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台湾科学家都获诺奖,就看大陆的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23:58
中国网10月6日电,据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授予一名中国香港科学家高锟和两名科学家博伊尔(Willard S. Boyle)和乔治-E-史密斯(George E. Smith)。科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的传输的开创性成就” 而获奖,科学家因博伊尔和乔治-E-史密斯因“发明了成像半导体电路——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 获此殊荣。

与去年相同,今年诺贝尔奖每项奖金仍为 1000 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按照传统,2009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依然将在今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一天举行。除和平奖颁奖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以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都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中国香港科学家高锟将获得一半的奖金,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将分享剩下的一半奖金。
--------------------------------------------------------------------------------------------
李远哲(Yuan Tseh Lee),公元1936年11月29日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先后就读于新竹国民小学、新竹中学;195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1961年在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考获硕士学位。
1962年赴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在化学系读博士班。196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跟布鲁士.马亨教授做博士后研究,1967年转到哈佛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1968年,受聘于芝加哥大学,任化学系助理教授,1971年任副教授,1973年任教授。1974年以后在柏克莱加州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同时担任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高级主任研究员。197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年被聘为中央研究院院长。

  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的研究,在化学动力学、动态学、分子束及光化学方面贡献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门新技术,1960年才开始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硷金属的反应,后来由李远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D. R. Herschbach)教授共同研究创造,把它发展为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后十多年中,又经李远哲将这项技术不断加以改进创近,用于研究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所设计的“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状态,为人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过程提供新的前景。

  李远哲曾获得美国化学学会的哈里逊豪奖、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美源都的劳伦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英国皇家化学佰法拉第奖和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等。此外,李远哲获得各国学术团体、大学授予之荣誉博士、荣誉教授、荣誉讲座、杰出校友等荣誉名衔数十项。

  李远哲教授虽然科研、教学工作繁重,仍积极投入社会服务,参与国际学术团体、美国联邦政府、加州州政府、加州大学的多种委员会咨询工作。李远哲始终关心家乡祖国的科学与教育的发展,近十年来每年回国多次,奔波于海峡两岸,主持学术讲习,参加学术会议,尤其对中央研究院原子分子研究所的筹建,注入大量心血。1994年元月,李远哲回国接受中研院院长之重担,同时决定放美国国籍,全力投入推动国内科研的发展,体现出他浓郁的爱乡情怀与无私奉献的品格。稿源: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网10月6日电,据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授予一名中国香港科学家高锟和两名科学家博伊尔(Willard S. Boyle)和乔治-E-史密斯(George E. Smith)。科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的传输的开创性成就” 而获奖,科学家因博伊尔和乔治-E-史密斯因“发明了成像半导体电路——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 获此殊荣。

与去年相同,今年诺贝尔奖每项奖金仍为 1000 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按照传统,2009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依然将在今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一天举行。除和平奖颁奖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以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都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中国香港科学家高锟将获得一半的奖金,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将分享剩下的一半奖金。
--------------------------------------------------------------------------------------------
李远哲(Yuan Tseh Lee),公元1936年11月29日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先后就读于新竹国民小学、新竹中学;195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1961年在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考获硕士学位。
1962年赴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在化学系读博士班。196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跟布鲁士.马亨教授做博士后研究,1967年转到哈佛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1968年,受聘于芝加哥大学,任化学系助理教授,1971年任副教授,1973年任教授。1974年以后在柏克莱加州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同时担任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高级主任研究员。197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年被聘为中央研究院院长。

  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的研究,在化学动力学、动态学、分子束及光化学方面贡献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门新技术,1960年才开始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硷金属的反应,后来由李远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D. R. Herschbach)教授共同研究创造,把它发展为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后十多年中,又经李远哲将这项技术不断加以改进创近,用于研究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所设计的“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状态,为人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过程提供新的前景。

