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得一见的《特工的故事 》 zt (不断更新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36:58
特工的故事
                           
                           序幕----二局A

2000年,一转眼上大四了,我开始提前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做些调研.我的学校----XX学院,是国家XX部直属的一所重点高校.其实当年高考时,我本来最想去的学校是北京大学.但在那张写满招生高校和专业的报纸上,我看到了XX学院的名字.当时,据老师说,这所学校并不是每年都在我省招生的,而是几年才招一回,每次也从不超过2个名额.上一次在我省招生时,只招了一个人.可怕的是,那个人是全省文科状元.我顿时对这所神秘的学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由于该学校是在提前录取批次的,所以和报北大并不冲突.一般来讲,提前录取批次的高校多以军事,公安院校为主,但由于XX学院直属于政府的XX部,所以也作为特殊院校而一直被列入提前录取一批中.于是,在填高考的志愿时,我在提前录取那一栏里的第一志愿填的是XX学院英语专业.在第一批重点本科院校一栏的第一志愿中,我填的是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剩下的各志愿里我也基本上都填的是英语专业.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的分数超过了北大的分数线不少,估计去英语专业是不成问题的.但令我惊讶的是,我竟然是全班同学中,甚至是全校同学中第一个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作为提前录取院校的XX学院早早就把录取通知书邮给了我.录取通知书是一张红色的酷似请柬的折叠硬纸卡片,封面上印着金黄色的XX学院四个大字,里面除了通知我于1996年9月1日去在北京的XX学院报到外,封一的那一面上还有原国家XX部部长,现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某位领导的题词:为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合格的XX干部.尽管和北大擦肩而过,我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后悔的,就冲XX学院的名字里XX那两个字就够"光宗耀祖"的了.父母也很高兴,觉得儿子这下子可一步登天了,国家XX部直属的学校,那将来可就是XX官了呀.亲戚朋友们中有的人以前从来就没听过这所学校,但现在一听到这么响亮的名字,也都觉得比上北大还要有前途.
   一转眼近四年过去了.我现在早已没了刚踏入XX学院校门时的那种激情了.它可以说是一所迷你学校,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加在一起不超过两千人.校园也非常小,而且它似乎很少像一般的大学一样有什么文艺和体育活动,除了每年迎新生的晚会外,几乎再也没有别的什么娱乐活动了.不过学校的学风很好,学生们学习都很刻苦.在这种氛围下,我四年来也是一直刻苦学习,几乎没怎么玩过.不过也的确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我考了九十分,在全国也排上了名次.而且还被推荐参加了XX学院的同声传译培训班,这是专门为XX部翻译部门输送人才而办的系统内高级翻译培训班.但我当时的想法已经和刚来到XX学院时及在校的前两年中的想法不同了,已经对将来到XX部工作失去了兴趣.因为在学校的几年里,我有机会接触了许多师哥师姐,其中有些人去了XX部工作.但他们似乎干得都不太愉快.一问他们,他们就是一通怨言:工资奇低,不给房子,在国外工作时很艰苦,年轻人基本上都被派到亚非拉等生活水平低于国内的地区,而且在国外工作还会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很多麻烦.特别是自己要是没有背景的话,一辈子只能是个唯唯诺诺的小公务员.所以自九十年代起,XX学院的学生中想去部里工作的人就很少了.他们说的这些我其实都不太在乎,正所谓"少年壮志不言愁"嘛.
  但让我真正对到XX部工作失去兴趣的却是在XX部实习期间.尽管是部属院校,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到部里实习的机会的.由于我平时表现一向很好,是学生会干部,又是班级学习委员,所以被推荐到部里一个重要部门实习.但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发现XX部令我非常失望,倒不是待遇问题,而是我不喜欢这种工作.想像中的那种高贵辉煌的XX工作好像一下子就变成现实中这样枯燥乏味.因为在外人眼中非常神秘的XX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咬文嚼字的文字工作,而且机关作风很浓,签字画圈,改标点符号.领导和下属都是整天闷在办公室里写稿子,改稿子.我当时甚至和别人开玩笑说,XX部实际上就是编辑部.也就是那时,我开始觉得,以我的个性,在这样的氛围里干一辈子肯定会觉得很不舒服.所以自实习以后,XX部就从我的就业计划中永远退休了.
  实习之后,虽然离找工作的时间还早,但既然我已经不打算去XX部工作了,就应该尽早为自己找到一个大方向.其实我最喜欢从事的工作是自由职业者式的同声传译员,很自由,没人管,而且收入奇高.在北京的一个资深的同声传译员每年拿个几百万似乎不成问题.但在外面做过几回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北京的同传的圈子很小,新面孔的年轻人要想打进去非常难.客户一般都会选择有名望的老翻译们.而我当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把我带进圈子,所以暂时放弃了在这方面的寻找.
  那就再试试公司吧.说实话,我本来就对经济不感兴趣,在学校时的选修课上,能不选经济类的我就不选.但我还是跑了很多家公司,反倒发有现我比我自己想像中还不喜欢公司文化.每次面试或复试时,人力资源经理和总裁总是各公司的通用口径----我公司将提供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为人才提供实现自我的平台,我们将用竞争力的薪资,吸引有团队精神的人才.....每个公司都是那一套话,听得太多了我后来都觉得有点恶心了.我在课余时间到过一家公司实习,这是一家私营企业,我的职位是总裁的英文助理.工资给得很高,正式录用后可达八千元.但我没干多久就走人了,那个老板纯粹是一流氓,不干什么正事,在他身边准学不出好来,而且整天唧唧歪歪的,就算一个月一万八我也不伺候他呀.
尽管后来又有一些高薪的公司有意让我加盟,我最后还是都放弃了.因为我发现我对公司事务的确是一点热情也没有,这样的话将来我怎么可能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去呢?
转眼到了大家都开始正式找工作的时期了.首先来学校做宣传的是中央的各大部委.隔几天就来一个,在学校会议厅开个报告会,请在自己部门工作的往届毕业生谈体会,但学校里真正优秀的学生好像都对这些部门没什么想法,因为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待遇普遍偏低,所以有一部分人对它们根本不感兴趣.我也看了公务员的考录计划,但觉得这些部委要英语专业的职位好像以资料翻译居多,而且我一听某些部门的名字就兴趣全无了.
  一天,在北京某高校举行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上,我意外地发现了国家T部门在那里招聘.T部门的业务一向是我的兴趣所在.不瞒你说,在学校期间,我读了大量的英文小说,其中百分之九十是间谍小说,另外百分之十基本上是侦探小说.我毫不犹豫地走到了T部门的招聘桌前,递上了自己的一位简历.
  坐在桌前的是一位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厚茄克,在他身后的上方,贴着T部门所需的专业:前面的十几个专业基本上都是语言类的,除了英语外,剩下的是法语,阿拉伯语,日语等各语种,世界各大洲的基本上都涵盖了,非语言类的有法律,计算机和金融等.那人看了我的简历后,表现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可能一方面是因为我的成绩很好,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XX学院的主管机关XX部也是从事对外政治工作的,两种工作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比起其他学校的学生似乎占了点天然的优势.
  他问我是否了解T机关,我说很了解,因为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连我的国际关系课的论文题目都是<论克格勃在冷战中的作用>.他一听,眼睛一亮,马上问我写了些什么内容.我把大致框架告诉了他.他这时也看出我的确很在行,至少在常识方面是这样.我接着问他,这次招的是对外情报人员还是反间谍人员.他没有回答,却对我说:"我们俩之间的谈话是我今天来这里后程度最深的一次,其他不少学生甚至连我们这个机关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然后又接着回答我的问题:"学语言的学生一般都搞去情报的."我一听,心里一热:对外情报,中国的CIA呀.我又问他,学外语的会不会去搞监听之类的东西.而他此时已经似乎很喜欢我了,直接说:"我们从来都是量才而用,你来了我绝对不会让你搞内勤."我又问,"考过公务员后还要不要通过特殊的考试呢?""你放心,我考的都是些常识性的东西,对你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你真的打算来么?""当然.""那好"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只笔,接着问我,"你对我们这个领域内哪个具体方面感兴趣?"我说,我学外语的,当然是对能常出国的那种情报工作感兴趣了."他微微一笑,用笔在我的简历上写上了"二局A",然后让我回去等他们的电话.(现在我知道二局就是我刚去时被分到的那个局,A则是把应征者分成ABC等几类).我转身离开时,发现我后面已经排了不少手拿简历的学生了,我在从拥挤的人群中艰难地向外挤时,听见了那位特工招募者对马上递上简历的那个男生说:"你是吉林大学的学生?""是的,我特地来北京找工作"."对不起,我们这个点只面向在京高校的学生."

                        第一部分 间谍培训

只面向在京高校的学生?我了解教育部的政策,就算是在京高校的学生都不是人人都有毕业留京工作的指标,外地院校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在那所学校的大门口我与一起来的同班同学们会合了。他们也都向T机关投了简历。其中包括和我同寑室的小林和小丁。小林在向那位特工招募者递简历时,对方问他是否知道T机关是干什么的。小林说:和美国的CIA差不多吧。对方显得很高兴,说:看来你们XX学院的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都很强。还收下了他的简历。(其实小林自己都承认,他对T机关的了解也就是仅仅知道它和CIA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我给T机关人员留下的印象帮的忙)小丁就更有意思了,他在递简历时,那位特工招募者见他的脸上有一道细长的刀疤(小时候玩刀时自己不注意划的),就问他:“你脸上有刀疤,这可不行 ,属于明显特征。你还不认识人家呢,人家先认识你了。”小丁一向头脑灵活,鬼点子多,马上回答:“我当初在考XX学院时,人家也说脸上不能有明显特征,但我还是来了呀。”(晕,他这叫什么逻辑)对方见他反应很快,就也照收了他的简历。其他的那些同学也都投了简历,对方也问了些简单的问题,不知道他们的回答是否让对主满意,但XX学院的学生的简历T机关好像全收了,不像某些学校的学生,一上去就被拒绝了。
过了大约一周,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主自称是T机关的干部考录人员,想约我当天来一次面试。我开始以为我将是和其他人一起去T机关面试,没想到对方却却告诉我,他们现在就在学校附近,想现在就约我到学校旁边的一家茶庄里喝茶。哈哈,不亏是情报机关,连面试都搞单线联系。
我到了茶庄后,见到了两个T机关人员,一个就是上次那位特工招募者。这一次,我知道他姓姚,是T机关干部局的一位领导,另一位要年轻些,身材高大,是他的下级,他就是刚才给我打电话的人。
他们先是问了一些关于我个人方面的问题。然后又很轻松地和我谈起了情报工作,姚说:“我们的工作其实并不是想像那么容易做,你想想,如果西方国家想用金钱收买中国人的话,他们的美元是很有诱惑力的。而我们的钱呢,尽管国家也有拨款,但和人家的钱比起来要少多了,用它来对西方人工作的话,我们似乎并不占优势。”随后又说:“你要是真的热爱这一行的话,将来和我们一起好好研究研究这些东西。”我也说出了自己对中国情报工作的一些看法。最后,他们又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将来你不能向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和配偶说出自己真正的职业,你能接受么?”我回答说:“至少隐藏真实身份可以保障我的安全,至于其他方面的东西,就要显得次要了。”对方看来对这个答复很满意,然后就和我握手告别,并告诉我继续等电话。
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小林和小丁也都与T机关的人员进行了面谈,他们也都觉得对方似乎比较满意,并让他们等电话。
又过了一周,我和小林和小丁被一起叫到了辅导员的办公室。辅导员对我们说:“今天上午T机关来了个老头子(估计指的是老姚),来调查你们三个人的背景和平时表现。我可好好把你们夸了一通呀。”我们三个当时都觉得:有戏。
其实我们三个人当中,我是对情报工作最感兴趣的,所以很重视这次机会。小林则差些,他觉得自己只要能留京就行了,对于自己具体做什么好像不是太关心。小丁开始时则更不太在意,他本来就是个愤世嫉俗的人,平时就总躺在宿舍的床上发表他的“政见”:“等过了十年,开同学会的时候,你们这帮想去机关的人都是这长那长的了,就我什么也不是。但我却开辆豪华大奔驰去参加同学会,那时候看看谁牛B.”但后来他又表现出很想去T机关,我就用他当初的关于同学会的话问他,他回答说:“如果真能去上的话,我也只打算和T机关签个几年合同,合同期一满我就去企业,公务员太穷了。”
又过了几周,T机关正式通知我们去它指定的一个地方去参加笔试和正式的面试。笔试的东西都我平时喜欢研究的那些东西,面试也很正规,老姚也在考官当中,不过他这次没问问题,只是埋头做记录,除此以外,还专门有一个以笔试形式进行的心理测试,内容是在一张答题纸上做选择题,一般都是给出一个问题,然后在两个极端和比较折中的方案中做出选择。后来听人说,答题的技巧在于,选极端的答案或折中的答案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选极端的就一直选极端的,如果选折中的就一直选折中的,这样才能说明答题者的心理状态是稳定的。这显然比单纯看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是极端还是折中更能考察一名可能成为情报人员的候选人的心理素质。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去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我的考点是在位于一个叫幸福街的地方的一所中学。那时是冬天,我在答《申论》时居然发起了烧,我倒,我大学四年都基本上没发过烧,怎么偏偏在这么个时候烧上了?在答题前,我们都要在一个信封上写上自己的通信地址和报考部门,以便将来把成绩邮给我们。坐在我后面的那位女孩报的是铁道部,她在看到我的报考单位后怔了一下,然后向我会意地一笑,还祝我成功。
我果然成功了。而且老姚告诉我,我的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公务员考试也顺利地通过了,老姚说面试的考官也对有很深刻的印象,估计他推荐我去的二局会很愿意要我。
小林和小丁也都通过了考试,T机关在XX学院只要了我们三个人。随后我们又接受了体检.体检通过后没过多久,我们就在T机关的一座办公楼内和T机关正式签了约,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最低服务期为五年,如违约的话,每年交违约金一万元。五年后人才可自由流动,但如果要离开T机关的话,还不能直接就走,因为还要有一段为期两年的脱密期,这段时间内不会让你做任何实质性的工作,即等到你脑袋中的机密都过了时的时候才能让你走。而且若干年之内不能出境,也不能到外商独资企业或台资企业工作。
剩下的时间里,我们就是在学校等七月份的毕业了。毕业后先回家休息,然后于八月末回京报到,九月份起正式接受新干部培训。
等毕业的这段时间里,由于没了就业的压力,我和小林和小丁都很爽,尤其是我,苦读了将近四年,现在总算把该考的试都考完了,这下子得好好玩一玩了。但我在没事干的时候还是会跑到图书馆时,看那些间谍纪实和文学作品。有时候,我和小林和小丁还无聊到上街上去练习跟踪人,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不过我发现我们跟踪的人里多数是一些年轻漂亮的女性,哈哈,没办法,对我们来说,要是盯一个老年男性的睄恐怕没什么动力吧。
转眼就毕业了,我们也都回家休假去了,用小丁的话说,也算是衣锦还乡了。特别是在地方上,谁家的孩子能在这么重要的国家部门里工作,也算得上是光宗耀祖了。而且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一些朋友们总是问这问那的,我倒有了神秘的资本,呵呵。
八月底,我乘火车返京,来到了T机关的一个集体宿舍。刚安顿下来不久,我们就去T机关总部办理了一系列的手续,拿着行政介绍信,开始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走,去干部局办理档案相关事宜,去保卫处领临时出入证(当时还不能发工作证),去机关党委和团委办理党员和团员组织关系,去行政部门办理集体户口和宿舍入住手续,去食堂办理就餐卡,去财务部门办理工资关系并顺便报销火车票,甚至还去计划生育委员会填了个什么表。
几天后,我们突然接到通知,马上拿上必备物品,准备出发去参加正式的新干部培训。这对我们来说来得很突然。等拉着我们的车开出市区时我们就觉得更加突然了,显然所谓的新干部培训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样在T机关的某座办公楼内听讲座之类的(此前我们曾在一座办公楼内接受了一次保密教育,还参观了T机关内部的一个博物馆,里面展出了各种间谍工具和以往破获的间谍案和泄密案中的一些证物,还看了一些讴歌我情报人员的录像。)车开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来到了一个大院。这座大院本身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略显得旧了一些。真正特别的是,门口站着四名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而且这四名战士并不像一般部队的哨兵那样穿制服戴大沿帽,而是全部着迷彩服戴钢盔,让我们感到这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队。在车驶进了院内后,我们见了营区的一些标志后才知道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某特种部队,其官兵后来曾在国际侦察兵比赛中夺冠。
下车后,机关领导对我们讲话,说我们将在这里度过三个月的时间,全方位接受一名情报人员所需要的各种训练(这让我想起了中央情报局训练特工的“佛吉尼亚农场”,不过那不是在军营里。联邦调查局学院倒好像是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基地内。)
我们被带进了军队的宿舍,这本来是一个营的营房,但这个营到外面参加海训去了。其实特种部队的战士很少在营区内训练,因为他们的训练范围实在太广了,所以每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外面野训,海训和伞训。我们就占了人家的窝。
本来我是很向往军队的,更不必说最神秘的特种部队了。但后来才发现在这里的训练可是像夏令营那么轻松,在军队里就要受军队的纪律约束。刚开始的一个月是基础训练阶段,即练习队列,体能和汽车驾驭。我本以为特种部队不同于一般的部队,人员和训练都和其他部队不一样,现在才发现,当你身在这个营区时,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一支特种部队,甚至会觉得根本就没有什么特种部队和常规部队的区别,因为一切东西都似乎和以前见到的解放军部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一样的军装,一样的管理,一样的生活方式。
队列训练是最烦的了,常常要把腿抬起来悬空到站不住为止,而且教官们总是吹毛求疵般地要求大伙走路时双手和裤缝的磨擦声要一致。真怀疑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谁在大街上跟踪敌特时还用正步走呀。其实这只是部队为了增强军人组织性和纪律性的一种锻炼罢了。每天早止要跑个三四公里,女同志可以稍减一些。上午队列结束后,下午开始学习开卡车,负责训练我的是警通连的一位三级士官,总在驾驭楼里对我大声的嚷,还说一些伤我自尊的话,也是,谁让我学车学得慢呢。而他也显然是平时骂战士骂惯了的,以至于那一阵子,一看见他那张胖脸我的脑海里就出现“son of a *****”这个名词。
不过,在他的“精心调教”下,我终于可以自如地驾驭军用卡车了,学过卡车后,我们又开始学习驾驭军用吉普,最后考核前又专门练习了驾驭普通的轿车。本来这支部队里很少有小汽车的,连一号首长的专车都是凃着迷彩伪装的城市猎人。我们驾驭的黑色小汽车一般是在部队训练和演习时由假扮成恐怖分子的战士们驾驭的。
上下午的训练结束后,晚上还要到俱乐部学唱歌,看完《新闻联播》后又要被拉出去搞体能训练,晚上回来整理内务,把被子叠得跟豆腐块似的。每隔几天还会在后半夜被人叫醒去站岗。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突然给你来个紧急集合。有人甚至提出不应该受这么严格的军事化熏陶,免得将来到国外执行任务时被人看出有军人的痕迹,带队领导听了,不屑地看了他一眼说,你练的才哪到哪儿呀。
  很快一个月的基础训练结束了,我们开始了真正的间谍业务培训。这时才开始有令人激动的内容:射击,格斗,密码,拍照,化装,攀登,而跟踪与反跟踪等内容则要等到回到城市中后再进行实地补充训练。
  尽管是在军营里,我们的培训教官并不全是军人,就拿射击来说吧,步枪和冲锋枪的教官是军人,而对特工人员真正重要的手枪射击的教官则是T机关自己的行动专家。他教的手枪射击方法很特别,据说是最适合特工人员的方法。比如,他对我们说,在暗杀等场合,在用手枪对敌人射击时,一定要连开两枪,即连扣两下扳机。又给我们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他具体说的什么我有点记不太清了,但记得好像是说:在打出第一颗子弹后,手枪的振动会使你的手和枪都偏离目标,再继续打第二枪的话肯定要偏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如果第一枪没打死敌人的话,人家可能就开枪还击了。而如果不管打中打不中都是连扣两下扳机,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了,而且如果打中的话,两颗连续的子弹的杀伤力显然更大。就算没打中,再打时还要连扣两下扳机。
  格斗训练的内容也和我想像得有点不同,本来我是最不怕练习格斗的,以前就和散打,跆拳道及中国式摔跤有过亲密接触。但这里的格斗则不同,全是最简单、直接、实用的东西。而且教学是由军队的人员和T机关的格斗专家们共同进行的。军队的人主要教我们特种部队的“一招制敌”技术,我们自己的行动专家教的东西和他教的有些类似,但除纯粹的徒手格斗术,如如何用三个指头让对手断气外,他教的更多的是如何用日常物品杀人,如用钢笔刺破对手的颈动脉。他还很擅长用绳索从背后勒住敌人的脖子,即所谓的“印度绞杀法”,《教父》里的意大利裔黑手党常用这个。小时候在一部美国电影《战俘快车》也见过美国军人用这种方法绞杀德军哨兵的场面。一想到自己将来可能去执行这样的任务,我们都觉得很兴奋。
  此后,我还被挑选去参加一个“偷越国境”的模拟训练,并不是所有人都必须玩这个的,只是平时训练成绩不错的少数人才被特选去参加的。练习的目的是学会如何从陆路向敌对国家渗透,或在执行完任务后被敌人发现并封锁了机场等退路时,我们就将采用这种原始的撤出手段逃离险境。训练地模拟成边境的形式,平时供部队的特种兵练习越界武装侦察时使用。那里建有岗楼和暗堡,还有模拟的雷区和铁丝网,哨兵会牵着狼狗来回地巡逻,晚上还有探照灯来回地照。开始时我们根本就无法完成任务,不是被狼狗吓回来就是被哨兵用空包弹打中,但这就像玩电脑游戏一样,刚开始都不行,但多次的反复训练终于使我们掌握了相关的技巧:如何躲避狼狗的追踪,如何发现雷区的位置,如何在必要的情况下无声地制服哨兵,如何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等等,终于克服了将要面对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在我最终完成任务穿过国境线时,我心里在想:不知当年冒着东德士兵的子弹越过柏林墙的那些人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觉。这项训练似乎也体现出了特工与特种部队军人在任务上的一些相似之处。但用负责这项训练的军官的话说:特种部队总是集体行动,强调的是协同。特工则总是孤身深入敌后,强调的是独自应付危机的应变能力。
剩下的间谍专业培训内容是保密的,在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这期间大家虽然很苦,但也有了不少乐趣,尤其是和军人们的友谊日渐深厚。有时我们和军人们也互相开一些玩笑。有一次,我们刺探到情报,教官们准备当晚来一次紧急集合,所以大家都做好了准备,但过了一段,好像没有什么动静。一位兄弟出去观望,看见一位军官站在走廊里,手里拿着哨子,他认为那个军官可能是要吹哨子,但那个军官看到他后,却将哨子揣进口袋里,扭头走了。那位兄弟见军官没有吹哨的意向,也往回走。但等他刚一转身,就听见一声尖厉的哨声,军官大喊,紧急集合!!! 事后,那位军官对我们说:怎么样,你们这些特工也不是我的对手吧。
  很快,培训就要结束了,在结业典礼上,T机关二号领导将来观看我们的汇报表演。我们为此进行了刻苦的综合演练,这是在整个培训中最艰苦的部分,当时我的胳膊和腿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因为在格斗对抗表演中,尽管双方并不是真正打到对方的身体,但在格挡中总要有肢体的碰撞,这样一来,大家的四肢上都是伤痕累累,我当时在受伤的部位都套上了两套护腕和护膝之类的防护用品。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武警战士练习擒拿格斗很是羡慕,很希望能有那样的机会,而现在我可再也不想了,还不如自己打打沙袋呢。不过,有苦就有甜,我的格斗表演给领导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除此以外,我还参加了一个用绳索攀登楼房突袭恐怖分子的表演,并作为精选人员在最后的一个高难度表演中像美国电影里的特种兵一样从直升机上用滑索机降,然后用装着空包弹的枪一顿猛扫。
就这样,我们的培训在激烈的表演中结束了。当天下午我们就乘车返回市区。走的时候,我们和教官及战士们抱着痛哭,就像老兵退伍一样。车开出营区时,教官们列队向我们敬礼,我们穿着已取下了所有标志的迷彩服含泪在车上回礼,那情景,到现在还难忘。
车开入了北京市区时,我们看到了久违了的高楼大厦,在这个号称世界间谍中心之一的国际化大都市里,我们将为国家的安全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2 5:31:13编辑过]
特工的故事
                           
