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姨妈》VS“奶茶”——《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35:57


  大约一千五百年前,弥勒菩萨从天宫而降,来到古印度气候炎热、繁花密树的阎浮提说法大讲堂,为大众开讲自释迦牟尼佛后佛教历史上最重要,也最直指人心的法教。这次说法的核心基石,便是菩萨戒律。

  在这之前,也许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也许是一切智慧传承的必然,原本并没有多少特殊思辨色彩,而是要掌握生命真谛的佛陀之学已经变换了范式,从一种素朴的,却又是僧侣化的精英宗教原始僧团,悄然而成了佛教国家的大众信仰,宗教祭礼、生活习俗和仪式的发达,如影随形,相伴而生。而这些,原本正是佛陀本人作为“十种束缚”之一看待,认为对解脱生命的苦难并无太大补益的东西。

  弥勒菩萨——被释迦牟尼授记为第二佛的智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出现在日益沉迷于仪式和辩议的僧侣和信众当中。他首先就建立了严密周详的体系——《瑜伽师地论》,用无可质疑的高度告诉所有醉心于辩论讲谈的学者们:
  
  搞这个,我比你们强

  然后,他又将这部长达一百卷,由九死一生,西天求法,留学印度十七年的玄奘大师译成中文后近一百万字,名副其实的“大论”中,最适合人们日常习用的方法部分精加结集,再次宣说。面对着试图用仪式和礼俗改变自己生活中的不满足和痛苦的每一个人, 坚定而清晰地指出:

  要方法吗?就在这里,去做!

  这就是菩萨戒

  从娱乐说起
  
  要想了解这部伟大的宣教是如何直指人心,又是怎样贴近生活,从娱乐这个时代的超强音说起,也许会不那么沉重。

  二○○七年,有部不错的电影,叫《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但我更推荐奶茶(刘若英)近十年前的旧片《征婚启事》。

  两部电影都是用平叙的手法向观众呈现了一个“苦”字。从技术上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华人电影经验的丰富积累,前者可能比后者更贴近现时的观影习惯,但就是难以像《征婚启事》那样带给观众更深刻细腻的心灵触动。这是对“苦”的认识水平不同造成的结局。

  “苦”是人类最永恒的主题。释迦牟尼当年说法,首先就要人们实然面对生命之“苦”,还把这事儿提到了第一真理高度1。

  没有人想苦。可是,这东西常常登门,谁也逃不了。那么,苦从何来?古往今来的往圣先贤指出的共同答案居然是:

  苦从心里来!

  苦,用我们更常讲的话叫“痛苦”,说到底,实际上是一种深深的不满足的生命状态。这种不满足有时候也许会和肉体的痛感与知觉结合到一起,但基本上,却是一种精神的体验。只要人们珍爱并保护着的那个“我”,欲求而得不到满足;痛苦,就与时俱来。

  痛苦来了很难受,我们通常都要给痛苦找个原因。这原因可以是天,可以是地,可以是政府、老板、情人、朋友……,唯独不能是自己。就算实在是没地方“迁怒”了,怎么看怎么是自己。那也可以是因为一时糊涂、知识不足、行动失误……,又万万不能是因为自己的“心”出了问题。

  总之,我们痛苦全是因为外在环境,地上有钉子脚才会被扎,来了个坏人所以我上当,政策不够好我就吃了亏……这就是我们的逻辑,也就是《姨妈》的作法。难怪不会有什么心灵触动——生活就这样,看了就一乐,早已经习惯,见怪而不怪,有啥好触动?

  可是,在《征婚》里面,“奶茶”的苦,它不是这回事儿了。当然不是说没有了“外境”的参与。相反,这里的“外境”比《姨妈》更加丰富得可怕。

  奶茶(刘若英)饰演的是个眼科医生杜家珍,与有妇之夫的男友共同生活并怀孕,堕胎之际,男友消失。一百多天,任她如何每晚拨打电话,如何对着一个自动答録机诉说衷肠,对方都音信全无。无奈之下,刘若英(杜家珍)从医院辞职,登报征婚。从此,面试应征者就成了她每天唯一的工作与生活,也就是全部的“ 外境 ”。孰料,这“外境”竟不堪到了极至,其中不乏连召妓的钱都要省的色情狂、皮条客、也有“恋鞋癖”先生、黄色录影带粉丝,更有香烟槟榔不离口的底层民工和高度自闭要靠妈妈代理一切日常生活的重病号……就是没有正常人。难怪有影评说,只要“看到干净的杜家珍/刘若英面对这些可谓奇形怪状的男人,已经开始不忍,开始怜惜的心痛”2。

