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共赏:“满洲”,我带你回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20:26
首先声明,我暴风雪是汉族。本来说的都是事实,谁都会这样说,没有必要声明这个。但是在情绪化思想泛滥的今天,不得已而为之。我想有必要为“满洲”一词说几句公道话。这些并不是出于非理性的情感,而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客观考虑,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

“满洲”一词,在地理意义上,用来指:
1、今天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
2、“蒙东四盟”,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3、河北东北部地区(原热河省)
4、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至大海(包括库页岛)。

   manchuria.jpg (38.63 KB)

2009-3-16 16:21



“满洲”这个名称从17世纪开始被用来称呼满洲各个民族的居住地。“满洲”一词源自通古斯—满语和蒙古语中谐音是“满洲利亚”,意为吉祥、幸福、平安的土地之意。

在中国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府在官方文件中开始使用“东北”来称呼清朝时称为“满洲”的地区,一再强化“统一”的观念。在日本投降之后,中共控制区(哈尔滨等地)的报纸,如《东北日报》上,北满、南满、东满这样的词汇也延用了一段时间,用以表示东北北部、东北南部和东北东部。现在辽、吉、黑三省的民间仍有使用。在西方语言中,“满洲(Manchuria)”作为地理名称仍较常见。南北韩、日本及俄国的出版物至今仍使用“满洲”一词的译文。
“满洲”一词作为地理名词,除了像“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市场)之类的文物古迹以外,在东北地区仍有很少部分地名保留了“满洲”的用法,比如“满洲里”(城市名,坐落于中俄边境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其他诸如西满烈士陵园、北满特钢等等企事业单位同样存在。

由以上我们可以知道,“满洲”同“西藏”、“蒙古”一样,是一个自古就已存在的地理名词,用以指代一个特定的地域范围。这种地理名词建立的初衷也并不是某个政权强行行政划分的产物,而是人们基于历史、文化、风俗、民族交流和地域往来的事实、约定俗成的称呼,如同巴尔干、波斯湾、拉丁美洲一样。

但是为什么现在这个本来中立、客观的词汇被许多关内外的人看作是不可接受的呢?
通过观察,可以总结以下几个原因。

一、首先是关内中央政府的有意排斥。
东北不但拥有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并始终走在工业化道路上,而且具有不可取代的地缘政治力量:处于东北亚核心地位,以马蹄形山脉为屏障,东临日本海,日本列岛尽收眼底;俯瞰整个朝鲜半岛;南接中国海岸线起点,扼守山海关;西连一马平川的蒙古草原;北望西伯利亚和鞑靼海峡。正所谓,进可攻、退可守,无出其右。
由于造物主赋予了东北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战略地位,使得历史上这片土地极具成为独立王国的资质。东北与东北亚任何一个国家结盟,都将获得鼎力支持,内外条件都相当成熟,绝不逊于台湾。
   mountains.jpg (56.85 KB)

2009-3-16 16:21





纵观近现代史,东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游离于中央政权的管辖范围之外。

自1911年清朝覆灭,东北先后经历:
1、张作霖时代(北洋政府时期)
2、张学良时代(国民政府时期)
3、满洲国时代(满洲国时期)
4、三国四方时代(苏联、中共、美国、国民党争夺东北)
5、东北局高岗事件(建国初期,以高岗被迫自杀为结束)

正因为以上种种,东北常常在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张作霖在东北发展工业积蓄力量,发兵入关当上了北洋政府时期的最后一位大总统;张学良的“东北易帜”成为中华民国形式上统一的标志,并在中原大战中改变了中国力量格局;满洲国成为日军南下攻城掠地的战略基地,并使苏联忐忑不安;国共争夺东北背后美苏的影子,以及随后的朝鲜战争突显了东北地处冷战前沿的战略价值;高岗事件的落幕则结束了大陆地区封疆大吏划地自立的历史。

所以中国历届政府都对东北采取“去主体意识”政策,这也罢了,但是有点过分到替别人“改名换姓”的地步了。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废除“满洲”这一历史称呼,改称“东北”。使得这里的人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是“外围”而非“核心”,是“偏隅”而非“要冲”。

但是纵然如此,关内政府起的这个名字——“东北”,实在是太烂了。
为什么呢?
1、就中国内部而言,通常意义上的“关内十八行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安徽)以“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等词汇表示。而到了这片也是以汉族为主的土地却变成了没有“华”字也没有实际意义的“东北”。貌似有歧视的味道。既然“华北”意为“中国之北”、“华东”意为“中国之东”,那么“东北”又是什么地方呢?“东北”属不属于中国的版图?