                           序幕----二局A

2000年,一转眼上大四了,我开始提前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做些调研.我的学校----XX学院,是国家XX部直属的一所重点高校.其实当年高考时,我本来最想去的学校是北京大学.但在那张写满招生高校和专业的报纸上,我看到了XX学院的名字.当时,据老师说,这所学校并不是每年都在我省招生的,而是几年才招一回,每次也从不超过2个名额.上一次在我省招生时,只招了一个人.可怕的是,那个人是全省文科状元.我顿时对这所神秘的学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由于该学校是在提前录取批次的,所以和报北大并不冲突.一般来讲,提前录取批次的高校多以军事,公安院校为主,但由于XX学院直属于政府的XX部,所以也作为特殊院校而一直被列入提前录取一批中.于是,在填高考的志愿时,我在提前录取那一栏里的第一志愿填的是XX学院英语专业.在第一批重点本科院校一栏的第一志愿中,我填的是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剩下的各志愿里我也基本上都填的是英语专业.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的分数超过了北大的分数线不少,估计去英语专业是不成问题的.但令我惊讶的是,我竟然是全班同学中,甚至是全校同学中第一个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作为提前录取院校的XX学院早早就把录取通知书邮给了我.录取通知书是一张红色的酷似请柬的折叠硬纸卡片,封面上印着金黄色的XX学院四个大字,里面除了通知我于1996年9月1日去在北京的XX学院报到外,封一的那一面上还有原国家XX部部长,现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某位领导的题词:为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合格的XX干部.尽管和北大擦肩而过,我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后悔的,就冲XX学院的名字里XX那两个字就够"光宗耀祖"的了.父母也很高兴,觉得儿子这下子可一步登天了,国家XX部直属的学校,那将来可就是XX官了呀.亲戚朋友们中有的人以前从来就没听过这所学校,但现在一听到这么响亮的名字,也都觉得比上北大还要有前途.
   一转眼近四年过去了.我现在早已没了刚踏入XX学院校门时的那种激情了.它可以说是一所迷你学校,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加在一起不超过两千人.校园也非常小,而且它似乎很少像一般的大学一样有什么文艺和体育活动,除了每年迎新生的晚会外,几乎再也没有别的什么娱乐活动了.不过学校的学风很好,学生们学习都很刻苦.在这种氛围下,我四年来也是一直刻苦学习,几乎没怎么玩过.不过也的确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我考了九十分,在全国也排上了名次.而且还被推荐参加了XX学院的同声传译培训班,这是专门为XX部翻译部门输送人才而办的系统内高级翻译培训班.但我当时的想法已经和刚来到XX学院时及在校的前两年中的想法不同了,已经对将来到XX部工作失去了兴趣.因为在学校的几年里,我有机会接触了许多师哥师姐,其中有些人去了XX部工作.但他们似乎干得都不太愉快.一问他们,他们就是一通怨言:工资奇低,不给房子,在国外工作时很艰苦,年轻人基本上都被派到亚非拉等生活水平低于国内的地区,而且在国外工作还会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很多麻烦.特别是自己要是没有背景的话,一辈子只能是个唯唯诺诺的小公务员.所以自九十年代起,XX学院的学生中想去部里工作的人就很少了.他们说的这些我其实都不太在乎,正所谓"少年壮志不言愁"嘛.
  但让我真正对到XX部工作失去兴趣的却是在XX部实习期间.尽管是部属院校,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到部里实习的机会的.由于我平时表现一向很好,是学生会干部,又是班级学习委员,所以被推荐到部里一个重要部门实习.但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发现XX部令我非常失望,倒不是待遇问题,而是我不喜欢这种工作.想像中的那种高贵辉煌的XX工作好像一下子就变成现实中这样枯燥乏味.因为在外人眼中非常神秘的XX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咬文嚼字的文字工作,而且机关作风很浓,签字画圈,改标点符号.领导和下属都是整天闷在办公室里写稿子,改稿子.我当时甚至和别人开玩笑说,XX部实际上就是编辑部.也就是那时,我开始觉得,以我的个性,在这样的氛围里干一辈子肯定会觉得很不舒服.所以自实习以后,XX部就从我的就业计划中永远退休了.
  实习之后,虽然离找工作的时间还早,但既然我已经不打算去XX部工作了,就应该尽早为自己找到一个大方向.其实我最喜欢从事的工作是自由职业者式的同声传译员,很自由,没人管,而且收入奇高.在北京的一个资深的同声传译员每年拿个几百万似乎不成问题.但在外面做过几回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北京的同传的圈子很小,新面孔的年轻人要想打进去非常难.客户一般都会选择有名望的老翻译们.而我当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把我带进圈子,所以暂时放弃了在这方面的寻找.
  那就再试试公司吧.说实话,我本来就对经济不感兴趣,在学校时的选修课上,能不选经济类的我就不选.但我还是跑了很多家公司,反倒发有现我比我自己想像中还不喜欢公司文化.每次面试或复试时,人力资源经理和总裁总是各公司的通用口径----我公司将提供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为人才提供实现自我的平台,我们将用竞争力的薪资,吸引有团队精神的人才.....每个公司都是那一套话,听得太多了我后来都觉得有点恶心了.我在课余时间到过一家公司实习,这是一家私营企业,我的职位是总裁的英文助理.工资给得很高,正式录用后可达八千元.但我没干多久就走人了,那个老板纯粹是一流氓,不干什么正事,在他身边准学不出好来,而且整天唧唧歪歪的,就算一个月一万八我也不伺候他呀.
尽管后来又有一些高薪的公司有意让我加盟,我最后还是都放弃了.因为我发现我对公司事务的确是一点热情也没有,这样的话将来我怎么可能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去呢?
转眼到了大家都开始正式找工作的时期了.首先来学校做宣传的是中央的各大部委.隔几天就来一个,在学校会议厅开个报告会,请在自己部门工作的往届毕业生谈体会,但学校里真正优秀的学生好像都对这些部门没什么想法,因为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待遇普遍偏低,所以有一部分人对它们根本不感兴趣.我也看了公务员的考录计划,但觉得这些部委要英语专业的职位好像以资料翻译居多,而且我一听某些部门的名字就兴趣全无了.
  一天,在北京某高校举行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上,我意外地发现了国家T部门在那里招聘.T部门的业务一向是我的兴趣所在.不瞒你说,在学校期间,我读了大量的英文小说,其中百分之九十是间谍小说,另外百分之十基本上是侦探小说.我毫不犹豫地走到了T部门的招聘桌前,递上了自己的一位简历.
  坐在桌前的是一位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厚茄克,在他身后的上方,贴着T部门所需的专业:前面的十几个专业基本上都是语言类的,除了英语外,剩下的是法语,阿拉伯语,日语等各语种,世界各大洲的基本上都涵盖了,非语言类的有法律,计算机和金融等.那人看了我的简历后,表现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可能一方面是因为我的成绩很好,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XX学院的主管机关XX部也是从事对外政治工作的,两种工作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比起其他学校的学生似乎占了点天然的优势.
  他问我是否了解T机关,我说很了解,因为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连我的国际关系课的论文题目都是<论克格勃在冷战中的作用>.他一听,眼睛一亮,马上问我写了些什么内容.我把大致框架告诉了他.他这时也看出我的确很在行,至少在常识方面是这样.我接着问他,这次招的是对外情报人员还是反间谍人员.他没有回答,却对我说:"我们俩之间的谈话是我今天来这里后程度最深的一次,其他不少学生甚至连我们这个机关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然后又接着回答我的问题:"学语言的学生一般都搞去情报的."我一听,心里一热:对外情报,中国的CIA呀.我又问他,学外语的会不会去搞监听之类的东西.而他此时已经似乎很喜欢我了,直接说:"我们从来都是量才而用,你来了我绝对不会让你搞内勤."我又问,"考过公务员后还要不要通过特殊的考试呢?""你放心,我考的都是些常识性的东西,对你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你真的打算来么?""当然.""那好"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只笔,接着问我,"你对我们这个领域内哪个具体方面感兴趣?"我说,我学外语的,当然是对能常出国的那种情报工作感兴趣了."他微微一笑,用笔在我的简历上写上了"二局A",然后让我回去等他们的电话.(现在我知道二局就是我刚去时被分到的那个局,A则是把应征者分成ABC等几类).我转身离开时,发现我后面已经排了不少手拿简历的学生了,我在从拥挤的人群中艰难地向外挤时,听见了那位特工招募者对马上递上简历的那个男生说:"你是吉林大学的学生?""是的,我特地来北京找工作"."对不起,我们这个点只面向在京高校的学生."