  按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好像全无悬念,理应是愤怒、无奈、怨天尤人,痛恨台湾社会不公,民风不正。但是,谁要是这样想,那就错了,大错了。这正是《姨妈》的作法,而不是“奶茶”的作风。

  姨妈遭遇的一系列苦难,几乎无不是“由天独降”的灾患。这个“天”被导演似暗实明地指向了残酷的现实社会。而姨妈的内在缺陷与不足则被刻意地忽略,甚至是美化。然后留给观众一个“非予之罪,天亡我也”的现代市井版本。

  回过头来看《征婚》。不会有人在两个小时的观影后批评社会的险恶和命运的不公,因为电影里无处不在揭示着“苦由心生”的真理。甚至连杜医生自己也知道“这些男人都比我坦诚。问题不在他们,在自己!”“我是不是应该承认,这样是找不到对象的。”“我只是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转移痛苦……”

  要看到差距,但是光有这点认识上的差距还远远不行。要不然我们就不会来弘扬菩萨戒,释迦牟尼就不必辛苦地说法,弥勒菩萨也就不用降生古印度,只要多放放刘若英的电影,不就行了?

  问题在于,无论你知道多少真理,还是需要有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才能改变自己的习气。所以我们才要推荐《菩萨戒》。

  大约一千五百年前,弥勒菩萨从天宫而降,来到古印度气候炎热、繁花密树的阎浮提说法大讲堂,为大众开讲自释迦牟尼佛后佛教历史上最重要,也最直指人心的法教。这次说法的核心基石,便是菩萨戒律。

  在这之前,也许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也许是一切智慧传承的必然,原本并没有多少特殊思辨色彩,而是要掌握生命真谛的佛陀之学已经变换了范式,从一种素朴的,却又是僧侣化的精英宗教原始僧团,悄然而成了佛教国家的大众信仰,宗教祭礼、生活习俗和仪式的发达,如影随形,相伴而生。而这些,原本正是佛陀本人作为“十种束缚”之一看待,认为对解脱生命的苦难并无太大补益的东西。

  弥勒菩萨——被释迦牟尼授记为第二佛的智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出现在日益沉迷于仪式和辩议的僧侣和信众当中。他首先就建立了严密周详的体系——《瑜伽师地论》,用无可质疑的高度告诉所有醉心于辩论讲谈的学者们:
  
  搞这个,我比你们强

  然后,他又将这部长达一百卷,由九死一生,西天求法,留学印度十七年的玄奘大师译成中文后近一百万字,名副其实的“大论”中,最适合人们日常习用的方法部分精加结集,再次宣说。面对着试图用仪式和礼俗改变自己生活中的不满足和痛苦的每一个人, 坚定而清晰地指出:

  要方法吗?就在这里,去做!

  这就是菩萨戒

  从娱乐说起
  
  要想了解这部伟大的宣教是如何直指人心,又是怎样贴近生活,从娱乐这个时代的超强音说起,也许会不那么沉重。

  二○○七年,有部不错的电影,叫《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但我更推荐奶茶(刘若英)近十年前的旧片《征婚启事》。

  两部电影都是用平叙的手法向观众呈现了一个“苦”字。从技术上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华人电影经验的丰富积累,前者可能比后者更贴近现时的观影习惯,但就是难以像《征婚启事》那样带给观众更深刻细腻的心灵触动。这是对“苦”的认识水平不同造成的结局。

  “苦”是人类最永恒的主题。释迦牟尼当年说法,首先就要人们实然面对生命之“苦”,还把这事儿提到了第一真理高度1。

  没有人想苦。可是,这东西常常登门,谁也逃不了。那么,苦从何来?古往今来的往圣先贤指出的共同答案居然是:

  苦从心里来!

