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鹰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39:06
迷雾
在中国的电影史上,优秀的军事题材影片不在少数,与某型武器相关者亦众多,如《冲天飞豹》中的“飞豹”,《 海鹰》中的鱼雷快艇,《蓝鲸紧急出动》中的33级潜艇……而对于6、70年代出生的军迷来说,其中令人最振奋激动又最感扑朔迷离的影片当属《第二个春天》 (1975)了。
故事从60年代第一个春天讲起……
海军某部支队政委冯涛被派往东港1060造船厂担任工委书记,他一上任就赶上“海鹰”号——我国工人和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制造的新舰艇——第一次试航就起火爆炸。试航失败使厂长齐大同对继续试制“海鹰”产生了动摇。他不顾设计师刘之茵和工人们的反对,决定将“海鹰”号拖回研究所 “关禁闭”,而把希望寄托在从国外引进的“飞鱼”上,幻想依靠外援为海军造出新舰艇。
冯涛通过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决心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继续把“海鹰”搞上去。“海鹰”建造组在冯涛的带领下紧张奋战,终于查清了起火的原因——主机646号材料不耐高温,而这却又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646号材料已经是国内最好的材料了。
齐大同再次劝说冯涛丢掉“海鹰”,集中力量搞“飞鱼”。 而“飞鱼”主机图纸数据却被发现对不上号。外国专家赫文斯基又别有用心地提出联合试制“海鹰”。 头脑清醒的冯涛觉察到所谓“联合试制”是妄图窃取我军事情报,达到“假援助,真控制”的政治目的。他对齐大同丢掉原则,把阴谋当友谊的错误做法进行了坚决斗争,带领“海鹰”组奋发图强,克服困难,通过采取降温措施提高646号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终于使“海鹰”在春光似锦的第二个春天飞了起来。
    作为1975年的作品,影片自然会带着那个时代特殊的印记。而作为军事爱好者,我们关注的是其中那艘名为“海鹰”的国产新舰艇。
从影片画面看,这是一艘设计独特的大型导弹艇——半球型的全封闭(自动?)舰炮,巨大的球型(火控?)雷达罩,与“光荣”级巡洋舰布置相似的两排6具箱形导弹发射器,类似喷气机T型尾翼的颇具现代感的烟囱桅等。由于中国向来严格的保密制度,以及新兵器在影视作品中现身向来滞后的传统,“海鹰”毫无先兆的亮相简直就是一鸣惊人。这在当时也引起了国外情报机构的广泛关注。
十年后的1985年,6月号《舰船知识》转载意大利海军水文研究院编纂的《世界舰船年鉴84-85》称,有一种028海岛级导弹艇已经在中国海军服役,从所附简图看所谓海岛级正是这个“海鹰”。该文如此描述之——
“导弹箱长约6米,横截面约有1平方米.配备有比现已过时的SS-N-2型先进得多的导弹。钢质船体,中部凹进,指挥台后有球型雷达,其后有一烟囱。电子设备似乎性能良好。1975年建造,同级艇(2+)艘。满载300吨,尺度48×7.2×2.0米。燃气轮机1+柴油机2;航速(45+)节。装有:单装式SS-N-4对舰导弹发射装置6座,57毫米炮4门,艇员40”
但这几乎就是“海鹰”最后的亮相了。此后这二十几年来我们再得不到她的任何消息。惊鸿一现后“海鹰”似乎彻底人间蒸发,任何痕迹都没有留下。

但“海鹰”新锐矫健的身姿始终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促使着众多军迷去拨雾寻踪。“海鹰”是否真实存在过?解答这个问题,若能够采访到当年拍摄电影《第二个春天》的相关人员,想必能够找到比较明确的答案。
而仅从逻辑上讲,为一部电影设计和制造一个全尺寸道具,似乎并非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风格。
那么,实艇就是真实存在的了。这也是我们展开探讨的起点和前提。
而“海鹰”到底是条什么艇,我们也就不妨做些推测。
首先是“海鹰”诞生的时间。
