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队的现役火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6:44:47
]]
2B14/2B14-1式82毫米迫击炮

  2B14式82毫米迫击炮,俄语型号为2Б14式,绰号“波得诺斯”(PODNOS/Поднос)。70年代初期,苏军开始要求研制一种重量比较轻便,火力比较猛烈的中口径迫击炮,主要供摩托化步兵、空降部队和特种部队使用,配属在步兵连的炮兵排。1973年红旗高尔基机器制造厂开始研制,但由于轻步兵武器并非急需和重要工程,进展一直缓慢,直到阿富汗战争爆发以后,侵阿苏军摩托化步兵和空降部队发现,只有轻量型的中口径迫击炮才最适合连级部队在山地作战。这样研制进度就加快了,高尔基工厂紧急生产100门刚刚设计定型的2B14送往阿富汗前线。剩下的定型和测试都在阿富汗进行。2B14-1是2B14的改进型,于1983年开始装备。它可拆分为便携式系统以方便由4人分队携带。该迫击炮是一种前膛装填式滑膛迫击炮,炮管通过摇架减震器安装在两脚架上,炮尾与圆形坐钣相连。最小射程85米,发射新型炮弹时最大射程可达4270米。在炮口设有一个独特的防止重复装填装置,这使得2B14迫击炮在外观上很好辨认。瞄准系统包括K1准直仪和MUM瞄准具,它们均配装了照明装置以在夜间使用。系统全重41.8公斤。正常射速15发/分,最大射速22发/分。
2B11/2S12式120毫米迫击炮

  2B11/2S12式120毫米迫击炮,,俄语型号为2Б11/2С12式,绰号为“滑雪撬”(Сани),于上世纪70年代初面世。2Б11仅仅是迫击炮本身的型号,而2С12是整个迫击炮武器系统的型号,这个武器系统分别由2Б11式120毫米迫击炮,2Л81轮式炮车牵引架和2Ф510牵引运输车(用嘎斯-66-05轻型越野车底盘改装的)三个部分组成。很多时候,大家都会把这几个型号搞混了,以为2С12是2Б11的改进型,其实不然。

  该炮以二战末期就开始装备苏军的M43式120毫米迫击炮(也就是我军的55式120毫米迫击炮)为基础改进而来。用于取代瓦西里克82毫米自动速射迫击炮,支援步兵分队作战,装备于俄军摩托化步兵营。该炮多采用新型材料,射程较远,射速较快,具有较强的火力威力。重量小,便于牵引和车载,机动能力较好。高射界射击时火力死角较小。炮尾装有拉发绳和拉发装置,具有拉发/迫发两种发射形式。相比我军同样改进自M43的64式120毫米迫击炮,重量仍然比较大(64式为175公斤),但射程有超出(64式最大射程只有5580米)。

  2Б11迫击炮身管的精确口径为119.4毫米。使用远程装药时射程达7400米,最小射程480米,高低射界45 °~ 80 °,最大射速15 发/分钟。杀伤爆破榴弹重16公斤。战斗状态全重210 公斤,行军状态全重297公斤。采用五人制炮班。该炮的外观特征是:炮口呈锥形,安装有呈4个凹槽的防重装保险器。安装在炮身中部和上炮身箍上的 2 个减震器与身管和两脚架相连接。座钣为圆形浅锅状,外侧有4个向内倾斜的提把。该炮曾装备前苏联独联体各国,东欧国家,印度,伊拉克等等,在近十几年的战争中经常碰到它的身影。
]]
2B16式120毫米迫榴炮

  2B16式120毫米牵引迫榴炮,俄语型号为2Б16式,绰号“诺那-K”(НОНА-К)。该炮的研制早在70年代就开始,后来吸收改进了阿富汗战争的经验,于1986年列装,主要装备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该炮实际上是2С9式/“诺那-C”自行迫榴炮的牵引型,火炮的炮身结构与2С9式自行迫榴炮上面的2А51型火炮基本相同,其内弹道性能及所配用的弹药与2С9相同。
  通常由嘎斯-66(ГАЗ-66)轻型卡车牵引,甚至有时乌兹-469(УАЗ-469)吉普车也可牵引,由此说明此炮重量轻机动性好、体积小适合于空运空投和伞降。同时兼有加榴炮和迫击炮的弹道性能,体积小火线低,比迫击炮射程远、射速高、威力大。炮口安装有4个反射隔板的箱形炮口制退器,制退效率30%。火炮采用机械式半自动装填装置,炮尾装填,立楔式炮闩。液压驻退机和液压气动复进机安装在身管上方。火炮进入阵地时,炮车轮离地,座盘落地 , 火炮由座盘和箱形开脚式大架支撑。两条大架的后部装有驻锄, 每条大架各装有一个架尾轮。火炮两侧安装有防盾,左防盾略高于右防盾。方向机和高低机位于火炮左侧。行军时大架合并锁住,火炮的炮口向后转动,炮身与大架并拢。



