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减持美国国债引“热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55:20
日前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7635亿美元,低于3月底的7679亿美元,减持了约44亿美元美国国债。这是中国一年多来首次减持美国国债。此举引起国内外经济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这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还是短暂的行为?中国的外储多元化目前进展怎么样?未来外储走向将如何?……


●中国减持美国国债惹争议

(一)中国首次减持美国国债
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7635亿美元,低于3月底的7679亿美元,这意味着4月份中国减持了约44亿美元美国国债。这是中国一年多来首次减持美国国债。
中国此举引起国内外经济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因为中国从1994年以来,外汇日积月累地增长,而且长年来也一直是美国国债的忠实增持者。这一次,在美元汇率下跌之时,突然主动、有意(不是经常项目、贸易等偶发事件所致)减持美国国债,自然引起各国人士的广泛关注。人们非常担心,中国这种主动减持美国国债行为会是一种长期减持的转折信号,并担心美国国债及美元汇率从此一蹶不振。其实,别的国家也在减持,日本减持了8亿美国国债(还有6859亿美国国债);俄罗斯减持14亿美元;加勒比海沿岸各国减持了89亿美元;石油出口国减持了25亿美元国债。

(二)减持美国国债影响几何
此次减持美国国债无论是有意之举,还是无意行为,此举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一,中国增持或减持美国国债,完全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正常的商业行为,是正大光明,理直气壮的。我们什么时候承诺过只买不卖啊?
第二,这可能是一次政府警告行为,中国通过这一行为严正警告美国奥巴马政府:一定要千方百计稳定美元币值,稳定美元汇率,不要滥印滥发货币,也不要多发滥发美国国债。否则,中国完全可能改变长期战略,变增持为减持,这对美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会造成重大冲击。特别是作为第一持有国的“老大”地位可能引发世界各国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种局面如发生,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就是巨大的。
第三,中国人民非常怀疑美国总统及财长盖特纳一再关于美元不会贬值,美国国债是可信赖的“承诺”。这里有数据证明,美国近年来国债越发越多,人们担心美国政府实际上在向美元与美国国债注水。
从2006年9月30日到2007年9月30日,美国只增发了5000亿美元国债,即国债余额从8.5万亿美元上升到9万亿美元;从2007年9月30日到2008年9月30日,美国增发了一万亿美元国债,余额上升到10.02万亿美元;但从2008年9月30日到2009年5月,美国在短短几个月中,增发了1.35万亿美元国债,余额达到11.37万亿美元。据悉,美国财政部有计划于今年发行2.56万亿美元国债,明年再发1.14万亿美元国债。2年中,将使其国债余额达到13.72万亿美元,如消息确实,则美国的国债余额与其GDP14.26万亿美元的比例将达到(假定美国经济这两年0增长的话)96%;现实生活中,这个比例已高达79.7%,大大高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欧元区各国发债率不能高于GDP60%的安全警戒线。更大大高于中国这一比例(16.3%)。也就是说,美国应该约束财政部不要再狂发、滥发国债了。

(三)后市减持与否难以确定
对于后期中国是否仍会减持,专家认为,这比较难以判断,第一,中国减持美国国债量太小,在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中,区区44亿美元只是沧海一粟。因为减持的数量很小,所以目前还不能判断它是否成为一种趋势,但可以肯定的是,减持行为体现了政府或机构对持有美国国债的谨慎心理。第二,中国此前一直在增持美国国债,如2008年10月增持659亿美元;11月增持291亿美元;12月增持142亿美元;2009年1月增持122亿美元2月增持46亿美元;3月还增持了237亿美元。而2009年4月这次减持究竟是对长期增持美国国债的政策作战略性调整;还是另有他意,还要看几个月,比如2009年5-6月。
由于市场上普遍观点认为中国不会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所以中国的减持对市场上美国国债的影响甚微,中国这个举措也许警告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外储之殇,被美元绑架了

(一)中国“坐稳”最大债主
近一年来,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步伐从未停歇。据美国财政部去年底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2008年9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5850亿美元。而日本当月的持有量从8月的5860亿美元减少到5732亿美元。自此,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
之后的半年,增持仍在延续。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今年3月份再次增持237亿美元美国国债,总持有额达到7679亿美元。延续了自去年9月份以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数居全球首位的地位。
这也就意味着,近半年中国新增持美国国债1829亿美元。除了中国大陆,3月份多个国家和地区也都对美国国债进行了增持。日本仍是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者,其持有额为6867亿美元。俄罗斯和英国则超过了巴西,成为美国第三和第四大债主。