  苦,用我们更常讲的话叫“痛苦”,说到底,实际上是一种深深的不满足的生命状态。这种不满足有时候也许会和肉体的痛感与知觉结合到一起,但基本上,却是一种精神的体验。只要人们珍爱并保护着的那个“我”,欲求而得不到满足;痛苦,就与时俱来。

  痛苦来了很难受,我们通常都要给痛苦找个原因。这原因可以是天,可以是地,可以是政府、老板、情人、朋友……,唯独不能是自己。就算实在是没地方“迁怒”了,怎么看怎么是自己。那也可以是因为一时糊涂、知识不足、行动失误……,又万万不能是因为自己的“心”出了问题。

  总之,我们痛苦全是因为外在环境,地上有钉子脚才会被扎,来了个坏人所以我上当,政策不够好我就吃了亏……这就是我们的逻辑,也就是《姨妈》的作法。难怪不会有什么心灵触动——生活就这样,看了就一乐,早已经习惯,见怪而不怪,有啥好触动?

  可是,在《征婚》里面,“奶茶”的苦,它不是这回事儿了。当然不是说没有了“外境”的参与。相反,这里的“外境”比《姨妈》更加丰富得可怕。

  奶茶(刘若英)饰演的是个眼科医生杜家珍,与有妇之夫的男友共同生活并怀孕,堕胎之际,男友消失。一百多天,任她如何每晚拨打电话,如何对着一个自动答録机诉说衷肠,对方都音信全无。无奈之下,刘若英(杜家珍)从医院辞职,登报征婚。从此,面试应征者就成了她每天唯一的工作与生活,也就是全部的“ 外境 ”。孰料,这“外境”竟不堪到了极至,其中不乏连召妓的钱都要省的色情狂、皮条客、也有“恋鞋癖”先生、黄色录影带粉丝,更有香烟槟榔不离口的底层民工和高度自闭要靠妈妈代理一切日常生活的重病号……就是没有正常人。难怪有影评说,只要“看到干净的杜家珍/刘若英面对这些可谓奇形怪状的男人,已经开始不忍,开始怜惜的心痛”2。

  按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好像全无悬念,理应是愤怒、无奈、怨天尤人,痛恨台湾社会不公,民风不正。但是,谁要是这样想,那就错了,大错了。这正是《姨妈》的作法,而不是“奶茶”的作风。

  姨妈遭遇的一系列苦难,几乎无不是“由天独降”的灾患。这个“天”被导演似暗实明地指向了残酷的现实社会。而姨妈的内在缺陷与不足则被刻意地忽略,甚至是美化。然后留给观众一个“非予之罪,天亡我也”的现代市井版本。

  回过头来看《征婚》。不会有人在两个小时的观影后批评社会的险恶和命运的不公,因为电影里无处不在揭示着“苦由心生”的真理。甚至连杜医生自己也知道“这些男人都比我坦诚。问题不在他们,在自己!”“我是不是应该承认,这样是找不到对象的。”“我只是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转移痛苦……”

  要看到差距,但是光有这点认识上的差距还远远不行。要不然我们就不会来弘扬菩萨戒,释迦牟尼就不必辛苦地说法,弥勒菩萨也就不用降生古印度,只要多放放刘若英的电影,不就行了?

  问题在于,无论你知道多少真理,还是需要有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才能改变自己的习气。所以我们才要推荐《菩萨戒》。
  
  
  菩萨戒是个简称。说全了,应该是“菩提萨朵戒”。“菩提”,觉悟的心;“萨朵”,勇敢的心;“戒”,行为规律。菩萨戒,意译成今天流行的说法,就是“觉悟勇士们的行动手册”,或者叫“心灵觉悟勇士成功学”。一个心灵觉悟的勇士,不会有办不成的事业,不会有过不去的苦难。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个勇士,而对一情一事,将要如何处之。后面有全文,这里只引一、两段: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可诃责、应可治罚、应可驱摈。怀染污心而不诃责;或虽诃责而不治罚如法教诫;或虽治罚如法教诫而不驱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而不诃责乃至驱摈,非染违犯。

