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丛扑去法卡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7:34:30
在笔者的书箱里,有一本64开的小小的连环画——《血染法卡山》。这是笔者1983年寒假用自己的吃冰棍的钱买的(东北人冬天也喜欢吃冰棍,南方朋友不要见怪)。虽然价格只有一毛五分钱,但却可以买三支牛奶冰棍,五支小豆冰棍,还能看一场电影了。这本连环画是笔者当年非常珍爱的,插图逼真精美,战斗情节紧张激烈,让人热血沸腾。有一幅画面令人久久难忘:越军的炮火炸毁了村庄,解放军战士从烈火中抢救出一个小女孩。女孩举着滴血的手问:“叔叔,叔叔,他们打我们,你们怎么不打他们呀?!”战士们眼中喷火,紧握钢枪,只待祖国一声令下。
    打,一定要打!
    1981年5月5日,在152加榴炮、122榴弹炮、76加农炮、107火箭炮的万炮怒吼声中,中国军队发起了收复法卡山之战。
    法卡山位于广西凭祥市上石乡板旺村与越南交界处,由5个山头组成。中越边境走到法卡山这里向南突出一个V字形,法卡山正斜骑在国境线上。5个山头由西北向东南分为1、2、3、4、5号高地。其中1、2号高地在中国境内;3号高地为骑线山脉,国界线从山脊经过;4、5号高地在越南境内。主峰为3号高地,海拔511.3米,其上曾经竖立中越传统边界26号界碑。  
    法卡山的重要性在于,向南20余公里便是越北重镇谅山,沿路山脉基本呈南北走向,山间有公路直通谅山。中国军队控制了法卡山,便能俯瞰谅山以北地区的交通要隘,对越南如芒刺在背。反过来看,距离法卡山西南约3公里便是越南的扣德山,海拔512米。天晴时,在扣德山上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中国境内很远的地方。越军在扣德山上设有炮兵观察哨。如果越军控制了法卡山,便消除了对谅山的威胁,并能进一步前推炮兵观察哨,从而威胁中国境内数十平方公里地区。
    79对越作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全部撤回境内,并没有控制法卡山。越军却卷土重来,于1980年1月占领法卡山,修筑了很多工事,向中国境内打枪打炮,并派出特工队到中国境内不断进行骚扰破坏。忍无可忍之下,中国军队实行拔点作战,重占法卡山。  
法卡山作战从1981年5月5日持续至6月31日,达57天之长。战斗过程之残酷激烈,双方作战意志之坚韧顽强,仅次于79作战和老山之战,远高于罗家坪大山、扣林山、高巴岭、者阴山和八里河东山作战。非常值得书写一笔。
    法卡山之战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步兵攻防和数十次炮战。
    第一次攻防战是1981年5月5日。当时法卡山的形势是1、2号高地为我方占据,越军占据了主峰3号高地和4、5号高地。中国军队的主要作战目标是收复我领土3号高地,并继续前推全部占领越南境内的4、5号高地,巩固法卡山的防御态势,彻底打掉边境越军的前进据点。当时出动了广州军区41军和广西军区边防3师,以边防3师9团2营担负主攻任务。  
    5月5日凌晨6时10分,三个中国炮兵群一齐进行炮火准备,大量摧毁了越军在法卡山上修筑的工事。在炮火转向纵深后,边防3师9团2营4连发起进攻。这次进攻凶猛而迅速,4连官兵冲过雷障后很快拿下了3号高地,然后顺着崭壕向4、5号高地冲击。只用了半个小时,4连就全部占领了法卡山3、4、5号高地,共击毙越军26名,击伤43名。
    第二次攻防战是1981年5月10日。越军在经过数天炮火袭击后,开始向法卡山阵地发动地面反扑。攻击部队为越军步兵337师,在79谅山战役中曾遭我军打击,战斗力在越军部队中属中流。