(二)美元贬值致中外储受损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开始向市场投入大量的美元。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在今后6个月内购进最多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同时进一步购入7500亿美元抵押贷款相关证券和1000亿美元房贷公司债券。这项高达1.15万亿美元的“输血”给中国外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根据量、价之间的反比关系,美联储大额收国债将导致美国国债的价格上升,但其收益率也会随之降低,此举将直接影响到作为美国目前最大债权国的中国的外汇资产收益。此外,美联储购买1.15万亿美元债券意味着要印钞1.15万亿美元,从而使美元价值走贬。对于中国来说,去年底已高达1.9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结构以美元为主,美元的大幅贬值,将令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下降,外汇储备无形中就会蒸发一部分。因此,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买美国债券救市的行为,可能导致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本金和收益率双双下降,外储缩水的风险大增。

(三)我国外储受到“挟持”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从期限结构来看,在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中,长期债券为5767亿美元,短期债券为1912亿美元。短债占比为24.9%。长期国债是指偿还期限在10年或10年以上的国债,可以使政府在更长时期内支配财力,但持有者的收益将受到币值和物价的影响。
毫无疑问,由美国导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处于历史低端,并且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国债,其发行利率在美联储降息作用下一直走低。现在中国处于一种极其难受的状况,卖不行,买不行,不买不卖也不行。
如果卖出美国国债,结果是没有人接盘,国债就会跌。国债跌,受损失最大的是美国和中国。但是美国有挽救措施——美国可以印钞票来买国债,中国也可以印钞票,但是中国印的人民币,国际上不认可。所以,中国“卖”国债,对中美双方都不利。
如果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在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继续购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另外一种情况是不买也不卖,保持现状。中国不卖不买并不能阻止欧洲和日本卖出国债,如果欧洲和日本卖出国债,没有人接盘,跟第一种假设——卖出国债是同一种结果。
因而,从经济上讲,我们被挟持了。



●中外储逃离美元“陷阱”

(一)外储增持美元无奈之举
在这种被挟持状态下,中国外储增加美元实属无奈之举。
首先是因为我们手中持有大量的以美元计价的外汇资产,而且这其中有一部分是不允许兑换成人民币的,因为要防通货膨胀。
其次,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下,外汇储备肯定还是要找一个投资渠道的,而相比欧元、日元等等,美国国债还是相对比较安全和比较有价值的资产。这也是为什么在次贷危机爆发后还有中资银行增持美国公司债券的原因。
再次,现在中美利益已经被捆在一起了,增持美国国债等于在托美国。因为美国垮了,中国也就完了;中国垮了,美国也完了。现在是"两个蚂蚱"被捆到一起了,说得好听点叫同舟共济。

(二)中国已对巨额外储动刀
尽管大多数专家认同增持美国国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这并非意味着国家将坐视外汇储备资产缩水,中国已低调对巨额外储动刀。
调整美国国债投资结构减持长期债
2008年11月我国减少长期国债净头寸90亿美元、增加短期国债净头寸382亿美元。而此后,针对美国国债投资的“减长买短”为主要特征的外储结构优化一直没有停止。
频签“贷款换石油”协议合理使用外储
今年2月,中国与俄罗斯签署“贷款换石油”协议,迈开能源储备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在随后3个月内,分别与巴西、哈萨克斯坦、安哥拉及委内瑞拉签约,协议共涉450亿美元。这就是学者一直呼吁的外汇储备“资源化”的真实案例。
力挺企业走出去放宽外储使用限制
藏汇“于民”、“于企”一直是专家对于巨额外储合理运用的重要建议之一。5月18日,外管局起草了《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放宽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范围,同时简化了相关审核程序,旨在实现外汇投资便利化。
探索货币互换减少对美元依赖程度
2009年以来,中国先后同阿根廷、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签订了总额达65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
改善外储结构黄金储备已达全球第五
中国黄金储备自2003年以来增加近四分之三,目前已达到1054吨。在各国公布的黄金储备中,只有六个国家超过1000吨,中国排名第五。
未雨绸缪高层呼吁改新国际储备货币
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做出改变。4月2日伦敦G20金融峰会召开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要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超主权储备货币,在国际社会一石激起千层浪。
“支付”、“回流”双管齐下谋求人民币国际化
与媒体界对“人民币国际化”过于热烈喧嚣的炒作不同,决策层更倾向于脚踏实地稳步向前推进,让人民币的“支付机制”和“回流机制”齐头并进,争取在美元贬值时代到来之前,让人民币能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真正赢得一席之地。

