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41:07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0-04/19/c_1241548.htm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策
2010年04月19日 08:29:06  来源: 新华网-瞭望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 推荐:         】

--专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

    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下一阶段综治工作的核心要务

    上海世博会开幕在即,日前,中央综治办在上海市召开华东六省一市综治部门世博安保协作会议,交流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华东六省一市综治部门世博安保协作工作机制,推动落实环沪“护城河”工程各项措施。

    “与世博安保措施不断完善同步,广州亚运会的安保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指出:“今年,全国各级综治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大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努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确保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安全顺利举办,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高度重视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瞭望》:请问当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陈冀平:这些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许多有利条件,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突出问题,妥善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人民内部矛盾高发多发,而且矛盾的关联性、聚合性、复杂性、敏感性和对抗性明显增强,处理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农村征地、城市拆迁、医患纠纷、环境污染、“三农”问题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升幅较大,聚众下访问题突出,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各类人员进一步增多。

    另一方面,我们与“东突”、“疆独”、“藏独”等分裂势力以及境内外反华势力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2009年,西藏及其他藏区总体稳定,但境内外“藏独”势力渗透破坏活动不断加剧,对一些寺院及僧俗群众的影响仍比较突出,进行分裂破坏活动的图谋和现实威胁还继续存在,各种捣乱滋扰活动时有发生。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后,一些“三股势力”分子逃避打击并伺机捣乱破坏,活动方式更加隐蔽,对我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构成一定威胁。同时,境内外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直在利用乌鲁木齐“7·5”事件蓄意煽动,妄图进一步挑起我民族矛盾。

    《瞭望》: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社会治安总体状况?

    陈冀平: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刑事犯罪高发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但基本处于可控状态。目前,经济、就业等层面促动犯罪增长的因素还难以消除,刑事犯罪高发的态势在短期之内还难以改变。

    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犯罪等经济类犯罪集中显现,盗窃、诈骗等侵财类犯罪明显增多,是导致刑事犯罪案件总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的重要因素。

    首先,2009年,大量潜在的金融犯罪活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集中显现,金融犯罪案件急剧增多,拉动了经济犯罪案件的大幅上升。公安机关所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历年来首次突破10万起,同比上升23.3%,升幅创近年来新高。一是假币犯罪形势严峻。二是涉众型经济犯罪突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金融犯罪激增。三是金融诈骗渗入普通群众日常生活。其中以信用卡诈骗最为突出,特别是通过在银行柜员机安装摄像头窃取密码并复制银行卡的方式,作案隐蔽,打击处理难,给群众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其次,“两抢一盗”和诈骗等侵财犯罪高发,诈骗犯罪首次超过抢劫案件成为数量第二多的侵财犯罪案件。 2009年,全国公安机关所立“两抢一盗”等侵财犯罪案件同比上升15.1%,占刑事案件总体增量的91.2%,直接拉动了刑事犯罪案件的整体走高。

    第三,严重暴力犯罪总体平稳。2009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杀人、放火、伤害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同比上升4.8%,呈现出“冲高回落”的走势。

    第四,治安案件升幅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治安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展,公安机关查处的治安案件持续走高。2009年,从各地情况看,全国有26个省区市治安案件同比有所上升,其中,19个省区市升幅超过一成,治安案件延续了近年来不断走高的态势,并且突出地表现为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案件大幅度上扬。因邻里关系、劳资关系、医患关系、情感婚恋、债权债务、劳动合同等矛盾问题引发的民间纠纷急剧增多。在公安机关查处的治安案件中,主要由民间纠纷引发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案件升势明显。

    《瞭望》:还有哪些突出治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陈冀平:一是“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增多,社会危害进一步加剧。大量的社会闲散人员为“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潜在的“人力资源”,且手段更加隐蔽。特别是全球毒品持续泛滥,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加大,国内滋生、诱发毒品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仍然不少,禁毒形势不容乐观。

    二是黑恶势力犯罪仍处于活跃期,分布范围广,涉足领域多,滋生发展快。许多黑恶势力集多种犯罪于一身,涉及杀人、伤害、寻衅滋事、敲诈勒索、聚众斗殴、强迫交易、非法拘禁等多种犯罪,与“黄赌毒枪”合流的趋势也很明显,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许多黑恶势力插手破坏农村基层选举,加紧向政治领域渗透,拉拢腐蚀党员干部,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同时,黑恶势力不断转型,逃避和对抗打击的能力越来越强。

    三是流动人口犯罪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流动人口犯罪占被判处罪犯的四成多。突出特点是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犯罪比例大,侵财案件突出,犯罪活动“流窜性”趋势明显。从发展趋势看,流动人口作案逐渐出现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的倾向,特别是出于对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对现实的失望,沉淀在城市中的“农民工二代”,在遭遇挫折后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这部分人群还需进一步加强服务管理,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无业人员违法犯罪也趋于突出,给社会治安带来很大隐患。

    四是治安管理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一些地区政法综治工作的基层弱、基础差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责任不明确,工作不落实的情况还大量存在。特别是治安防范、人口管理、矛盾排查、纠纷调处、情报信息等基础性工作薄弱,一些地方群防群治组织不健全,方法手段落后。基层信息不灵、情报不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发现不了、化解不掉、控制不住、处置不好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切实维护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瞭望》:针对当前的一些突出问题,今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哪些具体部署?