从《第二个春天》讲述的情节看,故事发生于60年代第一个春天。如此,现实中的“海鹰”恐怕只能是中国仿制的苏联“黄蜂”级导弹艇。由于当时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中国接收的“黄蜂”级及搭载导弹资料均很不完整并含许多错误,中国的科技人员不得不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才完成了“黄蜂”级的仿制。
但“黄蜂”级显然并非“海鹰”,这是一目了然的。
那么,将“海鹰”的诞生推延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情形就会有趣得多。考察一下当时全球海军装备的潮流背景,一个导弹艇的春天便跃然眼前——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和埃叙进行了导弹艇海战,以军“萨尔”、 “火花”级以迦伯列导弹大胜对手的“蚊子” 和“ 黄蜂”。将导弹艇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此时苏联的冥河导弹亦发展出B、C型,有多种制导方式,可掠海飞行。到1978年又完成了“蝗虫“和”马特卡“级水翼导弹艇。
美国研制的全浸式自控双水翼的“飞马座“则早于1973年开始建造。
在欧洲,法国的“女勇士“于60年代末开始建造,并搭载了飞鱼导弹。
西德的143、148级也于稍后开工。
而此时我国仿制的“黄蜂”级几乎刚成为自己的主战装备,且配套的30MM自动炮仍未研制成功。
锐意进取的中国海军怎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呢?跟上世界导弹艇发展大型化,强武备的潮流,扭转“ 黄蜂”航程短,攻击力相对落后,生存力薄弱的不力局面,迅速研制和装备新型导弹艇自然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   考虑到当时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参考一下国外封锁相对不那么严密的民用汽车领域——
即使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轿车业的水平仍然几乎与欧美、日本相差半个世纪。虽然中国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已经自主开发出轿车,但实际情况则是,由于遭受国际封锁,我们只能从香港买入进口车大卸八块,再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测绘仿制。其结果是我们虽然能够造出“红旗”、“上海”,却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开发、制造轿车的技术诀窍。 “红旗”25年间共生产了1500辆,并因油耗高,质量不稳定于1984年下马;“上海”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年产3000辆的规模,技术指标却始终没有达到50年代国外原型车的水平。
因此,我们对“海鹰”的设计和性能应该有一个实事求是的判断。

技术分析
首先,船型。
电影《第二个春天》中出现的新舰艇模型,以及办公室里张贴的道具图纸都显示,“海鹰”是一型采用全浸式双水翼的大型艇,类似美国的“飞马座”或者苏联的“蝗虫”级。
从目前解密的资料看,我国技术人员确实很早就开展了高速水翼艇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单水翼(即翼滑艇),且艇吨位都比较小。此类艇缺陷比较明显,在高海况时相当于反复在水面做起飞和硬着陆,甚至导致艇上人员多有内脏下垂。
苏联曾经为“黄蜂”加艇首单水翼,这就是“马特卡”级。不过对于比“黄蜂” 大得多的300吨级的“海鹰”,这种设计很难成功。 “海鹰”若作水翼艇设计只有选择全浸式自控双水翼布局,但此类水翼艇技术复杂——不但水翼自控系统复杂,往往还要采用燃气轮机配合喷水推进。维护费用也相当高昂。恐非我海军当时能够承受。  
而且,为保证对港口的适应性及便于维护,全浸式双水翼艇在设计时一般要考虑,在停靠码头和低速航行时水翼能够上翻,电影《第二个春天》中出现的新舰艇模型,首水翼似乎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同时参照“飞马座”和“蝗虫”级的出现时间,“海鹰”若采用双水翼设计那真是过于领先了。因此我们似乎可以确定,真实的“海鹰”并非采用全浸式双水翼的大型艇,实际上当时我国技术人员建造的全浸式双水翼试验艇的排水量也从未超过100吨。