(三)外储新方向购IMF债券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将在其执行董事会上讨论发行债券的融资方案。而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也表示,愿意在安全、收益合理的范围内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的IMF债券。
就购买国而言,IMF债券的吸引力体现在:一是IMF在贷款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记录历来不错,作为债券发行中介,相比其他国际和地区多边组织更令人放心;二是IMF债券虽主要是短期性质,其收益性一开始可能低于美国国债,但在安全性和流动性方面并不低;同时其利率参照SDR利率(特别提款权利率,大致是根据美、德、日、英、法5国金融市场短期利率加权平均计算而得),待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后,收益也将随之上升。总体来看,不失为一个可部分替代美国国债的投资对象。
对于中国而言,购买IMF债券本身的吸引力外,恐怕更看重其对于外汇储备资产安全的意义。对冲风险、寻找美元资产之外的替代选项,一直是困扰中国外汇管理当局的头等大事。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这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一些显着成效。然而,世界上并没有一种投资方式是可以一劳永逸或无限复制的。当全球经济出现些许复苏征兆时,国际油价、铁矿石价格便出现快速反弹;同时,中铝收购力拓股份的雄心也终因政治阻力和经济环境改变化为泡影;而2008年美元汇率波动所导致的众多央企套期保值浮亏事件,更警示我们,对美元资产和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储备的投资切忌过于盲目冲动,要学会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但这无疑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此次中国宣布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的IMF债券,既表明对这一新生事物兴趣浓厚,又显示出足够的谨慎态度,即希望各种储备资产保持一个最优比例。未来除IMF债券外,中国还应继续扩充外汇储备库的品种。例如,可推动东亚各国扩大亚洲债券的发行规模;除了常规的政府债券外,还可以考虑在主要资本市场上购买蓝筹股,或购买通胀保值债券(TIPS)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全球通胀或滞涨。日前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7635亿美元,低于3月底的7679亿美元,减持了约44亿美元美国国债。这是中国一年多来首次减持美国国债。此举引起国内外经济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这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还是短暂的行为?中国的外储多元化目前进展怎么样?未来外储走向将如何?……


●中国减持美国国债惹争议

(一)中国首次减持美国国债
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7635亿美元,低于3月底的7679亿美元,这意味着4月份中国减持了约44亿美元美国国债。这是中国一年多来首次减持美国国债。
中国此举引起国内外经济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因为中国从1994年以来,外汇日积月累地增长,而且长年来也一直是美国国债的忠实增持者。这一次,在美元汇率下跌之时,突然主动、有意(不是经常项目、贸易等偶发事件所致)减持美国国债,自然引起各国人士的广泛关注。人们非常担心,中国这种主动减持美国国债行为会是一种长期减持的转折信号,并担心美国国债及美元汇率从此一蹶不振。其实,别的国家也在减持,日本减持了8亿美国国债(还有6859亿美国国债);俄罗斯减持14亿美元;加勒比海沿岸各国减持了89亿美元;石油出口国减持了25亿美元国债。

(二)减持美国国债影响几何
此次减持美国国债无论是有意之举,还是无意行为,此举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一,中国增持或减持美国国债,完全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正常的商业行为,是正大光明,理直气壮的。我们什么时候承诺过只买不卖啊?
第二,这可能是一次政府警告行为,中国通过这一行为严正警告美国奥巴马政府:一定要千方百计稳定美元币值,稳定美元汇率,不要滥印滥发货币,也不要多发滥发美国国债。否则,中国完全可能改变长期战略,变增持为减持,这对美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会造成重大冲击。特别是作为第一持有国的“老大”地位可能引发世界各国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种局面如发生,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就是巨大的。
第三,中国人民非常怀疑美国总统及财长盖特纳一再关于美元不会贬值,美国国债是可信赖的“承诺”。这里有数据证明,美国近年来国债越发越多,人们担心美国政府实际上在向美元与美国国债注水。
从2006年9月30日到2007年9月30日,美国只增发了5000亿美元国债,即国债余额从8.5万亿美元上升到9万亿美元;从2007年9月30日到2008年9月30日,美国增发了一万亿美元国债,余额上升到10.02万亿美元;但从2008年9月30日到2009年5月,美国在短短几个月中,增发了1.35万亿美元国债,余额达到11.37万亿美元。据悉,美国财政部有计划于今年发行2.56万亿美元国债,明年再发1.14万亿美元国债。2年中,将使其国债余额达到13.72万亿美元,如消息确实,则美国的国债余额与其GDP14.26万亿美元的比例将达到(假定美国经济这两年0增长的话)96%;现实生活中,这个比例已高达79.7%,大大高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欧元区各国发债率不能高于GDP60%的安全警戒线。更大大高于中国这一比例(16.3%)。也就是说,美国应该约束财政部不要再狂发、滥发国债了。