  李远哲曾获得美国化学学会的哈里逊豪奖、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美源都的劳伦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英国皇家化学佰法拉第奖和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等。此外,李远哲获得各国学术团体、大学授予之荣誉博士、荣誉教授、荣誉讲座、杰出校友等荣誉名衔数十项。

  李远哲教授虽然科研、教学工作繁重,仍积极投入社会服务,参与国际学术团体、美国联邦政府、加州州政府、加州大学的多种委员会咨询工作。李远哲始终关心家乡祖国的科学与教育的发展,近十年来每年回国多次,奔波于海峡两岸,主持学术讲习,参加学术会议,尤其对中央研究院原子分子研究所的筹建,注入大量心血。1994年元月,李远哲回国接受中研院院长之重担,同时决定放美国国籍,全力投入推动国内科研的发展,体现出他浓郁的爱乡情怀与无私奉献的品格。稿源: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静待体制党出现!
老头奖老太太奖
诺奖带有很明显的政治倾向性...
国际社会对大陆的歧视还存在一天,大陆就没有获得诺奖的可能,
看看和平奖得主都是些啥玩意儿
yigenxiang 发表于 2009-10-6 18:42
苏联同志也获过诺奖,不是和平奖
放弃美国国籍回来养老的。。。。。熟称:千金买马骨,然后厚葬之。。。。。。。
话说得过分了点
bhhsy 发表于 2009-10-6 18:42
如果中国有当年苏联的地位,诺奖肯定有了。。
得个把诺贝尔奖其实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应该要努力的是什么时候我们中国设立一个什么什么奖的,到时候让欧美人来抢着要!!!
物理化学医学领域想获得诺奖,科研成果还是硬道理吧
大陆没得过诺奖,并不是说大陆没有诺奖级的和超诺奖级的科学家和科研成果。别那么没自信。
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不知算不算硬道理
kyoukini 发表于 2009-10-6 18:50

大癞蛤蟆得过和平奖{:2_63:} 他算是中国人吧
杨振宁获奖的时候并没有加入美国籍,后来才加入美国籍的
想起了诺贝尔和平奖~~~~~~~~~~~~     不得也罢。
yigenxiang 发表于 2009-10-6 18:51
 几十年来,大家对人工合成胰岛素未能获得诺贝尔奖一直耿耿于怀。所以直到最近,还有很多人对其原因做出种种猜测。

  这些猜测主要集中于两点:第一是认为可能与诺贝尔奖的推选机制有关。按照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规定,单项科学奖最多不能超过3个人。而根据邹承鲁的回忆,当时聂荣臻在北京召开了一个会,讨论推荐什么人,开了很多次会议,经过各个单位提名,最后各方面平衡推荐了四个候选人。

  王芷涯的记忆也证实这一点:“我只记得搞来搞去只好四个人:因为A链要两个,两个单位嘛;B链一个;那么还有拆合呢?所以再少也要四个。而候选人最多只能三个,于是就摆不平了。

  另一个理由认为是由于信息沟通的障碍。该项科研成果诞生于文革前的1965年,当时中国与国际科技界的沟通日渐减少。受当时政治气候影响,舆论对它也缺乏关注,该研究直到1982年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但是,也有人认为,人工合成胰岛素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并非大家普遍认定的两条理由。可能它从科学上的突破性、实验技术上的革新性、研究的应用价值度来说,仍和诺贝尔奖有一定的距离。而媒体报道时经常声称的研究的“重大哲学价值”,诺贝尔科学奖评奖时是不在考虑范围的。
李杨二人就是中国的诺贝尔科学家~当年评奖时,两人还未加入美国国籍~而且当年该奖项的确是归类到中国名下的~
高琨,拥有英国和美国国籍。
1933出生于上海,48年去香港,然后去英国读的大学和博士,在香港的经历除了中学,就是1970到1974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1987-1996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如果这也算香港科学家获奖,那大陆科学家早就获过奖了。
yougiveme 发表于 2009-10-6 18:57
能否澄清一下他们当时的国籍是哪个中国
大家不是要去考虑有没有多少诺奖,而是要想想这么多大陆人为什么出去后才能得奖?而自己本土的科研机构及大学院校怎么没有营造出一个"诺贝尔"的环境?
yougiveme 发表于 2009-10-6 18:58
不就是体制问题吗,绕那么大个圈干嘛,我帮你说出来得了.
在下提名山野老狗兄,老先生早先曾潜心致力于野生动物交配方面的研究,得出了野生动物之间不存在强奸,猥亵的重要理论.创立了野生动物交配学的新学科,堪称一代学术大家.
bhhsy 发表于 2009-10-6 18:55
这些猜测报导代表了什么?真相?
如果说大陆本有百八十项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技术成就,结果只有十个八个人拿到奖,不妨说是偏见吧;