  无违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疗治、不可与语、喜出粗言、多生嫌恨,故应弃舍;若观待时;若观因此斗讼诤竞;若观因此令僧喧杂、令僧破坏,知彼有情不怀谄曲,成就增上猛利惭愧,疾疾还净,而不诃责乃至驱摈。皆无违犯。

  先解释几处习惯用语: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菩萨已经说过。是觉悟勇士,“戒律仪”是“戒”的全称,就是行为规律。通句意思是,“一个合乎觉悟勇士的行为规律的人”。这十一个字在《菩萨戒》里通篇都是,用在每一条戒文的开头,后面接着的总是这个人遇到了什么情况,他如何处理,就会有如何如何的判断和结果。

  “有情”是人。“见诸有情”就是看见个人。古人当时就这么说话,习惯了,就行了。

  “染违犯”、“非染违犯”、“无违犯”,通常我们会认为不是犯戒就是没犯,是二分法,在这儿却是三分法。“无违犯”最好,“非染违犯”不严重,“染违犯”最重。大体的原则:行为过失,但不至于伤害到自己的内心,不构成对“觉悟”和“勇敢”的破坏,就是“非染”;要是伤害了内心,使这位觉悟勇士的神圣品格受到了损伤,叫“染”。

  “令僧喧杂、令僧破坏”,这句话里的“僧”不是个人是团体。佛经里的僧基本上都不是指个人而是团体。个人无法“喧杂”,好像也不好说“破坏”。

  再回过头来看,是不是不难懂了?不就是说,“看见有人不对,该骂不骂、该罚不罚,该赶他走不赶他走”这么个事吗?恐怕谁都碰上过。但是注意,这里面还有个一二三。也就是说,老大、老二、老三都看见了坏小子干坏事,都没骂、没罚、没赶他走。老三完美无损于觉悟勇士的光辉行迹和神圣品格,老二的行为却要受到指责;老大不光行为有问题,连内心都被染污了。

  这是怎么区分的?

  原来,老三可能是估计那个干坏事的坏小子其实不坏,只是一时失查,过几天就会改过来,“疾疾还净”,所以才没去诃责他、治罚他、驱摈他。老二是懒了。老大或是内心怯弱(伤害了勇敢),或是动了私念(伤害了觉悟),没去按照“觉悟勇士的成功学规律”行动。

  我们还可以想象,老四认为这坏小子根本没法儿和他好好讲话,也不是自己改变得了,老五认为现在管他时机不对,老六觉得要去管他会不利于团体(僧),也都没有管,也都没有错。老七、老八分别因为懈怠和放逸而不去管,和老二的情形差不多。

  同样一种行为,结果完全不同,重点在于要明确、清晰地看到在行为后面的“心”。

  再来一段: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他实妙说不赞善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显扬等,非染违犯。

  无违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将护彼意;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知由此显扬等缘,起彼杂染,憍举无义,为遮此过;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为待他言论究竟,不显扬等;皆无违犯。

  还是同一个模式,老大、老二和老三……都发现了有个好小子,有道德、有美誉,都没吭声。按照“三分法”,结论也不同。这里的“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意思是别处讲了,只要真心为对方进步考虑,怎么着都行。指得是行为当时的起心动念,第二念再拿来给自己当台阶儿下就不算。

  《菩萨戒》里这些条文挺细。可再细也细不过现时的丰富人生。比方说,吃完饭打包不打包,过街天桥乞丐给钱不给钱,就都不可能一一照顾到。不过我们按照思路自己考虑,也能做出个判断。出于抠门吝啬打包,打一百次培养一百次抠门吝啬,能有什么好?随大溜儿,大伙儿打我也打,也就那么回事。为了节约物力,打一百次培养一百次节俭心态也就比较好。……叫花子是假的,给钱的善心不假就行;叫花子是真的,给一次钱就让自己的自大骄人恶习冒出来一次也不是好兆头……