(三)后市减持与否难以确定
对于后期中国是否仍会减持,专家认为,这比较难以判断,第一,中国减持美国国债量太小,在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中,区区44亿美元只是沧海一粟。因为减持的数量很小,所以目前还不能判断它是否成为一种趋势,但可以肯定的是,减持行为体现了政府或机构对持有美国国债的谨慎心理。第二,中国此前一直在增持美国国债,如2008年10月增持659亿美元;11月增持291亿美元;12月增持142亿美元;2009年1月增持122亿美元2月增持46亿美元;3月还增持了237亿美元。而2009年4月这次减持究竟是对长期增持美国国债的政策作战略性调整;还是另有他意,还要看几个月,比如2009年5-6月。
由于市场上普遍观点认为中国不会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所以中国的减持对市场上美国国债的影响甚微,中国这个举措也许警告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外储之殇,被美元绑架了

(一)中国“坐稳”最大债主
近一年来,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步伐从未停歇。据美国财政部去年底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2008年9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5850亿美元。而日本当月的持有量从8月的5860亿美元减少到5732亿美元。自此,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
之后的半年,增持仍在延续。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今年3月份再次增持237亿美元美国国债,总持有额达到7679亿美元。延续了自去年9月份以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数居全球首位的地位。
这也就意味着,近半年中国新增持美国国债1829亿美元。除了中国大陆,3月份多个国家和地区也都对美国国债进行了增持。日本仍是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者,其持有额为6867亿美元。俄罗斯和英国则超过了巴西,成为美国第三和第四大债主。

(二)美元贬值致中外储受损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开始向市场投入大量的美元。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在今后6个月内购进最多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同时进一步购入7500亿美元抵押贷款相关证券和1000亿美元房贷公司债券。这项高达1.15万亿美元的“输血”给中国外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根据量、价之间的反比关系,美联储大额收国债将导致美国国债的价格上升,但其收益率也会随之降低,此举将直接影响到作为美国目前最大债权国的中国的外汇资产收益。此外,美联储购买1.15万亿美元债券意味着要印钞1.15万亿美元,从而使美元价值走贬。对于中国来说,去年底已高达1.9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结构以美元为主,美元的大幅贬值,将令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下降,外汇储备无形中就会蒸发一部分。因此,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买美国债券救市的行为,可能导致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本金和收益率双双下降,外储缩水的风险大增。

(三)我国外储受到“挟持”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从期限结构来看,在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中,长期债券为5767亿美元,短期债券为1912亿美元。短债占比为24.9%。长期国债是指偿还期限在10年或10年以上的国债,可以使政府在更长时期内支配财力,但持有者的收益将受到币值和物价的影响。
毫无疑问,由美国导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处于历史低端,并且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国债,其发行利率在美联储降息作用下一直走低。现在中国处于一种极其难受的状况,卖不行,买不行,不买不卖也不行。
如果卖出美国国债,结果是没有人接盘,国债就会跌。国债跌,受损失最大的是美国和中国。但是美国有挽救措施——美国可以印钞票来买国债,中国也可以印钞票,但是中国印的人民币,国际上不认可。所以,中国“卖”国债,对中美双方都不利。
如果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在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继续购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另外一种情况是不买也不卖,保持现状。中国不卖不买并不能阻止欧洲和日本卖出国债,如果欧洲和日本卖出国债,没有人接盘,跟第一种假设——卖出国债是同一种结果。
因而,从经济上讲,我们被挟持了。



●中外储逃离美元“陷阱”

