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牛B史——曾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8 23:57:45
位于加勒比海的海地发生特大地震,据说遇难者可能达到10万。中国虽然与海地没有外交关系,但是,中国在几年前仍然向混乱的海地派驻了维和部队,因此,海地特大地震发生后也引起很多中国人的关注。中国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派出救援队伍到达海地,这是一支经受过汶川地震考验的救援队伍。相关报道说,这次地震是200年来最大的地震,这个说法差不多等于说,这是海地独立以来最大的地震。海地现在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地震使它雪上加霜。但是,海地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它在西方文明500年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而且享有很多“世界第一”,因此,海地今天的悲惨命运,与它的历史息息相关。
  
   海地近代史的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为印第安人灭亡阶段。海地的命运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是最早“被发现”的,用欧洲中心论的文明眼光,海地是美洲土地上最早沐浴欧洲文明的地方。哥伦布第一次到达美洲,便在海地建立了西方人的第一个殖民地。如果我们要罗列海地无数个“世界第一”,应该从哥伦布开始。“海地”在印第安语中是“多山”的意思,原先是整个岛屿的名字,欧洲人后来将这个岛改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当时岛上约有100万印第安人。不到10年时间,这个岛全部被征服,成为殖民地。哥伦布来到这里50年后,岛上的印第安人只剩下500人。因此,海地也是“第一个”遭受西方殖民者种族灭绝的地方。此后不久,海地的印第安人彻底消失。当然,有一部分印第安人是逃离的,但依然没有逃脱被屠杀的命运。当年海地的一个印第安酋长带着部众逃到了古巴,西班牙人杀到了古巴,抓住了这个酋长。处死这位酋长之前,西班牙人要求印第安酋长皈依上帝,酋长说:“有西班牙人的天堂,我不去”。
  
   海地与欧洲文明的第一次接触就此结束。海地的第二个阶段是海盗阶段。这个岛上因为没有了劳动力,对于西班牙来说,暂时失去了兴趣。海地还有一个“世界第一”,它是美洲第一次出现“黑人”的地方,从非洲运来的黑人奴隶,首先被运到了海地,但一开始规模不算大。海底几乎成为无人区后,这个地方在较长时间里成为欧洲海盗的根据地,其中有法国、荷兰、英国等国的海盗。海盗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西班牙要垄断大西洋两岸的贸易。因此,海地的历史告诉人们,资本主义是自由的市场竞争,完全是谎言,它从一开始就是垄断和战争。前几年的好莱坞电影《加勒比海盗》中戴普扮演的海盗头子,有较为明显的法国特征,也是符合事实的。海地位于伊斯帕尼奥拉岛的西部,由于法国海盗和移民越来越多,西元1665年,法国宣布现在海地这块地方是法国的殖民地,西班牙打不过法国,十几年后,接受了这个事实。因此,伊斯帕尼奥拉岛上从此便有了两个国家,西部的叫海地,东部的叫多米尼加。海地的命运进入第三个阶段。
  
   海地的第三个阶段是法国统治时期。法国人统治海地时期,是海地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西元1780年,欧洲市场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都产自海地。海地出产的上述农产品,比整个西印度群岛加起来还要多。西元1791年,海地的蔗糖产量占据世界首位。海地成为法国最为富庶的殖民地,海地也被称为加勒比海中的“一颗明珠”,这颗“明珠”的基础,就是黑人奴隶。法国统治海地的100多年间,海地长期维持50多万名黑人奴隶,到18世纪末,海地岛每年进口的黑奴占美洲奴隶输入总量的三分之一。输入奴隶的原因很简单,岛上原先的印第安人都灭绝了,欧洲人没有劳动力,只好用黑人奴隶。奴隶平均每天劳动时间18-19小时,海地岛上法国种植园里的黑奴,劳动寿命平均只有7年,也就是说,如果黑人18岁被抓到海地,一般活不过25岁。
   海地历史的第四个阶段是争取独立及以后,也是战乱、野蛮和血腥的时期。自从黑奴被引入海地,在白人奴隶主残酷的压榨下,海地的黑奴经常发生大规模逃亡或武装起义,这种状况在美洲其他地区也出现。西元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英国的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成立了一个新兴的国家,美国。美国的独立给美洲所有殖民地都发出了一个信号:殖民地是可以摆脱宗主国独立的。西元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法国大革命”。在这种外部形势下,西元1791年,海地20万黑奴爆发了大规模起义,经过十几年的镇压、屠杀和各殖民国家的角力,西元1804年1月1日,海地宣布独立。这是海地一个非常光荣的“世界第一”。虽然美国独立在海地之前,但是,美国是白人反抗白人的独立,海地是黑人反抗白人的独立,它是美洲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它也成为此后其他美洲奴隶制国家争取自由、争取独立的榜样。
  
   海地独立战争延续了十几年,此后,西方国家始终想把海地纳入自己的囊中,但是,海地的黑人坚决不愿再做奴隶,他们在自己的《宪法》中又是“世界第一”地废除了奴隶制(比美国早多了)。前面说过,在法国人的统治下,富庶的海地号称“加勒比海的明珠”,海地作为独立后的黑人国家,按理说可以顺理成章地继续富裕,黑人自己创造的财富,归自己享用。但事实上,自从海地独立后,海地就成为落后贫穷的国家,一直到今天。为什么?原因也很简单,当西方殖民者发现无法控制渴望自由的海地黑人,他们便抛弃了海地,并对海地实行经济封锁。蔗糖、咖啡等欧洲需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转移到其他地方,任由海地黑人在那块土地上自生自灭。这种情况颇为类似当今美国针对古巴的长期封锁。西方殖民者不能给其他奴隶树立一个榜样:黑人独立便能过好日子。相反,他们要用海地告诉所有的黑人奴隶:独立之后,日子更加难过。
  
   更有甚者,法国作为海地原先的宗主国,眼看无法将海地重新变成殖民地,便以武力作后盾,向独立后的海地提出了3000万美元(是美国建国时的币值)的赔偿。这是西方殖民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如今,人们只会看到,一个殖民地国家独立后,宣布将原先宗主国的财产“收归国有”,也就是没收。只有海地,这个最早独立的黑人国家,还要向宗主国付出“赔偿”,或者说是为自己的自由“赎身”。虽然经讨价还价后,海地最终答应赔偿1200万美元,30年付完,外加利息,但在当时,1200万美元是一笔巨款。比较一下,法国将路易斯安那260万平方公里卖给美国,一共是1500万美元。海地只有2.7万平方公里,法国把土地卖给美国与卖给海地相比,卖给后者的平均价格,比前者高77倍。换句话说,如果这是一个公平的世界,海地黑人为自己“赎身”的价钱,可以买下大半个路易斯安那,可以买下2个佛罗里达,2个阿拉斯加,半个加利福尼亚。
  
