们的投资者只要本人没有犯罪记录,他的钱是干净的,就可以通过移民局的快速通道在几个星期内审批下来,一般的审批要几个月,这也是我们这个项目在融资方面最大的进展。以后我们的项目,就不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审批了,而只需对投资人的资金进行审批,只要资金全部合法,就没问题了。

  《21世纪》:目前EB-5融资的情况如何?

  王川涛:目前有很多的投资者,在等待我们6月1日大门的打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EB-5项目不止限于中国,除了中国之外,还包括俄罗斯、印度、韩国和墨西哥。实际上,目前,墨西哥投资移民投到我们这个项目是最多的。

  《21世纪》: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这个项目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王川涛:首先,对私人投资者来说,这是很好的让子孙受教育的机会,可以延续个人的成功。第二,这个项目是受中美两国政府扶植的产业,节能环保是大势所趋。而以往的投资移民项目,大部分投资人基本没有回报,本金拿不回来,从投资角度来看,我们这个项目是美国投资移民项目设立未来相当长的时间,最有回报的项目。

  第三,我们的投资移民项目,看起来钱投在阿拉巴马,但是阿拉巴马项目的成功,它的经验和模式又会原封不动地搬回到中国,一次设计、一套图纸,同样的工厂,可以在中美两国翻版,我们在中国会有与美国同样的生产基地,这样一次投资受益两个国家。

  《21世纪》:造车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公司具体的资金的计划和目标如何?

  王川涛:阿拉巴马项目第一期投资只需要16亿美金,那么3600个移民就够了,我们这个项目是受到美国各级政府特别的批准和支持,政府会提供资金支持,2万亩土地是给我们的,单独建厂只需要10多亿,根据我们的投资方案,一期的16亿美金目前没有问题了。

  天津、沈阳、安徽都可能成为基地

  《21世纪》:您曾经制定了2018年达到300万辆的目标,是否可行?

  王川涛:基本上保证2013年出车,可能提前。2018年,阿拉巴马只有100万辆,目前EB-5的融资只服务于阿拉巴马的汽车项目。我们初期的规划是,一期工程,美国有三个基地,每个基地30万的产能,中国也有几个基地,最后希望达到中美两国各100万辆的目标。

  《21世纪》:谈到中国基地,目前是否已经选定?

  王川涛:后来居上的很多,目前很难公布,过早公布对地方政府和投资者都不利。

  《21世纪》:此前正道汽车公司产品设计部总监曾到天津参加论坛,是否正道汽车将天津作为中国战略重点?

  王川涛:天津的可能性一直都存在,只是最后规模如何确定的问题。目前,天津、沈阳、安徽都有可能,每一个地方我们的进展不一,各地方都比较积极。

  对我们正道汽车来说,任何一个地方的选择,都有要求和条件。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地方政府的态度都是我们考虑的因素。另外,我们对融资环境要求比较高,希望政府可以提供比较好的融资平台,比如可以提供比较好的A股公司可供我们挑选、并购,然后以这个A股公司为主体进行运作等等。

  当然,土地和物流条件也很重要,我们的这个项目是大进大出,对物流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的规划设计除了设计院之外,国际上大的物流公司也参与进来。目前,我们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谈判都在深化。

  《21世纪》:天津的进展如何?

  王川涛:从物流和产业基础的角度,我们比较满意。在融资方面有所进展,我们在天津已经设立了天津正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的运营已经进入正轨。下一步,我们希望在融资平台上与地方政府达成一致,天津有很多很好的金融政策支持,有些是上海和深圳都不能做到的,但天津上市公司的质量不是最好的。

  目前我们也在等待天津政府关于物流方面的规划,因为我们在国内选的有些基地,要承担对美国工厂的零部件供货,国际物流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总体上来讲,天津物流的条件和区域位置是可以的,我们很看重这个地方。

  《21世纪》:据了解,你们一直在寻找主机厂合作伙伴?

  王川涛:我们确实在选择,但现在不方便透露具体的合作伙伴,主要是顾及到会给合作方带来被动。主机厂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与我们合作的前提是必须具备轿车生产资质,而且我们的产品可以比较容易地融入这个公司,并且所在地政府可以非常积极地支持我们的项目。

  核心竞争力在于五大创新

  《21世纪》:中国业内对正道汽车的项目不乏质疑之声,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的截点,您如何回应这些质疑?

