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ET生命的讯息:贵州建造500米口径望远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9:15:34
寻找ET生命的讯息:贵州建造500米口径望远镜
2010-03-03  来源: 网易探索(广州) 
半个世纪以前,一名叫做弗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的射电天文学家提出了如何计算与外星生命联系的可能性公式。即使在历经50年无果的研究之后,如果德雷克先生和他同事们期盼的眼神是一种示范的话,地外生命的研究仍旧会是一个充满趣味的探索。





网易探索3月3日报道 半个世纪以前,一名叫做弗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的射电天文学家思考着如何计算与外星生命联系的可能性。他提出应当通过以下参数相乘计算,这其中包括星系中一年产生多少颗恒星;其中有百分之几拥有行星并形成太阳系;平均每个恒星系统有多少颗行星将拥有潜在诞生生命体的环境;而其中又有多少可能会真正形成适合的生态环境;百分之多少的智慧生命能够在太空中传送信号;以及这些智慧生命将持续多少时间传送信号。

这一算法被人纪念称为德雷克公式——或许在迄今为止的猜想中,这是最令人信服的尝试了。尽管在星系中一年内大约可以产生10颗恒星已取得了共识,但是在这个公式中大多数参数仍然难以确定。最近对于太阳系外行星的观测显示了行星的数量并不稀少。

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上,德雷克先生反思了他对于外星球信号研究的工作。研究工作进展困难的一个原因是,正如汽车收音机的调频一般,射电望远镜必须把光谱按照波段分成易于研究的片段。另外,望远镜的视野和放大倍率需要权衡:小型望远镜可以看到大片的星空却只能检测到强烈的信号。大型的望远镜虽可以检测到微弱的信号,却只有很小的焦距。由此,天文学家很难找到能同时仔细和全面观测的机会。

德雷克先生谈到了另外一个困难,研究者们倾向于观测那些类似于现在人类所创造的信号。但是,由于展频光谱交流的增加,杂散光发散相对以前减少,从而使得地球变得越来越安静。

扩展频谱将不同频率区段的信号混合成信息,这项技术有利于制抵噪音并且允许许多信号一同发送。但这同样使得窃听者难以窃听(这就是为什么扩展频谱为军队所钟爱)。如果技术先进的外星人也发展了同样的技术,并因此使用了展频技术,人类将很难去检测到它们。因此,德雷克先生建议只有在文明发展的短暂时期,类比于地球上的前50年,大量电磁信号产生噪音的时候,(地外生命才有可能被观察到)。

如果情况的确如此,那么保尔·霍洛维兹(Paul Horowitz),这位哈佛大学的物理教授称,最佳的观测方法莫过于使用激光。尽管无线传送功率几十年以来只上升了一点,但是激光的功率却产生了飞速的增长。尽管只能维持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但是如今激光的最大功率却可以达到太阳亮度的一万倍。如果外星人也取得了类似的进展,并将激光对准地球的太阳系,如此短暂的一瞬将会在经历许多光年后被观测到。霍洛维兹先生已建造了一架合适的观测器,因为放大倍率并不大,可以观测到广阔的空间样本。

无线传送方面也潜藏着提升空间。许多年来,位于波多黎各的阿波罗号望远镜拥有300米的口径,主导者外星生命的研究活动(令人伤心的是,它的建造者,威廉姆·戈登卒于2月16日)。


如今,中国正在贵州省建造名为FAST的500米口径望远镜。一个名为“平方公里阵列”的国际组织,正如它们的名字所示,在南非或者在澳大利亚试图建造一个占地逾一平方公里的射电望远镜的网格阵列。以上的尝试或许会带来帮助。同样,由微软的合作创始人,保尔·艾伦在加利福尼亚北部建造的崭新的大型望远镜也会起到帮助作用。

德雷克公式中的许多参数仍然无法获知,所以以上努力能够达成的可能性仍旧无法预测。但是,即使在历经50年无果的研究之后,如果德雷克先生和他同事们期盼的眼神是一种示范的话,地外生命的研究仍旧会是一个充满趣味的探索。

本文译自/《经济学人》 译/Eric.Yang寻找ET生命的讯息:贵州建造500米口径望远镜
2010-03-03  来源: 网易探索(广州) 
半个世纪以前,一名叫做弗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的射电天文学家提出了如何计算与外星生命联系的可能性公式。即使在历经50年无果的研究之后,如果德雷克先生和他同事们期盼的眼神是一种示范的话,地外生命的研究仍旧会是一个充满趣味的探索。





网易探索3月3日报道 半个世纪以前,一名叫做弗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的射电天文学家思考着如何计算与外星生命联系的可能性。他提出应当通过以下参数相乘计算,这其中包括星系中一年产生多少颗恒星;其中有百分之几拥有行星并形成太阳系;平均每个恒星系统有多少颗行星将拥有潜在诞生生命体的环境;而其中又有多少可能会真正形成适合的生态环境;百分之多少的智慧生命能够在太空中传送信号;以及这些智慧生命将持续多少时间传送信号。