   海地的宪法参照美国《宪法》,制度参照美国制度,但是,西方的制度并没有给海地带来富裕和发展,反而因为西方的长期封锁,海地根本无法发展教育,普遍文化水平低下,民主制度长期与西方宗教相伴,独裁者接连不断地出现。包括海地在内,所有美洲殖民地独立后,除了美国这一个白人国家,其他非白人的前殖民地国家,都陷入了长期的贫困。阿根廷、巴西稍好一点,也是因为白人当权。因此,即便制度、宪法与白人一样,只要不是白人的天下,受穷依然是必然的。美洲殖民地的历史遭遇,从海地开始,已经一再证明了这个事实。
  
   海地历史的第五个阶段是美国占领时期。西元1915年,欧洲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趁机占领了海地,西元1934年撤出。从此,海地成为美国的附属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地为美国提供橡胶等战略物质。珍珠港事件后,海地跟随美国向日本宣战,还跟着美国向德国、意大利宣战。二战结束后,海地这个小国家,成为当今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海地的这段历史以及后来相当长一段历史,都由美国扶植的代理人实行统治,亲美的上层能够得到好处,海地底层老百姓依然在贫穷之中,包括在海地统治29年的杜瓦利埃父子时期也一样。小杜瓦利埃被海地国内反对,被推翻下台,逃离海地的时候,乘坐的是美国军用飞机,带走了1亿美元现金。此后,亲美的阿里斯蒂德被军事政变推翻,西元1994年,美国又派2万大军陪同阿里斯蒂德回国,重新担任总统,到西元2004年,阿里斯蒂德再次被推翻。亲美势力在海地不得人心,联合国向海地派出多国维和部队。中国的维和部队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了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海地。
  
   海地最近发生的特大地震,给海地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我们在表达人道主义同情心之余,同样看到这个地方500年来灾难深重的历史,以及这个国家独立200年来的命运。这个曾经最早接触西方文明的美洲土地,这个创下无数“世界第一”的国家,如今依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海地是500年近代史的重要标本,了解了它的前身今世,就会对西方文明有本质上的了解。未来的海地能够改变吗?能够富裕和繁荣吗?如果真的有上帝,那就为苦难的海地祈祷吧。位于加勒比海的海地发生特大地震,据说遇难者可能达到10万。中国虽然与海地没有外交关系,但是,中国在几年前仍然向混乱的海地派驻了维和部队,因此,海地特大地震发生后也引起很多中国人的关注。中国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派出救援队伍到达海地,这是一支经受过汶川地震考验的救援队伍。相关报道说,这次地震是200年来最大的地震,这个说法差不多等于说,这是海地独立以来最大的地震。海地现在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地震使它雪上加霜。但是,海地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它在西方文明500年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而且享有很多“世界第一”,因此,海地今天的悲惨命运,与它的历史息息相关。
  
   海地近代史的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为印第安人灭亡阶段。海地的命运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是最早“被发现”的,用欧洲中心论的文明眼光,海地是美洲土地上最早沐浴欧洲文明的地方。哥伦布第一次到达美洲,便在海地建立了西方人的第一个殖民地。如果我们要罗列海地无数个“世界第一”,应该从哥伦布开始。“海地”在印第安语中是“多山”的意思,原先是整个岛屿的名字,欧洲人后来将这个岛改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当时岛上约有100万印第安人。不到10年时间,这个岛全部被征服,成为殖民地。哥伦布来到这里50年后,岛上的印第安人只剩下500人。因此,海地也是“第一个”遭受西方殖民者种族灭绝的地方。此后不久,海地的印第安人彻底消失。当然,有一部分印第安人是逃离的,但依然没有逃脱被屠杀的命运。当年海地的一个印第安酋长带着部众逃到了古巴,西班牙人杀到了古巴,抓住了这个酋长。处死这位酋长之前,西班牙人要求印第安酋长皈依上帝,酋长说:“有西班牙人的天堂,我不去”。
  
   海地与欧洲文明的第一次接触就此结束。海地的第二个阶段是海盗阶段。这个岛上因为没有了劳动力,对于西班牙来说,暂时失去了兴趣。海地还有一个“世界第一”,它是美洲第一次出现“黑人”的地方,从非洲运来的黑人奴隶,首先被运到了海地,但一开始规模不算大。海底几乎成为无人区后,这个地方在较长时间里成为欧洲海盗的根据地,其中有法国、荷兰、英国等国的海盗。海盗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西班牙要垄断大西洋两岸的贸易。因此,海地的历史告诉人们,资本主义是自由的市场竞争,完全是谎言,它从一开始就是垄断和战争。前几年的好莱坞电影《加勒比海盗》中戴普扮演的海盗头子,有较为明显的法国特征,也是符合事实的。海地位于伊斯帕尼奥拉岛的西部,由于法国海盗和移民越来越多,西元1665年,法国宣布现在海地这块地方是法国的殖民地,西班牙打不过法国,十几年后,接受了这个事实。因此,伊斯帕尼奥拉岛上从此便有了两个国家,西部的叫海地,东部的叫多米尼加。海地的命运进入第三个阶段。
  
   海地的第三个阶段是法国统治时期。法国人统治海地时期,是海地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西元1780年,欧洲市场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都产自海地。海地出产的上述农产品,比整个西印度群岛加起来还要多。西元1791年,海地的蔗糖产量占据世界首位。海地成为法国最为富庶的殖民地,海地也被称为加勒比海中的“一颗明珠”,这颗“明珠”的基础,就是黑人奴隶。法国统治海地的100多年间,海地长期维持50多万名黑人奴隶,到18世纪末,海地岛每年进口的黑奴占美洲奴隶输入总量的三分之一。输入奴隶的原因很简单,岛上原先的印第安人都灭绝了,欧洲人没有劳动力,只好用黑人奴隶。奴隶平均每天劳动时间18-19小时,海地岛上法国种植园里的黑奴,劳动寿命平均只有7年,也就是说,如果黑人18岁被抓到海地,一般活不过25岁。
   海地历史的第四个阶段是争取独立及以后,也是战乱、野蛮和血腥的时期。自从黑奴被引入海地,在白人奴隶主残酷的压榨下,海地的黑奴经常发生大规模逃亡或武装起义,这种状况在美洲其他地区也出现。西元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英国的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成立了一个新兴的国家,美国。美国的独立给美洲所有殖民地都发出了一个信号:殖民地是可以摆脱宗主国独立的。西元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法国大革命”。在这种外部形势下,西元1791年,海地20万黑奴爆发了大规模起义,经过十几年的镇压、屠杀和各殖民国家的角力,西元1804年1月1日,海地宣布独立。这是海地一个非常光荣的“世界第一”。虽然美国独立在海地之前,但是,美国是白人反抗白人的独立,海地是黑人反抗白人的独立,它是美洲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它也成为此后其他美洲奴隶制国家争取自由、争取独立的榜样。
  
