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毛主席从延安到北京(申虎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3:25:56
来自:公安部  时间:2007-01- 08  

  1943年春,我随同罗瑞卿、薄一波等首长,从山西太岳来到延安。此后,我被组织分配到中央办公厅行政科工作,一度任毛主席的行政秘书。从1943年至1957年,我跟随毛主席从延安到北京,在主席身边工作了14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一、毛主席宴请延安枣园居民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和蒋介石对我陕甘宁边区进行严密封锁,群众的公粮任务繁重。不足140万人口的陕北地区,一年就征收19万大担粮,人民群众有议论。毛主席十分重视群众反映,为减轻群众负担,毛主席决定把公粮由原来的19万大担减到16万大担。同时,号召解放军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毛主席、周副主席等中央领导,都亲自带头同延安军民一道,在河谷、沙滩开荒种地,还同群众一起种棉花、纺毛线。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行为,对陕北及各解放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大生产运动改善了军民生活,密切了军民关系,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
  1943年夏季,陕北劳动英雄杨步浩听到毛主席带头种地的消息,心里很不安。一天,老杨赶到延安看望毛主席。他说:“主席,您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时间那么宝贵,还要去种地,把您的身体累坏了咋办?”他恳求要替主席种地。
  毛主席亲切地说:“谢谢你和乡亲们的关怀。”
  说完就领老杨去看他亲手种的地。只见地里长着玉米、豆角、西红柿、辣椒等,又红又绿,老杨看到这一派丰收的景象,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毛主席边走边向他说,你是劳动英雄,是群众的带头人,是我们联系群众的梁桥,你要带领群众搞好大生产运动。临行前,主席还问他有什么困难,并说回去代我向乡亲们问好。
  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差不多每年都要和群众一起欢度春节。
  1947年春节到了,大年初三,毛主席、朱总司令特意把枣园住地的区乡干部、劳动英雄、居民代表等请到住地,在枣园礼堂设宴招待大家。毛主席、朱总司令同他们亲切握手,向他们拜年问好。卢区长代表区、乡和群众向毛主席、党中央敬献了“福匾”,并汇报了该区的生产和群众生活情况。
  毛主席听了高兴地说:“现在形势比过去好了,以后还会更好。我们好比爬山,已经要爬到山顶上,困难即将过去,胜利在望。蒋介石在政治上破坏‘政协’,在军事上破坏‘停战令’,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粉碎他们的阴谋进攻”。
  他号召军民之间、乡邻之间要和睦团结,争取早日实现全国的和平。大家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受到极大鼓舞和教育。之后,毛主席和总司令同大家共进晚餐。席间,毛主席、朱总司令亲自为群众代表夹菜、倒项酒,并和他们拉家常,问长问短,有说有笑,亲密无间。整个礼堂充满了亲切、热烈的气氛。宴会结束时,群众代表感动地流着热泪,发自内心地祝福毛主席、朱总司令健康长寿。
  二、毛主席率领我们转战陕北
  1947年3月,蒋介石为了挽回他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败局,除了策划召开“国大”,驱逐我党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代表外,又策划了向我山东、陕北解放区发动进攻。当时,在西北战场上,胡宗南的兵力有25万人,我军只有两万多人。在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严峻形势下,为了诱敌深入,以便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毛主席、党中央做出了暂时放弃延安,转战陕北的英明决策。
  在那些日子里,国民党飞机轮番轰炸、扫射,使整个延安笼罩在硝烟之中。3月18日下午,敌人迫近延安城,群众和机关干部都已安全转移了。天黑后,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的窑洞里还闪烁着灯光。在彭德怀和秘书、警卫人员的一再催促下,毛主席、周副主席等首长,才从容地最后登上了一辆中吉普车,撤离了延安。至此,毛主席率领我们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
