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168总设计师潘镜芙(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12:28
潘镜芙 男,1930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1944年-1947年在苏州中学学习。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曾任七院701所副所长、副总工程师。1988年晋升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镜芙为我国两代导弹驱逐舰的总设计师。他在主持两代四型驱逐舰研究设计中勇于创新,每一型舰在技术上均有新的突破,在驱逐舰研制、舰载作战系统研制中作出了重大的开拓性贡献,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水面作战舰艇、潜艇、舰载航空兵是一个海权国家的三大支柱,对于缺少第三根支柱的国家。水面舰艇肩负的使命就更加重大,其发展走向亦日益受到国人关注,而“现代”级的引进更加剧了这一关注度。为此我们组织了本次沙龙,请来了中国工程院潘镜芙院士和原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少将,一起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兵器知识》杂志社记者吴锴

  吴锴(以下简称△):从舰队作战效能来讲,对于反潜、反舰、防空等不同任务应分别发展几型“专业舰”还是只发展一型“多用途舰”?

  潘镜芙(以下简称潘):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从编队作战的角度看,每艘舰在功能上有所侧重,其整体效能可能比清一色的“多用途舰”更优一些。“多用途舰”如果各方面能力都强谁都愿意,但能否装得下那么多系统并能有效使用是个问题。若增大排水量以便多装武器,会使目标特征增大,更易受到攻击,而且会受到造价、吃水等因素制约,缺点较多,因此近年来巡洋舰以上的大舰已较少建造。

  从战斗需求看,区域防空作战需要装载较多数量的中、远程防空导弹,同时舰面远程警戒、制导等雷达天线体积、重量大,必然导致排水量较大。但反潜作战时为减小被对方潜艇发现的概率并使己方声呐能有效工作,需要本舰噪声较低。然而排水量大了噪声必然加大,因此防空与反潜对舰艇的要求有矛盾之处,还是分别发展较好。

  郑明(以下简称郑):舰艇能搞成多用途当然好,搞不成只好有所侧重,但平台应标准化。船体、动力、导航系统都应通用化,如4 000吨左右的都是一套,8 000吨左右的又都是一套。舰上系统要模块化,或侧重某一用途;或互相兼顾,达成多用途。平时做好模块化技术储备,战时可根据不同敌情、战役战术需求进行针对性组装。

  从技术上讲,舰艇吨位大了弊端太多,一艘舰追求多用途和全面发展实际上很难做到。

  △:“专业舰”可能会更好的发挥单舰效能,但“多用途舰”也有其好处,它使舰队力量均衡,没有薄弱处。反观“专业舰”,由于作战时各舰之间有一定距离,若防空型舰遭遇敌潜艇或反潜型舰遭到敌导弹饱和攻击,是否会难以应付?

  潘:各舰侧重的是主要功能,对空点防御和反潜自卫功能都要有,若出现了你说的这种局面是能应付的。当然应看到这点:今后海战虽以编队作战为大方向,但不能避免出现单舰作战的情况。如果一个国家舰艇数量有限不能全以编队形式出现,或在海战中编队被打散,不得不进行单舰作战,这时,“多用途舰”会有些优势。

  郑:“专业舰”在别的方面只是有“轻”,而非无能。单舰作战时还可召唤编队支援,并非孤军作战。总的来讲还是要依靠作战体系。

  △:在舰艇分工上,原苏联搞的过细,如“现代”级用于中近程反舰,“勇敢”级专司反潜,“基洛夫”级、“光荣”级负责中远程反舰及防空,此外还有凡型多用途舰,这种模式是否合理?

  潘:“现代”级舰舰、舰空导弹的射程是比“基洛夫”级、“光荣”级小,我认为以它的排水量来安装较大射程的舰舰、舰空导弹还是足够的,原苏联这种过细的发展模式是当时与美国在海上抗衡的需要,从经济性来说不见得是优化设计。

  郑:这是原苏联军事工业体制造成的。其水面舰艇设计单位有十几个之多,都想立型号、要经费,导致重复建设,水面舰艇发展过细。

  △:在舰艇规划上,关国实行高低搭配,即将少量大吨位、高档、昂贵的舰艇与大量吨位较小、能力稍低、价格适中的舰艇(如“佩里”级)结合,提供一个控制大面积海洋的有效手段,此模式是否可取?

