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烧木炭的卡车是怎么一回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16:33
最近看了不少介绍第三帝国的书,有不少都提到德国在二战末期因为缺油,所以使用了很多烧木炭的卡车。觉得很不理解,难道木炭能作为内燃机的燃料吗?是翻译错了,还是真有以木炭为燃料的卡车?最近看了不少介绍第三帝国的书,有不少都提到德国在二战末期因为缺油,所以使用了很多烧木炭的卡车。觉得很不理解,难道木炭能作为内燃机的燃料吗?是翻译错了,还是真有以木炭为燃料的卡车?
把煤炼成油是听说过的,但是油里太多苯.
木炭无法在内燃机里使用,而且无法炼成油,至少工厂里大规模生产不可能
还有个问题:哪里来那么多木炭?
这说,据说不是早期老毛他们坐的车也是烧木炭的么 车
还是苏联送的
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煤气
嗯,德国坦克在测试、训练的时候都经常背煤气罐。
PS:当时是有蒸汽卡车的,数量很少。
朝鲜现在不是还有么,烧碳还是柴火来着{:yan:}
见早期 北京公交 相关内容
我还以为是蒸汽机····
CO嘛~
有个煤气发生器  不是直接烧
我爸爸说原来我们镇上就有烧木炭的车
实际上当然不是直接烧木炭,如LS几位说的正确名称叫煤气发生器,真正到发动机的是煤气。
一个很时髦的说法是LPG:D
放狗搜回来的:

