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贫民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13:05
来吧朋友,踏遍青山绿水;来吧朋友,拥抱碧海蓝天;来吧朋友,体验万人共用的茅坑…?
高脚杯、低开领、群星灿烂、香槟喧腾,好莱坞的奥斯卡颁奖仪式上看不到经济萧条的阴影。

9,000英里之外,印度孟买的Garibnagar贫民窟里,仅有的几台电视机前人头攒动,欢呼声此起彼伏。

走下红地毯,回到贫民窟

英国人导演、摄制的故事片《贫民窟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在第81届奥斯卡角逐中囊括八项大奖,关于电影本身,报道铺天盖地,我省下笔墨不再赘述。

这篇“说事”关注的,是影片中扮演男女主人翁幼年时代的两个孩子,10岁男孩阿兹哈卢丁(Azharuddin)和九岁女孩卢比娜(Rubina)走下红地毯以后的事。

  
小演员走出机场,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两个孩子是导演丹尼·波尔(Danny Boyle)从孟买的贫民窟里找来的。他们在好莱坞得到的关注,恐怕超过了任何参加典礼的明星。

昨日捡破烂的孩子,一夜之间成了民族的骄傲,英雄般的凯旋。然而,他们在印度的家与好莱坞的流光溢彩可谓天壤之别。

为印度带回“桂冠”的孩子不能再住在这种地方

卢比娜全家挤在一间小铁皮棚里。阿兹哈卢丁一家人更惨,棚子几个月前被强行拆毁,一家人只好在马路边搭起的塑料棚里栖身。眼看雨季将至,因病无法继续以捡柴劈柴为生的父亲正一筹莫展。

《贫民窟百万富翁》横扫奥斯卡的消息传来,孟买地方当局的官员终于表示,“给印度带回桂冠”的人应该得到奖赏。地方政府将为两个孩子的家庭提供免费住房。

电影制作人也表示,已经为两个孩子设立了特别基金,保证他们上学受教育。可以预见,两个孩子的生活轨迹将从此彻底改变。而他们身后,生活在贫民窟里的孟买人总数估计有900万。

是印度的“桂冠”还是渲染“穷情”?

  
阿兹哈卢丁一家人在马路边的塑料棚里栖身

《贫民窟百万富翁》声誉鹊起的过程中,在印度却是充满了争议。有人指责它像渲染色情一样渲染“穷情”(poverty porn)。有人说把生活在贫民窟里的人称作“slumdog”(直译的话就是“贫民窟狗”)是一种侮辱,至少是不够尊重。

电影的外景拍摄主要是在孟买市中心的Dharavi贫民窟。近100万人挤在面积不到一平方英里的范围内,它不仅是印度,也是亚洲最大的贫民窟。

描写贫民窟生活的《贫民窟百万富翁》在西方一炮走红,也把更多西方人的目光吸引到了这里。孟买的“贫民窟旅游”(slum tourism),即组织西方游客参观贫民窟,生意兴隆。

旅游精彩点:参观万人厕所,臭水沟边徜徉

“人人都在谈论《贫民窟百万富翁》。人们看了电影,现在想来亲眼看看”,“真实生活旅游”(Reality Tours)的导游提空卡(Ganesh Tikonkar)说。

“真实生活旅游”专门组织付费的西方游客参观Dharavi贫民窟。为了避免引起反感,游客不得自由活动,不得用相机拍照。

  
卢比娜的生活轨迹将彻底改变,她身后的小伙伴们呢?

导游提空卡说,他现在每天平均带50名西方游客参观Dharavi。参观的“热点”包括16,000人共用的一排六个茅坑,和从贫民窟中穿过的黑臭的小河。

来自英国小镇Settle的阿尔维斯(Bill Alves)说:“电影描绘的是童话,看了真实的贫民窟后,觉得现实更黑暗,残酷些。”

其实,“贫民窟旅游”之风悄然刮起已经有一阵子了,从印度的孟买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从南非的索韦托(Soweto)到肯尼亚的吉勃拉(Kibera),旅游机构组织好奇、富有的西方游客专程参观“闻名世界”的贫民窟。

访贫问苦为哪般?

