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发时速4000公里新磁浮 将采用真空管道(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2:37:57
<br /><br />晨报驻京记者 郭翔鹤实习生 张冰玉 杨滟湫

  目前,人类采用的高速远程客运工具以飞机为主,民航客机的运营速度约为每小时1000公里。对于5000公里以上的远程旅行来说,乘飞机旅行耗费的时间、经济成本惊人,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今年爆发的冰岛火山灰危机,以及连续不断的空难事件,更让人们意识到了民航系统的缺陷。

  然而,部分中美科学家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一种最低时速4000公里、能耗不到民航客机1/10、噪音和废气污染及事故率接近于零的新型交通工具——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已呼之欲出。作为新一代磁悬浮列车,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将把北京与华盛顿纳入两小时交通圈,用数小时完成环球旅行已经成为科学家近期努力的目标。

  中国在此项研究中已经走在世界前列,2007年,该项目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张耀平教授等专家申请的大量相关专利已被受理,一场交通运输革命已经迫在眉睫。

  新磁悬浮不惧环境影响

  晨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04年12月29日,一场有八名“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多名国内权威专家出席的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低调召开。众多学界权威参与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简而言之,就是建造一条与外部空气隔绝的管道,将管内抽为真空后,在其中运行磁悬浮列车等交通工具,由于没有空气摩擦的阻碍,列车将运行至令人瞠目结舌的高速,大大缩短地球表面任意地点间的时空阻隔。管道由于是密封的,因此可以在海底及气候恶劣地区运行而不受任何影响。

  身兼“两院”院士殊荣的沈志云在会上指出,任何一种地面交通工具,不管是否悬浮,商业运营速度都不宜超过每小时400公里,否则能耗大、噪音超标,难以被市场接受,这是由稠密大气层决定的。但超高速是21世纪地面高速交通的需求,真空(或低压)管道式地面交通达到超高速的唯一途径,真空管道将是不可回避的选择。

  沈志云提出,我国应将目标定位在发展每小时600-1000公里超高速地面交通,分四个阶段推行,2020-2030年实现运营。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虽然未参加此次会议,但他向大会提交了他的书面意见。他认为,在石油能源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开展超高速磁悬浮列车技术的研究更具特殊意义。他通过技术分析指出,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研发,在真空度问题上并不会存在原则性困难。

  理论上可达2万公里时速

  晨报记者获悉,首先将真空管道磁悬浮概念引进中国的科学家,是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的张耀平,在2007年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真空管道高速磁浮交通基 础 研 究 ”(项 目 编 号 :50678152)后,他的研究得到了政府层面的资助。在陕西省有关方面支持下,他目前调至该省西京学院,专门组建了真空管道运输研究所,正全力推进这一“运输革命”进入现实。

  张耀平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介绍,最早提出真空管道磁悬浮运输概念的,是美国兰德咨询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真正将这一运输方式落实为图纸的,是美国佛罗里达州机械工程师戴睿·奥斯特(Daryl Oster),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设计,戴睿于1999 年在美申请获得真空管道运输(ETT)系统发明专利。

  2001年,与戴睿相识并成为密友的张耀平将这项技术首次引进中国。2002年,戴睿和妻子前往中国,帮助张耀平和同事在西南交通大学组建了专门研究机构。经过多年努力,张耀平的研究获得了中国学界和政府全方位的支持,他认为,目前这项技术所需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院士大会上专家们提出的每小时600-1000公里时速,是一个保守的对外口径,实际上所有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这一运输方式的常规运行速度定位为每小时4000公里,经过技术改进,每小时6500公里是一个中期目标。虽现在不宜提得太高,但只要磁悬浮列车改进之后,克服技术障碍,那就相当于一颗卫星。近日我在与一名长江学者及其研究生座谈时,他们提出,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理路极限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要达到每小时2万公里是可以实现的。”

  张耀平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目前在各国研究者中研究进度最快。如果国家能将这项技术上升到三峡工程、长征火箭这样的国家高度,统筹资金、技术,就能在21世纪运输革命中占得先机。

  带来交通运输划时代变革

  戴睿和张耀平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真空管道磁悬浮技术的意义,类似于当初蒸汽机取代马力,将带来划时代的变革。民航、铁路运输将被大面积取代,人类将进入更清洁、高效的旅行时代。

  张耀平介绍,近年来自己的团队已经连续申请了许多专利,已经克服了真空管道在建设中的实际障碍。“例如,管道与管道之间的接头处,必须密封严实。另外,管道沿线有许多抽气泵站,还要为维修、检查以及紧急情况预留能打开的开口,在真空管道运输系统正常工作时,这些开口都密闭,必须保证不漏气。在沿线各车站车辆进出主管道的空气锁部位, 系统连续运行时少量漏气不可避免,但闭合时的密封一定要可靠,达到相应的密封要求。管道中是真空状态,而在其中运行的磁浮车辆中必须是适宜人乘坐的大气环境,因此车辆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