   海地独立战争延续了十几年,此后,西方国家始终想把海地纳入自己的囊中,但是,海地的黑人坚决不愿再做奴隶,他们在自己的《宪法》中又是“世界第一”地废除了奴隶制(比美国早多了)。前面说过,在法国人的统治下,富庶的海地号称“加勒比海的明珠”,海地作为独立后的黑人国家,按理说可以顺理成章地继续富裕,黑人自己创造的财富,归自己享用。但事实上,自从海地独立后,海地就成为落后贫穷的国家,一直到今天。为什么?原因也很简单,当西方殖民者发现无法控制渴望自由的海地黑人,他们便抛弃了海地,并对海地实行经济封锁。蔗糖、咖啡等欧洲需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转移到其他地方,任由海地黑人在那块土地上自生自灭。这种情况颇为类似当今美国针对古巴的长期封锁。西方殖民者不能给其他奴隶树立一个榜样:黑人独立便能过好日子。相反,他们要用海地告诉所有的黑人奴隶:独立之后,日子更加难过。
  
   更有甚者,法国作为海地原先的宗主国,眼看无法将海地重新变成殖民地,便以武力作后盾,向独立后的海地提出了3000万美元(是美国建国时的币值)的赔偿。这是西方殖民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如今,人们只会看到,一个殖民地国家独立后,宣布将原先宗主国的财产“收归国有”,也就是没收。只有海地,这个最早独立的黑人国家,还要向宗主国付出“赔偿”,或者说是为自己的自由“赎身”。虽然经讨价还价后,海地最终答应赔偿1200万美元,30年付完,外加利息,但在当时,1200万美元是一笔巨款。比较一下,法国将路易斯安那260万平方公里卖给美国,一共是1500万美元。海地只有2.7万平方公里,法国把土地卖给美国与卖给海地相比,卖给后者的平均价格,比前者高77倍。换句话说,如果这是一个公平的世界,海地黑人为自己“赎身”的价钱,可以买下大半个路易斯安那,可以买下2个佛罗里达,2个阿拉斯加,半个加利福尼亚。
  
   海地的宪法参照美国《宪法》,制度参照美国制度,但是,西方的制度并没有给海地带来富裕和发展,反而因为西方的长期封锁,海地根本无法发展教育,普遍文化水平低下,民主制度长期与西方宗教相伴,独裁者接连不断地出现。包括海地在内,所有美洲殖民地独立后,除了美国这一个白人国家,其他非白人的前殖民地国家,都陷入了长期的贫困。阿根廷、巴西稍好一点,也是因为白人当权。因此,即便制度、宪法与白人一样,只要不是白人的天下,受穷依然是必然的。美洲殖民地的历史遭遇,从海地开始,已经一再证明了这个事实。
  
   海地历史的第五个阶段是美国占领时期。西元1915年,欧洲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趁机占领了海地,西元1934年撤出。从此,海地成为美国的附属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地为美国提供橡胶等战略物质。珍珠港事件后,海地跟随美国向日本宣战,还跟着美国向德国、意大利宣战。二战结束后,海地这个小国家,成为当今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海地的这段历史以及后来相当长一段历史,都由美国扶植的代理人实行统治,亲美的上层能够得到好处,海地底层老百姓依然在贫穷之中,包括在海地统治29年的杜瓦利埃父子时期也一样。小杜瓦利埃被海地国内反对,被推翻下台,逃离海地的时候,乘坐的是美国军用飞机,带走了1亿美元现金。此后,亲美的阿里斯蒂德被军事政变推翻,西元1994年,美国又派2万大军陪同阿里斯蒂德回国,重新担任总统,到西元2004年,阿里斯蒂德再次被推翻。亲美势力在海地不得人心,联合国向海地派出多国维和部队。中国的维和部队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了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海地。
  
   海地最近发生的特大地震,给海地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我们在表达人道主义同情心之余,同样看到这个地方500年来灾难深重的历史,以及这个国家独立200年来的命运。这个曾经最早接触西方文明的美洲土地,这个创下无数“世界第一”的国家,如今依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海地是500年近代史的重要标本,了解了它的前身今世,就会对西方文明有本质上的了解。未来的海地能够改变吗?能够富裕和繁荣吗?如果真的有上帝,那就为苦难的海地祈祷吧。
大西洋又没加盖子,黑鬼在海地过不下去可以滚回非洲
为什么不提西半球的第一个黑皇帝、第一个黑国王、以及黑国王奴役本国黑人为其修建、最终毁于黑人奴工起义的西半球第一座堪比凡尔赛宫的豪华宫殿?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0-1-17 12:33
黑皇帝,黑国王都是谁啊?
黑国王 亨利·克里斯多弗



1767年生,1806年当选为总统,1811年自立为王,王号亨利一世

驱使黑人在海地北半部为自己修建了6座宫堡、8座宫殿,并驱使20万民工为自己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富丽爱城堡和豪华的无忧宫。还创建了黑人贵族等级制度,册封了4个黑人亲王、8个黑人公爵、22个黑人伯爵、37个黑人男爵和14个黑人骑士。他对海地人民的残酷压榨激起了反抗,1820年在一次政变中吞枪自尽




黑皇帝之一,让-雅克·德萨林,1804年自封为海地皇帝雅克一世,以暴政治民,任内发动了旨在对海地残存白人和黑白混血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战争。1806年被暗杀




黑皇帝之二,福斯坦·苏路克,1847年被海地参议院选为总统,1849年称帝,号福斯坦一世,1852年举行了隆重豪华、耗资巨大的加冕典礼。1859年被赶下台
劳动阶级,或者说劳力阶层,具有毁灭的力量,但注定不具备建设的能力,所以说,劳动者固然很伟大,但不会成为社会的精英。黑人如此,黔首也是如此。
回 5#
怎么看都有种沐猴而冠的感觉
Q6 发表于 2010-1-17 14:48
好像是法国人给他画的,肯定好不了
幻海魔刀 发表于 2010-1-17 22:56