于是笔者判断,“海鹰”不是水翼艇,影片中的实艇也基本没有出现水翼。那么作为普通高速艇,考虑到当时的技术开发水平,可以推测开发一型全新的“海鹰”船体并无必要,比较现实的途径有三:一是基本沿用037艇;二是放大62高速炮艇;三是拉长黄蜂级。
其中,基本沿用037艇应该是最稳妥和迅速的途径。037吨位和尺寸都比较适宜。但其航速恐怕过低——对于向来缺乏立体作战经验,相当强调舰艇速度,“旅大“级驱逐舰的航速都高达38节的中国海军言,30节上下的导弹快艇大概是难以接受了。而当航速不成为一味追求的指标,037便于上世纪90年代迅速开发出红箭、红星等大型导弹护卫艇,这已经是后话了。
至于放大62高速炮艇或拉长黄蜂级,应该说都是可能的,关键在于主机的选择。
目前解密资料显示,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确实进行过燃气轮机研制,并装艇进行过试验,62艇和037艇都曾作为使用平台。在“海鹰”这类全新舰艇上使用全新燃气轮机动力虽然冒险,但以当时形势看也并非不可能——在航空工业领域新飞机配新发动机导致彼此牵制最后双双下马的事情并非个案。影片中一些镜头也显示出类似压气机压气风扇的部件,但既然是电影,我们似乎也不能据此就做出过于肯定的判断。
    网络上还有一段来源不明的关于028艇主机研制的文字,称028艇主机并非燃气轮机,而是柴油机。并称其为32X195即32缸——X型排列,缸径195mm,最大功率6000马力。任务于1968年初下达,相关工厂随即制造了2台试验机,第一轮样机1台。在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复攻关改进后又造出第二轮样机4台。其中1台作试验用,3台装实艇海试。
该资料称因028艇的设计性能指标超出了当时的科研条件,除发动机外多项系统设备的研制均未能过关以致028艇下马,主机研制1974年停止,配套任务取消。
    相形之下笔者更为认同“海鹰”主机为柴油机的判断。其实不要说燃气轮机这样的新机型,快艇高速柴油机亦属于高难技术。我们引进“黄蜂”时,主机的仿制就波折不断。而国产燃气轮机油耗过高,必然会影响到“海鹰”的续航力,而研制“海鹰”的目的之一应该正是彻底解决“黄蜂”续航力低的问题。
武器
作为以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大型导弹艇,“海鹰”搭载的导弹一度引发各种猜测。其实笔者看来,这个问题并不难判断。在中国海军的武库中,适合“海鹰”搭载的当然是鹰击系列(也即早期的“上游-3”,后出口型称C801)。但从目前公开的资料看,“海鹰”诞生的时代,“上游-3”首先是作为空舰弹和潜用弹立项,所以将它和“海鹰”联系起来并不适宜。当然我们不排除头脑灵活者提出发展上游-3舰舰型号的可能,但实际情况是,鹰击系列亮相时“海鹰”早已下马。
而在电影《第二个春天》中我们看到清晰的“海鹰”和旅大级共舞的画面,这足以提醒我们它们既然同处一个时代,使用的导弹亦可以是一致的。至于“海鹰”船体瘦长,如何能够搭载翼展达到2.4米的 “上游/海鹰”导弹,其实简单——将其弹翼折叠乃至缩减弹体直径就可以了。之前苏联对冥河导弹的改进就包括了弹翼折叠一项;国产“上游/海鹰”导弹也曾进行过缩减弹体直径的改进。之

结局
猜测一下:
60年代中后期,在基本掌握了“黄蜂”级技术和战术特点后,中国海军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导弹艇发展趋势的跟踪分析,对“黄蜂”级性能日益不满,进而要求中国基础薄弱的造船工业提供一种能够赶上世界海军装备发展潮流的大型导弹艇。
最初的方案还是实事求是的,即在“黄蜂”级基础上进行大改,拉长其艇体及上层建筑以增加一对导弹发射器,这个实际上顺理成章的思路造就了“海鹰”最主要的外形特征——与“光荣”级巡洋舰类似的极具气势的两排6具导弹发射器布局。
如果采用037装备的双57MM炮,在“黄蜂”级基础上稍做改进的电子设备,以及折叠弹翼的“上游/海鹰”导弹,海军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得到一款战斗力接近法国“女勇士“或者西德143、148级的大型导弹艇的。