                        第一部分 间谍培训

只面向在京高校的学生?我了解教育部的政策,就算是在京高校的学生都不是人人都有毕业留京工作的指标,外地院校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在那所学校的大门口我与一起来的同班同学们会合了。他们也都向T机关投了简历。其中包括和我同寑室的小林和小丁。小林在向那位特工招募者递简历时,对方问他是否知道T机关是干什么的。小林说:和美国的CIA差不多吧。对方显得很高兴,说:看来你们XX学院的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都很强。还收下了他的简历。(其实小林自己都承认,他对T机关的了解也就是仅仅知道它和CIA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我给T机关人员留下的印象帮的忙)小丁就更有意思了,他在递简历时,那位特工招募者见他的脸上有一道细长的刀疤(小时候玩刀时自己不注意划的),就问他:“你脸上有刀疤,这可不行 ,属于明显特征。你还不认识人家呢,人家先认识你了。”小丁一向头脑灵活,鬼点子多,马上回答:“我当初在考XX学院时,人家也说脸上不能有明显特征,但我还是来了呀。”(晕,他这叫什么逻辑)对方见他反应很快,就也照收了他的简历。其他的那些同学也都投了简历,对方也问了些简单的问题,不知道他们的回答是否让对主满意,但XX学院的学生的简历T机关好像全收了,不像某些学校的学生,一上去就被拒绝了。
过了大约一周,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主自称是T机关的干部考录人员,想约我当天来一次面试。我开始以为我将是和其他人一起去T机关面试,没想到对方却却告诉我,他们现在就在学校附近,想现在就约我到学校旁边的一家茶庄里喝茶。哈哈,不亏是情报机关,连面试都搞单线联系。
我到了茶庄后,见到了两个T机关人员,一个就是上次那位特工招募者。这一次,我知道他姓姚,是T机关干部局的一位领导,另一位要年轻些,身材高大,是他的下级,他就是刚才给我打电话的人。
他们先是问了一些关于我个人方面的问题。然后又很轻松地和我谈起了情报工作,姚说:“我们的工作其实并不是想像那么容易做,你想想,如果西方国家想用金钱收买中国人的话,他们的美元是很有诱惑力的。而我们的钱呢,尽管国家也有拨款,但和人家的钱比起来要少多了,用它来对西方人工作的话,我们似乎并不占优势。”随后又说:“你要是真的热爱这一行的话,将来和我们一起好好研究研究这些东西。”我也说出了自己对中国情报工作的一些看法。最后,他们又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将来你不能向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和配偶说出自己真正的职业,你能接受么?”我回答说:“至少隐藏真实身份可以保障我的安全,至于其他方面的东西,就要显得次要了。”对方看来对这个答复很满意,然后就和我握手告别,并告诉我继续等电话。
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小林和小丁也都与T机关的人员进行了面谈,他们也都觉得对方似乎比较满意,并让他们等电话。
又过了一周,我和小林和小丁被一起叫到了辅导员的办公室。辅导员对我们说:“今天上午T机关来了个老头子(估计指的是老姚),来调查你们三个人的背景和平时表现。我可好好把你们夸了一通呀。”我们三个当时都觉得:有戏。
其实我们三个人当中,我是对情报工作最感兴趣的,所以很重视这次机会。小林则差些,他觉得自己只要能留京就行了,对于自己具体做什么好像不是太关心。小丁开始时则更不太在意,他本来就是个愤世嫉俗的人,平时就总躺在宿舍的床上发表他的“政见”:“等过了十年,开同学会的时候,你们这帮想去机关的人都是这长那长的了,就我什么也不是。但我却开辆豪华大奔驰去参加同学会,那时候看看谁牛B.”但后来他又表现出很想去T机关,我就用他当初的关于同学会的话问他,他回答说:“如果真能去上的话,我也只打算和T机关签个几年合同,合同期一满我就去企业,公务员太穷了。”
又过了几周,T机关正式通知我们去它指定的一个地方去参加笔试和正式的面试。笔试的东西都我平时喜欢研究的那些东西,面试也很正规,老姚也在考官当中,不过他这次没问问题,只是埋头做记录,除此以外,还专门有一个以笔试形式进行的心理测试,内容是在一张答题纸上做选择题,一般都是给出一个问题,然后在两个极端和比较折中的方案中做出选择。后来听人说,答题的技巧在于,选极端的答案或折中的答案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选极端的就一直选极端的,如果选折中的就一直选折中的,这样才能说明答题者的心理状态是稳定的。这显然比单纯看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是极端还是折中更能考察一名可能成为情报人员的候选人的心理素质。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去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我的考点是在位于一个叫幸福街的地方的一所中学。那时是冬天,我在答《申论》时居然发起了烧,我倒,我大学四年都基本上没发过烧,怎么偏偏在这么个时候烧上了?在答题前,我们都要在一个信封上写上自己的通信地址和报考部门,以便将来把成绩邮给我们。坐在我后面的那位女孩报的是铁道部,她在看到我的报考单位后怔了一下,然后向我会意地一笑,还祝我成功。
我果然成功了。而且老姚告诉我,我的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公务员考试也顺利地通过了,老姚说面试的考官也对有很深刻的印象,估计他推荐我去的二局会很愿意要我。
小林和小丁也都通过了考试,T机关在XX学院只要了我们三个人。随后我们又接受了体检.体检通过后没过多久,我们就在T机关的一座办公楼内和T机关正式签了约,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最低服务期为五年,如违约的话,每年交违约金一万元。五年后人才可自由流动,但如果要离开T机关的话,还不能直接就走,因为还要有一段为期两年的脱密期,这段时间内不会让你做任何实质性的工作,即等到你脑袋中的机密都过了时的时候才能让你走。而且若干年之内不能出境,也不能到外商独资企业或台资企业工作。
剩下的时间里,我们就是在学校等七月份的毕业了。毕业后先回家休息,然后于八月末回京报到,九月份起正式接受新干部培训。
等毕业的这段时间里,由于没了就业的压力,我和小林和小丁都很爽,尤其是我,苦读了将近四年,现在总算把该考的试都考完了,这下子得好好玩一玩了。但我在没事干的时候还是会跑到图书馆时,看那些间谍纪实和文学作品。有时候,我和小林和小丁还无聊到上街上去练习跟踪人,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不过我发现我们跟踪的人里多数是一些年轻漂亮的女性,哈哈,没办法,对我们来说,要是盯一个老年男性的睄恐怕没什么动力吧。
转眼就毕业了,我们也都回家休假去了,用小丁的话说,也算是衣锦还乡了。特别是在地方上,谁家的孩子能在这么重要的国家部门里工作,也算得上是光宗耀祖了。而且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一些朋友们总是问这问那的,我倒有了神秘的资本,呵呵。
八月底,我乘火车返京,来到了T机关的一个集体宿舍。刚安顿下来不久,我们就去T机关总部办理了一系列的手续,拿着行政介绍信,开始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走,去干部局办理档案相关事宜,去保卫处领临时出入证(当时还不能发工作证),去机关党委和团委办理党员和团员组织关系,去行政部门办理集体户口和宿舍入住手续,去食堂办理就餐卡,去财务部门办理工资关系并顺便报销火车票,甚至还去计划生育委员会填了个什么表。
几天后,我们突然接到通知,马上拿上必备物品,准备出发去参加正式的新干部培训。这对我们来说来得很突然。等拉着我们的车开出市区时我们就觉得更加突然了,显然所谓的新干部培训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样在T机关的某座办公楼内听讲座之类的(此前我们曾在一座办公楼内接受了一次保密教育,还参观了T机关内部的一个博物馆,里面展出了各种间谍工具和以往破获的间谍案和泄密案中的一些证物,还看了一些讴歌我情报人员的录像。)车开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来到了一个大院。这座大院本身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略显得旧了一些。真正特别的是,门口站着四名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而且这四名战士并不像一般部队的哨兵那样穿制服戴大沿帽,而是全部着迷彩服戴钢盔,让我们感到这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队。在车驶进了院内后,我们见了营区的一些标志后才知道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某特种部队,其官兵后来曾在国际侦察兵比赛中夺冠。
下车后,机关领导对我们讲话,说我们将在这里度过三个月的时间,全方位接受一名情报人员所需要的各种训练(这让我想起了中央情报局训练特工的“佛吉尼亚农场”,不过那不是在军营里。联邦调查局学院倒好像是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基地内。)
我们被带进了军队的宿舍,这本来是一个营的营房,但这个营到外面参加海训去了。其实特种部队的战士很少在营区内训练,因为他们的训练范围实在太广了,所以每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外面野训,海训和伞训。我们就占了人家的窝。
本来我是很向往军队的,更不必说最神秘的特种部队了。但后来才发现在这里的训练可是像夏令营那么轻松,在军队里就要受军队的纪律约束。刚开始的一个月是基础训练阶段,即练习队列,体能和汽车驾驭。我本以为特种部队不同于一般的部队,人员和训练都和其他部队不一样,现在才发现,当你身在这个营区时,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一支特种部队,甚至会觉得根本就没有什么特种部队和常规部队的区别,因为一切东西都似乎和以前见到的解放军部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一样的军装,一样的管理,一样的生活方式。
队列训练是最烦的了,常常要把腿抬起来悬空到站不住为止,而且教官们总是吹毛求疵般地要求大伙走路时双手和裤缝的磨擦声要一致。真怀疑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谁在大街上跟踪敌特时还用正步走呀。其实这只是部队为了增强军人组织性和纪律性的一种锻炼罢了。每天早止要跑个三四公里,女同志可以稍减一些。上午队列结束后,下午开始学习开卡车,负责训练我的是警通连的一位三级士官,总在驾驭楼里对我大声的嚷,还说一些伤我自尊的话,也是,谁让我学车学得慢呢。而他也显然是平时骂战士骂惯了的,以至于那一阵子,一看见他那张胖脸我的脑海里就出现“son of a *****”这个名词。
不过,在他的“精心调教”下,我终于可以自如地驾驭军用卡车了,学过卡车后,我们又开始学习驾驭军用吉普,最后考核前又专门练习了驾驭普通的轿车。本来这支部队里很少有小汽车的,连一号首长的专车都是凃着迷彩伪装的城市猎人。我们驾驭的黑色小汽车一般是在部队训练和演习时由假扮成恐怖分子的战士们驾驭的。
上下午的训练结束后,晚上还要到俱乐部学唱歌,看完《新闻联播》后又要被拉出去搞体能训练,晚上回来整理内务,把被子叠得跟豆腐块似的。每隔几天还会在后半夜被人叫醒去站岗。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突然给你来个紧急集合。有人甚至提出不应该受这么严格的军事化熏陶,免得将来到国外执行任务时被人看出有军人的痕迹,带队领导听了,不屑地看了他一眼说,你练的才哪到哪儿呀。
  很快一个月的基础训练结束了,我们开始了真正的间谍业务培训。这时才开始有令人激动的内容:射击,格斗,密码,拍照,化装,攀登,而跟踪与反跟踪等内容则要等到回到城市中后再进行实地补充训练。
  尽管是在军营里,我们的培训教官并不全是军人,就拿射击来说吧,步枪和冲锋枪的教官是军人,而对特工人员真正重要的手枪射击的教官则是T机关自己的行动专家。他教的手枪射击方法很特别,据说是最适合特工人员的方法。比如,他对我们说,在暗杀等场合,在用手枪对敌人射击时,一定要连开两枪,即连扣两下扳机。又给我们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他具体说的什么我有点记不太清了,但记得好像是说:在打出第一颗子弹后,手枪的振动会使你的手和枪都偏离目标,再继续打第二枪的话肯定要偏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如果第一枪没打死敌人的话,人家可能就开枪还击了。而如果不管打中打不中都是连扣两下扳机,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了,而且如果打中的话,两颗连续的子弹的杀伤力显然更大。就算没打中,再打时还要连扣两下扳机。
  格斗训练的内容也和我想像得有点不同,本来我是最不怕练习格斗的,以前就和散打,跆拳道及中国式摔跤有过亲密接触。但这里的格斗则不同,全是最简单、直接、实用的东西。而且教学是由军队的人员和T机关的格斗专家们共同进行的。军队的人主要教我们特种部队的“一招制敌”技术,我们自己的行动专家教的东西和他教的有些类似,但除纯粹的徒手格斗术,如如何用三个指头让对手断气外,他教的更多的是如何用日常物品杀人,如用钢笔刺破对手的颈动脉。他还很擅长用绳索从背后勒住敌人的脖子,即所谓的“印度绞杀法”,《教父》里的意大利裔黑手党常用这个。小时候在一部美国电影《战俘快车》也见过美国军人用这种方法绞杀德军哨兵的场面。一想到自己将来可能去执行这样的任务,我们都觉得很兴奋。
  此后,我还被挑选去参加一个“偷越国境”的模拟训练,并不是所有人都必须玩这个的,只是平时训练成绩不错的少数人才被特选去参加的。练习的目的是学会如何从陆路向敌对国家渗透,或在执行完任务后被敌人发现并封锁了机场等退路时,我们就将采用这种原始的撤出手段逃离险境。训练地模拟成边境的形式,平时供部队的特种兵练习越界武装侦察时使用。那里建有岗楼和暗堡,还有模拟的雷区和铁丝网,哨兵会牵着狼狗来回地巡逻,晚上还有探照灯来回地照。开始时我们根本就无法完成任务,不是被狼狗吓回来就是被哨兵用空包弹打中,但这就像玩电脑游戏一样,刚开始都不行,但多次的反复训练终于使我们掌握了相关的技巧:如何躲避狼狗的追踪,如何发现雷区的位置,如何在必要的情况下无声地制服哨兵,如何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等等,终于克服了将要面对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在我最终完成任务穿过国境线时,我心里在想:不知当年冒着东德士兵的子弹越过柏林墙的那些人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觉。这项训练似乎也体现出了特工与特种部队军人在任务上的一些相似之处。但用负责这项训练的军官的话说:特种部队总是集体行动,强调的是协同。特工则总是孤身深入敌后,强调的是独自应付危机的应变能力。
剩下的间谍专业培训内容是保密的,在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这期间大家虽然很苦,但也有了不少乐趣,尤其是和军人们的友谊日渐深厚。有时我们和军人们也互相开一些玩笑。有一次,我们刺探到情报,教官们准备当晚来一次紧急集合,所以大家都做好了准备,但过了一段,好像没有什么动静。一位兄弟出去观望,看见一位军官站在走廊里,手里拿着哨子,他认为那个军官可能是要吹哨子,但那个军官看到他后,却将哨子揣进口袋里,扭头走了。那位兄弟见军官没有吹哨的意向,也往回走。但等他刚一转身,就听见一声尖厉的哨声,军官大喊,紧急集合!!! 事后,那位军官对我们说:怎么样,你们这些特工也不是我的对手吧。
  很快,培训就要结束了,在结业典礼上,T机关二号领导将来观看我们的汇报表演。我们为此进行了刻苦的综合演练,这是在整个培训中最艰苦的部分,当时我的胳膊和腿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因为在格斗对抗表演中,尽管双方并不是真正打到对方的身体,但在格挡中总要有肢体的碰撞,这样一来,大家的四肢上都是伤痕累累,我当时在受伤的部位都套上了两套护腕和护膝之类的防护用品。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武警战士练习擒拿格斗很是羡慕,很希望能有那样的机会,而现在我可再也不想了,还不如自己打打沙袋呢。不过,有苦就有甜,我的格斗表演给领导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除此以外,我还参加了一个用绳索攀登楼房突袭恐怖分子的表演,并作为精选人员在最后的一个高难度表演中像美国电影里的特种兵一样从直升机上用滑索机降,然后用装着空包弹的枪一顿猛扫。
就这样,我们的培训在激烈的表演中结束了。当天下午我们就乘车返回市区。走的时候,我们和教官及战士们抱着痛哭,就像老兵退伍一样。车开出营区时,教官们列队向我们敬礼,我们穿着已取下了所有标志的迷彩服含泪在车上回礼,那情景,到现在还难忘。
车开入了北京市区时,我们看到了久违了的高楼大厦,在这个号称世界间谍中心之一的国际化大都市里,我们将为国家的安全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2 5:31:13编辑过]
<P>这是俺网友盖世太保的原创,最新出炉,拿来给超大的弟兄分享,呵呵,希望大家喜欢,</P><P>注,此人为国家安全特工,以上皆为亲身经历</P>
等着看看
<P>太傻了,这哪里是招间谍,简直是招弱智。</P>
<P>但确实是真的,在网上很难的的,我也是碰巧撞上的</P><P>另外不要以为特工都是从各个大学秘密召进的,也有这样的,</P><P>此人是外交学院高材生</P>
第二部分 反间谍侦察
车返回宿舍时是在下午四点钟左右,我回去后彻底洗了个澡,然后趴在床上大睡了一场。不容易呀,三个月的非正常人的生活,摸爬滚打,我们都太累了。
休息了三天之后,我们按要求又到T机关总部会议厅就坐,这次是宣布分配方案。我和小林、小丁都被分到了二局,即反间谍侦察局。其实我这时已经知道,尽管在招聘会上老姚问我想具体从事哪方面的业务时,我说了想干常出国的那一种,但直接被分配到那个局,即一局,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我们在第一年是试用期,是不能出国执行任务的。这是在部队训练时从带队的同志那里打探到的。一般去一局的人选都是先被分到二局从事反间谍工作,一段时期以后被认为有从事海外情报工作潜质的人才会被推荐至一局-----T机关内最精锐的部门。我也觉得新手在反间谍部门先工作一段时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就是通常认为的反间谍工作的难度要小于海外情报工作的难度,走这么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是符合规律的,另一方面,在执行反间谍任务时要有当猎人的心理,而在执行海外情报任务时要有当猎物,即躲避猎人的心理。自己先去当猎人并了解了猎人的心理后再去当猎物显然要比直接去当猎物强得多。
会议一散,我就和小林、小丁及其他分到二局的同志一起去局里报到。我们先在局会议室里呆了一周,接受局领导和局里各处业务骨干们的入局教育,给我们介绍了局历史、局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工作中应注意的基本事项。入局教育一结束,经局领导研究,我们又被分到了不同的处,我和小林一起被分到了侦察处,小丁被分到了行动处。反间谍局主要的业务处有四个:侦察处,行动处,情报处,技术处。侦察处是执行一线的间谍案件侦察任务的。行动处一般不负责具体的案子,只是在其他处有需要时提供行动上的支持,这点倒是有点像公安局的特警队,但不同的是公安的特警是以公开武装的形式提供支持,而行动处的支持一般情况下则是秘密和非武装的。但在敌人有武装的情况下,侦察处和行动处的人都是可以使用武器的。技术处相当于公安的技侦部门,情报处是负责通过招募情报员,管理情报网来获取敌方间谍活动的情报的部门,其工作严格上来讲应该被叫作国内反间谍情报,以区别于一局的部分业务,情报处在我局也被称为二局中的一局,一般是由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的,从来没有刚来二局的大学生被直接分到情报处的情况,
到了处里后,我和小林又被分到不同的组,组这个编制是个模糊的概念,它不像科一样是处之下的一个正规的分设机构,因为在中央政府机构里是没有科的,最小的单位就是处,所以处内部的业务划分就由组来完成了,因此组与组之间的业务划分也就不如科与科之间那样严格了。如有需要,一个组的人被派去进行另一个组的工作是很正常的事,反正也是一个处的嘛,基本业务也都差不多。我被分到了国际组--------组的划分基本上都是按照地理分布来的:亚非组,欧美大组,拉美组等等。我所在的国际组和上述几个组不同,不是针对某一地理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的,而是负责在我国的与国际组织和会议等多边事务有关的安全工作的。如应对恐怖分子对联合国设在我国的机构的袭击就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小林则被分到了港澳组。
在我们这些新人和处里的老同志们握手认识并相互介绍后,处领导告诉我们,从报到起的一个月内,我们并不是来处里上班,而是到T机关内部的跟踪监视学校接受反间谍监视方面的专业训练。于是,第二天,我们这些人就开始了反间谍侦察中最重要的技巧----监视(监视是包括跟踪的,跟踪只是监视的一种动态形式)的训练。
尽管训练只持续了一个月,但教官经验丰富,我们也求知若渴,每天都是泡在大街上不间断地强化训练,等结业时我们的监视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回到处里,准备把自己练就的本领付诸实践。
机会果然来了。刚回到处里正式上班没多久,我就接受了工作后第一个外勤侦察任务。
2001年2月上旬,刚从家过完春节回来,我就接受了任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APEC)北京年会第一次高官会将于2月11日至17日在北京饭店召开,这是为APEC上海峰会举行的筹备会之一,由于是多边性质的活动,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们国际组的头上,我的具体任务是:化装成国家XX部工作人员,在会议的会务组工作,一方面保证会议的安全,一方面执行真正的机密任务:确认H国代表团成员Peterov(注:假名)的身份-----我方前线情报人员曾报回此人可能是H国对外情报局或军事情报局专门针对中国工作的特工人员,但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所以无法得到证实。这次他突然作为H国代表团来京参加会议,可能是带着任务而来,也正是我方确认其身份的大好时机。这次我们处的任务很多,我自己专门负责的就是Peterov这一项,当然,作为一名新手,老同志会给我全方位的指导的。
长话短说,经过一系列的准备,2月9日,我和几名同志一起到了设在北京饭店的高官会会务组,开始协助会务组进行会议前的筹备的最后阶段的工作。Peterov将于14日才来京,因为H国代表团只参加后期的几场会议。所以前几天,我还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养精蓄锐。
作为会务组成员,我们工作时必须西装革履,并带着会场身份牌。身份牌分为四种,分别以四种颜色来区分:正式会议代表戴的是红色的牌(代表团中的高官,即各国外交部或外贸部副部长不用戴牌,而是在衣服上别一个小的红色徽章),会议工作人员(包括会务组、文件组、迎宾组等)戴的都是蓝色的牌,记者们戴的是黄色的牌,会议警卫人员戴的是绿色的牌,这些警卫人员来自公安部警卫局,属于归公安部门管理的武警编制的现役干部,所以他们之间都是互相称呼为张参谋李参谋的,明显带有军人的特征。但他们负责会议安全的任务是和我们的任务不太一样的,他们执行的是所谓的硬保卫,即对人员和建筑物进行直接的武装保卫。而我们执行的是所谓的软保卫,即进行隐蔽斗争,挫败在会议期间敌对间谍分子搜集情报的活动和破坏活动。T机关事先和警卫局的人员进行了协调,我方的侦察人员在会议期间将暗中监视可疑人员,协助警卫局方面进行会议保卫。但警卫局人员除了知道带队的侦察处王副处长的真实身份外(其掩护身份为会务组交通联络负责人),对其他的以会议工作人员身份为掩护的T机关侦察人员的真实身份则一概不知,我们也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使用和他们约定好的联络暗语并出示证件确认自己的身份,请求他们的协助。
繁忙的会议筹备工作总算结束了,这几天我都是晚上工作到后半夜一两点,然后第二天早上再五六点钟起床(当时住在北京饭店里面),去做各种琐碎的工作,如在给代表们的皮包里装上会议介绍资料,旅游宣传品和一些小礼物等。没办法,装扮成什么人就得做什么人的工作,要不就得被人看出来了。
会议正式开始后,我被分配到设在北京饭店大厅的信息处工作,说白了就是为与会代表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如在哪个饭店能吃到湖南菜(一般都是香港代表问的),但这类信息我们往往还得先再去问别人才能答复。听起来很累人,不过也有不少趣事,最难忘的就是当日本代表团来的时候,一帮人朝我们这边走来,和我一起值班的一位女孩(不是侦察人员),急忙跑上前去,对走在最前面的人说了一大通英语(因为是多边国际场合,所以英语是工作语言,无论哪个国家的团来,我们只要说英语就行了)但没想到对方在听她说完英语后却说:“你不用跟我说英语,我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的司机。”
就这样,每个代表团到达会场后都要到我们这里来登记,由警卫组驻信息处的人员给他们办理与会证件。我们会务组成员给予各种服务。直到14日,一位穿着黑皮茄克、身高接近一米九零的金发男人来到了前台,对我说了一句被我误以为是他母语的英语。我也一下子就认出了此人正是我的工作对象---------Peterov,他的照片我研究了很久,记下了一切特征,已经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从这时开始,我就对他进行了不间断的监视,王副处长通知会务组负责人将我调离信息处,转为机动工作人员,做些非常务性的会务工作,如在有代表说自己的电脑坏了,需要技术服务人员维修时,我就会到场在外国代表和不会英语的中国计算机工程师之间当翻译。这样一来,我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空闲的,可以“脱产”监视Peterov了。
刚开始时Peterov没什么特别的举动,我经常在他的房间周围进行监视,他好像很少出门,接着局技术处的人员也对其采取了一定的侦察措施,但似乎也没什么太值得注意的地方。小林也在会务组,不过他自有他的工作对象,但他那边好像不用太怎么监视,所以他就相对空闲一些。王副处长也告诉我,在监视Peterov的同时也要留意一下饭店里的其他的可疑迹象,有情况时随时用藏在身上的麦克风向他汇报,由他统一指挥应付。于是,在Peterov不出房间门的时候(他出门或有人去他的房间时会有技术处人员通知我,不出的时候我暂时离开,否则长时间在他房间外出现很容易被H国代表团其他人员发现),我总是在楼内转一转,进行秘密巡视,转着转着,我好像找到点电影Die Hard (《虎胆龙威》)里面布鲁斯·威利斯的那种感觉,倒是盼望着有恐怖分子出现,然后我用复杂的楼道与其周旋,呵呵。
到了16 日,即会议的倒数第二天,技术处人员突然通知我Peterov穿着皮茄克出了房间门,看来他有可能要出饭店,我马上向饭店大门奔去,走之前特意急急忙忙地脱下了西装上衣,换上了我自己的茄克。我一般都在M层的会务人员休息室休息,所以到一楼只有半层楼的距离。等我到了大门时,技术处的跟踪人员用麦克风告诉我Peterov刚刚进电梯(技术处的人员也都受过跟踪训练,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跟踪目标,这充分体现了T机关侦察人员一专多能的优点)。很快,我就看见了他,果然是朝大门走来。我转身背对他走到饭店大厅的一根大柱子后面,眼看着他从大门出去后便立即尾随而出,并低声用麦克风向王副处长报告情况。
这时我心里非常紧张,这是我第一次实地跟踪一个真正的目标,这可和训练不同,是玩真的了。不过我还是很自信的,因为我们在训练中已经练习了对跟踪中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的种种预案。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人想在步行中甩掉跟踪者是件很容易的事,如果是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特工人员的话就更容易了,只要从一个门走进人很多的大商场,到里面左拐右拐,再从另一个门出来,或者在一辆公共汽车即将关门之前冲上车去,就会给跟踪者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诱其暴露。更聪明的特工人员在觉得你可能是在跟踪他但又不能确定时,直接就在街上找一名穿制服的警察,对他说你一直跟踪他并图谋不轨,这样警察就会来盘查你,他在你被拦住时可能借机溜掉。如果你向警察表明身份,他就会放你走,但这样你的跟踪对象就会知道你也是警察或特工人员了。所以我们在跟踪人的时候总是尽量跟近目标,时刻把他掌握在视线之内,如果行人较少的话,为避免他的怀疑可以走到街的另一面接着跟踪,视线仍时刻不离目标。但狡猾的特工可能会拿出一张上面实际上没写什么东西的纸条,故作神秘地将它扔在地上,然后偷偷观察是否有人将它捡起。一般的人是不会去捡别人扔在地上的废纸的,但专门跟踪的人则会对此很敏感,怀疑是其投放的情报而去看个究竟,这就正中了被跟踪者的圈套,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和意图。有的特工会用更复杂一点的方法,拿出一张写有地名的纸片,随便在街上拦处一个路人向其问路,但他会尽力使得这次普通的问路在外人看来很像是一场情报传递或毒品交易等活动,然后他再暗中观察是否有人对这位无辜的路人进行跟踪,如果有的话,就证明反间谍人员或警察把这位路人当作他的同伙也进行跟踪了。在乘车驾驭时就更容易了,他只要在单行道或交叉路口故意违反交通规则,然后再观察后面是否有车也违反交通规则跟着他就行了。Petrov的公开身份是H国外贸部官员,按理说应该没受过反跟踪训练,如果在我跟踪他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这方面的痕迹,则这本身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特工身份的佐证了。
在跟踪的过程中,我头脑中一直在设想Peterov可能会做出什么样的突然的事情以及我该怎样去应对。在进行监视训练时,教官曾说过,在接近跟踪时,有时目标会突然转身对你说话,这时一定要保持镇定,像对待任何一位路人那样对待他:他问路就给他指路,他问时间就告诉他几点。如果他突然质问你为什么要跟踪他,则要极力否认,或者直接反问他:你是不是有病呀?谁闲着没事跟踪你玩呀?就算真的被他抓了个措手不及而不得不放弃跟踪时,也不要直接回办公室,因为他可能会反过来暗中对你进行跟踪,直至发现你的秘密机关所在地。在跟踪他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周围的人,因为他可能有同伙在监视是否有人在跟踪他,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如果其有同伙发现你在跟踪他,他们很可能把你引至僻静处对你发起突然袭击。
而Peterov看起来似乎只是只是向侧面看看,没有什么太异常的举动。我为了不引人注意,也早在跟踪途中解下了仍系在脖子上的领带。在把它揣进口袋里时,我想起了在特种部队时曾用领带练习过“印度绞杀法”,可以用这种常见且不易挣断的武器从背后使敌人窒息。
这时我已经跟着他在王府井步行街上穿行了一段,走到王府井书店边上的那家麦当劳时,他突然停了下来,向后望了望,我头脑中清楚地记着训练时学的东西,没有因此而对自己的步伐做任何的改变,因为这样做很容易被目标从人群中看出来。
他向后看了看后,就直接走进了麦当劳。我马上跟了上去,头脑中也跟着有了一个新的预案:正如训练中设计的那样,目标可能又突然从麦当劳的门口走出,直向我奔来,这时我绝不能表现出任何惊慌,类似于试图躲开其直奔过来的行走路线等做法是很危险的。但目标如果真的这样做,则说明他可能真的受过反侦察训练,因为这一招是很奏效的,在你暗中跟踪的人突然向你走来时,没有经验的人会本能地做出一些有时连自己都无法控制的动作,如身体本能地向下缩,即潜意识中想躲开目标的视线,不引起其注意--------所以说步行跟踪的时候是最容易发生意外的时候,这就要求侦察员时刻保持镇定,以平常心去应对不平常的情况。
这时我已经走进了麦当劳,并在人群中一眼就发现了人高马大的Peterov,他这时已经走到了一个角落里,并在那里的一张椅子上坐下。这时我意识到自己突然想起了什么,仔细一想,是他坐的位置。训练时教官说过的一句话:一些处于危险中的特工人员在公共场合就坐时,往往会选择坐在角落,并使身体左侧靠内,右侧靠外。这样一来,就使得自己的左侧和后背都有了依托,而不必担心来自这两个方向的突袭,这样就可以用在外侧的右手来拔枪应对来自正前方和右方的袭击,而这两个方位的袭击又是相对容易被他发现的。
现在Peterov正好就坐在这么一个位置上,双眼警惕地扫视着人群。我装作一个普通的就餐者站在一个长排的最后面。在观察到他的位置后估计到他不大可能很快再移动就再没有把目光再专注于他,而只是用余光锁定他--------在跟踪监视时尽量不要做那些可能直接暴露你身份的事情,如假装看报纸而偷偷向前瞟望,或躲在拐角处向外偷窥,这样的话地球人都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了。
他坐在那里没有什么举动,只是用双手拄着下巴向前方凝视了一阵,好像是在等人。我又开始考虑他坐的位置的问题:不排除这只是一种巧合,但要知道,一名经受过此类的特工人员会在这方面形成本能性的习惯的,无论有危险与否他都会选择这样一个位置,因为这样的位置不仅可以防袭击,而且可以防监视,毕竟别人没法从后面监视他了,正面的监视则很可能被他发现。如果这真是由他接受的训练所致的话,则他不仅仅是一名情报人员,还很可能是一名经常进行暗杀等危险活动的行动人员。
很快就排到我了,我只买了一个脆皮甜筒,从钱包里掏出两元钱快速地付了账--------我们在执行任务时总要多带些零钱,因为目标很可能在你在等店方给你找零钱时分神时消失。
我拿着冰淇淋坐到了在目标三点钟方向的一个空座位上,对面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和她的女儿。Peterov这时突然起身走进了卫生间,我这时不便跟过去,便一边吃冰淇淋,一边盯紧厕所的出口----反正麦当劳的厕所里也没有后门,不用担心他一下子消失了,他总不能从抽水马桶里逃跑吧。
过了大约五分钟,Peterov从厕所里走了出来,没有回到原座位,而是直接向大门的方向走去。我在他走出大门的时候起身跟去。但就在那一刹那,我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Peterov为什么要来麦当劳?仅仅为了在角落里坐一会儿后再上趟厕所?不对,一定有问题。我马上向王副处长请求支援,王命令我不要离开麦当劳,等他过来,并说在接到我的第一个报告后,小林和一位叫刘涛的老同志已经跟了过去,让他们继续跟踪Peterov。王府井步行街上无法开车,但他们步行估计也该到了。