  潘:美国是进攻性的超级大国,要造大量舰艇,高低搭配模式能体现出可承受性好的优势。而别的国家战略和经济情况不同,舰艇建造数量不多,搞一艘舰,总希望能不断改进,尽量提高战斗力,因此不宜专门发展“低档舰”;在此情况下,高低搭配也体现不出经济性好的优势。

  郑:舰艇的质量不能完全取代数量。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基地都要保卫,这就需要舰艇有一定数量。这些舰全搞成高水平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因此高低搭配永远是普遍原则,但在各国有不同体现。

  △:“高低搭配”的传统体现就是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的划分。然而在今天由于舰载武器的通用化,这种划分已无意义,不如直接称“××”吨级舰艇更合适。那么对一般国家而言应发展哪几个级别?

  潘:我同意这个观点,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这种划分确实只能说明吨位大小,此外已没什么意义。那么对一般国家而言,较合理的发展模式可以是:

  一型为7 000~8 000吨级(均指正常排水量)以对空为主,担任编队区域防空任务,装备远、中、近程舰空导弹系统,可进行多层次空域攻防作战,具有较强的对海攻击和反潜自卫力量。

  另一型为4 000―5 000吨级以反潜为主,担任编队区域反潜任务,装备反潜直升机、反潜导弹、鱼雷、深弹等反潜装备和远程主、被动水声探测设备,可执行编队远、中、近多层区域反潜和水下战斗任务,具有较强的对海攻击和对空点防御自卫力量。该型舰应在减振降噪、推进系统选择上多作考虑。总之,两型舰对海作战能力都要强。专用的制海型舰没必要再发展。

  郑:就保护专属经济区海域而言,有些国家保持3 000吨左右可搭载直升机的护卫舰仍是需要的,如采用小水线面双体船型,其排水量也可能控制在1 000吨左右潘镜芙 男,1930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1944年-1947年在苏州中学学习。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曾任七院701所副所长、副总工程师。1988年晋升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镜芙为我国两代导弹驱逐舰的总设计师。他在主持两代四型驱逐舰研究设计中勇于创新,每一型舰在技术上均有新的突破,在驱逐舰研制、舰载作战系统研制中作出了重大的开拓性贡献,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水面作战舰艇、潜艇、舰载航空兵是一个海权国家的三大支柱,对于缺少第三根支柱的国家。水面舰艇肩负的使命就更加重大,其发展走向亦日益受到国人关注,而“现代”级的引进更加剧了这一关注度。为此我们组织了本次沙龙,请来了中国工程院潘镜芙院士和原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少将,一起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兵器知识》杂志社记者吴锴

  吴锴(以下简称△):从舰队作战效能来讲,对于反潜、反舰、防空等不同任务应分别发展几型“专业舰”还是只发展一型“多用途舰”?

  潘镜芙(以下简称潘):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从编队作战的角度看,每艘舰在功能上有所侧重,其整体效能可能比清一色的“多用途舰”更优一些。“多用途舰”如果各方面能力都强谁都愿意,但能否装得下那么多系统并能有效使用是个问题。若增大排水量以便多装武器,会使目标特征增大,更易受到攻击,而且会受到造价、吃水等因素制约,缺点较多,因此近年来巡洋舰以上的大舰已较少建造。

  从战斗需求看,区域防空作战需要装载较多数量的中、远程防空导弹,同时舰面远程警戒、制导等雷达天线体积、重量大,必然导致排水量较大。但反潜作战时为减小被对方潜艇发现的概率并使己方声呐能有效工作,需要本舰噪声较低。然而排水量大了噪声必然加大,因此防空与反潜对舰艇的要求有矛盾之处,还是分别发展较好。