  总之,苦从心里来,解决方案也只能是心里下功夫;苦在生活中,解决方案也就在生活中。事实如此,菩萨戒如事实。
  
  在我们这个难忍能忍的娑婆世间,流行着声闻乘、菩萨乘和金刚乘(俗称小乘、大乘和密乘)三乘佛法。这是释迦牟尼佛陀的伟大殊胜,也就是说,并非所有佛教流行的世界,也都存在着如上的三乘教法。龙树菩萨在解释《般若经》时说,“有佛为一乘说法,纯以菩萨为僧;有佛声闻、菩萨杂以为僧,如阿弥陀佛国,菩萨僧多,声闻僧少”3。更有众多的密续经典指出,并非所有佛陀出世的时代,都会有以三昧耶戒为基础的瑜伽密修僧团,甚至在整个贤劫一千个佛陀出世的过程中,也只有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其它一、二位佛陀的时代里才有金刚乘教法的流通。

  有佛出世,未必会有声闻乘教法,亦未必会有金刚乘教法。那么,可得出的唯一结论便是,佛陀只要出现于世,必定要说菩萨大乘。这当然是因为菩萨乘是一切诸佛的主干线道路;解决众生的痛苦问题,“度一切苦厄”是一切诸佛的弘大悲愿。古印度大德月称菩萨在《入中论》里讲得好,“声闻的成就者是从佛而出生的,而一切诸佛则又从菩萨中诞生”。菩萨乘教法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而菩萨戒便是一切菩萨乘教法的行为指导手册,具有至为殊胜的实践意义。依之可行,行之有效,效在解除痛苦,取得成功,生命欢乐。
  
  取得成功,从心开始
  
  不光是痛苦来自内心,快乐来自内心,要想让生命取得成功,也依然要从“心”开始。事实上,任何领域内取得成功的过程,都是对内心善加运用的过程。释迦牟尼的教法,弥勒菩萨的重申,都是要我们开发内心,使生命绚烂、光彩,最终赢得丰硕的果实。取得生命的成功,与佛教的真实传统,毫不相违。

  我们现在知道,印度佛教,尤其是根本佛教时期的佛教4,是以进步而活跃的入世精神著称于世的。佛陀和他的继承人,高度重视在任何一种社会中都堪称最活跃阶层的商人群体,并与之建立了极为密切的联盟关系。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一个有记载的宗教,与商人们达成了象佛教这样亲密的关联。佛教甚至被称为“商人宗教”。乃至于有学者指出,在戒律中,佛教徒真正的正当职业,指的就是商业5。

  像印度商人与佛教这样的关系,在世界宗教史上絶无仅有的现象,正好说明了佛陀伟大的觉悟智慧和入世的非凡勇识,祂要让佛法在世人活生生的生命、生活中发挥最大作用。这样一种光辉灿烂的传统,在今天华人社会中褪色成为所谓“看破红尘”、“清心寡欲”的无所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菩萨戒的弘扬。只有在心地上,娴熟地让菩萨戒律任运起来,才能够在积极入世的同时,不至于迷失了自己。否则,或是束手束脚不能奋勇行动,或是盲行于世,看似追求成功,实则不停地为自己制造痛苦;二者必居其一。
  
  这部面向生命痛苦的整体解决方案、觉悟勇士的行为指导手册,历史上在佛教内部产生过巨大的作用,具有着殊胜的地位。那么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廿一世纪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祂又将如何?

  廿一世纪是娱乐化的时代,不要说电影、电视、歌厅、舞厅和网络论坛,就光拿最“正统”的媒体报纸来看,一张《参考消息》的头版上可能密集了俄罗斯的异议分子,乌干达的大饥荒,伊拉克的美军暴行、秘鲁降下的罕见磒石雨和湖南省一位高层干部落马下台、某政治局常委在上海接见外宾并讲话……这些独立发生的事件被任意地挑选并摆在了一起,每一事件中的行动者也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和在干甚么。只有“全知”的读者像上帝一样,在同一时间看着这些分布在五大洲、四大洋的人,对其行为做出自己的评价,并且在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后和某位与他看了同一报导的朋友交换意见。

  这还不是娱乐又是什么?估计不会有多少《参考消息》的读者恰好认识某位乌干达的难民吧?传统的以报道家门口新闻为主的媒体早已消失——就连纸媒体报纸都快成了文物——我们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络的兴起以一种大概是从所未有的速度向着娱乐化的全球化进发。

  追求娱乐的动力显而易见是放松。但我们真能放松得了吗?