(1875年 关内十八省)
   eighteen.jpg (80.94 KB)

2009-3-16 16:21





2、就世界范围而言,像东北这样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长的地理分区竟然以纯粹指示方向的名词命名,简直不可想象,也不合逻辑。“东北”只对某个方向的人来说是东北,对于居住在其他方向的人来说,这里不是“东北”。

二、“满洲国”的影响
相比较官方对东北不信任的动机而言,民间(包括关内全部和关东大部分民众)对“满洲”一词误会的直接来源是存在过十余年的“满洲国”。
这些可敬的民间爱国主义者,偏偏没有好好学过或者根本不愿去学学东北的历史。他们给出的“满洲”不可接受的理由分为两大类:
1、“满洲”是日本人起的名字,是耻辱的象征。
2、不管第1条成不成立,“满洲”被日本人用过,现在就不能用。

对于第1条,我想你在看过本文开始部分对“满洲”一词的来源、含义的简绍之后,就不应该再坚持“想当然”的臆断了。如果你了解东北是从“满洲国”开始的,那你当然会有原来的想法,但是却无形中刻意忽视了东北数千年历史的绝大部分,这是不应该的。不能以错误推理得出错误答案,还自以为永远正确。
“满洲”早已存在了数百年的时间,不是日本人起的名字,日本人只是就地借用了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本来就叫“满洲”,所以被自然而然地叫做“满洲国”。就如同日本人同样扶持了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冀东自治反共政府等等,但是蒙古和冀东都是当地的地名而已。请搞清楚因果关系。

对于第2条,这显然是对“满洲”的“单独关照”,蛮不讲理的表现。因为不但刚才提到的蒙古、冀东依然可用,日本人随后在关内各地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等建立了大量的伪政权,光复后,它们的地理名称却依然可以继续沿用。最有名就是日本人利用前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而扶持的伪南京政府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却没见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改“南京”的名或者改“中华民国”的名。
纳粹德国利用贝当将军而扶持的维希政府叫做“法国”,也没见戴高乐打回老家后改“维希”或者改“法国”。
以上两个伪政权的领导人被打到、政府垮台,但无辜、中立的地名却得以保留。可是溥仪被打到、政府也同样垮台,无辜、中立、被人利用的“满洲”却成了陪葬,实在有失公允。各位有兴趣可以看看抗战末期的《开罗宣言》,里面提到东北时一律使用的是“满洲”。难道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也和日本人串通好了?这恰恰说明了“满洲”具有不含政治意义的中立地位。

三、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情绪
如果说,有人因为不了解东北的历史、不了解“满洲”一词的形成而产生偏见,那是可以原谅的。
但是有些人却另辟蹊径,从文字游戏上来攻击,重点放在“满洲”的“满”字。其实这很无聊,也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我只能说:“请你尊重历史事实”——东北地区自古就是满族的发祥地,他们原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自然而然地有权以自己的语言来命名。除了少数土著汉族外,大部分汉族都是自清政府准许以来、经历各个时期通过移民来到满洲的,但他们不是武力征服者,而是和当地人民一样,都是平等的劳动者。既然是平等的,就应该尊重当地已有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而始终在关内的汉族就更没有权利无端更改已成定制的客观事实。“西藏”同样有“藏”字,请问应不应该改呢?