  郑明(以下简称郑):舰艇能搞成多用途当然好,搞不成只好有所侧重,但平台应标准化。船体、动力、导航系统都应通用化,如4 000吨左右的都是一套,8 000吨左右的又都是一套。舰上系统要模块化,或侧重某一用途;或互相兼顾,达成多用途。平时做好模块化技术储备,战时可根据不同敌情、战役战术需求进行针对性组装。

  从技术上讲,舰艇吨位大了弊端太多,一艘舰追求多用途和全面发展实际上很难做到。

  △:“专业舰”可能会更好的发挥单舰效能,但“多用途舰”也有其好处,它使舰队力量均衡,没有薄弱处。反观“专业舰”,由于作战时各舰之间有一定距离,若防空型舰遭遇敌潜艇或反潜型舰遭到敌导弹饱和攻击,是否会难以应付?

  潘:各舰侧重的是主要功能,对空点防御和反潜自卫功能都要有,若出现了你说的这种局面是能应付的。当然应看到这点:今后海战虽以编队作战为大方向,但不能避免出现单舰作战的情况。如果一个国家舰艇数量有限不能全以编队形式出现,或在海战中编队被打散,不得不进行单舰作战,这时,“多用途舰”会有些优势。

  郑:“专业舰”在别的方面只是有“轻”,而非无能。单舰作战时还可召唤编队支援,并非孤军作战。总的来讲还是要依靠作战体系。

  △:在舰艇分工上,原苏联搞的过细,如“现代”级用于中近程反舰,“勇敢”级专司反潜,“基洛夫”级、“光荣”级负责中远程反舰及防空,此外还有凡型多用途舰,这种模式是否合理?

  潘:“现代”级舰舰、舰空导弹的射程是比“基洛夫”级、“光荣”级小,我认为以它的排水量来安装较大射程的舰舰、舰空导弹还是足够的,原苏联这种过细的发展模式是当时与美国在海上抗衡的需要,从经济性来说不见得是优化设计。

  郑:这是原苏联军事工业体制造成的。其水面舰艇设计单位有十几个之多,都想立型号、要经费,导致重复建设,水面舰艇发展过细。

  △:在舰艇规划上,关国实行高低搭配,即将少量大吨位、高档、昂贵的舰艇与大量吨位较小、能力稍低、价格适中的舰艇(如“佩里”级)结合,提供一个控制大面积海洋的有效手段,此模式是否可取?

  潘:美国是进攻性的超级大国,要造大量舰艇,高低搭配模式能体现出可承受性好的优势。而别的国家战略和经济情况不同,舰艇建造数量不多,搞一艘舰,总希望能不断改进,尽量提高战斗力,因此不宜专门发展“低档舰”;在此情况下,高低搭配也体现不出经济性好的优势。

  郑:舰艇的质量不能完全取代数量。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基地都要保卫,这就需要舰艇有一定数量。这些舰全搞成高水平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因此高低搭配永远是普遍原则,但在各国有不同体现。

  △:“高低搭配”的传统体现就是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的划分。然而在今天由于舰载武器的通用化,这种划分已无意义,不如直接称“××”吨级舰艇更合适。那么对一般国家而言应发展哪几个级别?

  潘:我同意这个观点,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这种划分确实只能说明吨位大小,此外已没什么意义。那么对一般国家而言,较合理的发展模式可以是:

  一型为7 000~8 000吨级(均指正常排水量)以对空为主,担任编队区域防空任务,装备远、中、近程舰空导弹系统,可进行多层次空域攻防作战,具有较强的对海攻击和反潜自卫力量。

  另一型为4 000―5 000吨级以反潜为主,担任编队区域反潜任务,装备反潜直升机、反潜导弹、鱼雷、深弹等反潜装备和远程主、被动水声探测设备,可执行编队远、中、近多层区域反潜和水下战斗任务,具有较强的对海攻击和对空点防御自卫力量。该型舰应在减振降噪、推进系统选择上多作考虑。总之,两型舰对海作战能力都要强。专用的制海型舰没必要再发展。

