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也谈中华之星下马的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58:59
在海子乱转,就看到了这篇帖子,转了过来!作者铁道游击队在海子级别是长老级,也是位业内人士!
我觉得中华之星就是铁道部的“运-10”,争论会一直持续下去!
PS。仅供参考,不代表本人观点!


对《也谈中华之星的下马》的几点个人意见


首先我惊异于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居然对于中华之星以及中国铁路这么有兴趣,有研究,不过姑且咱就不怀疑原作者的身份了
但显然他也身擅长做文章,说中华之星居然能拉上懒驴和209HS,真是煞费苦心了,估计这么有才该是段长了吧
我就说一点,懒驴(唐老鸭)和209HS这种垃圾玩意能和中华之星混为一谈吗?(虽然都是国货,但不好的却是咱也不能自欺欺人)
前两者(尤其是懒驴)充其量就是两个没啥实力的工厂自己琢磨的噱头,而中华之星却是举全国之力精诚制作的(有些人又要不爱听了,但这也是事实啊),怎么能有可比性呢?
咱就看看作者是咋批中华之星的吧,首先作者拿前两个例子来套中华之星,我觉得就很是不妥,当然我国的某些特色宣传方式其实大家早已见怪不怪了,没必要太较真,这也不是关键问题。然后作者又拿飞机来做了个比喻,我觉得也很是不恰当,完全就是把读者往坑了带。这个轴温高在铁路上其实也不是太新鲜的事,虽然确实是大事故的隐患,但不等于说轴温高了就一定会出事,毕竟有报警系统可以停车呢,这跟飞机在天上飞怎么能比呢?铁路上这种故障多得是,有几起酿成惨剧了?请赐教。接着作者就谈及了中华之星的报警系统,其实我觉得咱们都不是当事人,当时的情况都是猜测,所以深究确实没太大意义。而且,就算中华之星的轴温报警真的很迟钝,那就加装一套作者提到的已经很成熟很廉价的那套车载轴温报警系统吧,这难道是什么难事吗?这难道是打死中华之星的理由吗?不觉得可笑??接下来又在拿唐山驴来当说辞,不批了
接着咱说轴承,确实,推脱责任没意思,但如果确实是轴承而非设计问题,难道不是好事吗?接着就依着作者中华之星确实不适合跑300,但我也要提醒您,他的构速是270,当然您肯定会说跑300是必须得余量,那么好,让他跑200总该可以吧?您后面都说了我们的既有线也不需要更快的车。何况燃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轴承?设计?),您也只是猜测,所以我们没必要在这胡乱猜,具体的报告谁都没见过
而且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这个车后来经常跑270(至少2004年吧),至于上没上300,我不得而知
我不得不说让中华之星试运行跑160是个阴谋,大家自己琢磨去吧
至于那份报告,我不怀疑他的真实性,但是时间很重要,绝对不是作者所说的2006年,我没记错的话2004年我就在网上见到过了,那个时候这车跑的是200-270而非160。实际上作者如果当时有幸去了解过该车的实验状况,就不会这么无知了。我亲自和司机聊过(注意不是厂方的,他的话应该是中肯的吧?)04年8月我有幸去体验了下该车,司机说刚开始这车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经过后来的调试,已经解决的很不错了,至少司机是很满意。真正让人头疼的是当时的先锋(我没有批先锋的意思哈,只是说事实。不过后来先锋居然大难不死,大家自己琢磨去吧 )
至于作者对故障报告的分析我也懒得批了,就说一点吧,发生的时间很重要
最后我也来个小结吧。大家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华之星是试验车!我觉得当时量产中华之星的定位确实值得商榷,在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的情况下,盲目上270的车并要求量产,确实是太急功近利了!!
但我坚定的认为,中华之星是争气的,没给中华民族丢脸!试问有谁上来就能掌握成熟的高速车技术?(说的我都嫌烦了 )
好,就算中国铁路等不起,那么也不是要一棒子打死吧?买车跟自己研究车矛盾吗?我实在是搞不懂,为什么要水火不容???
中华之星不能运营我不反对,但我们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要把国产技术拍死?这一点北京地铁的做法值得铁道部学习(当然我知道我在扯淡)至于动力集中不时尚,我更是没啥可说的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
如果我是一名一线的员工,我当然也会希望用好用的,故障少的车,管他哪国的,这的却天经地义。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不是我戴高帽哈,只是希望大家站在国家一员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技术!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这个咱们就别自欺欺人了。中国铁路发展到现在,直流车已经到了极致,试问买过国外的知识产权吗?没有!也不可能。何况交流车远比直流车复杂,想买?俺不卖 铁道部老拿招标谈判说事,好像占了多大便宜,我不是知情人,但我知道,你精,人家也不傻!
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核心技术的列车运营多年后的后期维护成本不容小觑,进口配件的价格经常是原件的5到8倍。说白了,您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那就是无休止的给别人送钱!连民航都开始提出国产了,何况个破火车,人家小国没这么大订单,还显得不这么重要。你中国这么大国家,玩的全是外国技术,不觉得很扯淡很滑稽吗?
说了这么多,想说的就是我们不能太功利,太短视,有些东西不是那么简单的,当然,我也知道政治更复杂,不能再深入了
说了这么多,该收了,很期待若干年后后人对CRH的评价,拭目以待吧。其实本来对于中华之星的话题早已厌烦不想再掺和,可是那篇文章看着我真来气(欺负人不能这样吧?还没够吗?),忍不住睡前扯两句淡,大家见笑了


