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时代的空军在行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56:45
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悲伤,也带给了我们诸多的警示,建设我国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就是其中之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张洪飚整理汇集各方意见,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递交了《关于建设我国航空救援体系的建议》,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前所未有的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很有名的课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文章讲述的是在六十年代初,航空兵空投药品挽救了病危的61个工人生命的故事,这或许是很多人对航空救援的最初印象。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当人们惊恐未定的四处走动,无助的仰望天空之时,一架直升机从云层中闪现而出。舱门缓缓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立刻出现在舱口。危难之时周总理乘坐国产直五直升机“从天而降”。这些不可多得的航空救援故事和画面都已经成为了共和国的经典记忆。
时间走过2008年进入2009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奥运安保与紧急医疗救护,北方发生大面积旱情,航空抗灾救援力量在这一些危机时刻紧急动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了我国航空抗灾救援能力的明显不足。
痛定思痛,人民群众需要触手可及的航空抗灾救援力量。几十年来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也让航空抗灾救援有了承载的基础,尽管规划、机构、队伍、装备等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时间,但毕竟它变得不再遥不可及。相信从不可多得到触手可及不会太遥远。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悲伤,也带给了我们诸多的警示,建设我国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就是其中之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张洪飚整理汇集各方意见,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递交了《关于建设我国航空救援体系的建议》,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前所未有的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很有名的课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文章讲述的是在六十年代初,航空兵空投药品挽救了病危的61个工人生命的故事,这或许是很多人对航空救援的最初印象。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当人们惊恐未定的四处走动,无助的仰望天空之时,一架直升机从云层中闪现而出。舱门缓缓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立刻出现在舱口。危难之时周总理乘坐国产直五直升机“从天而降”。这些不可多得的航空救援故事和画面都已经成为了共和国的经典记忆。
时间走过2008年进入2009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奥运安保与紧急医疗救护,北方发生大面积旱情,航空抗灾救援力量在这一些危机时刻紧急动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了我国航空抗灾救援能力的明显不足。
痛定思痛,人民群众需要触手可及的航空抗灾救援力量。几十年来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也让航空抗灾救援有了承载的基础,尽管规划、机构、队伍、装备等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时间,但毕竟它变得不再遥不可及。相信从不可多得到触手可及不会太遥远。
]]
民航救援能力
应急救援预案相对完善,长距离运输能力较强,但短距离紧急救援能力不足,综合指挥体系有待完善。在此次汶川地震救灾期间,民航直升机在运送人员物资、运送急需或重型机械设备和获取灾情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短距离紧急救援能力不足、指挥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非常明显。主要有以下四点:缺乏短距离航空紧急救援装备和设施;缺乏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等用于救援的地面设施;缺乏训练有素的航空应急救援队伍;缺乏统一的指挥系统。
通用航空救援能力