不是法国人画的也摆脱不了沐猴而冠的感觉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0-1-18 10:01


    这位是谁啊?
殖民地时期

  
  1790年的伊斯帕尼奥拉岛被发现时,岛上居住着约100万印第安人,主要为泰诺人,岛的西北部居住着少许西沃内人。当时岛上已经有五个印第安土著政权,他们居住在人口稠密的大村庄里,捕捉鸟类、鱼类、啮齿类动物,并耕种土地。伊斯帕尼奥拉岛印第安人用石斧开垦,用木铲耕种。主要的作物是木薯和甘薯。
  1492年,在哥伦布的首次航行中,因为其旗舰搁浅,不能把其他两艘船上的船员带回西班牙,因此在今天的海地角(Cap-Haitien)附近建立了纳维达德城堡。1493年哥伦布返回这里时,发现堡内无一人存活。他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北海岸建立了伊莎贝拉殖民地,该岛的殖民统治就此开始。
  1502年,伊斯帕尼奥拉岛正式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岛上印第安人的军事反抗被粉碎。至16世纪,西班牙人已经在岛上建立了15座城市。此外,西班牙官兵们都分得了岛上的土地,并且把居住在这些土地上的印第安人变成了奴隶,用于采掘黄金、种植甘蔗和养牛。由于天花的影响,阿拉瓦克人于1544年在岛上绝迹。
  土著绝迹以后,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的种植园和牧场纷纷被西班牙地主抛弃,该岛西部遂成为荒芜的无人区,并逐渐变成英国、法国、荷兰等国海盗的据点。到16世纪末,这些海盗已经严重地威胁西班牙的海上航线。一些来自英法荷等国的猎人逐渐来到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狩猎野牛和野猪,做成腌肉出售给海盗,还有一些农民种植烟草和一些基本的粮食作物。
  在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的欧洲移民中,法国人占数量上的优势。1640年,法国将伊斯帕尼奥拉岛西北的托尔提岛据为己有。1665年,法国政府声称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是法国的殖民地,称为“圣多明克”(Saint-Domingue)。1679年,根据勒斯维克条约,圣多明克被西班牙正式割让给法国。
  法国政府考虑到在该地建立殖民地,因此不仅很注意制止海盗活动,而且劝说猎人移居到殖民区,成为定居农民。到17世纪末,随着法国殖民者的不断迁入,圣多明克已经成为美洲最富庶的殖民地之一。
  圣多明克的行政中心和最大港口是法兰西角(Cap Français,即今天的海地角),1790年时人口为1.5万,拥有许多繁华的公共建筑和宽阔的街道、广场。第二大城市是太子港,1790年时人口为6000。其他城镇也大多位于沿海,起到港口和贸易中心的作用。在内地密布种植园,在种植园和港口之间修建了铺砌石块的全天候道路,以及横跨河流的石桥。
  圣多明克的主要作物最初是烟草和靛蓝,后来是棉花、甘蔗和咖啡。所有能被利用的土地都进行耕种,甘蔗种植在湿润平原上,山地种植咖啡,干燥丘陵地种植靛蓝,棉花地则分布在干燥的平原上。偏僻的、不能种植的地方,也被用来养牛和养猪。甘蔗是圣多明克最主要的经济作物,1767年,这里向欧洲出口了7200万磅粗糖和5200万磅白糖。到1780年代,圣多明克提供了欧洲市场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当地所需的食粮一部分依靠自种,大部分需要进口。
  在1790年黑人起义前夕,圣多明克岛上的白人有3.2万,大多数是法国移民。他们分为两个阶层,第一个阶层包括大种植园主、高级官员和大商人,及其眷属;第二个阶层包括小土地占有者、小店主、工匠、港口工人等下层白人。黑白混血人的人数大约有3.5万到5.6万之间。此外还有大约3万名自由黑人(affranchis)。黑人奴隶们可以通过被主人释放而得到自由,也有种植园主在奴隶老得不能劳动时将其释放,以免负担其衣食供养。与主人发生关系的黑人侍女及其混血子女也常常会获得自由。不过,自由黑人不能从事法官和军官的职业,被禁止使用火枪,禁止佩剑,衣服的式样和质料也有规定。
  在海地革命前夕,圣多明克的各种植园中约有50万黑人奴隶。从1783年到1791年,圣多明克的奴隶进口量占西半球奴隶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些奴隶大多来自西非的达荷美、刚果和几内亚,他们将西非的伏都教带入了圣多明克。尽管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世在1681年发布了“黑人法令”(Code Noir),规定种植园主要为奴隶提供足够的衣食和住宿,但是也允许他们对黑人奴隶施加各种残酷的肉刑。曾经是黑人奴隶、后来成为海地皇帝的亨利·克里斯托夫在其回忆录中记录了白人种植园主的种种酷刑:“(白人)将黑人倒挂起来,将他们钉死在木板上,将他们活埋,将他们装入麻袋扔到河里,强迫他们吃屎,用鞭子抽掉他们的皮,将他们绑起来让蚂蚁和蚊子吃他们,将他们活活扔到沸水中,将他们绑到大炮前轰碎,让狗吃他们……”在白人种植园主的虐待下,许多黑人奴隶选择逃亡。他们在中科迪勒拉山中定居下来,组成被称为“马龙”(Maroon)的社区,不时下山袭击孤立的种植园。这些逃亡奴隶被称为“马龙人”。
  