发些图片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在海子乱转,就看到了这篇帖子,转了过来!作者铁道游击队在海子级别是长老级,也是位业内人士!
我觉得中华之星就是铁道部的“运-10”,争论会一直持续下去!
PS。仅供参考,不代表本人观点!


对《也谈中华之星的下马》的几点个人意见


首先我惊异于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居然对于中华之星以及中国铁路这么有兴趣,有研究,不过姑且咱就不怀疑原作者的身份了
但显然他也身擅长做文章,说中华之星居然能拉上懒驴和209HS,真是煞费苦心了,估计这么有才该是段长了吧
我就说一点,懒驴(唐老鸭)和209HS这种垃圾玩意能和中华之星混为一谈吗?(虽然都是国货,但不好的却是咱也不能自欺欺人)
前两者(尤其是懒驴)充其量就是两个没啥实力的工厂自己琢磨的噱头,而中华之星却是举全国之力精诚制作的(有些人又要不爱听了,但这也是事实啊),怎么能有可比性呢?
咱就看看作者是咋批中华之星的吧,首先作者拿前两个例子来套中华之星,我觉得就很是不妥,当然我国的某些特色宣传方式其实大家早已见怪不怪了,没必要太较真,这也不是关键问题。然后作者又拿飞机来做了个比喻,我觉得也很是不恰当,完全就是把读者往坑了带。这个轴温高在铁路上其实也不是太新鲜的事,虽然确实是大事故的隐患,但不等于说轴温高了就一定会出事,毕竟有报警系统可以停车呢,这跟飞机在天上飞怎么能比呢?铁路上这种故障多得是,有几起酿成惨剧了?请赐教。接着作者就谈及了中华之星的报警系统,其实我觉得咱们都不是当事人,当时的情况都是猜测,所以深究确实没太大意义。而且,就算中华之星的轴温报警真的很迟钝,那就加装一套作者提到的已经很成熟很廉价的那套车载轴温报警系统吧,这难道是什么难事吗?这难道是打死中华之星的理由吗?不觉得可笑??接下来又在拿唐山驴来当说辞,不批了
接着咱说轴承,确实,推脱责任没意思,但如果确实是轴承而非设计问题,难道不是好事吗?接着就依着作者中华之星确实不适合跑300,但我也要提醒您,他的构速是270,当然您肯定会说跑300是必须得余量,那么好,让他跑200总该可以吧?您后面都说了我们的既有线也不需要更快的车。何况燃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轴承?设计?),您也只是猜测,所以我们没必要在这胡乱猜,具体的报告谁都没见过
而且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这个车后来经常跑270(至少2004年吧),至于上没上300,我不得而知
我不得不说让中华之星试运行跑160是个阴谋,大家自己琢磨去吧
至于那份报告,我不怀疑他的真实性,但是时间很重要,绝对不是作者所说的2006年,我没记错的话2004年我就在网上见到过了,那个时候这车跑的是200-270而非160。实际上作者如果当时有幸去了解过该车的实验状况,就不会这么无知了。我亲自和司机聊过(注意不是厂方的,他的话应该是中肯的吧?)04年8月我有幸去体验了下该车,司机说刚开始这车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经过后来的调试,已经解决的很不错了,至少司机是很满意。真正让人头疼的是当时的先锋(我没有批先锋的意思哈,只是说事实。不过后来先锋居然大难不死,大家自己琢磨去吧 )
至于作者对故障报告的分析我也懒得批了,就说一点吧,发生的时间很重要
最后我也来个小结吧。大家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华之星是试验车!我觉得当时量产中华之星的定位确实值得商榷,在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的情况下,盲目上270的车并要求量产,确实是太急功近利了!!
但我坚定的认为,中华之星是争气的,没给中华民族丢脸!试问有谁上来就能掌握成熟的高速车技术?(说的我都嫌烦了 )
好,就算中国铁路等不起,那么也不是要一棒子打死吧?买车跟自己研究车矛盾吗?我实在是搞不懂,为什么要水火不容???
中华之星不能运营我不反对,但我们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要把国产技术拍死?这一点北京地铁的做法值得铁道部学习(当然我知道我在扯淡)至于动力集中不时尚,我更是没啥可说的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
如果我是一名一线的员工,我当然也会希望用好用的,故障少的车,管他哪国的,这的却天经地义。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不是我戴高帽哈,只是希望大家站在国家一员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技术!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这个咱们就别自欺欺人了。中国铁路发展到现在,直流车已经到了极致,试问买过国外的知识产权吗?没有!也不可能。何况交流车远比直流车复杂,想买?俺不卖 铁道部老拿招标谈判说事,好像占了多大便宜,我不是知情人,但我知道,你精,人家也不傻!
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核心技术的列车运营多年后的后期维护成本不容小觑,进口配件的价格经常是原件的5到8倍。说白了,您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那就是无休止的给别人送钱!连民航都开始提出国产了,何况个破火车,人家小国没这么大订单,还显得不这么重要。你中国这么大国家,玩的全是外国技术,不觉得很扯淡很滑稽吗?
说了这么多,想说的就是我们不能太功利,太短视,有些东西不是那么简单的,当然,我也知道政治更复杂,不能再深入了
说了这么多,该收了,很期待若干年后后人对CRH的评价,拭目以待吧。其实本来对于中华之星的话题早已厌烦不想再掺和,可是那篇文章看着我真来气(欺负人不能这样吧?还没够吗?),忍不住睡前扯两句淡,大家见笑了