   但如果技术指标要求过高,比如片面强调高航速,以及导弹攻击能力,甚至奢望毕其功于一役,靠一艇即跻身国际先进海军装备大国行列,就会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错误,后果也将是灾难性的。若强求新导弹,新主机,新雷达,新火炮……集于一身,这种脱离当时国情的方案就过于盲目了。而这恐怕正是导致“海鹰”下马的最主要原因。类似的教训我们的航空工业其实更多。
   至于“海鹰”的结局,恐怕凄凉是一定的了。
导弹艇作为一种特殊时代的特殊发明,其诞生地苏联都已灰飞烟灭。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增长,海军战略多次调整,导弹艇自然面临重新定位。而技术进步也对这一舰种的命运多有影响……海军看来是不再需要“海鹰”了。
一款当年中国在被孤立时期自主研发的大型导弹艇,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有无法证实的消息说,该艇按中国的惯例同时建造了2艘,一艘试验,一艘交样船。入役的“海鹰”因毛病不断,1974年便退出现役(仅服役3年)。在参与拍摄《第二个春天》后最终被改为试验艇,供某型扫雷艇作抗爆试验,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迷雾
在中国的电影史上,优秀的军事题材影片不在少数,与某型武器相关者亦众多,如《冲天飞豹》中的“飞豹”,《 海鹰》中的鱼雷快艇,《蓝鲸紧急出动》中的33级潜艇……而对于6、70年代出生的军迷来说,其中令人最振奋激动又最感扑朔迷离的影片当属《第二个春天》 (1975)了。
故事从60年代第一个春天讲起……
海军某部支队政委冯涛被派往东港1060造船厂担任工委书记,他一上任就赶上“海鹰”号——我国工人和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制造的新舰艇——第一次试航就起火爆炸。试航失败使厂长齐大同对继续试制“海鹰”产生了动摇。他不顾设计师刘之茵和工人们的反对,决定将“海鹰”号拖回研究所 “关禁闭”,而把希望寄托在从国外引进的“飞鱼”上,幻想依靠外援为海军造出新舰艇。
冯涛通过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决心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继续把“海鹰”搞上去。“海鹰”建造组在冯涛的带领下紧张奋战,终于查清了起火的原因——主机646号材料不耐高温,而这却又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646号材料已经是国内最好的材料了。
齐大同再次劝说冯涛丢掉“海鹰”,集中力量搞“飞鱼”。 而“飞鱼”主机图纸数据却被发现对不上号。外国专家赫文斯基又别有用心地提出联合试制“海鹰”。 头脑清醒的冯涛觉察到所谓“联合试制”是妄图窃取我军事情报,达到“假援助,真控制”的政治目的。他对齐大同丢掉原则,把阴谋当友谊的错误做法进行了坚决斗争,带领“海鹰”组奋发图强,克服困难,通过采取降温措施提高646号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终于使“海鹰”在春光似锦的第二个春天飞了起来。
    作为1975年的作品,影片自然会带着那个时代特殊的印记。而作为军事爱好者,我们关注的是其中那艘名为“海鹰”的国产新舰艇。
从影片画面看,这是一艘设计独特的大型导弹艇——半球型的全封闭(自动?)舰炮,巨大的球型(火控?)雷达罩,与“光荣”级巡洋舰布置相似的两排6具箱形导弹发射器,类似喷气机T型尾翼的颇具现代感的烟囱桅等。由于中国向来严格的保密制度,以及新兵器在影视作品中现身向来滞后的传统,“海鹰”毫无先兆的亮相简直就是一鸣惊人。这在当时也引起了国外情报机构的广泛关注。
十年后的1985年,6月号《舰船知识》转载意大利海军水文研究院编纂的《世界舰船年鉴84-85》称,有一种028海岛级导弹艇已经在中国海军服役,从所附简图看所谓海岛级正是这个“海鹰”。该文如此描述之——
“导弹箱长约6米,横截面约有1平方米.配备有比现已过时的SS-N-2型先进得多的导弹。钢质船体,中部凹进,指挥台后有球型雷达,其后有一烟囱。电子设备似乎性能良好。1975年建造,同级艇(2+)艘。满载300吨,尺度48×7.2×2.0米。燃气轮机1+柴油机2;航速(45+)节。装有:单装式SS-N-4对舰导弹发射装置6座,57毫米炮4门,艇员40”