10日上午,越军进行了猛烈地炮火准备,发射了2000余发炮弹。然后出动一个加强连兵力,在347师坦克营配合下直扑法卡山。守卫阵地的仍是边防3师9团2营4连,进行了坚决阻击,顽强将越军阻挡于阵地前面。中国军队炮兵群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我军炮兵观测指引下,以猛烈地炮火杀伤进攻的越军,又截断越军后续攻击部队,同时压制越军炮火。经一天战斗,共击退越军3次进攻,击毙越军41人,击伤10人,击毁击伤坦克、指挥车、卡车各1辆,击毁加农炮2门和122榴弹炮、迫击炮各1门。战后,4连荣立集体一等功,获得上级授予的“攻如猛虎,守如泰山”锦旗一面。 
    第三次攻防战是1981年5月16日。这是法卡山之战中最激烈而残酷的一次战斗。10日之战后,越军又从谅山方向增调一个步兵团和四个炮兵营到法卡山前线,炮火袭击也愈加频繁和猛烈。16日凌晨3时,越军即对法卡山阵地发起猛攻。其时阵地上我军已由2营5连换下了坚守10天的4连。  
    在整整一天的时间里,越军出动了一个加强团兵力,整班整排,乃至整连规模地发动进攻。攻击方向也分成多路,不顾侧翼我军炮火打击,同时从两侧进攻3、4、5号高地,使我前沿守军只能各自为战而不能互相支援。越军不顾阵地前积尸累累,一波被击退,一波又上。攻击和守卫的双方都表现出了舍生忘死的精神。
    在5号高地上,越军终于突入,与守卫的5连7班9名战士进行了惨烈地肉搏战。双方用匕首、刺刀、枪托、拳头凶猛地厮杀,最后手抠牙咬都用上了,直到同归于尽。5号高地被越军占领。
    4号高地的5连9班在反复争夺中伤亡殆尽,最后也与越军进行了肉搏战,打到最后一人。4号高地也失守了。   
    越军集中兵力冲击3号高地,最近处冲到只有几十米,双方拼命地展开近距离对射。中国军队的炮兵群也用全力进行压制,成排炮火打在越军冲锋的队列中,造成了重大杀伤,终于减弱了越军的攻势。其时3号高地已打成一片焦土,守军只剩7个人且已弹药用尽。在最危急的关头,越军因伤亡过重而不得不暂时退却。而2营6连在连长梁天惠带领下增援上来,终于稳住了3号高地的防守。
    梁天惠抓住越军休整的战机,呼叫后方炮兵群炮火支援,然后组织阵地上的全部兵力进行断然反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全部收复了4号和5号高地。战斗至此,整个法卡山阵地表面植被全部被炸光炸秃,阵地上的工事、掩体、交通壕全部炸平。炸碎的人体组织、炮弹碎片、装备碎片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和血腥味。3号、4号、5号阵地上和法卡山下的山坡、山凹中到处尸体横陈,鲜血浸透了泥土。
    此后至入夜,越军又发动数次小规模进攻,但都被我军炮火粉碎,终于筋疲力尽地收兵了。
    16日的战斗是如此的残酷激烈,短短5个小时内,越军炮兵就向法卡山表面阵地发射炮弹2188发,而中国军队炮群也向越军发射炮弹3651发。越军被击毙323人,被击伤189人。2营也受到很大伤亡,5连阵亡29人,6连阵亡26人,先期撤下转为预备队的4连也阵亡了4人。
   第四次攻防战是1981年5月19日。越军在黑夜以2个连的兵力对法卡山3、4、5号阵地同时进行偷袭。不料被我军哨兵发现,呼唤后方炮兵群予以打击。10分钟即发射炮弹397发,击毙越军35名,干净利落地粉碎了这次进攻。
    第五次攻防战是1981年6月7日。越军又以2个连兵力发动进攻。这次进攻组织得不好,没有从两侧夹攻,而是正面平推。从打法上就落入下风,正好被我军炮火覆盖,显然阵脚已乱。越军官兵虽然英勇,但已失去了5月16日的气势和机遇,以短击长,被击毙击伤100余人,只好停止进攻。   
法卡山的大规模作战至此结束。此后双方又进行了规模不大的间断炮战,我军还粉碎了越军198特工团组织的数次袭扰,彻底巩固了法卡山阵地。
    整个法卡山地区作战,共击毙越军705人,打伤513人,摧毁各种火炮135门,击伤坦克2辆,击毁汽车14台。我军共牺牲154人。战后,攻击和防守都立下殊勋的边防3师9团2营被中央军委授予“法卡山英雄营”荣誉称号。
    十年中越战争结束,两党两国关系正常化,双方重新划定了国界。法卡山1、2号高地属中国,4、5号高地归还越南,3号高地国界划在山顶南沿,竖立起新勘定的1156号界碑,主峰的大部分划给了中国。至2010年初,双方正式交付了法卡山地区的领土管辖权。  