通用飞机机型结构直升机比重小,且以小吨位直升机为主。截至2007年底,我国通用航空器共807架,其中通用航空飞机、直升机总数为801架,比2006年净增94架,热气球及飞艇6具。124架直升机中,吊挂3吨以上的大型直升机较少,中小型型号占直升机总数的2/3。
通用航空作业以生产为主,抗灾救援为辅。通用航空作业主要集中在大型设备吊运和安装、公安执法、旅客运输、海上油井服务、边境巡逻、电视拍摄和转播、环保取样、地质勘探、科学考查、管线巡检、农牧渔业作业及旅游等社会经济服务,同时参与地震、洪灾、火灾、风灾、冰雪灾、海上救护等抢险救灾。虽然我国突发事件发生较多,但直升机参与抗灾救援比例较小,作业飞机也以经济作业型飞机为主。
通用航空公司规模小,通用机场、起降点分布不均衡。我国通用航空公司分布主要集中于经济密集区域,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从经济、人口和自然灾害区域分布特征来看,通用机场、临时起降点分布极度不均衡。
德国:规模庞大的非盈利航空救援组织
德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航空紧急救援体系。由联邦政府国防部、军队、德国汽车协会(ADAC)和德国航空救援组织(DRF)等共同组成。整个德国都具备了航空医疗服务能力;国土内任何一点都可以在15分钟内得到航空救援服务;救援用直升机通常服务于其基点医院50km半径的范围。
DRF(德国空中救援组织)成立于1972年。6个月后,1973年3月,设立了第一个配备救援直升机的紧急呼叫服务基地。目前,非赢利的DRF已扩及奥地利、意大利,成为德、奥、意三国的联合非赢利组织,是欧洲目前最大、最现代化的平民空中救援联盟。该联盟共设有42个HEMS(直升机紧急呼叫服务)基地,运营直升机超过300架。DRF约25%的资金来自捐献,2007年获得了332,983名赞助人的赞助。
2007年,DRF共执行39111次飞行救援任务。以DRF在柏林的第31分队为例,其直升机一年就出动3万余架次,平均一天出动80余架次。
美国:完善的国家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美国在1956年就颁布了《全国搜索救援计划》。计划中明确规定,美国空军为本土范围的陆上搜救执行机构;包括空军救援协调中心(AFRCC)、联邦政府及各州搜救机构及其它搜救组织。全美目前超过124,000名个人、35,000个企业和几乎所有中心城市的警察局、大医院和电视台都配备有直升机,仅纽约市的民用直升机保有量就超过2,000架,并有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屋顶设置了直升机停机坪。
由于国内外政治等各种复杂原因,美国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频繁。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地震、台风、水灾、火山、山火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美国的公路交通事故也比较多。为了有效应对,美国自上而下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国家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他们将公共危机事件定义为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灾害;二是技术灾害,比如核事故、化学危险品泄漏等;三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比如火灾、交通事故、恐怖事件等。美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分为三个层级,即联邦政府、州、地方。各层级的公共危机处置计划由紧急情况管理机关、警察、消防、农业、交通、国防、劳工、司法、红十字会等27个部门共同制定。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按不同类型,由一个部门主要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可突破地区界限统一行动。每个层级的政府都设有公共危机事件处理指挥中心,有的单独设立,有的设在警察局,有的设在消防局。不管机构设在哪里,一旦发生公共危机事件,都由指挥中心协调有关部门一起实施。当事件规模比较大,超出了地方政府的处置能力时,当地政府可向州政府报告请求协助解决。州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启动州制定的预案,调动本州的力量和资源协助处理。如果预计本州范围内的力量和资源无法解决问题,州政府可向美国联邦公共危机事务管理署驻地区指挥官请求协助,由该指挥官负责协助处置。地区指挥官如认为需要请求联邦政府采取行动,则向联邦紧急救援署长报告,联邦救援署长建议总统宣布启动灾害紧急救援预案,进入紧急状态。联邦政府会依据联邦应急计划,实施跨地区、跨州的指挥行动,向受援地区提供人力、技术、物资等方面的支持。
瑞士: 非盈利性慈善组织主导的航空救援
瑞士航空救援服务队于1952年成立,是一个隶属瑞士红十字会的非盈利性慈善组织,为瑞士全境提供空中医疗救护。160万红十字会成员的会费可以解决瑞士空中救护三分之二的经费。瑞士航空救援服务队拥有14架直升机,24小时随时待命;每年要接到1万个请救电话,每架直升机在接到电话之后15分钟之内起飞。此外,还拥有三架医疗运输机,可在这些飞机上直接进行手术等复杂救护工作。
韩国:总理挂帅中央防灾组织