他们果然到了,我在门口就看见他们站在王府井书店的正前方,我对着他们用手拍了拍自己的左肩膀,然后又马上拍了拍自己的右肩膀,好像是在掸衣服上的灰,实际上这是我们的暗号:让他们接替我继续跟踪Peterov,他们马上跟着巨人般的Peterov去了。
我回到麦当劳里时,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概念,有两种可能:一、Peterov前来与人接头,但发现情形不对,就可能发出某种暗号后和前来接头的人取消了接头,或自己先离开后(或在厕所里时)与对方进行了联系将接头取消。但我马上又否定了这个推理:接头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电话等联络方式被我方侦获,所以采取相对原始但又较保险的方式来接头,没必要再用电话通知对方。而且如果说他发现了情况有什么异常的话,则只有一种可能,即发现了我在跟踪他,因为我是唯一跟踪他的人,但从现场情形看,这种可能不是很大。也许这只是他故意做的一种试探。但这是无意义的,因为他马上又被两名反间谍人员跟踪了。
第二种可能是,他这次并不是和人接头,而是来投放情报的。理由似乎很符合逻辑,他作为官方代表团成员,如果在和潜伏在中国的情报员接头的话是很危险的,作为特工人员他也应该知道在会场是少不了中国的安全机关的行动的。在离会场这么近的地方与人接头,一旦被拍照并被中了对方设下的反间计,则得不偿失,根本没必要冒这么个险。间谍工作的规律是,能不直接双向接触就不接触,举个例子,如果他和他的情报员用电子邮件联系的话,将来一旦我方将他们抓获,他们直接用各自的电脑联系过,IP地址是可以追查到的,会成为他们之间联络的铁证。再说了,用电子邮件联络本身就是不安全的,即使是加了密的内容也可能被反间谍机关破译。但如果不采用直接的双向的联系的话,则要隐蔽和安全得多了,同样以互联网联系为例,如果他们俩人之间使用BBS论坛进行联系,如两人按事先定好的方式在论坛上发一个贴子,则另一方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等他有消息要传达时,就按规定发另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贴子,两人之间从不直接联系,但却不耽误信息的传达,外人则根本看不出门道来。就如同以前所说的“偷听敌台”一样,敌情报机关通过在正常的电台广播中播放某种节目,如某首歌曲来向其在我方内部的情报员传递某种信息,或在新闻节目等的文字排列上做些手脚,即使我方侦察人员监听到了电台的所有内容也不知其所云。在没有电脑或电脑还不太普及的时候,间谍们往往是利用在报纸上发某种广告或启事来传递特定的信息的,这和使用论坛传递信息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后者由于信息量的巨大而更难监视,而且情报员查收信息也很方便,只要天天登录某个论坛就行了。
这样看来,基本上可以肯定Peterov不是来和某人接头的。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这个麦当劳是他们的一个情报投放点,他在麦当劳里某处投下了情报。他只在两个地方较长时间呆过,第一个就是他的座位,第二个就是厕所。想到这里,我感觉到时间的紧迫,就快步走向他坐过的地方,现在那里已经有人坐下了。估计有情报的话他也不会放在明面,而是在桌面下面等隐蔽的地方,我立即从口袋里掏出自己钥匙串并装作不故意地将其扔到那个桌子的底下,然后向坐在位子上的人示意后便俯身去捡钥匙,同时另一只手顺便把整个桌面的下面摸了个遍,似乎没有我要找的东西,为确认,我特地向上看了看,也没看到什么异常的东西。我站起来后,向厕所走去,里面有人,但大便的蹲位处却空着,我直接走进去插上了门-----外面是不可能藏东西的,因为那太冒险了,收拾卫生的人随时可能发现情报,而且外面似乎也没什么可藏的地方。关上门后,我用眼睛迅速看了一下明面后,就直接把手伸向坐便后面的陶瓷水箱的底部,因为那是这里唯一可以隐藏东西的地方。嗬!果不其然,我的手触到了一张用透明胶贴住的纸条。因为用眼看不到水箱的底部,我在把纸条拿下来之前特意用手摸了摸它粘的方向,因为投放与领取情报的双方可能有某种预定的暗号,把纸条按特定的方向进行粘贴,如果不注意的话就会中了这个圈套,这些都是训练时学的。这个陶瓷水箱上宽下窄,这样一来即使水箱漏水,水也会沿着较窄的底部边缘流下而不会弄湿情报。而且这个地点是很保密,从外部根本看不到。一般人,包括打扫厕所的人也不会去摸那里,而且水箱底部离地面也有一定的距离,就算打扫卫生的人员用水冲厕所地面也不会危及情报。所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藏匿情报的地点。但是反过来说,正因为这个地点太好了,而且又几乎是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唯一的好地点,所以才被我这个反间谍人员轻易地找到了。当我发现它是以一个近似垂直的角度被粘贴后就将它取了出来(基本上可以断定事先没有什么约定的粘贴发式,因为这个角度并不明显,与墙壁的角度处于45度与90度角之间,较接近90度角,在这个范围内不容易让来取情报的人确认是否被动过)。看来他们对这个投放点还是比较放心的。
我轻轻地除去透明胶,打开纸条后,发现上面写了一些我不认识的字母,应该是H语,从其排列方式看,像是某种密码,我当时顾不了这么多,这应该是技术处的专长,于是我就掏出自己总是随身带着的碳素签字笔(一方面是为了记录用,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必要时用它来杀人----这个就不多说了)。但我当时没有带纸,就干脆撸起袖子,把上面的字母抄在了我的左胳膊上,如果抄在手上的话就不太好了,因为手容易出汗影响字迹,而且写在胳膊上后再用衣服一盖,外人不会发现的,手上就不同了。
当我把情报按原样放回后,王副处长用麦克风通知我他已经到里面了,问我在哪里,我低声向他汇报了这里的情况,他马上也跟了进来,我们两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他让我再一次取出纸条,让他用随身携带的微型相机拍了照,再把情报原样放回。然后,我先从里面出来,过了一会儿之后,他才偷偷地出来,要是让来取情报的人看见两个人躲在藏情报的地方的话,他肯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我们从厕所出来后,我才发现他并不是自己来的,还有三个人也来了,他们不是会务组的,而是我处外围侦察组的人,他们平时藏在停在饭店门口的汽车内准备执行机动任务,现在果然派上用场了。
我问及Peterov的情况时,王处长说他直接回了房间,由小林和刘涛负责监视,技术处的人报告说他曾打了一个电话,但是是打给住在北京饭店的另一H国代表团成员的。他已经向局里汇报了这边的进展情况。由于Peterov已经露出了马脚,局里非常重视,主管我们这块业务的副局长亲自在局里坐镇指挥。行动处和技术处的机动人员全体待命,随时准备增援。
情况非常紧急,来取情报的人随时可能会出现,我们一定不能让来人看出异常。必须抓紧时间设好圈套。可上厕所的人这么多,怎么才能及时断定哪个人是来接头的呢?我出了一个主意,可以由我们的同志扮成麦当劳的工作人员用装作用拖布在厕所打扫卫生,借口里面漏水,每出来一个人就进去检查情报是否还在,同时在外面蹲守的同志看紧每一个从厕所里出来的人,如果里面的人发现情报不在的话,则外面的人立即对上一个出来的人进行跟踪。王处长采纳了这个意见,让我坐在离厕所很近的一个位子上监视守候,他让同来的三名同志中一位姓胡的同志扮成打扫卫生的麦当劳工作人员。他叫那三名同来的同志中的另两名一个先负责在座位上监视守候,另一人则进入厕所,占住放情报的蹲位,一直等到我们在外边准备完毕。王处长吩咐完他们之后,就带着我和小胡进了麦当劳的经理室,王处长出示了工作证,但只来得及让对方看清了上面的警徽,而没让她细看上面写着工作单位,王处长对她说我们是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刑警,现在有非常紧急的任务,要求对方给予配合。其实冒充公安一直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策略,原因很简单,公安的业务范围很广,而T机关的业务正相反。如果告诉对方我们是公安的话,即使对方事后不慎走漏了我们前来侦察的风声,敌人听说是公安可能一时意识不到是怎么回事,因为公安可侦办的罪名太多了,敌人自己都可能很糊涂,因为他可能真就从来没有犯过刑事或治安案件。但如果告诉对方我们是T机关的,对方如不慎走漏了风声,敌人一听说是T机关来调查,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因为T机关一般只侦察反间谍案件。
对方很配合,一会儿工夫,小胡就换上了一位麦当劳工作人员的服装,然后他开始拿着拖把走进卫生间,假装打扫起来,同时那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同志(程哥)走出了坐便间。我则坐在规定的位置上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王处长见局已设好,就先带着一名外围组的侦察员回北京饭店坐镇指挥整个侦察处在那里的行动,因为我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工作对象,这次行动的工作重点实际上是在台湾代表团那里。外围组的程哥则留在这里和我一起监视守候,准备随时对来取情报的人进行跟踪。前前后后进坐便间的人大概有五六个,但每次他们出来后小胡都是用手将头上的麦当劳工作人员戴的小帽向上顶,而不是向下拉,证明情报还在。
终于,在十一点整,我看见一名四十多岁,穿全身灰绿色西装的男子走进了卫生间,等他出来后,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小胡将自己的帽子使劲向下一拉--------就是他!
我赶紧向坐在门口附近的程哥做了个手势,他会意会先推门走出了麦当劳。我则立即在后面跟着那名男子也向门口走去,这时我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快。
程哥走了一段后,转过身来看着我,双腿向下一屈,用右手拍打自己的左腿胫骨处------这也是我们平时预定的暗号,双腿下屈意味着我们采用蛙跳战术进行跟踪,右手拍打左腿胫骨意味着他将走在前面。
所谓蛙跳战术就是指在由两名侦察员对目标进行跟踪时,一人在目标前面走,另一人在目标后面走,并轮流互换位置,以免一个人长时间跟在目标后面而被目标发现。具体操作起来就是一人跟在目标后面走,而另一人则走到街的对面疾步超过目标并尽量往前赶,在赶到某一点后再停下来,等目标超过自己后再走到街的对面跟在目标的后面走。同时,原来走在目标后面的人则走到街的另一面尽量向前赶,如此偱环。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时,程哥已经走到了街的对面向前赶,我则咬住目标走在后面。但在走了几分钟之后,还没等我和程哥来得及互换位置,目标就在一个公共汽车站停了下来,并快步走向一辆停在那里的420路公共汽车。我来不及用麦克风通知走在前面的程哥就赶紧跟着目标上了车------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赶紧跟上去,因为车可能随时开走。在我上了车以后,车门就关上了,目标一上车就坐在了正对着车门的座位上,他后面的座位空着,我马上就去占了那个座位。一般来讲,在跟踪目标到了公共汽车、地铁或电影院等公共场所时,要坐在他的正后方。因为这些公共场所人员流动很大,如果你坐得远的话,目标则很可能在别人的移动挡住你的视线的时候永远消失掉。但我刚一坐下,又马上意识到了这样做的不利的一面,离目标坐得太近我就无法用麦克风与同志们联系了。外人是听不到同志们在麦克风里对我说的话的,但我要是通过麦克风向同志们说话的话,目标在前面肯定会听到的,就算用暗语,也会引起他的注意。而这时,程哥在麦克风里向我呼叫,他果然没有看见我和目标上了车,问我现在在哪里。怎么办?就在这时,我听见售票员在催刚上车的人买票,就马上又有了主意。我故意大声地问售票员:“请问这是420路么?我没坐错车吧?“”没有“售票员回答,然后又继续用单调的声音重复着那句话:”各位乘客,没票的请买票。“程哥自然听到了我刚才的话,他对我说:“我马上通知王副处长,让他派车来接我,你在车上继续跟踪,千万不要丢梢,不要暴露,我们马上就到。”
420路继续向前行驶,我看着它经过了美术馆,东四,朝外小街,朝阳门,东大桥,亮马桥……在行驶了足足有四十分钟后,目标终于在一个叫高家园的车站下了车,我紧跟下去。他下车后往回走了一段,然后向右拐进了一条小街。我在后面跟着,但这次和他拉开了距离,因为小街上行人很少,跟得太紧容易被他发现,而且如果行人少的话即使我和他拉开了距离他也不会很容易地逃离我的视线。但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和他拉开距离以便用麦克风与同志们通话。
在我呼叫了程哥后,程哥马上回话,他在搭上了外围侦察组来接他的车后,就一直按420的线路进行跟踪,中间堵车耽误了一会儿,见我一直没呼叫他就以为我和目标还没下车。现在他们已经到了酒仙桥,离我这里很近。
他在知道我下了车以后,马上问我具体方位,我告诉他是在高家园下的车,然后又向小街上的建筑物望去,只看见一个挂牌子的,上面写着“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再往前走了几步,我看见了一个路牌,上面写着“芳园南街”四个字。
程哥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又是外勤侦察的老手,对北京的每条大街小巷都很熟悉。我说的这些信息就已经够了,他大脑中的GPS早已把我和目标的方位锁定了,他告诉我继续跟踪,几分钟后他们就能赶上我们。
这时,目标突然向右一拐,走进了路边的一个居民小区。我快步跟了上去。目标在进了小区后向左拐,在走过了两个门洞后进入了第三个门洞。我马上用麦克风通知程哥,并告诉他小区离路牌不远,对面是一个加油站。
我走进门洞时听见了目标向上走的脚步声,借着这个声音的掩盖,我脱下自己的皮鞋,拎在手里,只穿着袜子跟了上去,并尽量使自己的身体贴近墙壁,以免目标通过楼梯扶手的空间瞟见我在后面跟踪。
在我到了大约是三楼半的地方时,听见了钥匙开门的声音,我迅速从楼梯扶手的空间向上望去,可以看见目标的腿部。他正在开走廊右侧的门。在他关上门后,我跟了上去,看清了门牌号:503.
这时,程哥呼叫我,说他们已经到了加油站的对面。我立即穿上皮鞋,走下楼去。在小区的门口,我认出了外围侦察组的那辆白色面包车后就径直走了进去。车里除程哥外,还有那位冒充麦当劳工作人员的小胡和坐在司机位置上的小沈。
我们与王处长取得了联系,他说增援人员马上就到,并要求我们先严密监视目标所在小区,等增援人员赶到后再由小胡去负责管辖小区所在地区的将台路派出所了解503住户的信息。
没过多久,增援人员就到了,他们也开着一辆面包车,就停在了我们的后面。车里的人有老马-------经验丰富的侦察处台湾组组长,这次被专门抽调来指挥我们的监视行动,行动处的刘组长和我的同学小丁-------看来他也被派来和老同志们“锻炼”来了,此外还有技术处的两名专家。
按预定的方案,这里的监视工作将由这个后来的侦察处-行动处-技术处联合小组接管,程哥去派出所了解目标的信息,小胡和小沈回到北京饭店继续执行外围机动任务。我由于是这里对目标的特征最了解的人,而且目前还没有对他拍照,所以就留在了这里继续监视。在北京饭店对Peterov的侦察已经由在会务组的其他同志接管。
程哥他们离开后,联合小组便开始了行动。令我惊讶的是,技术处的人把监测电台的仪器都带来了,看来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一般来讲,在对固定目标进行监视时,侦察员可以选择在室内侦察,因为这样就可以放心地使用各种监视设备,如果需要长时间的监视的话,则可以租一间位置有利的房子或干脆把监视点设在楼顶上。目前显然无法这样做,我们就以面包车为掩护了。
中午饭我们是轮流去吃的,就在离监视点十几米远的一家叫“芳园居”的饭馆。期间一直是平静地等待,目标一直也没有出现。我则在脑海中一遍遍地强化目标的体貌特征:四十多岁,身高在一米七二左右,戴宽边眼镜,体形较壮,肤色较黑,头发向右侧二八分,看起来像一位中学教师。
一般来讲,在进行定点监视任务,即通常所说的蹲坑守候时,任务应绝对保密,但可以视情通知监视点所在地的特工或警察机构,因为这样就可以避免当地居民发现监视人员行迹可疑后向当地警方报告,给监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还会出现碰巧另一支我方秘密侦察力量也在附近执行任务,我们双方都认为对方可疑而互相监视的情况,搞不好还会交上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但由于程哥已经去了负责当地治安的将台路派出所了解目标的情况,对方也应该知道这边的监视活动了,所以一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
晚上七点钟左右,目标终于在小区门口出现了,技术处人员马上对其进行了拍照和拍摄。老马让我下车步行跟踪,于是在目标走过我们的面包车后,我下车跟了过去,走了几步之后,我发现刘组长和小丁从后面跟了上来。刘组长没有说话,却伸出三个指头在自己的眼前看了看,这是暗示我我们三人将采用ABC跟踪法。
所谓ABC跟踪法是在三名侦察员跟踪目标时使用的,即一人跟在目标后面,一人走在其前面,另一人保持与其平行前进的做法。在目标前方人流稀少时,则可以改变队形,一人在目标左面平行跟踪,另一人在右面与目标平行跟踪,第三人则跟在后面,这种三角形的合围可以使丢梢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但是,我们似乎已经没有机会使用ABC跟踪法了,因为目标此时叫停了一辆出租车,他坐进去关上门后,出租车向左一拐开走了。
现在跑回到面包车那里恐怕来不及了,那时出租车就不一定跑到哪儿去了。这种情况下抢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我顾不上招呼刘组长和小丁,马上摆手叫停了一辆出租车,告诉司机赶紧跟上前面的车。这时,我回头望去,刘组长和小丁也在向后面招手。我在车里向老马说明了情况,老马让我咬住前面的车不放,并记下车号,以便一旦丢梢也可以询问司机目标是在哪里下的车。
目标乘坐的出租车沿着霄云路向前行驶,我一刻不敢放松,因为路上的出租车太多了,外型也都差不多。万一我坐的这辆车的司机糊涂了,我们可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我得替司机留着神。司机是个三十多岁的瘦削男子,看着我笑了笑,说:“你是刑警吧。”他没说对,但我也不想纠正他,就点了点头,说:“对,朝阳分局的”。
这时,目标的车向左拐了,我们跟了上去,跟了有三四分钟后,我发现我们到了亮马桥,边了亮马桥就是使馆区,我这时已经看到武警九支队的战士在使馆周围巡逻的身影了。目标的车继续前行了不到五分钟后,在前面的路口又向左拐,朝着农展馆正门的方向驶去。农展馆是我公务员考试报名的地方,自那以后就没再来过。目标的车又向左一拐,向着长城饭店的方向开去,又开了一小段后,目标终于在长城饭店门口下了车。
我让司机把车停在离目标大约五十米的地方,连用来报销的出租车票都没来得及要就下了车,借着路边一个报纸栏的掩护向目标方向前进,在路过报栏时,我看见了上面头版头条上的APEC四个字母。
目标并没有向长城饭店里面走,而是停在了“天上人间”的牌子下面,向前方看了看,又向前走了几步然后停下,转过身来四处张望。我见状也停了下来,向前走了几步,停在了离“天上人间”的牌子右侧大约三十米的地方,避开了目标的视线,用麦克风与刘组长和小丁通话,他们这时也到了,但刘组长决定让出租车继续往前开,长城饭店大门口的另一侧,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两个方向同时监视目标。
目标此时仍然站在那里四下张望。同时,我看见刘组长和小丁已经下了出租车,站在了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那块招牌下面,等出租车从他们面前开走后,他们走到了最近的报纸边上,假装谈话,刘组长面对着目标的方向,小丁背对着。
这时我突然发现目标向一个路人走去,和那人说了句什么,那人摇摇头走了。怎么回事?看起来不像是接头,这个地方太显眼,不适于接头,而且目标和那人说话后并没有走开。他到底在干什么?
在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目标又对另一个路人重复了刚才的程序,路人摆了摆手又走了。我准备等第三个行人快要到目标身边时贴过去,听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果然,一会儿,一个年轻男子走了过去,我马上跟上,距离那名男子大约五六米远,但为了不让目标注意到我,我特意把头向左边扭,眼睛看着路的左侧,行走路线也偏向左边,这样就不会径直走向目标了。
我用余光发现第三名男子也和前两名一样离目标而去,而这时我已经几乎与目标平行了。令我惊奇的是,目标竟然离开自己原来的位置,径直向我走来!
我转身正视着他,面无表情------前面说过,有时监视对象会突然上来和你说话,此时一要注意控制自己,不要做出任何惊奇的举动,让对手看出破绽。二要镇定应付,如是一般的事则正常应付,如被质问则极力否认。
目标在我面前停住,以一种自来熟式的口气对我说:“你好,朋友,要小姐么?”我可能从小到大也没这么晕过,我跟了他快一天了,他却问我找不找小姐,我们费了这么大的劲监视的不会只是一个拉皮条的吧。
我本能地回答:“不找。”然后准备从目标那里离开-----没准这是他耍的把戏,想借机看清跟踪者并记住其相貌特征呢,得赶紧先脱离他。
可就在这时,他的一句话让我改变了想法------“我们这有H国的小姐漂亮着呢,收费也不高,还是玩玩儿去吧。”
H国小姐?一下子H国特工Peterov,厕所里发现的写着H语的纸条都涌入我的脑海中--------有戏!我假装思考,并转过身问他:“H国小姐要多少钱?”“钱好商量,一次一千二。”我装成考虑价格的样子,实际上大脑在飞速地运转,分析当前的形势。
第一种可能,这是个骗局,他想借此把我骗到某处。但我很快就否定了这一点,第一是因为就算他发现自己被跟踪,他的反应也应该是尽量隐藏自己,而不是反过来袭击跟踪他的反间谍人员而彻底暴露,再说他也不知道我是不是一个人。而且我这时也发现,他也不是唯一一个在这里拉皮条的人,前面有几人,有男有女,都在拦过路的男人。
“不行就一千,不能再低了。”目标有点沉不住气了。我的大脑中却在思考着第二种可能:他的确是个拉皮条的,但H国特工Peterov总不至于为了和一个拉皮条的联系而把写着密码的纸条费劲地放进一个厕所的水箱下面吧,事情肯定不这么简单,而且我也肯定H国小姐和Peterov肯定有关系。
“行不行?晚上出来玩玩多好。H国小姐漂亮着呢,波还大。”目标仍在推销。
管他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装作有所顾虑地对目标说:“我现在身上不够一千元呀。”“那没问题,你肯定带卡了吧,大不了完事后我们派人跟你去取,要不你现在也可以到亮马大厦的二楼取款机那里取钱,我等着你。”
“小姐在哪儿呀?”“你别管了,先和我走吧,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好,完事后我再去取钱吧,先去看看,不过不满意的话我可不干呀。”“那没问题,你先和我走吧。”
于是我们一起向前方走去,我向左面看去,刘组长和小丁现在都面向着我,显然不知道我这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用左手沿自己裤子左面的中缝向下滑去-------这是我们的暗号,意味着我这边没问题。在经过他们后,我又用左手在自己的左大腿后面拍了一下,这是叫他们跟着我们。
向前走了几十步后,目标停在了一辆面包车旁,车门打开了,两名女人坐在驾驭和副驾驭的位子上。目标说话了:“这位朋友想去看看H国小姐。”“没问题,上车吧”坐在司机位子上的女人说了话,带着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口音。
我拉开面包的车门,坐在了女司机的后面。一路上,她们俩个问这问那的,和我套近乎。由于已基本上断定这不是一个圈套,所以我也不是太紧张,只是不知道刘组长和小丁在干什么,现在又不方便通话。车在盛福大厦(两年后,轰动一时的法国路透社驻北京分社被一男子持炸药占领的事件就发生在这座楼里)附近向右转,我一边应付着她们的闲聊,一边记着路过的主要标志物。最后,车停在了一座大楼的前面,在车到达终点的五分钟前,副驾驶上的那个女人给一个人打过电话,说这边有人要找H国小姐,让那边准备一下。
下车后,一个一眼就能看出是H国人的男子来领我们进了那座大楼,大楼的下面没挂任何牌子。进去后,是一个花园,正前方是一座美丽的小别墅。两个女人中矮个子的那一位(司机)对我说:“来这里,你尽管放心,绝对安全,这里是H国大使馆的财产,警察都没法进来。”这一点我很相信。
前面的H国男子打开了别墅的一个小门,我跟着他们走进了一个单元。
一进屋,我就看见三名漂亮的H国女郎坐在沙发上,看见我之后就热情地向我摆手。
那几个人让我也坐在三名女郎对面的沙发上,像谈判一样地和她们对坐。高个子女人发话了:“怎么样,都够漂亮吧,你选哪一个?”而我正在思考的是,这些H国女郎和Peterov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Peterov不至于只是为一个国际皮条客组织服务的吧。然而,我的思路马上又明晰了------间谍活动自古也没离开过女色,不是常说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是妓女,第二古老的职业就是间谍了么。至于间谍和女色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人都应该明白吧。
“我对她们都没什么感觉”我低声地对高个子女人说,因为我现在已经找到了基本的思路,再呆下去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所以是撤的时候了。但这可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那两个女人不远万里地把我带来,岂肯任我一句“没感觉”就善罢甘休?那个矮个子女人甚至带着点气愤的口气说:“这三个女孩怎么不好了?你看看一个比一个漂亮,你看看那个的波多大呀。”我装作迟疑的样子没说话,头脑里在想着如何全身而退。要我做那事是绝对不可能的,一是没这个必要,二是我的身上可揣着T机关的证件和侦察证,衣服里也装着麦克风,要是脱了衣服被他们发现了,我可能就出不了这块H国的领土了。
“怎么了?是不是身上带的钱不够呀,没事儿,不行完事儿再去取呗。”高个子女人凑过来对我说。“那倒不是,关键我的确是没感觉,花了很多钱,自己又不是太喜欢,何必呢。”她的音调里带着点不平地回答到:“很多钱?算了吧,一千元够低了,天上人间里面的中国女孩还三五千一次呢,我们这可是洋妞,一千元就当是图个新鲜都不算贵,你还来了个很多钱。”
我一听她这话,又觉得跟她磨叽一会儿没坏处,没准能套出点有用的东西呢,至少刚才她一提天上人间,我想到了长城饭店可是哪里来的外国人都有,他们在那里拉皮条很可能是在寻找有价值的目标,然后用色情陷阱猎取他们。这样看来,这三位女郎可能就是所谓的“燕子”了。但我又觉得她们不该是职业的情报官,而只是被情报组织利用的妓女罢了,理由很简单-----显然这帮人不知道我是情报人员,甚至连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我刚出校门,一看上去还像个学生,他们就是选猎物也不会选到我,看来这些女郎还是为了谋生才做这个的。
这时,对方沉不住气了,说:“你还犹豫什么呀,快点儿吧。要不干的话,你来这里干嘛,耍我们玩儿呀?你是不是根本就没诚意?”我说:“我一听说是H国小姐,以为多么多么漂亮呢,但实际上让我有点失望。”“你行了吧,她们长得还不漂亮呀,要是给你找个H国电影明星似的,一万元都挡不住,这一千元还怎么的呀?”
我见时机到了,马上说:“一千元也不便宜呀,她们从来都是要一千元的么?”“当然,只有比这更贵,没有比这更低的,中国的,外国的,都很爽快地成交了,你瞅瞅你,都进来半天了还没拿定主意,你是不是真的没诚意呀。” 好,我要的就是这句话,看来你们真的用H国女郎吸引过外国人,估计中国的一些你们感兴趣的人也是这么来的。那看来你们这里应该有秘密的摄像机之类的东西了,等有价值的人来时就拍摄下来作为要挟。
她又接着发动了进攻:“你看看你这个人,怎么瞪眼说我们的H国女孩不漂亮?你又不是找老婆。这样吧,你要是现在没感觉,就随便和哪一个到那边的房间里找一找感觉。”我一听,觉得可以试一试,倒不是试着找感觉,而是进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摄像机之类的东西。
“嗯”,我点了点,指了一下我认为最漂亮的那位H国女郎(的确是很漂亮),然后跟着她进了房间。
那位女郎拉着我的手,竟然用汉语问我:“可以么?”我迅速扫视了一下室内,没看出什么摄像机的迹象,也不可能看出来,就算有的话也肯定是针孔摄像机,我就是在大面上扫一百眼也扫不出来呀。
“可以么?”H国美女又一次问到,我摇了摇头,因为我想我该走了,该知道的都差不多了,再耗下去不一定是好事。
于是,我走出房间,明确地对两位“大姐”说:“不好意思,我实在是找不到感觉,要不下次我和朋友一起来,大家一闹就上来情绪,无所谓什么感觉不感觉了。”
两位大姐见我意已决,就愤愤不平地说:“那我们就快点走吧,早知道就不拉你来了。”
这时,一直在这边没吭声的那位H国男子突然向我走来,递给我一张名片,然后用流利得让我吃惊的汉语对我说:“朋友,这是我的名片,一般我是不给别人的,相信你才给你一张,如果以后你有需要或你的朋友有需要,请给我打电话。”
我低头看了一下名片,上面只写着一个中国名字和一个手机号,看来这H国老外是常在中国混的,这下更好了,手机号都知道了,我回去肯定把它交给技术处的人,我们的侦察将更加便利了。
回来的路上,我没有和两位大姐搭话,尽管她们还时不进地抱怨两句。而我则在头脑中把事情理出头绪,基本上得出了Peterov可能和这个国际卖淫团伙有关系,利用妓女吸引中外人士上钩,伺机将其控制。尤其是对中国人,如果一个人找了个中国小姐,似乎还说得过去,要是找了个外国的,尽管现在不是文革时期,这问题似乎也是够严重的了。到时候就不得不屈服了。
车开回长城饭店门口后,那两位大姐的气还没消,矮个的那位气呼呼地对我说:“给我二十块钱车钱!”哈哈,好,给你,现在可不是找事儿的时候。
在向上级汇报过这一切之后,王处长正式通知我,明天继续在北京饭店工作,因为目前已经基本确定Peterov是H国间谍,所以案子的主办权已经移交给了负责H国所在地区的东欧中亚组,由他们成立专案小组对Peterov等人进行侦察。他也没有告诉我那个去麦当劳取情报的人的信息,因为这是情报机关内部的准则,不要把秘密告诉不相关的人,尽管他也是内部人员。除非有必要,否则侦察处的事不能告诉行动处的人,国际组的事也不能告诉西欧组的人。因为防止一个人泄密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让他知道秘密。
当晚我就回到了北京饭店,因为Peterov的事情已经有人接管,我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在这会议的最后一天内协助公安部警卫局的人保卫会议的安全。Peterov上午就离开了北京饭店,去机场赶飞机,在这段路上,我局情报处的人也将参与进来,而且还将起到主要作用---------正如同公安人员要对一些从事特种行业的人,如印章制造者,出租车司机,二手手机倒卖者等进行“阵地控制”一样,反间谍人员也要在旅行社,民航,涉外宾馆等行业的人员中建立情报网,因为对于公安人员来讲,那些特种行业的人在工作中接触到罪犯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这方面的信息是很灵通的。同样,反间谍人员感兴趣的那些人是经常同外国人,特别是外国游客打交道的,对外国人的情况自然也很了解,因此也是极好的情报员人选。在这方面最有名的就是前苏联克格勃第二总局(反间谍总局)对苏联的涉外行业人员的渗透了。因此,在Peterov去机场的路上,情报处的侦察员及其发展的情报员们肯定闲不着了。
其实在这个时候,大部分外国代表都已经走了。工作人员们也该歇口气了,我们这些侦察人员也一样。我暂时也没什么事可做,就突然想起来到保卫组------公安部警卫局人员驻地去看看,正巧会务组要分发中午工作餐的饭票,我就主动要求去给保卫组的人发饭票。
到了保卫组以后,我和他们聊了起来,其中一个人长得酷似李小龙,而且连走路,言谈和举止都很像他,虽然很瘦,但一看就是个功夫不浅的人,只是话少了点,我问他是哪里毕业的,他说是武警特警学院。这时,他们的头儿接过话来对我说:“我们和普通的特警不同,因为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是纯防御性的,所以不出问题则已,一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仔细想想,的确。
到了晚上,APEC2001年中国年会第一次北京高官会正式结束。我们全体会议工作人员在北京饭店的大厅们合影留念,一群来自不同部门的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又马上要散伙,这感觉的确很值得留念,大家都互相留联系方式,依依不舍,只是其他单位的人压根就不知道T机关在这里的侦察人员们的真实身份,这也许就是我们的工作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我在会议期间结交的几个外国代表也都给我留了电子邮件地址,他们多数是政府官员,如果他们也知道了我的真实身份会怎么想呢?呵呵,管他呢,会议期间多数的时候我们是他们的保护者,而他们根本就不知道。
当天晚上,我离开了北京饭店,回到了T机关的宿舍,结果被中东组的一个和我一起来的新人缠住了,他知道我刚刚执行了外勤侦察任务后,非要让我给他讲点刺激的事情,我可是知道内部准则的,国际组的事怎么能告诉他中东组的呢,但此人平时与我关系非常好,特别是军训时练习偷越边境时,我曾和他一起在一辆卡车的底板上安装了一个新的底板,然后我们俩一起藏在这两个底板中间的夹层空间里,由别的队员将车开到“边界”,混过了哨兵的检查。在“哨兵”检查的时候,我们俩躺在夹层里互相对视,祈求上苍,但也没忘了把装着橡皮子弹的冲锋枪对着车的后方。他是学阿拉伯语的(现在驻中东某国工作),很健谈,也很热心,但我只跟他说了些趣事,工作上的事没有对他说,但他仍对这种工作充满了向往,他也是很向往有一天能到一局从事对情报工作的,还总在食堂对我说:“我们的局长真了不起,还不到五十岁就担当起了整个一个大国的反间谍工作的重任,真是我们俩的榜样呀。”-----他总是给人这样一种感觉。
送走他以后,我觉得自己很疲劳,昨天紧张了整整一天,今天又突然放松了一天,这肯定让人有点怪怪的感觉,不过我也没时间体会这种感觉了,因为我一上床就睡着了。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站在我姑妈家以前住过的一个四层楼房的楼顶,眼看着一架架带着中国民航标志的客机向楼顶迫降,一会儿又发现我自己也坐在其中的一架飞机上,看着飞机向楼房顶上开去-----飞机往楼房上开,这是什么东西?不过我很快就把这个梦忘了,直到半年多以后的一天:2001年9月11日,我才又突然想起了这个奇怪的梦。(未完待续)
明天再发3,不过请大家看帖回些评论啊
<P>好!</P>
<P>谢谢支持,不回帖没关系的,不过如果你真的有些想法的话,请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P><P>不然俺都没积极性了</P>
快贴下文!
当作小时看看还是不错的。有点奇怪,外交部和外交学院还打**号?
<B>以下是引用<I>alpha911</I>在2004-6-23 14:06:00的发言:</B>
当作小时看看还是不错的。有点奇怪,外交部和外交学院还打**号?