  为了解决建造和运行中的难题,张耀平和他的团队日以继夜地工作,“真空管道中的隔离室”、“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中磁悬浮车与车站间的对接装置”、“一种用于真空管道系统中的密封门”、“真空管道高速交通运行抽气系统”等专利相继问世。

  张耀平认为,目前科研项目唯一的需要,就是要从国家层面统筹建造第一条实验线路,“要有建设三峡大坝和开发大飞机、长征火箭项目的魄力,这个项目无法由某一高校、公司或单位单独完成,但一旦完成,中国将在技术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sd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hnw.cc">
<link href="http://sdw.cc/q.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hnw.cc/w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br /><br />晨报驻京记者 郭翔鹤实习生 张冰玉 杨滟湫

  目前,人类采用的高速远程客运工具以飞机为主,民航客机的运营速度约为每小时1000公里。对于5000公里以上的远程旅行来说,乘飞机旅行耗费的时间、经济成本惊人,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今年爆发的冰岛火山灰危机,以及连续不断的空难事件,更让人们意识到了民航系统的缺陷。

  然而,部分中美科学家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一种最低时速4000公里、能耗不到民航客机1/10、噪音和废气污染及事故率接近于零的新型交通工具——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已呼之欲出。作为新一代磁悬浮列车,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将把北京与华盛顿纳入两小时交通圈,用数小时完成环球旅行已经成为科学家近期努力的目标。

  中国在此项研究中已经走在世界前列,2007年,该项目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张耀平教授等专家申请的大量相关专利已被受理,一场交通运输革命已经迫在眉睫。

  新磁悬浮不惧环境影响

  晨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04年12月29日,一场有八名“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多名国内权威专家出席的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低调召开。众多学界权威参与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简而言之,就是建造一条与外部空气隔绝的管道,将管内抽为真空后,在其中运行磁悬浮列车等交通工具,由于没有空气摩擦的阻碍,列车将运行至令人瞠目结舌的高速,大大缩短地球表面任意地点间的时空阻隔。管道由于是密封的,因此可以在海底及气候恶劣地区运行而不受任何影响。

  身兼“两院”院士殊荣的沈志云在会上指出,任何一种地面交通工具,不管是否悬浮,商业运营速度都不宜超过每小时400公里,否则能耗大、噪音超标,难以被市场接受,这是由稠密大气层决定的。但超高速是21世纪地面高速交通的需求,真空(或低压)管道式地面交通达到超高速的唯一途径,真空管道将是不可回避的选择。

  沈志云提出,我国应将目标定位在发展每小时600-1000公里超高速地面交通,分四个阶段推行,2020-2030年实现运营。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虽然未参加此次会议,但他向大会提交了他的书面意见。他认为,在石油能源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开展超高速磁悬浮列车技术的研究更具特殊意义。他通过技术分析指出,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研发,在真空度问题上并不会存在原则性困难。

  理论上可达2万公里时速

  晨报记者获悉,首先将真空管道磁悬浮概念引进中国的科学家,是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的张耀平,在2007年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真空管道高速磁浮交通基 础 研 究 ”(项 目 编 号 :50678152)后,他的研究得到了政府层面的资助。在陕西省有关方面支持下,他目前调至该省西京学院,专门组建了真空管道运输研究所,正全力推进这一“运输革命”进入现实。

  张耀平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介绍,最早提出真空管道磁悬浮运输概念的,是美国兰德咨询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真正将这一运输方式落实为图纸的,是美国佛罗里达州机械工程师戴睿·奥斯特(Daryl Oster),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设计,戴睿于1999 年在美申请获得真空管道运输(ETT)系统发明专利。

  2001年,与戴睿相识并成为密友的张耀平将这项技术首次引进中国。2002年,戴睿和妻子前往中国,帮助张耀平和同事在西南交通大学组建了专门研究机构。经过多年努力,张耀平的研究获得了中国学界和政府全方位的支持,他认为,目前这项技术所需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院士大会上专家们提出的每小时600-1000公里时速,是一个保守的对外口径,实际上所有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这一运输方式的常规运行速度定位为每小时4000公里,经过技术改进,每小时6500公里是一个中期目标。虽现在不宜提得太高,但只要磁悬浮列车改进之后,克服技术障碍,那就相当于一颗卫星。近日我在与一名长江学者及其研究生座谈时,他们提出,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理路极限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要达到每小时2万公里是可以实现的。”