广西自治区政府和广西军区为法卡山之战牺牲的烈士修建了陵园,最初的地址是广西凭祥上石镇上石火车站附近,1986年5月迁到凭祥夏石镇322国道旁边的一座山上。  
    陵园里共埋有154名烈士,其中广西军区边防3师9团烈士136名。全部名单如下: 
杨祖恒 夏昌成 吴坤民 唐光智 朱德武 杨其石 韦泰年 陈维林
林世良 罗开布 王有山 党晓光 李元清 徐考经 陈祖成 管玉安
梁子强 许文勇 潘 宜 李海坤 蔡志强 王东平
田家华 刘新远 易康立 王安生 泰德甫 龙有元 黄正专 梁安龙
张青云 王贵云 邱国华 刘太秋 李新泰 张维扦 邹达华 姜亚木  
韦建明 曾旭才 罗 权 张有兴 连元清 罗 亮  
唐庚荣 黎有东 杨伟才 陈德福 郑元松 邓家贤 杜成内 严伟生
黄容庆 苏安国 张建国 龙宜国 李光银 金昌平 周保永 王和修
韦 军 陈得松 黄仿贵 姚培钦 胡小坚 叶永宁  
廖水清 徐大正 宾春和 段玉生 杨正思 夏子霞 覃明启 植可权  
梁子和 陈正权 熊树胜 周幸福 王幼连 曾远志 黄燕彩 李谭亚
梁海峰 明仕祥 卢秀保 许凤金 苏西德 廖淑华
睦日光 刘海林 周克林 赵望正 尹风光 李庆暖 肖大新 梁树坚
邓当强 姜天福 郑庆林 谭正良 王保顺 高俊震 白培文 黄东朱  
容正雄 周关明 李礼义 祝 明 张 宁 姚达兴  
周友成 李建福 何业军张 强 许满伍 韦陆灵 吴振谋 余绵才
班前锋 叶礼源 马友民 何军强 夏宗金 麦柏根 谭国君 万缅湘
廖孟祥 宋后凡 梁朝庆 张贵冯 赵汝海 郑开雄  
李运林 朱觉先 剪新民 姚新友 谢先晚 覃志川 陈志刚 苏开华
杨昌志 雷忠水 郑占侠 王方成 崔英顺 黄英能 吴万强 英金华
温成荣 陆继刚 罗继广 毛土金 焦炳权 周其永
    另有6名烈士在法卡山地区战斗中负伤,后送南宁303医院,经抢救无效牺牲,被就近安葬于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没有集中安葬回夏石法卡山烈士陵园。他们是:
谭国君、韦升、胡礼安、白培文、黎统庆、吴万强。  
   “生而为国战,死与阵地存!”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吧。在笔者的书箱里,有一本64开的小小的连环画——《血染法卡山》。这是笔者1983年寒假用自己的吃冰棍的钱买的(东北人冬天也喜欢吃冰棍,南方朋友不要见怪)。虽然价格只有一毛五分钱,但却可以买三支牛奶冰棍,五支小豆冰棍,还能看一场电影了。这本连环画是笔者当年非常珍爱的,插图逼真精美,战斗情节紧张激烈,让人热血沸腾。有一幅画面令人久久难忘:越军的炮火炸毁了村庄,解放军战士从烈火中抢救出一个小女孩。女孩举着滴血的手问:“叔叔,叔叔,他们打我们,你们怎么不打他们呀?!”战士们眼中喷火,紧握钢枪,只待祖国一声令下。
    打,一定要打!
    1981年5月5日,在152加榴炮、122榴弹炮、76加农炮、107火箭炮的万炮怒吼声中,中国军队发起了收复法卡山之战。
    法卡山位于广西凭祥市上石乡板旺村与越南交界处,由5个山头组成。中越边境走到法卡山这里向南突出一个V字形,法卡山正斜骑在国境线上。5个山头由西北向东南分为1、2、3、4、5号高地。其中1、2号高地在中国境内;3号高地为骑线山脉,国界线从山脊经过;4、5号高地在越南境内。主峰为3号高地,海拔511.3米,其上曾经竖立中越传统边界26号界碑。  
    法卡山的重要性在于,向南20余公里便是越北重镇谅山,沿路山脉基本呈南北走向,山间有公路直通谅山。中国军队控制了法卡山,便能俯瞰谅山以北地区的交通要隘,对越南如芒刺在背。反过来看,距离法卡山西南约3公里便是越南的扣德山,海拔512米。天晴时,在扣德山上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中国境内很远的地方。越军在扣德山上设有炮兵观察哨。如果越军控制了法卡山,便消除了对谅山的威胁,并能进一步前推炮兵观察哨,从而威胁中国境内数十平方公里地区。