<P>没办法了啊,作者不想暴露身份的,其实我们大家都看的出来,就是骗骗外行了</P>
作者有些东西写的还是有趣的。什么时候有余下的部分?
第三部分   无忧无虑的日子

  几个月的工作下来,我似乎已经开始理解了反间谍工作的真谛。以前,我一直以为反间谍工作和公安的刑事侦察工作是一样的,只是侦察的对象不同罢了。现在才发现两者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比如:公安的刑事侦察一般都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如果发生了杀人案,公安的任务就是在茫茫人海中进行摸排,寻找线索,直至查出凶手是谁。而反间谍侦察往往是在已知敌人是谁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不间断的监视,收集其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揭露其间谍活动,并将其逮捕或驱逐出境。公安在抓获罪犯后一般都直接将其送交检察机关提起国家公诉。而反间谍机关在抓获或掌控了敌方间谍人员后,往往是先设法使其为我方服务,向我们提供敌方的情报,即使其成为通常所说的双面间谍。如其始终拒绝与我方合作,才会考虑对其进行间谍罪的起诉。如果说公安的侦察是以抓人为其特色的话,那么反间谍机关的侦察则是以经营为特色,即管理情报网。对于公安来讲,破案注重的是时效性,即越快破案越好,而反间谍机关在某种程度上则与之相反,其侦察工作持续时间一般都较长,因为长时间的侦察会给你带来自己都想不到的收获。有人说过,反间谍工作就像是收藏名酒一样,放的时间越长,则可能味道越好。所谓“放长线钓大鱼”就是这个道理。由此也就决定了公安机关和反间谍机关在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法上的不同:公安在跟踪犯罪嫌疑人,比如毒贩时,如果不慎被其发觉的话,只要公安侦察人员肯定其身上有可以定罪的证物,如毒品,则干脆直接将其拿下,因为反正也有证据,这就是所谓的“硬跟踪”。而反间谍人员则相反,只要觉得跟踪对象起了疑心,就要立即放弃跟踪,因为这样会暴露我方侦察意图,打草地惊蛇只会影响长远计划,因此要在对方产生怀疑时果断中断行动,来日方长嘛,这就是所谓的“软跟踪”。而这项工作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就是:我发现它的确是对人的智慧的一种挑战,比如我方在掌握了一名双重间谍后,很可能他又被派出他的特务机构发现是在为我们提供情报,对方可能会将其控制,向其向我方提供假情报,成为所谓的“三重间谍”,而我方欲不被敌人用这种方法耍弄,就要时不时地用各种方法检验工作对象提供的情报,将其与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情报相比较,看看是否相符,或我方故意向其提供假情报,看看敌方会不会因我方的假情报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就会知道工作对象是不是同时向敌方提供我方告诉他是要保密的东西。更有甚者,有的国家的情报人员假装投诚,借机打入敌方情报机关,向我方提供情报,前一段刚看过的韩国影片《双重间谍》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北朝鲜的特工人员就是通过假叛逃打入韩国情报机关内部的。虽然这是电影,但现实中也发生过,冷战时期就有苏联特工假叛逃,实则借机向美方提供假情报的例子。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反间谍工作就象是在下一盘象棋,双方无时无刻不在斗智斗勇。而且现在我也开始明白,我们目前所从事的反间谍工作实际上只是一种被动的反间谍工作,即在敌方间谍进入我国境内后,我们才采取措施对其实施侦察。主动的反间谍工作则是通过主动搜集针对敌情报机关的情报,先发制人地挫败其对我方的间谍图谋,这种工作多数是在国外进行的,从事这种工作的一般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反间谍机关,而是由对外情报机关来进行这种进攻性的反间谍工作的。以美国为例:中央情报局是美国主要的对外情报机关,联邦调查局是主要的反间谍机关。但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工作一般只限于在美国境内,在美国境外的反间谍工作则由中央情报局行动部的反谍部门来执行,曾令世界震惊的中央情报局“鼹鼠“阿姆斯就曾任中情局反谍部门前苏联东欧部的主管官员。如果这样一个部门被对方渗透了的话,对方的行动将永远先你一步,由此可见这种进攻性反谍工作的重要性了。
  在执行完APEC任务后,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处里处理日常事务,工作也很繁琐,但好在这些繁文缛节的内容是我最感兴趣的,所以我也就不感到枯燥了。我总是认真地研读前方发回的每一份电报,使自己了解各个领域内发生的案件,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很快就得到了领导们的赞赏。在闲着没事的时候,我就跟负责调研的老同志学习写一些敌情调研。我们的工作原则就是“保已知彼“,“保已”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在这个前提再去从事更重要的“知彼”工作,而调研在“知彼”方面则是很重要的一环,但具体的工作方法我就不能在这里透露了。
那段时间里,我在机关也正赶上当时的总理来我们这里视察,他对我们的工作很满意,还特地说了一句:“很想把你们为国家做的事跟人民说一说,但不行呀,一说就违犯纪律了。”听到这话,大家都笑了,同时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2001年4月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最忙的一个月,整个T机关也忙了个底朝天,因为就在这个月的第一天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中美撞机事件。特别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周,整个T机关都在超高速地运转着,各个房间的电话都在不停的响,走廊里也都是手拿着文件一路小跑的工作人员,电梯里也总是挤满了人,连我去发密传都得排队。
  我自然也闲不着,年轻人都要去做这些基础性的工作的:跑签,会签,签电报,到局办盖章,接电话,写电话记录,发密传,借档案,还要把文件从一位领导处送到另一位领导那里签字,-----虽然不同于外勤侦察任务,但一天下来也累得很,我们还要帮相关部门的人员值夜班,就算不值夜班的时候也要工作到后半夜。
  随着危机的解决,这段超负荷运转的时期终于过去了,大家也总算可以松口气了.我也开始专注于我自己的主管范围:联合国驻华机构的安全.
联合国驻华机构基本上都集中在亮马桥和建国门这两个地方.于是,这两处就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了.联合国驻机构种类繁多,如:联合国开发计划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署驻华代表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华代表处,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驻华代表处,联合国工发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华代表处等等.
一天夜里,我在独自巡视时,却出了意外.我刚刚拐进一些联合国驻华机构所在的塔园外交公寓所在的那条街,就看见前面有人在撕打着.过去一看,竟然是一个拿着棒子的男子在打一名女孩.我立即叫到:"住手,我是警察."本来以为对方起码能停下手来和我说话,没想到这家伙一句话都没说,直接挥起棒子向我打来,我本能地举起胳膊一挡,棒子打到了我的左上臂,这家伙还不停手,又是接着两下,第二下又重重地砸在了我的左臂上,第三下打来时,我试图去抓他的棒子,但右手的手心被打伤了.
我在格斗训练中学过,当对手用棒子或鞭子袭击你时,一定要果断地吃进去打,即冲进内围与其搏斗,因为这样就可以使他的棒子或鞭子失去作用,而且一只手白白拿着武器奈何不了你.我趁着他收回棒子再打的那一刹那,猛冲过去,用左手按住他的右上臂,同时右手准备用直拳重击他的面部,但这家伙反应也很快,估计是个打架的老手,见我欲出拳,身子向左后方一侧,就基本上使他的面部躲出了我的打击范围,但没想到我把出拳的路线一变,改为用反手拳(但用的不是拳背,而是拳轮上面的小指掌关节)照着他的右耳根狠狠一击----我特地用上了腰的力量,像这种走曲线的拳法,腰不用力的话打击的效果就差多了--------这一下子比我想像的还要有效,因为他整个人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而且居然连棒子都扔了,用手捂住被打的部位哼唧起来.我可没这么就算完,用左手将其右臂向前一推------因为这是他的打击死角,就如同对方用右冲拳向你袭来,你如果向左侧闪,避开他的拳头,(最好再向前一推他的胳膊),就容易进入他的打击死角,因为你是站在他整个身体的外面的,而他的右臂还在向前伸或向回收的过程中------然后将膝盖跪在他暴露出来的肋部,挥拳朝他的头上打去,但他的双手把那里保护得很好,这更增加了我的怒火,就用拳轮猛砸他的肋骨,但还是不解气,就用右手中指掌关节,即拳头的最突出部位,专捡他护头的手的各手指之间的空隙处砸进去----不过多数还是砸在了他的手上,但这招果然奏效,他又开始叫上了.
"干什么,别打架!"我回头望去,几名拿着警棍的武警战士冲了过来.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立即从歹徒身上站起,告诉了他们我的身份,并出示了证件.这几名武警战士是九支队专门负责外交公寓外围巡逻的,我对他们说我还有任务,让他们把歹徒和女孩一起送到公安机关或让110过来,然后就走了,走之前,一名武警还偷偷问我T机关要不要退伍军人.
我继续向前巡视,但这时开始觉得左上臂火辣辣地痛----在打斗过程中,由于肾上腺的高度分泌,一般人是感觉不到痛的,有的人连挨了一枪都不知道,可想而知,我在路灯下察看了被打的部位,妈的,一大片瘀血,右手手心也破了点皮,真想再回去揍那孙子一顿.
  几天后,刚一下班的时候,我在行动处的那位同学小丁来找我,说今天是周五,干脆找几个人一起出去喝一通吧------他在学校时就很爱喝酒(当然,我只是说他爱喝酒,这并不代表他能喝).我想也是,很久没和人聚在一起玩了,于是我们俩去港澳组找来了同学小林,我们三个又分别找了在特种部队训练时处得比较好的三个人:肉丸子,学军和汤镇宗.肉丸子有这么个绰号是因为他体态偏胖,他是学金融的,在六局搞情报分析.学军是二局侦察处亚非组的,汤镇宗则的确长得很像那位香港明星,他在十一局负责警卫工作.我们六人就近找了一家火锅店开涮,还喝了点.我一向不怎么喝酒,我们的工作也的确不适于常喝,但据说一局有些人蛮能喝的,而且这还和他们的工作有关,因为有时他们在国外时会在秘密据点里同自己的外国情报员大喝,以联络感情.
喝过之后,我们本来打算回宿舍休息,但肉丸子说时候还早,不如大伙一起出去找点乐子吧,好吧,走.可是去哪儿呢?小林提议,坐地铁,看心情,想哪站下就哪站下,好主意,有悬念,走!
呵呵,我们是有那么点无忧无虑吧.买房子,娶老婆,养孩子,这些事离我们这些二十三四岁的大男孩们来说还有点遥远.加上我们还沉浸在这种神秘工作的新鲜感当中,所以整天想的都是些和柴米油盐毫不相干的东西.吃食堂,住宿舍,内部人员的小圈子,我们好像还是在上大学一样.
  我更是如此,每天没事干的时候就捧着本Tom Clancy的间谍小说看,在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实际上是大学时期的继续教育阶段.
当地铁到了天安门站时,小丁说:"就在这儿下吧,高兴了一直玩到明天早上直接看升国旗."
  好,走!咱们都去看看这个我们日夜保卫着的国家的直观象征.
到了天安门广场后,大家借着酒劲放声高喊,还唱起了"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小丁一兴奋,居然在天安门广场上玩起了百米冲刺,只听"嘭"的一声,他把用来固定警戒线的桩子都给撞倒了.不远处的两名武警十四支队的战士赶紧跑了过来.
小丁掏出自己的证件,对武警战士说自己在执行任务.战士看他满口酒气,有点疑惑的样子,我们五个全凑了过去,给他们看了证件,我说我们是故意装成醉汉,在这里执行侦察任务的,两名武警才将信将疑地走了.他们刚一走远,我们就憋不住一起放声大笑.
接着往前走!当我们走到了传说中的新华门的时候,学军竟然用手去摘新华门正对面的花,但还没等他的手碰到花,他身后就响起了汽车喇叭声,我们回头一看,是坐在一个挂着普通民用牌照的汽车里面的司机按的喇叭-----我们马上知道这人是干什么的了,我们转身就走了,真要是在这儿出了事,我们几个全等着回去挨处分吧,看看这回执行侦察任务的鬼话还骗得了谁.
我们一直走到了西单,我见他们中有的的确喝高了,就怕一会儿控制不了自己再惹出什么大麻烦来,刚才已经够放肆的了,就提议我们赶紧在西单坐地铁回去吧.小林还清醒着,马上和我一起把大伙儿全催到了地铁站.
没想到到了地铁上这几位更邪乎了,小丁居然用手抓着地铁车厢上端的供手抓的栏杆玩起了引体向上,周围的乘客都看傻了.坐在对面的一个女孩看了我们一眼后以厌恶的表情扭过头去.我赶紧制止了他----天呀,我从小到大还没被人用这种眼光看过呢.
总算回到宿舍了,小丁的确喝高了,而且他还是后反劲,现在比刚才醉得更厉害了,几乎神智不清了,而且还演出了最经典的一幕--------在我们把他扶上床后,他用双脚使劲顶住墙壁,说了一句:"总算站住了."

2001年6月20日,曾经在APEC行动中直接指挥我的王副处长突然打电话叫我去他的办公室.我进屋后,他示意我坐下,然后对我说:"你来到处里以后工作很努力,特别是APEC那次干得非常漂亮,我和老薛(侦察处正处长)都觉得你不错,准备把你当作业务骨干培养.现在正好有了一个机会----撞机事件后,我们和军方情报部门为今后更好地合作而开展了一个人员培训交流计划,准备选派青年同志到对方的情报培训机构进行交流性地培训,我们处有一个名额,我和老薛研究后觉得你是合适的人选.你回去准备准备,手头的工作移交给刘涛,明天晚上就和别的处推荐的青年同志一起出发去南京,你们将在解放军XXXX学院受训,为期十天."
解放军XXXX学院,久负盛名的军事情报学院,由总参情报部门直接管理,我们在特种部队训练时的许多教官都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

6月22日,我们到达了南京,几辆军车把我们从车站一直拉到了那所学校.院领导先是欢迎了我们,然后中午特地给我们安排了宴会,并在席间对我们说,我们在学校内的掩护身份是刚来的地方代培生,来学习外语,准备出国.
我们这些人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分别学习不同的专业,我被分去学习边防情报专业,说是边防情报,实际上给我们这些政府情报部门工作人员培训的主要还是通用的情报知识,如情报的判断与使用等,很多东西都是教材上面现成的.
说起边防情报,在廊坊的武警学院也有这么个专业,不过和解放军的边防情报可就不是一回事了,解放军的边防情报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情报和军事情报,是一种进攻性的工作,而武警的边防情报则是针对边防地区的犯罪活动,如走私,偷渡,敌特渗透等情况的,是一种防御性的工作.

