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此军非彼军——关于国军番号变动造成混淆的问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59:52
前阵子看《解放》,感觉拍的比较客观,所以对片中胡琏说“18军和第10军是精锐”感到疑惑并进行了调查。众所周知18军为五大主力之一,不多说了,但第10军虽然抗战中有方先觉守衡阳的战例,但因为消耗太大,在整编期间又收到打压,到解放战争时期早已不复当年之勇,怎么成精锐了?通过一系列考证才发现,原来在解放战争爆发前国军番号有重大变更,使人对番号产生混淆,实际上此10军非彼10军也!

陈诚当年起家的部队就是11师和14师(原教导3师改编),初任11师师长是罗卓英,14师师长是周至柔。在抗战结束后,这两个部队都已经壮大为18军(军长胡琏)和14军(军长罗广文);在整编期间,18军改为整11师,14军改为整10师,而另一支部队整14师(下辖14及青年军207旅两个旅)则并非原14军。到徐蚌会战期间,黄维兵团下辖的18军,10军,14军分别为上述三个整编师扩编而来,此时的第10军与抗战中的第10军全无关系,而此时的14军也并非之前的14军。

再举个例子,有人说国军的新3军很强,有人则说是杂牌不值一提。我认为这也是番号变动的缘故:抗战中的新3军是滇军成立的新军之一,跟60军(军长曾泽生)等部同属龙云系统,抗战结束前后番号被撤销;但很快国军又用此番号建立了一个新3军,该军以新6军的14师为基础组建而成,属廖耀湘兵团序列,在兵团中战斗力虽次于新1军和新6军,但也属精锐部队。

在下发此帖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请高手给出更多类似情况的资料,让大家了解国军真正的善战之师前阵子看《解放》,感觉拍的比较客观,所以对片中胡琏说“18军和第10军是精锐”感到疑惑并进行了调查。众所周知18军为五大主力之一,不多说了,但第10军虽然抗战中有方先觉守衡阳的战例,但因为消耗太大,在整编期间又收到打压,到解放战争时期早已不复当年之勇,怎么成精锐了?通过一系列考证才发现,原来在解放战争爆发前国军番号有重大变更,使人对番号产生混淆,实际上此10军非彼10军也!

陈诚当年起家的部队就是11师和14师(原教导3师改编),初任11师师长是罗卓英,14师师长是周至柔。在抗战结束后,这两个部队都已经壮大为18军(军长胡琏)和14军(军长罗广文);在整编期间,18军改为整11师,14军改为整10师,而另一支部队整14师(下辖14及青年军207旅两个旅)则并非原14军。到徐蚌会战期间,黄维兵团下辖的18军,10军,14军分别为上述三个整编师扩编而来,此时的第10军与抗战中的第10军全无关系,而此时的14军也并非之前的14军。

再举个例子,有人说国军的新3军很强,有人则说是杂牌不值一提。我认为这也是番号变动的缘故:抗战中的新3军是滇军成立的新军之一,跟60军(军长曾泽生)等部同属龙云系统,抗战结束前后番号被撤销;但很快国军又用此番号建立了一个新3军,该军以新6军的14师为基础组建而成,属廖耀湘兵团序列,在兵团中战斗力虽次于新1军和新6军,但也属精锐部队。

在下发此帖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请高手给出更多类似情况的资料,让大家了解国军真正的善战之师
抗战中的第十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编号是整编第三师,师长是顾祝同的外甥赵锡田。直接被刘邓兵团吃得一干二净。

想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去买一套两本《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是最快最便捷的了。
zetaplus 发表于 2009-11-17 08:29
整编第三师是在大杨湖一战覆没的,在内战初期的国民党军队里面还算精锐了
也谈不上。参加过三次长沙战役、常德战役的那支第十军,在衡阳全完蛋了。整三师基本上是新搭的架子。
风君子 发表于 2009-11-17 10:39
衡阳一战后重建的第十军是以收容的前第十军官兵为基础,此后在政变中历经裁减留下整3旅。这个率可以认为是第十军的传承——实际上前一个第三师也是前一个第十军的建军师和核心主力。
大杨湖一战,整20旅丢个干净,但是整3旅还是有部分突围的。整20旅是89军与10军合并时调入,历史上跟第十军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说第十军的血脉在整3旅突围的500人那里延续也说得过去。这段历史终结在47年12月祝王寨,这次整3旅,整20旅倒是彻底丢了个干净。
此后重建的第十军,实际以18军18师为基础,完全是土木系的克隆产物,跟老第十军完全找不出来传承关系
14军的起家基干是10师,14军原本是卫立煌,李默庵一系传承而来,后被土木系吞并.14师为基干组建了54军,54军抗战后期抽调入印换美式装备,结果老美只要师部不要军部,14师,50师留下来和新22师一起组建了新6军,芷江会战时,新6军空运回国,将50师划归新1军..以14师为基干扩编为新3军是47年秋陈诚在东北的扩军动作.
整14师没有出现过,只存在于整编计划书上.
原来国民党第二军整编成什么师了?
北伐时是由建国湘军改编,军长谭延闿;宁汉对立时接受武汉政府管辖,军长鲁涤平;武汉政府战败后归程潜节制,28年底缩编为第18师。

后来在讨桂战争里,又以第八、第十三师和独立第一旅编为第二军,军长朱绍良、后蒋鼎文。1930年该军辖第六、第九师,隶属第三军团参加中原大战。

抗战前整军,第二军军长蒋鼎文,下辖第九师,师长李延年。后蒋鼎文升任,李延年接替军长。至1938年10月,第二军下辖郑作名第九师、甘丽初第九十三师、柏辉章第102师。42年6月李延年他调,王凌云任军长,下辖郑作名第九师、夏德贵第76师、杨宝谷新编第33师。

抗战后,46年5月,第二军改编为整编第九师,原军长王凌云任师长。47年12月张金廷任师长,下辖陈克非整编第九旅、刘平整编第76旅、杨宝谷预备第二旅。

48年9月恢复第二军建制,军长陈克非,下辖蒋治英第九师、张桐森第76师、第164师。该军于49年12月于四川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