但这几乎就是“海鹰”最后的亮相了。此后这二十几年来我们再得不到她的任何消息。惊鸿一现后“海鹰”似乎彻底人间蒸发,任何痕迹都没有留下。

但“海鹰”新锐矫健的身姿始终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促使着众多军迷去拨雾寻踪。“海鹰”是否真实存在过?解答这个问题,若能够采访到当年拍摄电影《第二个春天》的相关人员,想必能够找到比较明确的答案。
而仅从逻辑上讲,为一部电影设计和制造一个全尺寸道具,似乎并非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风格。
那么,实艇就是真实存在的了。这也是我们展开探讨的起点和前提。
而“海鹰”到底是条什么艇,我们也就不妨做些推测。
首先是“海鹰”诞生的时间。
从《第二个春天》讲述的情节看,故事发生于60年代第一个春天。如此,现实中的“海鹰”恐怕只能是中国仿制的苏联“黄蜂”级导弹艇。由于当时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中国接收的“黄蜂”级及搭载导弹资料均很不完整并含许多错误,中国的科技人员不得不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才完成了“黄蜂”级的仿制。
但“黄蜂”级显然并非“海鹰”,这是一目了然的。
那么,将“海鹰”的诞生推延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情形就会有趣得多。考察一下当时全球海军装备的潮流背景,一个导弹艇的春天便跃然眼前——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和埃叙进行了导弹艇海战,以军“萨尔”、 “火花”级以迦伯列导弹大胜对手的“蚊子” 和“ 黄蜂”。将导弹艇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此时苏联的冥河导弹亦发展出B、C型,有多种制导方式,可掠海飞行。到1978年又完成了“蝗虫“和”马特卡“级水翼导弹艇。
美国研制的全浸式自控双水翼的“飞马座“则早于1973年开始建造。
在欧洲,法国的“女勇士“于60年代末开始建造,并搭载了飞鱼导弹。
西德的143、148级也于稍后开工。
而此时我国仿制的“黄蜂”级几乎刚成为自己的主战装备,且配套的30MM自动炮仍未研制成功。
锐意进取的中国海军怎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呢?跟上世界导弹艇发展大型化,强武备的潮流,扭转“ 黄蜂”航程短,攻击力相对落后,生存力薄弱的不力局面,迅速研制和装备新型导弹艇自然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   考虑到当时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参考一下国外封锁相对不那么严密的民用汽车领域——
即使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轿车业的水平仍然几乎与欧美、日本相差半个世纪。虽然中国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已经自主开发出轿车,但实际情况则是,由于遭受国际封锁,我们只能从香港买入进口车大卸八块,再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测绘仿制。其结果是我们虽然能够造出“红旗”、“上海”,却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开发、制造轿车的技术诀窍。 “红旗”25年间共生产了1500辆,并因油耗高,质量不稳定于1984年下马;“上海”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年产3000辆的规模,技术指标却始终没有达到50年代国外原型车的水平。
因此,我们对“海鹰”的设计和性能应该有一个实事求是的判断。

技术分析
首先,船型。
电影《第二个春天》中出现的新舰艇模型,以及办公室里张贴的道具图纸都显示,“海鹰”是一型采用全浸式双水翼的大型艇,类似美国的“飞马座”或者苏联的“蝗虫”级。