发些图片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偶们老总一直坚持的说,中华之星是国产最快的车~
传说哈,偶不负责任的传说,中华之星是上过300的。
株机一直自认为是中国电力机车的老大~现在只能说自己是重载电力机车的老大了

偶们老总一直坚持的说,中华之星是国产最快的车~
传说哈,偶不负责任的传说,中华之星是上过300的。
株机一直自认为是中国电力机车的老大~现在只能说自己是重载电力机车的老大了
至于说到连核心技术都是完全国产的电力机车,恐怕只有SS了
就《也谈中华之星的下马》回“铁道游击队长”

   一开篇,您就说:“首先我惊异于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居然对于中华之星以及中国铁路这么有兴趣,有研究,不过姑且咱就不怀疑原作者的身份了”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您觉得自己不是普通人,和基层职工显然不是一个档次,而且您认为基层职工都是混吃等死的货,是不会对技术有兴趣,而且也不可能对技术有研究,现在居然有人长篇著文驳斥刘大院士,真是胆大包天,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您就大胆地将俺提拔为段长了。谢谢了。

   通篇看了一下您的个人意见,不但了无新情,而且显然对现场运用并不熟悉,有些话讲出来能让干运用的人笑掉大牙。综合判断,您是相关研发部门的“精英”。

  您说:“我就说一点,懒驴(唐老鸭)和209HS这种垃圾玩意能和中华之星混为一谈吗?(虽然都是国货,但不好的却是咱也不能自欺欺人)前两者(尤其是懒驴)充其量就是两个没啥实力的工厂自己琢磨的噱头,而中华之星却是举全国之力精诚制作的(有些人又要不爱听了,但这也是事实啊),怎么能有可比性呢?”

