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来说一说影视作品里面表现的战争场面和实际是不是有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5:47:43
比如电影里面经常有一个战士抱着一挺机枪连续扫射的场面,但是有网友说在实战中机枪一般是点射,要频繁的转移阵地。还有就是一个人抱着枪打很长时间也不换弹夹,这恐怕也是一个通病。
关于使用机枪的问题想顺便问一个:
轻机枪还好办,如果是大口径机枪或者是重机枪怎么办呢?难道打几十发子弹就要转移,真要是这样机枪手就太辛苦了。而且在现代战争中,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狙击步枪,枪榴弹这些东西装备很普遍,重机枪和大口径机枪的目标这么大,如果是在野战中的话,该如何避免被敌人击中呢?

还有就是电影里面的枪发射的子弹是不是都没有弹头啊?以前听人说拍电影用的子弹都是要让管道具的负责检查,这种子弹是怎么来的呢?是用真子弹改的还是专门生产的?比如电影里面经常有一个战士抱着一挺机枪连续扫射的场面,但是有网友说在实战中机枪一般是点射,要频繁的转移阵地。还有就是一个人抱着枪打很长时间也不换弹夹,这恐怕也是一个通病。
关于使用机枪的问题想顺便问一个:
轻机枪还好办,如果是大口径机枪或者是重机枪怎么办呢?难道打几十发子弹就要转移,真要是这样机枪手就太辛苦了。而且在现代战争中,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狙击步枪,枪榴弹这些东西装备很普遍,重机枪和大口径机枪的目标这么大,如果是在野战中的话,该如何避免被敌人击中呢?

还有就是电影里面的枪发射的子弹是不是都没有弹头啊?以前听人说拍电影用的子弹都是要让管道具的负责检查,这种子弹是怎么来的呢?是用真子弹改的还是专门生产的?
;P 电视?简直就是瞎搞
电影里的子弹是空包弹
转百度搜的

只有弹壳、少量装药、以及底火的子弹,通常用于训练和演习。
  空包弹有两种,比如:收口式空包弹(无弹头) /全形空包弹(有弹头),具体例如我5.8族的5.8mm枪弹中的空包弹就有两种,一种为传统式的收口式空包弹,另一种为发射塑料易碎弹头的全形空包弹。全形空包弹的弹头由聚苯乙烯材料制成,在火药燃气的作用下进行降解(不是燃烧或熔化),比起传统的收口式空包弹具有密封性能好、储存期长的优点,枪口安全距离为7米,也比收口式空包弹的安全距离近。 在军事演习中使用空包弹,演习双方一般不可能在几米内互相射击,所以也就不会伤人。
重机枪哪儿有那么容易移动阵地?
重机枪有的有护板的


其实电影里面最不真实的地方就是:炮弹爆炸的烟太少了,几乎没有。现实里的炮弹炸一下,浓烟半天都不散。
原帖由 歼击机07 于 2009-1-7 12:21 发表
重机枪有的有护板的


其实电影里面最不真实的地方就是:炮弹爆炸的烟太少了,几乎没有。现实里的炮弹炸一下,浓烟半天都不散。

恰恰相反,电影里炮弹爆炸的火焰太大,爆烟也太多太黑,实际射击中没有这样的。本人见到的至少几千发炮弹爆炸的情况里,炸点火光能看清楚的很少,多数都是在打中靶杆的时候。
冲锋时候士兵距离太密

拼刺刀很少见多对1……是不是单挑比较接近大家的认识……

刀刃式刺刀拔出人体太容易……就是扎一头猪,也没那么容易拔出来……

士兵装具太少,几乎全都是轻装状态。

还有带刺刀射击……带刺刀射击很影响精度
本菜想问一下打仗的时候说话多不多?我看到的中外影片上打仗的时候很多人都在不停地交谈或者祈祷、回忆等等,哭的笑的叫的闹的趴着不动的干啥的都有,就是没几个人把眼睛盯着敌人,真打仗的时候是这样的么?
真实战斗中,机枪连续射击不转移阵地的话,很快榴弹或者迫击炮弹就过来了
看什么打仗了,你看蓝剑B计划,他们都跟玩是的.........美军现在打仗也都跟玩是的......
防御时战壕太直,无单兵掩体,而且都打自己面前的,其实侧射火力是最有效的。
1、炸药爆炸的震荡表现不够,火球则过分夸张。剧组对战争场面缺乏了解,片面追求场面火爆,用汽油代替炸药做炸点,严重失真。
2、弹药无限作弊器。经常看到英雄人物抱着支自动武器嗷嗷叫发飙狂扫……:Q
3、冲锋一窝蜂,没有战术动作,没有班组配合。
其实如果看看老电影的话,可以发现TG的导演过去可是很会表现战斗场面的,武器装备道具甚至士兵装具都很认真。前几天早上看了老片《地道战》,居然看到了老套筒和土造撅巴手枪,这些细节现在都很少看到有人认真做了。似乎如今这些拍片恶习主要是从港片开始的,尤其是那个吴宇森,自此TG的导演就开始不学好了……
原帖由 彩云 于 2009-1-7 15:59 发表
其实如果看看老电影的话,可以发现TG的导演过去可是很会表现战斗场面的,武器装备道具甚至士兵装具都很认真。前几天早上看了老片《地道战》,居然看到了老套筒和土造撅巴手枪,这些细节现在都很少看到有人认真做了。 ...