  在转移到清涧县枣林沟时,中央决定组成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前委,委员有军委副主席、代总参谋长周恩来和任弼时,中央前委的代号为第三支队。在转战中遇到不少险情,都在毛主席指挥下转危为安。有一次,中央前委转移到靖边县的小河村,敌军四个旅的兵力紧紧追赶上来,妄图消灭我中央首脑,向蒋介石、胡宗南请功。为了迷惑敌军,我军警卫部队迎头阻击。敌军真的以为是我军主力部队,怕陷入埋伏,便调头西窜。还有一次,毛主席、周副主席率领我们冒雨夜行军,大雨下个不停,河水猛涨,我们行进在一条小山路上,伸手不见五指,夜黑路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山沟里。这时敌人正行进在山下,人喊马叫,情况十分紧急。天亮时,毛主席率领我们转移到靖边县的天赐湾。这是转战陕北以来最危险、最严峻的一夜。我们都为毛主席、周副主席的安全捏一把汗。而当毛主席、周副主席知道这个情况后,却哈哈大笑。
  毛主席笑着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
  这一次又是毛主席巧用兵,调遣胡守南部队西窜。
  在战略转移中,毛主席既要指挥西北战场作战,又要指挥全国3解放战争,很少休息。一到驻地,毛主席总是先让安排办公地方。可是,有时连一张桌子都找不到,毛主席就在老乡家的锅台上,甚至在膝盖上,批阅文件,拟写命令、指示和文稿。1947年秋天,在石家庄战役中,毛主席住在陕北葭县的阎家峁,一直守在电话机旁,指挥作战。当周副主席来电话向毛主席报告我军解放石家庄的消息时,毛主席十分高兴。兴奋地告诉我们,我军收复了石家庄,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并让我们加两个菜,庆祝一下。
  1947年8月,毛主席、党中央住在葭县朱官寨。当时粮菜奇缺,军民生活十分艰苦,有的乡亲家连瓜蔓子都吃光了。我当时任供给股长,为保证毛主席、周副主席等中央首长的粮食供应,我们四个人分头跑了许多地方,才搞到一点小米、高粮、土豆和盐以及军马的草料。有时候东跑西奔也搞不到粮食,我们只好把黑豆磨成碴子,放点盐,煮碴子粥吃。搞不到菜,就派人挖野菜吃。毛主席和我们同甘共苦,还十分关心干部、战士生活,经常亲自检查警卫战士的住地和伙食情况。他还指示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搞到点小米,给大家调剂一下伙食。在那时候,能吃上一顿陕北的小米饭是很不容易的。
  有一次,贺龙同志从晋绥前线送来一些腊肉、干鱼和烟、公文包等,我们非常高兴,心想,这回可够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用一些时候了。可是,毛主席、周副主席指示我们,把这些东西分给伤病员和警卫战士用。我还分到一个牛皮挂包,至今我还作为珍贵纪念品保存着。
  在转战的行军路上,为保卫毛主席的健康,组织上专门准备了马匹和担架。可是,毛主席经常不骑马,更不肯坐担架,总是坚持和大家一起步行军。这付担架从延安一直扛到黄河边,毛主席竟然一次也没坐过。
  1947年夏委的一个晚上,毛主席率领我们从安塞县五家湾出发,刚刚爬上一道山梁,就电闪雷鸣,下起瓢泼大雨。毛主席和战士一起冒雨行进,警卫人员请主席骑上马走,主席不肯,拄棍一步一滑地率领我们向山顶爬去。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主席穿的单衣都湿透了,夜风吹来,凉透胸背。主席穿着那双带补丁的布鞋,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地行走了大半宿。到了驻地,他又不顾雨夜行军的疲劳,就先让安排办公地方,在一盏油灯下,铺开地图,翻开文件,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在转战陕北的日日夜夜,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等同志,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胆略,发挥集体智慧,为争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的基础。
  1948年3月,延安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3月21日,毛主席、周副主席率领中央机关全体人员,从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出发。此时,崖畔上和路两旁,站满了欢送的群众。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面含笑容,向群众频频挥手告别。3月23日,是转战陕北的最后一天。这天上午,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在吴堡县碛口,分乘三条木船,顺利地渡过了黄河。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又率领中央机关全体人员,经过山西临县、兴县、五寨、神池、代县、繁峙等地,于同年5月,胜利地到达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从1947年3月18日我党主动放弃延安,到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率领我们渡过黄河,转战陕北整整一年零五天。