可是现在这个状况,难道真的全怪偏见?
nelsonhood 发表于 2009-10-6 18:58
有没有1949年后在中国大陆读小学、中学乃至大学而获得过诺奖的人?
有,高行健算一个,他的获奖是汉语写作的胜利,当然有很强的政治因素里面。
我希望有自然科学的获奖者。
yigenxiang 发表于 2009-10-6 19:04
是前沿科学技术创新力不济~
我们只能跟踪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人家做过的或做好的我们用自己的实力搞懂搞透来支持国内发展~
这是最快最节约成本的~就好比马拉松,我们是跟随跑阶段,保持在第二集团领先优势,也不会被第一集团拉得太远~这反而说明我们的体制好~战略正确
我只是想说,大家不要急,这跟当年盼奥运金牌一样,实力够了,国力强大了,有闲情闲钱安心科研,诺贝尔奖迟早会赶超~
高行健(1940— )出生于江西赣州, 祖籍江苏泰州。目前为法籍华人。2000年10月12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年60岁。事后报导中称他为剧作家、画家、小说家、翻译家、导演和评论家。不过,高行健早期在国内,是以创作先锋戏剧著称。他与铁路话剧团创作员刘会远(中共元老谷牧的儿子)合作创作了《车站》《绝对信号》等话剧,由北京人艺演出,引起轰动。后来他又写了《野人》,采用更多探索手法,更展现出艺术魄力和深邃的历史感。《绝对信号》一剧,被列入“共和国50年10部戏剧”。高行健在大陆发表的作品不多,他在1981年发表《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的小说评论在中国大陆第一次引起了关于现代主义小说的争论,1984年发表中篇小说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
生平
  童年
  高行健出生于江西赣州,父亲是一名银行职员,母亲是基督教青年会成员,做过抗日剧团的演员。在母亲的影响下,高行健对戏剧、写作产生了兴趣,从小就有涂鸦的爱好。
  少年
  1950年,高行健全家搬到了南京。
  1952年,高行健就读于南京市第十中学,以前这所中学是一个教会学校(金陵大学附属中学),能够接触到许多的西方翻译来的着作。另外高行健师从画家郓宗嬴先生学画素描、水彩、油画以及泥塑。对这段时光,高行健回忆到:“我的底子是在那打下的。我的中学生活完全像是生活在梦里”。
  文学生涯
  高行健获奖后,出版的介绍文集,封面人物即是高行健。
  高行健1981年的着作《现代小说初探》1957年,高行健高中毕业,听从母亲的建议,没有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而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
  1962年,高行健从法语系毕业后,在中国国际书店从事翻译工作。
  1970年,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期间曾到安徽宁国县港口中学任教。
  1975年,返回北京,任《中国建设》杂志社法文组组长。
  1977年,在中国作协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1979年5月,作为全程翻译,陪同巴金等中国作家访问巴黎,回国后高行健发表了《巴金在巴黎》。
  1980年,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1982年,与刘会远共同创作的剧作《绝对信号》,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
  1985年,在北京与凋塑家尹光中举办泥塑绘画展,开始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关注,这也是到目前为止,高行健在大陆举办的唯一一次画展。同年,应邀赴欧洲五国(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访问八个月,在柏林文化之家举办了个人画展,获得了超乎意料的成功,卖画获“巨款”四万马克,从此高行健开始了以画养文生涯,获得了更多写作上的自由。
  定居欧洲
  1987年,高行健应邀赴德国从事绘画创作。
  1988年开始,在巴黎定居。
  1989年,成为法国“具像批评派沙龙”成员,以后连续三年参加该沙龙在巴黎大皇宫美术馆的年展。
  1992年,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1997年,高行健加入法国国籍。
  1999年,高行健的画作在巴黎参加罗浮宫第十九届国际古董与艺术双年展。
  2000年,因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等着作,高行健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文作家。瑞典科学院对高行健作如下评价:“具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2002年2月25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为高行健颁发“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bhhsy 发表于 2009-10-6 18:58
当然是中国国籍咯~他们就好比在苏联解体时,在和平号上的苏联科学家,你能说不是俄罗斯骄傲?
我国的现状众所周知,各大党政兼科研机关,怎么会在乎这种腐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破家家酒游戏。