这些世界知名的贫民窟,也不乏世界级的名人造访。英国王储查尔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都曾到孟买的Dharavi贫民窟嘘寒问暖。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2006年作为参议员曾到肯尼亚首都的Kibera贫民窟,拿着手提喇叭振臂一呼:“你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政客、名人出于各种目的和需要现身贫民窟,我可以理解,不觉得奇怪;兜里趁俩钱儿的普通西方人专程游贫民窟,我却很难理解,觉得奇怪。

是为了体验生活、“开阔视野”?在铁皮棚里同吃、同住、同劳动两个月是一回事,按规定路线走马观花两个小时是另一回事。

  
当年的奥巴马参议员访问肯尼亚首都的贫民窟

是出于可怜、同情?贫民窟的生活,物质上可能是赤贫,精神上未必比你我匮乏,用得着你可怜?

是为了做善事?应该指出的是,许多组织这类旅游的机构,都有不同程度的“扶贫”性质。比如,前面提到的“真实生活旅游”,它把收入的80%都交给当地的非政府组织用于帮助贫民窟居民的项目上。

但扶贫一定要到贫民窟吗?当初剧组邀请阿兹哈卢丁出席奥斯卡颁奖仪式时,他的父亲曾提出是否可以不去,而把机票钱给他们家。孟买到洛杉矶的往返机票要700英镑,折合大约50,000卢比。阿兹哈卢丁的父亲拾劈柴每天大约挣50-100卢比。

真要行善,把机票、旅馆钱省下来,寄给当地的慈善组织如何?

还是要以别人的赤贫来反衬自己的安逸,寻求某种自我安慰?

《贫民窟百万富翁》推出时,从制片商到影评者,都把它贴上一个“feel-good film”的标签。“feel-good”,就是让人看了觉得舒服,感觉良好。好莱坞瞄准圣诞节发行的影片不少都是为了让人看后“feel-good”。

《贫民窟百万富翁》看完,我怎么一点都不“feel-good”?请大家帮我找找感觉吧。

(腾龙 2009年3月3日于伦敦)

http://www.bbc.co.uk/china/lifei ... glong_slumdog.shtml来吧朋友,踏遍青山绿水;来吧朋友,拥抱碧海蓝天;来吧朋友,体验万人共用的茅坑…?
高脚杯、低开领、群星灿烂、香槟喧腾,好莱坞的奥斯卡颁奖仪式上看不到经济萧条的阴影。

9,000英里之外,印度孟买的Garibnagar贫民窟里,仅有的几台电视机前人头攒动,欢呼声此起彼伏。

走下红地毯,回到贫民窟

英国人导演、摄制的故事片《贫民窟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在第81届奥斯卡角逐中囊括八项大奖,关于电影本身,报道铺天盖地,我省下笔墨不再赘述。

这篇“说事”关注的,是影片中扮演男女主人翁幼年时代的两个孩子,10岁男孩阿兹哈卢丁(Azharuddin)和九岁女孩卢比娜(Rubina)走下红地毯以后的事。

  
小演员走出机场,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两个孩子是导演丹尼·波尔(Danny Boyle)从孟买的贫民窟里找来的。他们在好莱坞得到的关注,恐怕超过了任何参加典礼的明星。

昨日捡破烂的孩子,一夜之间成了民族的骄傲,英雄般的凯旋。然而,他们在印度的家与好莱坞的流光溢彩可谓天壤之别。

为印度带回“桂冠”的孩子不能再住在这种地方

卢比娜全家挤在一间小铁皮棚里。阿兹哈卢丁一家人更惨,棚子几个月前被强行拆毁,一家人只好在马路边搭起的塑料棚里栖身。眼看雨季将至,因病无法继续以捡柴劈柴为生的父亲正一筹莫展。

《贫民窟百万富翁》横扫奥斯卡的消息传来,孟买地方当局的官员终于表示,“给印度带回桂冠”的人应该得到奖赏。地方政府将为两个孩子的家庭提供免费住房。

电影制作人也表示,已经为两个孩子设立了特别基金,保证他们上学受教育。可以预见,两个孩子的生活轨迹将从此彻底改变。而他们身后,生活在贫民窟里的孟买人总数估计有900万。

是印度的“桂冠”还是渲染“穷情”?