  王川涛:作为一个新兴的公司造车,按照传统的观念,我们做的产品不同,融资不同,我完全可以理解这些质疑。最近,我们做了一个很大的关于中国和美国汽车市场的调查,我们目前很明确我们做什么类型和尺寸的车对我们的成功最有利,相应的我们的产品开发也做了一定的调整,我们的产品出来一定是最受欢迎的产品。

  《21世纪》:刚才您谈到了,针对中美两国市场的研究,能否谈谈它的价值?

  王川涛:这个研究让我们的产品规划产生了重大调整,我们目前有8款产品,哪一款车先做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但是,我现在不方便透露具体的调整内容,这是我们核心机密。

  《21世纪》:通过这个研究,您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产生了什么变化?

  王川涛:通过比较之后,我们更有信心,而且我们认为,我们的汽车,包括排量、型号等方面不会对中国本土品牌形成直接的压力,我们的竞争对手将是合资品牌汽车,我们要冲击合资企业垄断的市场。

  《21世纪》:你首先倡导的是混合动力汽车,但是,您应该注意到,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Prius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

  王川涛:我也不看好这款车,首先车小、加速慢、0-100公里加速需要14秒,我们的产品比他大、加速只需6秒,我们的车要做具备欧洲的技术、日本车的价格,而且价格会低。价格我们非常看重,很敏感。另外,我们具有所有的混合动力技术,三合一混合动力,包括气电混合、油电混合、也可以油气混合。

  《21世纪》:我们的纯电动车何时上市?

  王川涛:2013年上市的新车就包括纯电动车。

  《21世纪》:您觉得整个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王川涛:总结起来就是五个创新。第一是“三合一”的环保节能技术是一个创新,天然气为主、电池为辅助动力、汽油是紧急使用的辅助燃料。即使在使用汽油的时候,我们的产品100公里的油耗仅为5升,使用混合动力不超过2升,而且这个产品的排放也很低,1公里只排放60克二氧化碳,欧盟2012年的要求也不过是120克。

  第二个创新,高技术汽车的低成本制造。首先采用中美两个经济大平台,第二是大批量生产,一套设计上百万、环保节能汽车制造几万台是无法实现盈利的,零部件大批量共享也很重要。

  第三是销售方面的创新,举例来说,我们向消费者提供8万公里(5万英里)的免费天然气。

  第四,我们还有下一代的纯电动车技术,以纳米为动力的不过多依赖蓄电池的电动车技术,我们这个技术对电池的要求非常低,绕过电池安全性等等问题。

  第五个创新是融资,包括EB-5、私墓基金、股权基金,以及香港上市公司。我们的融资方法是现在的主机厂没有的。
从技术角度看仰融造车计划可行性与可信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1日 10:00  盖世汽车网

  盖世汽车网独家最先获得消息:昔日远走他乡的富豪、原华晨中国总裁仰融近期将借国内汽车行业闲置产能重返制造整车领域,并且将目标定为替代能源汽车。

  最近,仰融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公开表示,他将在美国和中国同时组建汽车公司。在中国,一期计划投入400亿-450亿元,打造300万台发动机和100万辆整车基地。2012年首款车型上市。并给地方政府开出了前所未有的诱人承诺--“831111”——未来8年,实现产能300万辆,产值1万亿,税收1000亿,提供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目前,仰融以为此成立一家名为“正道”的汽车公司。

  据仰融自己透露,自己现在拥有了第三代内燃机技术,折合成每升汽车可以行使300公里,燃烧率可以达到95%以上,接近零污染。研发的车型到2012年投产的时候,就能达到47-50英里,高于美国总统的要求20%-30%。“我们在美国正式签署了联合开发协议,包括共轨直喷、两级增压、稀薄燃烧技术、中度混合动力技术等等,到目前为止,我们获知的技术信息是没有一个汽车厂比得上我们。我们目前的技术指标,不是跟国际接轨,而是有望领跑汽车潮流。

  仰融《汽车项目书》中还提到,在美国,计划投资100亿美元,达到300万辆产能。目前已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并无偿得到3万亩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多项税收减免政策。但是,据盖世汽车网独家获悉,目前仰融的美国汽车业务因与前生意伙伴的纠纷正上诉至法院而受阻。