不管吴宇深什么事,是我们自己的影视圈缺少对自己职业负责的严谨态度和对影视艺术的虔诚追求。
原帖由 彩云 于 2009-1-7 15:59 发表
其实如果看看老电影的话,可以发现TG的导演过去可是很会表现战斗场面的,武器装备道具甚至士兵装具都很认真。前几天早上看了老片《地道战》,居然看到了老套筒和土造撅巴手枪,这些细节现在都很少看到有人认真做了。 ...


自己的导演和道具吃X去了还怪吴宇森,吴宇森拍的是武侠片,要的就是个意思
原帖由 ddlucky 于 2009-1-7 13:39 发表
冲锋时候士兵距离太密

拼刺刀很少见多对1……是不是单挑比较接近大家的认识……

刀刃式刺刀拔出人体太容易……就是扎一头猪,也没那么容易拔出来……

士兵装具太少,几乎全都是轻装状态。

还有带刺刀射击 ...

是的,我舅说在越南刺中对方后半天拔不出,要用脚帮忙,然后血会喷涌而出,一身都是。
楼主去玩玩COD4对战吧,还是很真实的...射击会有火花,敢站那打一梭子弹还不换地方结果只有一个.
最近看了苏联拍的《解放》系列,导演是尤特洛索夫,感觉拍得还不如《大决战》系列,今天看了老版本的《攻克柏林》,感觉这才是战争的真实体现
影视作品是给人欣赏的,拍得太真实根本没法看。举个例子,按照军事战术条令,步兵班进攻时冲击正面一般是70米左右,那在镜头里是什么样子?偌大个场景,就只能拍进去几个人,这电影还有人看吗?即使是几十年前的战争,军队(无论是哪国的)都是采用散兵队型作战,真拍起来同样也是稀稀拉拉没多少人。所以在拍电影时,只好都采用密集队型,那真是“红旗飞舞,人山人海”,那样才有气势。老实说吧,十多年前我还在民兵里的时候就搞过一次,某次参加军区演习过后,上头来个命令,要我们配合电视台的摄制组拍几个镜头,结果那导演不停的吆喝:“近点,你们靠近点,都跑出镜头去了……散得太开了,效果不好,再靠近一点……”一组步兵冲锋的镜头,最后拍了4次。播出的时候我们一看,那密集的队型,真要打仗估计一发60迫击炮弹就能报销我们整个排。
原帖由 彩云 于 2009-1-7 15:59 发表
其实如果看看老电影的话,可以发现TG的导演过去可是很会表现战斗场面的,武器装备道具甚至士兵装具都很认真。前几天早上看了老片《地道战》,居然看到了老套筒和土造撅巴手枪,这些细节现在都很少看到有人认真做了。 ...

[:a9:] [:a9:] [:a9:] 其实八十年代不少反映对越作战的片子也不错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越来越差,以前不是有个叫周里京的“硬汉演员”吗,拍了不少枪战片,我那个汗啊,30年代的上海,他老兄一手一支79冲锋枪,杀进杀出,子弹无限,还只穿件褂子,都不知道他在哪里放子弹;还有民国出年的西北大漠,他居然能拎一支RPG出来,还连射3发,同样不知道在哪里放备弹………………[:a9:] [:a9:] :(
真的战场上,你根本看不见人,只有各种蛋蛋在身边飞:D
原帖由 飞扬咖啡狗 于 2009-1-7 16:27 发表


自己的导演和道具吃X去了还怪吴宇森,吴宇森拍的是武侠片,要的就是个意思

我说的意思是,素质低劣闭门造车的导演把吴宇森枪战片的风格当时髦,不愿意去认真刻画战争场面,一味追求吴式枪战的火爆,丢弃了前辈们好的传统
所以,一部一般般的<集结号>才令很多人喜极而泣-----太饥饿了啊
原帖由 luyuanrui 于 2009-1-7 18:34 发表
最近看了苏联拍的《解放》系列,导演是尤特洛索夫,感觉拍得还不如《大决战》系列,今天看了老版本的《攻克柏林》,感觉这才是战争的真实体现