当然是中国国籍咯~他们就好比在苏联解体时,在和平号上的苏联科学家,你能说不是俄罗斯骄傲?
yougiveme 发表于 2009-10-6 19:15

据某考证,他们当时的国籍是中华民国,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然是中国国籍咯~他们就好比在苏联解体时,在和平号上的苏联科学家,你能说不是俄罗斯骄傲?
yougiveme 发表于 2009-10-6 19:15

据某考证,他们当时的国籍是中华民国,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研体制还就是有问题,而且是严重的问题,大陆还就是目前没有什么真的够得上评诺奖的成绩。

就我所知,比较有希望的是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和光通信的研究,这两个领域,算是世界先进水平。不知道若干年以后能不能混上一个
bhhsy 发表于 2009-10-6 19:20
谁考证,他们俩都是中国国籍!~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高锟啥时候是香港科学家了..........
yougiveme 发表于 2009-10-6 19:34
没错,但那个年代谁能代表中国是个大问题
damo56030 发表于 2009-10-6 18:43
马骨还是要买的。

没错,但那个年代谁能代表中国是个大问题
bhhsy 发表于 2009-10-6 19:45

两人大陆生,大陆长,大陆学习你说什么叫"中华民国"什么叫"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一个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华民国的延续,有错吗?~请看标题,什么叫台湾有了大陆没有?~
楼主说的李远哲可是在加入美籍后的诺贝尔获得者,更谈不上"台湾"!
没错,但那个年代谁能代表中国是个大问题
bhhsy 发表于 2009-10-6 19:45

两人大陆生,大陆长,大陆学习你说什么叫"中华民国"什么叫"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一个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华民国的延续,有错吗?~请看标题,什么叫台湾有了大陆没有?~
楼主说的李远哲可是在加入美籍后的诺贝尔获得者,更谈不上"台湾"!
大陆:

能获奖的待不住,获不了奖的才吃香...........
dzhiqiong 发表于 2009-10-6 19:47


马是不傻的.....................


杨振宁的成就显然要高于李政道~
转一篇评论:
杨振宁做为在华人当中知名度最高的当代科学家,一般人知道他的名字
是由于他和李政道于1956年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并在第二年迅速被授予诺
贝尔物理学奖,颁奖速度之快在诺贝尔奖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从此这两名
年轻的中国物理学家(当时两人都还是中国国籍)被视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而
家喻户晓。在诺贝尔奖颁奖宴会上汉学家、瑞典王家科学院院士高本汉曾用
一句“唐诗”“何可一日无此君”有点不伦不类地表示了这种敬仰之情(
“何可一日无此君”最早出自《世说新语》,是王徽之评竹子的话)。