在培训开始前,我们先被安排在南京市游玩了一天,还为了贴近主题,还专门去了江苏省国家安全教育基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看着当年隐蔽战线上牺牲的烈士们的照片和遗物,借着展览厅里那沉重悲壮的背景音乐,我突然有了一种要为这个神圣的事业付出一切的冲动.
后来我们还去了中山陵,秦淮河,玄武湖等许多景点,在参观号称金陵第一园的瞻园时,我为里面的幽静的环境所陶醉,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典雅的园林在解放前竟是国民党中统特务机关总部所在地,有不少共产党员和干革命志士被残害于此.

游山玩水之后,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正式的学习.但两天后,6月26日,我得到了一个令我震惊的消息:七名朝鲜人闯入位于塔园外交人员办公楼的联合国难民署驻华机构----就在我和那名歹徒单挑的地方附近,如果我要是在北京的话,没准还能制止这一事件呢.

培训很快就结束了,回到北京后,我又加入了对出事地区的强化保卫工作.工作比较忙.
到了周五晚上,正当我在宿舍休息时,在部队训练时同班的"旺财"(当然是外号了)来找我,说要和我一起出去玩玩.我问他去哪儿,他说他也没有目标,到时候再说.他被分到了T机关办公厅,在机要通信处负责武装护送,就是在每天T机关与其他政府部门及军队之间交换机要文件的车上拿着微型冲锋枪担任保卫工作.
我本来不太打算出去,而他又没有明确目标,就说懒得动弹.他却一把把我拉起,说:"走吧,够意思,求你了还不行么?"然后我们俩一起出了宿舍楼------他这一找我玩倒好,让我一下子有了个女朋友.(未完待续)
<B>以下是引用<I>12342234</I>在2004-6-22 12:41:00的发言:</B>

<P>太傻了,这哪里是招间谍,简直是招弱智。</P>

<P>别把找特工想得那么神秘~
<P>我那年大学毕业时~学校就来了几个情报部门的招人~招相关专业的~系上推荐我和另外两个去~
<P>我还以为是那种高大威猛外加墨镜的典型特工形像~结果呢~大失所望~就是看起来很普通的中年妇女~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属于那种扔进人堆里面就再也找不出来那种~就是事后叫我会议她们长什么样我也想不起~
<P>结果人家问我们几个问题回答到还马马虎虎~但是我们都没选上!为什么:说我鼻头太大~特征明显~
<P>另一个脸上有一快很小的胎记~最后一个选上了~
<P>晕~~~~~~~~~`````不过这也算是与特工部门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吧!</P>[em01]
怎么没了??期待继续ING![em01]
顶上去
<P>哈哈........</P><P>有部分情节是真实的,其他的太夸张了。</P><P>其实安全部只是情报工作的一个基层组织,或者说是对外、对内的一个震慑性的象征性的机构,指望他们真干成点事,还真是难哦。</P><P>真正的情报机关在总参,象作者这样的岁数,都是父一辈、子一辈地干着有的还是三代同行。知道吗?!都是从初中毕业就进专业学校。狗屁高考报的志愿!!!</P><P>别在这里骗人了!安全部的孬种!!!</P><P>64的时候枪一响你们把人都跟丢了,对吧?!还有脸跑到这里吹牛B!!!</P><P>不过你们那里的许多“有经验的老同志”倒是从总参转业的!!!</P><P>说得太多了,希望网监不要来找我。我只是看了这狗屁文章气不够罢了!!!</P>
<B>以下是引用<I>新交</I>在2004-6-24 14:39:00的发言:</B>

<P>哈哈........</P>
<P>有部分情节是真实的,其他的太夸张了。</P>
<P>其实安全部只是情报工作的一个基层组织,或者说是对外、对内的一个震慑性的象征性的机构,指望他们真干成点事,还真是难哦。</P>
<P>真正的情报机关在总参,象作者这样的岁数,都是父一辈、子一辈地干着有的还是三代同行。知道吗?!都是从初中毕业就进专业学校。狗屁高考报的志愿!!!</P>
<P>别在这里骗人了!安全部的孬种!!!</P>
<P>64的时候枪一响你们把人都跟丢了,对吧?!还有脸跑到这里吹牛B!!!</P>
<P>不过你们那里的许多“有经验的老同志”倒是从总参转业的!!!</P>
<P>说得太多了,希望网监不要来找我。我只是看了这狗屁文章气不够罢了!!!</P>


他倒真是从外交学院进取的阿,不过我以为他会进外交部的呢,真是没有想到外交学院的也有这么血性的男人,呵呵
第四部分  哈比比案件
旺财把我拉出来之后,我们先是在外面闲逛了一会儿。走到320车站时,他突然对我说:“正好今天是周五,我们去人大英语角玩玩吧,正好这是320车站。”人大英语角,北京最大的英语角,在上学时,特别是大一、大二时每逢周五我都会去练习口语,但大三以后就不再去了,因为那时对我的提高已经没什么价值了,一大帮中国人在一起侃,说的英语一个比一个像汉语。其实练口语这东西是要双管齐下的,一方面要常说,提高自己的流利程度,另一方面要多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说话或其录音,模仿他们的语音语调,这样说出的英语才会纯正。在英语角倒是可以练出第一个方面,第二个就差多了,因为那里的外国人并不是很多,而且一旦有了个外国人,周围会围上近百人,大伙一起一遍又一遍地问一些像“你是哪国人,来中国干什么,什么时候走”之类的东西------好像是反间谍人员在审问外国间谍嫌疑犯一样。所以,在我达实现了流利的目标后,就很少就那里了,而专注于进一步完善对正宗发音的模仿,在那个成形阶段如果再常去英语角的话,恐怕很容易又被拐回中国式英语了。
不过现在不怕这个了,呵呵。走吧,说去就去,快两年多没去了,再说那里有不少外国人,没准还有什么意外的收获呢-------这次的确有了个意外收获,但不是指抓住了外国间谍。
到了英语角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但也是人山人海了,在里面穿行很费劲,我一边走还要一边说:“Excuse me..”要是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或和别人撞到了一起,还要说“Sorry.”------在英语角就要按英语角的规则来,连道歉都得说英语。
这里还是老样子,男女搭配。有人说过,其实不少人是来这里找女朋友,或更不认真一点,来泡妞的。有位酸人还专门在网上写了篇文章,叫《人大外语角泡妞记》,对种种情况进行了分析。那人好像是名人大的学生,不过那篇文章写得很经典,也很真实,一度在网上很受欢迎。
旺财之所以想来这里,可能是跟他的工作有关系。他也是学英语专业的,但在现在做的工作却一点也用不上,因为他每天都是在拿着枪,保卫着装有这个国家最高机密的汽车穿越北京的大街小巷,从一个政府部队到另一个政府部门-------某种程度上,他可以说是这个国家的最高机密的最后一道防线。
但他显然觉得很郁闷,学的东西用不上,所以今天自然要好好施展一下了。他这人从来就不腼腆,上去就拦了一个女孩,我们俩与她聊了起来,那女孩是人大文史哲专业的学生,英语还算可以。但旺财一直问人家一些无聊的问题,我听腻了,就对他说我再去别的地方转转,十点钟大门口见。
我在英语角里转了一圈,最后发现了一个高大魁梧的美国人在那里大嗓门地和二三十名中国人侃,我凑了过去,那老外是个光头,膀大腰圆,让我想起了电影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我和他聊了起来,他说我英语接近完美,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 I work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我为中国政府工作。).------一时没想好怎么回答,所以运用了007常用的一个模糊的回答方法--------他在别人问他这个问题时不是常说:“I work for the British government(我为英国政府工作).”么。老外显然对此不是太敏感,一听说是为政府工作,估计是把我想起了普通的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没多问什么。我想知道他作为美国公民对美国谍报工作的看法,就在别人连珠炮式的发问的空隙中找了个机会,把话题一转,问他对今年发生的联邦调查局“鼹鼠”汉森事件的看法。他好像只是强调了汉森是因为太喜欢间谍这一行业了,所以才主动要求向克格勃及其后继者SVR(对外情报局)提供情报的,他好像不是太看重钱------这和媒体上的报道一致,我也觉得是这么回事。
这时,突然我身边的一位女孩用英语问了我一句:“可以知道您是学生还是已经工作了么?”我扭头看去,嗬,竟是一位酷似张柏芝的大美女,她是刚刚加入这个圈子的。
“我…….我是警察。”-----这次得换个回答方法了,而且我想换个更能贴近我的工作的性质,老外此时也正在热火朝天地和别人侃中国菜呢,估计听不到我的话。
但在说完自己是警察后,我突然想起来,普京当初在邂逅他的空姐老婆时也告诉对方他是警察,估计是为了保密,或是怕说自己是克格勃把人家吓着吧。
“警察?警察会说这么好的英语?”
“你是做什么的?”我岔开了话题。
“我工作了,但现在专门在人大的一个培训班学习英语。”
我们就这样聊了起来,后来干脆脱离组织,两人挪到一边儿单练去了。她叫泽华,家就在北京,但是是半路过来的,她出生在重庆,十几岁以前全家一直住在重庆。
我发现我很快便喜欢上了这个女孩,漂亮,时尚,而且还很大方,板栗色的长发,连举手投足都有点张柏芝的味道。
我们聊得很开心,时间也过得很快,我再看表时已经快十点了,我得赶紧去找旺财了。她由于在上培训班,所以就在人大院里租了房子,也就不着急走了。在我和她告别时,她主动地说:“我给你我的手机号码,”随后莞尔一笑,“你可以call我。”嗯,我也给了他我的号码,然后就走了,其实她在我们聊天的后期就装作不经意地问过我有没有女朋友,我这人很敏感的,自然心里有了概念。
当天晚上,我在床上就在考虑着这种可能,如果我没有自做多情的话,那估计我们相互都有了点感觉。这个女孩很不错的,能不对她动心的男人不是和尚就是太监。但该怎么着手呢?是主动一点,还是先等待?想着想着,我睡着了。
周末是像平常一样度过的,周六早上睡到九点多,起来后上街买了点东西,然后到别人的宿舍侃上一通,没过多久又去食堂吃了午饭。下午打开电视,观看我每周必看的湖南卫视直播的2001年中国武术散打王比赛。看完后就在宿舍里挂起一件不喜欢穿的冬装,然后带上冬天带的皮手套对着衣服一顿直拳,摆拳加勾拳,然后再到楼下的天井里,先来上几组引体向上,再把当年练跆拳道时用的高腿向四面八方出击,最后再找到小林,和他一起在沙地上玩上了中国跤------我这时开始对散打中的快摔很着迷,那一阵子,“蒙古王”那顺格日勒(散打王运动员)简直成了我的偶像。
周一早上上班时,我得到了一个临时性的任务。联合国驻华某机构的一名高级官员向警方报警,说自己经常收到恐吓电话,对方从来都是说英语,但似乎从来没在电话里说出为什么这么做,只是说了一大堆对联合国在国际上的作用,特别是在对待某西方大国的政策上的不满,也没发出什么具体性的威胁,但却总是打来,后来就开始说要采取恐怖主义手段。
我是负责联合国驻华机构安全的,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我的肩上。该名高级官员,哈比比(假名),要求中国警方保护,公安方面因其性质将此案转到了我们这里。处里研究决定,为实现我国对国际组织驻华机构提供一切安全上的保障的承诺,由我为哈比比直接提供人身保护,同时开展对恐吓事件的秘密侦察。当时处里很忙,因为还有更为重要,而且重要得多的事情要办------2001年APEC北京年会上海峰会,我们国际组是负责多边活动安全,所以首当其冲。在这个时候把我调去给人当个人保镖,领导们当然也有些不情愿。事实上,整个T机关都在围绕着这次重大活动做准备,情报部门也在抓紧搜集敌对分子的动态情况,以防其破坏。我们局里行动处的一些人,包括我的同学小丁,已经被送到了一个保密地点,专门进行射击,格斗,排除爆炸物等方面的培训,因为他们中将选出一部分人专门为这次峰会提供现场警卫工作。一提起政要们的警卫,大家的心目中马上会出现身穿黑西装,戴墨镜的贴身保镖的形象,以及在外围戴着执勤臂章的武警战士和站在楼顶,戴着钢盔的反狙击手。但这些都是在明面上的警卫力量,而我们的人则是秘密的警卫力量。当然,有的贴身保镖身着普通服装混在人群里提供暗中警卫,但其公开身份仍然是警卫人员,只是没有站在明面上罢了。而我们的人与他们不同,连身份都是假的,他们会装扮成各种让你想像不到的人物。对于普通的警卫人员来讲,总是自己在明,刺客在暗。而对我们的人来说,则是自己在暗,刺客在明。当敌人自以为躲过了所有警卫人员的视线,掏出枪来向政要射击时,他不会想到,一名原本站在他附近摄像的记者会迅速出枪将其当场击毙---------这就是我们的人。记得当时报纸上大力宣传了上海的一支叫做“中国猫队”的公安特警队,当时在接受针对APEC峰会保卫的专门训练。其成员多为退役的武术和射击运动员,如果单从技术角度来比的话,我们的人肯定不如他们,因为我们是反间谍人员,而不是专门负责防暴的。但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的隐蔽性,这也正是我们这个秘密机关一贯的特点。其实在和敌人的较量中,你最大的优势就是自己在暗处,而敌人在明处这一点。因为无论敌人的武功有多高,枪法有多好,只要是他在明处,看不到你,而你却在暗处把他看得清楚,就可以慢慢瞄准,一枪毙命。如果你能一直保持敌人在明,而自己在暗的话,哪怕他拿着枪,你空着手也是有一定的胜算的。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就是这个道理。
当天下午,我就按事先的电话约定到了哈比比在塔园外交人员公寓的家里。但我并没有告诉他我的真实身份,而是告诉他我是北京市公安局的外宾警卫人员,这是出于保密的原因的。因为反间谍人员将来很有可能被挑选成为对外情报人员,而对外情报人员的资料是高度保密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将反间谍人员调任情报人员这么个传统,普京刚开始在克格勃也是负责反间谍的,后来被调去搞对外情报。正如我前面说过的,反间谍人员是猎手,对外情报人员是猎物,一个曾经当过猎手的猎物显然是最难对付的。因为他在当反间谍人员时知道了如何追踪外国情报人员,而当他成了对外情报人员后自然会知道如何躲避外国反间谍人员的追踪了。如果我告诉对方我是反间谍人员后,如果他是为某国情报机关服务的,该机关会把我的资料作为潜在的中国对外情报人员信息保留起来,这样就将对我将来的对外情报工作造成极大的危险。而如果我说我是一名来自警方的外宾警卫人员的话,外国情报机关基本上就没什么兴趣了,因为警卫人员不是搞情报的。
哈比比四十多岁,来中国快三年了。他在向我陈述案情时显得有点紧张,因为他认为那是真正的恐怖分子对他的威胁。我告诉他不用怕,我会随时为他提供人身保护。
其实这时我已经分析了情况,哈比比实际上已经很安全了。他住在塔园外交人员公寓里面,门口有武警战士不间断的固定哨,以及院墙外的武警流动哨,此外还有来自T机关的隐蔽哨,而且由于那一带属于外交人员集中居住区,连公安方面都常有巡逻车停在那里。可以说,在外交公寓院内,如果恐怖分子不是混入内部服务人员当中,哈比比应该是绝对安全的。在他出门的时候,他一般都是开车的,而他作为联合国官员,汽车上挂的是外交牌照,连警察都不能拦他。而且他也总在闹市区活动,不去太偏远的地方。一般来说,在路上遇到袭击的可能性也不是太大。关键是在他下车在某处办事时的安全问题。为此,我给他介绍了许多防范方法。他说恐吓者曾声称要用炸弹对付他,我就告诉他以后在开车前点火时要开着车门。因为如果有人在他的车里装了炸弹,在启动时引爆的话,如果他是关上了车门点火,则在车内这个封闭狭小的空间他肯定会被炸得粉身碎骨,但如果他在启动汽车时要是开着车门的话,炸药的气浪会把他掀出车外,顶多摔个轻伤。
他又问我如果对手卡住他的脖子要把他掐死时该怎么办。我教他用手指甲狠抠对手指甲下方的那块肉,因为那里的神经丰富,一旦被抠住则疼痛难忍,对手将不得不把手松开。在被对手抓住别的部位时也可以相机使用这一招。他这下子倒对徒手格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本来就很喜欢看中国的功夫片的,这下子可算遇上我了。所以后来总是一有机会就让我教他功夫。我倒是很想教他,但他年龄太大了,动作早就定型了,很难再让他有什么太大的提高。只能教他些简单有效的自卫术,但实际上这正是目前对他最有用的。我和他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他的英语说得并不太好,主要是因为受他母语的影响,而且还总用错词。一次,我教他用折叠小剪刀自卫时,他总是把scissors(剪刀)说成是cutter(可以理解为切割物)。他很喜欢我教他的这种方式,所以还真就特地买了把小剪刀带在身上。这个折叠小剪刀看上不起眼,怎么也和武器两个字联系不上。其实不然,你把它打开后,可以看见它有两个供手指伸入的环。你将中指从靠外的那个环中伸进去,再用手心把靠内的那个环握住,这样它就成了一个威力很大的两用武器:一.在生死搏斗的场合,可以用从你手上的虎口处伸出的剪刀的尖部猛力刺击敌人的太阳穴,眼睛或下巴颌。小剪刀的尖部虽然不是很尖锐,但用力对着对手的要害部位一击的话足以致命。这使它类似于民间打架时用的手刺。二.在不宜使用致命技术的场合,可以用套在你中指上的外环的朝外的那个金属半环来击打敌人,这和以前民间打架时使用的铁拳头相类似。
这些原始的自卫方法深深打动了哈比比。尤其是在武术方面,他简直没把我当成警卫人员,而是当成了他的武术教练,在学了几招以后,还总想和我比试比试。一天,在他家里,他突然从背后把我紧紧抱住,说看我这回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都会向后直接重击对手的裆部,但为了不伤着他,我使用了解脱法:右腿向后穿过他的双脚伸到他的右腿后面,再用力将其右脚向前一别,同时双臂用力外展,再加上腰部向侧前方抛投的力量,一下子就把他摔在了身后的席梦思床垫上,这一招在传统武术里叫做“关公脱袍”。不等他起来,我又扑上去压在他的身上,用左手抓住他的左衣领向左扯,同时用右手抓他的右领向右扯,我的两腕成交叉姿势,左右合力,再加上身体下压的力量------这才是我真正要教他的---------如果掌握了要领的话,十秒钟之内足以使对手断气。我稍施了一点力,哈比比马上就有了反应,感到呼吸困难。但他站起来后显得非常高兴,一是再次见识了中国功夫的威力,二是自己学会了徒手杀人的技术,以为这下子自己可以什么都不怕了。他甚至还问过我如何徒手对付持枪的人-----------看来中国的武打片使他中毒太深了,即使武功再高也很难击败持枪的人,因为就算距离再近,你出手的速度总是要慢于对手的手指扣扳机的速度的,但我还是告诉他在对付持枪者时的要点是避开枪口所对的那条直线,因为躲开了这条直线就躲开了子弹,如可以用手去扳对手持枪的手腕,然后用标指直插对手的眼睛或攻击其他要害。而他却觉得这的确是个很好的方法,但这实际上是个大实话,事实上,对付任何形式的敌人都可以用这个大道理:避开其打击范围,并直取其要害。但哈比比是没有系统训练过的外行,自然感到如获至宝了---------一个人无论年龄多大,多么成熟,一旦在一个原来自己的知识几乎为零的领域内学到了新鲜的东西,都会表现得像孩子一样可爱的。我和他之间也逐渐从一种公务上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私人的友谊,如果他真的被恐怖分子暗害的话,我心里一定会很难受的。
他经常和妻子给我做一些他自己国家的特色饭,但我根本吃不惯,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把西红柿蘸着盐吃。他们还有三个孩子和他们住在一起。我给了哈比比一个微型呼叫器,以便他遇到危险或在出门时需要保护时就按按钮呼叫我(看过《中南海保镖》的人应该记得里面钟丽缇用这种呼叫器耍弄李连杰的情景吧。)
这期间,他又收到了恐吓者打来的电话,我们对内容进行了监听,并用技术手段发现恐吓者几次打来的电话都是集中在海淀区某一区域内的IC卡公用电话,尽管不是特别集中,但基本上都在一个特定区域的大半径之内。从内容上看,这名恐吓者对国际问题颇有研究,有时他打来的电话与其说是恐吓哈比比,倒不如说是与他进行激烈的辩论,此人对某西方大国在国际上的政策恨之入骨,并迁怒于联合国,称其纵容该国,并将之与二战前国联纵容希特勒德国相比。
为了尽快制止并找出恐吓者,挽回不良影响,并树立我国政府高效率的形象,我们不得不变消积被动的防卫为积极主动的侦察。我也开始正式对恐吓者进行追踪,哈比比的安全由行动处暂时接管,我在这一段时间内将专注于对恐吓者的侦察。我告诉哈比比不要害怕,即使他在外出时也会有我们的行动处人员暗中保护他。他却显得一点也不害怕,还说如果有机会的话他要把我教他的功夫全用上。
我来到了打电话集中的那个区域附近进行侦察,重点观察了那几个被用来打过恐吓电话的公用电话,它们是沿着一条街道排列的。经过观察,我发现每天打电话的人很多(因为那时手机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看来要想找出恐吓者不是很容易。
在进行户外监视时,侦察员可以视情化装成一些不引人注意的角色,如小商小贩等,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个自己之所以在那里出现的可信的借口,这样才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我所监视的那一区域比较复杂,附近有几所大学,公用电话后面就是临街的小平房,有卖水果的和炸早点的各种各样的小铺面。我很难化装成其中的一部分融进去。所以只好用汽车来掩盖自己的监视行动了,而且每次去都用不同的车,来回轮流,这样才不至于让人生疑。
那些公用电话并不只是在一条街上,而是在平行着的好几条街上。所以我除了定点监视外,还开着车到处巡视,并重点监视一些在附近但以前没被用来打过恐吓电话的公用电话。
一天,在监视的时候,我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竟然是在英语角认识的泽华打来的,她问了问我的近况--------我这一阵子忙于哈比比的案子,几乎忘了和她联系,一方面也是由于害羞和并未下定决心要追她。她在电话里说,这一阵子她也很忙,要应付许多考试,等忙过了这一阵子就来找我出去玩。她的最后一句话似乎已经够主动的了,我在想自己以后是不是要更主动一些。有人说过,谈恋爱就和发展情报员差不多,在你大致选定了对象后,就要不停的试探,看看这位潜在的情报员是否有和你合作的意向,并适当地做出假象试着看看他是否会采取主动,如果确认对方有合作意向的话,就要果断向对方提出或做出一些举动促使对方果断向你提出-------------说得真有道理。
于是,几天以后,我又给她打了个电话,她说她正在忙着,不过还是加强了上回说的要和我go out的意思(go out在英语里有时专指男孩和女孩在外约会)。尽管这次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但从她知道是我的电话后那欣喜的语气里,我还是更加自信了。
这天,我突然看见一个人用我正在监视的公用电话打了一个电话,但很快就放下电话走了,好像没有通话。这倒没有什么奇怪的,但奇怪的是,这个人在这些天里已经好几次出现在我的视野了,而且这几天哈比比又收到了恐吓电话。一个人在我的监视下出现了好几次,可能是个巧合,但给我们培训间谍业务的教官曾说过:“在我们这一行里,不存在所谓的巧合,如果你在百货大楼里看见一个人,在公共汽车上又看见这个人,在自己家门口也看见这个人,这绝对不是巧合,而是你被跟踪了。”
我也深信这一点,于是马上也给哈比比家打电话,家里没人接。刚才那个人打了一个电话显然也没人接,这不会是另一个巧合吧。我马上下车对他进行了徒步跟踪。
那人大概有二十多岁,个子不高,一看就是南方人,但给人一种学者气,应该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在跟踪了不到三分钟时,迎面开来了一辆破旧的吉普车,车上一个年轻人伸出头来喊他:“刘明,来,咱们一起去XXXX大学踢足球去,带你一个。”那位刘明立即上了车走了。我这时显然无法跟踪,周围没有出租车,回去开车过来也来不及了,就算跟上了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人家是去踢球,但也不能就这么断了线呀,总得跟到他的住处吧,这样才能开展调查。于是,我还是向自己的车跑去,同时记下了吉普车的车牌,至少真到了正式调查的时候,只要找到车的主人询问刘明的情况就行了。
但正如我所料,等我把车开来时,人家早就没影了。晚上换了别人来监视,我就回到了宿舍,这时哈比比来电话,让我去他家玩,于是我就去了他家。和他们一起吃过饭后,我又逗了逗他可爱的小女儿。哈比比在上网看东西,一会儿又去看CNN新闻,我就坐在了他的电脑前,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刘明的事儿。本来可以用刘明这个名字找公安部门协查一下这个人的情况,但这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似乎也没有充分的理由去这么做,现在还不适于有什么举动,但我刚结束监视写报告时还是向王处长提及了这一点。现在我突然有了一个主意:既然已经知道他叫刘明了,干脆在网上搜一搜不就得了,我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用5460中国同学录。在我把这个名字输入并搜索后,发现叫这个名字的人太多了,只好一个一个的筛选,也许这个人根本就没登录过这里或用的是别的名字,但还是值得一试的,毕竟大多数人是用的真名,而且那个刘明像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估计不会少上网。
在搜了很多页后,我开始有点烦了,一个又一个的刘明在我眼前已经成了没意义的符号,但突然我发现了一个刘明,他登录的班级里除了南方某省的一个初中和一个高中外,还有一个就是南方某大学和北京某大学的研究生院,是个学理科的。关键的问题是,那个北京某大学就在我跟踪那个刘明的地区的附近。有戏!我赶紧申请了一个新的用户名,然后加入了他的那些班级(那时加入班级不用批准,而且以主人和客人身份都可以)。在进入他在北京某大学的班级校友录后,我发现里面的留言并不多,因为他仍然在读,而且由于还没毕业同学们在那里留言的并不多,班组相册里也没有找到照片。但当我进入他本科时在读的那所南方某大学时,我一进入班级相册就发现了好几张刘明的照片,正是白天我跟踪的那个人。再看他的留言,在这里很积极,因为毕竟是在和毕业后分开的同学们交流。我看了他所有的留言,没想到这下子我已经基本上确定了他就是恐吓者-----------从他的许多留言里可以看见对某西方大国的深恶痛绝,还有他转贴的许多讽刺那个国家的笑话,甚至还能看见他和一位同学讨论联合国的留言,说什么安南为虎作伥,如果有机会就干掉他之类的。没错,就是他!我立即记下了他的资料中的联系方式,他不仅写了电话,还写了自己在北京某大学的宿舍房间号和电子邮件等信息。现在我得马上打电话通知王处长了。
第二天,我和王处长出现在北京某大学,在和学校保卫人员联系后,我们开始了对刘明的秘密调查,据周围的人反映,此人虽是研究理科的,但对国际政治问题非常爱好,而且大家也都觉得他的确很有才,观点总是与众不同,独出心裁,但此人一向很偏激,有时与人发生激烈冲突。我们都觉得这已经初步吻合了恐吓者的特征。
之后便是对刘明的正式监视,我也做好了随时将其现场抓住的准备。由于已基本上锁定目标,每天同时监视他的人从一个增至三个,并给我们配备了专门的技术器材。
这天,我在车里见他走出了校门,就下车徒步跟着他走到了一个公用电话附近,我看见他拿出了电话卡,就用麦克风通知另两名监视人员过来,然后站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开始使用技术设备,并将设备暗中对准了目标。该技术设备可以使我在这个距离内清清楚楚地听到他打电话时说的话并同时录音。刘明开始讲话了,果然是一通英语 (他的英语说的还真不差),内容又是警告哈比比,并要其向安南建议对西方某国的做法实施公开谴责,否则他将在近期采取恐怖活动,并声称联合国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如再不让他满意,后果自负。他刚一放在电话,我就收好了技术设备,向他走去-----现在是收网的时候了。
刘明转过身来时,我已经离他很近了,只有大约三米远的距离。我对他说:“刘明,我是T机关的,请你跟我走一趟。”他听了之后,转身就想跑。但我上去一把用左手抓住了他的右手,他赶紧伸出左手来推我,被我快速挡开-------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的反应都是用最简单,直接,凶狠的招数直取其要害部位,但刘明不是特别危险的敌人,其罪行也不够深重。而且不知怎么的,我从心底里不想打他,可能是因为我觉得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坏人吧,但为防止他逃跑,我还是出手了,不过没有打他-----而是使用了摔法。我本来就已经用左手抓住了他的右手,这时我快速地用右腿猛扫他的右后脚跟,同时右手向其后方搂他的脖子,上下合力,一下子就把他摔倒在了地上。这一招叫做后绊摔,是各种摔跤术中的一个基本的摔法,简单,实用,而且得手率很高,我早就在每周末和小林在沙地上的对摔中把这招练成了我的杀手锏,屡试不爽(其实其他的复杂些的摔法在实战中的价值反倒不如它,因为它们步骤有点繁琐,要求的前提条件又太多,所以实战中得手率较低,如手别子,夹颈翻,过背摔和躺刀等)。
刘明倒在了地上后,仍然挣扎着试图站起来,我摔他时左手抓住了他的右手,他倒地后我仍没有松开,这时我就用双手将他的右手向我的方向一拽,同时用右脚顶住了他因右臂被拉而暴露出来的右肋部,再一挣劲,就把他固定住了,而且这种固定是非常稳固的固定,因为我的两只胳膊向后拉的力点和用脚顶在他的肋部的力点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在几何中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在这里也是这个道理,我双手向后拽的力和右脚向前顶的合力使他全身都处于我的控制之下。这时,另两名监视人员也起来了,并给刘明带上了手铐。刘明转过身对我说:“行,你真厉害。”这句话表面上听像是一句威胁,但从他的语气中我觉得这并不是他的主要意向。
回去后,我们立即对刘明进行了突审,证据确凿,刘明也没什么可抵赖的。但这个家伙即使在我们这里也仍然大谈他的理论,并说他的做法只是想让世界更好地发展,中国更好地腾飞。我倒是觉得这个人挺有意思的,也挺有性格,本意倒不坏,但做法犯了法。在中间休息时,他向我要烟抽。我从来不吸烟,就特地到外面从别的人那里给他弄了几根。在我和他单独在屋里时,他竟然和我更深入地探讨了国际形势。这个人的确很有观点。很快,我竟然和他有了点友情,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坏人,我现在又一次加深了这个印象。
他并没有真正的准备实施他所说的恐怖袭击和爆炸等行为,但的确进行了恐吓行为,且对象特殊,造成了不良的国际影响,但由于此案本身并非真正的恐怖案件或间谍案,只是一起恐吓案件,所以案件最终还是由公安机关处理。他虽然有点偏执,但尚不能按精神病患者对待,所以还是要接受处罚。好在那时还没有发生9.11事件,我国当时也没有特别强调对恐吓使用恐怖主义手段的严厉处理,估计他所受的处罚不会特别重。一个实际上很有才华的人却采取这样极端的做法,让人深思。
哈比比案件总算忙完了,我也得以放松一下。一天晚上,泽华打来电话,说她正在我的宿舍附近(我告诉她这是公安部某局的宿舍)的麦当劳办月票,想过一会儿来找我。哈,来的真是时候,我刚好有时间了。我去麦当劳找的她,在里面看见了她。她还是那么美丽,穿着一件红色的外衣,脖子上围着一个漂亮的围巾,板栗色的头发还是那么长,不过这次烫了些弯,但仍然摆脱不了在我心目中的张柏芝的影子。见到我后,她显得很高兴,主动地和我握了手。不过这次她好像不像上次那么热情开放了,而是略带着点羞涩,或许她想在我面前以一个完完全全的淑女的形象出现吧。
我们一起吃了饭。这次,由于估计有“情报合作”的可能,我告诉了她我不是一般的警察,她却说:“我知道,看你也不像一般的警察。不过我还是不知道你到底是做什么的警察。”“呵呵,我是一名抓间谍的警察。”“真的?”“嗯。”“那岂不是成了中国的007了?哈哈。我真幸运。”
就这样,我们又像上次一样开心地聊了起来,直到最后发现没了话题开始变得尴尬时,我们甚至开始讲起了各自的网上聊天和结识网友的经历。通过这次聊天,我更多地了解了她。她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私企的公关部工作,后来家里打算送她到美国留学,她就辞掉了工作来到人大专门报了一个培训班学习英语。听她的叙述,她好像被不少男孩子追过,但都不喜欢他们,因为总觉得他们没有什么安全感,多数是一些花花公子型的。她的爱好很广泛,都是很前卫的,蹦的,攀岩,跆拳道等等,属于典型的北京时尚女孩。而且我也发现她最吸引我的也就是这一点。同时,她的身上还具有着重庆女孩的那种奔放与激情。如果说有一百个男孩追过她,我都不会觉得奇怪。最后我们在快到十点时才分了手。临走时,我们在门口遇见了在六局工作的肉丸子。回到宿舍后,肉丸子竟然专门来找我问刚才的是谁,我说是我的女朋友。他说:“你也太牛B了吧,我对你佩服得是五体投地呀,搞了这么靓个女朋友。”接着又说:“这个女孩看起来可不一般呀,可能比你复杂。不过你也注意点,泡妞归泡妞,别泡成老婆就行。”“什么话呢,我可是认真的。”
晚上睡觉时,我突然想起了我刚见到她时说自己是警察那件事,普京当初就是这么干的,她老婆好像是叫柳德米拉吧,对,就是柳德米拉…….我慢慢地睡着了。(未完待续)
字小,看的太累
<P>好文!楼住辛苦了!</P><P>急等下文。</P>
每天一篇,请支持
希望多些技巧描述,很有兴趣;少一些感情生活,很没胃口!
特工也是人!
天天有的看。支持!
第五部分  我的柳德米拉