四、扩大化
现在全民族的神经衰弱,一提到数百年的“满洲”就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十几年的“满洲国”,完全是本末倒置。
2002年的《法制日报》曾有一篇报道说,一位哈尔滨的市民发现某牌啤酒瓶上的简绍中印有“满洲”两个字,于是将厂家告上法庭。在文章中,记者写到:“对一些中国人以穿日本军服和有日本军旗图案的服装,公开印制、散发、使用有“满洲国”、“满洲”等明显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字样的图标,牟取个人或企业利益的行为,(人名略去)律师气愤地说,这种行为性质极其严重,放在战争年代,这就是不折不扣的汉奸行为!”

这位热心市民显然没有认真想想自己的家乡为什么叫做“哈尔滨”、“哈尔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自己思维定势到如此地步,可以无条件地接受“哈尔滨”,却同时无条件地拒绝“满洲”?数百年前给“哈尔滨”和“满洲”起名的先民有没有想到,今天的人对待毫不对立的两个名词的态度居然天壤之别?

义愤填膺的律师同样没有弄清“满洲”与“满洲国”的区别。确实应该批判“满洲国”的罪行,但是你坐在道德法庭的审判席上是不是起码应该分清站在被告席上的到底是罪犯还是过路的?看看真正的“战争年代”。当杨靖宇在辽宁整编“南满游击队”时,杨靖宇是不是汉奸?当施肇基在国联为了“满洲”而与日本代表唇枪舌剑时,施肇基是不是汉奸?当延安在这里组建“中共满洲省委”时,毛泽东是不是汉奸?当《开罗宣言》中要求日本归还的第一块土地就是“满洲”时,蒋介石是不是汉奸?如果这些人都是汉奸,中国人到底有谁不是汉奸?

很遗憾,我们现在的社会充满了这种恶性循环:许多单个人限于主客观环境,在自己的心中对一件事得出一个孤立印象。随后在各种交往中,每个人的孤立印象大体相互吻合,所以非但没被改正反而得到加强。最后,形成社会风气并传给下一代,以至代代相传。一个思维定势诞生了。

“满洲”就是这样。宛如一位少女被残忍地强奸,却被众人指着她的鼻子骂道:“荡妇!”
这样的日子,终有结束的一天!

跟我走,白山黑水不是这么多年来囚禁你的历史收容站,而是你真正的家,正如你赋予它的含义一样——“吉祥、幸福、平安的土地”。

“满洲”,我带你回家。

[ 本帖最后由 暴风雪 于 2009-3-18 14:38 编辑 ]

http://bbs.dadongbei.org/viewthr ... &extra=page%3D1首先声明,我暴风雪是汉族。本来说的都是事实,谁都会这样说,没有必要声明这个。但是在情绪化思想泛滥的今天,不得已而为之。我想有必要为“满洲”一词说几句公道话。这些并不是出于非理性的情感,而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客观考虑,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

“满洲”一词,在地理意义上,用来指:
1、今天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
2、“蒙东四盟”,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3、河北东北部地区(原热河省)
4、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至大海(包括库页岛)。

   manchuria.jpg (38.63 KB)

2009-3-16 16:21



“满洲”这个名称从17世纪开始被用来称呼满洲各个民族的居住地。“满洲”一词源自通古斯—满语和蒙古语中谐音是“满洲利亚”,意为吉祥、幸福、平安的土地之意。

在中国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府在官方文件中开始使用“东北”来称呼清朝时称为“满洲”的地区,一再强化“统一”的观念。在日本投降之后,中共控制区(哈尔滨等地)的报纸,如《东北日报》上,北满、南满、东满这样的词汇也延用了一段时间,用以表示东北北部、东北南部和东北东部。现在辽、吉、黑三省的民间仍有使用。在西方语言中,“满洲(Manchuria)”作为地理名称仍较常见。南北韩、日本及俄国的出版物至今仍使用“满洲”一词的译文。
“满洲”一词作为地理名词,除了像“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市场)之类的文物古迹以外,在东北地区仍有很少部分地名保留了“满洲”的用法,比如“满洲里”(城市名,坐落于中俄边境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其他诸如西满烈士陵园、北满特钢等等企事业单位同样存在。