  三、毛主席进驻北平后的衣食住行
  1949年3月24日,毛主席、党中央从西柏坡进驻北平。我们守卫在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这回可得让毛主席好好休息一下了。住得舒服点、穿得像样点,吃得好一点。可实际上并没有如愿。进北平后,毛主席先住在香山、后搬到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这菊香书屋是古代的旧瓦房,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地方的墙皮、油漆已脱落。建国以后,我们和管理部门多次提出修缮一下,主席总是不同意。后来乘主席外出之机,管理部门才进行了些小的修理。主席住的是四合院,办公室的桌椅都是旧的,卧室里放一张木板床,一套旧沙发,办公桌和书架上都堆满了各种书籍。到了北京后,毛主席经常穿一套旧的黄呢制服,他平时喜欢穿布鞋,有双棕红色皮鞋,接待外宾时才穿。他的卧具更是简单,一床白布被单和两床旧毛毯,床单、枕套都是白布做的,与在延安时用的一样。主席不论是视察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外出时都带着这套卧具。1954年,主席到上海视察。市委领导安排他住在蒋介石曾住过的励志社,给主席准备了很讲究漂亮的卧具。主席看后,对我们说:“不用他们的,还是用我自己的。”
  主席平时养成了吃粗茶淡饭的习惯,进京后,也常年吃两米饭或加一些豆子、薯类做成的米饭。主席认为这样做的饭对身体有好处,粮食吃得精细对身体无益。主席喜欢吃辣椒,有时一顿吃不了,还让留着下顿吃。他从来不允许别人给他加菜或提高伙食标准。来客人时,通常是多放一双碗筷和增加一两个菜。毛主席和他的孩子们一起吃饭时,常常把掉在桌子上的米粒拣起来吃掉,并教育孩子们说: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来之不易。有一次,主席的手表掉在地上不走了,让我拿去修理。我一看,这块手表已经很旧了,建议给他换一块。但主席坚持让修一修。事后知道主席还有一块新手表,他不愿意戴。主席看书、撰文、批阅文件除用毛笔外,经常用的是铅笔。铅笔用到手捏不住的时候,还要套上铅毛帽继续使用。这种勤俭的作风是主席多年的习惯。
  主席外出时,总是教育我们轻车简从。有一次在西山对我们说:外出汽车要少,随行人员也要少,要注意节约嘛!这样目标也小,和你们保卫工作就一致起来了。
  有一次,南方一个省的一位领导给主席送来一些土特产。报告主席后,指示原封不动退回去,并让秘书写信严肃批评了这位领导,强调要严格执行七届二中全会不许送礼的规定,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件事对送礼人和我们教育都很大。
  1958年2月13日,天气睛朗,主席乘专机到长春视察。一下飞机,不顾旅途疲劳,就到第一汽车厂视察,看望汽车工人。第二天,又视察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然后,听了省委的工作汇报。那天,主席工作得很晚。省委领导想请主席尝尝吉林的特产风味,但都知道主席一惯严格要求自己,再三考虑,还是未敢上特殊菜饭。主席仍然吃着两米饭、三菜一汤。
  四、毛主席的六十大寿
  1949年3月13日,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做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重要报告,制定了“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的纪律。从那时起毛主席更加带头发扬党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953年12月中旬前后,党中央接到一些马列主义政党、友好国家和友好人士发来的贺电、贺信,热烈祝贺毛主席的六十大寿。毛主席指示不准发表这些贺电、贺信。这时,我们警卫人员怎么也抑制不住为主席祝寿的愿望,几天前,我就和卫士组的同志们商量,要给毛主席祝寿,因为这是主席的六十大寿。12月26日这天,我很早就来到值班室,待主席醒来后,我高高兴兴地走到主席床前,把我们警卫人员的心愿汇报给他老人家,说今天是您的六十大寿,我们全体警卫人员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主席听后微笑着点点头说:“谢谢同志们。”他指示我,你备点酒、让老寥师傅给做四菜一汤,我请大家吃饭。主席还特别嘱咐我说,别忘了烧锅炉的工人和秘书同志,请他们一起来。主席就是这样模范地执行党的纪律规定,简朴地和我们一起度过了他的六十大寿。
  五、毛主席关怀警卫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跟随毛主席到外地视察,主席总是抽空到警卫人员住地看望。1953年在杭州时,一天拂晓,我值夜班回到宿舍,正逢主席来看我们。他仔细地询问我住的怎么样,室内潮不潮。见主席来了,我便准备将大家叫醒,主席说不要叫他们了,值夜班很辛苦,让他们好好休息。
