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祭黄帝陵想表达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35:41
[石之瑜]
在清明时节,马英九亲赴忠烈祠主持对黄帝陵之遥祭,打破过去向来由主管内政的部门领导来主持的惯例,因此受到外界注意,也连带引发两种评价。

  大陆学者郭震远认为,此举“凸显中华文化目前已经深扎台湾”,应该“有助清除过去20年来台独势力在岛内搞去中国化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民进党立委苏震清却表示,好像向中国输诚,又好像做儿皇帝,从而质疑马英九动机不单纯。他们似乎都同意马英九藉由祭黄陵,表达了反对台独的立场。

  不过,根据马英九的发言人王郁琦的说明,似乎这两种政治解读都过头了。王郁琦说,马英九亲自主持,并没有任何政治意义,反而是文化上的一个重要象征,才会十分重视遥祭。

  但是,熟悉当代台湾政治史的人,可以从一些过去政治人物的行为中,体会马英九并非没有政治动机。即使是纯粹文化活动,其动机也可能就是要建立非政治的形象,因而仍然是政治的。

  早年李登辉之所以能够说服国民党大老们接受自己,靠的就是发明一些可以模棱两可的词汇,既可以解释成是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也可以解释成一个中国已经不存在,国统纲领就是这样一个文件,曾被认为是不统一纲领,因为陈水扁的一再攻击,今天反而成为是统一的象征。

继承李登辉的华人主义路线

  李登辉在1996年就职演说中,宣告台湾已经走出了中国贫穷落后专制独裁的传统(后来正式公告中拿掉了这段话),他主张台湾是新中原,提出新台湾人论,并成为后来马英九公开承诺要继承的身份。

  也是在李登辉执政期间,“中国人”这个词被“华人”所取代,李登辉俨然是以华人自居,这一点多数台独不反对。

  最早用华人身份自况的,就是台独大老张旭成,他在1980年代初提出新加坡模式,就是主张把台湾当成是华人国家。

  不久前,台独人士便有意识地利用清明节来主张自己的华人身份。那是2005年的清明节,一群台湾团结联盟领导人到靖国神社祭拜台湾祖先。

  他们利用靖国神社的场合来影射自己不是中国人,但他们又用了清明节来说明自己不是日本人,那他们也就是所谓海外华人的身份,不然为什么要在清明祭祖呢?

  不论是华人国家,或是海外华人,或是华侨,其间的共同讯息是,台湾人是华人,华人关心中国,但华人的国家不是中国。

  身为华人的台湾人仍然要祭祖,就像新加坡人那样。在新加坡或在东南亚,土生华人是当地公民,甚至已经不能算是华侨,当然就不能简单说成是中国人,否则在当地国如何生存与生活。但是华人也祭祖,这完全不影响他们身为当地公民、而不是中国人的自我认识。

  可以说,从马英九继承李登辉传承的新台湾人身份后,他的基本思路用华人主义来概括颇为允当,故他反对台独在文化上去中国,但不反对两岸在政治上维持分开,尤其反对统一。

绝对没有要表达反台独的意思

  在政治上,他不愿意疏离支持他的中国国民党忠贞党员,或背离他父亲期盼统一的遗愿,因此强调台湾的中华民族性,而祭黄陵就是其中重要的宣告方式。

  不过,他更不愿意疏离不是中国国民党党员的广大台生选民,所以凡是与统一有关的人或事,他一定坚决切割。他是在反对统一的前提下祭祖的,祭祖是一种政治弥补,也是心理弥补。

  当初李登辉在政治上藉由一国两府来缓和老国民党员对他是台独的疑虑,到任期届满前才正式提出两国论,与马英九祭黄陵的举止相比,共通性就在于能同时对统独双方自圆其说,而李登辉正是没有明说的华人主义的鼻祖。

  不同的只是对象不同。李登辉是要让自居为中国人的党员勉强接受他有台阶可下,马英九则希望台独人士在祭祖活动中发现马英九与他们来自同一个祖先,因而不要再用他不在台湾出生而排斥他,毕竟华人性与台独主张毋须冲突。

  简言之,马英九破例亲祭黄陵,是要用文化活动排斥政治,也就是要唤醒台湾的华人性,用“中华”取代“中国”,以便让自己的身份不要再成为台独势力话题。亦即,祭黄陵的政治含义是深层的,迂回的。

