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是"吞钞机" 华人女博士抗击日本高校"潜规则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07:23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227402.html

教授是"吞钞机" 华人女博士抗击日本高校"潜规则"

2010年07月23日08: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点击播放按钮,可以“听”新闻

  据日本《东方时报》报道,研究员收到工资需要支付教授回扣,原教授编排研究员假出差诈取费用……纯净的大学校园也充满着形形色色的“潜规则”。2010年5月,在日华人女博士尚晓芸向《产经新闻》披露,自己所在的大阪大学大学院医学部原教授M,涉嫌制造假出差及贪污研究员工资的不正案,引起大阪大学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以副校长牵头的调查委员会,开始就M 教授涉嫌“不正经理”案展开调查,并通报了日本文部科学省。

  教授是“吞钞机”

  M教授,男,今年64岁,1987年就职,今年3月退职。2007年3月,大阪大学大学院医学部原教授M,录用了中国女博士尚晓芸为非常勤研究员。录用初始,尚晓芸就被告知,在她之前,也有一名刚刚去了美国的,来自中国的非常勤研究员。这名研究员虽然每月实际只有18万日元的收入,但是合同签署的数目却是约30万,他们希望尚晓芸也这么做,每月30万薪酬到帐之后,以现金形式返还10万左右给研究室事务员。

  初来乍到的尚晓芸,虽然不知道这里面藏着“猫腻”,但直觉告诉她,一定有问题,便本能地选择了拒绝。那时,她没有想到,自己千挑万选的被无数学术光环笼罩的M教授,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吞钞机”。

  从2004年到2009年间,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向M教授所在的研究室支付了近6000万日元的研究经费,用于脑科学项目的研究和研究员们的薪酬发放。

  在日本,非常勤研究员的聘用与解雇多由教授独立决定,研究员薪酬以时给计算,按照尚晓芸与M教授签署的协议,一小时实给为2312日元,每天工作6小时以上,一个月收入在30万左右自是理所当然。但在教授个人强硬的霸王条约下,本该发放给研究员们的薪酬,有一大半得以“蒸发”,不知所踪。

  “白色巨塔”不洁

  在尚晓芸的一再争取下,她的月薪一度涨到23万。但好景不长,3个月之后,被教授无故压至10万,尚晓云咬紧牙关靠这点微薄的薪酬抚养着女儿,直到 2008年4月,两名新的非常勤研究员——中国30岁左右男性T和日本女性X,加入该研究室。M教授的助手再次对三人提出工资单做假账的要求,尚晓芸依然严词拒绝,但两名新成员为了来之不易的科研机会,被迫选择接受。

  就这样,T将自己每月的工资取出一半,以现金形式返还给研究室事务员,而日本女性X已经结婚,月收入超过10万就会失去被抚养资格,月薪只有7、8万,即便如此,也得全额返还研究室事务员。据尚晓芸介绍,M教授为人独断专行,说一不二,将“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3名待遇低得连去餐馆打工都不如的博士,在M教授的研究室被剥削得体无完肤。

  一年之后,T借口回中国看望孩子,一去不回,随后与教授解约,没有返还半数薪酬,勉强拿到2个月合同工资,教授安排尚晓芸负责“追债”,被尚晓芸拒绝。

  2009年11月,中国博士四年级学生K加入了研究员行列,月薪15万左右的她,也得返还7万5现金。在尚晓芸看来,似乎不管研究员们的水平如何,待遇多少,在M教授这里,返还一半合同薪酬都是约定俗成的不成文规矩,让正义感强烈的她忍无可忍。

  就快到2010年,濒临退休,M教授也加快了聚敛钱财的步伐。从2009年11月到2010年3月,一共安排K“出差”5次,直到校方发来出差报销单据,K才知道自己已经不知不觉“灵魂出窍”出了几趟“差”。据《产经新闻》6月13日报道,M教授在这一年间的回扣收入达200万日元左右,这些子虚乌有的出差报销费用,不知是否也流入了M教授特有的返金账户。

  “做好死的准备!”