    陈冀平:首先,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夯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综治委、办,配齐配强综治专职干部,着力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协作联动机制,形成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保障、技术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进一步充实基层特别是维稳任务繁重地区的政法综治力量,切实加强乡镇(街道)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力量建设,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共同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

    其次,广泛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积极构建大排查、大调解工作格局。具体来说,下一步要加强调研,认真总结交流各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验,着力加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立足源头预防,努力抓早、抓小、抓苗头,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有机衔接起来,形成矛盾纠纷调处的工作合力。

    第三,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和方式,通过加强服务来提高管理效能。要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推行流动人口“一站式”、“一证式”服务,实行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提高流动人口登记办证率,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要抓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贯彻落实,努力提高监所教育改造质量,建立衔接机制,落实安置政策,进一步规范集教育、培训、救助为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帮扶,落实帮教、帮扶责任。

    第四,进一步推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及时排查确定治安重点地区,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到位,迅速改变各地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地方群众安全感较低的问题。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毒品犯罪以及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走私、传销等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打击拐卖儿童妇女和禁赌、禁娼等专项行动,大力开展禁毒人民战争。

    第五,强化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努力推进科技防范建设。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推动各地把科技防范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公共复杂场所、商业金融集中区、广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重点要害部位、案件多发区域及省市县级治安卡口、城市出入口、重点交通道路口等,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建立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

    第六,有效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健全完善综治、纪检、组织、人事、监察等五部委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并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绩档案制度,完善警示、诫勉谈话、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具体办法和程序,严格兑现奖惩措施。

    同时,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研究,这是必须重视的工作环节。

确保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安全顺利举办

    《瞭望》:上海世博会召开在即,目前安保总体情况如何?

    陈冀平:上海世博会是我国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事,能否安全顺利举办,事关国家形象和社会稳定全局,意义重大。

    目前,针对可能影响上海世博会安全顺利举办的重要因素,已经做了大量扎实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

    但也必须认识到,与北京奥运会相比,上海世博会时间跨度更长、参观人数更多、重大活动频率更高,安保工作形势十分复杂,恐怖袭击威胁现实存在;以利益诉求为主的社会矛盾组织性、对抗性增强,借世博会滋事施压意愿日益强烈;刑事案件仍呈上升趋势,重点人员管控难度大,个别人以极端方式制造事端、报复社会的风险加大;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点多线长面广,确保公共安全的要求更高。

    下一阶段,华东六省一市政法综治部门将紧紧抓住世博安保的重点方面、关键环节,充分考虑各种复杂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环沪“护城河”工程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要落实好“两个排查”。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作为确保世博平安的基础性工程。深入排查梳理矛盾纠纷特别是涉沪群体性矛盾,充分动员各方面力量,做好情绪化解工作,加大生活帮扶力度,充分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把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力度,以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为重点,加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清查整治,加强治安联防联控,不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二是要落实好社会管理。组织开展重点人员的滚动排查和属地教育管理工作,按照风险等级制订管控方案。

    三是要落实好入沪输电气管线及无名通道管控。加强对向上海供电、供油、供气等重要设施和管道的安全保卫工作,将其纳入重点保护目标范围,开展看护巡查和打击整治活动,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积极做好入沪无名通道的管控工作,组织群防群治力量,根据世博会安保等级的调整变化,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坚决防止各类危险物品、可疑车(船)和人员通过陆路无名道口和水路支流河口进入上海。

    《瞭望》:协助做好广州亚运会安保工作,综治部门有何打算?