(一)外储增持美元无奈之举
在这种被挟持状态下,中国外储增加美元实属无奈之举。
首先是因为我们手中持有大量的以美元计价的外汇资产,而且这其中有一部分是不允许兑换成人民币的,因为要防通货膨胀。
其次,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下,外汇储备肯定还是要找一个投资渠道的,而相比欧元、日元等等,美国国债还是相对比较安全和比较有价值的资产。这也是为什么在次贷危机爆发后还有中资银行增持美国公司债券的原因。
再次,现在中美利益已经被捆在一起了,增持美国国债等于在托美国。因为美国垮了,中国也就完了;中国垮了,美国也完了。现在是"两个蚂蚱"被捆到一起了,说得好听点叫同舟共济。

(二)中国已对巨额外储动刀
尽管大多数专家认同增持美国国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这并非意味着国家将坐视外汇储备资产缩水,中国已低调对巨额外储动刀。
调整美国国债投资结构减持长期债
2008年11月我国减少长期国债净头寸90亿美元、增加短期国债净头寸382亿美元。而此后,针对美国国债投资的“减长买短”为主要特征的外储结构优化一直没有停止。
频签“贷款换石油”协议合理使用外储
今年2月,中国与俄罗斯签署“贷款换石油”协议,迈开能源储备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在随后3个月内,分别与巴西、哈萨克斯坦、安哥拉及委内瑞拉签约,协议共涉450亿美元。这就是学者一直呼吁的外汇储备“资源化”的真实案例。
力挺企业走出去放宽外储使用限制
藏汇“于民”、“于企”一直是专家对于巨额外储合理运用的重要建议之一。5月18日,外管局起草了《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放宽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范围,同时简化了相关审核程序,旨在实现外汇投资便利化。
探索货币互换减少对美元依赖程度
2009年以来,中国先后同阿根廷、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签订了总额达65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
改善外储结构黄金储备已达全球第五
中国黄金储备自2003年以来增加近四分之三,目前已达到1054吨。在各国公布的黄金储备中,只有六个国家超过1000吨,中国排名第五。
未雨绸缪高层呼吁改新国际储备货币
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做出改变。4月2日伦敦G20金融峰会召开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要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超主权储备货币,在国际社会一石激起千层浪。
“支付”、“回流”双管齐下谋求人民币国际化
与媒体界对“人民币国际化”过于热烈喧嚣的炒作不同,决策层更倾向于脚踏实地稳步向前推进,让人民币的“支付机制”和“回流机制”齐头并进,争取在美元贬值时代到来之前,让人民币能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真正赢得一席之地。

(三)外储新方向购IMF债券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将在其执行董事会上讨论发行债券的融资方案。而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也表示,愿意在安全、收益合理的范围内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的IMF债券。
就购买国而言,IMF债券的吸引力体现在:一是IMF在贷款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记录历来不错,作为债券发行中介,相比其他国际和地区多边组织更令人放心;二是IMF债券虽主要是短期性质,其收益性一开始可能低于美国国债,但在安全性和流动性方面并不低;同时其利率参照SDR利率(特别提款权利率,大致是根据美、德、日、英、法5国金融市场短期利率加权平均计算而得),待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后,收益也将随之上升。总体来看,不失为一个可部分替代美国国债的投资对象。
对于中国而言,购买IMF债券本身的吸引力外,恐怕更看重其对于外汇储备资产安全的意义。对冲风险、寻找美元资产之外的替代选项,一直是困扰中国外汇管理当局的头等大事。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这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一些显着成效。然而,世界上并没有一种投资方式是可以一劳永逸或无限复制的。当全球经济出现些许复苏征兆时,国际油价、铁矿石价格便出现快速反弹;同时,中铝收购力拓股份的雄心也终因政治阻力和经济环境改变化为泡影;而2008年美元汇率波动所导致的众多央企套期保值浮亏事件,更警示我们,对美元资产和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储备的投资切忌过于盲目冲动,要学会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但这无疑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此次中国宣布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的IMF债券,既表明对这一新生事物兴趣浓厚,又显示出足够的谨慎态度,即希望各种储备资产保持一个最优比例。未来除IMF债券外,中国还应继续扩充外汇储备库的品种。例如,可推动东亚各国扩大亚洲债券的发行规模;除了常规的政府债券外,还可以考虑在主要资本市场上购买蓝筹股,或购买通胀保值债券(TIPS)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全球通胀或滞涨。
自家的钱在别人手里总是会有很多麻烦的~~~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