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没有千年之久 阿拉伯人二战中也曾拯救犹太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23:01
以色列1948年5月14日建国之后,就与阿拉伯国家打了第一次中东战争,此后先后爆发了五次大规模战争,小型流血冲突更是不计其数。为了应对仇视犹太人的阿拉伯人进一步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以色列今年还修建了隔离墙。对于这一危机,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常务所长罗伯特·萨特洛夫日前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在以色列建国之前,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仇恨。实际上,在二战期间,阿拉伯人对犹太人比很多西方国家更仗义,从领导层到普通民众,有的消极对待“排犹”,有的冒着危险拯救犹太人,只不过这一切在后来无休止的流血冲突中逐渐被遗忘了。
  
  早在公元前11世纪,犹大人的远祖希伯来人来到了巴勒斯坦地区,创立了希伯来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公元前923年,希伯来王国分裂为以色列和犹太王国,后来,它们分别被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所灭。巴勒斯坦地区一度成为周围列强的角斗场。公元前64年,罗马帝国入侵,大批犹太人被杀,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人长期生活的地方。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二战之后,在美国等国的支持下,犹太人重返中东,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此后即与阿拉伯人冲突不断。
  
  
  为此了考察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关系,萨特洛夫特意前往摩洛哥定居了两年,并赶赴其他十几个在二战期间被纳粹势力染指的阿拉伯国家进行探访,最后写出了《正义之士:阿拉伯土地上被遗忘的犹太大屠杀故事》一书,书中再现了纳粹的统治下阿拉伯人解救犹太人的“辛德勒”的故事。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二战期间曾利用自己的工厂和交际成功保护一千二百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
  
  
  萨特洛夫发现,二战期间在纳粹德国、维希法国和法西斯意大利所属的北非和中东土地上,当时这些地方居住了五十多万名犹太人,这里也同样发生了由欧洲宗主国传来的“排犹潮”,但这里的犹太人只是被剥夺了公民权、没收了财产,被带到撒哈拉沙漠中的集中营服劳役,而没有出现像奥斯维辛那样的死亡集中营。
  
  
  虽然一些阿拉伯人以充任士兵、警察、集中营守卫、监工和狱卒的形式,参与了对犹太人的迫害,有些人甚至因为与纳粹过分合作,在盟军登陆北非后逃往德国。但也有很多人在威逼利诱之下表现出可贵和无私的情操,比如维希政权曾对阿尔及利亚人许诺,只要他们占、夺犹太人的财产,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奖赏,但这在阿尔及利亚却没有人响应。再比如,阿尔及尔的宗教领袖们1941年向各自区域的穆斯林发布了不准参与掠夺犹太人财产行动、不准接受维希政权奖赏的道令。
  
  
  在探访中,萨特洛夫还发现了许多像辛德勒一样勇敢的阿拉伯人。这样的人遍布阿拉伯社会的各个阶层。当时的摩洛哥苏丹和突尼斯国王,对推动其臣民消极对待纳粹的排犹政策起到了重要的精神支持作用。
  
  
  《正义之士》书中还描述了一个名叫卡里德·阿布德瓦哈比的突尼斯人,他住在沿海小镇马赫迪耶。有一天晚上,他得知一名德国军官想强奸一个漂亮的犹太女郎,便抢先一步赶到,将女郎一家以及附近其他几家犹太人带到了他在乡下的农庄躲避,直到战争结束。而巴黎最大的清真寺的阿訇卡达尔·本哈布里特,则在纳粹的眼皮底下向一百多名犹太人提供了穆斯林身份证明,使他们躲过了迫害。
  
  
  萨特洛夫认为,阿拉伯人中既有迫害犹太人者,也有不顾威逼利诱勇敢地向犹太人提供帮助的英雄,而主流大众则大多采取既不帮忙也不加害的现实态度。由此可见,在与犹太人的关系上,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并没有区别,他们之间看似积存了千年之久的恩怨,只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因此,萨特洛夫相信,只要让阿拉伯人知道之前的那段历史,知道曾有许多阿拉伯人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过犹太人,阿拉伯世界广泛存在的反犹情绪或许就能得以缓解。
  