   这种话我们听得太多了,厂家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互相攻击、贬损对方,抬高自己那是家常便饭。说什么中华之星是举全国之力精诚制作,那是您以为。让其他研发单位来说说,看看别人认不认?只怕别人也会用“没啥实力的单位自己琢磨的噱头”来回敬中华之星。再说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英雄是不必问出处的,中华之星那个熊样也配得上“举全国之力精诚制作的”这句话?我就纳闷了,铁的事实摆在那里,稍有点廉耻之心都得买块豆腐一头撞死,居然还有脸这么大吹法螺,脸皮厚得让人无语。

  “首先作者拿前两个例子来套中华之星,我觉得就很是不妥,当然我国的某些特色宣传方式其实大家早已见怪不怪了,没必要太较真,这也不是关键问题。”

   无知的记者吹牛,那咱们见怪不怪,但相关的研发机构的负责人,堂堂院士,遇上问题一吹二赖三吹牛,这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了。关键在哪儿呢?关键就在态度,出了问题并不可怕,怕的就是这种态度。以这种态度研发,怎么让客户放心?能研发出好产品吗?怎么能不较真呢?

   “铁路上这种故障多得是,有几起酿成惨剧了?”,一听您这句话,就知道您根本就不是搞运转的。关于轴温过限引发的惨剧,麻烦您自己去补补课,您的档次那么高,咱们怎么有资格给您这样的高层精英上课呢?您再找到运转单位或者是安监部门,看看他们的记录,但凡有轴温高,甭管出不出事,分析会是如何开的,是如何追责的,是如何采取整改措施的。看来您对这一切一无所知,所以无知者无畏,居然认为这种故障没什么了不起。要知道,铁路规章每个字都是用血写就的,每条规定的背后都是惨剧的教训总结。违章不一定出事,但出事肯定是违章。不能因为中华之星那次走狗屁运幸运地没车毁人亡就认为这事无所谓。

   “但如果确实是轴承而非设计问题,难道不是好事吗?”,“何况燃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轴承?设计?),您也只是猜测,所以我们没必要在这胡乱猜,具体的报告谁都没见过”,这么荒唐的话您也好意思说得出口?轴承出了问题,如果是轴承本身的质量达不到出厂要求,那么研发单位在装车前是如何验收过关的?产品质量控制是存在问题的。如果轴承本身质量达标,在组装过程中未达到工艺要求,比如说锂基脂混水、夹砂,那么研发单位在生产工艺、产品控制上都有问题。如果轴承本身质量没问题,组装工艺也达标,那就得说是设计上存在问题了。以上三种可能,无论是哪一条,研发单位的责任都推不掉,赖不掉,怎么会变成好事呢?看来说您没有现场工作经验应该不算是冤枉了您。说您丝毫不懂技术也不算太离谱。您总不至于荒唐地认为以上原因都不是,而有可能是铁道部为了搞掉中原之星而故意搞了人为破坏吧?

   关于中华之星的降级使用,您觉得是阴谋,那只能再次说明您对运转一无所知。运营的列车和做试验不同,它跑多大速度,不仅和列车本身的性能有关,还关乎线路,信号,调度,运行区间,行车密度,避让等方方面面的东西。秦沈线本身是200公里标准设计的,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让中华之星在运营时跑出200公里。众所周知,CRH1、CRH2的标定速度是200公里,实际上有250公里的能力,但我们单位用这两型车运营两年了,最高峰值速度才达过180,平均速度也就是160,那么搞您的逻辑,这又是个阴谋,铁道部从418调图的第一天开始就阴谋要黑掉CRH1和CRH2?这个推论太荒唐了。

   您觉得那个故障鉴定报告没能在网上流传出来,所以不能评论。可是您别忘了,当时出故障时是组织了不同单位的专家组成联合调查组的,论坛里有当年参与调查的专家的学生,人家看过照片,据说惨不忍睹,比公开宣传的要严重的多。论坛里也有不少人接触过,试乘过中华之星,普遍的结论是其问题的严重程度比公开的还要严重得多。中华之星与其前身蓝箭的关系,蓝箭的实际表现,中华之星的国产化率还不及CRH系列中的某些车型,这些我在文章中都不谈,我在文章里只是针对刘院士那种流毒甚广的蒙外行的说法进行批驳,我想那些为中华之星喊冤叫屈的文章流传那么些年了,应该不是有人假冒刘院士的大名招摇撞骗,成心搞臭刘院士的名声吧?