海地革命

  
  杜桑·卢维图尔(Toussaint L'Ouverture)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给西半球的法国殖民地带来了极大的冲击。1790年,法国国民议会要求制订有关有色人种自由民权利的立法,遭到来自马提尼克的殖民地代表莫罗·德圣梅里的反对,他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国民议会竟不幸制定关于黑白混血人种地位的立法,那就一切全完了。殖民者将认为自己是被出卖了;而黑白混血人,受他们朋友(按:指法国的“黑人之友”(Amis des Noirs)等主张废奴的自由主义组织)的怂恿,将会采取最极端的手段。然后,奴隶们——他们也有同样的朋友和同样的行动手段——将会力图达到同样的目的。殖民地不久就会成为一片广袤的屠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莫罗的预言在圣多明克逐渐成为现实。当地殖民当局拒绝履行法国国民议会提出的自由民有权参加省议会和殖民地议会选举的法令;当地的混血人则拿起武器,要求获得他们应有的权利。白人与混血人之间的争论吸引了殖民当局的全部注意力,因此没有注意到黑人即将造反的信号。
  早在1790年,圣多明克的黑人奴隶就通过夜间的伏都教秘密集会互相传播准备起义的消息。1791年8月22日,海地北方平原的20万黑人奴隶以击鼓为号,纷纷起来造反了。白人种植园主及其妻子子女在午夜遭到突然袭击。奴隶们放火焚烧甘蔗田和房屋,屠杀白种居民。当地的一万名白人居民和一小股正规部队根本无法将起义镇压下来,几个星期内,海地北方已经成为废墟。大约有两千名白人被杀,180个甘蔗种植园和900个咖啡与靛蓝种植园被毁坏,1万多名奴隶在战斗、饥饿或白人镇压中死亡[1]。两个月后,海地北方已经全部落入奴隶手中,只有法兰西角与西部山区一带有防御工事的营地还在白人手中。在海地西部没有发生奴隶叛乱,不过却发生了白人与要求分权的混血人种的战争,除了太子港(当地贫穷白人组成了自发武装,反抗白人上等阶级和混血人)外,混血人种军队在交战中占上风。在海地南部,白人种植园主将黑人奴隶武装起来,反对混血人种。
  到1791年10月,圣多明克的黑人起义已经演变为白人上等阶级与贫穷白人、白人保王党与革命派、混血人与白人、混血人与黑人、南部武装奴隶与北部起义奴隶之间的交迭混战[2]。唯一恢复秩序的希望在于从法国派遣军队,然而国民议会中的雅各宾派反对任何支持圣多明克殖民者与王家总督的动议。直到1792年9月雅各宾派控制国民议会后,才向圣多明克派去“革命军队”,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但是,自法国派去的革命军队面临圣多明克保王党的抵抗,只好与叛乱的努力联合起来。1793年6月,黑人攻陷法兰西角,并洗劫了这个城市。
  1793年8月,法国颁布法令,解放圣多明克的奴隶。当地幸存的白人为了躲避黑人报复,纷纷逃往美国、古巴、牙买加和波多黎各(在波多黎各的西海岸,来自圣多明克的法国难民建起了富于法国特色的马亚圭斯城)。
  圣多明克的黑人起义及随后的战争引起西属圣多明各(多米尼加)和英属牙买加当局的严重恐慌,他们惧怕本地的黑人也起而效仿。两国都向圣多明克派遣了远征军。一支英国军队在1794年3月攻占太子港,受到法国殖民者的欢迎。但是1795年牙买加爆发马龙人起义(这次起义是法国人在幕后操纵的)后英国撤回了军队。
  黑人领袖杜桑·卢维图尔(Toussaint L'Ouverture)领导了反抗英国人的战争。他原为种植园的奴隶,1791年黑人起义后在圣多明克北方流浪掳掠。西班牙与法兰西共和国爆发战争后,他加入西班牙军队,成为保王党的雇佣兵。1794年,由于英国军队的入侵,他带领部队从西班牙军队中哗变,并转而参加法兰西共和国的军队。杜桑·卢维图尔得到了美国的支援,从美国得到船只和物资供应。1798年,英国干涉军统帅梅特兰与杜桑·卢维图尔签订了和约,撤回军队。
  英国撤军后,杜桑·卢维图尔转而攻打南部和西部的混血人地盘,屠杀了1万多名混血人妇女和儿童,圣多明克全境至此已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卢维图尔成为圣多明克实际上的统治者(他在1799年被法国执政内阁任命为总督),随后命令那些被释放的奴隶结束游荡,回到土地上去劳动。1800年到1802年间,几乎被完全毁灭的圣多明克经济又逐渐复苏过来。
  1802年的Ravine-à-Couleuvres战役1801年,杜桑·卢维图尔起草了一份宪法,宣布圣多明克是“一个唯一的成为法兰西帝国一部分的殖民地,这个殖民地只服从它特有的法律”。这份文件被法国政府批准。卢维图尔还宣布自己是终身统治者。
  1795年,西班牙与法国签订巴塞尔和约,将伊斯帕尼奥拉岛东部——圣多明各割让给法国。但是法国并未采取行动来控制这块殖民地。直至拿破仑即位之后,该地仍为西班牙人占有。卢维图尔在1801年抗拒拿破仑的命令,进军并征服了圣多明各。卢维图尔的行为令拿破仑感到恼怒,同时拿破仑也打算在伊斯帕尼奥拉岛恢复奴隶制度。这些因素导致1802年拿破仑军队对圣多明克的远征。经过一系列消耗巨大的丛林战役,由拿破仑妹夫夏尔·勒克莱尔将军指挥的军队击垮了卢维图尔的军队,卢维图尔的大部分支持者向法军投降,他本人则被诱捕,送到法国,死在监狱里。
  但是,法国在圣多明克的统治只持续了两年。1803年,法国在瓜德罗普岛恢复奴隶制度和奴隶贸易,圣多明克的黑人闻讯后担心法国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也恢复奴隶制,于是再度揭竿而起。当年勒克莱尔将军死于黄热病,同时拿破仑在欧洲发动了新的战争,因此完全抛弃了对圣多明克事务的过问。1803年,圣多明克的残存法军向牙买加的英军投降。圣多明克的剩余白人大多随法军一同撤退,很多人前往路易斯安那定居。
  1804年1月1日,杜桑·卢维图尔的属下让-雅克·德萨林将军(Jean-Jacques Dessalines)宣布成立海地国,并于当年9月封自己为海地皇帝“雅克一世”。“海地”一词来自泰诺语,意为“多山的”。德萨林发动了灭绝全部幸存白人的战役,在法兰西角,2000名白人被海地军队屠杀;在太子港屠杀了800人,热雷姆屠杀了400人。只有拿破仑军队中的波兰人得到了赦免,因为他们当初拒绝参加镇压黑人的战斗。有400多名波兰人选择留在海地,他们的后裔至今仍操波兰语。
  