  这个世界、这个地球,存在着许许多多对立的东西,当现代科技的通讯与交通手段让这些对立都彰显出来的时候,它的前途又会是如何?如果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目的真如物质主义者们宣称那样只是因为石油,怎么不见东海岸美国人去抢西海岸的海底资源区?所谓美国东西海岸是统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区所以不会战争的论调也早因现时发生的不少国家内战和美国历史上曾经的大战争而被学界否定。看来,国族间伦理道德和习俗的矛盾,才是战争的根源。而这句轻描淡写的言语放在一场核爆就足以使人类灭絶的时代里又意味着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个暂时的结论说:如果没有世界性新伦理的形成,人类社会必将难以持存?

  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一些伟大的传统宗教基业长青地做出了回应:一九九七年罗马教庭和世界路德宗联盟首次发表《共同宣言》,宣告了以往对立时代的终结;而“伊斯兰教会议组织”的四十个成员国发表的《开罗宣言》也表示了对世界性新伦理的热情关注;包括在纽约生活的一百七十万犹太人在内的五百七十万美国籍犹太人(这比以色列的犹太人口总数还多)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甚么“海外犹太人”,而且共同指出说没有第二个民族能像犹太民族一样,为将来人类共同伦理提供“十诫”那么丰富和个性鲜明的实质性财富,认为犹太教本应将其所有丰富的宗教和伦理遗产带入世界新纪元;日本文化省6则指出全世界都处于过渡阶段,未来的普世性道德中,必需的同情、平和、温润、喜乐、智慧和精神能量诸要素正是日本从儒家文明与佛陀那里结合成功的文化遗产7……看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古语越来越多地得到了认同,“大家好才是真得好”已经和“独乐乐孰若与众乐乐”结了轨。但是,到底怎么才算“与众乐乐”,如何才能做到“大家好”,则仍会是将来人类共同伦理的核心篇章。

  我们认为,只有以考虑到全体8的觉悟之心去勇敢践行的娱乐才是真正的娱乐,才算是大家娱乐,与众娱乐。在这方面,也许佛陀的觉悟、弥勒的宣说——菩萨戒,能够成为未来人类新伦理中最灵活又最稳定的心灵基石。真能如此,则人类幸甚,世界幸甚,吾辈也幸甚的美好愿景也就将实现不远。
  
  感谢
  
  如果没有弥勒菩萨那一次的伟大宣传,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也许会很难看到二千五百年前划时代的指路人乔达摩•释迦牟尼先行的足迹了。这位世间艺术造像最多的“觉醒者”、“觉悟者”,带给每一个面对祂的人以沉静、自信、优越与平和。他的拯救之道被弥勒菩萨用清晰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无论谁/谁们去实践,都会得到内在心灵的安乐和神圣事业的成功。

  让我们:

  感谢佛陀

  感谢弥勒



  注释
  
  1佛说有且至有四个“圣谛”,排在首位的就是“苦谛”。
  
  2本文引用的影评文字,都来自豆瓣网www.douban.com。
  
  3《大智度论•卷三十四》。
  
  4所谓根本佛教时期的提法,来自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教务长丹迥•冉那班杂活佛。活佛指出,从释迦佛弘法到教派分裂为止的这段时期,必须从传统的“小乘说”中区分出来,作为根本佛教的阶段来看待。此后才是所谓三乘教法。三乘教法,只是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根本佛教的不同理解、解释和反应。这一光辉思想,对我们了解佛教和学习佛法,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
  
  5佛教与商人的关系这个有趣的话题,季羡林先生有长文专论,证据确凿,叙述清晰。可以参阅《佛教与商人》,《季羡林文集》第七卷P107-P215。
  
  6相当于中国文化部。
  
  7本段讨论的数据多有得益于汉斯•昆(Hans Küng):《世界宗教》(Die Weltreligionen auf dem Weg)和本尼迪克特•安得森(Benedict Anderson):《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
  
  8古译叫“大全”,是薄伽梵佛陀名号的六义之一。




以上全文转自:
http://www.douban.com/review/160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