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伊朗核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4:00:26
用《华盛顿邮报》资深专栏作家伊戈纳休斯(David Ignatius)的说法,奥巴马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采用了“挤压(squeeze)”的外交手段,获得相当显著的进展。“挤压”的头号对象当然是德黑兰政权,可是各种迹象表明北京已经成为这一挤压政策的二号对象,在联合国安理会即将讨论决定的“制裁伊朗”决议上面临两难困境。

  这一挤压政策的成就,显示尽管美国面临内外衰落,而中国国际影响日益壮大的说法不绝于耳,华盛顿仍然享有北京无法比拟的外交资源优势。

  奥巴马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步步进逼的外交战略,始于去年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改选。1997年起连任三届总干事的埃及外交家巴拉迪,是历届美国政府对伊朗强硬政策的明显障碍。在巴拉迪主持下,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朗核问题上一直保持独立持平的态度,多次挫败华盛顿欲将这一问题提升到联合国安理会的努力。

  但是在美国大力活动下,从去年3月到7月,经过多轮投票,日本的天野之弥击败一时呼声甚高的南非外交家明蒂,使得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职位从第三世界转回欧美阵营,因此才有2月18日该机构正式指责伊朗可能正在秘密研发核弹头。北京一直避免将伊朗核问题升级到安理会的策略因此难以为继。

制裁伊朗等于变相制裁中国

  其次是奥巴马政府逆转布什政府分化“新、旧欧洲”的外交政策,不仅增加了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合作,更以延缓搁置在东欧部署反导弹系统等姿态,在伊朗核问题上至少暂时“招安”了莫斯科。北京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孤掌难鸣。

  再就是华盛顿利用逊尼派阿拉伯“温和”专制政权对伊朗崛起的恐惧,加强了大中东地区的“反伊朗统一战线”。除了国务卿希拉莉、防长盖茨直到副总统拜登频繁造访有关国家和地区之外,五角大楼也在波斯湾地区加强针对伊朗的军事布防,成为在外交和心理上挤压德黑兰的重要辅助。

  在华盛顿如此一手制造的“国际社会”态度下,中国在安理会有关制裁伊朗决议上面临的挤压,可以说是达到了北京回归联合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热度。

  其他重要地缘政治利益不提,单就伊朗占中国石油进口10%来说,正如北京《环球时报》指出:制裁伊朗等于变相制裁中国。沙地阿拉伯出面“保证”在制裁案通过后补足中国的石油缺口,不啻是威胁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定时炸弹。但是在另一方面,欧美市场是中国出口型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石,这里的重大经济利益关系到北京最大的政治稳定内部隐患,也是某些“愤青”式论客主张在伊朗和朝鲜问题上回敬奥巴马政府所忽视的“飞去来镖”后果。

什叶派复兴引领大中东民主化

  但是就可持续性来说,德黑兰政权的未来远优于平壤。虽然去年的总统选举争议造成伊朗体制的重大硬伤,伊朗高层深知民意是其“合法性”和对外影响力的基石,更何况知识界对伊朗核计划的关键作用。尽管欧美媒体渲染伊朗政府对反对力量的“残酷镇压”,以至希拉莉公开攻击伊朗正在演变为“军事独裁”,至今为止横死的伊朗反对派人士寥寥可数,远不及前巴列维独裁政权对表威者的血洗,或者前萨达姆独裁政权对伊拉克反对势力的屠城。

  总之,大中东的前途仍然是目前以什叶派复兴代表的民主化潮流,而决不是华盛顿“统一战线”纠集的阿拉伯专制政权。新近逮捕大批策划政变的高级军官的土耳其民选YSL政府,是这一趋势的最好代表。在这一大势下,即便没有伊朗核武,大中东的战略平衡最终还是要向阿拉伯“街头民意”倾斜。

  在这样的国际气候下,北京在安理会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公开以自己的国家核心能源利益为底线,以安理会否决权作为筹码,联合第三世界代表,在拖延战术之外,参照已经通过的联合国有关决议,用外交上的“小鸡游戏”来强迫修改最后可以允许弃权通过的制裁伊朗决议,将其对伊朗和中国的利益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中策是上述“小鸡游戏”的候补,在还价不成的情况下,北京必须有单独使用否决权的外交决心。这并不是“惩罚”奥巴马的“反华”动作,而是明确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下策是北京投鼠忌器,任由安理会通过欧美起草、严重伤害伊朗利益和中国能源供应的制裁决议。

  最后,华盛顿筹划挤压伊朗的国际大合唱,倒是钱大气粗却缺乏大国外交经验的北京观摩的榜样。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用《华盛顿邮报》资深专栏作家伊戈纳休斯(David Ignatius)的说法,奥巴马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采用了“挤压(squeeze)”的外交手段,获得相当显著的进展。“挤压”的头号对象当然是德黑兰政权,可是各种迹象表明北京已经成为这一挤压政策的二号对象,在联合国安理会即将讨论决定的“制裁伊朗”决议上面临两难困境。

  这一挤压政策的成就,显示尽管美国面临内外衰落,而中国国际影响日益壮大的说法不绝于耳,华盛顿仍然享有北京无法比拟的外交资源优势。

  奥巴马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步步进逼的外交战略,始于去年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改选。1997年起连任三届总干事的埃及外交家巴拉迪,是历届美国政府对伊朗强硬政策的明显障碍。在巴拉迪主持下,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朗核问题上一直保持独立持平的态度,多次挫败华盛顿欲将这一问题提升到联合国安理会的努力。

