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央视先进典型,听刘薇(亚非)记者事迹报告会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40:51
一向比较反感典型人物报道,或许是不喜在道德上被藐视被要求的感觉,或许是有意逃避被陌生人的故事感动,抑或是怀疑其中的夸大其词或春秋笔法。去年做夜班编辑时每逢此类稿子,总不免边审读边慨叹:如果他们真是这样的人,他们的爹妈、老婆/老公和孩子可真倒霉啊!
    上午被指派去记协听刘薇事迹报告会却不用写消息,似乎有点变相旷工之嫌,于是写点文字以表明认真听了。不敢说有多么被感动或受教育,也不敢说以后能如何改善工作态度,只是还有些感想可以说。(这是不是也算玩傲娇……自汗)
    以网编的视角看,“央视美女记者”是个相当好的噱头,但了解她生命最后时刻的壮举和几年来为新闻事业打拼的经历之后,再“职业”的炒作者恐怕也难以像对待社会新闻、八卦新闻那样为之加上种种艳俗的字眼。
    曾几何时,面对央视这个曾经一天也离不开的精神食粮的制作者,每天上班都会经过其门前的单位,曾经实习过现在又有同门好友在其下属单位工作的组织,开始习惯于一口一个CCAV、朝廷台,对“裤衩着火”幸灾乐祸,在论坛上对不喜欢的主持人和记者人参公鸡……和众网络P民一起尽情享受解构权威、嘲笑喉舌的快感,而故意无视这个组织当中也有许多有理想有能力无论在哪方面都堪称同行楷模的编辑记者,他们才是中国媒体业的脊梁,社会的守望者,而不是自己这样的小小网编。
    其实,无论刘薇还是胡舒立、王克勤、李虎军,还是认识的一些业内优秀同行甚至同学朋友,都能从作品和经历中看到他们的一颗记者之心。同时也深知自己并没有这个,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想来好笑,虽然当初坚定投身这行,但内心始终对“新闻理想”无甚感觉,更对典型的记者思维、记者风格有所芥蒂,甚至于除同事熟人之外并不喜欢记者尤其是女记者——一来认为女性不应该是这种样子(尽管真正太敬业而不会生活没女人味的女记者可能比公司女白领还少),二来深知她们比自己和许多男记者都要能干甚至有诸多天然优势,毕竟同行是冤家;对文艺作品中那些咄咄逼人的“刻板印象型女记者”更是深为不爽。今天听到她的事迹,恐怕潜意识里更多还是和对待那些军人和专家一样,尊敬甚至动容,但不能认同。
    感谢所在的单位和职位,使我能经常不厌其烦地对家人和朋友说“俺是搞科普的,不是搞新闻的”、“俺是编辑,不是记者”,以弥补这种认知失调。对那些叱咤风云充满活力的记者,是佩服、羡慕,还是嫉妒?只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成为那样的人,甚至基本没想过成为那样的人。如果还能说自己在日常工作和各种宅爱好的同时有一点科普理想的话,也与新闻理想无关,成为采编人员不过是手段罢了。
    一个国家需要出色的“纯记者”,当今河蟹社会更是如此。值得自我安慰的是,记者尤其是骨干记者终究只是媒体采编人员的一部分,“不像记者”的工作方式同样大有可为。就像当不了英雄,至少也可以当好人,问心无愧就够了。
    抛开以上这些东拉西扯的碎碎念,刘薇同志的敬业、坚韧和热情善良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传媒界失去了这样一位优秀同行,我们的首都失去了这样一位有魅力的女性,也确实令人痛惜。和最近福建南平的事情一样,真希望这样的人间悲剧能少一点。

PS:今天最欣慰的还是ZXB蔡名照副部长说要对曾庆香的事迹同等宣传,终于不用担心这位平凡的男英雄被另一个顶着光环的女英雄所埋没了。另外,还是认为不到一个月就让逝者的丈夫来当众作报告,而且还要让他在以后的很多场合继续秀伤疤,再次展现了天朝特色的残忍一面。一向比较反感典型人物报道,或许是不喜在道德上被藐视被要求的感觉,或许是有意逃避被陌生人的故事感动,抑或是怀疑其中的夸大其词或春秋笔法。去年做夜班编辑时每逢此类稿子,总不免边审读边慨叹:如果他们真是这样的人,他们的爹妈、老婆/老公和孩子可真倒霉啊!
