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界碑总数达2000块 越方严词否认出让土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30:36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何丰伦、黄海敏发自广西、河内

  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中越两国如期完成了中越陆地边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

  2008年12月28日至31日,中越政府边界谈判代表团团长会晤在河内举行。双方就解决中越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全部剩余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一致,并发表共同声明。



按照两国领导人的共识,中越双方如期完成了陆地边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

  八年勘界前松后紧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有着1300多公里的陆地边界线。1999年12月30日,中越两国政府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陆地边界条约》,两国开始在中越边境进行勘界立碑和清障排雷工作。

  2000年8月和11月,中越联合勘界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开始起草勘界有关法律文件。根据中越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将在中越边界全线埋设1537座界碑。

  但是堪界的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首先当然是要解决双方的分歧。

  按照国际惯例,陆地边界谈判的第一步,就是两国各自提出边界主张线。在最初的边界主张线提出来后,两国专家组比对发现,中越主张线存在近300处争议。但是双方在详细谈判协商后,确定真正有争议的地方只有164处,共计227平方公里。

  广西测绘局一位姓梁的勘测人员向《国际先驱导报》透露:“有争议地区有几十处是双方都没有画出来的空白地块,最大的一块空白地块将近2平方公里。有的争议是因为条约的文字表述与地图不一致。”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参与实际工作的勘界队员们来说“解决勘测中的争议是非常头疼的事情”。一块界碑往往要勘察好几次。如在龙邦口岸附近的山岭上的界碑,就前后花了近2年8个月的时间才最终确定。

  常年研究中越边境问题的专家郑维宽向《国际先驱导报》指出:“边境勘界涉及国家利益,是谈判,是斗争,是妥协,更是友谊。”他认为,中越勘界明显呈现出前松后紧的态势。从2001到2006年的五年间,勘界工作只完成了总任务量的50%。而2006到2008年勘界工作则进展迅速。郑维宽指出,这表明中越两国之间已经有了越来越强烈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7和2008年间,越南很早就遭到了国际游资的冲击,外汇储备匮乏的越南方面不得不请求中国援手,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来步履艰难的边境勘界谈判难题,迅速迎刃而解。

  恶劣自然条件阻碍进度

  除了分歧,自然条件的险恶也给堪界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中越边界地区地形险要复杂,气候条件恶劣,越南奠边省及莱州省等许多地区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在1400公里的边界线上,有344公里以河为界,而且连续的洪捞导致河流变化。许多边界线远离村舍,往来道路极为困难。一些勘界立碑工作组人员必须爬山涉水,穿越三四天丛林才能到达边界线,而且一些地方还有地雷遗留,工作人员流血受伤是常有的事情,有的甚至牺牲了生命。所以,在勘界过程中往往需要当地向导来协助勘测。

  界碑还分为单立界碑、双立界碑和三立界碑等几种。“有的地方只需要立一块界碑就能明确边界走向,这叫单立界碑。有的地方地形比较复杂,出现山坡、山谷、河流、峡谷等立了主碑之后,还需要立一块附碑来标明边界走向。为了确定河流主航道中心线,需要在河的两岸各立一块界碑,这叫同号双立。”中国国家测绘局中越测绘办主任武晓淦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正因为情况的复杂性,中越边界上原来预计界碑编号达到1373号,总计大约1534块,但从最终的情况来看,为清晰地表明走向,新增了400多块界碑,界碑总数达到近2000块。

  后续工作有待年内完成

  虽然中越双方在2008年最后一天宣布,如期完成了陆地边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但据武晓淦透露,目前,中越边境勘界还有少数界碑尚未完全立起,计划在2009年春节前完成野外立碑,相当于中越边境勘界的野外工作宣告结束。随后,将进入议定书、附图等内部文件的签署阶段,这一阶段预计在2009年内全部完成。届时,中越两国还将签署相关文件。

  有趣的是,在已经立起来的界碑中,中方的界碑与越方界碑还有着鲜明的对比。

  来来往往的凭祥友谊关口,中国大型界碑身高1.6米,基座高达40厘米,正面碑身镶有直径30厘米的金属国徽。中型界碑有1.2米高,底座也是40厘米,而小型界碑的底座只有20厘米,碑身只有1米高。中型界碑立在边界上比较普通的位置,小型界碑则往往立在人迹罕至的偏僻地方。