  郑:就保护专属经济区海域而言,有些国家保持3 000吨左右可搭载直升机的护卫舰仍是需要的,如采用小水线面双体船型,其排水量也可能控制在1 000吨左右
我明白了,原来168/169是反潜用的,170/171是区域防空用的。
支持。
其实那些信驱浮躁派如“远程突袭”等应好好学习学习,《舰船知识》、《兵器知识》等初级教材,学习从一些极其乏味的文章中嗅出有价值信息的“军迷”基本功,别一心想获得什么“系统中人”的泄密。
    军迷定义的第一守则不窃取国家机密。
我也是浮躁派!
严重误导!此文是访112总设计师潘镜芙!
别怨我中华网就这样写的,其实我也知道《兵器知识》原标题是112,但是为吸引大家的眼球吗就如此了。但文章是好文章,极具指导性!!!!!
但是据说168/169不是他的主设计。是新生的少壮,所以才在外形上有很大的美式风格的!!
别总把潘这点东西当成宝贝,他早就退休了,所说的也没什么指导性。
据说新区的总师事朱英富!
它的雷达系统完全是国产的么?

没有采用进口技术?
都什么年代的东西了,还拿出来当宝贝,还要挂羊头买狗肉。这篇文章至少一年前就被大家学习过了,可惜,时过境迁了。

你要是能把机库边上那个单臂拆掉,再加一个机库,那就像是反潜舰了。
以下是引用zhaoyue_jl在2003-4-9 11:14:46的发言:
其实那些信驱浮躁派如“远程突袭”等应好好学习学习,《舰船知识》、《兵器知识》等初级教材,学习从一些极其乏味的文章中嗅出有价值信息的“军迷”基本功,别一心想获得什么“系统中人”的泄密。
     军迷定义的第一守则不窃取国家机密。


您别给我扣那么大的帽子,窃取国家机密我可担当不起。第一我没有窃取,也没有机会窃取,第二我知道的那点消息也算不得国家机密。

至于说道浮躁,有人硬要把我们不得以的设计修改当作英明的策划,这才叫浮躁呢。
不好意思,更正一下,这篇文章的年限我既不太清楚了,但是确实早就被大家讨论过,也曾被大家当作至宝。并且后来大家对于新驱的很多判断都基于此。所谓的南空北潜的说法也与此密切相关。不过形势的发展使得大家意识到潘老的这种想法其实和后来的实际做法并不符合。我们并没有专门突出反潜的驱逐舰的计划。

看看突起的机库旁边的那个别扭的单臂就知道,这不是本来的设计,是改造的。如果要反潜,还不如不要单臂,加一个卡28好得多。看看956的任务就知道sjl是干吗的了。
以下是引用远程突袭在2003-4-10 3:26:01的发言:
不好意思,更正一下,这篇文章的年限我既不太清楚了,但是确实早就被大家讨论过,也曾被大家当作至宝。并且后来大家对于新驱的很多判断都基于此。所谓的南空北潜的说法也与此密切相关。不过形势的发展使得大家意识到潘老的这种想法其实和后来的实际做法并不符合。我们并没有专门突出反潜的驱逐舰的计划。

看看突起的机库旁边的那个别扭的单臂就知道,这不是本来的设计,是改造的。如果要反潜,还不如不要单臂,加一个卡28好得多。看看956的任务就知道sjl是干吗的了。
[em09][em09][em08][em08]
以下是引用远程突袭在2003-4-10 3:16:42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zhaoyue_jl在2003-4-9 11:14:46的发言:
其实那些信驱浮躁派如“远程突袭”等应好好学习学习,《舰船知识》、《兵器知识》等初级教材,学习从一些极其乏味的文章中嗅出有价值信息的“军迷”基本功,别一心想获得什么“系统中人”的泄密。
      军迷定义的第一守则不窃取国家机密。


您别给我扣那么大的帽子,窃取国家机密我可担当不起。第一我没有窃取,也没有机会窃取,第二我知道的那点消息也算不得国家机密。

至于说道浮躁,有人硬要把我们不得以的设计修改当作英明的策划,这才叫浮躁呢。
[/quote]

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