  基本数据(这个是从炮兵手册上扒下来的):

    口径 120 毫米

    初速   3 OΦ 49 式杀伤爆破弹  367 米/秒

       3 OΦ-50 式杀伤爆破弹  367 米/秒

         3BK-19 式破甲弹     560 米/秒


  最大射程 3 OΦ 49 式杀伤爆破弹   8.85 千米

         3 OΦ -50 式杀伤爆破弹  12.85 千米

    最小射程 3 OΦ 49 式杀伤爆破弹   15 米

         3 OΦ -50 式杀伤爆破弹   125 米

         3BK-19 式破甲弹   40 米

    射速    8 ~ 10 发/分钟

    身管长   24.2 倍口径

    内膛结构  40 条等齐膛线

    后坐长   400 毫米

    高低射界  -10 °~ +80 °

    方向射界  ± 30 °

    配用弹种 杀伤爆破弹、反坦克杀伤爆破弹、火箭增程弹、发烟弹等

    炮长    5900 毫米

    炮宽    1790 毫米

  全重   1200公斤

    最大牵引速度   80 千米/小时

    炮班人数     5 人
2B16式120毫米迫榴炮
网速太慢了,晚上再继续贴,
插队~~~~~;P

科大波在灌水~~~~顶楼素翅果果滴灌水~~~~~:D
大波,我挺你
我顶楼主的好贴,只是第一张图好象是PLA的呀.
第一张照片可以发到水区,让淫民裙众展开广泛的讨论:D
这个么,<<俄罗斯武器目录>>应该素比较权威,貌似现在最新的是2007年的,谁有共享一下:D
一楼的图好邪恶,,,,,,:D
MM也玩炮:D
原帖由 老装甲 于 2008-12-9 19:07 发表
这个么,应该素比较权威,貌似现在最新的是2007年的,谁有共享一下:D

电驴上面有下载的,我都看了年把了
怎么回事  灌水还可以加分???
有错图
挺楼主。。。。。。。。。
2S9式120毫米履带式自行迫榴炮

     该炮 70 年代研制,于1985年5月在莫斯科阅兵式上首次出现,北约称之为M1981式。主要以间瞄射击进行火力支援,必要时也能进行直瞄射击,主要用于歼灭和压制敌有生力量和火器。该炮于1981年开始装备前苏联陆军师和空降师,用以取代M1943式120mm 迫击炮、D-30 式122mm 榴弹炮等。 曾使用于阿富汗、车臣和南奥塞梯战场,主要用于对步兵分队实施伴随火力支援。

性能特点:

  ①兼备加榴炮和迫击炮的功能。

  ②体积小、重量轻、战略机动性好,适合空运与空投,即可机降、也能空伞降,还可利用车上的喷水推进装置在水上行驶。

  ③配用弹种多,可执行多种射击任务。

识别特征:

  ①火炮身管光滑,无制退抽气装置,靠近炮塔处略粗。

  ②炮塔低矮,四周光滑,防弹外形较好,位于车体中部。

  ③底盘为Б TP Д,履带式伞兵装甲人员输送车的底盘。 6 对负重轮,并有托带轮  , 车首呈船形,首上车体发动机散热窗。

基本数据:

口径                120 毫米

初速                3 OΦ 49 式杀伤爆破弹:109 ~ 367 米/秒,
          3 OΦ -34 、3 OΦ -36 式杀伤爆破弹:119 ~ 331 米/秒

射程                3 OΦ 49 式杀伤爆破弹:850 ~ 8850 米
          3 OΦ -34 、 3 OΦ -36 式杀伤爆破弹:430 ~ 7750 米
          3 OΦ 50 式火箭增程弹:12.8 千米