  您说那个故障单04年您就见到了,请给出证据,比如说拿出网络链接。关于这个故障单,我是在某论坛看到有人和株洲的那帮人较劲时拿出来的,让他们哑口无言,时间是2007年。

  您说:“我亲自和司机聊过(注意不是厂方的,他的话应该是中肯的吧?)04年8月我有幸去体验了下该车,司机说刚开始这车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经过后来的调试,已经解决的很不错了,至少司机是很满意。真正让人头疼的是当时的先锋(我没有批先锋的意思哈,只是说事实。不过后来先锋居然大难不死,大家自己琢磨去吧”

   您说的这话太过外行,在我的那篇里,已经明确说了这个问题,领导要和谐,要弹压基层的真话,所以孤证不举。如果真要调研,您应该向我文中所提及的原太原局车辆处长学习,人家不打招呼微服私访,保证对方所说的话绝不会传到领导耳中。即便如此,人家每个车班都试乘过,征求过司机、列检、列车员的意见,然后进行综合判断。直到几个车班所反映的问题都基本相同,人家才采信。在这方面,我觉得您比人家差得太远。

   先锋的事与本篇无关,从您文章的语气判断,同行是冤家这句话真是没说错。

   关于动力集中和动力分散,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绝不是您嘴里所说的时尚不时尚的问题,不过要给您这样的技术外行讲明白这个事,我看没戏,咱也用不着白白浪费口舌。

   您文章的后半段才是您的重点,可惜了无新意,除了挥舞“民族工业”这块遮羞布外,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您不觉得这种辩护太苍白无力了吗?

借用网友“企鹅”的话来说:“国货的崛起不能也不应该只靠民族感情,民族感情可以说是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其他条件一致时,民族感情可以左右消费者的选择。但是消费者都是理性的,或者说自利的。国货要和洋货竞争,必须得给国民至少不低于洋货的品质。我相信大多数国民也是希望用国货的,但都是血汗钱,谁也不愿意仅仅因为是国货就买单吧。而且,如果大家仅仅因为是国货就买单,那国货就被惯坏了,永远不会成器”。

   您来气很正常,我想我的那篇文章把研发单位的一些臭屎篓子揭开了一角,就已经足够让一些人恼羞成怒了。可是恼羞成怒那也得有点技术含量呀,否则的话,越跳越现世。

   说到欺负人,那始作俑者就是中星神教的鼓吹者们,因为铁道部没上当,没继续往一个无底洞里继续扔钱,让某些人断了奶,自然要哭天抢地。可哭天抢地也得有个谱呀,看看这些年来,中星神教在网上掀起一阵阵浊浪,把自己美化成啥样了?把别人贬损成啥样了?无理搅三分,利用一些善良,天真的网民不懂技术,不知道内情,在网上颠倒黑白。说到底,这才是欺负人。咱们只不过兴之所致,随手反击一下而已。怎么?只能中星神教放火,就不让咱百姓点灯了?这就踩到了痛脚了?受不了了?

咱已经够客气了,“Itany”网友说得好:“原作者还是比较客气的,要是我,就直接以“论一代学霸刘友梅的倒掉”为题,有笔如刀的撰文了”


还业内人士喔 基本通篇扯谈 海子那地方业内的不少 但是会吹牛灌水搞个开国大老当当都行

还业内人士喔 基本通篇扯谈 海子那地方业内的不少 但是会吹牛灌水搞个开国大老当当都行


忘情的回复我贴过去了

忘情的回复我贴过去了
顺路问,海子网网址呢?原地址上不去了
bugmoto 发表于 2009-4-17 09:01

海子今天维护·
我仔细看过忘情的那个贴子, 可以说那些故障对于当今中国工业的素养不足为奇, 更别说以前我们还没有对如此高速度的动车进行过完全自主的全面系统设计了. 我到洛轴去, 那里的工程师给我说, 之前的国产轴承都不能适应CRH.所以我对今天是否能完全消化CRH技术也表示观望.
反驳得有理。。呵呵
看忘情的帖子总是很长见识的哈[:a15:]


现在翻出来看,完全就是赤裸裸的打耳光嘛。

再次论证我的一个定论,凡是狂吹爱国主义民族工业的,基本都没好鸟。院士来吹都是大忽悠。

ps:我本人也是技术人员,所以对某些搞技术的去吹爱国主义觉得很不可思议。这种也只是对外行。要是真在内行面前那这个当理由…………恐怕被鄙视一塌糊涂,这种整发,比破口大骂都丢脸。我见过以前老工程师为技术问题吵架,最NX的是说对方没有党性…………当时把在场的人雷德一塌糊涂。