    79对越作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全部撤回境内,并没有控制法卡山。越军却卷土重来,于1980年1月占领法卡山,修筑了很多工事,向中国境内打枪打炮,并派出特工队到中国境内不断进行骚扰破坏。忍无可忍之下,中国军队实行拔点作战,重占法卡山。  
法卡山作战从1981年5月5日持续至6月31日,达57天之长。战斗过程之残酷激烈,双方作战意志之坚韧顽强,仅次于79作战和老山之战,远高于罗家坪大山、扣林山、高巴岭、者阴山和八里河东山作战。非常值得书写一笔。
    法卡山之战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步兵攻防和数十次炮战。
    第一次攻防战是1981年5月5日。当时法卡山的形势是1、2号高地为我方占据,越军占据了主峰3号高地和4、5号高地。中国军队的主要作战目标是收复我领土3号高地,并继续前推全部占领越南境内的4、5号高地,巩固法卡山的防御态势,彻底打掉边境越军的前进据点。当时出动了广州军区41军和广西军区边防3师,以边防3师9团2营担负主攻任务。  
    5月5日凌晨6时10分,三个中国炮兵群一齐进行炮火准备,大量摧毁了越军在法卡山上修筑的工事。在炮火转向纵深后,边防3师9团2营4连发起进攻。这次进攻凶猛而迅速,4连官兵冲过雷障后很快拿下了3号高地,然后顺着崭壕向4、5号高地冲击。只用了半个小时,4连就全部占领了法卡山3、4、5号高地,共击毙越军26名,击伤43名。
    第二次攻防战是1981年5月10日。越军在经过数天炮火袭击后,开始向法卡山阵地发动地面反扑。攻击部队为越军步兵337师,在79谅山战役中曾遭我军打击,战斗力在越军部队中属中流。
10日上午,越军进行了猛烈地炮火准备,发射了2000余发炮弹。然后出动一个加强连兵力,在347师坦克营配合下直扑法卡山。守卫阵地的仍是边防3师9团2营4连,进行了坚决阻击,顽强将越军阻挡于阵地前面。中国军队炮兵群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我军炮兵观测指引下,以猛烈地炮火杀伤进攻的越军,又截断越军后续攻击部队,同时压制越军炮火。经一天战斗,共击退越军3次进攻,击毙越军41人,击伤10人,击毁击伤坦克、指挥车、卡车各1辆,击毁加农炮2门和122榴弹炮、迫击炮各1门。战后,4连荣立集体一等功,获得上级授予的“攻如猛虎,守如泰山”锦旗一面。 
    第三次攻防战是1981年5月16日。这是法卡山之战中最激烈而残酷的一次战斗。10日之战后,越军又从谅山方向增调一个步兵团和四个炮兵营到法卡山前线,炮火袭击也愈加频繁和猛烈。16日凌晨3时,越军即对法卡山阵地发起猛攻。其时阵地上我军已由2营5连换下了坚守10天的4连。  
    在整整一天的时间里,越军出动了一个加强团兵力,整班整排,乃至整连规模地发动进攻。攻击方向也分成多路,不顾侧翼我军炮火打击,同时从两侧进攻3、4、5号高地,使我前沿守军只能各自为战而不能互相支援。越军不顾阵地前积尸累累,一波被击退,一波又上。攻击和守卫的双方都表现出了舍生忘死的精神。
    在5号高地上,越军终于突入,与守卫的5连7班9名战士进行了惨烈地肉搏战。双方用匕首、刺刀、枪托、拳头凶猛地厮杀,最后手抠牙咬都用上了,直到同归于尽。5号高地被越军占领。
    4号高地的5连9班在反复争夺中伤亡殆尽,最后也与越军进行了肉搏战,打到最后一人。4号高地也失守了。   
    越军集中兵力冲击3号高地,最近处冲到只有几十米,双方拼命地展开近距离对射。中国军队的炮兵群也用全力进行压制,成排炮火打在越军冲锋的队列中,造成了重大杀伤,终于减弱了越军的攻势。其时3号高地已打成一片焦土,守军只剩7个人且已弹药用尽。在最危急的关头,越军因伤亡过重而不得不暂时退却。而2营6连在连长梁天惠带领下增援上来,终于稳住了3号高地的防守。
    梁天惠抓住越军休整的战机,呼叫后方炮兵群炮火支援,然后组织阵地上的全部兵力进行断然反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全部收复了4号和5号高地。战斗至此,整个法卡山阵地表面植被全部被炸光炸秃,阵地上的工事、掩体、交通壕全部炸平。炸碎的人体组织、炮弹碎片、装备碎片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和血腥味。3号、4号、5号阵地上和法卡山下的山坡、山凹中到处尸体横陈,鲜血浸透了泥土。