直射距离            1 ~ 1.5 千米

最大射速            10 发 / 分钟

持续射速            4 ~ 6 发 / 分钟

炮膛结构            40 条等齐膛线

最大行驶速度

  公路              60 千米 / 小时    水上              9 千米 / 小时

最大行程

  公路              500 千米       水上              75 ~ 90 千米

爬坡度              32 °

越壕宽              1.9 米   

行军战斗转换时间    30 秒

战斗全重            8.7 吨

高低射界            -4 °~ +80 °

方向射界            ± 35 °

配用弹种            杀伤爆破弹、破甲弹、火箭增程弹、发烟弹

携弹量              25 发

乘员人数            4 人

这段是照抄,实在没啥补充的
2S23式120毫米轮式自行迫榴炮

    2S23式120毫米轮式自行迫榴炮是诺那120mm迫榴炮系列中的最新型,1986年开始研制,1990年列装,该炮主要为空降部队、海军陆战队以及轻型装甲部队提供机动火力支援。

性能特点:

  ①该炮采用轮式底盘,机动性较高,公路行驶时速达 80千米,依靠喷水推进装置,水上时速可达10千米。

  ②行军状态和战斗状态转换快速,可以伴随被支援部队迅速投入和撤出战斗。

  ③配用弹种多,可执行多种射击任务。
识别特征 :

    ①身管光滑,无炮口制退器和抽烟装置。

    ②炮塔低矮,四周光滑,防弹外较好,顶置 12.7mm 机枪。炮塔两侧有两组各  3 具烟幕弹发射器。

  ③炮塔采用全焊接钢制双人炮塔,座圈直径 1850mm, 前左侧有 1 具潜望镜,左右后侧有一个炮长指挥塔。

    ④车体是在БТР-80轮式装甲车底盘基础上改进而成,为全焊接钢制装甲结构。

  基本数据(与2C9式大体相同):
 2S31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

  俄文型号2С31式,绰号“维娜”(Вена),该炮1997年列装,系统采用BMP-3履带式步兵战车改进型底盘,新型炮塔外形低矮,车内空间大,武器系统战斗全重19.5吨,最大公路行驶速度7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00千米,水上最大航速15千米/小时。火炮还装配有先进的车载计算机火控系统、车载自动测量与定位定向导航系统、激光测距机、昼/夜光学瞄准监视和目标指示系统等。该火炮配用新设计的2A80式120毫米低膛压薄壁线膛单管炮,身管长度比2S23迫榴炮明显增长,杀伤爆破榴弹射程可达1 3千米,新的自动化装填系统可使火炮射速达到8~10发,分钟,弹药基数为70发(包括10发。捕鲸者”制导炮弹),携弹量30发,可发射包括子母弹在内的多种弹药。发射新型120毫米榴弹的最大射程为18千米,发射破甲弹的有效射程为40~800米.破甲弹的破甲厚度达到600毫米。
2Б9/2K21式82毫米速射迫击炮

  前苏联60年代开始研制2K21式82毫米速射迫击炮,1970年装备苏联陆军。列装陆军摩托化步兵营,用于支援摩托化步兵山地作战,提供比较凶猛的火力支援。装备以后才发现,除了射速快以外均无优点,过于笨重机动缓慢,精度很差浪费弹药,威力渺小可靠性低。这种迫击炮只是4发的爆发射速快,其他持续射速并不比普通迫击炮好多少。后来苏军没办法,重新研制了2Б11式120毫米迫击炮来装备摩步营。(关于这个,我以后会单独写个作文来详细论述)
  该炮在80年代就开始逐步淘汰退役,现在俄军里现役数量及其稀少。中国也一样,记得我早先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军工在武器项目上,即研制最新的先进武器,也同时研制最新的落后武器。中国在90年代重新捡起这种被淘汰的来研制,很大程度是为了出口创汇,而不是用来自己装备的。西南149师特战营的那几门速射迫击炮,也是整几门玩玩的,我认为不必当真。真正应该注意的是54军装备的120迫榴炮,那个才是我军真正想要的东西。