现在翻出来看,完全就是赤裸裸的打耳光嘛。

再次论证我的一个定论,凡是狂吹爱国主义民族工业的,基本都没好鸟。院士来吹都是大忽悠。

ps:我本人也是技术人员,所以对某些搞技术的去吹爱国主义觉得很不可思议。这种也只是对外行。要是真在内行面前那这个当理由…………恐怕被鄙视一塌糊涂,这种整发,比破口大骂都丢脸。我见过以前老工程师为技术问题吵架,最NX的是说对方没有党性…………当时把在场的人雷德一塌糊涂。
相信每个中国人  都希望中国好
不是说中华之星是因为是动力集中配置才下马的么?中华之星是高铁不是动车,是这意思么?
下就下吧,运10都可以下还有什么不能下的啊


我都不知道是谁开始扯得动力集中就不叫动车的,那TGV叫不叫动车?
下马是多方面的,动力集中之是其中之一,在国内选型的时候,星星明显好于铺镇动力分散的先锋。但是当年要动力集中是铁道部定的调子,并不是生产厂家自己的选择的,株机也有过动力分散型车的制造能力,如中原之星,地铁等。刘上台之后改变了以自主研发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的原订发展路线,改为技术已经吸收消化为主这才决定了星星的命运,在拉回田厂进行A2修之后就木有下闻鸟~就A2修的清单来说,并没什么太大的问题需要返厂。
题外话,刘这一手也不能不说是为了照顾北车,如果一直坚持要自主研发,北车在电力机车上完全就是悲剧,技术全部源至株机,研发实力和技术底蕴差一大截,如果把星星拍死,走动力分散,南车最大的机车厂商株机就只能退出高铁市场,在重载上再重点扶持大同和大连,避免北车就只有长客可以和南车竞争的场面。要知道ICE3的最早合作厂商就是株机,最后被铁道部划到唐厂去的。

我都不知道是谁开始扯得动力集中就不叫动车的,那TGV叫不叫动车?
下马是多方面的,动力集中之是其中之一,在国内选型的时候,星星明显好于铺镇动力分散的先锋。但是当年要动力集中是铁道部定的调子,并不是生产厂家自己的选择的,株机也有过动力分散型车的制造能力,如中原之星,地铁等。刘上台之后改变了以自主研发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的原订发展路线,改为技术已经吸收消化为主这才决定了星星的命运,在拉回田厂进行A2修之后就木有下闻鸟~就A2修的清单来说,并没什么太大的问题需要返厂。
题外话,刘这一手也不能不说是为了照顾北车,如果一直坚持要自主研发,北车在电力机车上完全就是悲剧,技术全部源至株机,研发实力和技术底蕴差一大截,如果把星星拍死,走动力分散,南车最大的机车厂商株机就只能退出高铁市场,在重载上再重点扶持大同和大连,避免北车就只有长客可以和南车竞争的场面。要知道ICE3的最早合作厂商就是株机,最后被铁道部划到唐厂去的。
至于说什么TDB 没砸钱就某厂就断奶这种扯淡话就不要讲好了,星星还不是联合研制,那不是都要断奶?
而且本身在铁路重载机车上现在谁能和株机比?要是不靠铁道部分配蛋糕光靠市场自己决定,同车和大连直接可以垮了,看下路外市场,基本就没那两个厂什么事,就单拿7200KW来说,我都不知道就一样的售价他们怎么保证不亏本。
我最讨厌的就是要不然就把星星拔高到一个国家的产物,下了马就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可惜,怎么怎么遗憾的人。以及见到星星就一定要打翻在地在踏上一只脚,还顺便把株机骂一遍,说的就像是一帮就为了骗国家财产的人一样。

其实这两种人你们估计连星星的边都没摸过。

星星就是一个技术上不那么成熟,但是有改进发展潜力的东西,但是背负了太多他不应该背负的东西,我不想看到星星走的那么沉重,他不过是一种尝试,一种努力,并没有太多你们说的意义在里面,对我们来说,他就是我们的产品,我们没有能够让它壮大发芽,我们很遗憾,但这又全是我们的错吗?