由以上我们可以知道,“满洲”同“西藏”、“蒙古”一样,是一个自古就已存在的地理名词,用以指代一个特定的地域范围。这种地理名词建立的初衷也并不是某个政权强行行政划分的产物,而是人们基于历史、文化、风俗、民族交流和地域往来的事实、约定俗成的称呼,如同巴尔干、波斯湾、拉丁美洲一样。

但是为什么现在这个本来中立、客观的词汇被许多关内外的人看作是不可接受的呢?
通过观察,可以总结以下几个原因。

一、首先是关内中央政府的有意排斥。
东北不但拥有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并始终走在工业化道路上,而且具有不可取代的地缘政治力量:处于东北亚核心地位,以马蹄形山脉为屏障,东临日本海,日本列岛尽收眼底;俯瞰整个朝鲜半岛;南接中国海岸线起点,扼守山海关;西连一马平川的蒙古草原;北望西伯利亚和鞑靼海峡。正所谓,进可攻、退可守,无出其右。
由于造物主赋予了东北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战略地位,使得历史上这片土地极具成为独立王国的资质。东北与东北亚任何一个国家结盟,都将获得鼎力支持,内外条件都相当成熟,绝不逊于台湾。
   mountains.jpg (56.85 KB)

2009-3-16 16:21





纵观近现代史,东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游离于中央政权的管辖范围之外。

自1911年清朝覆灭,东北先后经历:
1、张作霖时代(北洋政府时期)
2、张学良时代(国民政府时期)
3、满洲国时代(满洲国时期)
4、三国四方时代(苏联、中共、美国、国民党争夺东北)
5、东北局高岗事件(建国初期,以高岗被迫自杀为结束)

正因为以上种种,东北常常在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张作霖在东北发展工业积蓄力量,发兵入关当上了北洋政府时期的最后一位大总统;张学良的“东北易帜”成为中华民国形式上统一的标志,并在中原大战中改变了中国力量格局;满洲国成为日军南下攻城掠地的战略基地,并使苏联忐忑不安;国共争夺东北背后美苏的影子,以及随后的朝鲜战争突显了东北地处冷战前沿的战略价值;高岗事件的落幕则结束了大陆地区封疆大吏划地自立的历史。

所以中国历届政府都对东北采取“去主体意识”政策,这也罢了,但是有点过分到替别人“改名换姓”的地步了。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废除“满洲”这一历史称呼,改称“东北”。使得这里的人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是“外围”而非“核心”,是“偏隅”而非“要冲”。

但是纵然如此,关内政府起的这个名字——“东北”,实在是太烂了。
为什么呢?
1、就中国内部而言,通常意义上的“关内十八行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安徽)以“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等词汇表示。而到了这片也是以汉族为主的土地却变成了没有“华”字也没有实际意义的“东北”。貌似有歧视的味道。既然“华北”意为“中国之北”、“华东”意为“中国之东”,那么“东北”又是什么地方呢?“东北”属不属于中国的版图?

(1875年 关内十八省)
   eighteen.jpg (80.94 KB)

2009-3-16 16:21





2、就世界范围而言,像东北这样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长的地理分区竟然以纯粹指示方向的名词命名,简直不可想象,也不合逻辑。“东北”只对某个方向的人来说是东北,对于居住在其他方向的人来说,这里不是“东北”。

二、“满洲国”的影响
相比较官方对东北不信任的动机而言,民间(包括关内全部和关东大部分民众)对“满洲”一词误会的直接来源是存在过十余年的“满洲国”。
这些可敬的民间爱国主义者,偏偏没有好好学过或者根本不愿去学学东北的历史。他们给出的“满洲”不可接受的理由分为两大类:
1、“满洲”是日本人起的名字,是耻辱的象征。
2、不管第1条成不成立,“满洲”被日本人用过,现在就不能用。