    上午被指派去记协听刘薇事迹报告会却不用写消息,似乎有点变相旷工之嫌,于是写点文字以表明认真听了。不敢说有多么被感动或受教育,也不敢说以后能如何改善工作态度,只是还有些感想可以说。(这是不是也算玩傲娇……自汗)
    以网编的视角看,“央视美女记者”是个相当好的噱头,但了解她生命最后时刻的壮举和几年来为新闻事业打拼的经历之后,再“职业”的炒作者恐怕也难以像对待社会新闻、八卦新闻那样为之加上种种艳俗的字眼。
    曾几何时,面对央视这个曾经一天也离不开的精神食粮的制作者,每天上班都会经过其门前的单位,曾经实习过现在又有同门好友在其下属单位工作的组织,开始习惯于一口一个CCAV、朝廷台,对“裤衩着火”幸灾乐祸,在论坛上对不喜欢的主持人和记者人参公鸡……和众网络P民一起尽情享受解构权威、嘲笑喉舌的快感,而故意无视这个组织当中也有许多有理想有能力无论在哪方面都堪称同行楷模的编辑记者,他们才是中国媒体业的脊梁,社会的守望者,而不是自己这样的小小网编。
    其实,无论刘薇还是胡舒立、王克勤、李虎军,还是认识的一些业内优秀同行甚至同学朋友,都能从作品和经历中看到他们的一颗记者之心。同时也深知自己并没有这个,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想来好笑,虽然当初坚定投身这行,但内心始终对“新闻理想”无甚感觉,更对典型的记者思维、记者风格有所芥蒂,甚至于除同事熟人之外并不喜欢记者尤其是女记者——一来认为女性不应该是这种样子(尽管真正太敬业而不会生活没女人味的女记者可能比公司女白领还少),二来深知她们比自己和许多男记者都要能干甚至有诸多天然优势,毕竟同行是冤家;对文艺作品中那些咄咄逼人的“刻板印象型女记者”更是深为不爽。今天听到她的事迹,恐怕潜意识里更多还是和对待那些军人和专家一样,尊敬甚至动容,但不能认同。
    感谢所在的单位和职位,使我能经常不厌其烦地对家人和朋友说“俺是搞科普的,不是搞新闻的”、“俺是编辑,不是记者”,以弥补这种认知失调。对那些叱咤风云充满活力的记者,是佩服、羡慕,还是嫉妒?只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成为那样的人,甚至基本没想过成为那样的人。如果还能说自己在日常工作和各种宅爱好的同时有一点科普理想的话,也与新闻理想无关,成为采编人员不过是手段罢了。
    一个国家需要出色的“纯记者”,当今河蟹社会更是如此。值得自我安慰的是,记者尤其是骨干记者终究只是媒体采编人员的一部分,“不像记者”的工作方式同样大有可为。就像当不了英雄,至少也可以当好人,问心无愧就够了。
    抛开以上这些东拉西扯的碎碎念,刘薇同志的敬业、坚韧和热情善良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传媒界失去了这样一位优秀同行,我们的首都失去了这样一位有魅力的女性,也确实令人痛惜。和最近福建南平的事情一样,真希望这样的人间悲剧能少一点。

PS:今天最欣慰的还是ZXB蔡名照副部长说要对曾庆香的事迹同等宣传,终于不用担心这位平凡的男英雄被另一个顶着光环的女英雄所埋没了。另外,还是认为不到一个月就让逝者的丈夫来当众作报告,而且还要让他在以后的很多场合继续秀伤疤,再次展现了天朝特色的残忍一面。
出事几天后那个和他同救人的无名英雄才被报道,如果不是和这个央视女记者同死,英雄可能就被媒体埋没了
哪都有好人那都有坏人,普遍真理
好人安息。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