那片把斯大林吹的太狠了
弹夹问题往往是观众吹毛求疵,人家在镜头间隙换弹夹就不行吗?非要让你看见?吃饭睡觉是不是也要看呢?
嗯嗯,TG早期的战争片,很多导演,演员都是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拍出来的当然不一样,现在的。。。。。。。:(
  老片中有典型的真实射击场面如<上甘岭>都是用真家伙实弹射击的,看看"张连长"使用重机枪时那脸上颤抖的肌肉,不难明白真和假的区别.
八十年代的TG边境作战片记得有几个还算凑合:《激战长排山》、《铁甲008》、《高山下的花环》、《闪电行动》……
老片子里印象最深的是《红日》。道具、音响都粉讲究,74师士兵都拿的春田~~~~~
南征北战非常经典。里面国民党军官下车时,士兵按防御阵行迅速站开。现在的片子多是群众演员,拍不出那味道。
原帖由 龙神战士 于 2009-1-7 19:29 发表
影视作品是给人欣赏的,拍得太真实根本没法看。举个例子,按照军事战术条令,步兵班进攻时冲击正面一般是70米左右,那在镜头里是什么样子?偌大个场景,就只能拍进去几个人,这电影还有人看吗?即使是几十年前的战争 ...

导演水平太垃圾了 看人家 兄弟连 冲锋的时候 不也就几个人 就是迪克当营长后 有个垃圾来当连长 指挥的那个冲锋 不也就几个人 照样看得爽
原帖由 ccna 于 2009-1-7 12:28 发表

恰恰相反,电影里炮弹爆炸的火焰太大,爆烟也太多太黑,实际射击中没有这样的。本人见到的至少几千发炮弹爆炸的情况里,炸点火光能看清楚的很少,多数都是在打中靶杆的时候。


炮靶还有靶杆?
我从来就没有见过炮靶的靶杆。我们打的炮靶都是土堆。
炸点火光能看清楚的很少?我那里的炮兵侦察兵抓炸点要求必须以扑捉炸点火光为准,漏了火光才不得已用炸烟代替,按条令规定这属于不合格:D
咱们国家5、60年代拍摄的一些反映朝鲜战场的电影,当时因为条件限制,演员发射的都是真子弹(当时真子弹比空包弹便宜)。所以在拍摄机枪射击场景时,演员只能向一个规定角度内发射,否则就会打中摄影机和摄影师。

现在的电影拍摄里,枪械都是发射空包弹的。但枪口前5米内最好也不要站人,否则还是有可能会发生危险。弹着点是事先埋好的炸点,通电引爆的。

炸点以前是用黑火药、碳粉和少量汽油设置的,主要是为了出烟和火光。根据情况还可能会加烟饼。但这种方式比较危险,所以行内的烟火师一般都有亲戚关系。拍摄《我的团长》时就出过事故,死了一个烟火师。事故原因就是因为埋设炸点时意外爆炸。

现在开始流行气爆技术,就是通过压缩气体完成爆炸效果,特技演员可以直接站在炸点上。但如果有特殊要求的话,还是需要后期电脑特效帮助完成烟火效果。《集结号》用的就是气爆技术。

演员被炸飞的镜头,如果要求不高,演员自己翻个跟头就凑合了。如果要求高,就得用吊车布钢丝,然后用卷扬机快速拉动演员飞到空中。

影视作品,尤其是电视剧作品,对血腥程度的表现肯定是要打折扣的,否则会有观众受不了,审查时也会有问题。《集结号》属于特例了,换张冯陈之外的其他导演拍,都有可能到不了这个程度。

看5月份的《南京!南京!》吧,据说战争场面拍的还算有突破。
要看真正的战争电影就看好莱坞大片,比如“拯救大兵”,“风语者”。
TB的战争片都是扯淡的:D
原帖由 ls5212 于 2009-1-7 23:43 发表


炮靶还有靶杆?
我从来就没有见过炮靶的靶杆。我们打的炮靶都是土堆。
炸点火光能看清楚的很少?我那里的炮兵侦察兵抓炸点要求必须以扑捉炸点火光为准,漏了火光才不得已用炸烟代替,按条令规定这属于不合格:D

别忘了,人家是装甲兵的。
不过,话说回来,目睹152加榴的炸点,好像也基本上是土石飞舞。
原帖由 马岛死神 于 2009-1-8 10:01 发表
要看真正的战争电影就看好莱坞大片,比如“拯救大兵”,“风语者”。
TB的战争片都是扯淡的:D

死屁眼鹁鸽还行,《风语者》就别提了,美版的《英雄本色》,所谓“吴氏暴力美学”,不是一般的假。:D
同意,风语者演得很垃圾,里面的感情很假,还有尼古拉斯凯奇演得非常做作
老美是不是什么时候丢手榴弹都会喊:fire in the hole,抑或Charle in the ass ?:D
目前TG的东西都是主旋律啦,不是让你看着爽,是让你“受教育”。反正拿奖是一定的: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