独立后的海地

  
  海地是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独立后,海地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民主体制,政局动荡,独裁者不断被推翻。据统计,从海地独立到1915年这一百年间,共有近90位统治者相继上台。
  让-雅克·德萨林,海地的第一位统治者和第一位皇帝,为海地制订了一部高度中央集权的宪法,在海地北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把被驱逐的法国人的产业分配给黑人和黑白混血人。他依靠军事手段实施管理,恢复农业,并把农业收成平均地分配给农民和工人。但是当他试图把在北方行之有效的这套制度用在南方时,却遭到了反抗。德萨林采取强硬手段来推行改革,这些措施反过来又造成政变。1806年,德萨林被暗杀。当年在太子港制订了新宪法,规定海地为共和国,并限制总统的权力。当上总统的亨利·克里斯多夫对此感到愤恨,试图用武力征服太子港,但是在黑白混血人亚历山大·佩蒂翁(Alexandre Pétion)的手下遭到了失败。海地随即被分为两部分:亨利·克里斯多夫以海地角为首都统治北部,佩蒂翁以太子港为首都统治南部。
  在北方,亨利·克里斯多夫自称“海地总统”,在1811年自立为王,称亨利一世。他驱使黑人为自己修建了6座宫堡、8座宫殿,并驱使20万民工为自己修建了规模巨大的拉费里埃尔堡。亨利·克里斯多夫还创建了贵族等级制度,册封了4个亲王、8个公爵、22个伯爵、37个男爵和14个骑士。他对人民的压榨激起了反抗,1820年,克里斯多夫在一次政变中吞枪自尽。
  在海地南方,佩蒂翁将大地产划分为小块的农耕地,此举虽然得人心,但在经济上却是灾难性的。蔗糖的出口从1791年的1.63亿磅跌至1825年的2020磅。佩蒂翁在1818年去世,他的继任者让-皮埃尔·布瓦耶(Jean Pierre Boyer)统一了海地,并一直统治到1843年。1822年,他出兵夺占了圣多明各(在1809年重归西班牙统治,1821年宣告独立)。
  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后,对海地提出了索赔要求,要求其赔偿独立战争期间没收的白人种植园。这一要求在1825年遭到拒绝,法国于是派遣了一支舰队来封锁伊斯帕尼奥拉岛,强索3000万美元的赔偿。布瓦耶最后同意支付1800万美元,但是海地无力支付,于是同法国展开谈判。谈判的最终结果是把赔款减为1200万美元,在30年内支付,每年支付40万美元。为了应付赔款,布瓦耶减少了政府开支,并在农村采取军事管理政策,以期维持农业生产。
  福斯坦一世皇帝1843年,一场地震毁灭了海地首都海地角,太子港则毁于大火。在混乱中,一名黑白混血人夏尔·埃拉尔发动了政变,迫使布瓦耶逃往牙买加。此后四年中,海地先后出了四位黑人总统,并在1844年丧失了圣多明各。1847年,海地参议院将不识字的黑人卫队长福斯坦·苏路克(Faustin Soulouque)选为总统,福斯坦上台后即将那些试图操纵他的参议员放逐,并在1849年废除了共和国。福斯坦自称为福斯坦一世皇帝,于1852年4月在太子港举行了豪华隆重、耗资巨大的加冕典礼。
  福斯坦上台后即试图重新征服圣多明各,但是吃了败仗。到1858年,随着战争带来的开支增大、以及维持皇室排场所需的费用,已经使海地国库极度空虚。1859年1月,身为参谋长的塔巴拉公爵热夫拉尔将军(Fabre Geffrard)发动政变,迫使福斯坦退位,自任总统。
  热夫拉尔被视为海地最好的总统之一,他支持教育,建立了医药、航海、艺术诸学院,鼓励在城市中建立工业技术学校,还派遣学生去欧洲留学。热夫拉尔下令修建了主要城市的蓄水设施,扶助农业和小型工业,并聘用外国人协助开发国家。他在对外政策上支持多米尼加复国派(该国在1844年独立,1861年因担心被海地吞并而重归西班牙统治),并帮助多米尼加流亡者发起反西班牙人的战争,为此招来西班牙的报复,威望降低。1867年,热夫拉尔在国内政治骚乱中被迫辞职。
  热夫拉尔下台后,海地即陷入内战状态中,并最终招来外国干涉。在独立后的海地保留了壁垒森严的种姓制度,在所谓“高贵人”(elite)种姓中,黑白混血人居多,此外也有富有的、血统比较纯粹的黑人,他们居住在城市中,在乡下拥有地产,垄断了文武官员、法官、律师、医生等职业;全国另外97%的人口(几乎全部是黑人)则地位低下。1867年,南方黑人发动起义,总统从北方农民中征召部队来镇压,从而引起海地北方与南方之间的长久敌意。
从1908年到1915年,海地发生了6次政变,更换了8位总统,陷入长期的内乱和内战中。虽然海地宪法禁止外国人拥有土地,但法国和德国的商行通过当地代理人在海地获得了许多土地所有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在海地的利益集团受到了美国的猜忌。此时美国已经通过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引申”而扩大了门罗主义的范围,获得了波多黎各和古巴,为美国在加勒比海国家发生内乱或“欧洲人占领”时实行干涉作了辩护。1914年11月政变时,美国海军就派了一艘巡洋舰到太子港,将海地国家银行的50万美元保证金运到纽约(1919年归还),以免被叛军攫取。
  1915年5月,海地爆发了另一次政变,为了扑灭政变,统治者纪尧姆·桑(Guillaume Sam)下令杀死监狱中的所有政治犯,他本人则在不久之后被冲入法国公使馆的暴乱民众杀死并被肢解。海地陷入无政府状态,最终招致使美国的入侵。1915年7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子港登陆,控制了局面,并遴选出一个美国认为合适的总统。海地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海关被置于美国监管之下。美国监督海地参议院制订了新宪法,以美国宪法为蓝本,规定总统任期四年,参众两院议员任期为六年和二年,赋予年满21岁的公民选举权。
  此后8年中,海地的经济获得改善,国债从2400万美元减至1200万美元,出口额从1916年的893万美元升至1928年的2200万美元。海地的本国工业获得扶植,此外美国还建设了公共卫生机构、公路、给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公立学校。此外美国还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地方警察部队,以代替不可靠的总统卫队。但是美国的占领也招致海地人的反抗,在1918年到1920年的一次起义中,有2000名海地人、7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和27名海地警察被打死。1930年代之后,美国在拉丁美洲的门罗主义外交政策被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睦邻政策(Good Neighbor policy)取代。1934年,美国军队撤出海地。
  