对于第1条,我想你在看过本文开始部分对“满洲”一词的来源、含义的简绍之后,就不应该再坚持“想当然”的臆断了。如果你了解东北是从“满洲国”开始的,那你当然会有原来的想法,但是却无形中刻意忽视了东北数千年历史的绝大部分,这是不应该的。不能以错误推理得出错误答案,还自以为永远正确。
“满洲”早已存在了数百年的时间,不是日本人起的名字,日本人只是就地借用了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本来就叫“满洲”,所以被自然而然地叫做“满洲国”。就如同日本人同样扶持了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冀东自治反共政府等等,但是蒙古和冀东都是当地的地名而已。请搞清楚因果关系。

对于第2条,这显然是对“满洲”的“单独关照”,蛮不讲理的表现。因为不但刚才提到的蒙古、冀东依然可用,日本人随后在关内各地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等建立了大量的伪政权,光复后,它们的地理名称却依然可以继续沿用。最有名就是日本人利用前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而扶持的伪南京政府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却没见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改“南京”的名或者改“中华民国”的名。
纳粹德国利用贝当将军而扶持的维希政府叫做“法国”,也没见戴高乐打回老家后改“维希”或者改“法国”。
以上两个伪政权的领导人被打到、政府垮台,但无辜、中立的地名却得以保留。可是溥仪被打到、政府也同样垮台,无辜、中立、被人利用的“满洲”却成了陪葬,实在有失公允。各位有兴趣可以看看抗战末期的《开罗宣言》,里面提到东北时一律使用的是“满洲”。难道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也和日本人串通好了?这恰恰说明了“满洲”具有不含政治意义的中立地位。

三、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情绪
如果说,有人因为不了解东北的历史、不了解“满洲”一词的形成而产生偏见,那是可以原谅的。
但是有些人却另辟蹊径,从文字游戏上来攻击,重点放在“满洲”的“满”字。其实这很无聊,也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我只能说:“请你尊重历史事实”——东北地区自古就是满族的发祥地,他们原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自然而然地有权以自己的语言来命名。除了少数土著汉族外,大部分汉族都是自清政府准许以来、经历各个时期通过移民来到满洲的,但他们不是武力征服者,而是和当地人民一样,都是平等的劳动者。既然是平等的,就应该尊重当地已有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而始终在关内的汉族就更没有权利无端更改已成定制的客观事实。“西藏”同样有“藏”字,请问应不应该改呢?

四、扩大化
现在全民族的神经衰弱,一提到数百年的“满洲”就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十几年的“满洲国”,完全是本末倒置。
2002年的《法制日报》曾有一篇报道说,一位哈尔滨的市民发现某牌啤酒瓶上的简绍中印有“满洲”两个字,于是将厂家告上法庭。在文章中,记者写到:“对一些中国人以穿日本军服和有日本军旗图案的服装,公开印制、散发、使用有“满洲国”、“满洲”等明显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字样的图标,牟取个人或企业利益的行为,(人名略去)律师气愤地说,这种行为性质极其严重,放在战争年代,这就是不折不扣的汉奸行为!”

这位热心市民显然没有认真想想自己的家乡为什么叫做“哈尔滨”、“哈尔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自己思维定势到如此地步,可以无条件地接受“哈尔滨”,却同时无条件地拒绝“满洲”?数百年前给“哈尔滨”和“满洲”起名的先民有没有想到,今天的人对待毫不对立的两个名词的态度居然天壤之别?

义愤填膺的律师同样没有弄清“满洲”与“满洲国”的区别。确实应该批判“满洲国”的罪行,但是你坐在道德法庭的审判席上是不是起码应该分清站在被告席上的到底是罪犯还是过路的?看看真正的“战争年代”。当杨靖宇在辽宁整编“南满游击队”时,杨靖宇是不是汉奸?当施肇基在国联为了“满洲”而与日本代表唇枪舌剑时,施肇基是不是汉奸?当延安在这里组建“中共满洲省委”时,毛泽东是不是汉奸?当《开罗宣言》中要求日本归还的第一块土地就是“满洲”时,蒋介石是不是汉奸?如果这些人都是汉奸,中国人到底有谁不是汉奸?