  2K21式是整个武器系统的型号,绰号“瓦西里克”(Василек)。2K21式迫击炮武器系统,由2B9式82毫米自动迫击炮及2Φ54运输车组成。迫击炮由自动机部分(炮闩、液压缓冲器、解脱装置、输弹机、分离装置、再装填装置、紧定机构等)、上架部分(方向机、高低机、平衡机、调节机等)、行走部分(下架、大架、锁定装置、千斤顶、减震装置等)等组成。采用杀爆弹,并带远射程附加装药,每炮还配有24个可连装的4发弹匣装置。最大安全射速40发/分,弹重3.1公斤,有效直射距离400米,最大射程4270米,战斗全重622公斤。
阿富汗战争期间苏军改装的瓦西里克,装在BMP1步战车上:
伊拉克战争中被美军摧毁的伊拉克军队瓦西里克自动迫击炮,应该也是自己改装的:
中国仿制的瓦西里克迫击炮,命名为W99,从型号名称看就是外贸定型的:
  2S4式240毫米自行迫击炮

  这种前苏制造的240毫米超级迫击炮,由彼尔姆设计局于1967年开始研制,69年开始靶场鉴定,71年设计定型。70年代中期装备部队,用以替换M43/53式160毫米(也就是我军的56式160毫米牵引迫击炮)和240毫米重型牵引迫击炮。该炮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自行迫击炮,通常由前线指挥部或最高指挥部直接掌握,主要装备集团军属独立重迫击炮旅,每旅下辖2个重迫击炮营,每个营配备12门。该炮总建造数量大约400门。

  该炮射程远,威力大,配有自动输弹机,相对于其庞大口径,射速比较快。经常在特殊的城市战中被使用,例如车臣战争中,这种重迫击炮就被俄军用于轰击叛军据守的城镇据点和坚固工事。另外该炮还有少量出口,例如前民主德国,捷克,伊拉克和黎巴嫩等国有少量装备。

  2S4式是240毫米自行迫击炮武器系统的型号,俄语型号2С4式,绰号“郁金香”(Тюльпан)。火炮型号2B8(2Б8),能够使用原240毫米牵引迫击炮的炮弹,并具有相同的弹道特征。采用尾装填。除炮尾与座钣相连外,还有液压悬臂将身管与座钣固定连在一起。该炮能发射核炮弹(当量2000t级)、Ф86-4式榴弹,也能发射化学弹和摧毁城市建筑物的混凝土破坏弹。除少量弹药装在火炮上外,另备有弹药补给车,使用一个小型吊臂来上弹。滑膛身管的240毫米迫击炮最大射程9500米,最小射程800米,实际射程大约7000米,高低射界45~80度,,左右射界8度,最大射速3发/分钟。炮弹重130公斤,战斗部装药21公斤,比较适合城市作战中破坏严密防护建筑物等坚固结构目标。

  该炮口径240毫米,全重25吨,安装有518马力柴油机引擎,采用PM3装甲布雷车底盘,但作了多处改进。例如把原来的7个托带轮减为6个,取消了原有的布雷装置。座钣装在车体尾部,发射时将座钣放置在地面上,轧制轻装甲能防御炮弹破片和轻武器射击。行军时炮身与座钣搁置于车体上,战斗状态则自动放在地面射击。公路最大行驶速度62公里/小时,最大行程500公里。乘员7-10名。

  为延长240毫米重型迫击炮的寿命和使用效能,苏军在1983年推出了240毫米1K113式激光制导炮弹系统,全系统包括3Ф5式激光制导炮弹,1Д15激光指示器,1Д20测距仪,1Ф35К和1А35И同步器,Р-107М/Р-108М/ТА-57通信指挥系统。该制导炮弹系统使用半主动动激光制导原理,目前已经装备于俄罗斯武装部队。它的弹道修正系统比较独特:在炮弹距离目标400米处才开始启动。炮弹头部微型火箭按控制信号分别点火,对飞行中的弹丸进行修正,并将弹头导向激光束指向的目标。最大射程上的精度偏差小于23米。
3Ф5式240毫米激光制导迫击炮弹的作战示意图:
车臣战争中俄军240种迫击炮在轰击叛军的阵地:
俄罗斯军队的现役火炮(二):反坦克炮篇

  俄军跟我军一样,都在地面炮兵部队编有大量的直瞄反坦克炮,但我军近些年着力发展带有复杂火控和战术指挥系统的自行突击火炮,牵引直瞄火炮已经不再生产。而俄军的反坦克炮,却以牵引为主,自行化的比较少见,除了下文里讲的2С25自行反坦克炮在最近几年装备于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以外,俄军陆军部队基本见不到自行反坦克炮,或许是由于坦克数量庞大的缘故,或许是真得如同《苏军内幕》里胡扯的,苏俄武装部队认为牵引反坦克炮因为不容易机动,所以能激发战士面对敌人坦克冲击时誓死战斗的勇气,反正本善是不相信滴,谁愿意信谁信去,言归正传,这片博文分几个典型型号介绍一下俄军现役的反坦克炮:
D-44式85毫米反坦克炮