  尽管一直没有配合M教授执行“捞金”计划,但是尚晓芸在研究上非常努力,倒也没有遭到弃用。只是,尚晓芸得到的薪酬越来越少,连参加学会都不给报销交通费用,还经常被无故中断正在研究的课题。M教授处处压制,变相打击。尚晓芸来日本为了一门心思搞研究,不为钱也不为名,所以,一直就这么坚持了下来。

  M教授很快就要退休了,她告诉自己忍耐。但忍耐不是妥协——她从一开始就没有向不正势力妥协,现在更不会被动。平素,M教授的不正行为,尚晓芸都一一记在心里,并保留了假收据、两个不同账簿等证据。她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准备时机成熟就让事件大白于天下,还所有被害研究员一个公平。尚晓芸认为,这样做看似对M教授无情,但道是无情亦有情,可以让M教授清白安度晚年。

媒体披露 校方调查

  2010年 5月,在日本友人的鼓励下,尚晓芸将相关情况透露给了《产经新闻》,6月中旬,《产经新闻》首先披露此事。媒体曝光之后,大阪大学高度重视,迅速做出反应,5月份即成立了以副校长为首的大学调查委员会,开始对M教授“不正经理”案进行调查,并已通报文部科学省。阪大表示,将会在调查结果出来后,第一时间通报关西媒体,并特别致函《东方时报》,阪大大学院还将根据事件真相,修订、完善相关的教授权力监管机制。

  据《产经新闻》6月18日报道,在大学调查委员会启动调查之前,5月27日白天,M教授研究室内的碎纸机碾碎了一红一绿两本存折。从碎纸机里,可以找到印有M教授姓名假名的纸片。但阪大表示,目前正在调查存折的过往记录,这两个被销毁的存折是否就是涉嫌经济不正案的存折,还不能确定。

  M教授本人则声称自己没有任何不正行为,“我怎么可能用这样的方式来销毁如此重要的资料呢?”便不再就此事做出回应。然而,他仍动用在位时的旧有人际关系和学术影响力,多次在公开场合报复尚晓芸。尚晓芸毫不畏惧,借机当众揭露对方画皮,痛陈自己所熟知的对方的种种恶劣行径,让M教授恼羞成怒,常常摔门而出。尚晓芸表示,“我从决定要站出来那一刻起,就做好了死的准备。我要让做了20多年‘小偷’的M教授知道,在金钱之外,还有法律和尊严。”

  目前,尚晓芸已换到大阪大学大学院医学部其他教授的研究室,继续她热爱的学术研究。她的行为,得到周围很多日本教授和友人的支持,他们为她孤身站出来,尊重事实,痛陈真相的精神击节叫好。因为她,大家看到了一个华人知识分子,对独立学术精神的坚持之外,还有在任何环境下都不会褪色的清洁品质和勇气。(本文所涉及人名皆为化名)

  附:日本的大学院研究室研究员·教员制度

  招聘研究员共同研究,是日本各国立、私立的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比较普遍的研究室构成形式,各个学校制度不同,招聘途径及管理方式并不统一。

  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多由教授牵头,按照所研究项目,进行社会公开招聘“特任教员”和“特任研究员”,分为“常勤教员(研究员)”和“非常勤教员(研究员)”两种形式,由教授所在大学为主体与之签订劳务合同,“特任教员”担任学生指导、授课、研究工作,而“特任研究员”则只负责研究,由研究项目资金支付其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和薪酬待遇原则上由大学决定,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教授拥有很大的自由度。

  大阪大学

  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在日本通常被称呼为阪大。

  办学理念:立足地方,延伸世界。

  大阪大学起源于1724年设立的汉学塾怀德堂和1838年由绪方洪庵设立的兰学塾适塾。作为后者的发展在1931年创设了由医学部和理学部组成的大阪帝国大学。作为日本国内的旧制帝国大学的第六所,最初以医学部和理学部开始,创立不久就已“理科的阪大”而崭露头角。

  1947年改称为大阪大学,1949年的学制改革,合并了旧制的大阪高等学校、浪速高等学校和大阪药学专门学校,成为了以理、医、工、文、法经的5个学部和一般教养学部的新制大阪大学。随后,法经学部在1953年分离为法学部和经济学部,医学部也在1955年与1960年分别独立出了药学部和齿学部,并在1961年新设了基础工学部,1972年从文学部独立出了人间科学(人类科学)部,从而确立了现在的10学部体制。

  2004年,根据日本《国立大学法人法》成为国立大学法人。(李雨潭 远藤英湖)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227402.html