很遗憾,我们现在的社会充满了这种恶性循环:许多单个人限于主客观环境,在自己的心中对一件事得出一个孤立印象。随后在各种交往中,每个人的孤立印象大体相互吻合,所以非但没被改正反而得到加强。最后,形成社会风气并传给下一代,以至代代相传。一个思维定势诞生了。

“满洲”就是这样。宛如一位少女被残忍地强奸,却被众人指着她的鼻子骂道:“荡妇!”
这样的日子,终有结束的一天!

跟我走,白山黑水不是这么多年来囚禁你的历史收容站,而是你真正的家,正如你赋予它的含义一样——“吉祥、幸福、平安的土地”。

“满洲”,我带你回家。

[ 本帖最后由 暴风雪 于 2009-3-18 14:38 编辑 ]

http://bbs.dadongbei.org/viewthr ... &extra=page%3D1
台湾,我带你回家
:D围观
同样被称作大西南而非华西南的四川人飘过
对于这种人....偶已经想无视了..
这个人很自信呀 可惜自信过头了
好!他打算什么带?报个时间地点,大家送他上路!
[:a8:]无聊的烂文,有什么意思……
这种人送神经病院.
无聊,有历史知识资料的查阅,有写作能力,当-------吃饱了撑的!!!!
(非人身攻击)
呵呵,一个患了妄想症的伪满洲国遗民而已:D
自什么古,东北三省乃至朝鲜半岛自汉帝国时代起都是中国的呢,YY谁不会啊。
有点意思
这有啥,内蒙古现在还有个满洲里市,真要是对“满洲”过敏,咋不把这个地名改了呢?:D
由以上我们可以知道,“满洲”同“西藏”、“蒙古”一样,是一个自古就已存在的地理名词


这个比较扯

皇太极自造的词汇而已

而且本来是指民族共同体

十八世纪十九世纪才成为地理称呼,而且是西方人对其的称呼。清朝都是称“关外龙兴之地”、“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云云
LORY 发表于 2009-4-23 23:09
汉网曾经建议改过;P
什么玩意儿[:a13:]
:D纯粹是作者自己缺乏知识,胡思乱想。

那“西北”、“西南”地区岂不备受歧视?:D
而且,把东北地区称为“满洲”,是来自外国人。

自古以来,特别是清代,并不把东北地区叫做“满洲”的。

皇太极取“满洲”美意作为族称而已。
东北绝大多数都是汉族,又没有类似台独那样的土壤,回哪门子家~~:o:o
历史只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如果作为一种依据的话,那只会是一本永远扯不完的烂帐.
ss5 发表于 2009-4-24 08:38
这个,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得稍微感谢一下张作霖![:a12:]
14# 歌剧院幽灵


在满洲问题上难得得到歌幽的支持,留个纪念先
清朝好像都不怎么用满洲这个词吧?
23# 郭炜

“满洲”是族称,皇太极定的。

清朝时并不用“满洲”称呼什么地方。
吃饱了撑的{:3_84:}
什么跟什么嘛
好事啊,不过在这之前,你这家伙还要去趟克林姆林宫暴打梅和普一顿,让他们把外兴安岭和库页岛还给你!要不你“以德服人”也行!{:3_87:}
MM,我带你回家.
依照中国现在的法律严格说来完全可以逮捕他!
阎王爷对作者说:怎么从阴间跑人间来了,乖,我带你回地狱
反国家分裂法是废纸吗,AA是白吃饭的吗,言论自由也要有个限度。
反国家分裂法是废纸吗,AA是白吃饭的吗,言论自由也要有个限度。
这群人啊,很无聊啊
神经病。
这年头疯人院也拉宽带??
正常,没有楼主,你能见到这样的言论吗?楼主就是为了这样的言论活着的.

自己4月的坟自己给挖了出来,楼主,表演的差不多就行了,太到位了,你自己就成戏子了.
中国sunyan 发表于 2009-9-4 05:19
  伪满运动是台湾和日本情报机关支持项目,本论坛向来支持中华民族,允许批驳伪满运动。
中国sunyan 发表于 2009-9-4 05:19
      原来sunyan早就看透此人了。
建议大家搜搜这位镇东将军发的帖子,真是太有意思了。
装鸵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