  
  至于这段历史被遗忘的原因,萨特洛夫认为,在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恶化后,双方的知情者都不愿意或不敢提这段历史。萨特洛夫说,许多阿拉伯年轻人都不愿意听长者谈论自己的“英勇”往事,因为这让他们觉得自己长辈误救敌人,而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里,供奉了二万两千多位世界各地帮助过犹太人的人的姓名和事迹,其中却没有一个是阿拉伯人。萨特洛夫认为,还原这一段历史,有助于实现两个民族的和解,至少可以缓和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以色列1948年5月14日建国之后,就与阿拉伯国家打了第一次中东战争,此后先后爆发了五次大规模战争,小型流血冲突更是不计其数。为了应对仇视犹太人的阿拉伯人进一步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以色列今年还修建了隔离墙。对于这一危机,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常务所长罗伯特·萨特洛夫日前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在以色列建国之前,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仇恨。实际上,在二战期间,阿拉伯人对犹太人比很多西方国家更仗义,从领导层到普通民众,有的消极对待“排犹”,有的冒着危险拯救犹太人,只不过这一切在后来无休止的流血冲突中逐渐被遗忘了。
  
  早在公元前11世纪,犹大人的远祖希伯来人来到了巴勒斯坦地区,创立了希伯来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公元前923年,希伯来王国分裂为以色列和犹太王国,后来,它们分别被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所灭。巴勒斯坦地区一度成为周围列强的角斗场。公元前64年,罗马帝国入侵,大批犹太人被杀,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人长期生活的地方。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二战之后,在美国等国的支持下,犹太人重返中东,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此后即与阿拉伯人冲突不断。
  
  
  为此了考察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关系,萨特洛夫特意前往摩洛哥定居了两年,并赶赴其他十几个在二战期间被纳粹势力染指的阿拉伯国家进行探访,最后写出了《正义之士:阿拉伯土地上被遗忘的犹太大屠杀故事》一书,书中再现了纳粹的统治下阿拉伯人解救犹太人的“辛德勒”的故事。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二战期间曾利用自己的工厂和交际成功保护一千二百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
  
  
  萨特洛夫发现,二战期间在纳粹德国、维希法国和法西斯意大利所属的北非和中东土地上,当时这些地方居住了五十多万名犹太人,这里也同样发生了由欧洲宗主国传来的“排犹潮”,但这里的犹太人只是被剥夺了公民权、没收了财产,被带到撒哈拉沙漠中的集中营服劳役,而没有出现像奥斯维辛那样的死亡集中营。
  
  
  虽然一些阿拉伯人以充任士兵、警察、集中营守卫、监工和狱卒的形式,参与了对犹太人的迫害,有些人甚至因为与纳粹过分合作,在盟军登陆北非后逃往德国。但也有很多人在威逼利诱之下表现出可贵和无私的情操,比如维希政权曾对阿尔及利亚人许诺,只要他们占、夺犹太人的财产,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奖赏,但这在阿尔及利亚却没有人响应。再比如,阿尔及尔的宗教领袖们1941年向各自区域的穆斯林发布了不准参与掠夺犹太人财产行动、不准接受维希政权奖赏的道令。
  
  
  在探访中,萨特洛夫还发现了许多像辛德勒一样勇敢的阿拉伯人。这样的人遍布阿拉伯社会的各个阶层。当时的摩洛哥苏丹和突尼斯国王,对推动其臣民消极对待纳粹的排犹政策起到了重要的精神支持作用。
  
  
  《正义之士》书中还描述了一个名叫卡里德·阿布德瓦哈比的突尼斯人,他住在沿海小镇马赫迪耶。有一天晚上,他得知一名德国军官想强奸一个漂亮的犹太女郎,便抢先一步赶到,将女郎一家以及附近其他几家犹太人带到了他在乡下的农庄躲避,直到战争结束。而巴黎最大的清真寺的阿訇卡达尔·本哈布里特,则在纳粹的眼皮底下向一百多名犹太人提供了穆斯林身份证明,使他们躲过了迫害。
  