  
阿兹哈卢丁一家人在马路边的塑料棚里栖身

《贫民窟百万富翁》声誉鹊起的过程中,在印度却是充满了争议。有人指责它像渲染色情一样渲染“穷情”(poverty porn)。有人说把生活在贫民窟里的人称作“slumdog”(直译的话就是“贫民窟狗”)是一种侮辱,至少是不够尊重。

电影的外景拍摄主要是在孟买市中心的Dharavi贫民窟。近100万人挤在面积不到一平方英里的范围内,它不仅是印度,也是亚洲最大的贫民窟。

描写贫民窟生活的《贫民窟百万富翁》在西方一炮走红,也把更多西方人的目光吸引到了这里。孟买的“贫民窟旅游”(slum tourism),即组织西方游客参观贫民窟,生意兴隆。

旅游精彩点:参观万人厕所,臭水沟边徜徉

“人人都在谈论《贫民窟百万富翁》。人们看了电影,现在想来亲眼看看”,“真实生活旅游”(Reality Tours)的导游提空卡(Ganesh Tikonkar)说。

“真实生活旅游”专门组织付费的西方游客参观Dharavi贫民窟。为了避免引起反感,游客不得自由活动,不得用相机拍照。

  
卢比娜的生活轨迹将彻底改变,她身后的小伙伴们呢?

导游提空卡说,他现在每天平均带50名西方游客参观Dharavi。参观的“热点”包括16,000人共用的一排六个茅坑,和从贫民窟中穿过的黑臭的小河。

来自英国小镇Settle的阿尔维斯(Bill Alves)说:“电影描绘的是童话,看了真实的贫民窟后,觉得现实更黑暗,残酷些。”

其实,“贫民窟旅游”之风悄然刮起已经有一阵子了,从印度的孟买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从南非的索韦托(Soweto)到肯尼亚的吉勃拉(Kibera),旅游机构组织好奇、富有的西方游客专程参观“闻名世界”的贫民窟。

访贫问苦为哪般?

这些世界知名的贫民窟,也不乏世界级的名人造访。英国王储查尔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都曾到孟买的Dharavi贫民窟嘘寒问暖。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2006年作为参议员曾到肯尼亚首都的Kibera贫民窟,拿着手提喇叭振臂一呼:“你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政客、名人出于各种目的和需要现身贫民窟,我可以理解,不觉得奇怪;兜里趁俩钱儿的普通西方人专程游贫民窟,我却很难理解,觉得奇怪。

是为了体验生活、“开阔视野”?在铁皮棚里同吃、同住、同劳动两个月是一回事,按规定路线走马观花两个小时是另一回事。

  
当年的奥巴马参议员访问肯尼亚首都的贫民窟

是出于可怜、同情?贫民窟的生活,物质上可能是赤贫,精神上未必比你我匮乏,用得着你可怜?

是为了做善事?应该指出的是,许多组织这类旅游的机构,都有不同程度的“扶贫”性质。比如,前面提到的“真实生活旅游”,它把收入的80%都交给当地的非政府组织用于帮助贫民窟居民的项目上。

但扶贫一定要到贫民窟吗?当初剧组邀请阿兹哈卢丁出席奥斯卡颁奖仪式时,他的父亲曾提出是否可以不去,而把机票钱给他们家。孟买到洛杉矶的往返机票要700英镑,折合大约50,000卢比。阿兹哈卢丁的父亲拾劈柴每天大约挣50-100卢比。

真要行善,把机票、旅馆钱省下来,寄给当地的慈善组织如何?

还是要以别人的赤贫来反衬自己的安逸,寻求某种自我安慰?

《贫民窟百万富翁》推出时,从制片商到影评者,都把它贴上一个“feel-good film”的标签。“feel-good”,就是让人看了觉得舒服,感觉良好。好莱坞瞄准圣诞节发行的影片不少都是为了让人看后“feel-good”。

《贫民窟百万富翁》看完,我怎么一点都不“feel-good”?请大家帮我找找感觉吧。

(腾龙 2009年3月3日于伦敦)

http://www.bbc.co.uk/china/lifei ... glong_slumdo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