这一算法被人纪念称为德雷克公式——或许在迄今为止的猜想中,这是最令人信服的尝试了。尽管在星系中一年内大约可以产生10颗恒星已取得了共识,但是在这个公式中大多数参数仍然难以确定。最近对于太阳系外行星的观测显示了行星的数量并不稀少。

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上,德雷克先生反思了他对于外星球信号研究的工作。研究工作进展困难的一个原因是,正如汽车收音机的调频一般,射电望远镜必须把光谱按照波段分成易于研究的片段。另外,望远镜的视野和放大倍率需要权衡:小型望远镜可以看到大片的星空却只能检测到强烈的信号。大型的望远镜虽可以检测到微弱的信号,却只有很小的焦距。由此,天文学家很难找到能同时仔细和全面观测的机会。

德雷克先生谈到了另外一个困难,研究者们倾向于观测那些类似于现在人类所创造的信号。但是,由于展频光谱交流的增加,杂散光发散相对以前减少,从而使得地球变得越来越安静。

扩展频谱将不同频率区段的信号混合成信息,这项技术有利于制抵噪音并且允许许多信号一同发送。但这同样使得窃听者难以窃听(这就是为什么扩展频谱为军队所钟爱)。如果技术先进的外星人也发展了同样的技术,并因此使用了展频技术,人类将很难去检测到它们。因此,德雷克先生建议只有在文明发展的短暂时期,类比于地球上的前50年,大量电磁信号产生噪音的时候,(地外生命才有可能被观察到)。

如果情况的确如此,那么保尔·霍洛维兹(Paul Horowitz),这位哈佛大学的物理教授称,最佳的观测方法莫过于使用激光。尽管无线传送功率几十年以来只上升了一点,但是激光的功率却产生了飞速的增长。尽管只能维持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但是如今激光的最大功率却可以达到太阳亮度的一万倍。如果外星人也取得了类似的进展,并将激光对准地球的太阳系,如此短暂的一瞬将会在经历许多光年后被观测到。霍洛维兹先生已建造了一架合适的观测器,因为放大倍率并不大,可以观测到广阔的空间样本。

无线传送方面也潜藏着提升空间。许多年来,位于波多黎各的阿波罗号望远镜拥有300米的口径,主导者外星生命的研究活动(令人伤心的是,它的建造者,威廉姆·戈登卒于2月16日)。


如今,中国正在贵州省建造名为FAST的500米口径望远镜。一个名为“平方公里阵列”的国际组织,正如它们的名字所示,在南非或者在澳大利亚试图建造一个占地逾一平方公里的射电望远镜的网格阵列。以上的尝试或许会带来帮助。同样,由微软的合作创始人,保尔·艾伦在加利福尼亚北部建造的崭新的大型望远镜也会起到帮助作用。

德雷克公式中的许多参数仍然无法获知,所以以上努力能够达成的可能性仍旧无法预测。但是,即使在历经50年无果的研究之后,如果德雷克先生和他同事们期盼的眼神是一种示范的话,地外生命的研究仍旧会是一个充满趣味的探索。

本文译自/《经济学人》 译/Eric.Yang
贵州这个 是国家项目么?


是,我们学校新校区还专门弄块地做了个50米的模型

是,我们学校新校区还专门弄块地做了个50米的模型


http://www.xde6.net/view-2658.html

国家天文台南仁东来校访问并做报告
时间:2006-5-26 17:35:40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点击: 310    已有0人发表评论   5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仁东教授在参观了我校新校区FAST50米天线缩尺模型后,在信远楼I-206做了面向一、二年级学生的题为“搜寻地外生命”的学术报告。这场报告会是由学生工作处和机电工程学院共同组织的。我校校长段宝岩教授、学工处处长蒋舜浩、新生部主任梁玮、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仇原鹰教授、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林松涛等领导出席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仇原鹰教授主持。
  通过仇原鹰教授介绍,大家对南仁东教授和FAST(500米口径球反射面射电天文望远镜)项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南仁东教授,博士,1945年2月19日生于吉林省。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FAST的首席科学家,多次应邀出席CCTV科技教育频道“百家讲坛”等栏目。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曾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现任国际未来大型设备FLSF委员会委员、国际天文学会射电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天文学会第十部副主席。FAST具有中国人独立的知识产权,它是国际上计划建造的最大的单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其三项创新是:选择贵州天然喀斯特洼地作台址;在洼坑内铺设500米口径球冠状主动反射面,观测时被馈源照明部分形成300米瞬时抛物面,实现实时宽带和全偏振接收;馈源支撑采用光机电一体化索拖动机构,在焦点与主动反射面之间无刚性连接的情况下,实现望远镜的精确快速指向跟踪。FAST研究工作已历时10年,我校段宝岩校长及其课题组承担了其中馈源支撑索拖动机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部计划支持九项大科学工程项目,目前,FAST已获得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原则立项。
  人类仰望上苍时,我们的天性会发问——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否孤独? 三个问题引出了南仁东教授的精彩报告。 他认为寻找地外理性生命(SETI)是现代生命科学及宇宙科学的前沿。南仁东教授在报告中讲述了什么是生命以及生命的起源,介绍了人类围绕地外文明的思索,以及人类对火星,木星卫星的空间探测计划和实验结果。介绍了地外水,系外行星的发现,介绍了现代空间探测计划和我国科研项目FAST的进展情况。接着南仁东教授针对大家所关心的UFO现象,以及寻找地外生命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益处和风险做出了讲解。与ET相遇的风险:第一,碰上星球大战中“死星”那样的坏邻居, 招徕麻烦;第二,找到了E·T那样高明的教师爷,人类的求知欲会随之凋零;第三,先进的ET文化吞噬地球文化。与ET相遇的好处:第一,E·I的发现更根本地医治人类的贪婪与狂妄;第二,从E·T那里获得科学技术的利益;第三,星际通讯成功是一种存活的信息,E·T是如何在发展中求生的?第四,即使我们找到的地外生命比我们低级得多,人类也可以启动诸种比较学,使其对自身和自然的认识走向成熟。
  南仁东教授的报告信息量很大,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给大家树立了一个科学的基本概念。南仁东教授还回答了现场的学生提问。他的报告受到了与会的二百多名学生和教师的热烈欢迎。同学们在感慨人类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更加认识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性。最后校长段宝岩教授做出了讲话,他对南仁东教授给大家做出精彩的报告表示感谢,并表示要在新校区举办更多的名家讲座,营造新校区的科学文化氛围,为同学们创造更多的与国家级科学家面对面的机会。同时勉励同学们刻苦学习,希望大家在西电能学有所成,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做出贡献。段校长还介绍了我校在FAST研制中承担的任务,他希望更多的同学有机会能参与进来。(机电工程学院 吴涛)