  但是在美国大力活动下,从去年3月到7月,经过多轮投票,日本的天野之弥击败一时呼声甚高的南非外交家明蒂,使得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职位从第三世界转回欧美阵营,因此才有2月18日该机构正式指责伊朗可能正在秘密研发核弹头。北京一直避免将伊朗核问题升级到安理会的策略因此难以为继。

制裁伊朗等于变相制裁中国

  其次是奥巴马政府逆转布什政府分化“新、旧欧洲”的外交政策,不仅增加了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合作,更以延缓搁置在东欧部署反导弹系统等姿态,在伊朗核问题上至少暂时“招安”了莫斯科。北京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孤掌难鸣。

  再就是华盛顿利用逊尼派阿拉伯“温和”专制政权对伊朗崛起的恐惧,加强了大中东地区的“反伊朗统一战线”。除了国务卿希拉莉、防长盖茨直到副总统拜登频繁造访有关国家和地区之外,五角大楼也在波斯湾地区加强针对伊朗的军事布防,成为在外交和心理上挤压德黑兰的重要辅助。

  在华盛顿如此一手制造的“国际社会”态度下,中国在安理会有关制裁伊朗决议上面临的挤压,可以说是达到了北京回归联合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热度。

  其他重要地缘政治利益不提,单就伊朗占中国石油进口10%来说,正如北京《环球时报》指出:制裁伊朗等于变相制裁中国。沙地阿拉伯出面“保证”在制裁案通过后补足中国的石油缺口,不啻是威胁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定时炸弹。但是在另一方面,欧美市场是中国出口型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石,这里的重大经济利益关系到北京最大的政治稳定内部隐患,也是某些“愤青”式论客主张在伊朗和朝鲜问题上回敬奥巴马政府所忽视的“飞去来镖”后果。

什叶派复兴引领大中东民主化

  但是就可持续性来说,德黑兰政权的未来远优于平壤。虽然去年的总统选举争议造成伊朗体制的重大硬伤,伊朗高层深知民意是其“合法性”和对外影响力的基石,更何况知识界对伊朗核计划的关键作用。尽管欧美媒体渲染伊朗政府对反对力量的“残酷镇压”,以至希拉莉公开攻击伊朗正在演变为“军事独裁”,至今为止横死的伊朗反对派人士寥寥可数,远不及前巴列维独裁政权对表威者的血洗,或者前萨达姆独裁政权对伊拉克反对势力的屠城。

  总之,大中东的前途仍然是目前以什叶派复兴代表的民主化潮流,而决不是华盛顿“统一战线”纠集的阿拉伯专制政权。新近逮捕大批策划政变的高级军官的土耳其民选YSL政府,是这一趋势的最好代表。在这一大势下,即便没有伊朗核武,大中东的战略平衡最终还是要向阿拉伯“街头民意”倾斜。

  在这样的国际气候下,北京在安理会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公开以自己的国家核心能源利益为底线,以安理会否决权作为筹码,联合第三世界代表,在拖延战术之外,参照已经通过的联合国有关决议,用外交上的“小鸡游戏”来强迫修改最后可以允许弃权通过的制裁伊朗决议,将其对伊朗和中国的利益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中策是上述“小鸡游戏”的候补,在还价不成的情况下,北京必须有单独使用否决权的外交决心。这并不是“惩罚”奥巴马的“反华”动作,而是明确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下策是北京投鼠忌器,任由安理会通过欧美起草、严重伤害伊朗利益和中国能源供应的制裁决议。

  最后,华盛顿筹划挤压伊朗的国际大合唱,倒是钱大气粗却缺乏大国外交经验的北京观摩的榜样。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一个字——拖。
朝鲜问题——拖,拖到金三代愿意改革开放;
伊朗问题——拖,拖到中东其它地方再起波澜,MD腾不出手;
台湾问题——拖,拖到大陆经济完全控制台湾;
西藏问题——拖,拖到达赖死翘翘;
新疆问题——拖,拖到东突分子都被MD“误伤”掉。
所有问题,一拖了之。拖到中国完成现代化,成为世界强国。
上面有人在下一盘很大很大很大很大很大的棋。

我替一些人说了。
闹吧 折腾吧
早上看新闻 欧盟又蹦跶出来了 说要单方面制裁伊朗
我扑哧一口水出来了 乐死我了
就你们?
看看你们自己那把烂账还没算好呢
再说 先看你美爹让你怎么唱你再说吧
“北京一直避免将伊朗核问题升级到安理会的策略因此难以为继。”
      升级到安理会又怎样?
      美国打科索沃、伊拉克可没通过安理会的批准。以色列违反安理会决议天天入侵黎巴嫩领空也没见被怎么着。
      顶多把不能通过对伊制裁的责任推到中国身上。那又怎么样?中国的实际行动就已经默认承担了这个责任,欧美的舆论也从来就没停止过把责任推到中国身上,欧美的政府、民间也不会因为中国投个赞成票就改变对中国的看法以及对中国伊朗关系的认识。
回复 2# zzzevazzz


    拖的同时还要自己闷着头发展阿
附议5楼,在西方人眼里,你即使把心掏给他,也是白扯,俄罗斯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最終的製裁決議已經有前例在了,最終TG棄權,決議被改得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