  凭祥边境立碑人员张力高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越方所立的双号界碑也分成大中小3种型号,尺寸与中方相当,但凑近一看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别,越方的界碑是空心的,中方的界碑都是实心的,而且几乎都是整块的花岗岩。”

  根据国际惯例,我国所立的中越单号界碑分成大中小3种类型。确定立哪一种型号的界碑,需要通知对方。在交通通道、口岸等边境来往频繁的地区,一般会设立大型界碑。界碑由一块完整的花岗石刻成,预计使用寿命至少100年。

  武晓淦告诉记者,从技术上说,中越边境很早就开始动用高科技的控制系统来确定边界,高精度的卫星定位系统使得界碑和边界走向达到了厘米级别。

  “最清晰的边界线”

  在历时8年的勘界立碑工作中,中越两国政府代表团始终根据两国领导人的共识,依据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实施勘界工作,实现了互利共赢。

  越南主流媒体也对中越如期完成陆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报道,指出越中全线完成勘界立碑工作是中越关系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是越中友谊的共同胜利,是两国领导人达成的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生动体现。

  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称,越南在中越边界划分及勘界立碑工作中可能受到中方的压力并向中方“出让土地”。对此,越南副外长、政府边界谈判代表团团长武勇日前在接受越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报》的专访时重申,“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在边境上一些居民过境或越境居住地区,越中两国谈判代表团在平等、相互尊重、合情合理、利益大体均衡的基础一致同意进行灵活的调整,因此,不可能出现如某些外国传媒所称的越南向这个或那个国家"割让土地"的事情。唯一可以解释的是,这些媒体要么"消息不灵通",要么"别有用心"。”

  武勇强调,越中边界被认为是“设立界碑最密集及最清晰的陆地边界线”,是按照现代的方法划定并确保其真实性及永久性。越南边境7个省的人民对此非常满意。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何丰伦、黄海敏发自广西、河内

  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中越两国如期完成了中越陆地边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

  2008年12月28日至31日,中越政府边界谈判代表团团长会晤在河内举行。双方就解决中越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全部剩余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一致,并发表共同声明。



按照两国领导人的共识,中越双方如期完成了陆地边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

  八年勘界前松后紧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有着1300多公里的陆地边界线。1999年12月30日,中越两国政府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陆地边界条约》,两国开始在中越边境进行勘界立碑和清障排雷工作。

  2000年8月和11月,中越联合勘界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开始起草勘界有关法律文件。根据中越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将在中越边界全线埋设1537座界碑。

  但是堪界的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首先当然是要解决双方的分歧。

  按照国际惯例,陆地边界谈判的第一步,就是两国各自提出边界主张线。在最初的边界主张线提出来后,两国专家组比对发现,中越主张线存在近300处争议。但是双方在详细谈判协商后,确定真正有争议的地方只有164处,共计227平方公里。

  广西测绘局一位姓梁的勘测人员向《国际先驱导报》透露:“有争议地区有几十处是双方都没有画出来的空白地块,最大的一块空白地块将近2平方公里。有的争议是因为条约的文字表述与地图不一致。”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参与实际工作的勘界队员们来说“解决勘测中的争议是非常头疼的事情”。一块界碑往往要勘察好几次。如在龙邦口岸附近的山岭上的界碑,就前后花了近2年8个月的时间才最终确定。

  常年研究中越边境问题的专家郑维宽向《国际先驱导报》指出:“边境勘界涉及国家利益,是谈判,是斗争,是妥协,更是友谊。”他认为,中越勘界明显呈现出前松后紧的态势。从2001到2006年的五年间,勘界工作只完成了总任务量的50%。而2006到2008年勘界工作则进展迅速。郑维宽指出,这表明中越两国之间已经有了越来越强烈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7和2008年间,越南很早就遭到了国际游资的冲击,外汇储备匮乏的越南方面不得不请求中国援手,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来步履艰难的边境勘界谈判难题,迅速迎刃而解。

  恶劣自然条件阻碍进度

  除了分歧,自然条件的险恶也给堪界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中越边界地区地形险要复杂,气候条件恶劣,越南奠边省及莱州省等许多地区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在1400公里的边界线上,有344公里以河为界,而且连续的洪捞导致河流变化。许多边界线远离村舍,往来道路极为困难。一些勘界立碑工作组人员必须爬山涉水,穿越三四天丛林才能到达边界线,而且一些地方还有地雷遗留,工作人员流血受伤是常有的事情,有的甚至牺牲了生命。所以,在勘界过程中往往需要当地向导来协助勘测。