为防止各种灾害,加强防灾减灾工作,韩国实行综合防灾、多灾并防、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分级负责的组织机构形式。设立了以总理为首的中央防灾组织——中央民防卫协议会,领导全国的防灾工作;总理任委员长,财政经济部长官和行政自治部长官任副委员长,政府各部长官和国家安全保障会议非常企划委员长、国家情报院次长任委员。各道、市直至基层政权机构设地区民防卫协议会。
行政自治部下设“民防卫灾难统制本部”(原隶属内务部,内务部撤消后改隶行政自治部),为全国民防协调机构,下设民防卫灾难管理局、防灾局和消防局。此外,还另设有国立防灾研究所、中央119救助队。防灾局负责具体的民防与灾害管理工作,下设若干理事,分别负责防灾计划、灾害对策、灾情调查、灾后恢复等工作。
韩国有一套完整的灾情调查评价程序。对灾情的统计分类、补助标准、灾害修复费用,中央、地方各自承担的比例都有明确规定,并由中央灾害对策本部每年修订颁布,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预。
民防卫队是韩国民防专业队伍,系将一般居民统一进行军事化编组的固定组织。根据《民防卫基本法》,除国会议员、警察、消防员、劳教管理人员、新闻工作人员、军人、军务员(文职)、乡土预备军(民兵)、灯塔管理人员、驻韩外国军队雇佣人员、远洋船员、在偏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及其他身心障碍者和慢性病患者外,凡年满20至45岁的韩国男性公民均为队员。其任务是:当遭受入侵或灾害,全国或局部地区安全与秩序受到危害时,在政府统一指挥下,开展防空、防灾、抢救、恢复活动,并对军队作战提供运输、构筑工事等劳务支援。
民防卫队分为以居住地为单位编组的“地区民防卫队”和以工作单位为基准组成的“在职单位民防卫队”。每年进行一次编组,根据居民证和其他有效证件登记造册。民防卫队员每年需接受10天共50小时的教育训练。韩政府将每月15号规定为“民防卫日”,举行全国性民防演练。
韩国现有的12支航空救援队,于1995年12月组建,隶属于国家消防局,装备22架直升机,形成了强大的空中紧急救助组织网络。
我国应用航空器开展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
重庆市   重庆市正在筹建中的“空中应急救援联动中心”,将由市政府有关部门与重庆市唯一的通用航空公司——重庆三峡通用航空公司共同投资组建。该中心拟采购两架直升机,除租赁给警方用于警用、反恐以外,还将兼顾高速公路、两江、高山等复杂地形的车祸、事故、灾害等应急救援。
重庆三峡通用航空公司人士介绍说,重庆市拟采购的直升机机型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H410G直九型,该机型长11.44米,旋翼直径11.93米,具有价格适中、升限高、速度快、航程大等优点。据称,直九型直升机每架采购费用4000多万元人民币,每次出动每小时所消耗的燃料、损耗和人力成本大约需要3000元人民币。
浙江省  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浙江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指出,浙江省将大力加强消防应急通信指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字化灭火救援指挥系统。加强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建设,包括加强灭火救援作战区域建设和省级消防航空救援站建设。2007年底前,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组建省级区域性灭火救援装备库;2009年底前,在杭州、宁波各建立1个省级消防航空救援站,租借直升飞机2架。
公安武警系统
自1993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购置了第一架警用直升机之后,大连市公安局1999年配备一架意大利阿古斯塔A—109直升机,2000年11月广州番禺警方开始长期租用一架可乘坐4人的水陆两用直升机和一架可乘坐2人的轻型直升机。2002年10月,广东省公安厅从欧洲直升机公司购入的一架ECl35T2和一架ECl20B投入执勤。2006年6月,北京警方采购了3架警用直升机,2007年5月投入使用。我国广东省公安厅、河南省郑州市、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南京市、辽宁省大连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公安局相继购置了警用直升机,成立了警务航空队。2003年8月,警用直升机正式列入人民警察装备序列。目前已建立7支警务航空队,建立警用机场(固定起降点)3个,拥有各类警用直升机20架左右。
据公安部警用航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警用航空器主要是警用直升机。警务航空队的主要任务是:空中巡逻、运送警力、追捕逃犯、缉私禁毒、反恐防暴、消防灭火、抢险救灾、疏导交通、空中指挥、航空治安管理、医疗救护和政府其他部门的应急服务任务等。现北京、广州、郑州、南京等地成立了警用航空飞行队,上海、重庆、陕西和辽宁沈阳、山西大同、浙江杭州、浙江宁波、山东青岛、河南洛阳等地公安机关也在着手启动这一工作。
医疗行业
2005年5月28日上午10点,南京市公安局一架R44警用直升机由浦口石佛寺机场起飞,5分钟后,降落在解放军四五四医院门诊部楼顶停机坪上。此次试飞,标志着江苏省有了首架空中“120”,并将建立一条空中救护通道。
2006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经沈阳军区、沈阳空军司令部、中国民航东北空管局、中国民航东北管理局的严格验收,中国医大盛京医院1号楼顶直升机起降点正式开放使用。这标志着该院在辽沈地区首先正式具备了开展航空救护的能力,开通了在东北地区空中急诊急救通道。.