  据了解,仰融的团队正奔走在国内各地政府之间,通过调研以寻求地方政府支持,或利用当地剩余产能为其庞大造车计划代工。

  【要闻点评】

  1、仰融始终是汽车业界的传奇人物,也是媒体聚光灯的焦点——哪怕他已经远渡重洋7年,哪怕他已经离汽车舞台的中心7年时间,只要他愿意,他还是能赚取足够多的眼球。在仰融对媒体公开透露他那庞大的造车计划之前,笔者早前从知情人士处就获悉,很多地方政府就已经对仰融的造车计划兴趣浓厚。包括仰融的哥哥、在国内主要做汽车零部件业务的仰翱几年前提出的造车计划也得到当地政府许以地皮等物质与精神支持。

  当仰融“831111计划”公布后,据说有好几家省政府想通过各种关系带话给仰融,表示对其造车计划感兴趣,并力邀仰融在自己的地盘投资。更有意思的是,当仰融主动曝光其计划后,早已与之脱离瓜葛的香港上市公司华晨中国(01114.HK)股价竟然一度走高。仰融对资本市场的魔力可见一斑。

  2、对仰融的造车计划,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怀疑或质疑,如中国政府对对汽车行业建立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仰融无法迈过这道门槛;有人说“第一感觉他像巴菲特,拿概念做文章;后来看觉得像比亚迪,炒作的意味更浓”。不过也有人挺仰融,认为仰融的讲话有一定的夸大成份,但是他针对公众讲话时,包含一定的广告效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跟着仰融干,有奔头应该是很多人的感觉”。另据接触过仰融国内调研团队的人士说,“仰融在国内还是有很多人的”。

  3、但是怀疑也好,肯定也罢,抛开仰融“831111”那过于宏伟和相对久远的计划不谈,我们真正要看的是仰融已公布的实施计划中的些许细节——看其动力技术解决方案上的可行性与可信度有多高,这也是仰融的主打牌。

  仰融声称自己拥有了“第三代内燃机技术,折合成每升汽车可以行使300公里,燃烧热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接近零污染。”但是,据盖世汽车研究院了解,很少有分析师表示自己看到了所谓的“第三代内燃机技术”,至于95%以上的燃烧热效率更是不可思议。目前,仅有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大约于 2007年在实验室里,采取小型发动机+双涡轮增压+机械增压等多种方案,实现了95%以上的燃烧率,但这完全没考虑到经济成本及产业化。

  就目前而言,内燃机的燃烧热效率只有30%,如果算上从油井到车轮上的热效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这还是柴油机的效果,汽油机的燃烧效率更低。技术分析师认为,这一指标能达到50%以上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说到第三代内燃机技术,HCCI(均质燃烧技术)可能是代表作,但这也还处于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进程中。

  另外,对于仰融宣布的“天然气”替代能源计划,技术分析师也不太看好。从短期看,天然气确实供大于求,但是从长期看不太可行;从终端来看,加气站还有待大规模建设。早些时候,西安、重庆与成都等地因为靠近油气资源地有部分加气网点,但是还远不足,其他城市就更不用提。从技术角度来看,气体这种无形的物质控制难度要比液体高的多,稳定性欠佳。早些年,上海大众曾做过实验,但是后来因为出现问题而放弃。从这点来看,仰融造车计划的可行性尚待其进一步公开细节,以为业界释疑解惑。

  4、虽然分析如此,并不代表我们对仰融造车计划的否定。诚如仰融所言,“我出来六七年时间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总量有所增加,但技术提升了吗?产品出口到欧美了吗?”以仰融过去做事的方式与企业发展轨迹,他想改变这种状况,也有能力去改变。

  根据仰融透露的计划,他重新造车的思路必然与众不同:赌环境这张牌,战略思路好,站的起点也比较高,关键没有历史包袱的干扰,比现有车企有后发优势(如采取小型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或者其他技术路线)。仰融宣布的计划,对中国现有的自主品牌而言,会是个很大的刺激。

  仰融说,“我不敢说自己是这个行业的一匹狼,但是中国汽车工业确实是一只狼,需要有一个角色来激活它。中国人是很聪明的,需要有一个很好的药引子把中国汽车工业和自主品牌激活,让它跟国际汽车工业接轨。”仰融说的这句话没错。
感觉是大忽悠
这人是个超级大忽悠。
有宏大蓝图憧憬未来的“大项目”,忽悠的居多
对仰融通缉过吗?解除了吗?
设计得越复杂的东西,越要当心!{:chan:}
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