  界碑还分为单立界碑、双立界碑和三立界碑等几种。“有的地方只需要立一块界碑就能明确边界走向,这叫单立界碑。有的地方地形比较复杂,出现山坡、山谷、河流、峡谷等立了主碑之后,还需要立一块附碑来标明边界走向。为了确定河流主航道中心线,需要在河的两岸各立一块界碑,这叫同号双立。”中国国家测绘局中越测绘办主任武晓淦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正因为情况的复杂性,中越边界上原来预计界碑编号达到1373号,总计大约1534块,但从最终的情况来看,为清晰地表明走向,新增了400多块界碑,界碑总数达到近2000块。

  后续工作有待年内完成

  虽然中越双方在2008年最后一天宣布,如期完成了陆地边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但据武晓淦透露,目前,中越边境勘界还有少数界碑尚未完全立起,计划在2009年春节前完成野外立碑,相当于中越边境勘界的野外工作宣告结束。随后,将进入议定书、附图等内部文件的签署阶段,这一阶段预计在2009年内全部完成。届时,中越两国还将签署相关文件。

  有趣的是,在已经立起来的界碑中,中方的界碑与越方界碑还有着鲜明的对比。

  来来往往的凭祥友谊关口,中国大型界碑身高1.6米,基座高达40厘米,正面碑身镶有直径30厘米的金属国徽。中型界碑有1.2米高,底座也是40厘米,而小型界碑的底座只有20厘米,碑身只有1米高。中型界碑立在边界上比较普通的位置,小型界碑则往往立在人迹罕至的偏僻地方。

  凭祥边境立碑人员张力高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越方所立的双号界碑也分成大中小3种型号,尺寸与中方相当,但凑近一看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别,越方的界碑是空心的,中方的界碑都是实心的,而且几乎都是整块的花岗岩。”

  根据国际惯例,我国所立的中越单号界碑分成大中小3种类型。确定立哪一种型号的界碑,需要通知对方。在交通通道、口岸等边境来往频繁的地区,一般会设立大型界碑。界碑由一块完整的花岗石刻成,预计使用寿命至少100年。

  武晓淦告诉记者,从技术上说,中越边境很早就开始动用高科技的控制系统来确定边界,高精度的卫星定位系统使得界碑和边界走向达到了厘米级别。

  “最清晰的边界线”

  在历时8年的勘界立碑工作中,中越两国政府代表团始终根据两国领导人的共识,依据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实施勘界工作,实现了互利共赢。

  越南主流媒体也对中越如期完成陆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报道,指出越中全线完成勘界立碑工作是中越关系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是越中友谊的共同胜利,是两国领导人达成的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生动体现。

  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称,越南在中越边界划分及勘界立碑工作中可能受到中方的压力并向中方“出让土地”。对此,越南副外长、政府边界谈判代表团团长武勇日前在接受越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报》的专访时重申,“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在边境上一些居民过境或越境居住地区,越中两国谈判代表团在平等、相互尊重、合情合理、利益大体均衡的基础一致同意进行灵活的调整,因此,不可能出现如某些外国传媒所称的越南向这个或那个国家"割让土地"的事情。唯一可以解释的是,这些媒体要么"消息不灵通",要么"别有用心"。”

  武勇强调,越中边界被认为是“设立界碑最密集及最清晰的陆地边界线”,是按照现代的方法划定并确保其真实性及永久性。越南边境7个省的人民对此非常满意。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
原帖由 fengxiang 于 2009-1-9 09:00 发表
凭祥边境立碑人员张力高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越方所立的双号界碑也分成大中小3种型号,尺寸与中方相当,但凑近一看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别,越方的界碑是空心的,中方的界碑都是实心的,而且几乎都是整块的花岗岩。”



越南的空心?小心对方今后耍阴谋。“空心”的敲掉很容易。
如此报道,一点也不给越南人面子。
我们也要严词否认:我们绝没有侵占越南土地:D :D
“2007和2008年间,越南很早就遭到了国际游资的冲击,外汇储备匮乏的越南方面不得不请求中国援手,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来步履艰难的边境勘界谈判难题,迅速迎刃而解。”
---------这种话不说会死人啊?!: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