  
  萨特洛夫认为,阿拉伯人中既有迫害犹太人者,也有不顾威逼利诱勇敢地向犹太人提供帮助的英雄,而主流大众则大多采取既不帮忙也不加害的现实态度。由此可见,在与犹太人的关系上,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并没有区别,他们之间看似积存了千年之久的恩怨,只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因此,萨特洛夫相信,只要让阿拉伯人知道之前的那段历史,知道曾有许多阿拉伯人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过犹太人,阿拉伯世界广泛存在的反犹情绪或许就能得以缓解。
  
  
  至于这段历史被遗忘的原因,萨特洛夫认为,在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恶化后,双方的知情者都不愿意或不敢提这段历史。萨特洛夫说,许多阿拉伯年轻人都不愿意听长者谈论自己的“英勇”往事,因为这让他们觉得自己长辈误救敌人,而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里,供奉了二万两千多位世界各地帮助过犹太人的人的姓名和事迹,其中却没有一个是阿拉伯人。萨特洛夫认为,还原这一段历史,有助于实现两个民族的和解,至少可以缓和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仇恨哪有千年之久?当年的阿拉伯帝国也曾经是犹太人向往的避难所
在土耳其,在每座城市都可以发现许多说不同语言,来自于不同国家的犹太人,但他们都很团结,因他们有通用的语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犹太人被驱逐,他们都可以在土耳其找到安家之处。……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犹太人没在君士坦丁堡逗留过,也没有犹太人不普涉猎的商品与贸易。……犹太人不允许他们的同胞沦为乞丐,他们有人挨家挨户募捐,征集到的钱财用于帮助贫困的个人和医院。
在欧洲中世纪大规模反犹期间.中东穆斯林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犹太人的盟军.
两方真正地矛盾还就是47年以色列建国后出现地.以前犹太人自己都没几个人想搞复国.阿拉伯人也没多少人和欧洲人那样极端反犹.
现今多数争议,是西方殖民和美苏争霸造成的后果
元首的净化欧洲计划还是实现了。
中世纪时对犹太同化最成功的,倒是中国呵呵
中国的犹太人被同化后居然是回族,因为不吃猪肉所以......;P

开封原住回族有一半是这种情况!;P

暴强大的中国啊!
原帖由 不战屈人 于 2009-1-1 13:33 发表
中世纪时对犹太同化最成功的,倒是中国呵呵

清朝时候的犹太人照片上,几乎看不出他们同中国人的区别。但是,他们还是保持了他们的民族性。
我还记得中世纪入华夏的犹太裔,多刘姓,信袄教
原帖由 不战屈人 于 2009-1-1 14:01 发表
我还记得中世纪入华夏的犹太裔,多刘姓,信袄教

信祆教的还能算犹太人吗?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分不请犹太教和祆教
原帖由 灯塔看守 于 2009-1-1 13:42 发表
清朝时候的犹太人照片上,几乎看不出他们同中国人的区别。但是,他们还是保持了他们的民族性。





手痒吗,我下重启下再Q你,稍等~~~
原帖由 灯塔看守 于 2009-1-1 14:04 发表

信祆教的还能算犹太人吗?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分不请犹太教和祆教




可能吧,有说许多犹太人不讲希伯来语,讲波斯语
原帖由 不战屈人 于 2009-1-1 14:10 发表




可能吧,有说许多犹太人不讲希伯来语,讲波斯语

语言并不重要,建国后的以色列没几个人会讲希伯来语,学生在课堂里学完后回去教自己的父母.重要的是信仰.
原帖由 不战屈人 于 2009-1-1 00:52 发表
现今多数争议,是西方殖民和美苏争霸造成的后果

人心都是肉长的...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和拉登之流又是谁逼出来的?!:( 又是谁出钱、出人、出枪培养了“自由战士”?
若犹太人在欧洲搞建国恐怕没几个国家会对元首的种族灭绝有异议.:L
欧洲还是有不少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