木炭汽车
提问 添加摘要
木炭汽车是把煤炭揉成扁扁的鸡蛋模样并进行干燥,利用燃烧这种煤炭时产生的煤气运转的汽车。这是使用汽油之前把一氧化碳作为燃料利用的装置,是二战当时日本由于汽油紧缺而作为军用的落后的运输手段。
  木炭汽车用固定在汽车车厢上的炉子烧木炭,开车前摇风生火借助所产生的煤气大约跑20公里左右以后,需掏出炉灰再把木炭放进去用同样原理去运行。
  它的马力自然比汽油弱很多,时速一般只有15km/h
   目录 [隐藏]
1 中国历史上的木炭汽车
2  坐汽车辛苦,推车更辛苦
3 吃得苦才能开好木炭车
4 参考资料
木炭汽车-中国历史上的木炭汽车          鹤山的木炭汽车是啥样子?年轻人听了会感到新奇,但上了年纪的人却记忆犹新,印象深刻。
  今年春节,趁着假日休闲,我拿着这个话题,特意拜访了鹤山车站首任站长、83岁的离休干部叶树生,还有第一代开木炭汽车的司机、86岁的严启田。这两位耄耋老人讲述了当年艰苦创业的历程,听来如临其境,更使人温故知新,珍惜今天,憧憬明天。
  只有两台木炭车的车站
  50年代初,国家经济处在恢复时期,鹤山百业待兴。江门汽车站开始在沙坪设客运点,1955年末正式挂牌成立鹤山汽车站,由当时的县政府交通科管理,选址在今日的南山公园对面即皮防站侧。所谓的车站,其实只包括站长、司机、勤杂在内共5个人,站长就是原粤赣边纵队老战士叶树生。一间10多平方米的砖瓦小平房,没台没凳,他们只是坐在木板床边卖票,吃、拉、睡都在这里。全站仅有两辆美国1942年产的雪佛兰改装的客车。当时年轻力壮的严启田(三水人,解放前在广州一私人车行打工),由广州分配来鹤山当司机,另一名司机姓康,新兴人(已故),每人开一台车载客营运。
  当时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美国对华实施禁运政策,国家汽油短缺,鹤山车站被迫将两台雪佛兰汽油车改装成烧木炭车。顾名思义,木炭车就是用木炭代替汽油作动力的汽车,其实是造一个约两米长、直径一米左右的大铁罐(用铁皮自行焊接),嵌装在车尾部,罐内有个用生铁造的炉胆吸管,将木炭倒满铁罐后用铁杆捣实,然后从炉门点燃木炭。熊熊炭火产生一股强劲气体,通过胆管推动曲轴连杆使汽车前进,这就是初期的木炭汽车。
  木炭汽车- 坐汽车辛苦,推车更辛苦          当年就是靠这两台原始木炭车担负着全县的客货运任务。初期运行路线只有沙坪至水口,沙坪至雅瑶、沙坪至谷埠三条线路,往广州方向只能抵谷埠,乘客或坐船或过九江再转往广州,往江门的只能到雅瑶,旅客步行到棠下转车,出入极之不便。但随着路况逐渐好转,毗邻县界关系理顺,半年光景,车子就可直达江门和广州了。
  那时的公路全都是砂土路,一有雨天就变成“排骨路”,坐汽车等于“松骨”,够辛苦的,而乘木炭车更是无奈之无奈。一是时间长。由于行车慢,时速只有30—40公里,往广州要过四个渡口,常常是朝发夕至,如果过渡不顺利就要整日坐“车监”了。二是劳累,车上座位小、人挤,常常要站立,一路颠簸。上斜坡时,由于木炭车马力不足,唯有落客推车。那时往水口经鹤城大芙蓉高坡,乘客肯定要推车,往江门过松背斜坡,也要乘客推车。那时乘客都很齐心,推车也很搞笑,推车时司机助手手持三角木头,乘客一边推,他一边往轮后垫三角木,以防滑车倒退,一班旅客齐心合力,喊着号子“鬼叫你穷、顶硬上呀!”起劲推。最怕是下雨天推车,冬天下雨就更惨了。凡推过木炭车的乘客,个中滋味无不刻骨铭心。推车时要顶着难闻的炭粉气味和路上的泥尘,有些乘客推完车已变成“黑脸神”,你看着我笑,我看着你笑,到站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抹脸、擦鞋。尽管这样,在当时能坐上汽车算是不错的了。
   木炭汽车-吃得苦才能开好木炭车        
  严伯告诉笔者,那个年代做司机很吃香,工资比一般人高,且有节油、安全等奖励,总收入相当于当时的科局级领导。但开车确实辛苦,没有吃大苦、耐大劳精神和过硬技术,休想开好木炭车。首先是车子出故障、半路“抛锚”是常事,此刻司机就得爬车底抢修,弄到满身油污、筋疲力竭。其次是汽车停站,司机、助手得将布袋(装在炉管过滤灰尘用)取出来拍打、清洗。此时两人常常口黑面黑,相视而笑。当然,他们也有苦中取乐的时候,比如车到水口终点站在小河涌清洗布袋时,涌里的塘虱、泥鳅嗅到木炭瓦斯就晕头转向,可以顺手拈来,便有丰盛的晚餐。不过司机成年累月嗅炭气有碍健康,为此他们经常煲糖水饮,据说可解瓦斯、帮助散毒,严伯今天这么长寿也不无道理。
  那时的木炭,大部分由江门总站按计划供给,每走一公里约配0.5公斤,走广州供应35公斤,节余有奖励。1958年大跃进,山上树木砍光,木炭来源成了问题,一个短时期改烧煤球,煤球车比木炭车更难侍候,火力低、难燃烧,隔晚要“留炉”(晚上燃着炉,关上炉门待明天一早便可发车叫留炉),且常常要清渣,否则炉底会赌塞。一次下雨天,他们开车往水口驶至神仙石段就“死火”,将乘客转移后,天色已晚,前不着村、后不到店,伙计就要在车厢过夜,往后他们干脆把被席放在车上,以防万一。那时车辆少,常常要加班开夜车,司乘人员毫无怨言,服从调动听指挥。
  1958年后,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大庆油田的崛起,很快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所以木炭车只持续了两、三年便寿终正寝了。
  开放改革之后,我国交通事业突飞猛进,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座座桥梁使天堑变通途。如今鹤山汽车站已成为省内一流车站,拥有300多台车辆,行走省内外30多条营运线路,舒适、豪华大巴直抵省港澳,一个小时车程便抵达广州,所有地级市都通了高速直达车。令人唏嘘的木炭车已成为历史名词,成了留在人们脑海中“过电影”时的拷贝了。

木炭汽车-参考资料        
http://hi.baidu.com/vbbo/blog/item/7c7e22f5e557d122bd310963.html
电影(虎口脱险)就有木炭车
朝鲜就有
关键词:煤气机
其实煤气机才是最早的内燃机,1860年就发明了,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更晚。
我国以前石油炼制工业不发达的时候也有不少煤气机,可以用作拖拉机、汽车和船的动力。{:Bingo:}
mqj.JPG
mqtlj.JPG
mqqc.JPG
mqlc.JPG
车永学 发表于 2010-2-26 09:54