    陈冀平:第16届亚洲运动会和第10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将分别于今年11月和12月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届时,将有大量的各国运动员、随队官员、媒体工作人员和外国游客汇聚广州,亚运安保任务相当艰巨和繁重。各级综治部门将紧紧围绕“平安亚运”的目标,提前动手、超前准备,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亚运会安全顺利举办。中央综治办将指导广东省和广州市综治部门,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加强社会面巡防管控,同时组织协调广东省周边的福建、湖南、广西、海南、江西等省(区)实施环粤“护城河”工程,共同落实亚运安保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平安亚运”目标落实。□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泽伟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0-04/19/c_1241548.htm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策
2010年04月19日 08:29:06  来源: 新华网-瞭望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 推荐:         】

--专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

    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下一阶段综治工作的核心要务

    上海世博会开幕在即,日前,中央综治办在上海市召开华东六省一市综治部门世博安保协作会议,交流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华东六省一市综治部门世博安保协作工作机制,推动落实环沪“护城河”工程各项措施。

    “与世博安保措施不断完善同步,广州亚运会的安保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指出:“今年,全国各级综治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大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努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确保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安全顺利举办,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高度重视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瞭望》:请问当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陈冀平:这些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许多有利条件,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突出问题,妥善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人民内部矛盾高发多发,而且矛盾的关联性、聚合性、复杂性、敏感性和对抗性明显增强,处理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农村征地、城市拆迁、医患纠纷、环境污染、“三农”问题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升幅较大,聚众下访问题突出,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各类人员进一步增多。

    另一方面,我们与“东突”、“疆独”、“藏独”等分裂势力以及境内外反华势力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2009年,西藏及其他藏区总体稳定,但境内外“藏独”势力渗透破坏活动不断加剧,对一些寺院及僧俗群众的影响仍比较突出,进行分裂破坏活动的图谋和现实威胁还继续存在,各种捣乱滋扰活动时有发生。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后,一些“三股势力”分子逃避打击并伺机捣乱破坏,活动方式更加隐蔽,对我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构成一定威胁。同时,境内外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直在利用乌鲁木齐“7·5”事件蓄意煽动,妄图进一步挑起我民族矛盾。

    《瞭望》: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社会治安总体状况?

    陈冀平: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刑事犯罪高发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但基本处于可控状态。目前,经济、就业等层面促动犯罪增长的因素还难以消除,刑事犯罪高发的态势在短期之内还难以改变。

    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犯罪等经济类犯罪集中显现,盗窃、诈骗等侵财类犯罪明显增多,是导致刑事犯罪案件总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的重要因素。

    首先,2009年,大量潜在的金融犯罪活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集中显现,金融犯罪案件急剧增多,拉动了经济犯罪案件的大幅上升。公安机关所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历年来首次突破10万起,同比上升23.3%,升幅创近年来新高。一是假币犯罪形势严峻。二是涉众型经济犯罪突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金融犯罪激增。三是金融诈骗渗入普通群众日常生活。其中以信用卡诈骗最为突出,特别是通过在银行柜员机安装摄像头窃取密码并复制银行卡的方式,作案隐蔽,打击处理难,给群众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其次,“两抢一盗”和诈骗等侵财犯罪高发,诈骗犯罪首次超过抢劫案件成为数量第二多的侵财犯罪案件。 2009年,全国公安机关所立“两抢一盗”等侵财犯罪案件同比上升15.1%,占刑事案件总体增量的91.2%,直接拉动了刑事犯罪案件的整体走高。

    第三,严重暴力犯罪总体平稳。2009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杀人、放火、伤害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同比上升4.8%,呈现出“冲高回落”的走势。

    第四,治安案件升幅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治安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展,公安机关查处的治安案件持续走高。2009年,从各地情况看,全国有26个省区市治安案件同比有所上升,其中,19个省区市升幅超过一成,治安案件延续了近年来不断走高的态势,并且突出地表现为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案件大幅度上扬。因邻里关系、劳资关系、医患关系、情感婚恋、债权债务、劳动合同等矛盾问题引发的民间纠纷急剧增多。在公安机关查处的治安案件中,主要由民间纠纷引发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案件升势明显。

    《瞭望》:还有哪些突出治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陈冀平:一是“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增多,社会危害进一步加剧。大量的社会闲散人员为“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潜在的“人力资源”,且手段更加隐蔽。特别是全球毒品持续泛滥,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加大,国内滋生、诱发毒品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仍然不少,禁毒形势不容乐观。

    二是黑恶势力犯罪仍处于活跃期,分布范围广,涉足领域多,滋生发展快。许多黑恶势力集多种犯罪于一身,涉及杀人、伤害、寻衅滋事、敲诈勒索、聚众斗殴、强迫交易、非法拘禁等多种犯罪,与“黄赌毒枪”合流的趋势也很明显,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许多黑恶势力插手破坏农村基层选举,加紧向政治领域渗透,拉拢腐蚀党员干部,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同时,黑恶势力不断转型,逃避和对抗打击的能力越来越强。

    三是流动人口犯罪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流动人口犯罪占被判处罪犯的四成多。突出特点是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犯罪比例大,侵财案件突出,犯罪活动“流窜性”趋势明显。从发展趋势看,流动人口作案逐渐出现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的倾向,特别是出于对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对现实的失望,沉淀在城市中的“农民工二代”,在遭遇挫折后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这部分人群还需进一步加强服务管理,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无业人员违法犯罪也趋于突出,给社会治安带来很大隐患。

    四是治安管理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一些地区政法综治工作的基层弱、基础差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责任不明确,工作不落实的情况还大量存在。特别是治安防范、人口管理、矛盾排查、纠纷调处、情报信息等基础性工作薄弱,一些地方群防群治组织不健全,方法手段落后。基层信息不灵、情报不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发现不了、化解不掉、控制不住、处置不好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切实维护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瞭望》:针对当前的一些突出问题,今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哪些具体部署?