http://www.xde6.net/view-2658.html

国家天文台南仁东来校访问并做报告
时间:2006-5-26 17:35:40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点击: 310    已有0人发表评论   5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仁东教授在参观了我校新校区FAST50米天线缩尺模型后,在信远楼I-206做了面向一、二年级学生的题为“搜寻地外生命”的学术报告。这场报告会是由学生工作处和机电工程学院共同组织的。我校校长段宝岩教授、学工处处长蒋舜浩、新生部主任梁玮、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仇原鹰教授、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林松涛等领导出席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仇原鹰教授主持。
  通过仇原鹰教授介绍,大家对南仁东教授和FAST(500米口径球反射面射电天文望远镜)项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南仁东教授,博士,1945年2月19日生于吉林省。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FAST的首席科学家,多次应邀出席CCTV科技教育频道“百家讲坛”等栏目。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曾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现任国际未来大型设备FLSF委员会委员、国际天文学会射电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天文学会第十部副主席。FAST具有中国人独立的知识产权,它是国际上计划建造的最大的单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其三项创新是:选择贵州天然喀斯特洼地作台址;在洼坑内铺设500米口径球冠状主动反射面,观测时被馈源照明部分形成300米瞬时抛物面,实现实时宽带和全偏振接收;馈源支撑采用光机电一体化索拖动机构,在焦点与主动反射面之间无刚性连接的情况下,实现望远镜的精确快速指向跟踪。FAST研究工作已历时10年,我校段宝岩校长及其课题组承担了其中馈源支撑索拖动机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部计划支持九项大科学工程项目,目前,FAST已获得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原则立项。
  人类仰望上苍时,我们的天性会发问——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否孤独? 三个问题引出了南仁东教授的精彩报告。 他认为寻找地外理性生命(SETI)是现代生命科学及宇宙科学的前沿。南仁东教授在报告中讲述了什么是生命以及生命的起源,介绍了人类围绕地外文明的思索,以及人类对火星,木星卫星的空间探测计划和实验结果。介绍了地外水,系外行星的发现,介绍了现代空间探测计划和我国科研项目FAST的进展情况。接着南仁东教授针对大家所关心的UFO现象,以及寻找地外生命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益处和风险做出了讲解。与ET相遇的风险:第一,碰上星球大战中“死星”那样的坏邻居, 招徕麻烦;第二,找到了E·T那样高明的教师爷,人类的求知欲会随之凋零;第三,先进的ET文化吞噬地球文化。与ET相遇的好处:第一,E·I的发现更根本地医治人类的贪婪与狂妄;第二,从E·T那里获得科学技术的利益;第三,星际通讯成功是一种存活的信息,E·T是如何在发展中求生的?第四,即使我们找到的地外生命比我们低级得多,人类也可以启动诸种比较学,使其对自身和自然的认识走向成熟。
  南仁东教授的报告信息量很大,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给大家树立了一个科学的基本概念。南仁东教授还回答了现场的学生提问。他的报告受到了与会的二百多名学生和教师的热烈欢迎。同学们在感慨人类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更加认识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性。最后校长段宝岩教授做出了讲话,他对南仁东教授给大家做出精彩的报告表示感谢,并表示要在新校区举办更多的名家讲座,营造新校区的科学文化氛围,为同学们创造更多的与国家级科学家面对面的机会。同时勉励同学们刻苦学习,希望大家在西电能学有所成,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做出贡献。段校长还介绍了我校在FAST研制中承担的任务,他希望更多的同学有机会能参与进来。(机电工程学院 吴涛)
是世界最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