    用来生成煤气的
google到有把木屑和褐煤掺一起加氢液化的。木头造油还是有可能的。
还有,能不能搞某种酶,把木头(纤维)水解成多糖,再水解成二糖,再发酵成乙醇呢?
我记得介绍中国汽车工业历史提到过民国时期已经制造出国产木炭汽车了。
四川解放前都是这车子,而且咕噜还是铁环,没橡胶
是不是不是直接以木炭燃烧作为动力,而是通过木炭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也就是煤气,通过烧煤气来驱动内燃机啊?实际是煤气汽车,对吧?
曾经看过文章说德国豹式坦克在二战末期实验过燃气轮机。
那为什么不做成水煤气发生器?这个效率应该更高吧
朝鲜
2644594_263441.jpg
2644595_669408.jpg
和谐真人 发表于 2010-2-26 20:17
燃气轮机不是指使用可燃气体的发动机
但燃气轮机理论上可以使用各种液化可燃气体
前者的油耗极其恐怖
跟出于节能环保考虑的燃气发动机是两个极端

纳粹德国的燃气发动机分为两种:
一是直接使用罐装液化煤气的
二是配备锅炉燃烧木炭或者燃煤驱动蒸汽机或者发电机的
I号、IV号、“黑豹”都有前一种的实验型号作为训练车使用
IV号更有锅炉驱动发电机的型号
欧宝36S系列卡车就有锅炉驱动蒸汽机的
车永学 发表于 2010-2-26 09:54
当时德国采用的是费托合成法将煤转化成液体燃料,首先是将煤气化,然后再进行合成,其产物为甲醇和其他醇类化合物,几乎没有苯。话说苯的辛烷值高达115,那可是难得的好燃料啊,就是污染环境,现在控制含量了。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大庆油田的崛起,很快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所以木炭车只持续了两、三年便寿终正寝了。

石油工业当年很争气啊。大家有空看一看电视剧《奠基者》就知道当年的艰幸。
大庆油田的开发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作用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
红旗漫卷 发表于 2010-2-26 18:32
我记得看过资料的,那个是烧植物油和柴油的汽车。
是啊……没有大庆,中国现代化起码要晚十年。

那时候中国太穷,能换外汇的资源就那点煤炭,买油得要硬通货,没有油,煤炭都运不出去。
mcw 发表于 2010-2-27 12:46


    日本什么都没有,照样发展挺好。

只要一折腾,就是守着金山也要受穷。
楼上的

日本的资源都能从外部得到
坦克要吃几吨脑白金啊。
当时中国有其他资源去换石油吗。
拿一个在二战前已经实现工业化并且普及教育的日本和一个文盲占大多数的农业国中国怎样相提并论。
大庆八旬翁造出木燃料车 车速每小时可达80公里

http://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09/08/19/052067395.shtml

东北网8月19日讯 80多岁的潘乃鸿,是一位汽车修理技师。他利用自己掌握的修车技术,经过不懈努力,将一辆旧式四轮货车改成以秸秆和木材为燃料的动力汽车,改后车的行驶速度每小时可达80公里,车友们称其为“大庆第一牛车”。
........
潘乃鸿介绍说,只要把秸秆、木材等燃料放进锅炉内,点上火,便会产生瓦斯,瓦斯通过管道输送给发动机,汽车也就随之启动了。锅炉上安装了一个鼓风机吹风,这样能够使燃料充分燃烧。

潘乃鸿开着改造成功的汽车试行发现,该车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这让很多人都惊叹不已。
朝鲜不是现在还有吗···放狗吧
yylt 发表于 2010-2-27 11:01


    以前在CCAV10看到有嘉宾说纳粹不缺石油,因为他们的煤变油技术可以满足对燃料的求{:3_90:}
T62 发表于 2010-2-27 17:07


    事情要看两面。59年没石油,小小折腾了一把就饿了个半死。66年有石油了,大大滴折腾了十年之久,也没听说谁还像59年那样饿惨了。
大跃进可不是小折腾,用外国人《毛泽东传》里的话说那是“极度的愚行”。

有人说日本人可以从外部得到石油,中国为什么就不能?

日本的石油难道是别人白给的吗?不要钱的吗?
楼上,你查查历史资料吧,看看当时TG在国内和国际是个啥状况:D
德国的:

Pkw_mit_Holzgasantrieb.jpg

Bundesarchiv_Bild_183-V00670__Berlin__Pkw_mit_Holzgasantrieb.jpg

Bundesarchiv_Bild_183-V00670A__Berlin__Auto_mit_Holzgasantrie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