2001年9月27日20:35
我坐在一辆没有标志的汽车里,监视着朝阳区某居民楼附近的情况。这本来不是我的业务范围,因为被监视对象------某机关工作人员苏某是和一名来自亚非地区的外国情报人员进行情报交易的,而我平时只负责联合国驻华机构以及在中国举行的多边国际会议的安全,并对以联合国人员身份来华的外国情报人员进行反间谍侦察。但这次由于距APEC峰会的召开已经很近了,整个T机关都在超负荷地运转着,老同志们大部分都已经被派到了上海打前站,而且派去的人比原定的还要多,因为这时已经发生了“9.11”事件,会议的安全保卫工作显得极为重要。亚非组的人员不少都被派到了上海,因此其侦察力量严重不足,所以局里特地从各处抽调年轻同志替亚非组的侦察员们值班蹲守,要不然这种全天候的监视肯定会把亚非组的人全累趴下了。
大多数时间都是这样平静地等待,就像猎人耐心地等待猎物出现一样。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都是会感到很难受的,让谁在车里一坐就坐这么久都会受不了的,谁让我们是特工呢。在车里呆烦了大家都想找点事儿做,但又什么都不能做。我记得有个人在网上写了篇文章,叫做《一个伪知识分子的警察生涯》,作者在里面提过,他在当巡警时曾在110警车里通过看书备考度过执勤时无事可做的时间。而这在我们这里是完全不允许的,因为甭说看书了,哪怕你稍微一走神,都可能让目标溜掉,而你自己还在这里傻等,几个月的辛苦全白费了。
其实即使你一刻也不分神,经验丰富的情报人员也有可能躲过你的监视,这方面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前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霍华德躲过联邦调查局特工的严密监视逃往苏联的例子。霍华德在逃往苏联之前受到了联邦调查局特工的全天候监视,但霍不愧是个受过中情局严格训练的优秀特工,在一开始就发现了FBI的活动,甚至有一次直接走到跟踪他的一位年轻的FBI特工面前揭露了他的身份,FBI特工很诧异,竟然问他怎么发现的,霍回答说:“我走到哪儿都能看见你,你要是不是FBI是什么?”后来,在他和妻子外出的时候,他彻底地耍了FBI,在路上,他突然跳下了汽车,并立即隐藏起来,而同时他的妻子把一个穿着和他同样衣服的假人立在了副驾驭的座位上-------这是中央情报局教他的,骗过了跟踪的FBI,后者还以为那个假人就是霍华德呢,并在霍华德妻子的车开回家后又对霍的住宅进行了不间断的监视,而此时霍已经在飞往苏联的飞机上了。
这件事成了FBI的奇耻大辱,但仍不可否认FBI强大的反间谍监视能力,许多国家的间谍不敢在美国境内与其发展的美国籍情报员接头,而是选择在第三国,就是因为FBI在国内的耳目众多,而且技术手段也先进(经常用不易被地面上的人发现的小型飞机进行全程追踪),但就算接头地点选在第三国仍摆脱不了FBI的监视,中情局“鼹鼠”阿姆斯与俄罗斯特工在国外接头的场景照样被FBI录了下来。
从霍华德的例子可以看出,绝不能以为自己在监视某人,某人就会老老实实地任你监视,目标完全可能在经过巧妙的化装后从你眼皮底下溜走,而你自己还特地看了他一眼却没认出,所以在监视时一定要集中精力。
但在没人出入居民楼时,我们倒不妨稍微放松一下,磨刀不误砍柴功嘛。以往这种时候是最空虚和无聊的,因为如果要是一直在监视动态情况的话倒可以使自己的思想集中在某事上,而放松的时候则彻底空虚了。但现在这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我现在有很重要的事情要想,而且想不过来---------泽华。
我和她正式谈恋爱已经快两个月了,之前我们碰过几次面,感觉不错,而且又有很多次通电话通到了后半夜。于是我决定最后“摊牌”。那天晚上,我约她到了后海。夜晚的后海非常美,而且是一种颇具古典风格的美,亭台楼榭上的彩灯在夜空下衬托出极具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造型,让人留连忘返。我和泽华坐在后海的岸边,紧挨在一起----我们此时已经到了捅破窗户纸的份上了。我已经决定今晚“收网”了,但一时找不到绝佳的时机,怕一旦选得不恰当会造成尴尬,但即使尴尬也会成功的,我已经很相信这一点了。
“对了,听说今年能看到流星雨,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泽华说到。
“好呀。”我回答。就在这时,后面的酒吧里飘来了一段熟悉的音乐。“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都有着最深的思量。”------是那首动人的《城里的月光》,好机会!泽华此时也会意向我微笑,眼里流露着温情。我在这熟悉的歌声把自己的手放在了她的手上,她轻轻地握了握,然后我们贴近在一起,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不久之后,嘴唇又碰到了一起……
按T机关的内部规定,年轻人在正式与恋爱对象确定恋爱关系后需要向组织上汇报,由专人负责背景调查,以防出现玛塔·哈莉那样的情况(注:玛塔·哈莉为一战期间著名的女间谍,善于用色诱获得机密情报。)但我可没打算汇报,因为现在八字刚有了一撇就调查还为时过早,如果真的有人问起,我可以用尚未正式确立恋爱关系来搪塞,反正确没确立只有我们俩人知道。等到发展了一段时间感情稳固了之后再让他们调查调查也没什么坏处。
谈了恋爱以后就是不一样,因为要想和做的事情一下子就增多了不少。这不,在监视间谍的时候我都可以慰籍一下自己。
但在想到泽华的时候,我的心里似乎又总有些不踏实。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们正处在最热恋的阶段,有一种如胶似漆的感觉。但问题就出在这次监视上,本来泽华平时就总抱怨,说白天想我的时候没法和我联系--------T机关规定不能把手机带进办公楼,因为手机即使关了机也可能被敌人窃听,在楼内我们一般使用公家给配的寻呼机。在监视的时候也不能使用手机,连发短信都不行,因为一旦有人叛变,他可能用发短信的形式将我们的行动通知被监视的敌人。这样,我白天基本上就与泽华断了联系,因为我们的办公电话也不能告诉外人的。本来晚上还可以陪陪她,但因为这次监视任务又很难抽出时间,因为白天目标在上班,晚上才是他的活动时间,所以我们就得陪着他了。泽华还提出这次“十·一”放假时要一起出去旅游,但看目前这架势估计是没戏了-------选择我们这个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没有上班与下班的区别,没有工作日与节假日的区别。而我心里真的想和她在一起,甚至想过把她也带到车里来陪我监视。
算了,不想这些不愉快的事了。泽华对我可以说是体贴入微,前一段我嘴里起泡,她拿了药给我,说是给我去火的。我说我从来都是能不吃药就不吃,是药三分毒嘛。她说她有点事要出去,一会儿就回来。等她回来时,手里拎着一大袋子新刚买的橙子,还对我说:“那这个东西能去火而且还没毒吧。”-----对于一名男人来讲,世界上还有比得到一名美女的关怀更幸福的事情么?
2001年11月18日18:05
  我在宿舍里正看着一部影碟----美国影片”HEAT”,主演Al Pacino是我很喜欢的一名演员,以前就因主演《教父》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我之所以租这部片子是因为在音像店里看见了对这部片子的简介,其中有一段类似影评的话------“这部警匪片除了几场火爆的枪战场面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表现警方与匪徒之间的监视与反监视上,情节扣人心弦,艾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的表演更是给影片增色不少…….”不错,对我有用,回去看看。影片里倒真是有一段洛杉矶警方侦察人员被匪徒认出而反被其监视的故事,有趣。但其中Al Pacino好像也是因为长时间监视匪徒而出现了家庭危机,最后搞得妻离子散。他成功地表现了自己在这一点上的无奈,我现在才觉得深有同感。 记得以前听过有人编过一句顺口溜,是说警察的:好女莫嫁公安郎,一年到头守空房。偶而回家一两趟,扔下一堆赃衣裳。我虽然还没到这个地步,但也感觉到了要为工作和事业所做的付出。对苏某的监视工作还没有结束------事实上,反间谍监视的时间一般都很长,监视一个人监视上几年也不是什么希奇的事儿。由于大部分监视是在夜间进行的,所以在换班之前,我经常在凌晨三四点钟还不能睡,第二天早上可以休息,中午接着工作,但如果有事的话,早上也不能休息了。就这样连轴转下去,我也感觉到有点身心疲惫了,因为生物钟全被打乱了,以前每天都锻炼身体的,现在哪还有体力呀,有时间我就抓紧补觉了。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松弦,因为一旦苏某及其控制人-----C国特工Alfred(注:假名)得手就会给我国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因为苏某是在一个要害部门工作的。
这时,电话响了,是泽华打来的,问我今晚在哪儿见-----我正好今晚不值班,就说在人大西门附近的那个KFC吧。
她说:“然后呢?”
“然后?然后就去泡吧,怎么样?”“泡吧?你真糊涂呀!”泽华说,“你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了么?”
“今天……”我一时想不起来。“今天晚上有狮子座的流星呀,我们得选好在哪儿看好些呀。”
对呀,她前几天跟我说过的,可我却总想着苏某和Alfred,把这事儿都给忘了。