  主席不仅关怀我们的生活,更关心我们的学习,经常教导我们要多学一些本事,要学文化,学科学,学历史。我们警卫人员多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从小念不起书,文化水平比较低。主席就亲自为我们制定学习计划,还用他的稿费为我们买课本和笔记本。主席在日夜繁忙的情况下,还挤时间给我们讲课、检查学习作业,看到错字就改正。主席还让我们读《红楼梦》,他说这是一部很好的历史小说,读了它就能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腐败内幕。并说你们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还让我们读点中国近代史、学点哲学,养成读书习惯,开卷有益嘛。
  主席特别关心我们政治上的成长,为使我们不脱离群众,总是教导我们警卫人员,既要保证首长的安全,又要接触群众。为了能听到最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占有第一手材料,主席有计划地分期派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各自老家做社会调查,还为我们亲笔写下了“出差守则”。指示我们回到老家后,要密切联系群众,向他们学习,向他们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党的方针政策,特别强调要尊重群众,不要摆架子,要和群众交朋友。
  1954年秋天,主席派我和他的司机周西林回山西做社会调查。出发前,他对我们说:“你们回山西老家做社会调查,主要了解调查农民群众对粮食、油料、棉花实行定产、统购、统销(即三定)政策有什么反映,看他们对政府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回来后,向我写个书面报告。”我们遵照主席的指示,回家后组织了几个不同层次座谈会,群众和基层干部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要求,主要是自留粮油少,不够吃,还是半年糠菜半年粮;有的基层干部作风粗暴,强迫命令等。在社会调查中,我们学到不少东西,特别是看到老区人民以极其高涨的生产积极性,表达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的感情时,深受教育。回京后,主席在百忙中看了我们的调查报告,表示满意。
  主席离开我们已经25年了,作为一个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14年的老兵,我非常怀念他老人家。他老人家的光辉思想,不朽灵魂,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来自:公安部  时间:2007-01- 08  

  1943年春,我随同罗瑞卿、薄一波等首长,从山西太岳来到延安。此后,我被组织分配到中央办公厅行政科工作,一度任毛主席的行政秘书。从1943年至1957年,我跟随毛主席从延安到北京,在主席身边工作了14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一、毛主席宴请延安枣园居民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和蒋介石对我陕甘宁边区进行严密封锁,群众的公粮任务繁重。不足140万人口的陕北地区,一年就征收19万大担粮,人民群众有议论。毛主席十分重视群众反映,为减轻群众负担,毛主席决定把公粮由原来的19万大担减到16万大担。同时,号召解放军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毛主席、周副主席等中央领导,都亲自带头同延安军民一道,在河谷、沙滩开荒种地,还同群众一起种棉花、纺毛线。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行为,对陕北及各解放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大生产运动改善了军民生活,密切了军民关系,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
  1943年夏季,陕北劳动英雄杨步浩听到毛主席带头种地的消息,心里很不安。一天,老杨赶到延安看望毛主席。他说:“主席,您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时间那么宝贵,还要去种地,把您的身体累坏了咋办?”他恳求要替主席种地。
  毛主席亲切地说:“谢谢你和乡亲们的关怀。”
  说完就领老杨去看他亲手种的地。只见地里长着玉米、豆角、西红柿、辣椒等,又红又绿,老杨看到这一派丰收的景象,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毛主席边走边向他说,你是劳动英雄,是群众的带头人,是我们联系群众的梁桥,你要带领群众搞好大生产运动。临行前,主席还问他有什么困难,并说回去代我向乡亲们问好。
  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差不多每年都要和群众一起欢度春节。
  1947年春节到了,大年初三,毛主席、朱总司令特意把枣园住地的区乡干部、劳动英雄、居民代表等请到住地,在枣园礼堂设宴招待大家。毛主席、朱总司令同他们亲切握手,向他们拜年问好。卢区长代表区、乡和群众向毛主席、党中央敬献了“福匾”,并汇报了该区的生产和群众生活情况。