武汉市急救中心利用民用航空器开展危重伤病员急救,空中急救典型报告8例,总航程3030公里,总飞行时间26小时45分钟。全市急救网络形成立体结构。市民可拨打“120”调动飞机,形成一套快速启动、信息管理、转运实施、地面配合等空中急救程序。
建在上海松江的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将建设亚洲一流的急救中心,解决上海及江苏、浙江的患者急诊救护问题。选址松江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上海市政府正在构筑的与邻近省份1小时经济圈的便利,以期最迅速的解决上海和江浙两省病人的急诊救护问题,直升飞机停机坪有紧邻的绿色通道,直达医院的救护室,为实现急诊救护创造便利条件。
森警消防
中国森林航空消防始建于1952年。目前,在黑龙江和云南两省分别建有东北航空护林中心和西南航空护林总站;在东北、内蒙古林区建有13个固定航空护林站及3个临时航空护林站;在西南林区建有6个固定航空护林站、2个航空护林基地和4个临时航护点,每年租用各类飞机145架次左右,飞行时间近9千小时。航护区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四川、贵州7个省区,航护覆盖范围达140万平方公里。
消防直升机具有轻便、灵活、快速、准确等特点,可以进行高层建筑火灾救人、灾情观察及火场指挥、运载消防人员及水域、沼泽、泥潭等灾害事故救人工作等任务。据悉,全国拟建4家陆地搜救基地,沈阳成为东北地区首选,主要以区域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此项目已经国务院立项批准。沈阳陆地搜救中心将设置在位于文官屯地区的沈阳市消防综合训练教育基地,投资5000余万元,修建占地15公顷的沈阳陆地搜救中心,购置消防直升飞机、消防破拆等专用设备,并组织消防官兵进行专业训练。
2006年4月30日,泰安市泰山航空消防站正式投入使用,填补了泰山和周边地区空中灭火救援力量的空白,这是山东省继青岛之后,第二个建立航空消防站的城市。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其消防配套力量主要由4个陆上消防站(含1个水陆消防站)、4个消防驻防点、2个水上消防站和1个航空消防站组成,构成“4-4-2-1”立体空间结构形式,实现世博会的水、陆、空消防整体布局。其中,将配备消防艇5艘,消防直升飞机3架。
海上救捞
交通部通过购买和租赁方式先后在中国沿海(北海、东海、南海)成立了4个救助飞行队,部署了9架通用航空器,其中8架为搜救直升机,一架为小型定翼机。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3月底,共出动飞机执行搜救任务370起,成功救起遇险人员356名。救助直升机在中国内地的海上搜索救援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6年4月18日,在广东珠海九洲机场,交通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珠海站点正式启用。由交通部增调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B-7305救助直升机正式进驻珠海九洲机场,担负珠江口及其附近水域白天救助值勤待命任务,并配合水面救助船舶执行搜寻救助,增强了立体救助能力,减少该海域海上遇险人员的伤亡。
业内专家提出整套解决方案(二标)
针对中国现有航空抗灾救援能力的局限性,业内专家提出了包括制定国家总体规划、建立常设管理机构、组建专业航空队伍、发展相关航空装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低空空余开放等多个方面的整套解决方案,为中国建设强大的航空抗灾救援体系设定了可行、必要的路线图。
尽快制订国家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三标)
抗灾救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性重大任务。航空手段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少等优势,是实施抗灾救援及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世界许多国家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时最普遍采用的有效手段。建设我国航空抗灾救援体系是一项战略性举措;不仅可显著提高社会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对于应对经济危机、拉动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现实意义。