从1935年到1955年

  
  1934年,最后一批占领海地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撤出海地。美国撤军后,斯泰尼奥·樊尚总统(Sténio Vincent)统治海地直至1941年。他在任内修改了海地宪法,将总统任期改为5年。当多米尼加独裁者特鲁希略下令屠杀和驱逐多米尼加的海地侨民时,樊尚采取了克制措施,通过其他美洲国家向多米尼加施压,获得了75万美元的赔偿[3]。
  1941年12月8日,海地向日本宣战,之后不久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地总统莱斯科(Élie Lescot)同美国密切合作。在美国的请求下,海地在战争期间加强了橡胶、植物纤维和植物油的生产。美国则制订卫生援助方案,协助海地建立公共卫生系统。海地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
  但是,由于美国的战时援助物资和款项大量涌入,导致海地黑市交易和贿赂活动增加,此外橡胶增产方案也将数万名海地农民从其小农场上驱逐走,这些情况导致不满,触发了1946年1月的政变。接管政权的军事委员会举行了议会选举,议会则在1946年5月选举迪马瑟·埃斯蒂梅(Dumarsais Estimé)为总统。埃斯蒂梅谋求修改宪法以连选连任,从而导致1950年的又一次政变。军事委员会的马格卢瓦尔上校(Paul Magloire)成为总统。在他的任期内,世界卫生组织协助海地建立公共卫生系统,并推行广泛的疫苗接种计划,以消灭岛上的疟疾、黄热病、天花和梅毒。马格卢瓦尔政府制订了新宪法,鼓励外国投资,并得到美国的贷款,修建了阿蒂博尼特河上的水电站,疏浚海地角的港口,并开始大规模开采铜、褐煤和矾土资源。1951年的农业五年计划则扩大了甘蔗、咖啡和可可的种植,并奖励粮食生产。
  
杜瓦利埃独裁和军人统治

  1956年,亲美的马格卢瓦尔总统被推翻。1957年9月,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博士被军事委员会选为海地总统,从而开始了杜瓦利埃家族对海地29年的统治。
  1986年,弗朗索瓦·杜瓦利埃之子让-克洛德·杜瓦利埃下台,以亨利·南菲将军为首的“全国执政委员会”实行军事统治。
  1990年,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被选举为总统,但他的任期被军事政变破坏。1994年,在联合国授权的国际干预下,阿里斯蒂德重返总统职位。1996年,勒内·普雷瓦尔当选总统。2000年,阿里斯蒂德再度当选为总统。
  2004年2月,海地发生军事叛乱,叛军迫使阿里斯蒂德逃离该国。之后最高法院大法官博尼费斯·亚历山大根据宪法成为临时总统。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以监督海地选举。2006年2月7日,海地的总统和议会选举举行,33名候选人竞选总统,另有1300名候选人角逐议会129个席位。[4]2月16日,临时选举委员会主席宣布,希望党总统候选人普雷瓦尔在总统选举中获得51.15%的选票,成为获胜者。
  海地震后社会秩序动荡 政府几近瘫痪太子港变坟墓
  强烈地震袭击给海地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有消息称最终死亡数字有可能高达50万,受影响民众数量则达300万之巨。由于海地缺乏救援能力而国外援助迟迟无法顺利到位,海地灾情正不断加剧。由于物资缺乏,安全局势得不到有效控制,海地已经开始出现抢劫等犯罪活动。
  卫报:搜救工作进展缓慢民众不满 太子港宛如巨大坟墓
  废墟旁、街道上、卡车里,到处都是遇难者的尸体,海地首都太子港依然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医院成了停尸房,成百上千的尸体被陆续运往这里。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称尸体袋已用完,空气中的气味令人作呕。很多受伤民众躺在尸体中间,痛苦的尖叫和哀嚎声到处回响。
  公园里挤满了无家可归的人,人们拼命从废墟中解救被困者。只要听到废墟下低沉的呻吟和呼救声,人们就会疯了一样的冲上去用简易工具乃至双手挖土救人。偶尔会有一些人获救,但这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太子港如今已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几乎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噩梦般的场景。废墟中随处可见残肢断臂,鲜血像水一样到处流。
  人们对救援工作已经逐渐失去了耐心。昨天,愤怒的表威者用尸体设置路障,表示他们对缺少援助的不满。救援机构人员和媒体记者都表示,此前从未见过如此糟糕的情况,而且看起来人们已经绝望。
  海地官方预计地震会造成大量伤亡,参议员尤里-拉托尔蒂表示,最终死亡人数可能达到50万。大量尸体的出现将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派专家前往海地帮助清理尸体,以防止疾病传播。天主教慈善组织驻海地工作人员卡雷尔-泽伦卡通过电邮告诉同事做好最坏的打算,“人们整晚一直在尖叫和祈祷,我们应该做好成千上万人死伤的准备。
在1806年至1820年海地分裂为海地北方、海地王国和南海地共和国.
  海地总督, 1804年
  让-雅克·德萨林 (Jean-Jacques Dessalines): 1804年1月1日 - 9月22日 (称帝)
  
海地皇帝, 1804年-1806年

  雅克一世 (Jacques I): 1804年9月22日 - 1806年10月17日
  
海地国国家元首, 1806-1811

  亨利·克里斯托夫 (Henri Christophe): 1806年10月17日 - 1811年3月28日
  
海地国王, 1811年-1820年

  亨利一世 (Henri I): 1811年3月28日 - 1820年10月8日
  
海地共和国总统, 1806年-1849年

  亨利·克里斯托夫 (Henri Christophe): 1806年12月28日 - 1807年1月27日
  布鲁诺·布兰切 (Bruno Blanchet) (代理): 1807年1月27日 - 3月10日
  亚历山大·佩蒂翁(Alexandre Pétion): 1807年3月10日 - 1818年3月29日
  让-皮埃尔·布瓦耶(Jean-Pierre Boyer): 1818年3月30日 - 1843年3月13日
  夏尔·里维耶尔-埃拉尔 (Charles Riviere-Herard): 1843年3月13日 - 1844年5月2日
  菲利普·格里埃 (Philippe Guerrier): 1844年5月3日 - 1845年4月15日
  让-路易·皮埃罗 (Jean-Louis Pierrot): 1845年4月16日 - 1846年3月1日
  让-巴蒂斯特·里切 (Jean-Baptiste Riché): 1846年3月1日 - 1847年2月27日
  福斯坦·苏鲁克 (Faustin Soulouque): 1847年3月1日 - 1849年8月26日 (称帝)
  