物理学界更推崇杨振宁早在1954年与美国研究生米尔斯(已故)共
同提出的“杨-米尔斯理论”。这个理论起初不受重视,在20世纪60年代后
期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成为粒子物理学最基本的理论和方程,被誉为可与
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相媲美的伟大发现(1995年首届美国奖金
最高的科学奖鲍尔奖授予杨振宁时的颁奖词)。为什么杨振宁没有因此再
得诺贝尔奖,据说是物理学界的一件公案(一种说法是同一领域的诺贝尔奖
一般不两次授予同一个人。另一种说法是米尔斯被认为不配得诺贝尔奖,但
又不能只奖杨振宁一人)。此外,杨一巴克斯特方程也被认为是对物理和数
学研究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的成果,这是杨振宁在1967年和巴克斯特在1972年
分别提出来的。

因此杨振宁被一些物理学家评为历来屈指可数的大物理学家之一,也有
人认为他的主要贡献都带着运气的成分。不过没有人会否认他对当代理论物
理学研究的重大影响罕有其匹,虽然这种影响是圈外人所难以感受到的。但
是杨振宁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物理学界。像许多大科学家,他极为关注、热
心参与社会事务,特别是与中国有关的事务。1971年夏天,在中美关系正常
化的前夕,杨振宁即访问中国,成为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美籍科学家。从此
他致力于中美科技、教育交流,并经常对中国时事发表评论。今年年初杨振
宁回国定居后,更是成为新闻焦点人物。他在清华大学为低年级本科生上物
理课,频频在各种场合发表多方面的演讲,参与签署《甲申文化宣言》,都
被广泛报道乃至引起争议。年底传出了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翻译系硕士生订
婚的消息,更是成为中文网上一个热门话题。2004年没有另一位科技人物如
此引人注目,是名副其实的“杨振宁年”。

“苍苍白发对红妆”的佳话(或丑闻)虽然让人津津乐道,却只配做为
饭后谈资,而且风波会很快平息。“炮轰易经”才是杨振宁在2004年所做的
最有意义、最有影响的一件事。2004年9月3日杨振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04
文化高峰论坛”上做题为《〈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认为
“《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
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时舆论大哗,国学家、易学家们纷纷出来批评
杨振宁不懂装懂、说外行话,甚至对杨振宁破口大骂。10月23日,在清华大
学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上,杨振宁再次阐明
自己的观点并与与会者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是为什么近代科
学没有在中国萌芽?这个问题在科技史研究中被称为“李约瑟难题”。1953
年爱因斯坦在致斯威泽(J.E.Switzer)的信中,曾经给出过一个答案: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希腊哲学家(在欧几
里得几何学中)发明了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
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人们不必对中国圣贤没能做出这
些进步感到惊讶。这些发现竟然被做出来了才是令人惊讶的。”

言下之意是,古代中国学者不懂得形式逻辑体系和实验验证,因此没能
发展出近代科学并不令人惊讶。杨振宁实际上给出了一个类似的答案,只不
过他把原因进一步归结为《易经》的影响。他认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的原因有五条,其中两条与《易经》的影响有关:中国传统里面只有归纳
法而无推演法(即演绎法)的思维方法;“天人合一”的观念。归纳与推演
都是近代科学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方法,但是贯穿《易经》的精神,都是
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分开,
而《易经》的“天人合一”观念却将天道、地道与人道混为一谈。

许多国学家在批评杨振宁时,甚至连杨振宁的意思都没有搞清楚。例如
著名易学家、山东大学哲学系刘大钧教授批评杨振宁的演讲“有很多常识性
错误”,举例说:“众所周知,周易是最早的一部算卦的书,算卦的方法就
是靠推演,举一反三,怎么能说没有推演呢?另外,周易是一本‘普世之书’。
从这个角度,也是一种广义的‘推演’。”但杨振宁所说的推演法指的是逻
辑推理,根据一些已成立的一般性命题严密地逐步推出较特殊的结论,例
如在欧几里德几何中,由公理,定理,然后到证明等等。这显然和刘大钧说
的周易算卦的推演完全不是一回事,虽然用了相同的名词。