地点选在了人大西门附近的城乡仓储超市门口,流星雨开始时,人已经很多了。美丽的流星雨点缀着夜空,人们在高兴地欢呼,毕竟能看到一次如此壮观的流星雨在人的一生中也是很难得的呀。泽华用胳膊搂着我的腰,把头埋在我的肩上,长发垂在我的胸前。那一刻,我转过去看她,却发现她的眼神很特别。她正盯着我看,脸上带着微笑。但微笑的后面似乎隐藏着什么,她的眼里好像有点泪水,慢慢地,这一点得到了证实,我看见几滴泪水慢慢地涌了出来,但她眨了一下眼睛,给了我一个美丽的微笑,对我说:“我刚才对流星许了一个愿。”“许的什么愿?”“不能告诉你。”然后,又抬头望着天空中的流星。我趁她抬头时吻了她。她看着我笑了笑,又过来吻我,慢慢地我们俩长时间地在流星穿梭的天空下接吻,周围的人都忙着看流星,但即使他们看见了也无所谓,当时许多人都在这么干。
看完流星雨时已经很晚了,但我没觉得什么,因为我这一阵子熬夜都成了习惯了,我还觉得回去得算早的呢。我和泽华分手时依依不舍,走了很远还互相回头观望。
在快到宿舍时,我心里在想:不知道今晚值班监视的那些同志们怎么过,他们也都有女朋友,刚才是不是正坐在监视的车里独自地望着夜空呢,或是正站在看流星雨的人群中警惕地注视着可能借机去接头的目标。想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睛也有点湿润了,因为我想起了那句老得不能再老的歌词: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
2001年11月28日23:50
  我站在苏某的住宅附近的一个桥的边上,往前再走不远就是北京第二高楼-----京城大厦。刚才苏某突然出来了一趟,这么玩他出来很可疑,但我看见他只穿了拖鞋,估计他不会走远,就没有开车,而是徒步跟了过来。苏某走了一小段,在桥边的灌木丛中蹲下,我蹲在一边用夜视仪看见他脱下裤子拉起屎来,妈的,他不会是把情报藏在屎里吧。他完事后就走了,我看着他走回了楼里------车里的另一位同志会盯住楼门的。我赶紧冲到他刚才解手的地方,开始了最艰苦的一次搜查,但不仅他的分泌物里没东西,连周围也没东西,加上他过来的时候显然没有采取任何反监视措施,从他的动作就能看出这一点,所以我估计大概是他家厕所的马桶堵了或出了其它问题,他才不得不用这种方式解决的。
我从灌木丛里出来后,没有直接回到车里,而是向桥的另一边走去----我被苏某的分泌物的气味搞晕了,想呼吸点新鲜空气,但没想到这是个错误。
三个人突然从后面上来包围了我,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我中了苏某的圈套了。
那三个中的一个高个子一把抓住我的衣襟,问我:“大半夜的来这干什么?“奇怪,不像是来暗害我的敌特人员。这时,另一个矮个子的说:“告诉你,我们是警察。”我说:“我只是路过,刚在那边拉了一泡屎,不信你去看看,”(执行任务时即使是对方是警察也不能轻易说出自己的身份)。第三个人又发话了:“去你M的,你小子给我老老实实地交待问题。”我一楞,倒不是因为他们要我交待问题这件事,而是这三个人说话竟然全是东北口音,不会这么巧吧,北京警察中东北人的比例不至于这么大吧。刚开始说话的那个大个子对我说,我们刚看见你从一辆车上下来,车上坐着一个女的,是常在这一带卖YIN的,你是不是刚才嫖昌了?告诉你,要是不老实交待我他M的消死你。(注:“消”为东北方言,意为打)我心里已经基本上有了数,百分之八十的可能这是有人在冒充警察敲诈勒索,估计他们的下一步是要让我交钱,作为不带到局里的条件,如果是这样的话,则他们百分之百是歹徒假扮的了。“你大半夜地跑到这个地方来搞这个,是不是欠收拾呀,我们严打扫黄,正抓人凑数呢,你跟我们走一趟吧,进去后再消你一顿。”我一听这话,倒有了点疑虑,因为我倒是听说过有警察为了凑数整出些事儿来这一说儿,像后来发生的什么处女卖YIN案之类的,是不是真的遇上了E 警呢?北京的基层警察中不少是北京人,一下子出现三个东北人的概率不是很大,而且这三个人也真就没有警察的劲儿,是不是协警之类的?那帮人的素质可就参差不齐了。“怎么办?你是打算跟咱们回局里呢,还是交了罚款就拉倒?”(果然如此)他的“回局里”那句话倒是提醒了我,我马上说:“大哥,我交罚款可以,能给我个收据之类的么?”“收什么据,你是不是欠消,”矮个子说到,并上来踢了我小腿一脚,然后准备冲上来用拳头打我,被第三个人拽住,然后那第三个对我说:“他脾气可不好,你痛快点吧,处理完你咱们还得继续巡逻呢,要不就只能把你带到局里了。”--------------这一招我懂,在英语里叫作good-cop,bad-cop,即美国人一般用它来指警察耍弄受讯人的一种方法,即一名警察装作脾气很暴,总要打被审讯的人,而另一名则装作好人,来安慰受讯人,骗得他的信任并加以利用---------------我现在却在想这会不会影响到任务,这三个人显然与苏某无关,可能是恶警,恶协警或地地道道的歹徒,苏某那边现在不用担心,有人在监视他……“怎么着?看来你小子是真想回局里了,那走吧,先拘留你,明天单位把你开除,刘队,咱们把他带回去吧。刚才踢我一脚的那个矮个子对第三个人说。”怎么真是警察?我担心的是他们是真的警察或协警,因为那样的话情况就复杂了,进去的话可能真的说不清楚情况,但我又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因为我听过这样一件事:前苏联时期,三名喝醉了酒的地铁警察殴打了一名到车站寻找自己丢失钱包的人,在他们打倒了那个人后,发现他的钱包里的证件竟然是克格勃的工作证,结果这三名警察杀害了这名克格勃特工,因为让他活着回去的话他们三个就完了----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尽管他们自称是执勤的警察,但我完全可以让另一位负责监视的同志证明我的清白,但这三个人是不会允许的,无论他们是警察还是歹徒,都会对我下毒手的,所以我一定要谨慎。“那走吧”,几个人过来拉我,如果跟他们走的话可能被他们拉到僻静地带,后果不得而知。我马上说:“算了吧,大哥,我认了,现在就交罚款。”“唉,这还对,哪头轻哪头重你自己应该明白,我们也懒得把你带回去做笔录,大半夜的。”那第三个人(刘队)说到。
我现在需要确定的是他们到底是普通的歹徒还是混进公安队伍的歹徒,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如果是前者的话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收拾掉他们,如果是后者的话就得讲点策略,最起码在证据方面要多考虑一些,免得将来说不清楚。于是,我问到:“你们是管这片的,肯定是朝阳刑警大队的吧。”“对,这就是我们大队刘队长”高个子指着刘队说。(正好掉进了我的圈套,朝阳区公安分局的刑警队是刑警支队,另外一般情况下刑警也不会执行这种任务的,警察是不会犯这个错误的。)
“你少废话,痛快交罚款。”“交多少呀?”“你自己着量着办,罚款一千元,我们三个这么辛苦,都不把你带回去,你不表示表示呀?”(呵呵,《治安管理处理条例》我看过,好,走着瞧)。
“那一千五吧。”“你滚蛋CAO,谁要你多那五百块钱呀,我们可是三个人,一人一千块钱吧,要不把你带回去拘你半年。”(原来拘留还能拘到半年呀)
“可我身上没带这么些钱呀。”“那你自己想办法,要不咱马上走,小王,你叫车。”小王(即矮个子)拿出手机,煞有介事地拨了个号,说到:“张队,我们和刘队在京城大厦边上抓了个PIAO客,你派辆车过来。”我赶紧说:“大哥,大哥,别,别,别,我身上有卡,我这就给你们取。”小王用手机指着我说:“你他M的是怎么回事,早放屁我就不打这个电话了,回去让我跟局里怎么说?”然后又装模做样地打了一个电话,说不用派车了-----电话那边一直有人应答,看来还有其他同伙配合。“这附近哪有取款机呀?”“那边,走。”-----这正是我希望的,我不想在离监视地点这么的的地方动手,因为此事最后肯定要由警方调查,到时候说不定风声就会传到苏某的耳朵里,说有T机关的人在附近-----所以我一定要把战场选在离这里较远的地方。
我和他们三个人向外走去,头脑里在计划着各种方案,但首先告诫自己要镇定,因为对方有三个人,而且极有可能带着凶器,因为他们知道后果,一旦他们做案时遇上了真的警察肯定不会束手就擒。
这时,刘队说了一句,“等一下,你把手机关了,再把身份证给我。”我照做了,而且很高兴他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因为我在从钱包里拿身份证的时候,顺便把藏在钱包里的折叠小剪刀滑到了左手里。刘队用一支笔抄下了我的身份证号,估计一方面想继续制造自己是警察的假象,另一方面可能是考虑日后继续敲诈用吧。然后,他又说:“为防你小子跑了,我把你身份证放我兜里,走吧。”这无所谓,反正最后还是要回到我手的。
我继续估计着形势,决定首先要分散他们的兵力,以一对三是愚蠢的,更何况是在对手可能藏着刀,甚至是枪的情况下。但在分散了他们的兵力的情况下,至于对手拿的是刀还是枪倒无所谓,因为我不会给他们掏出武器的机会的。
取款机就在不远的前方,看来他们特意找了个方便取钱的地主找人下手(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抓我的那座桥附近的确有不少JI女站街)。现在离取款机越来越近,我必须要分散他们的兵力了,但一定要小心,不能露出破绽,更不能一时冲动以一对多,多少警察都是这样倒在了歹徒的刀枪之下的。
在离取款机只有三十几米的地方,我用右手掏出银行卡,对刘队说:“大哥,这么的吧,我把卡给你,你自己去提,多拿点也无所谓,就当交你个警察朋友了,以后有事还得找你帮忙呢,我密码是645117。”密码是我信口胡编的,不过无所谓,估计他走不到取款机的。但刘队显然没那么容易上套,反问我:“你为什么不过去?”“唉,我心情想必你也能理解,三千块钱交罚款,从取款机里取一大把钞票给别人,换谁心里也不好受呀,你要是过去取的话,我就当没看见,回来把卡一还我,我明天照样用,就当没发生这事,也不至于上火。”我的“明天就当没发生这事”的话显然打动了他,他对高个和矮个说:“看好他”。然后走向了取款机。
我见时机已到,就对矮个说:“你们工作也真不容易呀,这大半夜地还在街上巡逻。”与此同时,我的手伸到了背后,将小剪刀打开,并从左手套到了右手上。
“没办法,就得这样,前一段咱们还抓了一个杀人犯呢。”他们俩开始把视线转向了我。我看刘队快到取款机了,就对他们说:“刘队咋没取钱就回来了呢?”他们俩回头看去,我毫不犹豫,用着套在右手上的剪刀的金属半环朝着矮个的太阳穴上方打去(因为我只想让他丧失战斗力,没想让他死)------小剪刀靠外的一侧其实并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环,而是还有一个小的突出部分的,中间还有个小孔,因为要用它把小剪刀穿在钥匙串上,这个小的突出位于穿过圆球的手指的前方,正是击打敌人的位置,我以前特地教过哈比比使用这个突出部位重伤敌人-------当剪刀的外环落在矮个的头上时,我听见一声惨叫。但我没有就此停下,而是朝着被惊呆了的高个的脸上打去,高个子在听到我说刘队回来的时候正回头看,当我打到他时,他已经转过来正面对我了,所以小剪刀的外环打在了他的颧骨上,他也是“呀”了一声,赶紧用手捂住了脸。为了确保一招制敌,不给他们拿出凶器的机会,我出击时特别注意三点:快、准、狠。一是要快,就是说,在向敌人出击时,要在头脑中想像着敌人的被打击部位和你的手之间如同被一根皮筯连着一般,不是你去伸手打他,而是他的被打击部位在牵着你的手过去,这样才能做到快。二是要准,所谓的准并不是真的指准确性,因为这么近的距离是不会打不准的,它实际上是在指力点的选择,即打哪个部位能最大地伤害敌人,即打其要害部位。三是要狠,这就要求在出击时不要想像自己的手(或小剪刀之类的武器)只要打到敌人的头部和面部就完了,而是要想像把手打进到敌人的脸的三寸以内,这样才能够狠,达到一招制敌的效果,不然的话,打得不够狠,没有制服敌人,反倒把他惹急了,等他掏出凶器来你就等死吧。
矮个这时已经蹲下了,手捂着脑袋,不知道他的脑袋是否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刚才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可怜巴巴地,怎么一会儿变成了这样。高个一手捂着脸,一手却向裤兜里掏去,我不会给他机会的,用我的武器向他捂着左脸的左臂肘关节处狠狠一击----又是一声惨叫,随后我趁机转到他身后,向他的后脑勺又是一击-------糟了,我没控制住自己,但情况的确紧急-----后果可想而知,高个也蹲在了地上,并顺势身子一歪,躺在了地上。我这时抬头向刘队的方向望去,他正在向这边跑过来。我怒目而视,没有跑,而是走向了他。他果然吃了一惊,站在了那里,我趁势猛追上去---他不会有枪的,有的话早拔出来了---我原先的打算是如果他在远处拨枪的话,我用他两个被打蒙了的同伙的身体作掩护。他好像居然什么家伙都没有,见我冲了过来,扭头就跑,我快步追了上去,脱离了身后的危险区域----因为那两个家伙随时可能从背后反扑。刘队疯狂似地在前面跑,我快步追了上去,想领教领教“刑警队长”的身手。可他撒起丫子来跑得还真快,总是在我五步之前。我大喊一声:“小心脚底下。”他果然停顿了一下,当他意识到上当的时候,我已经从后面把他拦腰抱住,我的双手紧紧地锁在了他的小肚子的高度------这才是正确的位置,不少民警是在抱住歹徒时被其掏出凶器杀害的,那是因为他们没抱对,抱得太往上,没有控制敌人的重心,只有抱住敌人的身体重心以下的部位时才是安全的,如果从后面抱的是双腿的话,他这会儿早就倒了。我死死地勒住了他,把他的双臂也紧紧箍住,此时小剪刀仍套在右手上,所以感到非常不方便。绝不能给他反击的时机,我就势向上使劲,然后再向前方使劲-----因为他的重心在我抱的部位以上,所以这一下子就把他结结实实地摔了个“狗啃屎”,我随即用右膝盖压在他的脊梁的中部,如果他还能有什么反抗的话,我只要挪一下身体,将全身力量都压在紧顶在他的后脊梁中部的右膝盖上,他下半辈子肯定要在轮椅上度过了。
我这时向另两个歹徒的方向望去,他们早已没了影。妈的,这么重的伤还跑得这么快,不管他们,擒住了贼王就够了。
2001年12月16日18:10
  我打电话给泽华,电话里却传来了对方的电话已停机的消息。泽华前一段对我说过,她的手机一向是她老爸给交费的,但前一段她玩的时候太疯,一下子话费将近四百,她老爸急了,说要给他停机。我觉得奇怪,就说:“不就是三百多块钱么?”泽华说:“那不一样呀,我现在不上班,又不是自己挣的钱,当然不好了。”现在估计真的停了。我双打她租的房子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和她同住一屋的女孩,她告诉我泽华已经搬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我一楞,怎么回事,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我开始觉得情况有点不对了。
我坐下来静静地想:其实这一段我就发现泽华的情绪不对,她说自己考试考得一塌糊涂,家里很不高兴。她向家里说了和我的事,她妈妈说家里花这么些钱是为了让她有点作为,然后并没多说什么,也没说要见见我。她这几天也总说自己最近状态不好,我提议在圣诞节出去玩她都没热情,还问我圣诞节就不值班了么。我说值班是轮流的,不一定就是我。她甚至略带讥讽地笑了笑。我对她讲抓假警察的事情时,她倒是说让我执行任务时多留点神,不过也没再多说什么。
现在她突然失踪了,手机停机,搬走也没通知我,我突然有了一种不祥之感。看流星雨的那天晚上我就觉得她看着我的眼神有点奇怪,现在我大概更能读懂她当时的眼神了,可能她那时已经预见到我们会分手,所以在留恋着什么,天呀,她对着流星许的是什么愿呀?
我越想越烦,又找不到她,干脆就不想了,去外面租了个影碟回来看。是一部韩国片子,叫《生死谍变》,据说在《泰坦尼克号》热映那一年,这部片子在韩国的票房居然高于《泰坦尼克号》,这可能是世界各国唯一的一个例外吧。
片子讲的是一名韩国反间谍特工追踪一名朝鲜女特工的故事,最后却发现这名女特工竟是他的女朋友,最后两人因为朝韩分裂的局面而拔枪相对……
我越看越觉得心里不踏实,总也放不下心来,在睡觉时手机都开着机,希望是她搬家时太忙了,忘了打电话告诉我。
结果电话一直也没有响,打她的电话仍是停机。
到了第三天,我有点坐不住了,我有她家里的电话号码,但从她母亲的态度,显然不方便打过去。那天晚上八点左右,我躺在床上思考着这件事时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还做了一个很短却很可怕的梦:电视上在播出新闻,一名女孩在街上被害。
我睡醒以后下了决心,等明天下了班,我一定要尽力去找她。
第二天不是我值班,我下了班就去了她原来在人大租的房子。她同屋的女孩再次重申了不知道她的新电话号码或住在哪里。我碰了一鼻子灰后走了。
这时我突然想起曾和她一起去天意市场看过她小时候的伙伴----两名现在在天意市场练摊的重庆女孩。估计她们会有泽华的新的联系方式的,而且即使泽华要离开我估计也不会这么快就告诉外人的。
到了天意市场后,我找到了那两个女孩,但为了不引起他们怀疑,我对他们说我刚从国外出差回来,所以不知道泽华的电话号码变了,而且她也搬了家,她可能还不知道我回国了,所以一直没给我打电话,我很着急。她们告诉我泽华的手机停机了,现在在人大附近的双榆里租了一间新房子,自己住在那里,并告诉了我新的电话号码,那是前天她才告诉她们的。
我在给泽华打电话之前想了很久,既然她没出事就好,我就放下心来了,但她这么做似乎只有一种解释:她想和我分手,又不想太明确,于是用了这么个模糊的手段,借自己的消失来走出我的生活。
我这时也才意识到了她为什么要和我分手,不用打电话我也知道了。这么久了,我真正地关心过她么?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我在么?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够要求一个女孩愿意一生和你在一起呢?她这么做是真的有理由的,我也明白这一点了,所以,我已经放弃了一切试图让泽华回到我身边的企图。
她接电话的时候显然是很惊讶的,还问我怎么知道她的新号码的,看来她是忘了我是干哪一行的了。她只是说自己现在状态不好,不想让我看见她现在的状态,还说感觉自己觉得很不争气,家里很不高兴之类的。我单刀直入,和她谈了本质的问题,她的回答也正如我事先猜到的,原因也和我所分析的一样。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本来想放下电话,但突然又说明天想去找她要回我放在她那里的几本书。她说明天她还有事,后天早上吧。我其实还是想再见她一面的。
2001年12月21日09:00
我准时地到了和泽华见面的约定地点-----人民大学东门花园-------我最初遇上她的地方。20日晚上又是我值班监视,本来今天早上应该把觉补回来下午继续工作的。
她来了,状态看起来的确不是太好,头发似乎有点乱。她看着我,把书慢慢地递了过来。我从钱包里掏出她的照片,还给了她,然后问她:“你还有我的照片么?”她说:“在我屋子里放着呢。”我说:“撕了吧。”---------也许我是想为自己挽回一点面子吧。然后扭头就走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过她。

2001年12月21日14:15
我坐在办公桌前看材料,实际上心里乱得很,所以总想找点什么东西来思考,以忘掉发生过的事。这时杨局长通知所有在局里的参加监视苏某和Alfred的人员开会。会上,杨局长正式宣布,技术部门已截获确切情报,明天17:30苏某将与Alfred在秀水街进行交易------秀水街这个地点选得很好,因为那里外国人似乎比中国人都多,因此在那里一个中国人把一件东西递给一个外国人是丝毫不会引起怀疑的。苏将把装有情报的胶卷递给Alfred。鉴于这次有可能在现场将两人人赃并获,我们的收网就定在明天。这么久了,我忙的就是这两件事-----泽华已经离开了,间谍也要落网了。我突然有一种世界将结束存在的感觉。

2001年12月22日17:20
我站在建国门离秀水街很近的一个公共汽车站,装作等车的样子,实际却在盯着秀水街方向的情况。按事先的方案,在苏某和Alfred现场传递情报时,如果技术处的人能够用密录机将这一场景录下的话就先不当场抓捕他们,等他们分开后,埋伏在这一带的侦察员再将他们分别抓捕,这样就造成了敌人不知道同伙是不是也被抓的局面,更利于我方的审讯,以免其使用事先约定的攻守同盟,所谓的保已知彼就是这样。但考虑到秀水街人流较大,很可能出现我方人员密录的效果不佳的情况,录像可能不能作为有效证据,那样的话,就由埋伏在秀水街的侦察员当场抓捕,来个人赃并获。相比之下,还是第一个方案较好,因为有录像作证据的话,什么诡辩都没有用。但这样就要在秀水街周围布下严密的监控。敌人在传递完情报后估计不会向秀水街里面走的,就算走也无所谓,秀水街的里头也布置了人。如果他们在秀水街的中间交接完情报后出来的话,只能让左或向右走,因为正前方马路中间有护栏,目标无法走到街的对面。所以主要力量就布置在了从秀水街出来后可走的两个方向上。我被布置在了出街后的右边,即靠建国饭店这一边,另一队人被布置在了左边,即靠近国贸的那一边。
还有十分钟敌人就要来了,我暗中向四周望去。嗬,全是熟悉的面孔,因为这是大结局,而且地点靠近外国使馆区,如果在抓捕中敌人乱跑则会造成极其不良的国际影响,所以为确保抓捕顺利完成,被派来的侦察员有将近四十人,其中不少都是我们这一批来到T机关的,连在六局负责情报分析的肉丸子都站在街边装作看报纸。不过大家装得都很像,一年多的工作都把大家磨练成了成熟的特工人员。
其实我这时心里还是有点乱,不知为什么,尽管我尽力不去想泽华,她的形象却总是出现在我眼前,而且每一次出现的都是在看流星雨的那天晚上她那神秘的微笑,似乎想告诉我什么,她许下的愿是什么,她是不是那时就想到要离开我?还有她那涌出眼睛的泪水……天呀,我快要疯了,不能再想下去了,因为一想到这儿我就有一种要停止呼吸的感觉。于是我赶紧把思想转到即将开始的战斗上了。
17点27分,我看见了C国间谍Alfred从我前方走过,他还不知道中国的反间谍战士们已经为他布下了天罗地网。
17点33分,麦克风里传来了负责现场指挥的薛处长的声音:“密录成功,各单位立即实施抓捕。”
这时,我看见Alfred正朝我们的方向走来,显然是在按原路返回。我在向他走去时也看见了其他的侦察员们也包围了上来。我走在了最前面,在Alfred面前,我掏出了证件,“Chinese security service.”(中国安全机关),然后说:“You are under arrest on charge of espionage,please cooperate with us.”(我们将以间谍嫌疑罪拘捕你,请与我们合作。)
Alfred当时被惊呆了,这时他的手上已经被带上了手铐,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牛皮纸袋套在了他的头上,以免被其他暗藏的同伙发现,然后将他押上了停在一边的面包车。与此同时,苏某也在另一边被我侦察员抓获。
回到T机关总部后,亚非组的侦察员们立即对二人分别进行了审问,我们则没有参与---------因为这是亚非组主办的案子,我们只是协助进行监视和抓捕,按照内部保密的准则,我们是不能参与后续的侦察的。局长来看望了大家,高度赞扬了长期以来大家为侦破这起案子所付出的努力,然后就让我们赶快回去休息,累了这么久也该歇歇了。

2001年12月22日20:20
  我茫然地走在街上,本来局长讲完话以后我们就回去休息了。但我在回到宿舍后才发现现在自己处于一种多么可怕的境界。在抓捕间谍之前,它总是占据着我的思想,所以我还没有来得及品味失去泽华的痛苦,而现在在间谍落网以后,我一下子轻松了,脑子里却全是关于泽华的事情,天呀,我真的要崩溃了,为什么有些美好的东西在拥有它的时候却不知道去珍惜呢?
  于是,我只好上街散心,但街上的一切又让我触景生情,我当初和她见面的麦当劳,一起逛过的商场,一起走过的路-------我还记得有一次她总是往街上的盲道上挤我,我开玩笑地说:“你挤吧,大不了下回我多垫层鞋垫,不怕搁脚。”她被我逗得笑了起来------天呀,怎么好像她还在我身边一样。
  走了很久,我觉得太累了,想找个地方歇歇脚,正好看见旁边有一家网吧,就走了进去。
  我打开电脑后,想起了我的邮箱里还有她以前给我发的邮件,在我登录263的时候,网吧里突然呼起了一段音乐:“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一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那是张艾嘉唱的《爱的代价》。我现在的心情显然不适合听这样的歌,于是我赶紧把耳机戴上,并用google在网上搜索MP3,想找到别的歌曲来盖过这首伤感的歌。
在找到了一个音乐网后,我开始寻找自己喜欢听的歌曲。突然,我看见了许美静的那首《城里的月光》,尽管我知道这首歌对改变我的心境不会有什么作用,而且可能还会使它变得更糟,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点击了这首有着特别意义的歌。“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都有着最深的思量。”我打开了邮箱,去看每一封她过去发给我的邮件-------“你这个家伙,是不是又在执行任务呀?小心点呀,要是抓的是女间谍可要温柔点,有点绅士风度呀。” 我的眼睛开始湿润了----------“世界万千的变幻,爱把有情的人分两端。心若知道灵犀的方向,哪怕不能够朝夕相伴。”------------“我现在很想你呀,又不能给你打电话,真郁闷。” ------------我的眼泪好像流了出来, “想知道我昨天许的是什么愿么?嘻嘻,就不告诉你。”我决定删掉这些邮件了。“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她心房,看透了人间聚散,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断。”但我把鼠标箭头指在“删除选中邮件”时,我意识到了这意味着什么,这将是一种失去,一种永远的失去。但我还是点击了。“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守护她身旁,若有一天能重逢,让幸福洒满整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