  毛主席听了高兴地说:“现在形势比过去好了,以后还会更好。我们好比爬山,已经要爬到山顶上,困难即将过去,胜利在望。蒋介石在政治上破坏‘政协’,在军事上破坏‘停战令’,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粉碎他们的阴谋进攻”。
  他号召军民之间、乡邻之间要和睦团结,争取早日实现全国的和平。大家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受到极大鼓舞和教育。之后,毛主席和总司令同大家共进晚餐。席间,毛主席、朱总司令亲自为群众代表夹菜、倒项酒,并和他们拉家常,问长问短,有说有笑,亲密无间。整个礼堂充满了亲切、热烈的气氛。宴会结束时,群众代表感动地流着热泪,发自内心地祝福毛主席、朱总司令健康长寿。
  二、毛主席率领我们转战陕北
  1947年3月,蒋介石为了挽回他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败局,除了策划召开“国大”,驱逐我党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代表外,又策划了向我山东、陕北解放区发动进攻。当时,在西北战场上,胡宗南的兵力有25万人,我军只有两万多人。在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严峻形势下,为了诱敌深入,以便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毛主席、党中央做出了暂时放弃延安,转战陕北的英明决策。
  在那些日子里,国民党飞机轮番轰炸、扫射,使整个延安笼罩在硝烟之中。3月18日下午,敌人迫近延安城,群众和机关干部都已安全转移了。天黑后,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的窑洞里还闪烁着灯光。在彭德怀和秘书、警卫人员的一再催促下,毛主席、周副主席等首长,才从容地最后登上了一辆中吉普车,撤离了延安。至此,毛主席率领我们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
  在转移到清涧县枣林沟时,中央决定组成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前委,委员有军委副主席、代总参谋长周恩来和任弼时,中央前委的代号为第三支队。在转战中遇到不少险情,都在毛主席指挥下转危为安。有一次,中央前委转移到靖边县的小河村,敌军四个旅的兵力紧紧追赶上来,妄图消灭我中央首脑,向蒋介石、胡宗南请功。为了迷惑敌军,我军警卫部队迎头阻击。敌军真的以为是我军主力部队,怕陷入埋伏,便调头西窜。还有一次,毛主席、周副主席率领我们冒雨夜行军,大雨下个不停,河水猛涨,我们行进在一条小山路上,伸手不见五指,夜黑路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山沟里。这时敌人正行进在山下,人喊马叫,情况十分紧急。天亮时,毛主席率领我们转移到靖边县的天赐湾。这是转战陕北以来最危险、最严峻的一夜。我们都为毛主席、周副主席的安全捏一把汗。而当毛主席、周副主席知道这个情况后,却哈哈大笑。
  毛主席笑着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
  这一次又是毛主席巧用兵,调遣胡守南部队西窜。
  在战略转移中,毛主席既要指挥西北战场作战,又要指挥全国3解放战争,很少休息。一到驻地,毛主席总是先让安排办公地方。可是,有时连一张桌子都找不到,毛主席就在老乡家的锅台上,甚至在膝盖上,批阅文件,拟写命令、指示和文稿。1947年秋天,在石家庄战役中,毛主席住在陕北葭县的阎家峁,一直守在电话机旁,指挥作战。当周副主席来电话向毛主席报告我军解放石家庄的消息时,毛主席十分高兴。兴奋地告诉我们,我军收复了石家庄,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并让我们加两个菜,庆祝一下。
  1947年8月,毛主席、党中央住在葭县朱官寨。当时粮菜奇缺,军民生活十分艰苦,有的乡亲家连瓜蔓子都吃光了。我当时任供给股长,为保证毛主席、周副主席等中央首长的粮食供应,我们四个人分头跑了许多地方,才搞到一点小米、高粮、土豆和盐以及军马的草料。有时候东跑西奔也搞不到粮食,我们只好把黑豆磨成碴子,放点盐,煮碴子粥吃。搞不到菜,就派人挖野菜吃。毛主席和我们同甘共苦,还十分关心干部、战士生活,经常亲自检查警卫战士的住地和伙食情况。他还指示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搞到点小米,给大家调剂一下伙食。在那时候,能吃上一顿陕北的小米饭是很不容易的。
  有一次,贺龙同志从晋绥前线送来一些腊肉、干鱼和烟、公文包等,我们非常高兴,心想,这回可够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用一些时候了。可是,毛主席、周副主席指示我们,把这些东西分给伤病员和警卫战士用。我还分到一个牛皮挂包,至今我还作为珍贵纪念品保存着。
  在转战的行军路上,为保卫毛主席的健康,组织上专门准备了马匹和担架。可是,毛主席经常不骑马,更不肯坐担架,总是坚持和大家一起步行军。这付担架从延安一直扛到黄河边,毛主席竟然一次也没坐过。