可见,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一样,把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视为
近代科学的源泉之一,并认为中国古代文化缺少这个源泉:“中国传统对
于逻辑不注意,说理次序不注意,要读者自己体会出来最后的结论。”实际
上,中国传统中不仅缺少合乎逻辑的严密推演法,也缺少合乎逻辑的严密归
纳法。杨振宁认为易经的“取象比类”、“观物取象”是归纳法,其实这是
在“天人合一”的神秘主义观念指导下的不合乎逻辑的类比法。例如:“枯
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枯萎的杨树生出新芽,老年男子
娶了年龄可当其女儿的年轻女子为妻,没有不利的。)、“枯杨生华,老
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枯萎的杨树开花,老年女子嫁给年富力强的男
子,没有祸害也不值得称道。)在“枯杨生稊”和“老夫得其女妻”、“枯
杨生华”和“老妇得其士夫”这种天道和人道之间只有模糊的相似性,并不
存在任何合乎逻辑的必然关系,由此归纳出的“无不利”、“无咎无誉”的
结论更是站不住脚的(可以举出无数的反例加以推翻)。这种“推演”无非
是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的反映,或许还有一些生理上的道理,但是与逻辑推
理无关。

中国传统的说理方式不具有逻辑性,是许多中外学者都已指出过的一个
事实,这甚至可以从国学家们对杨振宁所做的胡搅蛮缠的反驳中体现出来。
易经对这种非逻辑说理传统的影响有多大,是否是其源泉,是一个可以
讨论的问题。杨振宁不过是对老学术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为何引起如此大
的风波?

狭隘民族主义与伪科学相结合的思潮在中国虽然不像十几年前那么流行,
但是仍然大有市场。风水、占卜、命理、天人感应、巫术等与易经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的传统迷信在死灰复燃的同时,又往往被披上迷人的科学外衣,
甚至有人声称它们代表着“新科学”,至少也是“潜科学”、“类科学”。
也有人论证易经是超前的科学著作,里面蕴涵着量子力学、相对论、计算机
理论、遗传密码等众多重大科学发现。还有人要以易经指导科学研究,根据
它提出“太极原子模型”,推演出“太阳系有十四颗大行星”,或要用它预
测气象变化。

杨振宁指出易经的思想和方法根本就与科学格格不入,甚至要为近代
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承担罪责,自然也就否定了易经是“科学明珠”、“科
学指南”、“科学预言书”种种无稽之谈。已有许多人做过类似的批评,有
的批评要比杨振宁的演讲更严密、更尖锐、更全面、更有说服力。但是杨振
宁做为人人敬仰的大物理学家登高一呼,其影响非同小可。特别是,杨振宁
向来被视为具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海外华人(许多人
可能还记得,1988年中国各大报纸都在显要位置刊登过杨振宁对电视片《河
殇》的批评。这次又是《甲申文化宣言》的发起人之一),反戈一击,矛头
直指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之一的易经,更要让易学家们恼羞成怒了。
这实际上是自20世纪初以来科学与玄学之争的延续,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也反映出当今中国科学与玄学、科学与伪科学、科学与反科学的争斗的激烈
程度。由于杨振宁的加入,大大增加了科学一方的力量,算得上是他为中国
科学的发展做出的一个大贡献。

杨振宁的成就显然要高于李政道~
转一篇评论:
杨振宁做为在华人当中知名度最高的当代科学家,一般人知道他的名字
是由于他和李政道于1956年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并在第二年迅速被授予诺
贝尔物理学奖,颁奖速度之快在诺贝尔奖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从此这两名
年轻的中国物理学家(当时两人都还是中国国籍)被视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而
家喻户晓。在诺贝尔奖颁奖宴会上汉学家、瑞典王家科学院院士高本汉曾用
一句“唐诗”“何可一日无此君”有点不伦不类地表示了这种敬仰之情(
“何可一日无此君”最早出自《世说新语》,是王徽之评竹子的话)。