  张耀平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目前在各国研究者中研究进度最快。如果国家能将这项技术上升到三峡工程、长征火箭这样的国家高度,统筹资金、技术,就能在21世纪运输革命中占得先机。

  带来交通运输划时代变革

  戴睿和张耀平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真空管道磁悬浮技术的意义,类似于当初蒸汽机取代马力,将带来划时代的变革。民航、铁路运输将被大面积取代,人类将进入更清洁、高效的旅行时代。

  张耀平介绍,近年来自己的团队已经连续申请了许多专利,已经克服了真空管道在建设中的实际障碍。“例如,管道与管道之间的接头处,必须密封严实。另外,管道沿线有许多抽气泵站,还要为维修、检查以及紧急情况预留能打开的开口,在真空管道运输系统正常工作时,这些开口都密闭,必须保证不漏气。在沿线各车站车辆进出主管道的空气锁部位, 系统连续运行时少量漏气不可避免,但闭合时的密封一定要可靠,达到相应的密封要求。管道中是真空状态,而在其中运行的磁浮车辆中必须是适宜人乘坐的大气环境,因此车辆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

  为了解决建造和运行中的难题,张耀平和他的团队日以继夜地工作,“真空管道中的隔离室”、“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中磁悬浮车与车站间的对接装置”、“一种用于真空管道系统中的密封门”、“真空管道高速交通运行抽气系统”等专利相继问世。

  张耀平认为,目前科研项目唯一的需要,就是要从国家层面统筹建造第一条实验线路,“要有建设三峡大坝和开发大飞机、长征火箭项目的魄力,这个项目无法由某一高校、公司或单位单独完成,但一旦完成,中国将在技术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sd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hnw.cc">
<link href="http://sdw.cc/q.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hnw.cc/w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太科幻了,有生之年能看到吗?
技术上难点不多,关键是钱吧。技术上无非是一个又一个密封压力容器类型的钢制管道和一个个闸门,闸门由电脑控制,顺次提前打开,车子过去后再一个个关闭抽真空。
旧话重提    “电磁轨道发射货物飞船”
时速4000公里新磁浮!{:3_92:}
骗钱工程,有本事先做到亚音速了再说
个人估计成本可能比飞机高很多,没有经济价值.
谁能算一下用人体承受合理的加速度要到这个时速需多少时间?
技术早就不成问题,缺的是经济性。
让我想起了高达里的质量加速器
骗钱工程,只能拿个方案,从从工程造价来讲,天文数字,其次如要发挥超高速,只能是很长的历程才能达到以上速度,另外无法跟现有交通对接。
这玩艺放在月球合适,管道都不用了。放在地球上就是纯扯淡!
happywar 发表于 2010-5-24 22:12


    简单算下 4KM/H大约是1111m/s  300KM/H级的crh2c启动加速度 大概是0.4-0.5m/s 也就是2222秒
冰刃 发表于 2010-5-24 22:38


   这就是说要加速40分钟?{:3_79:}
现在都有人嫌CRH加速的推背感太强 所以如果是磁悬浮 这个持续加速度只能更低
太科幻了,造出来干什么用的?貌似太空专用科技……在地球上建,这个价格……

谁能算一下用人体承受合理的加速度要到这个时速需多少时间?
happywar 发表于 2010-5-24 22:12

理论上:4000KM/H=1111M/S
普通人至少可以承受1G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叠加后总加速度1.4G)。1G=9.8M/S^2

    加速时间1111/9.8=113.36(S)

大约两分钟。
谁能算一下用人体承受合理的加速度要到这个时速需多少时间?
happywar 发表于 2010-5-24 22:12

理论上:4000KM/H=1111M/S
普通人至少可以承受1G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叠加后总加速度1.4G)。1G=9.8M/S^2

    加速时间1111/9.8=113.36(S)

大约两分钟。


这样的速度,一旦出一点程序和设备的问题,速度减不下来,这个动能........管道尽头等待旅客们的估计和一次小型核爆炸相仿。
当然,也可以在管道末端做成弯曲向天,一旦无法减速就把旅客直接射到轨道上去,免费太空游

这样的速度,一旦出一点程序和设备的问题,速度减不下来,这个动能........管道尽头等待旅客们的估计和一次小型核爆炸相仿。
当然,也可以在管道末端做成弯曲向天,一旦无法减速就把旅客直接射到轨道上去,免费太空游
一千多米每秒的速度,距离管壁顶多0.1米。很好很强大,我可不敢坐……
sarchiel 发表于 2010-5-24 23:57
早呢。别看牛吹的震天响,这个工程量和技术难度……等弄出来的时候我们这代人还在不在都是个问题。