  1944年式(D-44/д-44)85毫米野战加农炮武器系统,火炮型号为52-П-367,诞生于二战末期。Д-44有很多改进型,譬如Д47/Д48,最晚的型号是СД-66,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众多改进型中比较有特色的是СД-44自走反坦克炮(С就是自行的意思),装有辅助动力的改型,用于装备前苏军空降兵。使用辅助动力独立机动,可以达到25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

  该炮全重为1725公斤,最大射程15500米。几乎所有使用苏制武器的国家都使用过这种火炮,我国的56式85毫米加农炮,就是此炮的改进产品,在1969年的珍宝岛战役中,我23军67师地炮团的85加农炮营,以及沈阳军区炮兵三十一师加农炮营,就曾使用这种大炮隔着乌苏里江轰击苏修军队的阵地和坦克。该炮是真正的老爷爷炮,现在在我军队列里,也很少能见到了。不过在俄军还有少量装备。在车臣战争中就看到过它的身影。具体性能就不废笔墨,直接无视吧。


56式85毫米加农炮
СД-44自走反坦克炮:
前民主德国国防军使用的СД-44自走反坦克炮:
1996年,俄军在车臣战场上还在使用Д-44反坦克炮:
这支配备Д-44反坦克炮的部队,看头盔应该是俄罗斯内务部部队:
不知道收集全了没有来观赏下
85加可真是个好东西;P
见过国产瓦西里克
[:a3:] 我也要加分……
想不到85加在俄罗斯还有装备
以前只注意到阿富汗战争时有使用ZiS3和D44的,没想到21世纪还有在编的
  T-12式100毫米反坦克炮

  T-12式100毫米反坦克炮,绰号“佩剑”(Рапира),其血缘最早可以上溯到1949年的объект-0958试验炮,前苏军50年代定型为T-12式100反坦克炮,火炮型号为2A19式,主要用于直瞄击毁坦克装甲车辆等战场目标。2A19式反坦克炮有很多发展型,先后有2A19-1式,2A19M式,2A29式和2A29M式。其中2A29式被命名为MT-12式反坦克炮(这个M是俄语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ная的字头,改进的意思),于1973年开始装备部队,现仍在俄罗斯摩托化步兵团有装备,有2А29Р/МТ-12Р,2А29К/МТ-12К等几个改进型。MT-12式由一辆履带式底盘牵引,大架悬挂装置由扭杆和减震器构成,可以较高速度牵引行驶,尤其在路况不良的条件下,可以保证炮车始终与地面接触,制动时也能避免悬挂装置产生过高的冲击力。采用大架直接牵引,优点是火炮作战转换时间短,缺点是行军状态全炮长达10米,炮车回转半径大。

  该炮火线高度及其低矮,只有0.8米,全重3.1吨,在阵地上不易暴露。采用63倍口径长身管,穿甲弹初速1575米/秒,直射距离较远,命中概率高,穿甲弹直射可达1千米距离,杀伤爆破榴弹最大射程可达15公里。采用半自动立楔式炮闩和装填装置,可以达到每分钟14 发的较高射速。配用弹种比较多样,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杀伤爆破弹;激光制导炮射导弹。采用焊接式箱形开脚大架,折叠式尾轮装在左大架尾端,大架上装有V形防盾。

  这个炮比较类似我军现装备的86式100毫米反坦克炮,在部队中的作用也大同小异,改进也似乎趋同,都是用发射激光制导炮射导弹来改造以延长它的服役寿命。

  该炮的改进型装有9M117激光制导炮射导弹系统,也就是AT-10反坦克导弹。曾广泛应用在俄军的坦克和装甲步战车上。此导弹在我军也有应用,97式二代步兵战车上的炮射导弹,应该就是这个,另外在CCTV军事新闻的画面中,也能看到我军的100滑膛炮装备这种导弹。9M117是一种整装式炮射导弹,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弹径100毫米,全备弹重28公斤,采用串联聚能破甲战斗部,全备弹长度1200毫米,最大飞行速度可达375米/秒,最大射程4000米,破甲厚度可达700~800毫米,制导方式为光学跟踪激光驾束指令制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