    陈冀平:首先,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夯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综治委、办,配齐配强综治专职干部,着力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协作联动机制,形成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保障、技术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进一步充实基层特别是维稳任务繁重地区的政法综治力量,切实加强乡镇(街道)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力量建设,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共同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

    其次,广泛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积极构建大排查、大调解工作格局。具体来说,下一步要加强调研,认真总结交流各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验,着力加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立足源头预防,努力抓早、抓小、抓苗头,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有机衔接起来,形成矛盾纠纷调处的工作合力。

    第三,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和方式,通过加强服务来提高管理效能。要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推行流动人口“一站式”、“一证式”服务,实行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提高流动人口登记办证率,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要抓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贯彻落实,努力提高监所教育改造质量,建立衔接机制,落实安置政策,进一步规范集教育、培训、救助为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帮扶,落实帮教、帮扶责任。

    第四,进一步推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及时排查确定治安重点地区,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到位,迅速改变各地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地方群众安全感较低的问题。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毒品犯罪以及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走私、传销等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打击拐卖儿童妇女和禁赌、禁娼等专项行动,大力开展禁毒人民战争。

    第五,强化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努力推进科技防范建设。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推动各地把科技防范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公共复杂场所、商业金融集中区、广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重点要害部位、案件多发区域及省市县级治安卡口、城市出入口、重点交通道路口等,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建立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

    第六,有效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健全完善综治、纪检、组织、人事、监察等五部委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并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绩档案制度,完善警示、诫勉谈话、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具体办法和程序,严格兑现奖惩措施。

    同时,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研究,这是必须重视的工作环节。

确保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安全顺利举办

    《瞭望》:上海世博会召开在即,目前安保总体情况如何?

    陈冀平:上海世博会是我国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事,能否安全顺利举办,事关国家形象和社会稳定全局,意义重大。

    目前,针对可能影响上海世博会安全顺利举办的重要因素,已经做了大量扎实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

    但也必须认识到,与北京奥运会相比,上海世博会时间跨度更长、参观人数更多、重大活动频率更高,安保工作形势十分复杂,恐怖袭击威胁现实存在;以利益诉求为主的社会矛盾组织性、对抗性增强,借世博会滋事施压意愿日益强烈;刑事案件仍呈上升趋势,重点人员管控难度大,个别人以极端方式制造事端、报复社会的风险加大;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点多线长面广,确保公共安全的要求更高。

    下一阶段,华东六省一市政法综治部门将紧紧抓住世博安保的重点方面、关键环节,充分考虑各种复杂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环沪“护城河”工程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要落实好“两个排查”。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作为确保世博平安的基础性工程。深入排查梳理矛盾纠纷特别是涉沪群体性矛盾,充分动员各方面力量,做好情绪化解工作,加大生活帮扶力度,充分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把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力度,以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为重点,加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清查整治,加强治安联防联控,不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二是要落实好社会管理。组织开展重点人员的滚动排查和属地教育管理工作,按照风险等级制订管控方案。

    三是要落实好入沪输电气管线及无名通道管控。加强对向上海供电、供油、供气等重要设施和管道的安全保卫工作,将其纳入重点保护目标范围,开展看护巡查和打击整治活动,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积极做好入沪无名通道的管控工作,组织群防群治力量,根据世博会安保等级的调整变化,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坚决防止各类危险物品、可疑车(船)和人员通过陆路无名道口和水路支流河口进入上海。

    《瞭望》:协助做好广州亚运会安保工作,综治部门有何打算?

    陈冀平:第16届亚洲运动会和第10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将分别于今年11月和12月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届时,将有大量的各国运动员、随队官员、媒体工作人员和外国游客汇聚广州,亚运安保任务相当艰巨和繁重。各级综治部门将紧紧围绕“平安亚运”的目标,提前动手、超前准备,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亚运会安全顺利举办。中央综治办将指导广东省和广州市综治部门,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加强社会面巡防管控,同时组织协调广东省周边的福建、湖南、广西、海南、江西等省(区)实施环粤“护城河”工程,共同落实亚运安保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平安亚运”目标落实。□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