我倒是觉得技术问题很严重,比飞机危险多了

你列车前进方向总会和轨道有点点偏差,需要反馈的机制去修正列车的前进方向,这么高速度,与管壁距离余量却这么小,什么样的机制可以做到?
磁浮的力能不能做到及时的方向修正恐怕很难说,做不到的结果就是撞壁,车毁人亡。

技术早就不成问题,缺的是经济性。
百臂巨人 发表于 2010-5-24 22:13


我倒是觉得技术问题很严重,比飞机危险多了

你列车前进方向总会和轨道有点点偏差,需要反馈的机制去修正列车的前进方向,这么高速度,与管壁距离余量却这么小,什么样的机制可以做到?
磁浮的力能不能做到及时的方向修正恐怕很难说,做不到的结果就是撞壁,车毁人亡。

技术早就不成问题,缺的是经济性。
百臂巨人 发表于 2010-5-24 22:13
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可以发射火箭。。
01272064 发表于 2010-5-25 00:01
01272064 发表于 2010-5-24 23:46


看来你是不打算让小孩 老人 妇女坐这车了
用作地面的交通系统不太可行,因为管道太长了,投资维护都成问题,速度又高,出点问题没发收拾。
但可以用于发射航天器:
在地面建个环行的水平真空管道,类似欧洲的粒子加速器,该水平管道一处和一垂直的管道连接。航天器在管道中被多次加速,达到发射速度后,进入垂直管道,发射到太空。航天器的轨道由初始发射速度决定。
冰刃 发表于 2010-5-25 00:28
能在1G重力下长时间直立行动的人,不能在固定的坐卧位置上承受2分钟胸/背方向的1.4个G么?

不能自主的婴儿和某些特定疾患的病人可能有危险,不过没必要扩大到小孩老人妇女这么大范围吧。
bossq 发表于 2010-5-25 00:31

航天器一旦出了管道将面对极大的空气阻力。
前面文章说了,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理论极限只是第一宇宙速度,显然不够发射卫星。
除非管道出口就在太空里。
老大,要是地震了怎么办?
这个是不是人间大炮的概念呀。
先做一段实验线路吧,就从北京八达岭到天安门吧
可以用来搞货运
真空小口径货运管道
白云居士 发表于 2010-5-24 23:53


    {:chan:},太搞笑了,不过好像速度不够?就像玩过山车最后飞出去了...
这个以后上月球才用得着

谁能算一下用人体承受合理的加速度要到这个时速需多少时间?
happywar 发表于 2010-5-24 22:12



    大部分正常人1G加速度还是没问题的(病残人除外),4000km/h大概2分钟就能加速到。

如果加到2到3G,大多数人也是基本可以承受的。
谁能算一下用人体承受合理的加速度要到这个时速需多少时间?
happywar 发表于 2010-5-24 22:12



    大部分正常人1G加速度还是没问题的(病残人除外),4000km/h大概2分钟就能加速到。

如果加到2到3G,大多数人也是基本可以承受的。
技术上有可能实现,有磁悬浮基础的话难度应该不是太大.
但是人能承受的加速度是有限的,那么速度提高到4000公里每小时的过程,和速度由4000公里每小时降到0的过程就要很长.就算是只停省会和大城市,那么恐怕刚刚达到最高速度就要减速,这样做意义不大.还不如速度低一点.能有1000-2000公里就合理了.无需更高速度.除非是由中国南北,东西端点的直达车.
科幻啊!现在赶快养个乌龟,到时候烧纸信下来……
4000公里不需要了,有1000公里就够了
这个做货运岂不是更棒,要做成全地下的,所有宝贝玩意儿都能瞬间机动啊。
客运就算了,你散步都能到的地方,非要开个跑车,太浪费了。


网上搜了一下,沈志云4月22日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高速铁路的再提速呢?沈院士提到了一个新的思路,即真空管道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沈院士列举了一组数据:在0.05-0.2个标准大气压下,我们的地面轨道交通是可以实现400-1000km/h的时速的。1000km/h是个什么概念,就相当于客运飞机贴地运行的速度,虽然有着这样美好的愿景,但是高真空真正要实现起来,还得等上很长的一段时间。

哪有什么4000km/h?而且只是一个思路而已,那里说就要研发了?放卫星也不能满口胡说啊。

网上搜了一下,沈志云4月22日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高速铁路的再提速呢?沈院士提到了一个新的思路,即真空管道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沈院士列举了一组数据:在0.05-0.2个标准大气压下,我们的地面轨道交通是可以实现400-1000km/h的时速的。1000km/h是个什么概念,就相当于客运飞机贴地运行的速度,虽然有着这样美好的愿景,但是高真空真正要实现起来,还得等上很长的一段时间。

哪有什么4000km/h?而且只是一个思路而已,那里说就要研发了?放卫星也不能满口胡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