教授是"吞钞机" 华人女博士抗击日本高校"潜规则"

2010年07月23日08: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点击播放按钮,可以“听”新闻

  据日本《东方时报》报道,研究员收到工资需要支付教授回扣,原教授编排研究员假出差诈取费用……纯净的大学校园也充满着形形色色的“潜规则”。2010年5月,在日华人女博士尚晓芸向《产经新闻》披露,自己所在的大阪大学大学院医学部原教授M,涉嫌制造假出差及贪污研究员工资的不正案,引起大阪大学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以副校长牵头的调查委员会,开始就M 教授涉嫌“不正经理”案展开调查,并通报了日本文部科学省。

  教授是“吞钞机”

  M教授,男,今年64岁,1987年就职,今年3月退职。2007年3月,大阪大学大学院医学部原教授M,录用了中国女博士尚晓芸为非常勤研究员。录用初始,尚晓芸就被告知,在她之前,也有一名刚刚去了美国的,来自中国的非常勤研究员。这名研究员虽然每月实际只有18万日元的收入,但是合同签署的数目却是约30万,他们希望尚晓芸也这么做,每月30万薪酬到帐之后,以现金形式返还10万左右给研究室事务员。

  初来乍到的尚晓芸,虽然不知道这里面藏着“猫腻”,但直觉告诉她,一定有问题,便本能地选择了拒绝。那时,她没有想到,自己千挑万选的被无数学术光环笼罩的M教授,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吞钞机”。

  从2004年到2009年间,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向M教授所在的研究室支付了近6000万日元的研究经费,用于脑科学项目的研究和研究员们的薪酬发放。

  在日本,非常勤研究员的聘用与解雇多由教授独立决定,研究员薪酬以时给计算,按照尚晓芸与M教授签署的协议,一小时实给为2312日元,每天工作6小时以上,一个月收入在30万左右自是理所当然。但在教授个人强硬的霸王条约下,本该发放给研究员们的薪酬,有一大半得以“蒸发”,不知所踪。

  “白色巨塔”不洁

  在尚晓芸的一再争取下,她的月薪一度涨到23万。但好景不长,3个月之后,被教授无故压至10万,尚晓云咬紧牙关靠这点微薄的薪酬抚养着女儿,直到 2008年4月,两名新的非常勤研究员——中国30岁左右男性T和日本女性X,加入该研究室。M教授的助手再次对三人提出工资单做假账的要求,尚晓芸依然严词拒绝,但两名新成员为了来之不易的科研机会,被迫选择接受。

  就这样,T将自己每月的工资取出一半,以现金形式返还给研究室事务员,而日本女性X已经结婚,月收入超过10万就会失去被抚养资格,月薪只有7、8万,即便如此,也得全额返还研究室事务员。据尚晓芸介绍,M教授为人独断专行,说一不二,将“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3名待遇低得连去餐馆打工都不如的博士,在M教授的研究室被剥削得体无完肤。

  一年之后,T借口回中国看望孩子,一去不回,随后与教授解约,没有返还半数薪酬,勉强拿到2个月合同工资,教授安排尚晓芸负责“追债”,被尚晓芸拒绝。

  2009年11月,中国博士四年级学生K加入了研究员行列,月薪15万左右的她,也得返还7万5现金。在尚晓芸看来,似乎不管研究员们的水平如何,待遇多少,在M教授这里,返还一半合同薪酬都是约定俗成的不成文规矩,让正义感强烈的她忍无可忍。

  就快到2010年,濒临退休,M教授也加快了聚敛钱财的步伐。从2009年11月到2010年3月,一共安排K“出差”5次,直到校方发来出差报销单据,K才知道自己已经不知不觉“灵魂出窍”出了几趟“差”。据《产经新闻》6月13日报道,M教授在这一年间的回扣收入达200万日元左右,这些子虚乌有的出差报销费用,不知是否也流入了M教授特有的返金账户。

  “做好死的准备!”