物理学界更推崇杨振宁早在1954年与美国研究生米尔斯(已故)共
同提出的“杨-米尔斯理论”。这个理论起初不受重视,在20世纪60年代后
期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成为粒子物理学最基本的理论和方程,被誉为可与
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相媲美的伟大发现(1995年首届美国奖金
最高的科学奖鲍尔奖授予杨振宁时的颁奖词)。为什么杨振宁没有因此再
得诺贝尔奖,据说是物理学界的一件公案(一种说法是同一领域的诺贝尔奖
一般不两次授予同一个人。另一种说法是米尔斯被认为不配得诺贝尔奖,但
又不能只奖杨振宁一人)。此外,杨一巴克斯特方程也被认为是对物理和数
学研究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的成果,这是杨振宁在1967年和巴克斯特在1972年
分别提出来的。

因此杨振宁被一些物理学家评为历来屈指可数的大物理学家之一,也有
人认为他的主要贡献都带着运气的成分。不过没有人会否认他对当代理论物
理学研究的重大影响罕有其匹,虽然这种影响是圈外人所难以感受到的。但
是杨振宁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物理学界。像许多大科学家,他极为关注、热
心参与社会事务,特别是与中国有关的事务。1971年夏天,在中美关系正常
化的前夕,杨振宁即访问中国,成为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美籍科学家。从此
他致力于中美科技、教育交流,并经常对中国时事发表评论。今年年初杨振
宁回国定居后,更是成为新闻焦点人物。他在清华大学为低年级本科生上物
理课,频频在各种场合发表多方面的演讲,参与签署《甲申文化宣言》,都
被广泛报道乃至引起争议。年底传出了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翻译系硕士生订
婚的消息,更是成为中文网上一个热门话题。2004年没有另一位科技人物如
此引人注目,是名副其实的“杨振宁年”。

“苍苍白发对红妆”的佳话(或丑闻)虽然让人津津乐道,却只配做为
饭后谈资,而且风波会很快平息。“炮轰易经”才是杨振宁在2004年所做的
最有意义、最有影响的一件事。2004年9月3日杨振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04
文化高峰论坛”上做题为《〈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认为
“《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
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时舆论大哗,国学家、易学家们纷纷出来批评
杨振宁不懂装懂、说外行话,甚至对杨振宁破口大骂。10月23日,在清华大
学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上,杨振宁再次阐明
自己的观点并与与会者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是为什么近代科
学没有在中国萌芽?这个问题在科技史研究中被称为“李约瑟难题”。1953
年爱因斯坦在致斯威泽(J.E.Switzer)的信中,曾经给出过一个答案: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希腊哲学家(在欧几
里得几何学中)发明了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
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人们不必对中国圣贤没能做出这
些进步感到惊讶。这些发现竟然被做出来了才是令人惊讶的。”

言下之意是,古代中国学者不懂得形式逻辑体系和实验验证,因此没能
发展出近代科学并不令人惊讶。杨振宁实际上给出了一个类似的答案,只不
过他把原因进一步归结为《易经》的影响。他认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的原因有五条,其中两条与《易经》的影响有关:中国传统里面只有归纳
法而无推演法(即演绎法)的思维方法;“天人合一”的观念。归纳与推演
都是近代科学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方法,但是贯穿《易经》的精神,都是
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分开,
而《易经》的“天人合一”观念却将天道、地道与人道混为一谈。

许多国学家在批评杨振宁时,甚至连杨振宁的意思都没有搞清楚。例如
著名易学家、山东大学哲学系刘大钧教授批评杨振宁的演讲“有很多常识性
错误”,举例说:“众所周知,周易是最早的一部算卦的书,算卦的方法就
是靠推演,举一反三,怎么能说没有推演呢?另外,周易是一本‘普世之书’。
从这个角度,也是一种广义的‘推演’。”但杨振宁所说的推演法指的是逻
辑推理,根据一些已成立的一般性命题严密地逐步推出较特殊的结论,例
如在欧几里德几何中,由公理,定理,然后到证明等等。这显然和刘大钧说
的周易算卦的推演完全不是一回事,虽然用了相同的名词。