  1947年夏委的一个晚上,毛主席率领我们从安塞县五家湾出发,刚刚爬上一道山梁,就电闪雷鸣,下起瓢泼大雨。毛主席和战士一起冒雨行进,警卫人员请主席骑上马走,主席不肯,拄棍一步一滑地率领我们向山顶爬去。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主席穿的单衣都湿透了,夜风吹来,凉透胸背。主席穿着那双带补丁的布鞋,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地行走了大半宿。到了驻地,他又不顾雨夜行军的疲劳,就先让安排办公地方,在一盏油灯下,铺开地图,翻开文件,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在转战陕北的日日夜夜,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等同志,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胆略,发挥集体智慧,为争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的基础。
  1948年3月,延安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3月21日,毛主席、周副主席率领中央机关全体人员,从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出发。此时,崖畔上和路两旁,站满了欢送的群众。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面含笑容,向群众频频挥手告别。3月23日,是转战陕北的最后一天。这天上午,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在吴堡县碛口,分乘三条木船,顺利地渡过了黄河。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又率领中央机关全体人员,经过山西临县、兴县、五寨、神池、代县、繁峙等地,于同年5月,胜利地到达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从1947年3月18日我党主动放弃延安,到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率领我们渡过黄河,转战陕北整整一年零五天。
  三、毛主席进驻北平后的衣食住行
  1949年3月24日,毛主席、党中央从西柏坡进驻北平。我们守卫在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这回可得让毛主席好好休息一下了。住得舒服点、穿得像样点,吃得好一点。可实际上并没有如愿。进北平后,毛主席先住在香山、后搬到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这菊香书屋是古代的旧瓦房,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地方的墙皮、油漆已脱落。建国以后,我们和管理部门多次提出修缮一下,主席总是不同意。后来乘主席外出之机,管理部门才进行了些小的修理。主席住的是四合院,办公室的桌椅都是旧的,卧室里放一张木板床,一套旧沙发,办公桌和书架上都堆满了各种书籍。到了北京后,毛主席经常穿一套旧的黄呢制服,他平时喜欢穿布鞋,有双棕红色皮鞋,接待外宾时才穿。他的卧具更是简单,一床白布被单和两床旧毛毯,床单、枕套都是白布做的,与在延安时用的一样。主席不论是视察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外出时都带着这套卧具。1954年,主席到上海视察。市委领导安排他住在蒋介石曾住过的励志社,给主席准备了很讲究漂亮的卧具。主席看后,对我们说:“不用他们的,还是用我自己的。”
  主席平时养成了吃粗茶淡饭的习惯,进京后,也常年吃两米饭或加一些豆子、薯类做成的米饭。主席认为这样做的饭对身体有好处,粮食吃得精细对身体无益。主席喜欢吃辣椒,有时一顿吃不了,还让留着下顿吃。他从来不允许别人给他加菜或提高伙食标准。来客人时,通常是多放一双碗筷和增加一两个菜。毛主席和他的孩子们一起吃饭时,常常把掉在桌子上的米粒拣起来吃掉,并教育孩子们说: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来之不易。有一次,主席的手表掉在地上不走了,让我拿去修理。我一看,这块手表已经很旧了,建议给他换一块。但主席坚持让修一修。事后知道主席还有一块新手表,他不愿意戴。主席看书、撰文、批阅文件除用毛笔外,经常用的是铅笔。铅笔用到手捏不住的时候,还要套上铅毛帽继续使用。这种勤俭的作风是主席多年的习惯。
  主席外出时,总是教育我们轻车简从。有一次在西山对我们说:外出汽车要少,随行人员也要少,要注意节约嘛!这样目标也小,和你们保卫工作就一致起来了。
  有一次,南方一个省的一位领导给主席送来一些土特产。报告主席后,指示原封不动退回去,并让秘书写信严肃批评了这位领导,强调要严格执行七届二中全会不许送礼的规定,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件事对送礼人和我们教育都很大。
  1958年2月13日,天气睛朗,主席乘专机到长春视察。一下飞机,不顾旅途疲劳,就到第一汽车厂视察,看望汽车工人。第二天,又视察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然后,听了省委的工作汇报。那天,主席工作得很晚。省委领导想请主席尝尝吉林的特产风味,但都知道主席一惯严格要求自己,再三考虑,还是未敢上特殊菜饭。主席仍然吃着两米饭、三菜一汤。
