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须眉的装备尖兵——记空军北京局驻613所军代室军代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1:56:59
  主人公小传:喻蓉,湖南长沙人,1973年生,1996年从东南大学特招入伍,现任空军北京局驻613所军代表室军事代表,研究生学历,少校军衔;1998年、1999年、2004年、2007年、2008年5次受到空军北京局嘉奖,2005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06年被空装评为空军武器装备重点型号先进个人,2008年被空军北京局评为审价工作先进个人。 十年蓄势,奠定知识的“腕力”

  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连接着国家的安全利益,只有担负得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才能让党和人民放心,这是喻蓉工作后对自己的第一个要求。

  13年前的一天,喻蓉第一次走进火控研究室,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盯着她。半响,他们闷出了一句:“怎么来了一个小丫头当军代表?”年仅22岁的喻蓉顿时脸红了。她清楚,在这些担负几乎所有国产新型作战飞机火控系统的科技精英面前,仅有本科文凭的她,无疑是刚出道的“小丫头”。她更清楚,只有具备了和科技精英平等“对话”的能力,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为了尽快缩短“知识差”,喻蓉抓住一切机会充实自己。在业务工作会上,她边听边记边思考,对琢磨不透的问题就四处求教。半年时间不到,喻蓉的记录本就换了10多本,积累了近30万字的笔记。喻蓉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研究所的专家,一位副总师主动给她当导师,为她进行技术辅导。很快喻蓉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为了扩大视野,她主动涉猎质量管理、标准化、法规等各方面知识。在某型号鉴定资料预审会上,喻蓉依靠自己深厚的知识功底,对鉴定资料的内容、格式、标准等方面提出了400多项问题,并根据国军标和其他法规给出标准的编写要求,将绝大部分文档退回重写。这在研究所里引起了极大的震撼。该型号总师后来对代表室领导说:“没想到我们的工作有这么多不足,没想到喻蓉的业务能力如此全面,没想到我们设计人员在技术上还比不过军代表。”

  就这样,有了知识的“腕力”,喻蓉奠定了与新装备、与专家平等“对话”的座基;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喻蓉终于将自己锤炼成了一块坚硬无比的精钢。 (下转第八版)(上接第一版)追求卓越,严把“第一道关口”

  使命高于天,责任重如山;不负重托保打赢,不辱使命铸忠诚。这是喻蓉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为了打造空军全天候作战武器,国产昼夜瞄准吊舱应运而生。这套高技术装备一旦研制成功,空军全天候作战能力将会有质的飞跃。面对新的使命任务,喻蓉敏锐觉察到,作为武器装备全系统全特性全过程管理中关键一环,军代表要把好“第一道关口”,深入到装备设计的初始源头,深入到装备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但要把如此复杂的系统摸清吃透,又谈何容易?喻蓉没有被困难吓到,一头扎进资料室,广泛查阅资料,与科研人员探讨问题。为了开阔眼界和思路,喻蓉积极向总师和设计人员请教。经历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辛努力,喻蓉终于掌握了该武器系统的原理和战技指标。

  产品研制过程中,激光分系统的激光发射天线入射光斑小,装调困难,导致探测精度与指标要求相差甚远,这个难题犹如一只拦路虎,使整个科研进度停滞不前。有没有更先进的技术代替方案?喻蓉一头扎进枯燥繁琐的数据海洋,搜索、摘记、咨询、分析、试验……通过深入思考、广泛调研和详细计算,她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两级激光天线的设计方案,一级固定在稳定平台上,另一级固定在外部框架上,既消除了随动反射镜面型误差对激光像质的影响,又保证了系统有较好的装调性能。新方案设计科学、理念先进,一举解决了激光像质差、探测精度低的难题,得到了研究所设计人员的充分认可并予以采纳。

  在对昼夜瞄准吊舱验收调试过程中,喻蓉对红外分系统红外变倍实现大小视场的切换过程变倍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质疑。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变倍时间对作战的影响,明确向设计师系统提出必须缩短变倍时间。

  喻蓉带领试验组深入车间与工人师傅、设计人员一起分析工艺流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查数据,一张图纸一张图纸查结构,终于帮助他们解决了变倍时间过长的难题,直接缩短了昼夜瞄准吊舱瞄准时间。正是她的坚持不懈,才有了该型装备性能和战斗力的提升。

  2008年10月,西部大漠的空军试验训练基地,某型战机挂昼夜瞄准吊舱进行激光制导炸弹全天候实弹打靶,取得16投15中的空前圆满成绩。岗位建功,收获累累成果

  喻蓉在军检工作岗位上,从做好军代表室质量监督工作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新时期武器装备监督的新路子,不断采用新方法和新思路解决实际中碰到的技术质量问题。喻蓉与研究所技术人员一起开发研制了“外场信息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外场技术服务中存在的信息反馈、收集和处理不及时、不规范等薄弱环节,极大地促进了外场保障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随着新装备陆续装备部队,部队维护和使用难度不断加大,喻蓉积极督促和帮助研究所研究新方法,开辟新思路,使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他与研究所技术人员一起开发了K/JDC01昼夜型瞄准吊舱、歼侦—8F飞机平显火控系统交互式电子手册并交付部队试用,得到了空勤和地勤人员的充分肯定。