    此后至入夜,越军又发动数次小规模进攻,但都被我军炮火粉碎,终于筋疲力尽地收兵了。
    16日的战斗是如此的残酷激烈,短短5个小时内,越军炮兵就向法卡山表面阵地发射炮弹2188发,而中国军队炮群也向越军发射炮弹3651发。越军被击毙323人,被击伤189人。2营也受到很大伤亡,5连阵亡29人,6连阵亡26人,先期撤下转为预备队的4连也阵亡了4人。
   第四次攻防战是1981年5月19日。越军在黑夜以2个连的兵力对法卡山3、4、5号阵地同时进行偷袭。不料被我军哨兵发现,呼唤后方炮兵群予以打击。10分钟即发射炮弹397发,击毙越军35名,干净利落地粉碎了这次进攻。
    第五次攻防战是1981年6月7日。越军又以2个连兵力发动进攻。这次进攻组织得不好,没有从两侧夹攻,而是正面平推。从打法上就落入下风,正好被我军炮火覆盖,显然阵脚已乱。越军官兵虽然英勇,但已失去了5月16日的气势和机遇,以短击长,被击毙击伤100余人,只好停止进攻。   
法卡山的大规模作战至此结束。此后双方又进行了规模不大的间断炮战,我军还粉碎了越军198特工团组织的数次袭扰,彻底巩固了法卡山阵地。
    整个法卡山地区作战,共击毙越军705人,打伤513人,摧毁各种火炮135门,击伤坦克2辆,击毁汽车14台。我军共牺牲154人。战后,攻击和防守都立下殊勋的边防3师9团2营被中央军委授予“法卡山英雄营”荣誉称号。
    十年中越战争结束,两党两国关系正常化,双方重新划定了国界。法卡山1、2号高地属中国,4、5号高地归还越南,3号高地国界划在山顶南沿,竖立起新勘定的1156号界碑,主峰的大部分划给了中国。至2010年初,双方正式交付了法卡山地区的领土管辖权。  
广西自治区政府和广西军区为法卡山之战牺牲的烈士修建了陵园,最初的地址是广西凭祥上石镇上石火车站附近,1986年5月迁到凭祥夏石镇322国道旁边的一座山上。  
    陵园里共埋有154名烈士,其中广西军区边防3师9团烈士136名。全部名单如下: 
杨祖恒 夏昌成 吴坤民 唐光智 朱德武 杨其石 韦泰年 陈维林
林世良 罗开布 王有山 党晓光 李元清 徐考经 陈祖成 管玉安
梁子强 许文勇 潘 宜 李海坤 蔡志强 王东平
田家华 刘新远 易康立 王安生 泰德甫 龙有元 黄正专 梁安龙
张青云 王贵云 邱国华 刘太秋 李新泰 张维扦 邹达华 姜亚木  
韦建明 曾旭才 罗 权 张有兴 连元清 罗 亮  
唐庚荣 黎有东 杨伟才 陈德福 郑元松 邓家贤 杜成内 严伟生
黄容庆 苏安国 张建国 龙宜国 李光银 金昌平 周保永 王和修
韦 军 陈得松 黄仿贵 姚培钦 胡小坚 叶永宁  
廖水清 徐大正 宾春和 段玉生 杨正思 夏子霞 覃明启 植可权  
梁子和 陈正权 熊树胜 周幸福 王幼连 曾远志 黄燕彩 李谭亚
梁海峰 明仕祥 卢秀保 许凤金 苏西德 廖淑华
睦日光 刘海林 周克林 赵望正 尹风光 李庆暖 肖大新 梁树坚
邓当强 姜天福 郑庆林 谭正良 王保顺 高俊震 白培文 黄东朱  
容正雄 周关明 李礼义 祝 明 张 宁 姚达兴  
周友成 李建福 何业军张 强 许满伍 韦陆灵 吴振谋 余绵才
班前锋 叶礼源 马友民 何军强 夏宗金 麦柏根 谭国君 万缅湘
廖孟祥 宋后凡 梁朝庆 张贵冯 赵汝海 郑开雄  
李运林 朱觉先 剪新民 姚新友 谢先晚 覃志川 陈志刚 苏开华
杨昌志 雷忠水 郑占侠 王方成 崔英顺 黄英能 吴万强 英金华
温成荣 陆继刚 罗继广 毛土金 焦炳权 周其永
    另有6名烈士在法卡山地区战斗中负伤,后送南宁303医院,经抢救无效牺牲,被就近安葬于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没有集中安葬回夏石法卡山烈士陵园。他们是:
谭国君、韦升、胡礼安、白培文、黎统庆、吴万强。  
   “生而为国战,死与阵地存!”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