建议由国家发改委主持,组织有关部门制订“国家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特别是尽快确定当前工作的阶段目标、实施内容和措施。我们恳切期望,为尽快启动国家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当前拉动内需建设项目的科技含量,应从“国家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中选取部分近期实施内容,凝练成为若干专项计划,列入国家财政规划之中。同时动员和鼓励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源积极投入,按国家行为和商业运作紧密结合、国家投入牵引和社会力量动员跟进相互支撑的模式,推进和实施国家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
建立常设的国家航空抗灾救援管理机构(三标)
航空抗灾救援的专业性强、技术与后勤保障复杂、管理与指挥难度大,必须依靠专门机构方能实施。建议成立“国家航空抗灾救援中心”,各大区或省(市、自治区)成立相应的“航空抗灾救援中心”;作为常设的国家航空抗灾救援管理机构。其职能是:灾时指挥各方力量,统一协调行动,以迅速而有力的动作有效实施抗灾救援;平时进行项目建设,保持基本能力,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家与各省、市、县应尽快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将航空抗灾救援的内容充实进去。
组建专门的航空抗灾救援队伍(三标)
世界各国经验表明,专门的救援队伍专业素养好,配套设备全,救灾效率高,是抗灾救援的基本力量。而我国目前航空抗灾救援力量分散编配、力量薄弱,难以应对紧急需求或多方向不同任务需求,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日常救援需要;尽快组建我国专门的航空抗灾救援队伍,逐步达到“组织健全、体系严密、响应快速、装备精良、勇于献身、技术精湛”的专业救援要求,十分必要。
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地理分布及行政区划,建议依托现有的通用航空公司,按“分区编配,统一调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政府资助,企业运行”的原则实施专业救援队伍的建设和运作;参照预备役模式组建航空救援飞行队,作为我国航空抗灾救援基本的常备力量。平时,面向民生,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灾时,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
林左鸣在“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高层论坛上的发言摘录
    航空装备式航空抗灾救援的物质基础。建立航空抗灾救援体系是发展航空产业的内在需要。目前,我国航空抗灾救援装备存在性能落后、数量不足、型谱结构不合理、配套设备和救援装具不齐全等问题,其中直升机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航空抗灾救援能力的提高。据统计,我国目前仅有6家通用航空公司具有应急救援能力,共有飞机71架,其中救援直升机只有30多架,并且以小吨位为主。目前全世界约有通用飞机34万架,其中美国就有23万架,通用航空提供了126万个就业岗位,每年创造多达1500亿美元的产值。而我国用用航空仅有通用飞机800架左右,从业人员仅约8000人,年产值不足18亿美元。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预示着我国航空抗灾救援装备市场潜力巨大。
中航工业已经成立了直升机子公司和通用飞机子公司,组建了发展直升机和通用飞机的产业集群。按照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的思路,加快两类飞机的产业化发展,必将为我国航空抗灾救援装备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航工业将重点突破技术瓶颈,建立先进完整的、军民共享的直升机研发保障体系,完善直升机型谱系列,构建适应多样化需求的基础平台。在军用直升机发展中,统筹考虑民用型号的发展,以次推动直升机产业的大发展,同时正在考虑开发一型1吨级轻型、易驾驶、科普及的廉价直升机。
中航工业将发展几型有基础、有市场、可持续发展的,用于防疫、灭火、除虫、抗旱等特殊作业的专用飞机,以及用于灾情监测、评估、预报和情报搜集等任务的航测、侦察飞机。我们将针对通用航空市场需求,加强飞机设计和生产能力,结合国情和已有基础,不断改进运五、农五、运七、运八、运十一、运十二等飞机,开展蛟龙600、海鸥300、30座级涡桨飞机等新型号研制,形成通用飞机的产品系列。我们将联手运输业,在通航运营、飞行训练、机场建设、飞机维修等方面为用户提供全程服务。
同时,我们将突出抗灾救援的特殊性要求,发展担负灾情监测、灾情评估、灾情预报、通信中继、搜索等任务的;发展担负灾场监视、通信中继等任务的气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