  尽管一直没有配合M教授执行“捞金”计划,但是尚晓芸在研究上非常努力,倒也没有遭到弃用。只是,尚晓芸得到的薪酬越来越少,连参加学会都不给报销交通费用,还经常被无故中断正在研究的课题。M教授处处压制,变相打击。尚晓芸来日本为了一门心思搞研究,不为钱也不为名,所以,一直就这么坚持了下来。

  M教授很快就要退休了,她告诉自己忍耐。但忍耐不是妥协——她从一开始就没有向不正势力妥协,现在更不会被动。平素,M教授的不正行为,尚晓芸都一一记在心里,并保留了假收据、两个不同账簿等证据。她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准备时机成熟就让事件大白于天下,还所有被害研究员一个公平。尚晓芸认为,这样做看似对M教授无情,但道是无情亦有情,可以让M教授清白安度晚年。

媒体披露 校方调查

  2010年 5月,在日本友人的鼓励下,尚晓芸将相关情况透露给了《产经新闻》,6月中旬,《产经新闻》首先披露此事。媒体曝光之后,大阪大学高度重视,迅速做出反应,5月份即成立了以副校长为首的大学调查委员会,开始对M教授“不正经理”案进行调查,并已通报文部科学省。阪大表示,将会在调查结果出来后,第一时间通报关西媒体,并特别致函《东方时报》,阪大大学院还将根据事件真相,修订、完善相关的教授权力监管机制。

  据《产经新闻》6月18日报道,在大学调查委员会启动调查之前,5月27日白天,M教授研究室内的碎纸机碾碎了一红一绿两本存折。从碎纸机里,可以找到印有M教授姓名假名的纸片。但阪大表示,目前正在调查存折的过往记录,这两个被销毁的存折是否就是涉嫌经济不正案的存折,还不能确定。

  M教授本人则声称自己没有任何不正行为,“我怎么可能用这样的方式来销毁如此重要的资料呢?”便不再就此事做出回应。然而,他仍动用在位时的旧有人际关系和学术影响力,多次在公开场合报复尚晓芸。尚晓芸毫不畏惧,借机当众揭露对方画皮,痛陈自己所熟知的对方的种种恶劣行径,让M教授恼羞成怒,常常摔门而出。尚晓芸表示,“我从决定要站出来那一刻起,就做好了死的准备。我要让做了20多年‘小偷’的M教授知道,在金钱之外,还有法律和尊严。”

  目前,尚晓芸已换到大阪大学大学院医学部其他教授的研究室,继续她热爱的学术研究。她的行为,得到周围很多日本教授和友人的支持,他们为她孤身站出来,尊重事实,痛陈真相的精神击节叫好。因为她,大家看到了一个华人知识分子,对独立学术精神的坚持之外,还有在任何环境下都不会褪色的清洁品质和勇气。(本文所涉及人名皆为化名)

  附:日本的大学院研究室研究员·教员制度

  招聘研究员共同研究,是日本各国立、私立的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比较普遍的研究室构成形式,各个学校制度不同,招聘途径及管理方式并不统一。

  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多由教授牵头,按照所研究项目,进行社会公开招聘“特任教员”和“特任研究员”,分为“常勤教员(研究员)”和“非常勤教员(研究员)”两种形式,由教授所在大学为主体与之签订劳务合同,“特任教员”担任学生指导、授课、研究工作,而“特任研究员”则只负责研究,由研究项目资金支付其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和薪酬待遇原则上由大学决定,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教授拥有很大的自由度。

  大阪大学

  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在日本通常被称呼为阪大。

  办学理念:立足地方,延伸世界。

  大阪大学起源于1724年设立的汉学塾怀德堂和1838年由绪方洪庵设立的兰学塾适塾。作为后者的发展在1931年创设了由医学部和理学部组成的大阪帝国大学。作为日本国内的旧制帝国大学的第六所,最初以医学部和理学部开始,创立不久就已“理科的阪大”而崭露头角。

  1947年改称为大阪大学,1949年的学制改革,合并了旧制的大阪高等学校、浪速高等学校和大阪药学专门学校,成为了以理、医、工、文、法经的5个学部和一般教养学部的新制大阪大学。随后,法经学部在1953年分离为法学部和经济学部,医学部也在1955年与1960年分别独立出了药学部和齿学部,并在1961年新设了基础工学部,1972年从文学部独立出了人间科学(人类科学)部,从而确立了现在的10学部体制。

  2004年,根据日本《国立大学法人法》成为国立大学法人。(李雨潭 远藤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