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F111那可动边条翼,都觉得很有喜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7:55:32


F111每次起飞降落时打开那全动边条翼,都有觉得非常有喜感,设计师真是有点意思,虽说只能起飞降落和低速时使用,不过这设计上还真是很有特点.


F111A.jpg

F111B.jpg

F111C.jpg

F111每次起飞降落时打开那全动边条翼,都有觉得非常有喜感,设计师真是有点意思,虽说只能起飞降落和低速时使用,不过这设计上还真是很有特点.


F111A.jpg

F111B.jpg

F111C.jpg
F111.jpg
F18咋没有。如果是好东西的话。
毛子的T50貌似有这个。
F111的可动边条只是无奈之举,不过设计上很大胆变后翼以经够重了再加个可动边条,降落时有点鸭的感觉,;P
被毛粉吹到天顶星的神奇边条,美国40年前就玩剩下了,连阿三都在LCA上随便玩了,你让毛粉情何以堪阿

其实无非就是调节进气道流量的玩意,也能被毛粉YY成气动有史以来伟大突破,那怪按毛粉的说法,SU-35,SU-47就可以抗衡F-22了:D
可能设计的意义不同
我怎么感觉这是某种前缘缝翼
LZ在影射T50,不明真相的人飘过
70092 发表于 2010-3-3 06:52

需要对进气量调节的话应该在进气道口设调节机构, 例如调节不同速度下进气量的调节锥和斜板, 又或是是E2000的低速增推的反唇机构,这样可以保证调节的可靠性和效率。毛五和F111那块板子相对远离进气道口,最有可能的只会是一块翼面。
最后一张图求科普
最后一张图求科普
最后一张图求科普
我晕,火狐浏览器还有这个毛病,我就发了一个

最后一张图求科普
gooday 发表于 2010-3-3 11:17

迫降呗,八成起落架出毛病了,然后收起完好的起落架,用机腹着地,屁股后面的着舰勾已经勾上了减速索

TG喜欢用拦阻网,西方国家喜欢用减速索
最后一张图求科普
gooday 发表于 2010-3-3 11:17

迫降呗,八成起落架出毛病了,然后收起完好的起落架,用机腹着地,屁股后面的着舰勾已经勾上了减速索

TG喜欢用拦阻网,西方国家喜欢用减速索
LZ好隐讳啊!
F111那个算是边条翼么???
无心插柳 发表于 2010-3-3 11:20


    F111的钩子是标配?
docliu 发表于 2010-3-3 11:49
这个不清楚,但美国的jj,包括很多空军的陆基飞机,一样配备有着舰勾
回复 17# docliu


    美军貌似除了大型的JJ。。基本所有战斗机都标配那钩子
最后一张,尾钩挂在了阻拦索上?
米格23后期型也有类似的东西吧,怎么也轮不到阿三来BS毛子:L
够难看的
hlover96 发表于 2010-3-3 12:15


    但比较牛逼
毛子的可动边条应该是柔性蒙皮的
那是因为与前缘襟翼发生干涉了吧,不得不打开
F-111?低速的时候机翼向前,那块边条不动的话,前缘襟翼根本放不下来,仅此而已
GD6993 发表于 2010-3-3 10:45
你跟290说那么多干嘛啊?:D
iamsu7 发表于 2010-3-4 08:22


    同意
谁说低速时不打开边条就放不下襟翼;P
F111G.jpg

f111M.JPG

f111k.jpg
只有早期的F111A才没有可动变条,还真有人以为美国搞不不出可动变条啊:D

F111A-Airfix-488-72nd.jpg

General_Dynamics_F-111A_(third)_061003-F-1234S-009.jpg
无心插柳 发表于 2010-3-3 11:20
2006年的一菜鸟事故,上F-111才两周。


这张图才最有喜感,不知道这时能不能拉个涡流出来;P

F111H.jpg

这张图才最有喜感,不知道这时能不能拉个涡流出来;P

F111H.jpg
longying 发表于 2010-3-4 15:19


    哦~{:cha:}
难看
不会真有人以为F111加个可动边条翼就是为了放下襟翼用的吧:L
继续等解释。。。。。
F111装可动边条就是用来改善起降性能和低空性能的作用,上舰和YF14 PK用的,只不过后来的机型都延续了这一技术.


1967年美国海军用F111A装AIM64做测试飞行

1968年美国海军F111B在CAV43航母上降落


F111B1968年在CAV43上起降

F111B1968年在CAV43上起降
印象里某关于飞机设计的书里有提到过
说是F111主要设计点是海平面高度机翼最大后掠M1.2左右大表速飞行,在这一构型下大后掠的机翼造成气动焦点相对小后掠亚音速状态大幅度后移,从而严重加剧了平尾的配平负担,为了避免平尾负荷过大,给F111前面设计了大型边条,以配平低空超音速状态的焦点后移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个大边条在低速起降构型下产生的升力太大,又把升力焦点拉得太靠前,造成飞机在低速起降状态下成了不稳定状态,要知道哪个年代可没有电传飞控来解决不稳定的气动构型。于是乎设计人员想出来把边条的一部分做成可以活动的低空超音速的时候和边条的其他部分锁定在一起,起到配平的作用;起降的时候则把这部分可以活动的边条松开自由活动,跟着气流“随波逐流”但是不产生任何升力,等于变相的缩小了边条的面积,降低其升力产生,维持俯仰通道的稳定性;基本上不参与飞机的控制。
可见这个可动边条应该是为了对付70年代飞控的局限性不得已而为之,和T50上那个很可能是用于主动控制机翼表面涡系的可动边条完全不是一个东东。
yr_linyi 发表于 2010-3-4 20:00


    解释的很好的,,,完全一个因为没有电控才不得已的补偿技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