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前警界高官强奸14岁少女20年后获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42:56
1990年,印度14岁网球少女卢奇卡 吉尔霍特拉被前警界高官拉托尔强奸。法庭宣判后,拉托尔的妻子兼律师阿巴向旁遮普和哈里亚纳高等法院提出保释拉托尔的请求,但法院决定就这一请求在28日举行听证会。

  1990年,印度14岁网球少女卢奇卡 吉尔霍特拉被前警界高官拉托尔强奸。此后20年间,卢奇卡的家人不断为女儿打官司,而拉托尔不仅未被判刑,还在警界一路高升。25日,旁遮普和哈里亚纳高等法院宣读了长达103页的判决书,现年68岁的拉托尔被判18个月监禁,这桩关系印度司法形象的案件在事发20年后尘埃落定。

  强奸14岁少女仍获高升

  据印度媒体报道,拉托尔被控于1990年强暴了年仅14岁的少女卢奇卡 吉尔霍特拉。卢奇卡曾是一名颇具天赋的网球选手,她却在1993年自杀。卢奇卡的家人称,卢奇卡是由于在提起诉讼后遭到拉托尔的迫害和骚扰而自杀的。卢奇卡死后,她的父母搬离此前所居住的昌迪加尔市,开始艰难的诉讼之路。

  与此同时,拉托尔却继续过着舒适的生活,并在警界一路高升担任哈里亚纳邦警察局长。

  在经过漫长的审讯后,昌迪加尔市法院于2009年12月判处拉托尔强奸罪名成立,入狱6个月。这一判决在印度社会引发普遍愤怒,多数人认为法院的判决过轻。

  因年龄大获刑18个月

  拉托尔对这一判决表示不服,并向旁遮普和哈里亚纳高等法院提起上诉。25日,该法院驳回了拉托尔的上诉请求,并增加了拉托尔的刑期。审理此案的法官古尔比尔 辛格指出,拉托尔应当被判处法律规定的最长刑期,但考虑到拉托尔的年龄、身体状况、在警界服务取得的成绩,因此只在原有6个月刑期的基础上再加刑1年。

  辛格还指出,20年来,此案的每位证人几乎都受到了来自拉托尔的压力,这些证人除了面临各种形式的指控,有的还曾遭到警方追捕。

  法庭宣判后,拉托尔的妻子兼律师阿巴向旁遮普和哈里亚纳高等法院提出保释拉托尔的请求,但法院决定就这一请求在28日举行听证会。

  判决令法律赢得民心

  据悉,有关当局还在调查拉托尔试图谋杀等罪名。如果所有的罪名成立,拉托尔可能将面临最高达10年的刑期。拉托尔获得的总统警察奖章已经被收回。

  卢奇卡的律师巴拉德瓦杰表示,25日的裁决是“历史性”的,将有助于增加普通人对司法体系的信心。(马晶)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5/27/c_12146211.htm1990年,印度14岁网球少女卢奇卡 吉尔霍特拉被前警界高官拉托尔强奸。法庭宣判后,拉托尔的妻子兼律师阿巴向旁遮普和哈里亚纳高等法院提出保释拉托尔的请求,但法院决定就这一请求在28日举行听证会。

  1990年,印度14岁网球少女卢奇卡 吉尔霍特拉被前警界高官拉托尔强奸。此后20年间,卢奇卡的家人不断为女儿打官司,而拉托尔不仅未被判刑,还在警界一路高升。25日,旁遮普和哈里亚纳高等法院宣读了长达103页的判决书,现年68岁的拉托尔被判18个月监禁,这桩关系印度司法形象的案件在事发20年后尘埃落定。

  强奸14岁少女仍获高升

  据印度媒体报道,拉托尔被控于1990年强暴了年仅14岁的少女卢奇卡 吉尔霍特拉。卢奇卡曾是一名颇具天赋的网球选手,她却在1993年自杀。卢奇卡的家人称,卢奇卡是由于在提起诉讼后遭到拉托尔的迫害和骚扰而自杀的。卢奇卡死后,她的父母搬离此前所居住的昌迪加尔市,开始艰难的诉讼之路。

  与此同时,拉托尔却继续过着舒适的生活,并在警界一路高升担任哈里亚纳邦警察局长。

  在经过漫长的审讯后,昌迪加尔市法院于2009年12月判处拉托尔强奸罪名成立,入狱6个月。这一判决在印度社会引发普遍愤怒,多数人认为法院的判决过轻。

  因年龄大获刑18个月

  拉托尔对这一判决表示不服,并向旁遮普和哈里亚纳高等法院提起上诉。25日,该法院驳回了拉托尔的上诉请求,并增加了拉托尔的刑期。审理此案的法官古尔比尔 辛格指出,拉托尔应当被判处法律规定的最长刑期,但考虑到拉托尔的年龄、身体状况、在警界服务取得的成绩,因此只在原有6个月刑期的基础上再加刑1年。

  辛格还指出,20年来,此案的每位证人几乎都受到了来自拉托尔的压力,这些证人除了面临各种形式的指控,有的还曾遭到警方追捕。

  法庭宣判后,拉托尔的妻子兼律师阿巴向旁遮普和哈里亚纳高等法院提出保释拉托尔的请求,但法院决定就这一请求在28日举行听证会。

  判决令法律赢得民心

  据悉,有关当局还在调查拉托尔试图谋杀等罪名。如果所有的罪名成立,拉托尔可能将面临最高达10年的刑期。拉托尔获得的总统警察奖章已经被收回。

  卢奇卡的律师巴拉德瓦杰表示,25日的裁决是“历史性”的,将有助于增加普通人对司法体系的信心。(马晶)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5/27/c_12146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