  多年来,喻蓉注重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产品研制生产和使用情况,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专业理论研究工作。她参与的科研项目《歼×××飞机平显通用二线检测系统》《×××型平显系统电磁兼容性改进研究》《×××飞机×××型导弹接口控制转换盒研制》《×××型光电雷达电源组件研制》《×××飞机火控综合检测仪》《头盔瞄准具通用检测仪》《×××飞机光电雷达电子组件国产化研制》荣获了军队科技三等奖,研究成果《飞机外挂物管理系统安全性研究》被评为空军军事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四等奖。主人公小传:喻蓉,湖南长沙人,1973年生,1996年从东南大学特招入伍,现任空军北京局驻613所军代表室军事代表,研究生学历,少校军衔;1998年、1999年、2004年、2007年、2008年5次受到空军北京局嘉奖,2005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06年被空装评为空军武器装备重点型号先进个人,2008年被空军北京局评为审价工作先进个人。 十年蓄势,奠定知识的“腕力”

  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连接着国家的安全利益,只有担负得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才能让党和人民放心,这是喻蓉工作后对自己的第一个要求。

  13年前的一天,喻蓉第一次走进火控研究室,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盯着她。半响,他们闷出了一句:“怎么来了一个小丫头当军代表?”年仅22岁的喻蓉顿时脸红了。她清楚,在这些担负几乎所有国产新型作战飞机火控系统的科技精英面前,仅有本科文凭的她,无疑是刚出道的“小丫头”。她更清楚,只有具备了和科技精英平等“对话”的能力,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为了尽快缩短“知识差”,喻蓉抓住一切机会充实自己。在业务工作会上,她边听边记边思考,对琢磨不透的问题就四处求教。半年时间不到,喻蓉的记录本就换了10多本,积累了近30万字的笔记。喻蓉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研究所的专家,一位副总师主动给她当导师,为她进行技术辅导。很快喻蓉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为了扩大视野,她主动涉猎质量管理、标准化、法规等各方面知识。在某型号鉴定资料预审会上,喻蓉依靠自己深厚的知识功底,对鉴定资料的内容、格式、标准等方面提出了400多项问题,并根据国军标和其他法规给出标准的编写要求,将绝大部分文档退回重写。这在研究所里引起了极大的震撼。该型号总师后来对代表室领导说:“没想到我们的工作有这么多不足,没想到喻蓉的业务能力如此全面,没想到我们设计人员在技术上还比不过军代表。”

  就这样,有了知识的“腕力”,喻蓉奠定了与新装备、与专家平等“对话”的座基;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喻蓉终于将自己锤炼成了一块坚硬无比的精钢。 (下转第八版)(上接第一版)追求卓越,严把“第一道关口”

  使命高于天,责任重如山;不负重托保打赢,不辱使命铸忠诚。这是喻蓉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为了打造空军全天候作战武器,国产昼夜瞄准吊舱应运而生。这套高技术装备一旦研制成功,空军全天候作战能力将会有质的飞跃。面对新的使命任务,喻蓉敏锐觉察到,作为武器装备全系统全特性全过程管理中关键一环,军代表要把好“第一道关口”,深入到装备设计的初始源头,深入到装备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但要把如此复杂的系统摸清吃透,又谈何容易?喻蓉没有被困难吓到,一头扎进资料室,广泛查阅资料,与科研人员探讨问题。为了开阔眼界和思路,喻蓉积极向总师和设计人员请教。经历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辛努力,喻蓉终于掌握了该武器系统的原理和战技指标。

  产品研制过程中,激光分系统的激光发射天线入射光斑小,装调困难,导致探测精度与指标要求相差甚远,这个难题犹如一只拦路虎,使整个科研进度停滞不前。有没有更先进的技术代替方案?喻蓉一头扎进枯燥繁琐的数据海洋,搜索、摘记、咨询、分析、试验……通过深入思考、广泛调研和详细计算,她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两级激光天线的设计方案,一级固定在稳定平台上,另一级固定在外部框架上,既消除了随动反射镜面型误差对激光像质的影响,又保证了系统有较好的装调性能。新方案设计科学、理念先进,一举解决了激光像质差、探测精度低的难题,得到了研究所设计人员的充分认可并予以采纳。

  在对昼夜瞄准吊舱验收调试过程中,喻蓉对红外分系统红外变倍实现大小视场的切换过程变倍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质疑。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变倍时间对作战的影响,明确向设计师系统提出必须缩短变倍时间。

  喻蓉带领试验组深入车间与工人师傅、设计人员一起分析工艺流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查数据,一张图纸一张图纸查结构,终于帮助他们解决了变倍时间过长的难题,直接缩短了昼夜瞄准吊舱瞄准时间。正是她的坚持不懈,才有了该型装备性能和战斗力的提升。