可见,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一样,把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视为
近代科学的源泉之一,并认为中国古代文化缺少这个源泉:“中国传统对
于逻辑不注意,说理次序不注意,要读者自己体会出来最后的结论。”实际
上,中国传统中不仅缺少合乎逻辑的严密推演法,也缺少合乎逻辑的严密归
纳法。杨振宁认为易经的“取象比类”、“观物取象”是归纳法,其实这是
在“天人合一”的神秘主义观念指导下的不合乎逻辑的类比法。例如:“枯
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枯萎的杨树生出新芽,老年男子
娶了年龄可当其女儿的年轻女子为妻,没有不利的。)、“枯杨生华,老
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枯萎的杨树开花,老年女子嫁给年富力强的男
子,没有祸害也不值得称道。)在“枯杨生稊”和“老夫得其女妻”、“枯
杨生华”和“老妇得其士夫”这种天道和人道之间只有模糊的相似性,并不
存在任何合乎逻辑的必然关系,由此归纳出的“无不利”、“无咎无誉”的
结论更是站不住脚的(可以举出无数的反例加以推翻)。这种“推演”无非
是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的反映,或许还有一些生理上的道理,但是与逻辑推
理无关。

中国传统的说理方式不具有逻辑性,是许多中外学者都已指出过的一个
事实,这甚至可以从国学家们对杨振宁所做的胡搅蛮缠的反驳中体现出来。
易经对这种非逻辑说理传统的影响有多大,是否是其源泉,是一个可以
讨论的问题。杨振宁不过是对老学术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为何引起如此大
的风波?

狭隘民族主义与伪科学相结合的思潮在中国虽然不像十几年前那么流行,
但是仍然大有市场。风水、占卜、命理、天人感应、巫术等与易经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的传统迷信在死灰复燃的同时,又往往被披上迷人的科学外衣,
甚至有人声称它们代表着“新科学”,至少也是“潜科学”、“类科学”。
也有人论证易经是超前的科学著作,里面蕴涵着量子力学、相对论、计算机
理论、遗传密码等众多重大科学发现。还有人要以易经指导科学研究,根据
它提出“太极原子模型”,推演出“太阳系有十四颗大行星”,或要用它预
测气象变化。

杨振宁指出易经的思想和方法根本就与科学格格不入,甚至要为近代
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承担罪责,自然也就否定了易经是“科学明珠”、“科
学指南”、“科学预言书”种种无稽之谈。已有许多人做过类似的批评,有
的批评要比杨振宁的演讲更严密、更尖锐、更全面、更有说服力。但是杨振
宁做为人人敬仰的大物理学家登高一呼,其影响非同小可。特别是,杨振宁
向来被视为具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海外华人(许多人
可能还记得,1988年中国各大报纸都在显要位置刊登过杨振宁对电视片《河
殇》的批评。这次又是《甲申文化宣言》的发起人之一),反戈一击,矛头
直指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之一的易经,更要让易学家们恼羞成怒了。
这实际上是自20世纪初以来科学与玄学之争的延续,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也反映出当今中国科学与玄学、科学与伪科学、科学与反科学的争斗的激烈
程度。由于杨振宁的加入,大大增加了科学一方的力量,算得上是他为中国
科学的发展做出的一个大贡献。
yougiveme 发表于 2009-10-6 19:50
那也要归功于49年前的大陆的培养。
那时候有大陆/台湾的区分吗?
1、诺奖有政治色彩,咱大陆不稀罕得
2、香港、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港台科学家得了,也就等于中国得了,任何试图把大陆和港台分开的言论 都是要不得的

通知各级人员按以上两个引导言论方向。
确实土鳖没有能拿到诺贝尔的成果
但是很快就会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