从目前解密的资料看,我国技术人员确实很早就开展了高速水翼艇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单水翼(即翼滑艇),且艇吨位都比较小。此类艇缺陷比较明显,在高海况时相当于反复在水面做起飞和硬着陆,甚至导致艇上人员多有内脏下垂。
苏联曾经为“黄蜂”加艇首单水翼,这就是“马特卡”级。不过对于比“黄蜂” 大得多的300吨级的“海鹰”,这种设计很难成功。 “海鹰”若作水翼艇设计只有选择全浸式自控双水翼布局,但此类水翼艇技术复杂——不但水翼自控系统复杂,往往还要采用燃气轮机配合喷水推进。维护费用也相当高昂。恐非我海军当时能够承受。  
而且,为保证对港口的适应性及便于维护,全浸式双水翼艇在设计时一般要考虑,在停靠码头和低速航行时水翼能够上翻,电影《第二个春天》中出现的新舰艇模型,首水翼似乎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同时参照“飞马座”和“蝗虫”级的出现时间,“海鹰”若采用双水翼设计那真是过于领先了。因此我们似乎可以确定,真实的“海鹰”并非采用全浸式双水翼的大型艇,实际上当时我国技术人员建造的全浸式双水翼试验艇的排水量也从未超过100吨。
于是笔者判断,“海鹰”不是水翼艇,影片中的实艇也基本没有出现水翼。那么作为普通高速艇,考虑到当时的技术开发水平,可以推测开发一型全新的“海鹰”船体并无必要,比较现实的途径有三:一是基本沿用037艇;二是放大62高速炮艇;三是拉长黄蜂级。
其中,基本沿用037艇应该是最稳妥和迅速的途径。037吨位和尺寸都比较适宜。但其航速恐怕过低——对于向来缺乏立体作战经验,相当强调舰艇速度,“旅大“级驱逐舰的航速都高达38节的中国海军言,30节上下的导弹快艇大概是难以接受了。而当航速不成为一味追求的指标,037便于上世纪90年代迅速开发出红箭、红星等大型导弹护卫艇,这已经是后话了。
至于放大62高速炮艇或拉长黄蜂级,应该说都是可能的,关键在于主机的选择。
目前解密资料显示,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确实进行过燃气轮机研制,并装艇进行过试验,62艇和037艇都曾作为使用平台。在“海鹰”这类全新舰艇上使用全新燃气轮机动力虽然冒险,但以当时形势看也并非不可能——在航空工业领域新飞机配新发动机导致彼此牵制最后双双下马的事情并非个案。影片中一些镜头也显示出类似压气机压气风扇的部件,但既然是电影,我们似乎也不能据此就做出过于肯定的判断。
    网络上还有一段来源不明的关于028艇主机研制的文字,称028艇主机并非燃气轮机,而是柴油机。并称其为32X195即32缸——X型排列,缸径195mm,最大功率6000马力。任务于1968年初下达,相关工厂随即制造了2台试验机,第一轮样机1台。在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复攻关改进后又造出第二轮样机4台。其中1台作试验用,3台装实艇海试。
该资料称因028艇的设计性能指标超出了当时的科研条件,除发动机外多项系统设备的研制均未能过关以致028艇下马,主机研制1974年停止,配套任务取消。
    相形之下笔者更为认同“海鹰”主机为柴油机的判断。其实不要说燃气轮机这样的新机型,快艇高速柴油机亦属于高难技术。我们引进“黄蜂”时,主机的仿制就波折不断。而国产燃气轮机油耗过高,必然会影响到“海鹰”的续航力,而研制“海鹰”的目的之一应该正是彻底解决“黄蜂”续航力低的问题。
武器
作为以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大型导弹艇,“海鹰”搭载的导弹一度引发各种猜测。其实笔者看来,这个问题并不难判断。在中国海军的武库中,适合“海鹰”搭载的当然是鹰击系列(也即早期的“上游-3”,后出口型称C801)。但从目前公开的资料看,“海鹰”诞生的时代,“上游-3”首先是作为空舰弹和潜用弹立项,所以将它和“海鹰”联系起来并不适宜。当然我们不排除头脑灵活者提出发展上游-3舰舰型号的可能,但实际情况是,鹰击系列亮相时“海鹰”早已下马。
而在电影《第二个春天》中我们看到清晰的“海鹰”和旅大级共舞的画面,这足以提醒我们它们既然同处一个时代,使用的导弹亦可以是一致的。至于“海鹰”船体瘦长,如何能够搭载翼展达到2.4米的 “上游/海鹰”导弹,其实简单——将其弹翼折叠乃至缩减弹体直径就可以了。之前苏联对冥河导弹的改进就包括了弹翼折叠一项;国产“上游/海鹰”导弹也曾进行过缩减弹体直径的改进。之