  2008年10月,西部大漠的空军试验训练基地,某型战机挂昼夜瞄准吊舱进行激光制导炸弹全天候实弹打靶,取得16投15中的空前圆满成绩。岗位建功,收获累累成果

  喻蓉在军检工作岗位上,从做好军代表室质量监督工作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新时期武器装备监督的新路子,不断采用新方法和新思路解决实际中碰到的技术质量问题。喻蓉与研究所技术人员一起开发研制了“外场信息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外场技术服务中存在的信息反馈、收集和处理不及时、不规范等薄弱环节,极大地促进了外场保障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随着新装备陆续装备部队,部队维护和使用难度不断加大,喻蓉积极督促和帮助研究所研究新方法,开辟新思路,使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他与研究所技术人员一起开发了K/JDC01昼夜型瞄准吊舱、歼侦—8F飞机平显火控系统交互式电子手册并交付部队试用,得到了空勤和地勤人员的充分肯定。

  多年来,喻蓉注重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产品研制生产和使用情况,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专业理论研究工作。她参与的科研项目《歼×××飞机平显通用二线检测系统》《×××型平显系统电磁兼容性改进研究》《×××飞机×××型导弹接口控制转换盒研制》《×××型光电雷达电源组件研制》《×××飞机火控综合检测仪》《头盔瞄准具通用检测仪》《×××飞机光电雷达电子组件国产化研制》荣获了军队科技三等奖,研究成果《飞机外挂物管理系统安全性研究》被评为空军军事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四等奖。
613  洛阳光电啊

LT2 激光导引头

国产昼夜瞄准吊舱 应该就是 JH7A 挂的那个
唉,偶老乡,年龄相仿,偶这几十年活在狗身上了。。。。
帮米国特务贴一个,去领赏吧:D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又称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

26所现有职工887人,其中一半以上为技术人员,研究员级高工15人。2007年,26所实现总收入达3.5亿元。

26所拥有声表面波技术、振动惯性技术、声光技术、声体波微波技术、新型功能陶瓷材料及器件、压电与声光晶体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等六个专业。现有2000余平米的两条标准微电子生产加工线,年产近300万只的声表面波器件、组件;一条寻北仪生产线,年产千余台、套的寻北仪、陀螺仪等惯性仪表、组件。26所是我国压电与声光技术领域实力最强、基础最雄厚的研究和开发单位。

2003年,26所被授予"军用电子元器件科研生产先进单位";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被授予"军工电子建设项目管理先进单位"、"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有功单位,六人获一、二、三等功;1人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6年,被授予"军工电子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934工程先进集体";"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有功单位,六人分获一、二、三等功。2007年,获总装等五部委"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

二、军品科研生产情况

26所已成功研制出上千种规格的声表面波滤波器、声表面波振荡器、声表面波延迟线、声表面波直接频率合成器等信号处理器件及各种组件、中频和微波器件组件;压电速率陀螺、压电加速度计、微机械振动陀螺、光纤陀螺、半球陀螺和各种振动惯性器件及系统;声体波微波延迟线及组件;压电陶瓷滤波器、特种晶体滤波器、LC滤波器、叠层陶瓷微位移器、双晶片型致动器、超声换能器、压电陶瓷变压器、PTC恒温发热片、小型浪涌吸收避雷器;声光偏转器、声光调制器、声光可调滤光器;压电与声光晶体材料等各类科研任务数千项。

"十五"期间,26所共承担总装下达的军用电子元器件科研试制项目230余项,为航空、航天、电子、船舶、兵器等各大军工集团成员单位和其他军品配套单位共提供各类产品12万余只/套;"十一五"已承担总装下达的军用电子元器件科研试制项目180余项,承担横向研制任务近百项,提供各类产品4万余只/套。项目涉及HQ-8、HQ-16A、048工程、HQ-12改、DF系列、EW、YJ系列、095工程、921工程、全军综合数据链系统、战术互联网、H6K、歼十等重点型号工程。
无图无真相。。
军代表强大啊,应该把研究所都给撤了,军代表大能啊
俺想看图!:P
老特务又发八股

谁给解释一哈K/JDC01昼夜型瞄准吊舱 3Q {:3_80:}
095工程、921工程是什么东东?
095工程MS核潜艇,921工程不知。
全能军代表。
szxb1207 发表于 2009-5-23 10:27
载人航天工程
看来真是人才啊
就吹吧,军代表啥样,见过的人谁不知道啊;
就这个小丫头,你让613的人来说说,呵呵;
研究所也要吹捧一下军代表的,时不时,道理大家都明白的。
36岁的少校,提升慢了些
……这段确实……“ K/JDC01昼夜型瞄准吊舱、歼侦—8F飞机平显火控系统交互式电子手册”
……这段确实……“ K/JDC01昼夜型瞄准吊舱、歼侦—8F飞机平显火控系统交互式电子手册”
哎,洛阳光电......
此处甚牛,驻某地办事处很安逸啊。

:D :D :D :D :D :D
不错,两年前还只是昼间照射吊舱,想不到这么快就推陈出新了。
肥差,关系很好
K/JDC01昼夜型瞄准吊舱
这八股写得也太那啥了……技术这东西要真这么容易做做笔记啥的就吃透了,干啥还不是个小菜。这种文章发指。
934工程和EW导弹是什么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