  与其说祭黄陵是在表达反对台独,不如说是想把台独拉向李登辉建立的华人主义路线。果然,民进党对祭黄陵的批判薄弱,说明祭黄陵对马英九的政治效果是不错的。

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7/forum_zp090408.shtml[石之瑜]
在清明时节,马英九亲赴忠烈祠主持对黄帝陵之遥祭,打破过去向来由主管内政的部门领导来主持的惯例,因此受到外界注意,也连带引发两种评价。

  大陆学者郭震远认为,此举“凸显中华文化目前已经深扎台湾”,应该“有助清除过去20年来台独势力在岛内搞去中国化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民进党立委苏震清却表示,好像向中国输诚,又好像做儿皇帝,从而质疑马英九动机不单纯。他们似乎都同意马英九藉由祭黄陵,表达了反对台独的立场。

  不过,根据马英九的发言人王郁琦的说明,似乎这两种政治解读都过头了。王郁琦说,马英九亲自主持,并没有任何政治意义,反而是文化上的一个重要象征,才会十分重视遥祭。

  但是,熟悉当代台湾政治史的人,可以从一些过去政治人物的行为中,体会马英九并非没有政治动机。即使是纯粹文化活动,其动机也可能就是要建立非政治的形象,因而仍然是政治的。

  早年李登辉之所以能够说服国民党大老们接受自己,靠的就是发明一些可以模棱两可的词汇,既可以解释成是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也可以解释成一个中国已经不存在,国统纲领就是这样一个文件,曾被认为是不统一纲领,因为陈水扁的一再攻击,今天反而成为是统一的象征。

继承李登辉的华人主义路线

  李登辉在1996年就职演说中,宣告台湾已经走出了中国贫穷落后专制独裁的传统(后来正式公告中拿掉了这段话),他主张台湾是新中原,提出新台湾人论,并成为后来马英九公开承诺要继承的身份。

  也是在李登辉执政期间,“中国人”这个词被“华人”所取代,李登辉俨然是以华人自居,这一点多数台独不反对。

  最早用华人身份自况的,就是台独大老张旭成,他在1980年代初提出新加坡模式,就是主张把台湾当成是华人国家。

  不久前,台独人士便有意识地利用清明节来主张自己的华人身份。那是2005年的清明节,一群台湾团结联盟领导人到靖国神社祭拜台湾祖先。

  他们利用靖国神社的场合来影射自己不是中国人,但他们又用了清明节来说明自己不是日本人,那他们也就是所谓海外华人的身份,不然为什么要在清明祭祖呢?

  不论是华人国家,或是海外华人,或是华侨,其间的共同讯息是,台湾人是华人,华人关心中国,但华人的国家不是中国。

  身为华人的台湾人仍然要祭祖,就像新加坡人那样。在新加坡或在东南亚,土生华人是当地公民,甚至已经不能算是华侨,当然就不能简单说成是中国人,否则在当地国如何生存与生活。但是华人也祭祖,这完全不影响他们身为当地公民、而不是中国人的自我认识。

  可以说,从马英九继承李登辉传承的新台湾人身份后,他的基本思路用华人主义来概括颇为允当,故他反对台独在文化上去中国,但不反对两岸在政治上维持分开,尤其反对统一。

绝对没有要表达反台独的意思

  在政治上,他不愿意疏离支持他的中国国民党忠贞党员,或背离他父亲期盼统一的遗愿,因此强调台湾的中华民族性,而祭黄陵就是其中重要的宣告方式。

  不过,他更不愿意疏离不是中国国民党党员的广大台生选民,所以凡是与统一有关的人或事,他一定坚决切割。他是在反对统一的前提下祭祖的,祭祖是一种政治弥补,也是心理弥补。

  当初李登辉在政治上藉由一国两府来缓和老国民党员对他是台独的疑虑,到任期届满前才正式提出两国论,与马英九祭黄陵的举止相比,共通性就在于能同时对统独双方自圆其说,而李登辉正是没有明说的华人主义的鼻祖。

  不同的只是对象不同。李登辉是要让自居为中国人的党员勉强接受他有台阶可下,马英九则希望台独人士在祭祖活动中发现马英九与他们来自同一个祖先,因而不要再用他不在台湾出生而排斥他,毕竟华人性与台独主张毋须冲突。

  简言之,马英九破例亲祭黄陵,是要用文化活动排斥政治,也就是要唤醒台湾的华人性,用“中华”取代“中国”,以便让自己的身份不要再成为台独势力话题。亦即,祭黄陵的政治含义是深层的,迂回的。

  与其说祭黄陵是在表达反对台独,不如说是想把台独拉向李登辉建立的华人主义路线。果然,民进党对祭黄陵的批判薄弱,说明祭黄陵对马英九的政治效果是不错的。

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7/forum_zp0904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