最后再骂下刘志军,Y的,就算星星不行,也不能把株机给踢出高铁的圈子啊~还好,明年我们还有新车看,虽然那不是星星了~

那堆厚厚的都沾满灰尘的图纸,那辆孤单的背负了骂名的车,至少,我会记得。
为什么大连,株机,同车都造4B和4G,但是路外买4G和4B绝大部分都只到株机买?
又在胡说八道了,那些挺星星的,为什么同样是国产,长白山没有死而是活了下来,这个问题先回答出来再吹你们的爱国不成.
回复 19# squallgzy


我讲了星星和爱国没有关系,说长白山有什么意思,星星它弟蓝剑还活了下来呢,都E修了
星星没活下来的很大原因是政治上的,技术上的是一方面,但是A2修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不能解决问题,基本都是些小问题,有些东西很复杂,讲不清楚,但是星星被淘汰不只是技术的原因。
不要把星星的问题上升到太高的高度,看完整个星星的发展历程你就会知道,星星的死,不仅仅只是技术,背后有很多利益的牵绊。
就星星来说不过是个技术验证车 非要提高到“政治”高度 那就不能不说是某部分人别有用心了
回复 21# 冰刃


技术验证到也不能完全算,应该是和DJ2的位置差不多,我也不知道是谁开始上升到那么高的地步,而且说白了,就算没星星,株机一样会被压制,不会让它一家独大的,上升到爱不爱国就不必要了
回复 22# minennn

星星本质来说 是当年高速轮轨和磁悬浮之争时上马的技术验证车 目的是验证在当年的技术下高速客运机车的可行性 星星的出现是一定的政策指引下的产物 但是后来被政治化和作为某些人仕途上的武器本来就是一种悲哀 要说压制株洲其实也不竟然 现在来说株洲依然活得好好的并以各种方式参与到CRH里  或者说客运机车本来就不是株洲的强项 失意只是对于某些人吧宝压在星星上某些人而言的
回复 23# 冰刃

株机其实当初是把上高铁上升到和当年转产电力机车相同的高度上的。
在铁路内部都知道株机是最会专空子和霸蛮的企业,当初为了上电力机车,破釜沉舟,半年干完一年的活,然后把设备全给资阳,逼着国家给他上电力机车,本来城轨都没株机什么事,但是株机硬是抢到了第4张准入证。
看过株机的历史,明显发现,这个企业有一种很顽强的精神,如果现在放开电力机车市场,抛开其他因素,株机将完全占据其中绝大部分份额,在今年上半年基本没有什么产量的情况下,硬是在下半年产值上了100亿,最后还超过了4方,而人比株机还多的大连和同车比株机差太多,目前和谐电系列里面最好的也是株机产的1系。
株机现在参与CRH不过是受电弓罢了,还是当初都已经独立了没混下去才收回来的电器在做。
株机一直想插手动车市场,在国内,它是最早做动车的企业,如果通过星星能进去这个市场,再进去城轨的话,那么现在的株机将是国内最大的铁路装备制造厂商,估计现在产值都上200亿了。
所以说株机很遗憾,但是不得不说这个厂的领导很有眼光,转产电力机车,造动车,造地铁这些举动都是国内走的比较靠前的,而且一直都不想局限于机车厂商,但是,有些东西,时也,命也。


整个下半年四方的精力都放在2C-300第二阶段和2-350的开发上  超过四方其实也没什么 话说你对株洲的看法相当主观的说 恐怕很多人不这么看

整个下半年四方的精力都放在2C-300第二阶段和2-350的开发上  超过四方其实也没什么 话说你对株洲的看法相当主观的说 恐怕很多人不这么看


回复 25# 冰刃


那整个株机上半年都在忙着建生产线,扩能,研发和准备生产HXD1C,大家都是半年对半年,而且重载的售价跟利润完全不能和动车比。
当然,我看株机肯定是有些主观,我从小看着株机的车长大的。但是我说的很多问题都是路内都知道的。
您要有什么不同意见我们也可以探讨一下,也许您的见识更多。
我只是站在一个全家干了几代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角度来说一些我知道的事。

回复 25# 冰刃


那整个株机上半年都在忙着建生产线,扩能,研发和准备生产HXD1C,大家都是半年对半年,而且重载的售价跟利润完全不能和动车比。
当然,我看株机肯定是有些主观,我从小看着株机的车长大的。但是我说的很多问题都是路内都知道的。
您要有什么不同意见我们也可以探讨一下,也许您的见识更多。
我只是站在一个全家干了几代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角度来说一些我知道的事。
另外,我要纠正您的一个错误,干线客运机车现在的主力就是株机的SS9和SS9G,以及SS8,所以,您说客运机车不是株机强项是一个不妥的说法。
国内唯一整车出口的干线客运机车企业也是株机,新的哈车要出来了,您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