  四、毛主席的六十大寿
  1949年3月13日,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做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重要报告,制定了“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的纪律。从那时起毛主席更加带头发扬党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953年12月中旬前后,党中央接到一些马列主义政党、友好国家和友好人士发来的贺电、贺信,热烈祝贺毛主席的六十大寿。毛主席指示不准发表这些贺电、贺信。这时,我们警卫人员怎么也抑制不住为主席祝寿的愿望,几天前,我就和卫士组的同志们商量,要给毛主席祝寿,因为这是主席的六十大寿。12月26日这天,我很早就来到值班室,待主席醒来后,我高高兴兴地走到主席床前,把我们警卫人员的心愿汇报给他老人家,说今天是您的六十大寿,我们全体警卫人员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主席听后微笑着点点头说:“谢谢同志们。”他指示我,你备点酒、让老寥师傅给做四菜一汤,我请大家吃饭。主席还特别嘱咐我说,别忘了烧锅炉的工人和秘书同志,请他们一起来。主席就是这样模范地执行党的纪律规定,简朴地和我们一起度过了他的六十大寿。
  五、毛主席关怀警卫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跟随毛主席到外地视察,主席总是抽空到警卫人员住地看望。1953年在杭州时,一天拂晓,我值夜班回到宿舍,正逢主席来看我们。他仔细地询问我住的怎么样,室内潮不潮。见主席来了,我便准备将大家叫醒,主席说不要叫他们了,值夜班很辛苦,让他们好好休息。
  主席不仅关怀我们的生活,更关心我们的学习,经常教导我们要多学一些本事,要学文化,学科学,学历史。我们警卫人员多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从小念不起书,文化水平比较低。主席就亲自为我们制定学习计划,还用他的稿费为我们买课本和笔记本。主席在日夜繁忙的情况下,还挤时间给我们讲课、检查学习作业,看到错字就改正。主席还让我们读《红楼梦》,他说这是一部很好的历史小说,读了它就能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腐败内幕。并说你们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还让我们读点中国近代史、学点哲学,养成读书习惯,开卷有益嘛。
  主席特别关心我们政治上的成长,为使我们不脱离群众,总是教导我们警卫人员,既要保证首长的安全,又要接触群众。为了能听到最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占有第一手材料,主席有计划地分期派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各自老家做社会调查,还为我们亲笔写下了“出差守则”。指示我们回到老家后,要密切联系群众,向他们学习,向他们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党的方针政策,特别强调要尊重群众,不要摆架子,要和群众交朋友。
  1954年秋天,主席派我和他的司机周西林回山西做社会调查。出发前,他对我们说:“你们回山西老家做社会调查,主要了解调查农民群众对粮食、油料、棉花实行定产、统购、统销(即三定)政策有什么反映,看他们对政府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回来后,向我写个书面报告。”我们遵照主席的指示,回家后组织了几个不同层次座谈会,群众和基层干部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要求,主要是自留粮油少,不够吃,还是半年糠菜半年粮;有的基层干部作风粗暴,强迫命令等。在社会调查中,我们学到不少东西,特别是看到老区人民以极其高涨的生产积极性,表达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的感情时,深受教育。回京后,主席在百忙中看了我们的调查报告,表示满意。
  主席离开我们已经25年了,作为一个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14年的老兵,我非常怀念他老人家。他老人家的光辉思想,不朽灵魂,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说到这个,实在是无语了.

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大官,有几个是善终的,有几个过的安稳的.
我有个亲戚年轻时做过大内侍卫,听过他讲的领导人的生活见闻后简直不敢相信,现在他们的儿孙们真TMD对不起他们的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