结局
猜测一下:
60年代中后期,在基本掌握了“黄蜂”级技术和战术特点后,中国海军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导弹艇发展趋势的跟踪分析,对“黄蜂”级性能日益不满,进而要求中国基础薄弱的造船工业提供一种能够赶上世界海军装备发展潮流的大型导弹艇。
最初的方案还是实事求是的,即在“黄蜂”级基础上进行大改,拉长其艇体及上层建筑以增加一对导弹发射器,这个实际上顺理成章的思路造就了“海鹰”最主要的外形特征——与“光荣”级巡洋舰类似的极具气势的两排6具导弹发射器布局。
如果采用037装备的双57MM炮,在“黄蜂”级基础上稍做改进的电子设备,以及折叠弹翼的“上游/海鹰”导弹,海军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得到一款战斗力接近法国“女勇士“或者西德143、148级的大型导弹艇的。
   但如果技术指标要求过高,比如片面强调高航速,以及导弹攻击能力,甚至奢望毕其功于一役,靠一艇即跻身国际先进海军装备大国行列,就会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错误,后果也将是灾难性的。若强求新导弹,新主机,新雷达,新火炮……集于一身,这种脱离当时国情的方案就过于盲目了。而这恐怕正是导致“海鹰”下马的最主要原因。类似的教训我们的航空工业其实更多。
   至于“海鹰”的结局,恐怕凄凉是一定的了。
导弹艇作为一种特殊时代的特殊发明,其诞生地苏联都已灰飞烟灭。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增长,海军战略多次调整,导弹艇自然面临重新定位。而技术进步也对这一舰种的命运多有影响……海军看来是不再需要“海鹰”了。
一款当年中国在被孤立时期自主研发的大型导弹艇,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有无法证实的消息说,该艇按中国的惯例同时建造了2艘,一艘试验,一艘交样船。入役的“海鹰”因毛病不断,1974年便退出现役(仅服役3年)。在参与拍摄《第二个春天》后最终被改为试验艇,供某型扫雷艇作抗爆试验,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 好帖,长知识了,原来《现代兵器》中介绍的确有其事啊。真是可惜了科研人员的智慧了。这级艇还是有重大意义的,没有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火星啊!坛子里早有了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结尾写的好。
要是放现在,首尾各一门单76,中间12枚YJ-83,哼~哼!不比022实惠?
:D 冥王星归来......
对于6、70年代出生的军迷言,《第二个春天》和 “海鹰”艇是挥之不去的情结。前段时间因筹备制作“海鹰”艇模型,顺手写了这个东西理理思路,关于它是不是有水翼,是否3桨3舵,地球人有知道么
从能够看到的照片看,应该没有水翼.3桨3舵似乎也没有必要......但若加装喷水推进应该可以.
我七十年代造的第一只纸船模就是海鹰号,还清楚记得电影里开船的口令是:前进一前进二--------.
原帖由 重少校 于 2008-12-8 12:39 发表
对于6、70年代出生的军迷言,《第二个春天》和 “海鹰”艇是挥之不去的情结。前段时间因筹备制作“海鹰”艇模型,顺手写了这个东西理理思路,关于它是不是有水翼,是否3桨3舵,地球人有知道么

前几年有人帖过该戏的连环画图书,其中的镜头的确显示海鹰有前水翼,后面有没有水翼就看不出来了.
是,最后有一瞬间,显示有首水翼,
但貌似不是全浸,类似当时服役的鱼雷艇
:L 据说......近景特写就是用某鱼雷艇......拍摄的.
原帖由 yankee 于 2008-12-8 12:02 发表
要是放现在,首尾各一门单76,中间12枚YJ-83,哼~哼!不比022实惠?

那样的船,海军恐怕同样不会多要,不是022式的专用型,也不是037式的泛用型,处境尴尬,很强的对舰导弹火力加上在快艇中也算拔尖的火炮火力,除了昂船洲,放哪儿都不合适,就是个超级037Ⅱ,防空火力还不如······
]]
看模型的确和鱼雷艇的水翼有点类似
有句台词: 长的不够,短的接
呕耶,哈哈哈哈哈!!!不错不错!!!