海地皇帝, 1849年-1859年

  福斯坦一世 (Faustin I): 1849年8月26日 - 1859年1月15日

海地总统, 1859年-至今
  法布尔·热弗拉尔 (Fabre Geffrard): 1859年1月16日 - 1867年3月13日
  尼萨热·萨热 (Nissage Saget) (临时): 1867年3月20日 - 5月2日
  西尔维昂·萨尔纳夫 (Sylvain Salnave): 1867年5月4日 - 1869年12月27日
  尼萨热·萨热 (Nissage Saget): 1869年12月27日 - 1874年5月13日
  国务会议: 1874年5月13日 - 6月14日
  米歇尔·多明格 (Michel Domingue): 1874年6月14日 - 1876年4月15日
  皮埃尔·狄奥马·博瓦隆-卡纳尔 (Pierre Théoma Boisrond-Canal): 1876年4月23日 - 1879年7月17日
  约瑟夫·拉莫特 (Joseph Lamothe) (临时): 1879年7月26日 - 10月2日
  利西于·萨洛蒙 (Lysius Salomon): 1879年10月2日 - 1888年8月10日
  皮埃尔·狄奥马·博瓦隆-卡纳尔 (临时): 1888年8月10日 - 10月16日
  弗朗索瓦·但尼·莱吉提默 (François Denys Légitime): 1888年10月16日 - 1889年8月22日
  Monpoint Jeune (临时): 1889年8月23日 - 10月17日
  弗洛维尔·伊波利特 (皮埃尔·狄奥马·博瓦隆-卡纳尔): 1889年10月17日 - 1896年3月24日
  提雷济阿·西蒙-桑 (Tirésias Simon Sam): 1896年3月31日 - 1902年5月12日
  皮埃尔·狄奥马·博瓦隆-卡纳尔 (临时): 1902年5月26日 - 12月17日
  皮埃尔·诺尔·阿列克西 (Pierre Nord Alexis): 1902年12月17日 - 1908年12月2日
  弗朗索瓦·安托万·西蒙 (François C. Antoine Simon): 1908年12月6日 - 1911年8月3日
  辛辛纳图斯·勒孔特 (François C. Antoine Simon): 1911年7月24日 - 1912年8月8日
  坦克德雷·奥古斯特 (Tancrède Auguste): 1912年8月8日 - 1913年5月3日
  米歇尔·奥雷斯特 (Michel Oreste): 1913年5月12日 - 1914年1月27日
  奥雷斯特·扎莫尔 (Oreste Zamor): 1914年2月8日 - 10月29日
  约瑟夫·达维尔马尔·泰奥多尔 (Joseph Davilmar Théodore): 1914年11月6日 - 1915年2月22日
  让-维布伦·纪尧姆·桑 (Jean Vilbrun Guillaume Sam): 1915年2月25日 - 7月28日
  菲利普·絮德雷·达提格纳佛 (Philippe Sudré Dartiguenave): 1915年8月12日 - 1922年5月15日
  路易·博尔诺 (Louis Bornó): 1922年5月15日 - 1930年5月15日
  路易·欧仁·罗伊 (Louis Eugène Roy): 1930年5月15日 - 11月18日
  斯泰尼奥·樊尚 (Sténio Vincent): 1930年11月18日 - 1941年5月15日
  埃利·莱斯科 (Élie Lescot): 1941年5月15日 - 1946年1月11日
  弗朗克·洛奥 (Franck Lavaud)(军事执委会主席): 1946年1月11日 - 1946年8月16日
  迪马瑟·埃斯蒂梅 (Dumarsais Estimé): 1946年8月16日 - 1950年5月10日
  弗朗克·洛奥 (军政府主席): 1950年5月10日 - 1950年12月6日
  保罗·欧仁·马格卢瓦尔 (Paul Eugène Magloire): 1950年12月6日 - 1956年12月12日
  约瑟夫·内穆尔·皮埃尔-路易 (Joseph Nemours Pierre-Louis) (临时): 1956年12月12日 - 1957年2月4日
  弗朗克·西尔万 (Franck Sylvain) (临时): 1957年2月7日 - 4月1日
  国务会议: 1957年4月6日 - 5月20日
  达尼埃尔·菲尼奥勒 (Daniel Fignolé) (临时): 1957年5月25日 - 6月14日
  安托万·特拉西布尔·凯布罗 (Antonio Thrasybule Kebreau)(军事委员会主席): 1957年6月14日 - 10月22日
  弗朗索瓦·杜瓦利埃 (François Duvalier): 1957年10月22日 - 1971年4月21日
  让-克洛德·杜瓦利埃 (Jean-Claude Duvalier): 1971年4月21日 - 1986年2月6日
  亨利·南菲 (Henri Namphy) (全国执政委员会主席): 1986年2月6日 - 1988年2月7日
  莱斯利·马尼加 (Leslie Manigat): 1988年2月7日 - 6月20日
  亨利·南菲(军人执政委员会主席): 1988年6月20日 - 9月17日
  普罗佩·阿夫里尔 (Prosper Avril): 1988年9月17日 - 1990年3月10日
  埃尔塔·帕斯卡尔-特鲁约 (Ertha Pascal-Trouillot) (临时): 1990年3月13日 - 1991年2月7日
  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 (Jean-Bertrand Aristide): 1991年2月7日 - 1991年9月30日
  拉乌尔·塞德拉斯 (Raoul Cédras) (军政府领导人): 1991年9月30日 - 1991年10月8日
  约瑟夫·内雷特 (Joseph Nérette) (临时): 1991年10月8日 - 1992年6月19日
  马克·巴赞 (Marc Bazin) (代理): 1992年6月19日 - 1993年6月15日
  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 1993年6月15日 - 1994年5月12日
  埃米尔·若纳桑 (Émile Jonassaint) (临时): 1994年5月12日 - 1994年10月12日
  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 1994年10月12日 - 1996年2月7日
  勒内·普雷瓦尔 (René Préval): 1996年2月7日 - 2001年2月7日
  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 2001年2月7日 - 2004年2月29日
  博尼费斯·亚历山大 (Boniface Alexandre) (临时): 2004年2月29日 - 2006年5月7日
  勒内·普雷瓦尔 - 2006年5月7日-在任
小时候我知道海地这个国家,竟还是因为这里的一个毛骨悚然的风俗--海地活死人僵尸

海地男子中僵尸毒奴役变活死人

http://you.video.sina.com.cn/b/21321544-1228635932.html
好像现在TG也不大愿意再花冤枉钱跟WW去争这号“邦交国”了。
吃人皇帝博卡萨。
话说法国殖民地怎么竟出这些幺蛾子,而英国殖民地堪称模范(阿明?不要在意细节),美国所到之处更是圣人辈出,这是不是米帝就是人类的希望人类的未来人类的发展方向的又一证据啊?:D:D
看热闹的 发表于 2010-1-18 19:03
因为法国人没把当地人杀光........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都是白人为主的国家。
法国殖民地里科特迪瓦不错。
dzhiqiong 发表于 2010-1-18 20:33


    首都阿比让建设的不错
回复 9# 歌剧院幽灵
葛优哪里找的图啊
灯塔看守 发表于 2010-1-17 10:17
息怒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